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109/c1090026.htm?pageno=259

2592020-06-09_113841

http://www.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109/c1090026.htm?pageno=259


 

陽九百六是什麽意思
指災難和厄運。
清 錢謙益 《純師集序》:“夫文章者,天地之元氣也。忠臣志士之文章,與日月爭光,與天地俱磨滅。然其出也,往往在陽九百六、淪亡顛覆之時。” 清 錢謙益 《明故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贈少保謚文穆成公神道碑》:“以天為無意於人國乎?雖其陽九百六,方蹶降割之際,光岳之氣,未嘗不合也。”亦省作“ 陽六 ”。《宋書·鄧琬傳》:“陽六數艱,云雷相襲。 高皇 受歷,時乘云轡,頓於促路。”參見“ 陽九 ”、“ 百六 ”。
百科解釋:    
陽九百六,是一個成語。釋義:指災難或厄運。出自《漢書·食貨志上》。
------------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傢以3300年為小百六。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解釋:陽九:古代術數家的說法,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外有災歲九,稱為“陽九”。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出處:《漢書·食貨志上》:“予遭陽九之阸,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示例:其考陽九百六之數,曆曆靈驗,其說可以得聞否? ★清·陳森《品花寶鑒》第三十八回
近義詞:陽九之厄、陽九之會
---------------------------
見聞以陽九百六之期、聖主受命之劫」乃請太莫夫人加以解說,故以下夫人即說出一段有關陽
九、百六的劫期說:'天地有太陽九、大百六;有小陽九、小百六。天厄謂之陽九,地虧謂之百六,此二災是天地之否泰、陰陽之孝蝕也。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


道經中的劫運觀、末世說、濟度觀皆為探討道教神仙思想的重要課題。關於上清經派的末世思想,主要是襲用漢代曆算之學,並再加以闡述的「陽九百六」之說,對於災歲說採取一種重新詮釋的方法,使之流傳於上清經派之內,而成為當時有名的《三天正法經}的主要見解。主要的原因就是經文中所提出的「三天」與「六天」的相對觀念,三天象徵需要重建的潔淨世界,而六天則是一種被污染而壞滅的。 而關於「三天」和「六天」說的提出及其意義的研究,日本學者小林正美在其著作《六朝道教史研究》中之第二章,對於「三天」和「六天」觀念的由來以及其相對觀,有精詳的說解。
-----------------
《太上三天正法經》,原名《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經》。早期上清派經典之一,約出於東晉。《真誥》卷五稱:「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真經目》著錄「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書。原書一卷,今《正統道藏》本分作兩種道書。一本題作《太上三天正法經》,收入正一部滿字號;一本題作《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經妙籙》,收入正一部墳字號。據《無上秘要》引文,兩本原當為一書。
《太上三天正法經》為原書前半篇,乃太上大道君授,小有天王撰集,主要論述「三天正法」之淵源及盟授儀法。內稱太虛混沌分為九炁,凝成九天,有元始天王及九天真王等諸天高聖生於九炁之中。最初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並有上中下三真分治於三天。至黃帝時結土生民,始興「六天之治」。其後因三道盈虧,六天氣勃,九天真王乃授太上大道君「眾書真籙」,為三天正法,以制伏六天邪氣,除惡救善。經文詳述太上大道君傳授「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以及施用真文法籙之要訣,盟受儀法、信物等事。本篇敘事至此,未收真文符籙。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經妙籙》為原書後半篇,亦乃小有天王撰集。內載《太上眾真籙》、《總帶眾真策》、《三天九微玄都太真陰陽靈籙》、《太微靈都婉轉真人三方文》、《九微八道符》等五種真文符籙,總名為「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修道者依法盟受並施用真文符籙,可以捕攝萬鬼,收束眾邪,飛升上清
太上三天正法經 -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https://bit.ly/2BOizUz
----------------
太上三天正法經
清虛小有天王撰
 九天真王與元始天王,俱生始砼之先,天光未朗,鬱積未澄,溟涬無涯,混沌太虛,浩汗流冥七千餘劫,玄景始分,九砼存焉,一砼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歲,青童君曰:時未有歲月,九砼既存,一砼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里,一里為一歲也。清砼高澄,濁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稟自然之胤,置於九天之號,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始皆生於九砼之中,氣結而成形焉。九砼玄凝,成於九天圖也。日月星辰於是而明,皆輪運周於九天之境也。便有九真之帝,青童君曰:九真者,九天之清砼,凝成九宮之位也。上真、中真、下真,生於極上清微之天;清微之天,是始砼之澄也。次中三真,生於禹餘之天;禹餘之天,是元砼之澄也。下有三真,生於第三大赤天。大赤天,是玄砼之澄也。三號既明,三元夫人從砼而生,以天為父,以砼為母,故號太素三元君。此各以砼自然之孕子也。生於三元君,皆女子之號。青童君曰:白素元君者,則右白元君之母;黃素元君者,則黃老中央君之母;紫素元君者,則左無英君之母也。虛結空胎,憑砼而生也。各置宮第,便有上清營衛之官。金晨玉童三千人,西華玉女三千人,侍給三元夫人也,在洞房宮。三道興隆,舉號為太上大道君,太上大道君者,乃眾真之帝,位高砼清,故號為太上。皆砼胤承真,積級受號,非始天有一太上者也。得受太上之號,便為萬神之主也。置於瓊宮玉殿,處於太上,大道之君也,總統九天,次位八方。八方置八帝,故上三天有二十四帝,玉皇之君也。八帝者,皆受自然之胤,得為帝號,亦非後學之任也。於是各引所承,造上皇之章,以為寶經,祕於玉清之宮,以度後學得真之人。逮至黃帝,置立生民,後生之人,起於黃帝也。黃帝結土為象,放於廣野,三百年中,五色變化,能言能語,各在一方,故有傖秦氐夷蠻差之類也。五姓合德,亦法自然,承上真之砼,而得為人也。能有生死之期,壽命之會。若有骨砼係真,便為不死,得補上仙,有不純之行,死歸土也。蠢以元砼,五色衣冠,皆稟元砼而生,衣以五綵之衣。六天之治,於此而興。故太上大道君,給以鬼兵,使於三代之中,驅除惡人。青童君曰:黃帝生民,各興殺害,不稟自然,使天砼憤激,三五失正,故以六天之砼,使誅除惡民。善行精勤,思念長生,不犯三官,則為種民,當授真經也。夫二砼離合,理物有期,陽九布砼,百六決災,三道虧盈,迴運而生,期訖壬辰、癸巳之年。青童君曰:大陽九、大百六,皆九千九百年,小陽九、小百六,皆三千三百年。六天受號至周,已三經大陽九之數,善惡猶未都平。後聖九玄道君,請問太上不應之期,太上云:六天事設,資於太真,求九經陽九、百六之數,還治三天。計期盡承唐之年,金氏御世,丁亥之末,壬辰之歲,善惡當明,吉凶都判也。九天真王授於太上大道君,太微靈都婉轉真三方文,眾書真籙,以制六天三天之法。三天正法,以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受砼之初,於空玄之中所授。到六天立治之法,授於太上。至黃帝興治,太上以付後學帝君、上相青童君、西城王君,使付諸為真人者。以六天之砼,由三天之法,得者神仙。三天九微玄都太真靈籙,出於九天真王,以傳太上及三天玉皇,元始天王以授西王母,靈飛太真太上丈人,以授眾仙得道真人。此文祕於太上靈都之宮,刻以紫玉為簡,黃金為文。付五老上真仙都左公,封以紫蕊玉笈,盛以雲錦之囊。天妃侍香,玉華執巾,衛以金童,各三百人。如是後聖金闕帝君、上相青童君,皆月三告,清齋時,乘碧霞九靈流景雲輿,飛青羽蓋,從桑林千真,上諸太上靈都之宮,朝啟真父,遊宴玉庭。太上大道君,時與九玄聖君、上相青童君,共登瓊宮玉殿之內,侍女眾真千億萬人,飛龍毒獸備衛靈關,巨虬千尋,奮爪廣庭,流光八朗,煥赫玉清,懸於旌蓋,流旗繞香,玉籟虛唱,神林激音,萬響揚聲,洞暢九元,眾吹雲歌,麟舞鳳鳴,激給玉虛,瓊振三清,設流霞之醴,鐶剛之果,雜案紛落,流盼太冥,末乃自引雲璈之琴,撫而彈之,玉音粲麗,徹響太霄,而歌神鳳之章,九靈之曲。其辭曰:
