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14923015492020-02-13_1727581409984316-1442866914_n1412110999-2589401570_n1409984312-2832239266_n1409984314-3552618492_n1409984318-1737491264_n1409984321-1312113963_n15811492301549 (1)1581149232109115811492333541581149233412515811492343136

唐代時期鑄成的鐵牛,1989年的時候,這些鐵牛被發現,讓專家很是興奮,並且在研究後得知,這些都是唐朝開元年間就鑄好了,距今已經 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被人們稱為「唐代鐵牛」,雖然是鐵鑄成的,但是樣子卻很精緻,不管是從遠處看還是近處去欣賞,都特別像一隻真的牛屹立在那裡,而且下面都有底座,牛就立在上面,兩個牛眼瞪得那麼大,十分的有威嚴,在額前還專門雕刻了花紋,這在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作品。
在四十年代的時候,人們還可以去摸一下,但到了五十年代的時候,鐵牛慢慢的往下沉,為了不讓鐵牛繼續下沉,專家決定用工具把鐵牛給送上岸,但如何去保護它又成了一個難題,畢竟是鐵做的,很容易生鏽,不過有人好奇,這種鐵牛是用來幹啥的?難道僅僅是用來觀賞的?並不是,如果觀賞怎麼會放到黃河下面呢?其實這是古人用來鎮河的,我們都知道黃河在以前泛濫成災,讓周圍百姓遭殃。
所以唐玄宗時期下令讓打造八個鐵牛,放到了河的兩岸,也就是用來鎮河,還有就是給黃河的橋上做一個壓尾的作用, 一晃已經過去1300多年了,黃河也不像之前那麼的泛濫,而這八個鐵牛在時間的流逝下沉到了河底不見了,到現在只打撈出來4個。這麼珍貴的文物為什麼不保護好呢?反而要露天放在那裡,不怕有人偷走?
專家也表示並非不保護,而是不知道怎麼保護,這些鐵牛每個都那麼重,體積也很大,要找個地方放起來很難,而且現在也沒有保護措施,專家想過很多方法,都不盡如意,反而更讓鐵牛損失嚴重了,因此不如就在那裡放著,也不敢動了,怕文物被破壞的更厲害了。
但鐵牛現在的狀態保持的不錯,雖然有一點點生鏽,長時間呆在水裡,還是保存的那麼好,可見古人鑄造的技術有多高超,而偷走這個事情很不現實了,專家都沒有辦法去保護起來,小偷有什麼辦法呢?何況這鐵牛如此重,運送賣出都是個問題,這就不用擔心了。
唐朝70噸「黃河鐵牛」被打撈出後,為何「放在露天無人管」?專家:動都不敢動 - 人生向前走2.0 http://bit.ly/2vv0Qy2
-------------------
古人認為牛可以鎮水,所以兩岸各做四尊鐵牛和牛郎,作為鎮壓黃河的象徵
當時耗盡17萬斤的鐵打造鐵牛,再加上鐵橋,佔了唐朝整年近五分之四的用量!
從唐明皇開元十二年(724年)一直到金朝1222年為了防止元兵入侵燒毀後
這裡就逐漸荒廢,雖然明代有再利用鐵牛搭橋,但清代因為黃河改道又荒廢了
直到1957年因為中國蓋了三門峽水庫,就連鐵牛也被泥巴淹沒了...
1988年永濟市政府開始探測
隔年7月31日挖出第一隻鐵牛
8月7日把四隻鐵牛全部挖出來...牽牛的牛郎,四位是來自不同民族有漢人、蒙古人、西藏人、與維吾爾族
✈情繫三晉山西行08--黃河大鐵牛 @ Pokey的酗人生 :: 痞客邦 :: http://bit.ly/39rynYE
---------------------
黃河大鐵牛地錨 唐玄宗耗年產鐵80%打造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朝陽初起,4隻唐代鐵牛靜臥在黃河蒲津渡遺址,雖然沒有了肩負橋梁的重任,但它們依然膘肥體壯,圓目似怒,豎耳傾聽,一幅「滄桑未改牛脾氣,進退還憑鐵骨頭」的氣勢。
據《新華網》報導,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遺址上出土的鐵器群是唐開元12年(西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傾全國之力,用800噸鐵打造的牢固蒲津浮橋的地錨,耗用了當時年產鐵量的80%
「雖然是盛唐時期,但全年產鐵也就一千多噸,這雄心壯舉不亞于現代的三峽工程。」蒲津渡遺址博物館主任尉會萍說,之所以選用牛的造型是因為古人講究陰陽互補,五行相克。「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牛是鎮水之寶。」
其實早在西元前541年春秋時期,黃河上就有了第一座大型的浮橋——山西蒲津橋。到隋唐時期,為了滿足各地對山西鐵、鹽的需求,當時國庫充盈的唐朝決定建8尊鐵牛為地錨,改「竹纜連舟」為「鐵纜連舟」。
於是就在黃河岸,全國的能工巧匠們聚集一堂,為世界橋梁、冶金、雕塑事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威武的8尊鐵牛在黃河岸開始了它們的「千年之戀」。
然而,歷經戰火、洪水等的破壞,直到清代因黃河逐漸向西改道,蒲津渡徹底廢棄,鐵牛於20世紀40年代湮滅在了泥土中。
從此,民間就流傳著有關黃河大鐵牛的各種美麗傳說。有人說鐵牛犧牲了自己降服了水妖,有人說鐵牛是上天派來的神牛,來去沒有蹤影。但永濟市博物館原館長樊旺林卻堅信鐵牛的存在。
