通霄記憶-台灣鐵路發展史
大正11年10月10號,台灣交通史上走入新紀元,台灣鐵道海岸線開通紀念,設立通車紀念徽章,代表通霄在日治時期的重要地位及地理位置。
(後續將有大正2年台灣總督府,土木局繪製之通霄支廳詳細位置以及各機關詳細位置配置圖)
圖面顯示,設有由通霄至銅鑼的輕便車軌道(目前的苗128線,已於昭和年間拆除)。
以及標示海岸線和山線的鐵路高低比較圖。
以台灣目前搜尋到的資料,最具有代表性和價值的,只有通霄車站的紀念明信片。
*資料皆由收藏家劉明財老師自日本多次斡旋取得帶回*
*照片獨家授權本工作室發佈,禁止轉發*
道卡斯文史工作室 陳水木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https://bit.ly/2XIn8I8
這是1995年於台南縣玉井往南化的路上 ,採集到的2塊繡布,上面繡有 ,太上老君 ,忌忌如令, 出門清吉, 回得平安,以及各種不同的圖騰 ,不知是否與西拉雅族,大內頭社公廨太上老君 ,有什麼關係 。資料不詳請勿引用 道卡斯文史工作室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010 莫將「阿立母」誤作「阿立祖」 https://bit.ly/2XIAGDx
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六日中華日報的「南瀛風情」
版登出了一篇大標題「大內頭社公廨令旗內容引起激辯
」的文章,小標題聲稱「學者指名稱不符且多有錯誤、
要求正名;神職人員:自古流傳、須請示阿立祖才能更
改」,其實這一面令旗是今年才更換重新寫就的,如果
拿來跟舊的比,事實上有些地方是做過更改了!
舊的令旗記其神靈之名曰「篤加阿李母」,相信許
多人記憶猶新或留有照片為證,如今新令旗卻易「阿李
母」為「阿立祖」,而與新港社、灣裡社、簫壠社、社
子社等之「太上老君」並列。同縣東山鄉的東河村,同
樣以「平埔夜祭」聞名的吉貝耍,其庄西最大的一處公
廨,記其神靈之名曰「案祖阿立母」,此「阿立母」與
「阿李母」顯然是同音的異譯,而「案祖」即是麻豆鎮
「尪祖廟」廟名的語根,緩讀之則為「阿立祖」。
首先將「阿立母」稱做「阿立祖」的是佳里鎮南瀛
文獻的耆宿,已故的吳新榮先生,由於其乃從事平埔族
研究的先輩,學術界遂沿襲其錯誤,以致於連新製令旗
都要易「母」為「祖」。其實,「阿立母」之「母」本
與「父母」之「母」無關,整句的「阿立母」乃是平埔
族神靈之名的音譯,急讀之音叶「阿眉」,猶如東山鄉
的舊名「哆囉嘓」、白河鎮的舊名「店仔口」、花蓮縣
的「太魯閣」、大里市的舊名「大里杙」、高雄市的舊
名「打狗」、屏東縣的「東港」、臺南市古早的「臺江
」、安定鄉的「鄭枴」、西港鄉的「中港」與「東港」
、左鎮鄉的「卓猴」,與七股鄉的「竹仔港」、「竹橋
」及「篤加」等,由其音韻詳加考究,其實均為一音之
轉,亦即本均為原住民社名的音譯,再因當地的地理或
人文景觀,多數搖身一變而形成漢式地名者也。
然則,「篤加」、「案祖」與「阿立母」的本義究
該作何解釋乎?太魯閣的原住民有一首歌名為「做我的
朋友」,曾經由黃韻玲主唱過,其中以原住民語言唱出
的部分曰「malubi(親近的)lubon(朋友)daga(我
們)ida(兩人之間)」,其所謂的「daga」恰音叶閩
南語的「大家」,依此引申則「案祖」音叶「吾曹」,
而「阿立母」則音叶「我們」。然而,這些個字眼與公
廨似乎搭不上線,印尼的峇達人為保存各家族死者的骨
灰,所建立的特別房屋稱為「渡故(Tugu)」,這個稱謂
恰接近「篤加(Daga)」,而西拉雅平埔族的公廨則是供
奉與祭拜祖靈的場所,然則「渡故」、「篤加」者「韜
光(隱藏)」也;「案祖」者「圓寂」也;「阿立母」者
「瘞埋」也,故相關之祭祀特多禁忌也!
