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聖教會80週年禧慶感恩禮拜》根基是耶穌基督 持守宣教異象重新得力展翅上騰 | 國度復興報 Kingdom Revival Times
20121021 福音出擊-新竹聖教會(含影音)/安安 @ 永和禮拜堂 牧羊人小組 :: 隨意窩 Xuite日誌
20121207 新竹市古蹟遊1 新竹驛 東門城迎曦門 辛校長宿舍 護城河 @ 悠遊獨行俠 :: 痞客邦 ::
新竹聖教會經歷兩次建堂,左為1950年第一次獻堂,右為1990年第二次建堂啟用的新教堂。(圖片來源/新竹聖教會)
剛過80歲生日的新竹聖教會,設立已超過一甲子,在日本統治時代受到逼迫,教會關門、聖經聖詩被沒收、信徒名冊被燒毀,但仍澆不滅神百姓火熱的心,教會人數日日增長。
教會成立起源
新竹聖教會的起源可追溯到1926年,日本聖潔教會中田重治監督和安部藤夫福音使來台灣西部進行巡迴佈道,成立「台北聖潔教會」,即為日後「台灣聖教會」的信仰指向與發展基礎。因中田重治監督熱心宣揚基督福音,帶來信仰復興,台灣不少青年受召前往日本,就讀東京聖經學院,包括劉建珍先生。
劉建珍完成學業後,被派為新竹聖教會的「定住福音使」(傳教師),開始在自家宅院進行聯合家庭聚會。聚會人數日日增加,1939年以每月15元租金的價格,租下新竹市一間鋁板屋頂的平房,成立「基督教新竹聖教會」。
新竹聖教會80週年建堂歷史。(影片提供/新竹聖教會,剪輯/記者都希基路)
1950年第一次獻堂。(圖片來源/新竹聖教會)
受日本政府逼迫,福音卻愈發興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1945),日本政府禁止一切傳教活動,教會受到嚴格監視,傳道工作困難重重。1943年,日本政府對全國聖教會發出解散令,下令關閉所有的聖教會,禁止一切聚會活動;甚至連教會的信徒名冊、檔案資料也被沒收焚毀。
即使如此,信徒仍輪流至各家庭舉行聚會、互相代禱,雖飽受日警的騷擾,聖經、聖歌本被警員沒收,遭受許多逼害,但弟兄姊妹堅守信仰,堅心倚靠神。終於,1945年日軍投降,教會信徒歡呼哈利路亞,到警察局討回被沒收的聖經與詩歌本,重開教會大門。
教會再次開始聚會,眾信徒為主大發熱心,組織「青年福音團」在街頭、鄉村各處佈道。現任新竹聖教會主任牧師張雅智表示,當他還是學青的時候,為著教會刊物「竹聖青年」充當記者採訪教會屬靈前輩,聽他們講述青年佈道團在街上敲鑼打鼓、傳揚福音,並為了建堂跪在馬路旁為這塊地禱告,建堂奉獻也常常收到金牙、湯匙等等,教會前輩為主火熱的心、對神熱切的盼望,也燃燒了他的心。
新竹聖教會位於新竹火車站附近的巷子裡,尖塔造型成為巷弄裡美麗的景色。(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二次建堂,繼續為福音效力
因弟兄姊妹熱心傳福音,得救的人日日增多,1949年在現址動工建堂,隔年2月完工獻堂。1991年因舊會堂有重新改建需要,遂經四年工期,新會堂於1995年啟用;後又於2006年整建四、五樓作為各團契及社區事工教室,兩年後完工啟用。至此,禮拜堂會堂整體工程圓滿完成,繼續在下個世代為神的聖工效力。
中文名稱:新竹聖教會
英文名稱:Taiwan Christian Hsinchu Holiness Church
分類:教會
宗派:台灣聖教會總會
囯別區域:台灣
設立時間:1939-02-11
代表人:張雅智牧師
囯碼:+886
電話: 03-522-2777
傳真:03-526-2587
電郵:chusheng0211@gmail.com
網址:http://www.chusheng.org.tw
會址:30041新竹市東區東門街43號
竹南聖教會(Taiwan Christian Chunan Holiness Church)為基督教派的基督教台灣聖教會所屬地方自立教會,其神學立場為衛斯理宗;並主張「重生、成聖、神醫、再臨」之四重福音。