樊旺林一個人深入黃河灘涂探查、到民間走訪,終於說服了當地政府在1988年開始探查鐵牛。一年多後,流傳於民間的傳說終於得到了證實。
「每個鐵牛旁都有一個牽牛的鐵人,個個身高體健,分別是維吾爾族、蒙古族、藏族和漢族人。」尉會萍說,目前出土的只有山西這邊的鐵牛,而曾在陜西那邊的4隻鐵牛仍然埋在土裡。儘管如此,出土的鐵牛、鐵人再加上鐵山、鐵柱等約有350噸重,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鐵器群。
然而,由於臨近黃河,空氣潮濕,地下滲水不斷,導致出土後的鐵牛等腐蝕嚴重,鏽跡斑斑。
慶幸的是,文物部門對鐵牛的保護非常重視,逐步實施了投資千萬的「蒲津渡遺址文物重點保護工程」,研究鐵牛的防腐技術。經過把鐵牛及鐵器群在發掘原址上提升12.2米,再對它們進行科學防腐處理後,2004年大鐵牛終於又恢復了剛出土時的雄姿。
如今,蒲津渡遺址上已經建成了一座博物館,在綠樹掩映下,4尊唐代鐵牛及鐵器群坐落在3米高的平台上,遊人可以親手觸摸。
考古專家劉永生說,「現在我們每隔一兩年就往鐵器身上塗抹一次緩蝕劑,基本能控制住腐蝕的問題。」
尉會萍指出,現在一年大概有20萬人前來觀看,遊客們見了就會忍不住上前去摸摸,竟也起到了很好的防鏽效果。
------------------------
黃河大鐵牛
Yellow River Grand Iron Bull Statue
黃河鐵牛(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三年(725),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牛尾後有橫軸,直徑約0.4米,長約2.3米。軸頭有紋飾,各軸不同,分別有連珠飾、菱花、卷草、蓮花等。牛造形生動,前腿作蹬狀,後腿作蹲伏狀,矯角、昂首,牛體矯健強壯,尾施鐵軸,以系浮橋。腹下有山,其下有6根直徑0.4米,長約3.6米的鐵柱斜前連接,每根鐵柱分別有反向出伸鐵足各一,功能同地錨。在鐵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鑄范縫痕迹,可觀察澆鑄、范塊痕迹,分析出鑄造的工藝技術。黃河蒲津渡遺址的發現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樑交通、黃河治理、冶金鑄造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科技成就,為歷史地理、水文地質、黃河變遷、環境考古以及黃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珍貴資料。掌握黃河鐵牛
--------------------
唐代國寶黃河鐵牛 風餐露宿危在旦夕
唐代國寶黃河鐵牛 風餐露宿危在旦夕 | 文物 | 大紀元 http://bit.ly/2SFON9b
【大紀元4月10日訊】蒲津渡遺址是山西省永濟市的著名黃河古渡口,在唐朝開元年間,為「鎮住」鐵浮橋,在黃河東岸鑄了四只鎮河黃河大鐵牛,國寶自十五年前出土以來,卻沒有得到妥善保護,如今已經是銹跡班斑斑,牛身下的鐵架也因受力不均而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鐵牛的危險處境
1989年7月,黃河大鐵牛被從十幾米深的泥土中挖掘出來。四尊鐵牛個個膘肥體壯,肌肉隆起,「目似怒,耳似聆」,重達數萬斤;鐵牛旁各有一鐵人,服飾、表情、動作各異,神態惟妙惟肖。
鐵牛重見天日,保護工作卻步履艱難。幾經爭論,國家文物局選擇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護方案:就地提升,即:把鐵牛、鐵人、鐵柱等從原地提升12.2米,在地表以上恢復原貌,露天陳列;其他遺迹如唐代、明代建造的部分石堤、臺階以及在鐵人周圍用石塊鋪設的地面也將在地面上復原。
提升方案的優點是可以徹底改變鐵牛所處的潮濕環境,預算僅爲人民幣596萬元。1997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此方案正式通過。而此時,鐵牛出土已整整八年了!
1998年,文物局和山西省分別爲鐵牛保護工程撥了專款,然而工程直至2000年2月才開始動工。幹了5個月,鐵牛擡升3.5米後,工程突然停工,工作人員全部撤走。經各界強烈呼籲,工程復工。然而鐵牛提升到5米後,又再度停下。據博物館管理人員講,到目前爲止黃河大鐵牛已被擡升11.2米,現在需要做的還是繼續擡升工作。
由於銹蝕,鐵牛身上、眼眶、耳廓、脖頸以及肌腱等處,已模糊了當年「矯角、昂首」的神韻;鐵牛腹部以下2/3的部位,已整片銹蝕,牛身輪廓模糊不清。
令人不安的是,鐵牛的立身之處已危機四伏。永濟市文物局局長介紹說,鐵牛出土之後,被一個個水平狀的鋼筋架高高架起,最後的提昇工程中,鐵牛身下的鐵柱受力不均,使得鐵牛尾部的鐵柱受力過重。受力不均已導致兩尊鐵牛身下的幾根鐵柱出現裂縫,其中兩根鐵柱底部已出現碎裂現象,鋼筋架一旦倒塌,鐵牛將粉身碎骨!
上下不得的尷尬
「挖出來保護不了,提起來又放不下。」山西省文物部門負責人無奈地說。
鐵牛保護何以如此艱難?據山西省文物局考古研究人員的說法,鐵質文物的保護是一道難題,再加上實際施工遠遠超出事先預計。資金方面,僅鐵牛的提升工程就已耗去800余萬元,已超出預算200余萬元。
同黃河大鐵牛一起出土的唐代鐵人雖已除銹,但也還是露天放置。而黃河大鐵牛因無法著陸,依然高懸在鋼筋架上,除銹工作無法開始。
國寶級文物一旦損毀,不可複得!誰來保護黃河大鐵牛

