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師/張道陵、葛玄、許遜(許旌陽)、薩守堅/張道陵、許遜、邱弘濟、葛洪/邱弘濟(邱處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丹鼎派並非實有的教派。而是相對於符籙派,對道教中以鍊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又稱金丹道教。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發展而來。丹鼎派流傳至今的早期理論著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派奉為萬古丹經王,對後世煉丹家影響極大。魏晉時,葛洪進一步發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對其作了理論上的總結。南北朝隋唐,丹鼎派以煉外丹為主要特徵。宋元以後,由外丹轉向內丹。全真道南北宗都屬修煉內丹。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死的目的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正一派,和興起於江南的靈寶派、上清派,形成三大道派鼎立的局面。在道教興盛的唐宋時期,正一派的中心轉移至江南龍虎山,由此龍虎山的正一法籙,閤皂山的靈寶法籙,茅山的上清大洞法籙,共同形成道教的三山符籙。三大道派的祖庭成為傳授法籙的宗壇:正一派設于龍虎山的正一宗壇,靈寶派設於閤皂山的元始宗壇,上清派設于茅山的上清宗壇


閤皂山,或作閣皂山、合皂山,簡稱閤山,位於中國江西省樟樹市(舊清江縣東南),以山形如閤,山色如皂而得名。閤皂山是道教名山,為第三十六福地[1],道教靈寶派祖山[2]。
道教靈寶派稱其祖師葛玄在遊歷諸名山之後,最後於閤皂山東峰臥雲庵煉丹、成道。又傳晉代丁令威嘗於閤皂山修真得道。今山北高峰為丁仙峰,俗稱丁山。宋代有大批道士來閤皂山修道。現閤皂山有崇真宮、接仙橋、放生池、百花園、煉丹井、鳴水橋等古蹟。
----------------
靈寶派是晉朝時形成的一個道教派別。以《五篇真文》、《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靈寶五符序》為主要經典。
據說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學道,感通太上老君,太上老君遣三真人下降傳授葛玄《靈寶經》法等三十三卷,葛玄又傳給鄭隱,鄭隱傳給葛洪,再傳葛巣甫。到南朝宋,經過陸修靜補充制定了各種戒律,使靈寶派在當時非常流行。
靈寶派主要以符籙科教為主,又受到上清派影響,也重視思神,誦經,闡揚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尊元始天尊為最高之神。
靈寶派自陸修靜之後,即傳承不明。直到北宋初年,在江西閣皂山形成傳授靈寶經法的中心,被稱為閣皂宗。
但是靈寶派最擅長的符籙科教卻在隋唐間流行,南宋時在民間有很大影響。該派長於齋醮祭煉,超度亡魂,在民間流傳頗廣,南宋編集有《靈寶玉鑑》等靈寶符籙齋儀全書。
靈寶派於北宋末曾分化出一個東華派,創始人為甯全真。
------------------------
葛玄(164年-244年),字孝先,三國時孫吳道士,琅琊(今屬山東)人,《抱朴子》著者葛洪從祖父,人稱葛仙翁或太極左仙公。自幼好學,博覽五經。喜老莊學說。
西晉時傳說,葛玄遇到方士左慈,得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經、《三元真一妙經》等,傳授給鄭隱(鄭隱後來又把丹經給葛洪)。葛玄後遨遊括蒼山、南嶽、羅浮山、閣皂山諸山。道書中有關於葛玄能辟穀,用符籙為人驅病,行諸奇法的種種傳說。
東晉後期傳說,太極真人徐來勒把靈寶經傳授葛玄,葛玄傳給鄭隱,鄭隱傳給葛洪,再輾轉傳給葛巢甫,自此靈寶經大行於世。葛玄成為靈寶經出世與傳授的關鍵人物。
宋崇寧三年(1104年)封為沖應真人。道教靈寶派派別閣皂宗奉葛玄為祖師。在某些道教流派中,葛玄與張道陵、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