竹南聖教會成立於1952年8月1日,位於苗栗縣竹南鎮中正路212號,教會母會為新竹聖教會。2005年榮獲內政部獎,被評定為績優宗教團體;同年,榮獲苗栗縣宗教興辦公益慈惠暨社會教化事業績優表揚[1]。
發展之初[2]
原名為《中港聖教會》,因位於竹南「中港」而得名,因顧慮教會名稱的「中港」一詞,因常讓人和 當時台中市的台中港路(今該路已改名為《臺灣大道》)聯想,便於民國66年台灣聖教會總會大會提議改名,隨即通過,同年二月六日,即正式改名為《竹南聖教會》。 民國41年,正是教會開始的時代,當年一月,住在中港一位老姊妹許林腰(當時尚未信主),到台中女兒陳許鳳府上拜年。其女兒和女婿陳炎興向她作個人布道,上帝開了她的心,使她明白真道,於是,真理的種子撒在她心田,當回老家中港時,立即將所聽之道轉告其五嫂許胡媚女士及其姪女許黃玉女士,兩人受感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救主。同年三月23日,在許遵道牧師主理下,三人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但三人深感中港地方需要福音,於是代請新竹聖教會鄭繡鳳傳道來講道,但間斷之牧養,實在不能滿足屬靈生命,於是轉請《遠東宣教會》(國際宣教會的前身)來中港地區設立教會,故新竹聖教會為竹南聖教會母會。 同年八月一日,當時的《中台聖經書院》(中台神學院前身)派四位布道員前來開拓布道一個月,由隊長陳主賜帶領、隊員則為王弟兄、胡弟兄、林弟兄等人來服事。當布道隊離開之後,十一月一日,台灣聖教會的教團便任命首任牧者黃福照傳道為教會傳道,並駐會牧會,從此,教會正式開始。 當教會開設時,便租用民房聚會,由竹南鎮中成里平等街卅四號、中英里嚴生路五十二號、中港里迎薰路卅六號、中江里八德街十七號等,數次遷移,前後有七年之久,後來,弟兄姊妹認為有建堂必要,便開始籌備建堂事宜。竹南聖教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swOpRw
-
財團法人基督教新竹聖教會
基本資料
類型
財團
法人代表
彭仁哲
設立登記日期
1960-12-02
主事務所
新竹市榮光里東門街四三號
目的
建設教會以傳講基督福音興旺教會及辦理慈善福祉、青年輔導、社會教化為目的。
捐助方法
由基督教信徒自由樂捐
許可機關日期
四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新竹縣政府
財產總額
3836萬
異動日期
2004-02-17
登錄法院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功能
董監事
董事
林碧玉
董事長
彭仁哲
董事
郭明富
董事
劉昭陽
董事
陳曹麗鸞
常務董事
駱重遠
董事
郭成良
董事
彭米松
董事
葉玉燕
董事
楊宗偉
董事
黃新岩
董事
陳寶國
常務董事
金志強
董事
莊文彬
董事
李慶民
新竹聖教會歷史回顧
劉昭陽、李慶民
台灣聖教會源起
19世紀在基督教界興起了宣教運動後,聖潔運動如春天之步伐,在美國教會醞釀一股潮流,遠東宣教會之創立,亦加速了亞洲聖潔運動之推動及教會之覺醒與建立。
主後1901年2月,上帝興起了美國高滿牧師與日本中田重治牧師,他們在日本東京攜手合作,在同一異象和負擔之下,傳播「四重福音」而不遺餘力。1905年間先後設立「中央福音傳道館」、「遠東宣教會」及「東京聖經學院」,以東京為據點,向亞洲其他地區開展聖潔運動,並得到普遍認同與肯定。1907年傳到韓國、中國大陸;1917年以48間教會,60位傳道人,1400位信徒,創立「日本聖潔教會」,以宣信博士所主張之四重福音(重生、成聖、神醫、再臨)為特色,並選立中田牧師為首任監督。1926年來到台灣。