古代黃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歷史上著名的蒲津橋和唐開元鐵牛也位於此處。 後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沒入水中,悄然消失。 20世紀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牆外流過,據當地老人回憶,枯水季節,下水還可摸到鐵牛牛角,行船還有被牛角掛傷船底的情況。 50年代後,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于黃河水面下2米有餘的河灘裡了。
1988年,永濟縣博物館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經過一年多的查訪勘探,于次年8月發現並出土了唐開元鐵牛、鐵人,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 鑄于唐開元十三年( 725),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 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 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
20世紀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牆外流過,枯水季節,下水還可摸到鐵牛牛角,行船還有被牛角掛傷船底的情況。
50年代後,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于黃河水面下2米有餘的河灘裡了。
1988年,永濟縣博物館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經過一年多的查訪勘探,于次年8月發現並出土了唐開元鐵牛、鐵人,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遺址上經勘查發掘,處於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鐵牛全部出土。 距蒲州城西牆51米,距西城門 110米。
1998年8月由永濟市博物館在蒲津渡遺址上發掘出的。 出土鐵牛有四尊、鐵人四個、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 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歷史最久、工藝水準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文物結構
開元鐵牛是蒲津渡遺址最突出的文物,位於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
黄河铁牛
黃河鐵牛
後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沒入水中,開元鐵牛是蒲津渡遺址最突出、保存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文物,明代地層距地表約7米。 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如牧策牛。 鐵牛分南北兩組。 兩牛一組,前後擺列,面朝西。 鐵牛等為唐蒲津橋遺物,排列仍如前橋頭所列,可領略大唐盛世築橋工程一斑。
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牛尾後有橫軸,直徑約0.4米,長約2.3米。 軸頭有紋飾,各軸不同,分別有連珠飾、菱花、卷草、蓮花等。
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 伏臥,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 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 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現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 5米,肩寬0. 6米。 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
牛造形生動,前腿作蹬狀,後腿作蹲伏狀,矯角、昂首,牛體矯健強壯,尾施鐵軸,以系浮橋。 腹下有山,其下有6根直徑0.4米,長約3.6米的鐵柱斜前連接,每根鐵柱分別有反向出伸鐵足各一,功能同地錨。 在鐵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鑄范縫痕跡,可觀察澆鑄、范塊痕跡,分析出鑄造的工藝技術。 [1] 
文物價值
黃河蒲津渡遺址的發現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樑交通、黃河治理、冶金鑄造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科技成就,為歷史地理、水文地質、黃河變遷、環境考古以及黃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珍貴資料。
保護狀況
黄河铁牛
黄河铁牛(5张)
鐵牛重見天日,保護工作卻步履艱難。 幾經爭論,有關部門選擇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護方案:就地提升,即:把鐵牛、鐵人、鐵柱等從原地提升12. 2米,在地表以上恢復原貌,露天陳列;其它遺跡如唐代、明代建造的部分石堤、臺階以及在鐵人周圍用石塊鋪設的地面也將在地面上復原,而原址將被回填埋沒。
山西省文物局考古研究專家說,鐵質文物的保護至今依然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再加上實際施工中遇到的困難遠遠超出事先預計:用什麼樣的工具提升,如何做鐵牛底架,採取何種辦法使其在不受任何損傷的情況下安全著陸,如何防銹除鏽等, 一直困擾著專家。 [2] 
主要作用
巨型鐵牛除了起固定索橋作用外,還有多種作用。 《易經》說;「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 古人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鑄鐵牛置於河岸,對肆意氾濫的黃河水是一種震懾,象徵著攔擋洪水、征服水患,造福于人民。 古人講究陰陽相對,在鑄造鐵牛的同時,也鑄造了四個鐵人、七星鐵柱。 七星柱則代表天(仿天上北斗七星佈局),這樣天、地全有(鐵牛為土,亦即地),囊括宇宙。 其實,七星鐵柱不過是拴船的樁子,與鐵牛融為一體充作舟橋索樁而已。 佇立鐵牛旁的鐵人,也和鐵牛一樣扮演著索樁的角色。 著名橋樑專家唐寰澄先生稱讚鐵牛、鐵人說;「這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有實際功能的藝術珍品,是技術和藝術有機結合的典型,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橋樑、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樑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 」