閣皂宗又稱閤皂宗,道教靈寶派派別,為符籙三宗(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龍虎山正一派)之一。以江西閣皂山崇真萬壽宮為傳播中心。形成於北宋,流傳至元代、明朝。奉三國道士葛玄(164年-244年)為祖師。尊稱葛玄為太極仙公。葛洪(284年-363年)為葛玄之孫,亦是再傳弟子,葛玄祖孫二人開創其派別,並稱為葛家道。閣皂山因有葛玄修道靈跡,成為靈寶派道士所奉向的祖庭
閤皂山道教稱第三十六福地。在江西清江縣東南隅。據 [輿地紀勝]稱,因其形似閤,色如皂,故名。相傳三國時吳的名道葛玄尋煉丹之地,遍遊名山,最後選中此山,於吳大帝嘉禾二年(233)在東峰築臥雲庵,專煉九轉金丹。山北有丁仙峰、丁真人壇,傳為晉道士丁令威修行煉丹處。唐宋帝王好方術,道教靈寶派即以此山為傳播中心,當時山中道教興盛,宮觀臺殿遍布,曾多達一千五百餘間,是與龍虎山、茅山齊名的道教勝地。今存鳴水橋為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道眾化緣建造,橋兩邊青石砌成石壁,七塊三米厚青石砌成半圓形拱橋,橋全長八點三米,內空寬二點六米,高二點五米,石壁陰刻建橋年月字樣,仍可辨識。
-----------------------
閤皂山,在江西省樟樹市(舊清江縣)東南面,以山形如閤,山色如皂而得名。有九十九峰,綿亙200餘里。道教稱其為第三十六福地。
閤皂山是道教靈寶派的祖山。靈寶派道士稱其祖師葛玄在遊歷諸名山之後,最後於閤皂山東峰臥雲庵築壇立灶,燒煉金丹。道成,於此昇天。
南北朝至隋唐間,閤皂山先後建有閤皂觀以及仙人、路山、郭公、臥雲四庵。宋代是閤皂山的興盛時期,有大批道士來此修道。此期的主要宮觀是閤皂觀。宋真宗於大中祥符(1008-1016年)中,以其曾用過的年號「景德」敕名為景德觀。宋神宗時又賜給閤皂山御書一百八十卷,良田二千餘畝。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又將景德觀敕名為「崇真宮」,追封葛玄為沖應真人南宋理宗時,又將崇真宮改名為「大萬壽崇真宮」,追封葛玄為沖應孚佑真君。當時閤皂山盛況空前,有房屋一千五百餘間,道士五百餘人。
元朝對閤皂山逐漸冷落。至正十二年(1352年),該山主要宮觀崇真宮,遭山寨之變,台基殿宇俱毀,靈寶派元氣大傷。到明朝時,經過閤皂山道士徐麟洲的努力,宮觀得以修復。明初,朝廷先後授閤皂山五十代傳人李半仙、五十一代傳人張尊禮、五十二代傳人黃谷虛為正八品靈官。但到宣德八年(1433年),閤皂山再度遭到山火焚燒。萬曆(1573-1619年)間,道士劉開化企圖重修宮觀,終因財力有限,無法實現。至清初,閤皂山已衰敗不堪。清末民初,有著名道士歐陽明性,能醫善藥,武功高強,他住持閤皂山後,殿堂才慢慢地有所修復。但到解放初,宮內只有三位道士,後也都陸續回家務農去了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對閤皂山的崇真宮、山門、接仙橋、鳴水亭、鳴水橋、放生池、百花園、煉丹井等道教名勝古跡逐一進行了修復,使之初具規模。我們期待著這一「靈寶祖庭」,早日重現昔日風采。
----------------------
靈寶派是中國道教傳承綿遠的道派,靈寶派歷來重視眾生性命,以濟世度人為立教宗旨。靈寶派奉三國道士葛玄(164-244)為祖師,道門人士尊稱為太極葛仙公。葛玄早期居天臺山修道,曾漫遊括蒼、南嶽、羅浮諸名山,後選擇江南名勝閤皂山建庵傳道。葛洪(284-363)為葛玄再傳弟子,葛玄、葛洪祖孫二人並稱為葛家道,閤皂山因有葛仙公修道靈跡,成為天下靈寶派道士所信向的祖庭。
一、早期靈寶派的傳承系譜  
道教經典中有關於靈寶經傳承的記載,《雲笈七簽》卷三《道教所起》宣稱:道教的靈寶經初傳于天真皇人,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軒轅皇帝,天真皇人還於牧德之台授帝嚳。同時還有夏禹感降于鐘山,闔閭竊窺于句曲的傳說。這是典型的道教仙話,因為軒轅、帝嚳、夏禹是遠古的傳說人物,闔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國君,其時道教還未創立。《雲笈七簽》卷三《靈寶略記》說:至三國時,吳主孫權赤烏之年,有琅琊葛玄字孝先,……志尚山水,入天臺山學道,精思遐徹,未週一年,感通太上遣三聖真人下降,以靈寶經授之。……三真末降之前,太上又命太極真人徐來勒為孝先作三洞法師。孝先凡所受經二十三卷,並《語稟》、《請問》十卷,合三十三卷。孝先傳鄭思遠,又傳兄太子少傅海安君字孝爰,孝爰付子護軍悌,悌即抱朴子之父。抱朴從鄭君盟,鄭君授抱朴,于羅浮山去世,以付兄子海安君。至從孫巢甫,以隆安之末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等。世世錄傳,支流分散,孳孕非一。①