1926年元月在日本東京聖經學院內,日本聖潔教會全國教會舉行每年一次的「新年聖會」。會中中田重治監督強調台灣傳道的時期已成熟,並當場呼籲工人前往台灣開拓工作。當時在東京聖經學院就讀的安部藤夫牧師接受了呼召,即決志到台灣宣教,負起艱難的使命。同年1月11日中田重治監督和安部藤夫福音使從東京出發,來台灣全島(西部)巡迴佈道,1月30日晚上他們在台北市借用「台灣日日新聞社」樓上舉行台灣第一間聖潔教會的開幕典禮,次日主日崇拜假禦成町一丁目十番地(中山北路一段),租用店舖二樓舉行,參加聚會有20多人,並正式成立「台北聖潔教會」,安部藤夫福音使受差派為第一任駐堂牧師,這是台灣聖潔教會的開始,也奠定了「台灣聖教會」的信仰指向與基礎。
新竹聖教會歷史
創設期(1939~1943年)
1926年因中田重治監督來台宣揚聖潔要道,帶來信仰復興,台灣有不少青年(包括高進元、王錦源、林異雷、劉建珍、許洲木等)回應呼召去日本,就讀於東京聖經學院,受四重福音信仰─「重生、成聖、神醫、再臨」的造就,準備從事傳道工作。1931年4月劉建珍先生完成東京聖經學院的學業,同時被派為新竹聖教會的「定住福音使」(傳教師)。返台後,於1938年10月在劉壽山先生(劉建珍、劉建源執事令尊)率領全家族與楊查某執事之家人,聯合在劉宅開始家庭聚會。當時尚有林胡五利女士、楊金魁夫婦、林有土先生、蔡自通夫婦等人一同參與此家庭聚會。
02
因為弟兄姊妹熱心聚會,使得聚會人數日日增加,遂於1939年2月11日,在新竹市西門街二號(即現在土地銀行右邊),以每月租金15元,租用一間鋁板屋頂的平房,成立了「基督教新竹聖教會」,劉建珍教師就任為第一任教會主牧。當時同心合力的同工有:劉壽山、彭仲水、劉建源、彭慶順、楊查某、林胡五利、劉陳夏烈等,其中楊查某執事就讀於淡水婦女學校時,認識了同學鄭綉鳳傳道,邀請她至新竹聖教會事奉。1939年4月鄭綉鳳傳道於畢業後因著福音傳播的負簷,遂放棄了長老會的優厚待遇,受聘於新竹聖教會,其忠心於上帝的事工56年,終其一生於其所愛的新竹聖教會。1943年,因教會聖工擴展,得救人數不斷增加,乃購買位於大同路27、29號的兩間店鋪,改造為禮拜堂(註1)。同時經常聘請台南聖教會高進元牧師及陳明清先生鼎力相助,並主領培靈佈道會。
遭變期(1943~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教會受到嚴格的監視,因此在日本阻止傳福音的壓力之下,使得傳道的工作困難重重。1943年4月8日,日本政府對全國聖教會發出解散令,下令關閉所有的聖教會,聚會也因此被禁止,凡教會的信徒名冊、檔案資料也被搜出沒收焚毀,資料盡失。然受禁期間,信徒輪流至各家庭舉行聚會,互相代禱,但飽受日警的騷擾,聖經、聖歌被警員沒收。雖然受到許多的逼害,但弟兄姊妹仍然堅信無誤,堅持著對神的信靠以及虔誠的信心。所以在戰末物資缺乏,空襲日夜不斷,信徒四散下鄉的情況下,仍能堅持信仰。1945年8月日軍投降,台灣光復,信徒心裡感謝歡呼高唱哈利路亞,到警察局討回了被沒收的聖經與聖歌。重新啟開教堂大門、正式聚會、傳揚福音。
重生期(1945~1949年)
1945年冬後信徒大發熱心,組織「青年福音團」在街頭、鄉村各處佈道,上帝一直在艱難中賜福給新竹聖教會。祂說:「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啟示錄三章8節)」祂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我們。1946年教會聘請佳裡王錦源牧師為第二任主牧,擴大宣教。創辦「台灣聖經學院」為養成傳道人員,以後合併為「中台神學院」。1948年主日聚會人數已超過150人左右,為尋求長期發展,教會計畫自建禮拜堂,蒙神應允,於1949年4月於今東門街現地動工建堂,1950年2月2日完工獻堂(註2)。此時,教會全體齊心協力,大大興旺,大有異象與信心,廣結福音果子。
1950~1959年
教會復興,信徒火熱傳福音,青年組織「福音團」到處佈道,並於1950年2月19日在桃園(桃園聖教會),1950年8月01日在竹北(竹北聖教會),1951年8月01日在苑裡(苑裡聖教會),1952年8月01日在中港(竹南聖教會),1959年12月09日在新竹市北門街(北門聖教會)協助開設教會。
