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可謂「世界的典範、世界的領先」對疾管署同仁致敬,因為這些人夜以繼日工作,不但在第一時間警覺疫情,一路下來不眠不休超過100天-好在有第一線人員的堅持,加上國人水準普遍很高,衛生習慣的養成和改變皆能配合,讓中央得以有效控制疫情 https://is.gd/mMx0BM
普篩需花690億 不符效益/陳時中:精準篩檢只用1.8億元 目前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指揮中心用圖表來說明,為何台灣目前不適合做普篩。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用圖表來說明,為何台灣目前不適合做普篩。 (指揮中心提供)
2020-04-29 05:30:00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許多縣市吵著要普篩找出隱藏的武漢肺炎確診病例,不過,屢遭抨擊「沒有效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實際以圖表說明,全面用咽喉拭子PCR檢驗來為全民普篩,不只將耗費近七百億元公帑和醫療資源,也不符合效益。台灣依科學依據採行較精準防疫策略,只對有症狀、高風險者約六萬多人做篩檢,僅花費一.八億元,既避免浪費資源,也對社區影響有限,目前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在疫情記者會上說明,用準確度很高的PCR方式做篩檢,如果要對二千三百萬人普篩,平均一人三千元,總額達六九○億元。以現況來看,我國盛行率是一萬分之十八,即使以看似健康的人口一千八百萬人,也需要花費五四○億元,才能找出當中的三萬二五七七人無症狀感染者,其中還有一七九七人屬於偽陽性,還得將他們隔離後再檢測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快篩偽陽、偽陰率高
若用價格較低的快篩做篩檢,每人兩百元,也需花費約四十六億元,且準確度偏低,偽陰和偽陽性機率高。假設其檢驗敏感性七十五%、特異性九十九%,在目前台灣的盛行率下,每檢驗一萬人,預計會有一一四人出現陽性,其中恐有一百人是偽陽性。
相對地,陳時中指出,台灣目前為有症狀、高風險者等相關通報約六萬多人做PCR篩檢,僅花費一.八億元,也是全球少數可以維持正常社會運作的國家。
普篩適用在疫情嚴重國家
陳時中強調,普篩在疫情狀況嚴重的時候,就是比較有用的,例如南韓、義大利等國家,透過封城、大量篩檢做個案分流治療;而台灣個案數少、盛行率低,適合透過醫師評估症狀後準確通報採檢,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來掌握接觸者以有效控制疫情。目前國內精準防疫的戰略不會變,等到有更進一步的科學證據,或是新藥、疫苗出來,或許才會調整戰略。
普篩需花690億 不符效益/陳時中:精準篩檢只用1.8億元 目前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YeP47r
-------------------
【圖解】陳時中開課:全國PCR普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需花690億元,不符效益! https://bit.ly/2zx4wRZ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由於病毒詭譎多變,國際間經常傳出無症狀感染的案例,故國內也不免出現質疑聲浪,社區中會不會有無症狀感染者?需不要做全國篩檢,把無症狀感染者找出來,避免未來社區傳播的可能性?今(28)日陳時中指揮官就特別於記者會上開課說明,強調全國PCR普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需花高達690億元,不符效益!