據此則靈寶派早期的傳承系譜為:葛玄傳鄭思遠,鄭思遠傳葛洪,葛洪傳海安君,海安君傳葛巢甫,葛巢甫傳任延慶,任延慶傳徐靈期。除了此一支系的傳承系譜外,葛玄同時還傳兄葛孝爰,葛孝爰又傳子葛悌,此葛悌是葛洪的父親,可謂是葛氏家族祖孫三代間的傳承。這就是道經中所謂葛玄經法,“一通付弟子,一通付吾家門子弟”。②關於葛玄靈寶經法的傳承,唐代道士史崇玄《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說:《太玄都玉京山經》云:鄭思遠于時說先師仙公告曰:我所受上清三洞太真道經,吾去世之日,一通封名山洞室,一通傳弟子,一通付吾家門子弟,世錄傳至人。若但務吾經,馳騁世業,則不堪任錄傳,可悉付名山五嶽,不可輕傳非其人也。有其人者宜傳之,勿閉大法也。③
史崇玄說的《太玄都玉京山經》,即《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劉宋道經《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載:鄭君于時說仙師、仙公告曰:我所受上清三洞太真道經,吾去世之日,一通付名山洞台,一道付弟子,一通付吾家門子弟,世世錄傳至人。若但務吾經馳騁世業,則不堪任錄傳。可悉付名山五嶽,不可輕傳非其人也。有其人者宜傳之,勿閉天道也。④
道經中對早期靈寶派的傳承,還有傳授地點的明確記載。《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說:太極左仙公葛真人諱玄,字孝先。于天臺山授弟子鄭思遠。……後思遠于馬跡山中授葛洪,洪乃葛仙公之從孫,號抱樸子,著內外書典。⑤
天臺山是道教的勝境,馬跡山在江西境內,是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五十二福地,都是早期靈寶宗師修道、傳道之地。所謂葛洪著內外書典,指葛洪撰寫的《抱樸子內篇》、《抱樸子外篇》。《抱樸子內篇》二十卷,代表了魏晉神仙道教理論的最高水準;《抱樸子外篇》五十卷,則是探討社會興亡治亂之作。鄭思遠以後幾代的傳承,在道經中多有記載。第二代鄭思遠傳第三代葛洪,史稱葛洪從“鄭思遠傳受上清三洞、靈寶中盟諸階秘籙,九丹指要。後攜妻子登羅浮山,立壇昭謝天地,服餌大丹,舉室升仙,果符仙公先知之征矣。”⑥《晉書》卷七十二《葛洪傳》載葛洪“從祖玄,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以其煉丹秘術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焉”。《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四《葛洪》,亦完全沿襲了《晉書》的這段記載。葛洪後來傳道海安君,海安君又下傳葛巢甫。葛巢甫是編撰靈寶經的重要人物,他是著名道士葛洪的從孫。葛巢甫在東晉隆安(397-401)末,傳授道士任延慶、徐靈期。徐靈期在道經中有記載,據《南嶽小錄》、《南嶽總勝集》、《南嶽九真人傳》,徐靈期曾在南嶽衡山建衡岳觀,于劉宋元徽二年(474)九月九日,在南嶽上清宮白日升舉。
劉宋道士陸修靜(406-477)是靈寶派的重要傳人。陸修靜自稱“三洞弟子”,是南朝道教改革的關鍵人物。史稱他祖述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弘衍二葛(葛玄、葛洪),南朝的一些高門士族,都紛紛接受他傳度的靈寶法籙。陸修靜在劉宋元嘉十四年(437),撰寫《靈寶經目序》,其時靈寶經在道經中已自成一體。經陸修靜的弘揚,“靈寶之教,大行於世”。⑦陸修靜奠定了靈寶齋儀的主導地位,靈寶齋法從此風行于江表。此後的道教科儀經典,所載齋法皆以靈寶為宗,甚至有“非靈寶不可以度人”之說。
二、葛玄、葛洪與閤皂山