黃河鐵牛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傳世之寶,被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論斷 為:「浮橋地錨中,以浦津橋鐵牛錨最為著名」的黃河鐵牛位於永濟市西15公里的蒲州城遺址西門外黃河東岸,位於愛情聖地普救寺和歷史文化名樓鸛雀樓之間。 四尊鐵牛氣勢磅礴,威武雄健,每尊鐵牛旁都有一個牽牛鐵人,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分別代表著四個不同的民族。 據史料稱,這四尊龐大鐵牛都是用來栓鐵索之用,鐵索又連舟組成黃河上最早、最長、最大的黃河大浮橋,是溝通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重要紐帶。 儘管四尊大鐵牛固守的地方雖已遠離河道,但他們都是唐代國力強盛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歷史見證。 [3] 
出土地點
蒲津渡歷史
蒲津渡是一處具有豐富遺存的大型遺址,
蒲津渡遗址
蒲津渡遺址(9張)
 也是我國第一次發掘的大型渡口遺址,它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樑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觀地揭示出黃河泥沙淤積、河水升高、河岸後退的變遷過程,從而為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環境考古及黃河治理提供了許多有用資料。
蒲津渡是古代黃河的一大渡口,位於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 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衝,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 據《春秋左傳》記載,昭西元年,秦公子咸奔晉,造舟于河。 《初學記》:「公子咸造舟處在蒲板夏陽津,今蒲津浮橋是也。 」《史記·秦本紀》又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橋。 」張守節《史記正義》謂:「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 」以後東魏齊獻武王高歡、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 唐初,河東為京畿,蒲州是長安與河東聯繫的樞紐。 開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為中都,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齊名。 開元十三年(725),為了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後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鍊,疏其船間,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 《通典》、《唐會要》、《蒲州府志》均記載此事。 有宋一代,蒲律渡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 金元之際,浮橋始毀于戰火,只剩下兩岸的鐵牛。 後來因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鐵牛被埋入河灘。
今蒲津渡遺址,西距黃河堤岸2. 8公里,隔河遙望陝西省朝邑縣,東距古蒲州城西牆約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門(即蒲津門)近百米。 1988年、1991年對蒲津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勘探和科學發掘。 根據發掘結果,唐蒲津渡遺址最深處距今地表 6.5米。 在靠當時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豎釘的柏木樁,壘砌石條間貫注有鐵錠,又以米漿白灰泥粘合縫隙, 十分牢固。 這道石堤明確地可以看出系分兩次砌築。 在緊靠石堤處發現了四尊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三個鐵墩、六根鐵柱。 還發現一座四米見方的磚屋遺址,門檻向東,當是管理渡口之所在。 發掘中還發現了唐開元通寶、宋天聖元寶、元豐元寶、金正隆元寶等十余枚銅錢。
鐵牛之成也蒲津渡,敗也蒲津渡。 [3] 
唐開元年間,隨著蒲州一帶經濟的發展,蒲州城升為全國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顯得更加重要。 竹索連舟橋已與雄城蒲州極不適應,當時的兵部尚書向唐明皇上疏,陳述蒲津橋破敗不堪、難承車馬重負的窘況。 唐明皇聽後立即降旨,決定在蒲津渡重建新橋,併發動滿朝文武出主意、想辦法。 經集思廣益,造橋方案拿出:一是將連舟竹索改為鐵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鑄鐵牛為索樁。 開元年間屬盛唐時期,冶鐵業發達,於是兩岸數萬民眾奉命煉鐵鑄造,歷經苦戰後鐵牛鑄成。 鐵牛分別伏臥于黃河兩岸,將鐵索拴系于其身,連接舟船,建起黃河上第一座固定鐵索橋。 這裡,兩岸的鐵牛,其實就是對拽鐵索連接河橋的索樁。 蒲津鐵索橋第一次將黃河天塹變成通衢大道,從唐開元十二年到元朝初年橋被燒毀的500年間,蒲津橋一直是鐵牛系鐵索、鐵索連舟船。 橋被毀後蒲津渡一度荒廢,但鐵牛仍存。 到了明朝,蒲津關發展成進出中原的重要關口,明代皇帝又先後四次利用鐵牛建橋,歷經百餘年,直至清代因黃河逐漸向西改道,蒲津渡徹底廢棄。 鐵牛20世紀40年代湮沒。
蒲州古城
南依中條山,西臨黃河,地處要衝,被視為兵家重地,歷代王朝均在此建造蒲津橋。 西元前541年,春秋時期秦公子針攜帶資財、車輛,前往黃河西岸晉國,用舟船連接建造浮橋,開在蒲津渡建蒲津橋之先河。 到了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為進攻韓、趙、魏,先後兩次在蒲津渡口造橋。 以後漢高祖劉邦定關中、漢武帝劉徹東征、隋文帝楊堅過黃河東進,均在蒲津渡連舟造橋。 不過,這些橋都是臨時性浮橋,沒有橋墩,用竹索連接,壽命短,不安全。
蒲津橋的興衰反映出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與變遷,也濃縮出我國古代橋樑的歷史。 尤其是那四尊鐵牛,其內涵極為深刻,它所展示的炎黃子孫的功績光昭日月、彪炳千秋,教育今人,啟迪後人