期間於1951年王錦源牧師離職到中台神學院擔任副院長,1952年聘請許洲木牧師擔任第三任主牧,1953年許牧師離職,由鄭綉鳳傳道擔任第四任主管,1957年復聘王錦源牧師擔任第五任主牧,至1959年教會舉行創設20週年感恩禮拜,都看見上帝大大祝福,興起工人廣收莊稼,福音遍傳。
1960~1969年
1960年2月教會聘請鄭慶堂牧師自苑裡來新竹擔任第六任主牧,1964年舉行趙世光牧師培靈佈道大會,1965年舉行基督教在台宣教百週年紀念聯合佈道大會,至1970年3月舉行創設30週年與紀念館落成感恩禮拜,此時期教會藉鄭慶堂牧師長期穩定的實施多方牧養、訓練事工,教會聖工與會友信仰皆更蒙神賜福。
1970~1979年
1972年教會成立「約翰會」由教會中、壯年社青及夫婦伉儷組成,由劉寶邨弟兄擔任首任會長,然為明確區分年齡屬性,約翰會共延續了十一年(屆) ,後於1983年改分為「社青團契」、「姊妹團契」與「兄弟團契」。
1972年教會興建二樓式「牧師館」建築完工並舉行感恩禮拜。1977年11月14日鄭慶堂牧師於服事中積勞成疾,蒙主恩召,為念其對台灣聖教會之功勞,特舉行「教團葬」。
1978年12月劉瑞賢牧師應聘從日本返回擔任第七任主牧。
1979年4月教會重新舉行執事選舉,選出新任執事7位,任期三年,7月實施執事造就班開課訓練,教會開啟新的福音史頁。
1980~1989年
1980年8月教會辦理禮拜堂入口承租路地購置事宜,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396萬元之籌措付清,更餘出了三十多萬元,不但在經費上體驗了神的奇妙開路,更在過程中(公告地價的調整時程與價格),看見神的神蹟奇事,不但令人瞠目結舌,更是不住的充滿感謝。
1982年4月教會承接創設者劉壽山弟兄繼室王秀英姊妹之遺族奉獻,舉行第一次「慈惠獎助金」頒發,獎助教會課業優良學子及清寒學生,以鼓勵渠等持續努力向學,實施迄2008年已26年餘,受惠學生不知凡幾。同年,教育館三樓整建完工,開始啟用,對主日學事工推展,助益甚多。
1983年5月「社青團契」、「姊妹團契」與「兄弟團契」相繼改組成立,實施迄今,亦對不同層級族群多有造就。
1984年8月教會舉行創設「四十五禧慶」感恩禮拜,並於12月發行教會「四十五週年紀念特刊」。12月28日劉瑞賢牧師離職,赴美國芝城台灣福音教會牧會。同時,聘請楊鶴明牧師從中壢到會擔任第八任主牧。
1986年7月01日教會齊心協助開拓西門聖教會,成為新竹西區的福音基地,為主收莊稼。
1987年楊鶴明牧師轉任聖教會總會總幹事,教會聘請潘偉信牧師擔任第九任主牧。教會在80年代經歷了轉變與再前進,然每一次的再出發都看見上帝奇妙的帶領與預備。
aboutchurch1-1o
2000~2009年
2000年白義豐牧師轉任台東聖教會主牧。
2000年12月23至25日,教會與中正長老教會承辦新竹市政府之「2000千禧年跨年聖誕慶祝活動」,計辦理聖誕開幕鳴鐘、愛心園遊會、百人聖誕老公公踩街送禮、銀色聖誕晚會及監獄聖誕晚會等共三天的活動,並連結新竹地區眾教會一同將聖誕福音及愛心傳送於新竹地區百姓,共享聖誕佳音。
2002年7月教會聘請由總幹事卸職的劉昭陽牧師擔任第十一任主牧。
2003年9月開始辦理致福益人學苑課程,內容包括西點烘培班、讀書會、花藝班及銀髮族快樂園地、傳統醫學、經絡養生、積極正向能力等,迄2008年已辦理11期,藉技藝課程訓練以達推展社區事工、基督福音廣傳。
2004年8月、2005年7月、2007年8月及2008年8月青年與社青分赴草屯、花蓮、淡水及日本實施短期宣教活動,參與同工與學員之靈命都大受激勵。
2004年3月教會推動兒童歡樂週末派及兒童美語班課程,迄2008年已辦理10期,藉生活故事及美語課程,達到基督福音潛移默化之效果。
2006年4月30日教會因事工需要,籌募600餘萬裝潢整建會堂四、五樓,於2008年1月27日完工啟用。至此,主日學、青年團契及社區事工等團隊,都於四、五樓新會堂空間開啟新事工。