閤皂山位於江西清江流域,周回綿延二百里,跨樂安、新淦、豐城三縣境。由於葛玄、葛洪曾棲居此山修道,得以成為天下靈寶派所信向的祖庭。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九《閤皂山》條載:
《玉堂閒話》云:南中有閤皂山,山形如閤,山色如皂,故號閤皂山。乃葛仙翁得道之所,七十二福地。⑨
《玉堂閒話》一卷,為五代範資所撰。史籍中言閤皂山之名的由來,皆稱“閤”言此山形狀,“皂”指此山顏色。北宋文士陶弼《閤皂山》詩吟詠山景曰:萬仞天門閤皂形,陰陽不似眾山青。一區海上神仙宅,數曲人間水墨屏。⑩
閤皂山作為道教靈寶派的名山,以有仙真修道遺跡傳世而著稱。作為漢代仙真修道的遺跡,閤皂山西峰有張道陵壇,丁仙峰則是漢代女仙丁令威修煉處,傳承後世的有真人壇。三國吳孫權(222-252年在位)時,葛玄修道于閤皂山東峰。唐宋元明時期流傳於道門的《葛玄別傳》,說葛仙公一生修道,凡經行七十二處修煉,在各地留下仙壇靈跡,閤皂山就是葛玄修道遺跡影響最著者。《曆世真仙體道通鑒》是歷代道教人物的傳記,由元代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趙道一編修,被視為道經中寫實成分較多的道士傳記。《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三《葛仙公》載葛玄:遂迤邐經由玉笥入邠皂,乃登東閤高峰之上而望焉。曰:“形閤色皂,土良水清,此真仙之住宅,吾金丹之地得之矣。”⑪
葛玄在閤皂山修道,正值三國戰亂年代。仙公以濟世度人之情懷,“乃於福庭之中,築壇一所,名曰八景,乃擇吉日,登壇告謝天地,大醮三日。”⑫葛玄在閤皂山建立靈寶法壇,刪集靈寶經誥,廣行濟度幽冥之法,使死於戰亂的窮魂滯魄,都可獲得濟度超生。葛玄曾在閤皂山告誡弟子:“其于諸品符籙、洞真、洞玄、洞神真經等,是太極真人徐來勒於會稽授我。我已流傳于大江之西,閤皂福地。此乃上方禁文,自有飛仙守衛,今付汝等,宗奉大法。”⑬可見閤皂山為葛玄傳授靈寶齋法之地。在葛玄修道所至諸名山中,唯閤皂山成為靈寶籙壇之地,原因在於葛玄升仙羽化之前,將靈寶法籙傳付閤皂山。《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三《葛仙公》載:仙公以祭煉經法、寶籙、符文、訣目等付閤皂宗壇及沖虛壇,流傳後學,廣度沉淪。⑭
此記載至少反映道門人士的看法,認為閤皂山靈寶籙案傳授肇始于葛玄,這是閤皂山為靈寶授籙宗壇的道經根據。作為靈寶派開山祖師的葛玄,他的嫡傳弟子是鄭思遠,這是道經中有明確記載的傳授系譜。葛玄在給鄭思遠傳授道法時,諄諄告誡要將靈寶經籙付閤皂山。《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三《葛仙公》載葛玄:于天臺名山告鄭思遠曰:“我所授上清三洞、靈寶中盟諸品經籙,吾升舉之日,一通付閤皂名山,一通付吾家門弟子,世世錄傳至人。不可輕授,非人勿示,若得其人,宜傳勿秘。”⑮
閤皂山宗壇的傳度授籙歷史,可以印證葛玄告誡鄭思遠的這段話,說明靈寶派確乎恪守仙公的教誨。東晉葛洪撰《神仙傳》十卷,為葛玄編寫了傳記。梁代茅山道士陶弘景撰《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是有關葛玄事蹟最早的碑文。⑯魏晉南北朝時期,葛玄隨靈寶派的發展而名聲卓著,時人撰寫的《太極葛仙公內傳》一卷,被《隋書·經籍志》收錄。陶弘景撰《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排列了梁以前道教仙真的神位,排列在第三左位的仙真有太極左仙公葛玄,其注釋稱“吳時下演靈寶,下為地仙。”⑰排列在第六地仙散位的仙真也有葛玄及鄭思遠,注釋稱葛玄:“字孝先,丹陽句曲人,稚川之從祖也。初在長山,乘虎使鬼,無處不至,位在太極宮。”⑱閤皂山作為靈寶派的祖庭,注重宣傳弘揚祖師葛玄的仙道事蹟,曾經編撰《太極葛仙公傳》。在葛玄家鄉丹陽故里,自葛仙公羽化飛升之後,其故宅改建為青元觀。明代丹陽青元觀道士貢惟琳、譚嗣先師徒二人,精心撰作《太極葛仙公傳》,明朱綽應邀為此經作序,《太極葛仙公傳》被收入《道藏》。明朱綽《太極仙公傳序》說:葛仙公,吳時得道而仙者也。距今蓋千二百年矣。種民相傳,觀宇祀事,逾久而愈盛,香燈晨夕崇奉如一日。然非夫道德有在,亦烏能臻此歟?青元觀高士譚道林,偕其同門友五人過餘,袖書一通,出以示餘曰:“此吾《仙公傳》也。觀本仙公故宅,仙公升舉之後,即宅為觀以奉之,幾將千載矣。……昔呂先生嘗撰仙公傳一卷,《道藏》之毀有間矣,訪求未之獲也。……僅得閤皂山所記《仙公傳》一卷,此書是已將鋟諸梓,病其弗備而未果也。”……竹岩翁姓貢氏名惟琳,家丹陽之柳茹,……道林名嗣先,世家丹陽之於溪。師弟子皆丹陽之望族雲。歲在丁巳二月朔朱綽序。⑲