18d8bc3eb13533fab0e9da9da9d3fd1f41345b21 (1)54fbb2fb43166d22b9446237462309f79052d2660ff41bd5ad6eddc4b2226a0630dbb6fd536633024b90f603738da9772ab558d6b951f8198718e3b1 (1)d788d43f8794a4c2a08439d607f41bd5ac6e39ac4b90f603738da9772ab558d6b951f8198718e3b1c995d143ad4bd113d8d3c0915aafa40f4bfb05724e4a20a4462309f76a5cdab1720e0cf3d7cad6666c224f4a20a44623f0f9d2c19822720e0cf3d76642166d224f4a20a4be2d4b6490529822720ed066 (1)42166d224f4a20a4be2d4b6490529822720ed066bd3eb13533fa828bb66e089efd1f4134970a5a795d6034a85edf8db1357ce9190923dd54564e7479eaf81a4c510fd9f97945c014252dd42a2834a479024f78f0f736afc3215eaa18b319ebc4b7451278 (1)024f78f0f736afc3215eaa18b319ebc4b74512785d6034a85edf8db1357de9190923dd54564e7478


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

2020-02-13_182754

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


山西永濟:黃河出土的四尊大鐵牛千年不毀,為我國最重文物
2017-06-15 由 趣聞悅覽室 發表于文化
山西永濟市在蒲津渡遺址上發掘出土唐代鐵牛四尊、鐵人四個、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
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這裡的黃河渡口就架起了一座浮橋,蒲州古城南依中條山,西臨黃河,地處要衝,被視為兵家重地,歷代王朝均在此建造蒲津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征戰、漢高祖劉邦定關中、漢武帝劉徹東征、隋文帝楊堅過黃河東進,均在蒲津渡連舟造橋。
不過,這些橋都是臨時性浮橋,沒有橋墩,用竹索連接,壽命短,不安全。
唐開元年間,隨著蒲州一帶經濟的發展,蒲津渡的交通地位顯得更加重要,竹索連舟橋已與雄城蒲州極不適應。
經集思廣益,造橋方案拿出:一是將連舟竹索改為鐵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鑄鐵牛為索樁。
開元年間屬盛唐時期,冶鐵業發達,於是兩岸數萬民眾奉命煉鐵鑄造,歷經苦戰後於公元724年鑄成鐵牛。
鐵牛分別伏臥於黃河兩岸,將鐵索拴繫於其身,連接舟船,建起黃河上第一座固定鐵索橋。這裡,兩岸的鐵牛,其實就是對拽鐵索連接河橋的索樁。
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黃河改道,鐵牛逐漸為泥沙埋沒。
20世紀40年代,50年代後,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於黃河水面下2米有餘的河灘里了。 (圖為鐵牛所在地遺址)
1988年,當地有關部門經過一年多的查訪勘探,於次年8月發現並出土了唐開元鐵牛、鐵人,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1998年8月,由永濟市博物館在蒲津渡遺址上發掘出,遺址所屬文物有鐵牛四尊、鐵人四尊、鐵山兩座、七星鐵柱一組(共七根)、夯堆三個、古河堤暴露地面約一百米、明正德年間碑一座,均分布在2000平方米範圍內。
剛出土的鐵牛雖然銹跡斑斑,但是整體完好,輪廓清晰。
鐵人的面容尚能看出其表情。
可見當時的鑄造技藝十分精湛,雖為鐵鑄,但千年不腐。
如今的蒲津渡遺址位於蒲州古城西門外,最突出的文物是開元鐵牛。 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如牧策牛。
鐵牛分南北兩組。兩牛一組,前後擺列,面朝西。
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粉,寬約1.3米,牛尾後有橫軸,直徑約0.4米,長約2.3米。軸頭有紋飾,各軸不同,分別有連珠飾、菱花、卷草、蓮花等。
鐵牛等為唐蒲津橋遺物,排列仍如前橋頭所列,可領略大唐盛世築橋工程一斑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ove2r8m.html

288800031s72q316pq0528870003s7s97sn494ss288n0000143766qnr953288800031s75rqnrrn9q288800031s88576rop7828870003s7s85518s132288n0000143pnr88o59328890003npnp895no19n28860000194o95r01q78288n0000144622650r9r28890003npo532871q0o288o0000ns75rqr784p0288o0000ns7772r046s328890003npn9qo126s77