微乎九玄砼,洞源三清滓。靈化隨運生,淵響徹高擬。
六覺啟玄關,未悟方乃始。攜襟玉皇庭,披究太虛理。
紫輝朗玄臺,流映無窮已。大劫有終數,百六翻然起。
神娛不極齡,撫哀後生子。
  於是,太上歌畢,九玄帝君又稱名而歌曰:
策御九龍轡,上朝玉皇庭。太虛九玄砼,法化沉三靈。
高會玄晨闕,躬命元始精。結芒太霞館,流盼無窮齡。
神映通幽關,鍊胎反初形。撫哀五濁子,命同浮朝生。
  於是,九玄聖君歌畢,上相青童君又稱名而歌。其辭曰:
九天洞元紀,化生無方砼。三靈澄玄景,六精順運逝。
丹霄翳空洞,三真超無際。俯仰太帝堂,稟承三天制。
驅洗六天凶,正立無塵穢。洞究太真章,以救承唐世。
啟悟末學子,有心齊冥契。拔脫三塗苦,飈然控龍轡。
藹沬上清館,豈覺有餘滯。
  歌畢,於是,太上與後聖九玄、上相青童君,共序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施用寶訣祝說投祭法度,以付二君,使教後學諸為真人者,以制六天,收戮群凶。於是帝君、上相青童君,奉受真訣,稽首而還。
  清虛小有天王曰:凡受眾文三天九微玄都太真陰陽靈籙,恒當精心苦念,入室燒香,祈請真靈,求得奉迎聖君於上清宮,加恒誦詠靈章及符經一過。如此九年,靈垂告感,太上自當遣太極真人,降子寢房也。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詣經師受文,師當北向告誓,付度弟子。弟子受文畢,當還東向九拜,亦可心拜,陰祝曰:
上啟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某生值季世,去上玄遠,稟承真統,得受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不勝喜慶。謹以上聞,乞丐正真,賜降真靈,威御十方,攝制萬精,嘯𩖰立到,舉響徹冥,得承八景,奉迎聖君。
  畢。寫經,將一通盛以別室,朝夕燒香,禮拜神文,太上當遣玉童玉女各十人,侍衛己身。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有骨相,名參東華,得佩三天正法太上眾文靈籙。九年,每以本命之日,或太歲之日,以白素朱書文一通,詣所屬嶽封埋之,以制五嶽萬精之砼。埋符之時,北向叩齒三通,仰祝曰:
  六天運周,三道正明,上仙真文,制御九靈,封掌五嶽,攝錄群精,當今真仙,來朝我形,上告萬神,記別我名,洗蕩千祆,後昇玉清。便埋文,令深九尺,如此二十七年,合三埋之,太上剋遣四極真人,來迎子身於上清宮也。五嶽靈官,恆當營衛出入遊行,授其自然之樂,雲輿羽駕迎子之身。
  汝受九年,當以本命或太歲之日,夜半於別室,人民寂絕,露於中庭,施坐北向,用五案安著五方,案一香火,案一手巾,覆於案上。又用絳紋三尺,請經符著案上,以果一盤,棗一升,著一柈中。北向再拜,叩齒十二通,奉請九微八道上皇、九華帝玄黃女、九靈之官、監真使者,稱名某甲,昔受眾書八靈真籙,九年請奉微禮、上獻眾真,願蒙垂降,下納丹心,使某體清氣朗,威制十方,千邪萬祆,悉皆執伏,得與神通。九年周竟,當又上煩明真。願畢。如此都畢,以所祭果棗物,埋於所屬嶽也,令深九尺。臨埋時,北向叩齒九通,咒曰:
天清在上,微道遐幽,三正理運,六砼沉消,
上真靈籙,攝御萬祆,獻禮五靈,以蒙納招,
封還靈嶽,當使我身,與嶽同休。
  以灌餘物上。如此三祭,太上剋遣真人,授子元君之號,五嶽仙靈衛子之身也。
  太上告後聖九玄帝君曰:君受號為上清金闕後聖帝君,上昇上清,中遊大極,下治十天,封掌萬兆,及諸天河海、神山地源,陰察群靈,皆總領所關,勤搜上真,輔正三天,滅除凶惡。今故出眾書八靈真籙相付,宜加精勤,授於骨分,使為聖主,除祆存種,反正三天,令至承唐之年、壬辰之歲,吾道當行。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當為三天立效,佐時除凶,使正道演明,六天殄滅也。恆當沐浴清齋,入室燒香,書真文靈籙五通,安著所住室內五方,己身正在中央,平坐北向,叩左齒三十六通,瞑目內思己身吐砼,砼化為火光精流,竟天鬱冥,焚燒四方天下山林草木,土地靈司人民,悉令蕩盡,竟天冥然,無復孑遺,洞達無涯,火砼都消,清砼鬱勃,上則無天,下則無地,率天以下,莫不歸宗於虛無,金門玉闕、瓊宮紫殿羅列,及己身俱在空虛之中,清砼之內,便仰祝曰:
天陽地激,三五及靈,流光極崖,竟天鬱冥,
自下無外,悉還無形,六天群祆,靡有不平,
太一促運,真道當行,九天有命,收攝賈生,
周天遍地,莫有所停,聖皇顯蓋,控駕紫庭,
推校十方,列奏玉清。
  畢,引取五方砼,嚥之,方引九砼止。
  此九天之祝,九天真王以授太上,太上授後聖,令恒修行,攝御六天,威制萬靈。若能勤心,精注三官,佐天除凶,太平之世,太上自當科校其中,隨勤補用,以充真仙。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佩帶真文,恆當沐浴盥洗為急,每令屐履衣服盛潔,不使污穢,真靈遠離,凶邪所乘,便有毀敗,學者宜明慎之。有犯此禁,太極領仙退削子陟真之爵。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不得妄入掩穢,哭泣悲淚,弔問死喪。犯者奪削退陟真之爵。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佩帶真文,出入三光,及冥旰臥息,不得露頭不著巾帽,及脫衣露形,毀慢形神,恥辱真文,令貴靈遠逝,空尸獨在。犯此之禁,奪筭,削退陟真之爵,學者慎之。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不得妄與陰家共床坐起,及外砼不同之人共著衣服,及同被臥息,屐履之屬更相交關。犯者滅筭,退削真爵,學者慎之。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收束群靈,威平六天,當先令己身清靜,儼然明正,不犯眾禁,真靈恆肅,萬神衛形。案法修行,六天之凶自然而退,亦不干子之正矣。而使己身不明,為眾祆所乘,軾軻之日,不得惋吾此文,學者慎之。
  太上告後聖君曰:此五條,出《四極明科》第十一篇中篇,有玉童侍衛,佩者犯禁,玉童所奏,身被冥拷,殃及七玄。今故抄出,以示後學,佩者習焉。
  太上告後聖君曰:得佩三元大君紫文者,給玉童、玉女各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眾書真籙者,給玉童十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太微靈都婉轉真三方文,給直符三十人、玉女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天帝君皇愍真書,給玉童十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太上元君真文,給玉女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紫微玄宮玉文飛天真書,給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侍衛佩者身。得佩蓬萊高上真書者,給玉童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天帝丈人黃上真書,給玉女百人,知吉凶。得佩玄洲仙伯開天萬仙真書,給玉童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廣生太真五嶽兵符,給玉女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元始天王真書,出有入無,又給玉童、玉女各十二人,侍衛佩者身。