據序文推測,朱綽序應撰于正統丁巳(1437)年。《太極葛仙公傳》說葛玄:最後於閤皂東峰建臥雲庵,築壇立灶,以煉金丹。于時瑞氣祥光,照映山谷。嘗于洞口金沙池中浴丹,其泉忽然湧漲,金沙騰沸,至今丹池之內,金沙自沸。又嘗於西峰石壁上石臼中搗藥,因墮藥一粟許,有飛鳥食之,遂不死。至今月夜,其鳥鳴,作丁當杵臼聲,世名搗藥鳥。仙人琴高嘗騎雙鯉訪仙公於臥雲庵,相與置酒酣飲,醉而臥。及醒,雙鯉已化為石。仙公乃以雙鶴與之,琴高遂乘鶴去,雙鯉石至今在後山間。⑳
上述閤皂山的金沙池、搗藥臼、雙鯉石等仙道遺跡,基於民間流傳的葛玄傳說,具有道教仙話的典型特質。閤皂山的一些仙話傳說,往往可以和葛玄遺跡互證。閤皂山東峰的禮斗石,相傳是仙公禮斗處。山中流水號葛憩源,以葛玄曾在此休息而得名。閤皂山的八景玄壇,相傳得名於仙公沖舉之日,天帝賜以八景玉輿,玉女峰有葛玄升天遺跡。閤皂山的臥雲庵、藏丹室,又是葛仙公煉丹藏丹之處。
葛玄晚年修道於閤皂山,並在閤皂山羽化升天,這在道經中有明確記載。《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三《葛仙公》說:“後仙公於閤皂白日升天,至今方山猶有煮藥鐺及丹臼在焉。”㉑鄭思遠、葛洪作為靈寶派的傳人,亦曾在閤皂山修道、傳道,史籍中不乏二人在江西境內活動的記載。葛洪《抱樸子內篇》卷十九《遐覽》說:“鄭君嘗從豫章還於掘溝浦中”,葛洪自稱“余晚充鄭君門人,請見方書。……常親掃除拂拭床幾,磨墨執燭,及與鄭君繕寫故書而已。”㉓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遐覽》中,以大量篇幅列舉鄭君所言,可知師徒二人關係之密切。清光緒《江西通志》卷一百八十載葛洪:“升平間,至鄱陽萬山中,今之德興妙元觀也。見山川清奇委蛇,環聚如龜鶴之形,乃結寰鑿井煉丹。”江西境內的葛仙山,“或云即葛洪也。有煉丹壇,壇之左有葛仙庵”。葛洪在江西還有東陽、虞九霞二人為門弟子。郭樹森先生說葛洪在江西閤皂山、玉笥山、武功山、三清山度過了十個年頭,萍鄉武功山,新餘百丈峰,新建西山等處,都留下了葛洪訪道的足跡。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二百四十四《靈寶源流》,載靈寶派早期傳承系譜說:“洞玄太極太虛靈應徐真人,諱來勒。太極左仙翁沖應常道葛真君,諱玄。朱陽鄭真人,諱思遠。抱朴子葛真人,諱洪,字稚川。”葛玄、鄭思遠、葛洪三人的早期傳道史,大抵都和閤皂山有密切關係。
閤皂山在唐代道教的洞天福地中,屬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二福地。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載:閤皂山在吉州新淦縣,天師行化。
唐代閤皂山已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這就說明唐代閤皂山已經名顯於世。宋元明時期閤皂山山谷口鳴水台興建石坊,上面題字曰“天下第三十二福庭”。閤皂山在唐代屬吉州新淦縣,宋代置臨江軍,閤皂山乃屬臨江軍清江縣,並被視為臨江軍境內之鎮山。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閤皂山為神仙之修館。北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敕封葛玄為沖應真人。閤皂山崇真宮的葛仙公殿,俗稱祖師殿,明代《閤皂山志》記載有千年古柏,是崇真宮中高大宏偉的殿堂。閤皂山崇真宮的元始宗壇,是靈寶派傳授靈寶法籙的壇場,閤皂山崇真宮的住持,是靈寶派傳籙嗣教宗師。
三、閤皂山元始宗壇和靈寶傳籙嗣教宗師
閤皂山在宋代進入興盛時期,是天下崇尚靈寶道法之人信向之地,也是文人學士訪真探勝的靈境。南宋理學家朱熹遊歷閤皂山,曾有感而吟詠《登閤皂山》七絕二首,其一曰:
一派冷冷台下水,半空漠漠嶺頭雲。祖師成道沖天去,只有無窮受籙人。