上古人的族名、社名、神名與乎人民的稱謂,本皆
即是「圖騰」名,故同一音也,於祖先則謂「帝嚳」之
後,於社名則云「太魯閣」社。如今的太魯閣社乃是「
泰雅」族的一支,但其淵源卻有今人多受矇蔽的一面,
此可以「雅美」族與「阿眉」族的族名論之:
「雅美」族人自稱「達悟」,但此「達悟」僅為在
與人對話時所引用,而其用「雅美」作自稱更為通常,
例如「雅美可憐」、「雅美喜愛」之類,這其實透露著
兩個族群相混合的訊息。「阿美」是其南鄰的「畢瑪」
族對他們的稱號,其自稱則為「邦仄」,今「阿美」與
「邦仄」已混而為一,而「阿美」與「雅美」實為一音
的異譯,卻無端被拆為兩族。吾人攤開地圖,浙江省的
百江、百丈塢、百丈口、百丈際、白際山、百丈峰等,
應即是「邦仄」渡海來臺前的老家,而「西拉雅」族中
包含有「凱『達喀』蘭」、「『道卡』斯」、「『直加
』弄」的族群,亦可由此而察知,浙江省南部的「洞宮
」山是其在大陸上的根。
吾曾將臺灣與日本的地名,各製作成一份叶音分類
表,結果發現在臺灣以「篤加」的叶音佔第一多數,在
日本則以「阿眉」的叶音佔最多數。《隋書.東夷傳》
流求國條記其風俗有云:「銜杯共飲,頗同突厥。歌呼
蹋蹄,一人唱,眾皆和,音頗哀怨。扶女子上膊,搖手
而舞。」此實臺灣原住民予人最深刻之印象,而「篤加
」又音叶「突厥」,「阿眉」則音叶大東北的「阿穆爾
(按:即『濊貊』,韓語讀如『Yemark』),倒裝是為
「閩越」;琉球人自稱其國名曰「屋其惹」,音叶「案
祖」,亦音叶傳說中謂扶桑之東的大海上有一石的「沃
焦」,長江出海口附近的武進、儀徵,是其航向大海的
前哨站,這些族群自古以來,或活躍於中國塞外,或得
勢而入居中原,或失勢而蟄居海角一隅,甚至被逼迫遁
逃入海,此乃東亞地區民族移動之大勢也!
至於頭社公廨令旗上所列的社名,原以記載與其有
遷徙關係之社名為主,倒不必定須要列出西拉雅平埔族
四大社,或如臺南藝術學院助理教授蘇一志先生所說的
五大社社名(番子田的公廨即僅在篤加阿立母的兩旁列
出蕭壠社與社子社之太上老君,但新製令旗亦已改篤加
阿立母為篤加阿立祖,幸其舊令旗依然保留,且留有竄
改之筆跡,倘追根究底,卻是敝人攜回兩本吳新榮遺作
惹出的禍)。「目加溜灣」之改稱為「灣裡」,蓋猶「
番子田」本部落人之自稱「田裡」,原是一種漢式的簡
稱,故善化鎮的舊名習稱為「灣裡街」,以致於曾文溪
靠近善化鎮的一段亦稱為「灣裡溪」。蘇教授說社仔社
即是麻豆社,其實「社仔社」又稱「二社」,社址即今
官田鄉的社子村,由於此處有「頭社」、「二社」,往
東的玉井盆地昔日又有「大武壠頭社」、「二社」,故
大武壠社曾遭人誤以為社址在今善化。蘇教授又以為「
篤加社」即「大武壠社」,分佈在白河、六重溪一帶,
此說倒是前所未聞,惟據吳新榮《震瀛採訪錄》的實地
採訪報導,稱六重溪一帶的原住民為「大武壠派社」,
謂其人為「洪雅族」的後裔,吾人研究考據切不可張冠
李戴,且妄擬己意而忽略了前人考察的成果。
蘇教授又以為各「社」會發生械鬥,因此不可能有
「五社(按:其實是四社)合一」的情況發生,事實上
仍然是不明瞭其時代背景,才導致這種錯誤的認知,要
知道當公廨的執事學會書寫漢字,其時各「社」族人已
經幾番遷徙,並已充分漢化,而「社」已不成其「社」
矣!最後再談談所謂「番太祖李老君」的由來,西拉雅
平埔族之奉祀「太上老君」,實源於「阿李母」之「李
」,故由「太上李老君」而「太上老君」(按:今復興