  太上告後聖君曰:諸有骨分,名書東華,錄字上清,得佩真書眾籙,即給玉童玉女,侍衛己身,記功明善,糺禁漏泄。佩者不得妄傳,傳非其人,不依年限,輕泄寶文,身被風刀之考,沒命鬼官,殃及七玄、祖父,運蒙山之石,塞九源之河,深慎奉行。
  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後聖君受太上,清虛小有天王撰集,上仙真籙,總名為六天文三天上真正法,以捕萬鬼,收束眾邪。七百年三傳,一百年有其人,聽再授。朱青㵽三十尺為要信,青布四十三尺為密誓,金鐶五雙為指天大誓。男受投文不祭,女受當祭。相授齋三日,或七日。又於齋內奉有經之師,好金十兩,為通神之信。泄閉不從科條者,七世獲考,如四極科法。佩書不經陰砼,陰砼濁殗,則身受殃大罪,身後為下鬼。奉之如法,必登上清。八皇以此為祕仙券,有者太陰書名玉簡。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https://bit.ly/2YtVxtV
--------------------
東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從民間逐漸流行於高門氏族,其從教理教義、崇拜體系、科儀齋法等各個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是個去陳推新的歷史時期,道教認為此正是以「三天正法」對「六天故氣」的去除。「根據正一教義,後世人不信道,殺生祭祀,反而導致故氣(鬼)橫行。太上老君為解救世人,授予張陵正一盟威之道,另以道氣治鬼。上清經教創始人據此敷衍出以三天正法取代六天之文的構想。」①三天取代六天之說的提出和流行,與三清信仰的確立、黃帝崇拜的衰落也有著一定的關聯。
一、「三天」說之由來
 「三天」之說在上清靈寶各個經派都有所提及。上清經系中即有《太上三天正法經》(或云《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三天正法混沌經》、《三天正法》、《上清經三天正法》、《洞真三天正法經》),劉宋天師道士徐氏也曾撰《三天內解經》闡「三天」之意。以「三天」為名道經很多,從年代上看,道教的「三天」說流行於六朝,以上清經派所崇《太上三天正法經》(下稱《正法經》)最古,傳其為魏華存夫人賜予楊曦上清眾經31卷之一。
 據《正法經》載:「三天」為「極上清微之天」、「禹余之天」以及「大赤天」。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釋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也載:「三天者,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②後世借鑒佛教發展出三十二天、三十三天、三十六天等,均為安置神仙之處且層級分明。《正法經》云:「上真、中真、下真生於極上清微之天。次中三真生於禹余之天。下有三真,生於第三大赤天。」並且在此經中,三元夫人為「三天」主宰,這或與上清經派崇魏華存夫人有關。而保證三天運轉,制三天正法者為「太上大道君」,即從「三道興隆,舉號為太上大道君」又解釋到「太上大道君者……便為萬神之主也。」③
 「太上大道君」恰是靈寶派的主神即後世所稱靈寶天尊(玄都:老君的角色被NTR了),並且該經認為造就「三天」的「九天真王」與「原始天王」,其以九炁置九天,然後有「九真之帝」生於「三天」。可見「三天」說不僅跨越諸派,也整合了當時各派神靈,其中最為顯著的是「三清」的出現。
二、「三天」與「三清」
 在道教中,「三天」與「三清」密不可分。唐代孟安排集成的《道教義樞》第7卷中引用《太真科》對「三天」進行了解釋:「三天最上,號曰大羅,是道境極地。妙氣本一,唯此,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④這種說法將三清境和三天結合,認為「三天」即是大羅天所化之三清境。《雲笈七籤》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也說:「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⑤明確了玉清、上清、太清為三清境並且指出其為「三天」的別稱而已。
 事實上,三清不僅是一種境界,並且有神仙居其中,體現了道教各個宗派間相互彌合的歷史進程。大約在東晉末,道教三清信仰開始成形,此時也是三天說流行肇始上清、靈寶等諸經派均有重新整合道教的趨勢,比如劉宋道士陸修靜作《三洞經書目錄》,將上清、靈寶、三皇的經卷歸入洞真、洞玄、洞神。這種整合的努力同樣出現於神系的變更與整理上。東漢時期太平道崇奉中黃太乙,天師道則以《老子》為經典,強調老子即道。在道教與農民起義等結合而承受了一系列打擊與動蕩之後,盡管出現了李家道、帛家道等繼續沿社會底層路線行進的道門,但是道教中的一些人士認識到道教應該從各地離散的狀態重新整合,從而達到「清整道教」的目的。進而出現了葛洪的神仙信仰、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以及在南方的上清、靈寶、三皇各經派。中黃太乙信仰隨著起義被鎮壓以及讖緯的失效而衰微,而老子則化為太上老君成為三清中的一位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則分別是上清和靈寶二經派的信仰主神。東晉末南朝宋靈寶經《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首題《三寶大有金書》,對「三寶君」進行了闡釋:「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並且此「三寶君」「分為元、玄、始三炁而治……皆三炁之尊神。」⑥將「三寶」歸於了「三洞」、「三炁」。並載有《始青清微天寶章》、《元白禹余靈寶章》以及《玄黃太赤神寶章》將「三寶君」與「三天」對應起來。而此「三寶君」分別位於「高上大有玉清宮」、「上清玄都玉清七寶紫微宮」以及「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可見所謂「三寶君」就是居於「三清境」的「三清神」。於是,「三清」、「三天」、「三洞」得以建立起微妙的關聯。
 由此可以得出,「三天」即為「三清境」,而「三清神」位居其中。如果說「三清」這種新的神靈體系與「三洞」這種新道經分類法體現出道教的整合自身的努力,那麼「三天」說更多的是對以往舊道教的批判與解構。這主要體現在黃帝信仰的式微以及除卻「六天故氣」之中。
三、「三天」說對道教信仰的更新
 黃帝曾與老子並稱「黃老」,戰國時已有黃老道家學說,漢時與神仙方術結合演變成「黃老道」,《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黃帝四經》收集了不少古道家之言。並且道教也有許多經書托名黃帝,比如著名的《黃帝陰符經》等。應該說,黃帝與道家道教淵源頗深。並且在道教正式成立之前(至遲西漢)已經出現了對於黃帝的神化。《史記·五帝本紀》中言黃帝「獲寶鼎,迎日推策」。西漢劉向(或魏晉時人依托之作)《列仙傳》說黃帝「鼎成,有龍垂鬍髯下迎帝,乃升天」。⑦東晉葛洪《神仙傳》中也有張道陵得《黃帝九轉丹經》修煉於繁陽山的記載。
 然而,在「三天」說興起後,黃帝地位下降,甚至被視為古樸消亡、道德衰微的肇始。(玄都:《莊子‧盜拓》:「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陵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則以黃帝為道德衰微的始作俑者之思想於莊子時已有之。)《正法經》云:「逮至黃帝,置立生民,蠢以元氣,五色衣冠,六天之治,於此而興。」⑧而所謂「六天」在當時則成為與「三天正法」相對立的「六天故氣」或「六天故事」。《三天內解經》謂:「(天師受)三天正法,付子孫傳為國師,謂當終於無窮,豈有雜錯……而今六天故事漸漸雜錯,師胤微弱,百姓雜置,祭酒互奉異法。」⑨陸修靜在《道門科略》中也認為自「三五失統」(指三皇五帝)而開始了「淳澆樸散,六天故氣稱官上號」⑩的混亂局面。可見東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認為在黃帝時代,代表混亂的「六天」逐漸占據統治地位,而道教的任務在於革除混亂、重建秩序,而這種重建秩序的努力,實質上成就了道教官方化的改革。