朱熹在詩中描寫閤皂山的清幽,更感歎閤皂山靈寶派授籙的興盛。在早期道教教團創立的東漢魏晉時期,興起于巴蜀地區的早期正一派,和興起於江南的靈寶派、上清派,形成三大道派鼎立的局面。在道教興盛的唐宋時期,正一派的中心轉移至江南龍虎山,由此龍虎山的正一法籙,閤皂山的靈寶法籙,茅山的上清大洞法籙,共同形成道教的三山符籙。三大道派的祖庭成為傳授法籙的宗壇:正一派設于龍虎山的正一宗壇,靈寶派設於閤皂山的元始宗壇,上清派設于茅山的上清宗壇。三處壇場至元代都已存續上千年,在江南社會具有深遠影響。宋代認為龍虎山張天師得法籙之正傳,南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符籙。元世祖在平定江南以後,命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特加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兼主領三山符籙。此後龍虎山張天師管領江南諸路道教事,南方的正一道與北方的全真道,由此形成南北並峙的局面。龍虎山成為正一道士受籙的萬法宗壇。
關於三大宗壇鼎峙的情況,史籍道經中有明確記載。南宋岳珂《桯史》卷八說:今茅山、龍虎、閤皂,實有三壇,符籙遍天下,受之者亦各著稱謂,或者帝王之號,又有其別,殆未可知也。㉚
《茅山志》卷十一載哲宗紹聖四年(1097):敕江寧府,即所居潛神庵為元符觀。別敕江甯府句容縣三茅山經籙宗壇,與信州龍虎山、臨江軍閤皂山三山鼎峙。
南宋道士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十說:金陵之三茅山,大洞之宗壇也;臨江之閤皂山,靈寶之宗壇也;信州之龍虎山,正一之宗壇也。
《茅山志》卷十六《采真遊篇》載:初,三山經籙,龍虎正一,閤皂靈寶,茅山大洞,各嗣其本系,先生請混一之。今龍虎、閤皂之傳上清畢法,蓋始於此。
茅山道士黃澄請求混一三山經籙,是在北宋徽宗時期,說明此時道教三大宗壇的法案,已有進一步融匯的趨勢。道教的三山符籙一統天下,這在道門中已形成固定看法。《文昌大洞經注序》就說:“龍虎山、茅山、閤皂山歷代祖師真人,歷代傳經、傳籙傳道祖師真人。”
從閤皂山靈寶派的歷史可以看出,崇真宮的住持應是傳籙嗣教宗師,傳授靈寶法案的元始宗壇,就設在閤皂山最大的崇真宮中。南宋周必大《臨江軍閤皂山崇真宮記》說: (禦書)閤後閣設傳籙壇,蓋法許授籙者,惟金陵之茅山,信州之龍虎,與此為三。徽宗朝給元始萬神銅印,至今用之。
宋代閤皂山靈寶法籙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一些道士因得靈寶法籙的傳授而顯名。明李濂《汴京勼異記》卷二記載:北宋東京道士曹仙姑“受籙於閤皂山,於是四方知仙姑之名矣。”
由於文獻記載的缺佚,現在已不可知閤皂山傳籙嗣教宗師的完整系譜。史籍中提及的唐代修建閤皂觀的孫道沖,南宋周必大於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在崇真宮所見的管轄道士李漢卿,周必大於宋甯宗慶元二年(1196),在崇真宮所見的管轄王自正等,都應是閤皂山的一代傳籙嗣教宗師。20世紀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閤皂山發現了北宋道教畫像石墓。據殘缺的墓誌銘得知,墓主人名知在,字子中,曾先後任副道正、道教首職、傳教威儀,並被賜予靈寶大師封號。靈寶大師知在卒於元佑八年(1093),被安葬于紹聖元年(1094)。這位靈寶大師知在,應是閤皂山靈寶派的傳籙嗣教宗師。南宋時期編撰《上清靈寶大法》的甯全真、王契真,是顯揚靈寶齋法的著名道士,該經題錄為“洞微高士開光救苦真人甯全真授,上清三洞弟子靈寶領教嗣師王契真纂”,據此也應是靈寶派的嗣教宗師。此外,南宋至明代有幾位閤皂山嗣教傳籙宗師,傳承世系在史籍道經中有明確記載。南宋道士白玉蟾在遊歷閤皂山時,閤皂山靈寶派嗣教傳籙宗師是朱季愈。白玉蟾《心遠堂記》說:皂黃冠朱君季愈,即清江之邑人。父兄皆簪纓人,獨君遼然而老氏是祖,志趣飄逸,不可測識。兩轄宮事,數攜琴劍詣京華,所至權貴皆倒屣之,上方紫其裾,賜其沖妙之號。今太極葛仙翁四十代劍印符籙之壇屬以之。凡于金汞龍虎之書,六壬八門三甲五雷之文,尤所精煉。能詩書禮樂,且碧瞳紅頤,端是風流表物也。……觀之方丈采陶詩心遠之句以匾,諉予記而文之。