宮奉祀之太上老君實鬧雙胞而不自知。)。頭社村耆老
據傳說云,當初其祖先渡海來臺,不幸遇著連續七年的
苦旱,現在還留有一首叫「七年旱」的歌,此與《淮南
子》謂湯之時「七年旱」,分明同一源流之傳說。西拉
雅每年祭典時,參與祭典者皆須身穿大白衣,西拉雅音
叶簫壠、桑林、新羅、(蒙古語謂白色),商湯曾禱
雨于桑林,史書明載「殷人尚白」,古韓國的「新羅」
亦尚白,而日本語則謂白色的曰「」也!
-----------------------------
台南縣大內鄉頭社的太上龍頭忠義廟,可說是全台灣最著名的阿立祖公廨,每年農曆十月十四日晚上的夜祭,常吸引全省各地的大量遊客前來參加。廟正殿中央的令旗,由右至左寫有:社仔社太上老君、篤加阿立母、蕭壠社太上老君、灣裡社太上老君、新港社太上老君,代表五尊神明,以蕭壠社太上老君為大姊。1938年淺井惠倫的照片顯示公廨分成三間,二個祭壇,供桌及紅布只標示「太上老君」,三間的三個祭壇代表三個村落,1971年又恢復成一個祭壇,標示「蕭壠太上老君」;到1980年代,令旗上才出現五個社的名稱。若令旗上四大社名稱標誌著「村民的集體記憶」,1983年之前的令旗並沒有四大社的名稱,那時候他們沒有集體記憶?且令旗上為何不是大武壠山區平埔各社的名稱,而是濱海各社的名稱? https://t.ly/BtMK
--------------------------
地址: 臺南市大內區頭社里6鄰31號
電話: 06-5763936
主祀神明: 阿立祖
主祀神明 (其他): 太上老君
創立起始年: 1983
忠義廟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s://bit.ly/31zNRaR
「番仔田」公廨的建築結構 @ 官田 六甲 菱角 :: 隨意窩 Xuite日誌
西拉雅族阿立祖祭祀
一般常以阿立祖信仰統稱台灣西拉雅族群的傳統信仰。所謂阿立祖,是信徒對其神明的稱呼,然此稱謂並不能通用於所有西拉雅社群。事實上,西拉雅的阿立祖信仰現相十分複雜而特別。
從早期的文獻歷史來看,荷蘭傳教士以西拉雅語Alid指稱基督教中的上帝(註1);而日治時期,學者於知母義所收集到的西拉雅語彙Arit則指祖先(註2)。因此有學者謂原本西拉雅族群在使用阿立祖或太祖等名稱時,應是視其為一種集合性名詞,用來泛指神明、祖靈,而非某位神明的專屬名字(註3)。演變至今,除了尚能表徵原義的神明稱謂外,與漢人民間信仰互動頻繁的西拉雅聚落也普遍地使用漢式神明稱謂。前者如:阿立祖、太祖、案(甕)祖、老祖、姥祖、祖祖、公廨媽、公廨祖、開基祖、南路開基祖、放索開基祖、赤山萬金放索開基祖、馬崙祖、阿立母、壁腳(佛)仔、門後佛仔、豬仙祖、向缸祖、向祖等;後者則有:老君、老君祖、太上老君、太上李老君、太上道祖、濾老君等(註4)。
學者調查發現,不同地域社群會以不同的稱謂指涉同性質的神明,但在觀察同一聚落時,信徒對不同神明稱謂的解讀具有階差性的意義—這一方面證明阿立祖相關名詞是被視為一種集合性名詞的使用狀況,再方面也可將阿立祖相關名詞的普查,視為進行社群分類及對西拉雅傳統信仰神明體系的了解。從地域社群的分類來看,台南地區可以用阿立祖、太祖、太上老君三個主神稱謂含蓋;高雄地區以公廨祖、太祖、太上老君一組通行;屏東平原及瑯嶠地區則適用馬崙祖、開基祖及老祖等稱謂;海岸山脈地區是將阿立祖除外,其他名詞則可被使用。