台灣確診及出院個案曲線圖。(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台灣確診及出院個案曲線圖。(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成立100天,曾對6萬多人進行PCR檢測,僅找出429例確診病例
社區中會不會有無症狀感染者?需不要做全國普篩,把無症狀感染者找出來,避免未來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特別於今(28)日的記者會上為全民開課,針對現階段全民熱議的篩檢方式,包括快篩、普篩、PCR檢驗等加以比較其成效,並進行名詞解釋。
指揮中心成立100天來,從首例確診個案到3月中因為一波境外移入,使確診人數突然往上升,到現階段磐石艦隊讓國內確診人數再上升一些。從最多住院數300多人,到現在少於150人,住院的病人越來越少。
而這100天裡,台灣整體的防疫策略究竟為何呢?陳時中指揮官指出,全台人口有2300萬人,而在指揮中心成立100天中,有看呼吸道疾病的人將近有500萬人。而在500萬人中經過醫師的評估,找出了6萬多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者,於是指揮中心針對這6萬多人進行PCR檢測,我們找出了429例確診病例,包括:55例本土感染、31例敦睦艦隊病例、343例境外移入感染病例。
陳時中開課:全國PCR普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需花690億元,不符效益!(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陳時中開課:全國PCR普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需花690億元,不符效益!(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普篩、快篩是什麼?和PCR檢驗差在哪?陳時中解答
不過,相信大家也不免疑問,有呼吸道症狀就醫而被醫療評估排除掉的民眾裡,是不是有一些潛在性的病人(感染者)?除了有呼吸道症狀外,其他1800萬人中是不是還有更多潛在性的病人存在。對此,陳時中指揮官表示,這樣的懷疑都是有的,而且這答案可能是有,也應該是有,但關鍵在指揮中心怎麼做,讓這樣的傷害或危害減到最低。
但也正因為如此,故外界也難免會出現為何指揮中心不進行全國普篩、快篩的疑問?陳時中指揮官強調,外界常會把快篩、普篩當作篩了就會有結果、篩了就會把所有的病人找出來,但其實不然。快篩指的其實是篩的比較快,一般指的是1小時內完成的檢驗方法,檢驗時間比較短。
而普篩則是指大範圍的篩,基本上不是說有非常、非常特定的目標,不過偶爾也會有醫療人員的普篩、交通從業人員的普篩等,甚至是全人口的普篩。但簡單來說,普篩指的就是廣大、針對性低的方式,就被稱為普篩。
【名詞解釋】
盛行率:全國人口中感染者的比例。
快篩:1小時內完成的檢驗方法。
普篩:不依據臨床症狀判斷,全面檢驗。
名詞解釋。(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名詞解釋。(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普篩效益不彰!易因敏感性、特異性問題,出現大量偽陽性、偽陰性個案
至於檢驗方法中,有PCR檢驗、檢驗抗原、檢驗抗體等方式,基本上PCR檢驗所需的時間最長,比後兩者較多,所以有時候醫界會簡稱抗原、抗體的檢測為快篩。不過,由於這三者檢驗方式分別適合的使用時機不同,所以當時機不對,縱使你用很好的方法也可能驗不到。
【名詞解釋】
敏感性:有病的人被檢出陽性的比例。
特異性:沒病的人被檢出陰性的比例。
普篩迷思解析,以快篩為例。(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普篩迷思解析,以快篩為例。(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指揮官也進一步針對,「普篩迷思解析」-以快篩為例,假設快篩檢驗敏感性75%、特異性99%。在台灣的盛行率下(武漢肺炎盛行率1.8‰),每檢驗1萬人,預計會有114人出現陽性,其中會有100人呈現偽陽性的狀態。
如果又把這樣的數目放大來看,以武漢肺炎盛行率1.8‰,套到全國呼吸道症狀就醫人數為例(極大值),用PCR去查會得到479個偽陽性、432個偽陽性;換句話說,有可能的隱性患者則會有8,208個無症狀,或是低症狀的感染者(陽性個案)。
以呼吸道症狀就醫人數為例(極大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以呼吸道症狀就醫人數為例(極大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而若是以快篩去做,則會得到6,480陽性個案,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快篩方式進行,會出現偽陽性的病例可能高達將近5萬人(47,914人)的問題。偽陽性的病例這麼多該怎麼辦?那就只好再將這呈現陽性反應,不論是陽性或偽陽性的54,394人用PCR再進行一次檢測,這樣的檢測數字量都遠高於指揮中心所測的5、6萬人來的大,在效益上就沒有那麼大。
