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箴
作者:張蘊古 唐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154》
今來古往,俯察仰觀。惟闢作福,為君實難。主普天之下,處王公之上。任土貢其所求,具寮陳其所倡。是故恐懼之心弛,邪僻之情轉放。豈知事起乎所忽,禍生乎無妄。固以聖人受命,拯溺亨屯。歸罪於已,因心於民。大明無私照,至公無私親。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禮以禁其奢,樂以防其佚。左言而右事,出警而入蹕。四時調其慘舒,三光同其得失。故身為之度,而聲為之律。勿謂無知,居高聽卑。勿謂何害,積小就大。樂不可極,樂極生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壯九重於內,所居不過容膝。彼昏不知,瑤其台而瓊其室。羅八珍於前,所食不過適口。惟狂罔念,邱其糟而池其酒。勿內荒於色,勿外荒於禽。勿貴難得貨,勿聽亡國音。內荒伐人性,外荒蕩人心。難得之貨侈,亡國之音淫。勿謂我尊,而傲賢慢士。勿謂我智,而拒諫矜已。聞之夏後,據饋頻起。亦有魏帝,牽裾不止。安彼反側,如春陽秋露。巍巍蕩蕩,恢漢高大度。撫茲庶事,如履薄臨深。戰戰慄慄,用周文小心。詩之不識不知,書之無偏無黨。一彼此於胸臆,捐好惡於心想。眾棄而後加刑,眾悅而後行賞。弱其強而治其亂,伸其屈而直其枉。故曰如衡如石,不定物以限。物之懸者,輕重自見。如水如鏡,不示物以情。物之鑒者,妍蚩自生。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汶汶而闇,勿察察而明。雖冕旒蔽目,而視於未形。雖黈纊塞耳,而聽於無聲。縱心乎湛然之域,遊神於至道之精。扣之者應洪纖而效響,酌之者隨深淺而皆盈。故曰天之清,地之寧,王之貞。四時不言而代序,萬物無為而受成。豈知帝力,而天下和平。吾王撥亂,戡以智力。民懼其威,未懷其德。我皇輔運,扇以淳風。民懷其始,未保其終。爰述金鏡,窮神盡聖。使人以心,應言以行。包括治體,抑揚詞令。天下為公,一人有慶。開羅起祝,援琴命詩。一日二日,念茲在茲。惟人所召,自天祐之。諍臣司直,敢告前疑。
-----------------------
冤死才子因獻《大寶箴》上位,因泄密被李世民錯殺,他死的值得嗎
貞觀二年,張蘊古因向李世民獻上一篇勸誡書《大寶箴》這篇文引經據典論君王之道,對李世民進行規諫,因直言得到賞識,直接進入中央機關,貞觀五年,張蘊古做到大理寺丞。
相州有個名叫李好德的人,一直瘋瘋癲癲,時不時說些妖言謬語。
李世民下令審問此案。
張蘊古和李世民說,李好德有精神病是有證據的,按律不應治罪。李世民本來打算赦免李好德。
誰知道張蘊古不知道哪根筋抽了,偷偷將李世民的旨意告訴了李好德,還叫李好德來家裡跟他下棋。
這事被治書侍御史權萬紀知道了。
權萬紀是個陰暗小人,最擅長落井下石之類的,便公開彈劾張蘊古。
張蘊古身為法官,卻泄露宥赦的密語,還與囚犯一起下棋,觸犯天下大忌,李世民怒了,直接下詔把張蘊古斬首。
過了沒幾天,李世民在翻閱《大寶箴》,讀文思人,心中懊悔不已,感覺自己倉促處死張蘊古就是個錯誤。
他就和房玄齡等說:「你們身為朕信任的臣子,朕做的事有啥不合理的地方,你們就要指出來,現在你們一聲中吭,看到不合理的事也不勸阻。朕要你們有何用?張蘊古身為法官,和囚犯玩局戲,還泄露朕的話,罪行嚴重,但按正常律也不至於判死刑。朕當時就是太生氣了,也很衝動,才下令處決,你們這群人竟沒一個人說句公道話?主管的官員們也不再復奏,就殺了,難道這是治國之道嗎?