2006年教會分獲新竹市政府及內政部頒發「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對教會推動社區及福音教化等事工甚獲社會肯定,榮神益人。
2006年5月推動「生命建造系列課程」以精進靈命,活出生命,榮耀主名。
2008年教會為因應銀髮族事工及長輩上下樓梯運動不便之需求,特規劃興建教育館小型電梯工程,並於6月19日開工,7月25日完工,經費計78萬,教會在不到半年時間完成規劃、經費籌措及工程施工等,兄姐同心合意的參與同工,又再一次看見神奇妙的作為與帶領。
未來目標與展望
新竹聖教會是上帝在台灣北部地區所設立的純福音燈塔、蒙恩的教會。歷經七十年歲月,上帝的恩典及無數牧者、信徒的熱誠和血汗,成就了今日的榮景,求神繼續保守引導未來的道路,使新竹聖教會能秉持優良的傳統,成為新竹地區的光與鹽,使這地區的百姓得到祝福。
教會是永生上帝的家,每位會友是家人,每人有責任盡心、盡性、盡意愛主、敬拜主;藉愛人如己,領人來到主面前,使他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透過信徒裝備、門徒訓練,長大成熟,進入社區以生命宣揚福音,榮耀上帝!
展望未來,我們預擬福音策略如次:加強推動全壘打生命建造,使會友委身於基督的教會,人人受到關愛並付出愛心去愛人服事人!藉著小組、團契、社區福音事工班,帶領慕道友、鼓勵其參加101生命建造課程,成為信徒後接受201委身成熟、靈命更新,進一步服事基督、發現個人恩賜,接受301委身事工,參與教會聖工;邁向宣教,接受401課程按恩賜接受小組長、短宣、研經等訓練,出去宣教!
另在台灣聖教會總體福音策略下,教會加快福音廣傳腳步,確立宣教目標,進一步發展國內拓植教會事工,以不負神莫大恩典,讓新竹地區同胞都能同享福音好處,主若許可則再將進軍世界跨文化宣教事工,實現福音傳遍地極!
(註1)創設期會堂
1938年劉建珍教師與楊查某姊妹一家聯合在劉宅舉行家庭聚會,因著聚會人數增加,便於1939年2月11日在新竹市西門街二號,即現在土地銀行右邊,以每月租金15元,租用一間鋁板屋頂的平房,成立了「基督教新竹聖教會」。
1943年,因聖工擴展,教會人數不斷增加,乃購買位於大同路27、29號的水泥洋房兩間店鋪,改造為禮拜堂,自此空間加大,環境亦較舒適,會友亦加大發熱心,宣揚福音,引人歸主。
(註2)第一次建堂
1948年為紀念創設教會10週年,又因會友人數快速增加,主日崇拜人數已超過150人左右,教會計劃自建禮拜堂,自1949年3月18日至24日一連七日,舉行嚴肅早禱會,同心合意懇切禱告,求神賞賜一塊建地。4月7日市政府回覆同意移交一塊403坪公有地,即「東門街」現今所在的土地,這地不論是地點、面積等都是最理想的,超過所求所想;隨即自4月18日至24日一連七日舉行感謝會並動工建堂,5月5日恭立會堂基石並開始建築,10個月禮拜堂建築完工,1950年2月2日舉行獻堂典禮。許多兄弟姊妹在基督的愛激勵下,都盡所能樂意獻上主的禮物。我們看到獻上所有的窮寡婦,打破玉瓶的馬利亞,變賣田產的巴拿巴,為建造會堂盡心竭力,我們只有含淚讚美主。
(註3)第二次建堂
1987年1月11日教會針對歷經約40年已有急迫重新改建需要的會堂議決成立重建委員會,規劃重建新會堂相關事宜,1991年8月4日開工,歷經約四年工期,經費4,580萬元,於1995年5月12日開始啟用。後因教會主日學及社區事工需要因素,又於2006年4月30日籌募600餘萬裝潢整建會堂四、五樓,歷經年餘,於2008年1月27日完工啟用。至此,禮拜堂會堂整體工程總算圓滿完成。禮拜堂會堂一、二樓可容納500人,三樓設隔音母子室,四、五樓成為主日學、青年團契及社區事工教室,期待在最短的時間,讓神的子民充滿這殿,更讓這殿成為榮耀的殿。
參考資料:
一、潘偉信,“台灣聖教會歷史簡介”,http://www.moi.gov.tw/dca/02faith_001_04_06.aspx.