 當時南方的各個派別大多祖述三張,承認天師的正一盟威之道,並認為天師得受「三天正法」,陶弘景《真誥》稱張道陵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然而卻堅決反對各地散落民間的道教以及以道教為名的起義活動,斥之為「六天故氣」。《三天內解經》認為:「今有奉五斗米道者,又有奉無為旛花之道及佛道,此皆是六天故事。」⑪並且該經對於太平道所奉《太平經》的態度也是認為其「不能使六天氣正」,「反至群邪茲盛」。前期道教所留下的民間一脈在「三天」與「六天」的交鋒中被歸於了使百姓各興殺害、不稟自然的「六天」陣營。並認為天師所傳承「三天正法」漸漸雜錯,又與「六天」混同,因此要重新彰顯「三天」。
 而「三天」則被上層道教視為「正法」已經明確了其在倫理上的定位,在此「三天正法」存在的目的即去除或治理六天之氣。《正法經》中青童君歌內言明「秉承三天制,驅洗六天凶」⑫的願景。後世《雲笈七籤》卷四十六中也載有「三天正法除六天之隱咒」。而「六天」也被認為是天師傳承中斷後各民間道佛派別又重新回歸的自三皇五帝起的人鬼錯亂、自相殘殺的狀態。因此,「三天」革除「六天」的理論,是道教去除自身的不安定因素,並進行教團的重新整合,使之符合社會秩序的神學更新
 三國兩晉托名道教的暴動起義活動十分頻繁,陳瑞、李特、李雄以及被多次托名的李弘、李八百等都稱代表社會下層,進行反抗朝廷的活動。與之相對,一批士族大夫尚玄清談,用另一種方式信仰道教,琅琊王氏、丹陽葛氏等高門士族紛紛入道,他們的加入使道教上層化,進而出現了繼續走上層路線的靈寶、上清各經派,認為道教乃延壽養性之道,並有教化民眾、輔佐治國的作用。上層道教制定各種戒律規範道教徒的思想行為,在制度上重新整合道教,並且在神仙信仰和教義上予以革新。「三天」說正是以清整道教為目的而出現的自上推行的理論革新,使道教在六朝之中逐漸演變成為維持社會秩序的宗教。
 盡管六朝信奉道教的高門士族在仕途上並不一定得意,道教是他們超脫彼岸的精神追求,但是身處亂世的他們同樣渴望現世的安穩,因此他們對所信奉的道教進行了改造,使之更適合他們個人和政治的理念。而道教為自身的傳承與發展,與士人結合,促成了道教的上層化,並由此產生了「三天」說。它的提出既是道教上下分野的體現,也是上層教徒更新並重整道教的努力,通過對「三天」、「三清」等的界定,其自身的各個經派也在相互融合,逐步統一神系使道教從諸派雜而多端的狀態逐步合流,形成具有相對正統信仰的道教。
道教的三天說 作:郭碩知 - z963852741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https://bit.ly/37k3UMr
------------------------------------------
太上三天正法經 : 太上三天正法經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bit.ly/2A6QkA4
清虛小有天王撰
2     九天真王與元始天王,俱生始炁之先,天光未朗,鬱積未澄,溟涬無涯,混沌太虛,浩汗流冥七千餘劫,玄景始分,九炁存焉,一炁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歲,青童君曰:時未有歲月,九炁既存,一炁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里,一里為一歲也。清炁高澄,濁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稟自然之胤,置於九天之號,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始皆生於九炁之中,氣結而成形焉。九炁玄凝,成於九天圖也。日月星辰於是而明,皆輪運周於九天之境也。便有九真之帝,青童君曰:九真者,九天之清炁,凝成九宮之位也。上真、中真、下真,生於極上清微之天;清微之天,是始炁之澄也。次中三真,生於禹餘之天;禹餘之天,是元炁之澄也。下有三真,生於第三大赤天。大赤天,是玄炁之澄也。三號既明,三元夫人從炁而生,以天為父,以炁為母,故號太素三元君。此各以炁自然之孕子也。生於三元君,皆女子之號。青童君曰:白素元君者,則右白元君之母;黃素元君者,則黃老中央君之母;紫素元君者,則左無英君之母也。虛結空胎,憑炁而生也。各置宮第,便有上清營衛之官。金晨玉童三千人,西華玉女三千人,侍給三元夫人也,在洞房宮。三道興隆,舉號為太上大道君,太上大道君者,乃眾真之帝,位高炁清,故號為太上。皆炁胤承真,積級受號,非始天有一太上者也。得受太上之號,便為萬神之主也。置於瓊宮玉殿,處於太上,大道之君也,總統九天,次位八方。八方置八帝,故上三天有二十四帝,玉皇之君也。八帝者,皆受自然之胤,得為帝號,亦非後學之任也。於是各引所承,造上皇之章,以為寶經,秘於玉清之宮,以度後學得真之人。逮至黃帝,置立生民,後生之人,起於黃帝也。黃帝結土為象,放於廣野,三百年中,五色變化,能言能語,各在一方,故有傖秦氐夷蠻差之類也。五姓合德,亦法自然,承上真之炁,而得為人也。能有生死之期,壽命之會。若有骨炁係真,便為不死,得補上仙,有不純之行,死歸土也。蠢以元炁,五色衣冠,皆稟元炁而生,衣以五綵之衣。六天之治,於此而興。故太上大道君,給以鬼兵,使於三代之中,驅除惡人。青童君曰:黃帝生民,各興殺害,不稟自然,使天炁憤激,三五失正,故以六天之炁,使誅除惡民。善行精勤,思念長生,不犯三官,則為種民,當授真經也。夫二炁離合,理物有期,陽九布炁,百六决災,三道虧盈,迴運而生,期訖壬辰、癸巳之年。青童君曰:大陽九、大百六,皆九千九百年,小陽九、小百六,皆三千三百年。六天受號至周,已三經大陽九之數,善惡猶未都平。後聖九玄道君,請問太上不應之期,太上云:六天事設,資於太真,求九經陽九、百六之數,還治三天。計期盡承唐之年,金氏御世,丁亥之末,壬辰之歲,善惡當明,吉凶都判也。九天真王授於太上大道君,太微靈都婉轉真三方文,眾書真籙,以制六天三天之法。三天正法,以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受炁之初,於空玄之中所授。到六天立治之法,授於太上。至黃帝興治,太上以付後學帝君、上相青童君、西城王君,使付諸為真人者。以六天之炁,由三天之法,得者神仙。三天九微玄都太真靈籙,出於九天真王,以傳太上及三天玉皇,元始天王以授西王母,靈飛太真太上丈人,以授眾仙得道真人。此文秘於太上靈都之宮,刻以紫玉為簡,黃金為文。付五老上真仙都左公,封以紫蘂玉笈,盛以雲錦之囊。天妃侍香,玉華執巾,衛以金童,各三百人。如是後聖金闕帝君、上相青童君,皆月三告,清齋時,乘碧霞九靈流景雲輿,飛青羽蓋,從桑林千真,上諸太上靈都之宮,朝啟真父,遊宴玉庭。太上大道君,時與九玄聖君、上相青童君,共登瓊宮玉殿之內,侍女眾真千億萬人,飛龍毒獸備衛靈關,巨虬千尋,奮爪廣庭,流光八朗,煥赫玉清,懸於旌蓋,流旗繞香,玉籟虛唱,神林激音,萬響揚聲,洞暢九元,眾吹雲歌,麟舞鳳鳴,激給玉虛,瓊振三清,設流霞之醴,鐶剛之果,雜案紛落,流盼太冥,末乃自引雲璈之琴,撫而彈之,玉音粲麗,徹響太霄,而歌神鳳之章,九靈之曲。其辭曰:
3     微乎九玄炁,洞源三清滓。靈化隨運生,淵響徹高擬。六覺啟玄關,未悟方乃始。攜襟玉皇庭,披究太虛理。紫輝朗玄臺,流映無窮已。大劫有終數,百六翻然起。神娛不極齡,撫哀後生子。
4     於是太上歌畢,九玄帝君又稱名而歌曰:
5     策御九龍轡,上朝玉皇庭。太虛九玄炁,法化沉三靈。高會玄晨闕,躬命元始精。結芒太霞館,流盼無窮齡。神映通幽關,鍊胎反初形。撫哀五濁子,命同浮朝生。
6     於是九玄聖君歌畢,上相青童君又稱名而歌。其辭曰:
7     九天洞元紀,化生無方炁。三靈澄玄景,六精順運逝。丹霄翳空洞,三真超無際。俯仰太帝堂,稟承三天制。驅洗六天凶,正立無塵穢。洞究太真章,以救承唐世。啟悟末學子,有心齊冥契。拔脫三塗苦,飈然控龍轡。藹沬上清館,豈覺有餘滯。