房玄齡等人是負責修《貞觀律》的。法律的條條他哪條都熟悉。但他一直無條件服從李世民,他道:「臣等都敬畏皇上,也一直認為皇上的旨意就是正確的,所以也沒有深思熟慮。蘊古被處決後,臣也一直難過。
臣有個建議,以後再有判處死刑的,即使下令立即處斬,也得經過五回請奏,這樣方可減少冤案。
所以,李世民和他和大臣們才,商議實行了死刑三復奏制度,過了一段,又改為五復奏。貞觀時的死刑復奏制度,杜絕和減少了張蘊古案的再次發生。也算張蘊古沒白死,讓大唐健全了法律。
-----------------------
唐張蘊古《大寶箴》。
臣潘祖蔭敬書。|印鑑:臣潘祖蔭、翰林供奉 |釋文:聞之夏後,據饋頻起;亦有魏帝,牽裾不止。安彼反側,如春陽秋露;巍巍蕩蕩,恢漢高大度。撫茲庶事,如履薄臨深;戰戰兢兢,用周文小心。 |《詩》之:「不識不知。」《書》之:「無偏無黨。」一彼此於胸臆,捐好惡於心想。眾棄而後加刑,眾悅而後行賞。弱其強而治其亂,伸其屈而直其枉。故曰:如衡如石,不定物以限,物之懸者,輕重自見;如水如鏡,不示物以情,物之鑑者,妍媸自生。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汶汶而闇,勿察察而明。雖冕旒蔽目而視於未形,雖黈纊充耳而聽於無聲。縱心乎湛然之域,游神於至道之精。|潘祖蔭,籍江蘇吳縣,自幼嗜學,二十二歲即以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入仕,一直身居高位。祖父潘世恩是道光間宰輔,父親潘恩綬官至內閣侍讀。潘祖蔭是個爽直敢言的人,曾三次為素不相識的左宗棠諫言保舉,也正是因為潘的維護,左宗棠才得以復起獨領一軍,眾所周知的潘氏所藏西周重器「大盂鼎」即是左宗棠相贈於潘祖蔭,以報答恩情。|潘祖蔭的金石之嗜久負盛名,《清史稿》載:「祖蔭嗜學,通經史,好收藏,儲金石甚富。」潘祖蔭常與同嗜金石的趙之謙、張之洞、陳介祺、吳大徵、王懿榮等交流,其中吳大徵更是潘祖蔭的同鄉、門下弟子。潘祖蔭於金石方面的代表作《攀古樓彝器款識》中的繪圖、摹款即是全由吳大徵執筆。潘祖蔭的侄女潘靜淑與吳大徵的孫子吳湖帆夫妻二人更是為藝界所稱道。潘靜淑嫁給吳湖帆時,嫁妝有潘氏所藏的宋拓歐陽詢《化度寺塔銘》、《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三帖,加上吳湖帆承自祖父吳大徵舊藏的《虞恭公碑》,集合了歐陽詢的四本名帖,此即吳湖帆「四歐堂」的由來。|本幅為潘祖蔭節錄唐張蘊古《大寶箴》句進呈者。《大寶箴》乃是張蘊古上書給唐太宗的一篇勸誡書。帝王之位曰「大寶」,箴是一種文體,即勸誡諷喻的箴言。|張蘊古,相州洹水人。生性機敏,博覽群書,善記憶。628年因呈《大寶箴》,得唐太宗賞識,提拔為執掌全國刑獄的大理寺丞。後唐太宗因冤殺張蘊古深深自責,才有了「死刑復奏制度」的實行。|本幅書法秉承法度,用筆剛健勁利,字行間反映出其深厚的才德學養,結字布政中透出深湛的臨池功力,用筆嚴謹,一絲不苟。整幅作品森嚴內斂,法束其性,理掩其情。文錄《大寶箴》語,應是潘祖蔭作為臣子對君主的規勸警戒。從中不難看得出潘祖蔭的勤政忠貞和爽直敢言。
潘祖蔭楷書 唐 張蘊古《大寶箴》 - 每日頭條 http://bit.ly/35WZY34
--------------------------
대보잠大寶箴