按照白玉蟾的記載,朱季愈是獲得皇帝賜紫的紫衣道士,為閤皂山第四十代傳籙宗師。說明南宋甯宗嘉定十三年(1220),靈寶派已經傳承至四十代。如果按照年代推算,則李漢卿應為三十八代宗師,王自正應為三十九代宗師。
自元成宗敕命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統領三山符籙後,閤皂山靈寶法籙隸屬龍虎山萬法宗壇,但閤皂山靈寶法籙仍得獨立傳授。《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禮部卷之六《閤皂山行法籙》條載:聖旨節該張宗師奏:臨江路閤皂山有萬壽崇真宮葛仙翁八景玄壇住持李宗師,每年正月十五日一番做好事,行法籙有來。㊴毫無疑問,每年主持上元傳授法籙的李宗師,是閤皂山的一代傳籙嗣教宗師。元袁桷《臨江路閤皂山萬壽崇真宮住持四十六代傳籙嗣教宗師楊伯晉升加太玄崇德翊教真人》說:
具官楊伯晉,守樸丹丘,潛珍琳館。吐息以踵,陋熊經鳥申之遇;藏珠于淵,握龍變虎騰之要。開九龠之秘記,傳八景之玄文。問年今見其複丁,會月密推其納甲。天臺之召司馬,損數術以理身;羅浮之迎軒轅,徹聲色而合德。朕悉茲理,卿無複言。聿加孛命之殊,以重羽流之選。袁桷於元大德(1297-1307)初,被薦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他為元成宗撰寫的這篇制文,說明閤皂山靈寶派在元大德年間,傳籙嗣教宗師已傳承至四十六代。明代閤皂山傳籙嗣教宗師,被朝廷授予靈官稱號。據《閤皂山志》卷上的記載,明代閤皂山有第五十代至五十二代宗師。明洪武十七年(1384),閤皂山第五十代宗師李半仙被授為靈官。明張宇初《贈閤皂山靈官李半仙》詩曰:
仙真靈跡皆名世,閤頂諸峰故舊聞。函籙洞深尊帝化,經台天近現龍文。到門徑路留殘雪,護井松杉隱白雲。期爾東歸借筇履,半龕清味可同分。
洪武二十七年(1394),閤皂山第五十一代傳籙嗣教宗師張尊禮,被授予靈官稱號。明宣宗宣德(1426-1435)初,閤皂山第五十二代傳籙嗣教宗師黃谷虛,被授予靈官稱號。根據《閤皂山志》記載的道史,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主持修復崇真宮的道士徐麟洲,應是第四十九代傳籙嗣教宗師。至明嘉靖(1522-1566)年間閤皂山衰落止,閤皂山靈寶派的傳閤嗣教宗師還傳承了一百年左右,大約應傳承至五十五或五十六代。
後論
雖然明嘉靖年間閤皂山祖庭衰落而停止傳度,但靈寶派作為歷史上有影響的大道派,其法籙仍然在各地靈寶派中繼續傳承,《白雲觀志》卷三《諸真宗派總簿》第五十七《周祖靈寶派》,記載靈寶派的傳授系譜為:思道洞本重,明香克理忠。洪良居士顯,一嗣永承宗。德大傳家久,清修福澤長。世肇因衍慶,慈風蓬業祥。
當今臺灣道教的靈寶門,還有《靈寶門臺灣主門一百二十字續傳嗣法》,其傳承系譜是:靈寶開寶笈,真境落天紀。洞碧翠玉虛,章法清霄妙。玄氣遍八區,嶺上修士客。吟詠念隱書,斗步朝星漢。長齡永地居,望進仙都域。煉行乘空舉,無所深思集。三周陽明曜,紫角運金生。龍嘯響雲飛,入室野歌語。劫會屢經過,忘棄大界色。璿璣躔足通,自然亨無窮。勝日服果子,有異覺神情。麒麟獅象住,景藏和升得。
閤皂山靈寶派初探 【張澤洪】  https://bit.ly/31176vx
---------------------------
道教符篆三宗之一,靈寶派祖庭閣皂山
道教符篆三宗之一,靈寶派祖庭閣皂山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UOcvCc
​東漢建安七年(202),著名的道家何天在此悟道修真。葛玄既是靈寶道派的始祖,又是樟樹醫藥業的奠基人,閣皂山也因此成為樟樹藥幫的「祖山」。
葛玄之後,他的弟子繼續在閣皂山布道煉丹,種藥行醫,其中以葛洪貢獻最大,在中國的道教史上將兩葛並稱「葛家道」,閣皂山亦因兩葛而成為道徒的「聖地」。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8) 賜閣皂山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閣皂山在宋代進入鼎盛時期,與金陵(今南京)茅山、廣信(今貴溪)龍虎山並稱天下三大名山,盛況空前。
據史料記載,當時這裡曾有宮觀殿堂一千五百餘間,道士五百餘人,良田三千畝,道家稱之為「神仙之館」。
清末,閣皂山屢遭危厄,延續一千六百多年的宮觀香火趨於衰落。