8     歌畢,於是太上與後聖九玄、上相青童君,共序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施用寶訣祝說投祭法度,以付二君,使教後學諸為真人者,以制六天,收戮群凶。於是帝君、上相青童君,奉受真訣,稽首而還。
9     清虛小有天王曰:凡受眾文三天九微玄都太真陰陽靈籙,恒當精心苦念,入室燒香,祈請真靈,求得奉迎聖君於上清宮,加恒誦詠靈章及符經一過。如此九年,靈垂告感,太上自當遣太極真人,降子寢房也。
10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詣經師受文,師當北向告誓,付度弟子。弟子受文畢,當還東向九拜,亦可心拜,陰祝曰:
11     上啟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某生值季世,去上玄遠,稟承真統,得受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不勝喜慶。謹以上聞,乞丐正真,賜降真靈,威御十方,攝制萬精,嘯咤立到,舉響徹冥,得承八景,奉迎聖君。
12     畢。寫經,將一通盛以別室,朝夕燒香,禮拜神文,太上當遣玉童玉女各十人,侍衛己身。
13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有骨相,名叅東華,得佩三天正法太上眾文靈籙。九年,每以本命之日,或太歲之日,以白素朱書文一通,詣所屬嶽封埋之,以制五嶽萬精之炁。埋符之時,北向叩齒三通,仰祝曰:
14     六天運周,三道正明,上仙真文,制御九靈,封掌五嶽,攝錄群精,當今真仙,來朝我形,上告萬神,記別我名,洗蕩千祆,後昇玉清。便埋文,令深九尺,如此二十七年,合三埋之,太上剋遣四極真人,來迎子身於上清宮也。五嶽靈官,恒當營衛出入遊行,授其自然之樂,雲輿羽駕迎子之身。
15     汝受九年,當以本命或太歲之日,夜半於別室,人民寂絕,露於中庭,施坐北向,用五案安著五方,案一香火,案一手巾,覆於案上。又用絳紋三尺,請經符著案上,以菓一盤,棗一升,著一柈中。北向再拜,叩齒十二通,奉請九微八道上皇、九華帝玄黃女、九靈之官、監真使者,稱名某甲,昔受眾書八靈真籙,九年請奉微禮、上獻眾真,願蒙垂降,下納丹心,使某體清氣朗,威制十方,千邪萬祆,悉皆執伏,得與神通。九年周竟,當又上煩明真。願畢。如此都畢,以所祭菓棗物,埋於所屬嶽也,令深九尺。臨埋時,北向叩齒九通,咒曰:
16     天清在上,微道遐幽,三正理運,六炁沉消,上真靈籙,攝御萬祆,獻禮五靈,以蒙納招,封還靈嶽,當使我身,與嶽同休。
17     以灌餘物上。如此三祭,太上剋遣真人,授子元君之號,五嶽仙靈衛子之身也。
18     太上告後聖九玄帝君曰:君受號為上清金闕後聖帝君,上升上清,中遊大極,下治十天,封掌萬兆,及諸天河海、神山地源,陰察群靈,皆總領所關,勤搜上真,輔正三天,滅除凶惡。今故出眾書八靈真籙相付,宜加精勤,授於骨分,使為聖主,除祆存種,反正三天,令至承唐之年、壬辰之歲,吾道當行。
19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當為三天立效,佐時除凶,使正道演明,六天殄滅也。恒當沐浴清齋,入室燒香,書真文靈籙五通,安著所住室內五方,己身正在中央,平坐北向,叩左齒三十六通,瞑目內思己身吐炁,炁化為火光精流,竟天鬱冥,焚燒四方天下山林草木,土地靈司人民,悉令蕩盡,竟天冥然,無復孑遺,洞達無涯,火炁都消,清炁鬱勃,上則無天,下則無地,率天以下,莫不歸宗於虛無,金門玉闕、瓊宮紫殿羅列,及己身俱在空虛之中,清炁之內,便仰祝曰:
20     天陽地激,三五及靈,流光極崖,竟天鬱冥,自下無外,悉還無形,六天群祆,靡有不平,太一促運,真道當行,九天有命,收攝賈生,周天徧地,莫有所停,聖皇顯蓋,控駕紫庭,推校十方,列奏玉清。畢,引取五方炁,嚥之,方引九炁止。
21     此九天之祝,九天真王以授太上,太上授後聖,令恒修行,攝御六天,威制萬靈。若能勤心,精注三官,佐天除凶,太平之世,太上自當科校其中,隨勤補用,以充真仙。
22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佩帶真文,恒當沐浴盥洗為急,每令屐履衣服盛潔,不使污穢,真靈遠離,凶邪所乘,便有毀敗,學者宜明慎之。有犯此禁,太極領仙退削子陟真之爵。
23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不得妄入掩穢,哭泣悲淚,弔問死喪。犯者奪削退陟真之爵。
24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佩帶真文,出入三光,及冥旰臥息,不得露頭不著巾帽,及脫衣露形,毀慢形神,恥辱真文,令貴靈遠逝,空尸獨在。犯此之禁,奪算,削退陟真之爵,學者慎之。
25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不得妄與陰家共牀坐起,及外炁不同之人共著衣服,及同被臥息,屐履之屬更相交關。犯者滅筭,退削真爵,學者慎之。
26     太上告後聖君曰:凡受三天正法,收束群靈,威平六天,當先令己身清靜,儼然明正,不犯眾禁,真靈恒肅,萬神衛形。案法修行,六天之凶自然而退,亦不干子之正矣。而使己身不明,為眾祆所乘,軾軻之日,不得惋吾此文,學者慎之。
27     太上告後聖君曰:此五條,出《四極明科》第十一篇中篇,有玉童侍衛,佩者犯禁,玉童所奏,身被冥拷,殃及七玄。今故抄出,以示後學,佩者習焉。
28     太上告後聖君曰:得佩三元大君紫文者,給玉童、玉女各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眾書真籙者,給玉童十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太微靈都婉轉真三方文,給直符三十人、玉女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天帝君皇愍真書,給玉童十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太上元君真文,給玉女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紫微玄宮玉文飛天真書,給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侍衛佩者身。得佩蓬萊高上真書者,給玉童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天帝丈人黃上真書,給玉女百人,知吉凶。得佩玄洲仙伯開天萬仙真書,給玉童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廣生太真五嶽兵符,給玉女十二人,侍衛佩者身。得佩元始天王真書,出有入無,又給玉童、玉女各十二人,侍衛佩者身。
29     太上告後聖君曰:諸有骨分,名書東華,錄字上清,得佩真書眾籙,即給玉童玉女,侍衛己身,記功明善,糺禁漏泄。佩者不得妄傳,傳非其人,不依年限,輕泄寶文,身被風刀之考,沒命鬼官,殃及七玄、祖父,運蒙山之石,塞九源之河,深慎奉行。
30     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後聖君受太上,清虛小有天王撰集,上仙真籙,總名為六天文三天上真正法,以捕萬鬼,收束眾邪。七百年三傳,一百年有其人,聽再授。朱青●三十尺為要信,青布四十三尺為密誓,金鐶五雙為指天大誓。男受投文不祭,女受當祭。相授齋三日,或七日。又於齋內奉有經之師,好金十兩,為通神之信。泄閉不從科條者,七世獲考,如四極科法。佩書不經陰炁,陰炁濁殗,則身受殃大罪,身後為下鬼。奉之如法,必登上清。八皇以此為祕仙券,有者太陰書名玉簡。
-----------------------