今來古往, 俯察仰觀, 惟辟作福, 爲君實難. 主普天之下, 處王公之上, 任土貢其所求, 具寮陳其所唱. 是故恐懼之心, 日弛, 邪僻之情, 轉放, 豈知事起乎所忽, 禍生乎無妄. 固以聖人受命, 拯溺亨屯, 歸罪於己, 因心於民. 大明無私照, 至公無私親. 故以一人治天下, 不以天下奉一人. 禮以禁其奢, 樂以防其佚, 左言而右事, 出警而入蹕, 四時調其慘舒, 三光同其得失. 故身爲之度, 而聲爲之律. 勿謂無知. 居高聽卑, 勿謂何害. 積小就大. 樂不可極, 樂極生哀, 欲不可縱, 縱欲成災. 壯九重於內, 所居不過容膝, 彼昏不知, 瑤其臺而瓊其室, 羅八珍於前, 所食不過適口, 唯狂罔念, 丘其糟而池其酒. 勿內荒於色, 勿外荒於禽, 勿貴難得貨, 勿聽亡國音. 內荒伐人性, 外荒蕩人心, 難得之貨侈, 亡國之音淫. 勿謂我尊而傲賢慢士, 勿謂我智而拒諫矜己. 聞之夏后 據饋頻起, 亦有魏帝牽裾不止. 安彼反側, 如春陽秋露, 巍巍蕩蕩, 恢漢高大度, 撫玆庶事, 如履薄臨深, 戰戰慄慄, 用周文小心. 詩之不識不知, 書之無偏無黨, 一彼此於胸臆, 損好惡於心想, 衆棄而後加刑, 衆悅而後行賞, 弱其强而治其亂, 伸其屈而直其枉. 故曰, 如衡如石, 不定物以限, 物之懸者, 輕重自見, 如水如鏡, 不示物以情, 物之鑑者, 姸媸自生. 勿渾渾而濁, 勿皎皎而淸, 勿汶汶而闇, 勿察察而明. 雖冕旒蔽目, 而視於未形, 雖黈纊塞耳, 而聽於無聲. 縱心乎湛然之域, 遊神於至道之精, 知之者應洪纖而效響, 酌之者隨淺深而皆盈. 故曰, 天之經, 地之寧, 王之貞. 四時不言而代序, 萬物無言而化成, 豈知帝力而天下和平. 吾王撥亂, 戡以智力, 民懼其威, 未懷其德, 我皇撫運, 扇以淳風, 民懷其始, 未保其終. 爰述金鏡, 窮神盡聖, 使人以心, 應言以行, 包括治體, 抑揚詞令. 天下爲公, 一人有慶. 開羅起祝, 援琴命詩, 一日二日, 念玆在玆. 惟人所召, 自天祐之. 諍臣司直, 敢告前疑.
---------------------------
張蘊古(唐)著,李滉(朝鮮)書
[대보잠-퇴계선생유묵(退溪先生遺墨大寶箴)] http://bit.ly/2BFDxl1
------------------------------
張蘊古--唐朝大臣
張蘊古,[公元?年至六三一年]字不祥,相州洹水人。生年不祥,約卒於唐太宗貞觀中。性聰敏,博涉群書,善綴文,強記憶,尤曉時務,為州閭所稱。
自幽州總管府記室,直中書省。太宗初即位,上《大寶箴》以諷。太宗嘉之,賜束帛,除大理丞。有河內人李好德,以風疾語妖狂,蘊古究其獄,謂癲病不當坐治。御史權萬紀勘其情縱,太宗大怒,令斬於東市。尋悔悟,因下令,自後凡決死者命所司五復奏,以免寃誤。
----------------------
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後悔殺張蘊古?張蘊古簡介
2018-07-21 由 科技生活快報 發表于歷史
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唐朝,說到唐朝小編相信很多人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朝代,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時的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最開始是隋朝的一名大將,最後因為成功推翻了隋朝的統治然後成立了唐朝,後來的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掉了自己的哥哥逼的自己的父親李淵退位,於是,李世民成功上位,其實,李世民還是有兩下子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時的李世民非常擅長打仗,而且也很會做人,不過,在李世民當皇帝的這段時間內,李世民非常的後悔自己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自己殺了張蘊古,張蘊古到底是誰?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要後悔殺張蘊古?後來又制定了怎樣的規定?一起來看看!