二、林天賜,“新竹聖教會簡介”,基督教台灣聖教會–台灣聖教會會史(1989), pp.94–95.
三、潘偉信,“新竹聖教會簡介”,基督教台灣聖教會–台灣聖教會會史(1989), pp.503–510.
四、劉瑞賢,“新竹聖教會創設四十五週年紀念特刊”(1984)。
五、白義豐,“新竹聖教會六十禧慶紀念刊”(1999)。
https://goo.gl/maps/daKwWaqTP1QqG8yk6
新竹基督教之發展+新竹風情畫(老照片、老文物説故事) | Facebook https://bit.ly/3R4Jmjm
加拿大籍宣教師偕叡理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於1872年3月9日從淡水港登陸,開始在北台灣宣教工作。
1875年淡水廳改為新竹縣,當時竹塹城的中巷是清朝的試院 (考棚),文武秀才都以步行或坐抬轎來到竹塹應考,台灣俗語說:「什麼命食到竹塹餅,什麼腳行到倒吊嶺。」就可知竹塹城是人文萃集之地,是眾目所注之處。
馬偕日記說:『竹塹禮拜堂,起初租賃於,清朝衙門附近, 屋內黑暗、污穢,且伴著豬仔和擁擠的幼小雞鴨,不過就決定租用,當晚就住在那裏,真是難睡的一夜。』(鴉片煙味)
此期間馬偕牧師和他的學生上街頭傳福音,聚集了眾多的人,其妻向婦人們交談,他替人拔了431顆牙齒,施藥給126名病患,這些行動稍消除了人家的疑慮,也使人增加親善感。
當馬偕牧師在門頂掛上「耶穌聖教」扁額時,再度引起市面騷動,但不久便安靜下來,所租借作為禮拜堂之房屋修繕完畢後,於(1878年)11月17日(禮拜日)上午舉行「竹塹禮拜堂」開設禮拜堂。
在130年前之新竹古都,民間宗教之勢力牢固,要在這樣的景況下立足,所遭遇之種種迫害等事情,是出乎想像的。
後來,禮拜堂遷徙至新竹關帝廟旁的巷仔內,竹塹新禮拜堂 (1899~1922) 1899年8月20日中巷新禮拜堂落成。(中巷考棚旁)
由於「竹塹禮拜堂」不敷使用,於1899年遷移至中巷內,即新購位於鄰近考棚之魁星樓,又鄰舊同知署衙之旁之連棟宿舍 (即今南門街111巷16弄8號),而修建為禮拜堂,教堂門框上有灰泥砌成扁聯,橫書「耶穌聖教」,於8月20日舉行獻堂典禮,即「中巷禮拜堂」。
當時福音傳入客雅庄莊家後(即今天公壇前,客雅里中和路。)於同年12月17日設立「客雅庄教會」,其信徒多屬莊姓家族,莊家培養出多位傳教師,其中莊鼎洲則曾為該會之傳道,因同一市區有二間教會,就稱「中巷禮拜堂」為城內教會,「客雅庄教會」為城外教會以區別之。
註1:個人的收藏,1957年部份檔案相片。
註2:倒吊嶺山,海拔647公尺,位於新北市坪林鄉大林村)
新竹風情畫(老照片、老文物説故事) | Facebook https://bit.ly/3R4Jmj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