經名:太上三天正法經。 又名《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經》。 早期上清派經典之一,約出於東晉。 《眞誥》卷五稱:"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眞經目》著錄"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書。 一本題作《太上三天正法經》;一本題作《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經妙潛力》。 據《無上秘要》引文,兩本原當為一書。《太上三天正法經》為原書前半篇,太上大道君授,小有天王撰集。 主要論述「三天正法」之淵源及盟授儀法。 內稱太虛混沌分為九?,凝成九天,有元始天王及九天眞王等諸天高聖生於九?之中。 最初由玄元始三?化生三天(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並有上中下三眞分治於三天。 至黃帝時結土生民,始興"六天之治"。 其後因三道盈虧,六天氣勃,九天眞王乃授太上大道君"眾書眞追究",為三天正法,以制伏六天邪惡,除惡救善。 經文詳述太上大道君傳授「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以及施用眞文法遭受之要訣,盟受儀法、信物等事。 本敍事至此,未收眞文符位數。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經妙褲》為原書後半篇,亦小有天王撰集。 內載《太上眾眞挽》、《她類型》、《三天九微玄都太眞陰陽靈旋轉》、《太微靈都婉轉眞人三方文》、《九微八道符旋轉》等五種眞文符篆,為什麼名為"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 修道者依法盟受並施用眞文符燦,可以捕攝萬鬼,收束眾邪,飛升上清。
-----------------------------------
道教三天觀新論—以清微天等三天與九天關係為例
時間:2018-01-16 來源:陝西道協網站整理 作者:路旻
內容提要:在道教中,三天包含了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等三重天界,考察其產生的過程,可知最初清微天等三天並非作為三天的內容而被構建的,實際上,它是為了與 九天和其他天界名稱一起湊足三十六天的名稱才被創造出來,但後世造經者將它們融入進以《三皇經》為首創的三天體系當中,使它們成為了後世三天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微天等三天和九天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考察二者之間的關係,可對道教天界觀的研究做進一步推進。
關鍵詞:道教 三天 九天 天界觀
天界觀是道教教義重要內容,它的發展與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道教神格的構建等內容。 九天、三天觀是道教天界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兩種天界觀,考察它們的經緯可為道教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撐。
一、道經中九天、三天的空間結構
九天觀念產生於先秦時期,在誕生之初,只有一個單獨的名稱[1],其具體內容,如名稱、結構等均為後人增衍,後世道教在吸收此概念的基礎上對其做了宗教化的改造,使其具備了天界、神格等含義。 三天觀念與九天一樣,最早的指代也極為模糊。 它雖然產生於九天之後,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在早期的道教經典中顯得十分緊密,主要表現為道經中對三天、九天的概念、用法並沒有做嚴格的區分。 根據小林先生的考證,可知"九天和三天對照性地並列著被使用的場合很多...... 九天和三天具體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呢,其實體難以把握,只不過是單純修辭式地把九天和三天並列在一起的場合也不少。 "[2]在早期道經中,有不少以九天、三天為前綴的神格、符名的用例。 從語句結構上看,在早期經典中,多以九天在前三天在後,而隨著三天觀的發展,其順序逐漸發生了調轉。 實際上,自三天觀念流行之後,九天地位日漸下降。 在南宋出書的《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更是直接明言:"九天在三天之下......"
較語句順序而言,更能反映三天、九天地位轉化的當屬它們的空間結構。 在此需對下文談到的內容做一個說明。 本文所考察的九天結構是順序的層級結構而非八方加中央的結構,所論述的早期道經中三天和九天的結構的變化,主要是通過清微天等三天地位轉變來考察,筆者認為清微天等三天的名稱,並不是作為超越九天的內容構建的,而是為了和九天及其他天界名稱一起湊足三十六天的名稱才被創造出來。 後世造經者將其獨立出來,並置於九天名稱之前,才為它地位上升提供了前提,且後人又在此基礎上,將清微天等三天與承自《三皇經》中的三天內容結合起來,使它們成為了三天觀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早期的上清派、靈寶派經典中,均有清微天等三天的相關的內容,故以上清經、靈寶經為切入點,考察它們的發展情況。
(一)上清經中的清微天等三天
在東晉成書的上清派經典《高上太宵琅書瓊文帝章經》(以下簡稱《瓊文帝章經》)中,載"此九天是始氣之精,眾真帝皇所治。 其天別置三天。 三天者,皆是九天之別號,合三十六天也。 "[3]此經中詳細闡釋了九天的具體內容,至於三天,雖是九天之別號,但其結構和名稱等內容均未提及。
而晚於其成書的同派經典《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內文》(以下簡稱《青童內文》)中,出現了"九玄三十六天"的結構,從經文內容上看,它應是對《瓊文帝章經》的繼承,經中將天界分為九玄,又每玄各四天,從而構成了三十六天結構,清微天等三體出現在此體系中。 經文曰:"第二無形清微天...... 第六玄微自然上虛禹餘天...... 第十一雲玄天達上靈赤天[4],其分屬第一玄、第二玄的第二天和第三玄的第三天。 各玄的第一天為鬱單無量天、上上禪善無量壽天、極上須延天,它們是九天中的前三天。 具體如圖一所示。
圖一 《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內文》中所見"三天"
可見,在《青童內文》中,清微天等三天雖然被納入其中,但因為彼時最被認可的的天界觀是九天觀,故其地位並不太高。 結合經中所言九玄所處的位置,可知,它以第一玄最高,之後層級依次下降。 以此推知,三天由高到低分別為清微天、禹余天和靈赤天。
再來看南北朝成書的《上清太上開天龍承壓經》(以下簡稱《龍擷經》),經中卷一中有關於"鬱單天帝九天丈人"等以九天為依託的神格的記載(具體如表一所示),此時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等未與"玉清、上清、太(泰)清"等三天要素聯繫起來。
表一 《龍錶算法》卷一與三天相關內容
神格    時間    尊號    所在天界    傳道    被傳之神
至道玉帝    龍漢劫    天寶大洞聖君    玉清十二聖天    傳於聖道    鬱單天帝九天丈人
禪善天帝九天真皇
須延天帝元始天王
赤明劫    洞玄靈寶真君    上清十二真天    傳於真道    寂然天帝元始先生
不驕樂天帝高上元皇
应声天帝虚皇玉帝
上皇劫    神宝洞神仙君    太清十二仙天    传于仙道    梵辅天帝万始先生
清明天帝紫虚帝君
无爱天帝太真五皇
按三寶、三清均是三天觀的重要內容,它們應出自於《三皇經》。 由上表可以看到,在其所對應的神格名稱上選用的是九天神格的名稱,故此段經文可視作是三天和九天的融合,它既照顧到了地位逐漸上升的三天觀,也繼承了以九天為代表的傳統天界觀。 將二者連用,說明在此卷編撰的時代,三天和九天地位正處於交替的時期,且三天地位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 而在此段經文中,並未出現清微天等三天名稱。
此卷中,還有關於玄元始三氣的記載,且同經卷三關於三氣顏色的記載為,"始為青光...... 元為白光...... 玄為黃光",綜合整部經典來看,"三氣"、"三色""三寶君"、"三清境"等"三天"要素均作為重要內容出現,並且相互關聯,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 那麼,清微天等三天名稱到底是怎樣存在於此經中呢?