閣皂宗是靈寶派發展到以閣皂山崇真萬壽宮為傳播中心時代的別稱。它本是靈寶派.但又是靈寶派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定歷史階段.靈寶派自陸修靜後傳承不明,隋唐時在社會上默默無聞,直到北宋宋哲宗時,敕令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經篆三山.三宗鼎立的格局形成,才在閣皂山出現傳授靈寶經篆的閣皂宗。這是一個很長的傳經故事。編造故事的目的,是想說明閣皂宗是歷史悠久的道派而不是新出,從而與天師道相抗衡兩宋時靈寶派道士編成幾部大型齋醮科儀全書,如林靈素《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這時的靈寶道士多活動於社會底層,地位和影響都不及龍虎、茅山宗道上。到元代,該宗已衰微.但仍受元室尊崇,閣皂山萬壽崇真宮第四十六代宗師楊伯受封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元以後閣皂宗併入正一道。道教符篆三宗之一,靈寶派祖庭閣皂山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UOcvCc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rpz5g8x.html
---------------------------
閤皂山,這個名字對香港人來說,可說極為陌生,但其實閤皂山與龍虎山及茅山,是中國道教傳統名山,因為山形如閤,山色如皂而得名,乃第三十六福地,道教靈寶派祖山。
傳說中,靈寶派祖師葛玄,在遊歷諸名山之後,最後就是於閤皂山東峰,卧雲庵築壇立灶,燒煉金丹,最後道成升天。
現代重建的崇真宮中,就供奉了葛玄祖師聖像。
宋代全盛
閣皂山,簡稱閤山,位於中國江西省樟樹市,道教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在山中成仙得道。宋代有大批道士於閤皂山修道,現時閤皂山上有崇真宮、接仙橋、放生池、百花園、煉丹井、鳴水橋等道教古蹟。
宋徽宗時,將景德觀敕名為「崇真宮」,追封葛玄為沖應真人。南宋理宗時,又將崇真宮改名為「大萬壽崇真宮」,追封葛玄為沖應孚佑真君。當時為閤皂山道教的全盛期,山上修道的道士據說就有五百餘人。
閤皂山上風景秀麗,雖然各處道教宮廟曾經失修,但山色美景仍然是遊覽好地方。
近年復興
元朝後閤皂山逐漸冷落,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時,山上更只剩三位道士,之後也都陸續回家務農去了。
近年閤皂山逐漸復興,宮觀逐漸收復,崇真宮重建後,大殿中供奉有葛仙翁、張天師、許真君的聖像,近年亦不時舉行各種大型道教儀式。
大萬壽崇真宮極盛於宋代,但後來漸漸失修,近年才再重建,並舉辦各種道教活動。
葛玄與靈寶派
葛玄人稱葛仙公,傳說師承左慈,在閤皂山修道時,正是三國的戰亂年代。據說,葛玄在閤皂山建立靈寶法壇,刪集靈寶經誥,廣行濟度幽冥之法,超度死於戰亂的魂魄,使之得度超生。因此閤皂山就成為靈寶籙壇之地,傳說葛玄升仙之前,就將靈寶法籙留在閤皂山。
靈寶派是晉朝時形成的一個道教派別。據說,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學道,感通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就遣三真人下降傳授葛玄《靈寶經》法等三十三卷,葛玄又傳給鄭隱,其後鄭隱傳給葛洪。
靈寶派主要以符籙科教為主,又受到上清派影響,重視誦經,尊元始天尊為最高之神,最擅長符籙科教,長於齋醮祭煉,超度亡魂,在民間流傳頗廣。靈寶祖庭 閤皂山 - 玄機靈異區 - 神機妙算 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 https://bit.ly/2UOpkMw
--------------------------------

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閣皂宗-閤皂山是道教名山-靈寶派祖山-祖師葛玄-尊元始天尊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