黃河大鐵牛存在1200年,最輕重達45噸,遊人可以隨意觸摸
2018-12-10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文明離不開黃河的養育。早在公元前541年黃河上面就有一座浮橋。後來歷經歲月的侵蝕黃河浮橋也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今天我們要說的黃河大鐵牛又叫唐代開元鐵牛,從名字上面我們也可以了解一點這個鐵牛的歷史。鐵牛非常重最輕的一隻也有45噸最重的有72噸。而且經歷1200年仍然保存完好。
古代黃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在唐代開元年間,隨著經濟的發展。蒲州已經成為當時全國的第六大城市。因為當時非常繁華,蒲津橋破敗不堪、難承車馬重負的窘況。兵部尚書便向唐明皇上書。希望能夠重新修建蒲津橋。
唐明皇非常重視這件事,於是召集天下的能工巧匠商量如何修整。經過討論最後拿出了三個方案。一是將連舟竹索改為鐵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鑄鐵牛為索樁。當時的唐朝剛剛建立沒多久。百廢俱興。國家一片欣欣向榮。唐明皇便想著做出一番豐功偉績。於是便決定傾全國之力鑄造大鐵牛。
兩岸數萬民眾奉命煉鐵鑄造,歷經數年造了四座大鐵牛,這四座鐵牛最輕的也有45噸,最終的有72噸。就是放在現在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古代沒有大型高爐,如此浩大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呢?專家說這些大鐵牛全部都是現場一次性澆築完成。鐵水順著槽道一齊流入模具中,為了保證澆鑄成功,模具下還必須架起碳火以保持鐵水溫度。可以想像當時的場面何等壯觀。
為什麼要用鐵牛呢?首先我國古代是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而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因此非常重視牛。另外「牛是鎮水之寶」。別管是不是迷信,自從鐵牛放在這裡,一千多年過去這裡往往是風調雨順。因此這些大鐵牛一直被人奉為是「神物」。
大鐵牛歷經一千多年,經歷了王朝的更迭,看盡了人世間的滄桑變化。現在大鐵牛已經被保護起來了。不過不像其他的文物被玻璃罩蓋著。遊人不能觸摸。這些大鐵牛是露天放置的。而且遊人可以盡情觸摸。專家說,人的手上有油脂,可以達到防鏽的效果。觸摸著歷經千年的大鐵牛,仿佛恍惚間就來到了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8jx5l5.html

55o752330r6s44nsor3687r853rn9o3r28870003s7s85518s1324o32813127o44nr1oo6r7772442s4n08368s5r4n9oq7459s91177r152p7s9sp8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關注城市建設,並且在正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除了近年來火熱的高鐵建設,其中房屋建築建設方面也正在興起。 現在的建築為了博取世界的眼球,都形態各異,那麼一些特色的古代建築,你知道是什麼樣的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铁牛重40吨,守护黄河千年,至今完好无损却少有人知!
今天要說的是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外的著名渡口—蒲津渡。 在西元五四一年,黃河之上架起了第一座連舟浮橋。 到唐開元初期間,隨著蒲州的興盛發展並成為了當時全國六大雄城之一。 唐玄宗為了更好的開疆擴土,就下令邀全國之力在蒲津渡修建了歷史上聞名的蒲津橋及唐開元鐵牛。
唐代铁牛重40吨,守护黄河千年,至今完好无损却少有人知!
蒲津橋修建在唐開元十二年竣工,以船為基,上鋪木板,全長共360米。 建造的四隻鐵牛分別立于黃河兩岸作為鎖樁,用鐵索為鏈,拉起橋身,固定橋的整體,這在當時可是一項雄偉奇特的工程。 至此,蒲津橋也成為了黃河上的第一座固定的鐵索浮橋,黃河的天塹也成為了是人皆知的通衢大道。
唐代铁牛重40吨,守护黄河千年,至今完好无损却少有人知!
造型精美的四頭鐵牛,外表打造為古銅色,每只鐵牛高1.9米、寬1.3米、長3米,重達40余噸,鐵牛是我國目前發現最為罕見的珍貴文物,在國內重量最重、工藝水準最高、歷史最久的稀有建築。 每頭鐵牛的旁邊還各站立著一個鐵人,分別是維、蒙、藏、漢力士,人物造型活靈活現,靈氣逼真,令人震撼。
唐代铁牛重40吨,守护黄河千年,至今完好无损却少有人知!
據專家考證,唐元開鐵牛雖只是為了固定橋身,但他們的建造工程量是非常巨大的。 鐵牛和旁邊的鐵人、兩座鐵山和一組七星鐵柱,全部都是由黃河兩岸當地的數萬民眾憑藉「小高爐」就地鑄造而成,一次澆築成行,總耗鐵量近800噸,占當時唐朝全國產鐵量的80%,可見工程之壯觀,令人大開眼界。
唐代铁牛重40吨,守护黄河千年,至今完好无损却少有人知!
蒲津橋延續到宋代仍是連接山西、河南、陝西這三省的交通要道,直到元朝初期浮橋因一場戰火被毀,通行的時間延續了500年。 明朝期間,蒲州城是出入中原的關鍵關口,蒲津橋又被重修並且重新使用將近百餘年。 直到清朝因為黃河改道才徹底被停用廢棄。 這座宏偉的大橋沒有連續通路至今真實令人惋惜。
唐代铁牛重40吨,守护黄河千年,至今完好无损却少有人知!
不過上世紀是,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黃河當地的河床淤積,鐵牛遺址被埋入河灘淤泥下面。 一九九八年,當地的有關部門經經過一年多的勘查,組織了上百名的工人,在黃河周邊挖了4000多個探孔,終於讓千年鐵牛重見光明,這件事也引起全國的廣泛關注,鐵牛以及蒲津橋的偉大建築工藝也漸漸的在全國相傳開。
唐代铁牛重40吨,守护黄河千年,至今完好无损却少有人知!
蒲津橋始于唐朝,同時也驗證了唐朝的繁榮盛世。 如今的蒲津渡已被建立了「蒲津渡遺址博物館」供廣大民眾觀賞。 景區也根據先前的痕跡,重現了昔日的壯觀偉大,雖沒有滾滾黃河的磅礴,卻也能引領遊客想起當年大唐的繁榮昌盛。 往事已過前年,但當時蒲津渡建成之際的宏偉壯觀之景仍歷歷在目