在同經卷四《應身三清三十六相元置品第八》中,提到了清微天等三天名稱,和《青童內文》中一樣,隸屬於九天中的前三天,清微天和禹余天為所從出天界的最高層次,大赤天為所從出天界的第二層次。 具體如圖二所示。
\
圖二 《龍軸經》中所見清微天等三天內容
而通過同經卷四《天尊應降為三界三十六相元置品第九》中所言各天中人的壽數可知,三天應以清微天最高,禹余天次之,大赤天再次之。 此時清微天等天界不獨立於九天,為九天所生化,可見,它依然認可的是九天觀。 需要指出的是,在整部經典中,清微天等三天名稱只有一見,並與其他的三天要素無任何聯繫,這應可以說明它並非被當作三天的內容創建的。
在以上所引經典關於清微天等三天的用例中,可以看到,三天分屬於不同層級的天界,且在傳統九天之下。 比較《青童內文》和《龍個人的曆經》,可知在兩經中的三十六天名稱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它們之間應存在著因襲關係。 《龍運算經》作為後出的經典,不僅豐富了天界的內容,更是從邏輯結構上做了一些改變,清微天等天界與九天的關係的改變便是其中一列。 從圖一中可以看出,《青童內文》中將清微天等天界列在傳統九天的下方,它們之間是自上而下的層級關係,沒有從屬關係,而在《龍齣方順序經》中,由圖二可知,清微天等天界是從出於傳統九天的,這就在天界的起源問題上有了本質的改變。 《龍發改委經》中的"九天各生三天"的天界生成符合《道德經》中"一生三"的宇宙生成模式,同時,它從側面反映了道教「三一義」在南北朝時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另外,考察上清派另一部經典——《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它的成書時間小林正美認為是東晉[5],《道藏提要》認為是六朝前期[6],雖然年代有差異,但是較《青童內文》應是早出或者是同時,而經中對清微天等三天的解釋和《青童內文》完全不一樣。 它是將九天置於三天之下,且為其所生[7],故三天是高於九天而存在的神仙世界。 又將清微天等三天獨立出來,並賦予了極高的地位,且將它們與玄元始三氣相結合,分別為"始群組之澄...... 元""" 玄?之澄",從而更加明確了它們與"三天"的關係。 此經言九天而未詳述,可能是因為此經的側重點在於強調「三天正法」,同時也能反映此時期三天、九天地位已發生了本質的轉變。 詳見圖三。
圖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經》之三天結構圖
需要指出的是,此經將清微等三天獨立出來,並認為他們是玄元始氣中最精華內容,就進一步為其成為至高天界打下了基礎。
(二)靈寶經中的清微天等三天
    上文引上清经论证清微天等三天的发展情况,不同时期的经典对于其论述不尽相同,那么在相近时期的灵宝派中,它们的发展情况如何呢?通过考察经典,可知两派的内容大相径庭。
    在南齐严东对《度人经》的注中,他在解释四方八天的三十二天结构时,将太黄皇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分别归为“东第一,属清微天……东第二,属禹余天……东第三,属大赤天,帝位太阳之炁”,这是灵宝派经典中第一次出现此三天的名称[8],紧接着出现的“东第四”等九天以传统九天命名。又,同经曰:“玉真在上清之天,不参色界,乘大梵之炁,游行入太黄皇曾之天也”,则三十二天是以清微天为基依次上升,且它们均在上清之天和色界之上。按照经中对三界的分法,欲界、色界、无色界是顺序的层级结构,色界在欲界之上,那么清微天等天界便亦在欲界之上。但矛盾的是,根据严东对三十二天在三界的排序,他又将用清微天等命名的前三天归为层级最低的欲界,具体为“欲界自黄曾天,至上明七曜摩夷六天,欲界之分也……从显定极风天,至秀乐禁上天十天,为无色界分也。色界自虚无越衡天,至太安皇崖天,合十二天,是色界之分也。”由此,在严东注中清微天等三天到底是在欲界之上还是欲界之中,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但是它并不影响三天地位低于九天的排序。
    结合上文论述,可以发现,《青童内文》、《龙蹻经》和《度人经》严东注本来看,不管是早期上清经还是灵宝经中,并没有将清微天、禹余天和大赤天纳入最高天界的范畴,上清经将它们当作是从出于九天的天界,灵宝派虽然将它们顺序列出,但地位并非最高。上述三部经典中,清微天等三天皆是作为九天的从属而出现的,地位在九天之下。而上文提到的《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经》,将清微天等三天置于九天之上。这里就产生了几个问题,1.为什么相近时期的《青童内文》和《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对清微天等三天的态度有着明显不同?2.后出的《度人经》严东注本和《龙蹻经》却还是认为三天低于九天?3.同是九天高于三天,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青童内文》和《龙蹻经》中九天地位最高,清微天等三天虽然在其之下,但也高于其他的天界,而在《度人经》严东注本中,九天地位本来不高,将三天置于其下,显然是更不认可三天的重要性,而且结合经文,三天应是三十二天天界中的最低层级,为什么它们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最后一个最好解答,因严东和《龙蹻经》作者分属道教不同的派别,为了表现自己教派高于其他教派的态度,故将对方认为的高等天界变为本派中的低等天界,以此在彰显本派超越他派的姿态[9],故对九天三天作如此解释,当是不难理解的。而后出的《度人经》严东注本和《龙蹻经》却还是认为三天低于九天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南北朝时期,三天低于九天是被上清派和灵宝派共同认可的,前文提到,清微天等三天并不是作为要超越九天的天界而构建,因此,它们本来的用途只不过是对以九天占主导地位的三十六天天界的名称的填充,所以即使在严东注本中它们第一次被独立出来,不再和九天有从属和严格的层级关系,并且以顺序的姿态出现[10],但严东仍延续的是上清经中三天低于九天的观点,且基于其宗教立场,它们被归为最低的三层天界。至于《龙蹻经》,它继承了较多《青童内文》的内容,故其认为三天低于九天是可以理解的。而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经》中的三天地位同其他经典完全不一样呢?这就需要从它们的成书时间来考察。
     以上四部经典,《度人经》严东注本非常明确的是在南齐,《龙蹻经》是南北朝末期的经典,学界基本认可。《青童内文》的成书时间,学界看法不尽相同[11],笔者认为,它应该符合道经渐次成书的模式,非一时之作,而清微天等三天部分,应作于南齐严东之前,因为从宗教立场出发,上清派应不会将灵宝派地位较低的天界提升至高位吧。至于《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前辈学者认为是在东晋或南北朝前期,但就清微天等三天的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即使原经是出于在东晋或南北朝前期,但此部分内容应不是随经出世的。其原因在于,第一、其尊三天为最高天界的观点和同时或稍晚时期出世的经典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二,按小林正美的观点,玄元始三气与三天结合是刘宋出世的《三天内解经》之后的事情[12],而此经的出世时间是在其之前,故其中不应有与三气结合的内容;其三,清微天等三天,至少要在从以九天为主的天界体系中脱离出来之后才有成为最高天界的可能,而在此经中,它不仅独立出来,还一跃于九天之上,这和三天发展的时间及过程不甚匹配,故不得不对其出世时间进行重新审视。综合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中的清微天等三天内容的加入,应至少是在它们被独立出来之后才有可能,故必是在南齐严东注本之后,具体时间应在485年之后。这里可引灵宝派的《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以下简称《九天生神章经》)来作进一步论证。
    《九天生神章经》为古灵宝经系的经典,其出世时间在东晋末年。但是,通过其经文内容可知,后人在不断地对其进行增衍。在经过后人增衍的《九天生神章经》中,三天与九天同时出现,且三天的内容细化的非常具体、完整,特别是在《三宝章》中,玄元始气、颜色和清微天等三天完全结合在一起,小林正美考证此经中《三宝章》的成书时间是在430年左右,较九天部分成书时间晚[13]。按照经文内容和行文格式来看,三天完全独立于九天而存在,地位在九天之上,且三天和九天没有太大的联系。它和《度人经》严东注本中的观念基本一致。严东注本在三天之后,直接顺序下来言九天,其名称基本能与传统九天相对应,此结构和融入了三宝章的《九天生神章经》基本一样,即二者都是顺序排列三天与九天,并没有采用“一生三”的模式,也没有看到三天与九天之间有从属的关系。    而通过对三宝章加入《九天生神章经》的时间的推定[14],应该可以判定严东对三天的注解对《九天生神章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中《三宝章》的内容和《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基本可以对应起来,且前者又加入了颜色的内容,使清微天等三天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对《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中三天内容的进一步推进。列在《三宝章》之前的《三宝大有金书》,此部分内容来自于《三皇文》应没有什么疑问,而《三宝章》结合了三气、三色、三天具体名称和神格名称,通过各神格在《三宝大有金书》中的居所,可以推断其间接的与三清境相合,这样在《九天生神章》中就包含了三天概念中的所有内容。这样的结合太过规整和体系化,它完全符合顾颉刚先生所说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构建,因此,《三宝章》部分为后人添加当属定论,且此部分的结合,甚至可能是在《云笈七签》之后才被加入。[15]故就以上分析,可将《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中的清微天等三天内容定在485年之后。