而上述對應關係卻可以依序指涉廣義西拉雅族下的三支亞族的分佈區域,即:西拉雅(平埔四大社)、大武壟(四社熟番)、馬卡道(註5)。而阿立祖相關稱謂基本上隱含了三種性質不同的神明:一類是涉及社群,代表整個社區的共同祭祀對象的太祖、公廨祖、老祖、開基祖等;一類是隱含著家系祖先意義,由長女或長媳繼承的阿立祖、阿立母、壁腳(佛)仔、門後佛仔等;還有一類是代表尪姨法力來源的豬仙祖、向祖、向缸祖等(註6)。此間依私家供奉及全村供奉的階差原則,將神明按排了不同的定位(註7)。
有關阿立祖或太祖的祭祀行為,需放在「向」的脈絡下來觀察。「向」具有泛靈信仰的表徵,崇信宇宙間求生不滅的靈魂,祀壺中的水是其駐留所在。太祖是「向」(又可稱為「向魂」)的掌管者, 而儀式專家(尪姨)透過「作向」(法術),得到太祖法力,操控「向」,使人趨吉避凶(註8)。以社群為主的阿立祖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即為年度祭儀。年度祭儀以夜晚為舉行的主要時間,通常是在秋收之後,於公廨舉辦。主要的儀式為「開向」,之後族人則可飲酒歌舞。待次年春再舉行「禁向」,同時停止一切歌舞活動。上述有關祭祀敘述,會因地域社群而有極大差異,尤其年度祭儀舉辦的時間及對歌舞活動的稱法,都可以判讀社群分類的方式。如:祭典中的歌舞,在台南地區稱為「牽曲」、「牽戲」;高雄稱為「跳戲」、「公廨戲」;而屏東以及瑯嶠的馬卡道人則稱為「跳喔嘮」;到海岸山脈則幾乎都可通用(註9)。
對阿立祖信仰進行普查,我們可以發現文化與族群的相應關係,也見證阿立祖現相的複雜性。 https://bit.ly/31Po4vF
頭社公廨,現稱太上龍頭忠義廟。位於臺南市大內區頭社里,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公廨,現在廟的主體為1983年時興建。祭神「太上老君」,原名阿立祖。[1]:92以每年十月十四日起的平埔夜祭聞名。頭社公廨距離頭社聚落北方約二、三百公尺遠,傳說原因是因阿立祖喜清潔,不喜人間煙火及紛鬧,社人乃將公廨建於離部落一段距離路程之所+頭社公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gKtFJB
主要名稱:於通霄舉行的海線鐵路開通典禮會場
摘要:台灣縱貫鐵道於1908年通車,南北交通因此通暢;但竹南-彰化間的路線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大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速率大受影響。為此,日據時期的台灣鐵道部便於1919年8月開始開工興建坡度較緩、列車行駛牽引噸數較大的海岸線(海線)鐵路,並於1922年完工;照片為1922年10月10日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於通霄虎頭山下舉行的海岸線鐵道開通式(通車典禮)會場
照片提供者:賴德湘
典藏單位:本數位作品由苗栗縣文化局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https://bit.ly/3fIx0HZ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