h4I2-hsmkfyp0525765hdH2-hsmkfyp05259971v45-hsmkfyp0525970RmBq-hsmkfyp0525933L6bz-hsmkfyp0525856 (1)YQq0-hsmkfyp0525805 (1)5dbf2c2bb887aa52aae6979a5dbf2c2bb887aa52aae6979d (1)5dbf2c2bb887aa52aae697a05dbf2c2bb887aa52aae697aa5dbf2c2bb887aa52aae697af5dbf2c2bb887aa52aae6979d

山西70噸的唐代鐵牛,鎮守黃河1200年,至今依舊完好如新 旅游 頭條網 - 每日頭條資訊!


三十年前,黃河岸邊一個叫永濟的小城沸騰了,在城外十餘公里處的黃河岸邊發現了“重量級”文物——4只唐代鐵牛,伴隨鐵牛被撈出的還有鐵人鐵山等唐代鑄鐵重物十餘件,又一個黃河古渡口隨著鐵牛的重見天日聞名於世——蒲津渡。
黃河撈出唐代鐵牛,防鏽保護成難題,專家:露天擺放
蒲津渡
古代鐵牛乃“鎮河”神物,在南北各地的河流中都曾有發現,但這次撈出的鐵牛卻是最“牛”的,撈出的4只鐵牛最輕的也有四十多噸,最重的七十多噸,比其他地方發現的鐵牛都要重,是名副其實的“重量級”國寶文物。而且這些“鎮河”神物藏於河底已經有一千二百多年之久了,專家考證是在公元七百二十五年鑄就的。
黃河撈出唐代鐵牛,防鏽保護成難題,專家:露天擺放
唐代鐵牛
其實說這些鐵牛是“撈”出的並不準備,百年以前這些鎮河重寶的確還在河底經受黃河水日夜沖刷,永濟上了年紀的老人在小時候還經常扎猛子下去摸一摸鐵牛角沾福氣,但在後來的幾十年裡黃河變化較大,在“撈”出之前鐵牛實際上已經埋在河灘的泥沙之下了,因此這些鎮河之寶最終沒能堅守在河流當中而是被黃河“避”了過去。
黃河撈出唐代鐵牛,防鏽保護成難題,專家:露天擺放
鐵人鐵牛
所以當時人們尋找這些鎮河之寶時還進行了勘察,最終其實是在河灘上“出土”的。十餘件超級重的鐵疙瘩重見天日的時候,除開稍有鏽跡之外仍然栩栩如生,不得不說唐代先人鑄造的這些鎮河重器無論是材質還是工藝都堪稱一流,在河底歷經千年沖刷又一度埋入泥沙中數十年,出土後還是震撼到了世人。
黃河撈出唐代鐵牛,防鏽保護成難題,專家:露天擺放
鐵牛鐵人
但不久之後這些“鎮河”鐵牛鐵人們就給專家們出了個難題:如何安置。好不容易將這些重達數十噸一個的鐵老大們撈出來,總不能又重新沉入黃河繼續“鎮河”吧?而且這些可都是世界級的鑄鐵文物重器,防鏽保護成了最大的難題。很多人不解——鐵牛們在黃河水底一千多年都沒事怎麼撈出來了反而要防鏽呢?
黃河撈出唐代鐵牛,防鏽保護成難題,專家:露天擺放
鐵牛
鐵牛在水底的確日夜要經歷水流泥沙“洗禮”,但也避免了與氧氣的接觸,稍有侵蝕又被泥沙刮新打磨,所以千年過後還是如新,但是一旦暴露在空氣裡面反而失去了保護。所以如今全世界都有古代的鐵質文物出土,但專家們對鐵質文物的保護卻都同樣頭疼。那麼這些鐵人鐵牛最終又是如何安置的呢?
黃河撈出唐代鐵牛,防鏽保護成難題,專家:露天擺放
摸到發亮的鐵牛
如今鐵牛被露天陳列在黃河岸邊的西廂村,參觀門票大約六十塊,既然這些龐大的鑄鐵文物的保護是個難題,專家將它們露天陳列就不怕生鏽嗎?原來當初出土之後專家們為了如何安置保護鐵牛們想破了腦袋,最終在否定了諸如室內陳列的保護方案後決定:露天擺放!
露天擺放風吹雨洗日晒豈不是在摧毀鐵牛?但是去過西廂村現場參觀過這些唐代鐵牛的網友都恍然明瞭:露天擺放可能是對鐵牛們最好的保護,有去過的網友是這樣回答這個問題的:已經被摸到發亮了,還怎麼生鏽?
沒錯,幾乎所有去看鐵牛的遊客都會用手觸摸鐵牛鐵人,這大概是每個名勝古蹟都能看到的“遊客慣例”,摸一摸這些“神器”彷彿就能沾染一些福氣好運,所以將鐵牛露天公共展示之後,反而沒有生鏽,被一茬茬遊客們“盤”到包漿發亮了!