以呼吸道症狀就醫人數為例(合理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以呼吸道症狀就醫人數為例(合理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至於如果用一個比較合理的推估,假設目前社會上可能的武漢肺炎盛行率為百萬分之16,套到全國呼吸道症狀就醫人數為例(合理值),這樣可能可以得到社區中有71名陽性個案是我們檢查不到的,就目前檢查方式的漏網之魚。而若採用快篩方式,則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就是有將近4萬8千人可能有偽陽性的情況,需要花費比現在更高的成本去進行進一步檢測、區分,時間也沒有省。
以我國無症狀人數為例(極大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以我國無症狀人數為例(極大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外,如果是以全人口來看,以武漢肺炎盛行率1.8‰,套到以我國無症狀人數為例(極大值),用PCR檢測會得到3萬個潛藏的病人,而偽陽性則有近1800人。至於快篩方式則變得更不可行,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雖然你可以找到24,300名潛藏病人,但偽陽性也高達179,676。
以我國無症狀人數為例(合理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以我國無症狀人數為例(合理值)。(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不過,若是我們將全人口,以武漢肺炎盛行率億分之56來看,套到以我國無症狀人數為例(合理值),用PCR檢測會找到9名潛在的陽性個案,但同時也要去處理衍生出的1,800名偽陽性民眾。而如果採快篩方式找到8名潛在的陽性個案,則必須處理後續的180,000名偽陽性民眾。
全國PCR普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需花高達690億元,不符合經濟效益!
所以陳時中指揮官強調,從上述數據顯然大家可以發現,用快篩來檢測經濟效應是不足的,它產生了很多的偽陽性,需要更進一步花費人力、時間處理!而陳時中指揮官也進一步針對普篩費用進行試算說明。
普篩費用試算。(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普篩費用試算。(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如果以快篩,針對全台2,300萬人,雖然費用較低、每人只要200元,但也要花費46億元,且後續還有18萬的偽陽性需要再處理一次,再花費一次。而PCR雖然準確性高、再處理人數也少,但如果全台2,300萬人全部做,則需要花費690億元。而以現階段的方式,漢肺炎相關通報60,956人×3,000元(PCR檢測),我們花了1.8億元,所以在經濟效益比較好。
【普篩費用試算】
●快篩
花費:2,300萬人×200元=46億元
價格較低,但準確度偏低(偽陽、偽陰性率高)。
●PCR
花費:2,300萬人×3,000元=690億元
準確度高,但價格高,且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
●現況結果
花費:60,956人×3,000元=1.8億元
全球少數可維持正常社會運作國家。
不過,相信大家一定會問現階段的檢驗方式(武漢肺炎相關通報60,956例中,以PCR檢測花費1.8億元)雖然經濟效益比較好,但對社會的影響究竟為何?漏掉的這些人會變成怎樣?如果花上述提到的費用,可以把漏掉的人找出來,讓他的傳播變低,是不是比較好?
普篩效益不彰。(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普篩效益不彰。(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指揮官指出,我們以維持現階段的檢驗方式,真正漏掉這些潛在的確診者,在社會實驗經過100天的結果是什麼?不論是假設有3萬名潛在感染者,或是1千名潛在感染者,在經過3個多月在社會中趴趴走,產生的結果是什麼?其實僅10人查無感染源,後續影響17人確診。顯示為找出無症狀患者,全面以PCR篩檢方式進行普篩,不只浪費公帑及珍貴的醫療人力資源,且不符效益。
台灣不普篩有科學依據。(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台灣不普篩有科學依據。(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所以陳時中指揮官特別對於外界疑問,國內到底有沒有無症狀感染者,潛在影響為何加以回覆!其提到,可能有,到底多少我們不知道,但不論是從最小值或是最大值去估算,都需要花費的成本是非常高,得到的效益很低。因為即使我們花很多錢去做,可能還是留下有偽陰性的患者存在,而他仍然在社會中趴趴走。