    通过上文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青童内文》承袭 《高上太宵琅书琼文帝章经》中“九天别置三天”的思想,将天界分为“九玄三十六天”,而为了凑齐以九天为主导的三十六天天界的内容,首提清微天等三天的名称,南齐严东注《度人经》时,在吸收名称的基础上,为了表现超越上清派的态度,将《青童内文》中地位较高的三天置于三十二天中最低的三天,晚于严东注本的上清派《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在构建三天的时候,将三天和玄元始气相结合,且提升到最高天界的层次,南北朝末期《龙蹻经》在此基础之上,又对三天内容做了扩充,再到更晚的《九天生神章经》的《三宝章》中,融合了上述经典中清微天等三天的内容,最终形成了后世认可的三天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清微天等三天观最初并不是被当作三天的内容构建的,后世造经者对其进行整合和发展,并和来自于《三皇经》的内容结合起来,才形成了最终的三天内容。清微天等三天作为最高天界,至少是在南齐严东注《度人经》之后才形成的观点,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早期的道教经典中并没有出现清微天等三天的内容。当上清派在六朝后期成为最重要的教派时[16],其提倡的内容自然会被认可,故清微天等名称最终被纳入三天体系,这可以看成是对清微天等三天已成为最高天界的事实的接受。
    萧登福先生总结了早期道教中三天与九天的关系,认为它们构成了以下两种体系:“1.把三清(笔者注:三清即三天)拆散并入九天之中;天界仍以九天为主,三清名存实亡……2.认为三清在九天之上。天界诸天的次序依次为:三清——九天——三界。如《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等是。”[17]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第一、将三清拆散并入九天之中,即是《青童内文》中的用法,但如上文分析,当时并没有清微天等名称的三天观念,故谈不上是将其拆散,相反,是严东将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从经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了新的三天内容;第二、三清名存实亡也可能不太准确,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形成完整的三天观,因为最早三天并不是作为比九天更高的天界而构建的;第三、“三清——九天——三界”的结构,在《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中并不存在,经中只有“三清——九天”的结构,而“三界”虽有提及,但并未给出具体内容,也没有阐明它和三清、九天的关系,故此结论应需进一步的讨论,但萧登福的论述揭示了三天九天地位的改变的事实。结合上文分析,在三天观念产生的最初,其从出于九天,地位在九天之下,但在后人的补充下,三天逐渐完成了由低到高的转变,不管是从语句顺序来看,还是从三天、九天的具体结构而言,三天均体现出了超越九天的姿态,并且也最终位于九天之上。而九天的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在后世主流的三十六天天界体系中,也没有太多和九天相关的内容。
二、关于九天、三天来源的考察
我們再來考察一下九天和三天的來源問題,以期更完整的揭示兩者的區別。 古人對天的情感非常複雜,既崇敬又畏懼,在傳統文化中,九天有兩種結構,一種是由東南西北等八個方位和中方構成的平面結構,第二種是上下的層級結構。 道經中,以層級結構的九天更為多見。 本段內容主要是討論此種結構的九天誕生、含義等問題。 層級結構的九天是古人在對所能觀察到的自然之天的基礎上,融入直觀想像而產生的,用數位"九"是取其極數之意,用來表現天的至高無上性。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人解釋其來源,直到西漢末年,在揚雄所撰《太玄·玄告》篇中,才對其發端有瞭解說:"玄生神象二,神象生二規,規生三摹。 三摹生九據。 玄一摹而得乎天,故謂之九天......"[18]此種解釋當然不是九天誕生之初便已有之,它只能看作是揚雄結合西漢流行的《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理論對先秦的觀點做的一種解說。 在揚雄時代,三天還未被創建,人們也普遍接受的是九天觀念。 揚雄借用《道德經》的內容,對九天的生成作了解釋,並對九天各天冠以名稱,可見,他在完全認可道德經的同時,又對它做了闡發。 這樣做的意義在於用哲學的觀點去解釋九天生成的問題,當三天觀念流行,並用"一生三"去解釋其來源時,代表著三天觀完全跳出想像的局限,達到了理論抽象的高度。
在東晉末道經中提出的"三天"觀念,雖然最初和"九天"用法、內涵相近,但當三天和《道德經》的"一生三"思想結合后,它便在內涵上遠遠超過九天,雖然較"九天"晚出,但在後世道經中將其置於九天之上,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對"三生萬物"思想的進一步靠近。 它和早期道教的"三一"義有著更密切的關係,當然,"三一義"便是《道德經》"一生三"的思想在道教中的體現,有關"三一"的內容,最早出現在《太平經》中。 [19]
將道教"一生三、三生萬物"的生生不息的宇宙生成論用於解釋三天的生成,在這個意義上,道教三天思想是對道德經的回溯,它標誌著時人宇宙生成觀念的轉變。 而此時的三天含義與九天基本不相關,似乎可以說明三天觀念的產生及發展是道教人士回歸先秦道家思想去尋求的宗教義理之路。 隨著三天觀念的發展及道教人士的整合,三天逐漸脫離泛指,有了獨立的名稱和極高的地位,並同時具備神格、神仙居所等意義,且逐漸臨駕於九天之上,它與"一生三"理論的結合,更是進一步穩固了其地位,佔據了後世道教中僅次於大羅天的至高無上的天界中三席。 與此同時,九天地位逐漸下降,以"九天"為首碼的神格,位階均不高,只具備普通的神格和空間意涵。
另外,三天、九天地位的反轉體現了時人宇宙生成觀念的轉變,他們從對宇宙生成論的角度解釋天界起源問題,著實是認識上的一大進步。 當然,如上文分析,三天觀念雖然是後世道教最重要的天界觀之一,但是它的完全定型,卻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其地位上升的原因,筆者認為可歸為以幾個方面:1.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德經》中"一生三"觀念的流行;2.數位"三"較"九"而言,更為簡潔,細化更加容易,內容好把握;3.九天包括順序的層級結構和方位結構,並且已經被認可,對其進行"宇宙生成論"的改造,難度大於三天,也無法和"一生三"的理論更好的配合;4.來自婆羅門教和佛教的影響。
結語
以上主要從空間結構和來源等方面探討了九天和三天的關係,它們在某些用法上是相同的,都代表至高無上的聖境。 在三天概念提出的初期,但是其含義並不明確,創作初衷是否是因為九天的概念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道教教義構建的需要或者是三天較九天更為簡潔也更貼近《道德經》,通過目前史料,還無法得出結論。 整體而言,隨著天界觀的發展,三天逐漸臨駕於九天之上,併為後世道教廣泛認同,然而,在不同的經典中,按照行文排序來看,依然有九天高於三天的情況,但大趨勢和主流觀點仍然是三天高於九天
三天和九天同為源出於中國本土的觀念,自始至終都帶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烙印,雖然隨著佛教大興,在後世道教經典中,能看到非常多與佛教相關的天界內容,特別是佛教的三 界二十八天觀被道教吸收去充實它的天界體系,但造經者們通過對具體內容的闡釋,體現出了道教高於佛教的姿態,將三天置於佛教三界二十八天之上就是一例。 而從三天、九天觀中的各天名稱、方位、層級排序等內容考察,它們更多的來自於傳統文化,且它們認同的最核心的觀念便是道家的氣化萬物的思想。 所以,道教的天界觀還是以傳統文化為本位來完善天界體系的。
道教三天观新论—以清微天等三天与九天关系为例 - 道教文化 - 陕西省道教协会官方网站 https://bit.ly/2Yijp3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