唐朝到底有多強,黃河鐵牛告訴你
2019-01-17 由 精選未解之謎 發表于歷史
唐朝是中國五千年的封建王朝史上最強盛的一個朝代。不僅軍事實力強悍,最重要的是國家也十分富裕。下面,小編要通過唐代鐵牛來揭示唐王朝的強大富足。
唐代鐵牛,又稱開元鐵牛,就是千年不腐的珍貴文物之一。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根據資料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4年對蒲津橋作了加固和修建。兩岸各鑄鐵牛四尊,用來鞏固河橋,牛下有柱連腹,入地丈余。牛旁各有一鐵人,並有鐵山四座,前後柱36根。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用於拴連橋索。軸頭有紋飾,各軸不同,分別有連珠飾、菱花紋、卷草紋、蓮花等。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
如此的龐然大物,製作工藝的精良,都讓我們了解到當時唐朝繁華程度,了解到開元盛世的輝煌。
《易經》記載:「牛為坤,坤為土,土勝水」
所以,鑄造鐵牛放置河邊,背後有著深厚的文化原因;它不僅是一件具有實際功能的實用品,更是技術和藝術的一次完美結合,是世界橋樑史上獨存的一件無價之寶,告訴了千年之後是我們,開元盛世的氣度與恢弘。

5dc508e0b887aa52aade8437102n048q66rn4r4291904989n89q86q82319sos569or426o88oqo5755o7788035dc508e0b887aa52aade84445dc508e0b887aa52aade843c5dc508e0b887aa52aade8439


黃河出土的四尊唐代鐵牛,水浸千年不腐,為我國最重文物
2017-12-02 由 寵來過往 發表于文化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處於旅遊黃金線上,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這裡完整出土了唐開元12年鑄造的鐵牛四尊、鐵人四尊、鐵山兩座、鐵墩四個、七星鐵柱一組、明代防護石堤70餘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記事碑一通。
這些鐵牛實則當時固定鐵索橋的橋樁,兩岸各有兩座。
後來黃河改道,這些鐵牛就被泥沙埋沒,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於黃河水面下2米有餘的河灘里了。
出土時,這些鐵器文物雖然被鐵鏽覆蓋,但仍然能夠看清各自的輪廓,甚至鐵人的表情也非常清楚。
鐵牛伏臥,高1.5米,長3.3米,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
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
四尊鐵牛,是至今我國發現的歷史最早、體積最大、分量最重、數量最多、工藝最精的渡口鐵牛,是中華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發現。

472500042q9513p85p2447270001s9p2n1nr9nps47280003sp1p98474p6747240004312o1nq45n47472500042q1ps7p3s41r472n00026o669r7728384723000435964n16q6s9472400043149o3o64739


古時鑄造用以治水的鐵牛。
對於江邊的春草(俗事)毫不動心,只管打坐。
故曰 鐵牛不吃三春草
時機一但成熟,照見本性原來如明月高掛。
一輪明月,映照千江。此時終於悟破實相,鐵牛變活牛,吼破寒潭。
鐵牛有雙層含義
1.眾生未見實相,受因果業力束縛,半點不自由。猶如鐵牛。當看清宇宙實相,鐵牛打破一切束縛吼破寒潭得自由。
2. 修行過程需一心似鐵,對於江邊春草毫不理會
此書法作者為江戶曹洞宗高僧 雲生洞門,
極端重視只管打坐的修行。故有此相應作品傳世。
京都瑞龍株式會社 - 貼文 https://bit.ly/2ThwY17

121200875_633866120620653_4917999429895603439_n121690733_633866113953987_4437706678362658606_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