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非常尊重讀書人,「客家人傳統的理想生活世界是『晴耕雨讀』、『詩書傳家』,客家人珍惜文字、尊重有知識的讀書人這是客家族群特質的一個面向。」 也十分珍惜字紙,嚴禁家小隨意擲棄。因此,昔日在大隘地區設有四個敬聖亭(字紙亭),分別在龜山(山名,在鳳髻朝陽背。於中興莊側視之,約在辰巽之方 )、月眉、富興、寶山。(中興庄之敬聖亭,「由姜榮華倡首,就本處殷戶捐金。由北埔街之姜紹猷、振乾為管理人」 )昔日有人會沿街挑竹簍、敲大鑼收集不要的字紙,在字紙亭中統一焚燒。這種集紙燃焚的習俗,每月兩次,至於那些不在收紙路線上的下農家,則在祖先神案旁收置一個竹簍,專門收集不要的字紙,然後拿到河邊焚燒,任灰燼隨水飄流,還諸大地-戰後初期姜阿新先生,無條件捐獻埔尾地區二甲多的土地設立北埔初中以推行地方教育,該校於民國 57 年改為北埔國中至今。https://is.gd/oukOiR
姜胡圓妹+姜宋松妹:金廣福第三代墾戶首姜榮華(1832-1877)有兩房夫人/姜宋松妹(1895乙未戰爭抗日烈士姜紹祖之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敬惜字紙是中國文化傳統理念之一,也傳到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的--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二刻拍案》卷一開篇詩曰「世間字紙藏經同,見者須當付火中。或置長流清淨處,自然福祿永無窮」。燒毀寫有文字的紙張,原出於對文化與字紙表示尊敬和愛惜,清朝以後,也參雜了宗教信仰和仕子對功名的追求。惜字塔依史料所載始建於宋代,到元、明、清時已經相當普及。惜字塔通常建造於場、鎮、街口、道路橋樑旁邊、書院、寺廟之內。有些大戶人家亦在自家院內建有惜字塔。有些塔龕中供奉倉頡、文昌、孔聖等神位,並配以相應的楹聯與吉祥圖案。敬惜字紙的傳統與文昌帝君信仰有密切關係,亦顯示出科舉社會中「士大夫」階層的重要地位。
芎林鄉「文林閣」廟埕左側曾建有惜字爐一座,名曰「敬聖亭」 芎林鄉的文林閣亦稱為文昌廟,歷史十分的悠久,興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 ... 芎林鄉人文薈萃,文風鼎盛,文林閣的影響功不可沒。 ... 莊興惠(2010)曾針對曾經擔任各級學校校長的芎林人所做的調查統計,從台灣 ... 就以「勿棄字紙」而言,文林閣廟埕左側曾建有惜字爐一座,名曰「敬聖亭」,勸人 ....
西湖宣王宮「敬聖亭」,保有176年前惜字亭樣貌 | PeoPo 公民新聞
東吳大學惜字爐 http://bit.ly/2x0WAqO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