因此,與其探討這個,不如來看假設這樣的現象存在,他對社會的影響是什麼?對社會有沒有形成傷害?答案是有影響,10個人,加上後續影響17人,總共27人,這是我們都可以把他醫療好、照顧好的。
同時,陳時中指揮官也針對民眾疑惑的,那為什麼別的國家要做得來速、普篩?那是因為他們罹患率很高!台灣現階段的罹患率為百萬分之18,而國外則是百萬分之千、萬,疫情狀況嚴重,僅能透過封城、大量篩檢,進行個案分流治療;待疫情獲得控制後,仍要採取逐案疫調方式。台灣個案數少,透過醫師評估症狀,準確通報採檢,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及早掌握密切接觸者,有效控制疫情。
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篩檢陰性不代表未來不會感染!擔心民眾有篩檢上的迷思,反忽視留意個人衛生
陳時中指揮官指出,最重要的是,大家常會有篩檢上的迷思,以為篩檢陰性之後就不會再得病。但事實上,篩檢陰性是代表你以前沒有感染,並不代表你以後不會感染!如果我們要靠全面普篩,導致大家檢驗陰性、就丟掉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高興的隨意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接觸到病毒,其實也有可能第二天就感染也不一定。
所以指揮中心綜合上述的原因到底合不合乎科學性、效益夠不夠、對社會的影響如何,評估下來目前這樣的戰略精準防疫是成功的,故現階段戰略不會變。當然陳時中指揮官也強調,未來等到有更多的科學證據、新藥、疫苗出來,也許會再調整這樣的戰略也不一定
【圖解】陳時中開課:全國PCR普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需花690億元,不符效益! https://bit.ly/2zx4wRZ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社區確實可能有無症狀的武漢肺炎感染者,但台灣依科學依據的精準防疫策略,既避免浪費資源,也對社區影響有限,目前戰略不會改變。 今天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特別花20分鐘介紹防疫100天的台灣模式,釐清社會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界對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普篩、快篩的爭議。 陳時中表示,民眾可能會以為普篩、快篩,篩之後會有結果,可以把病人都找出來;但快篩只是檢驗時間比較短,但會有偽陽性、偽陰性,不能真的把所有病人都找到。 若從經濟角度試算,快篩台灣2300萬人,每人新台幣200元,需要46億元;價格較低,但準確度偏低;若是以現行咽喉拭子PCR檢驗,2300萬人需要690億元;準確度高,但價格也高,且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陳時中說,台灣的現狀是篩了6萬多人,每人3000元,花1.8億元,是全球少數還可以維持正常社會運作的國家。 普篩的效益不高,陳時中說明,假設台灣的武漢肺炎盛行率為萬分之18,看似健康的人口1800萬人,需花費540億元普篩,才能夠驗出其中3萬2577人無症狀感染者,其中還有1797人屬偽陽性,需將上述偽陽性個案進行隔離後再檢測,才能回復正常生活。 陳時中說,以目前疫情狀況來看,武漢肺炎相關通報6萬956例中,以PCR核酸檢測花費1億8000萬元,進一步進行疫調後僅10人查無感染源,後續影響17人確診。 指揮中心認為,這顯示為找出無症狀患者,全面以PCR篩檢方式進行普篩,不只浪費公帑及珍貴的醫療人力資源,且不符效益。 陳時中表示,很多人會問,國外都有普篩;如韓國、義大利疫情狀況嚴重,只能透過封城、大量篩檢,進行個案分流治療;待疫情獲得控制後, 仍要採取逐案疫調方式。 但台灣個案數少,透過醫師評估症狀,準確通報採檢,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及早掌握密切接觸者,有效控制疫情,這有科學依據。 陳時中提醒,篩檢陰性不代表不會染病,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如果普篩後,民眾自以為陰性就放鬆防疫戒備,如丟掉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隨意出入人潮擁擠處,病毒反而可能找上門。 陳時中說,整體效益符合科學性,目前戰略上不會變,當科學證據不斷出來,或新藥、疫苗問世,有更多數據出來後可能會調整戰略,但精準戰役是成功的。(中央社)
阿中部長上課了!台灣為何「不普篩」 一張圖解析秒懂│TVBS新聞網 https://bit.ly/2Ygolr2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life/1315926?from=Copy_conten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