其實,說到張蘊古,他是當時唐朝時期很有名的一個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據說當時張蘊古出生就非常的聰明,小時候也是體現出了不凡的創造力。特別是自己的記憶力非常好,同時,張蘊古也被賞識,成為了朝廷的一位官員,當然了,因為張蘊古做事認真,而且不貪污不受賄,在官場上也是非常受歡迎的。
在當時李世民上位的時候,張蘊古是編寫了原本名叫大寶箴的書籍送給李世民,這裡面是講述的治國之道,以及希望李世民成為一個明君的箴言。這樣的書籍李世民看到自然而然是非常的高興了。大大的誇獎了張蘊古一番。在民間有一個突然發瘋,在大街上瘋狂的咬人,這樣,張蘊古命令將這個人關起來,這人名叫李好德。不過,張蘊古通過仔細的觀察和走訪,發現這個人患有精神類疾病,咬人並非他的本意,於是,便放了李好德。
那麼,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最後卻鬧到了李世民的耳朵中了,是因為當時權萬紀報告李世民說這個張蘊古無緣無故的放了李好德,一定是收取了李好德什麼好處,李世民提聽到這話,於是,非常的生氣,下令殺了張蘊古。這一定是在氣頭上做出的決定。當李世民氣消了後覺得張蘊古應該不會這麼做,於是派人去調查李好德,發現李好德確實有精神類疾病,這才發現自己是錯怪了張蘊古。
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防止這樣的事情再度發生,於是,李世民制定了一個條例,以後要被判處死刑,就已經要嚴格的審查五遍,以防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
張蘊古:李世民處死他以後後悔不已,制定一條影響上千年的法律
2018-06-08 由 大家說歷史 發表于歷史
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因為一個名叫張蘊古的人,專門制定了一條法律規定,影響了人們上千年。
張蘊古,他是唐朝相州洹水人,此人自幼聰慧不凡,長大以後更是博覽群書,學識過人,記憶力尤其好。後來,張蘊古做了朝廷官員,他做事滴水不漏,在官場上名聲很好。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張蘊古還專門作了一篇《大寶箴》獻給李世民。所謂《大寶箴》,其實就是張蘊古寫給李世民的勸誡書。「大寶」指的是帝王,「箴」指的是勸誡諷喻的箴言,是一種文體。
張蘊古在《大寶箴》中提出,他希望李世民成為一個千古明君,還列出了極大明君綱要。李世民看過張蘊古的文章以後,非常高興,大大地誇獎了張蘊古一番,還賞賜給張蘊古束帛。
有一次,河內人李好德突然在大街上瘋言瘋語,看上去就像是發狂了一樣,還傷了好幾個人。旁邊看熱鬧的人中,有人將此事告上了官府,張蘊古接到告狀以後就把李好德抓捕入獄了。
但是,經過一番調查,張蘊古發現這個名叫李好德的傢伙當時發狂傷人,並不是故意為之,只是因為他患有癲病。思來想去,最後張蘊古判了李好德無罪釋放。
本來這麼一件小事是不可能會驚動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但是它偏偏就鬧到了李世民面前。
原來,李好德那件事過去以後,張蘊古就被御史權萬紀參了一本,權萬紀非要說張蘊古之所以判李好德無罪,一定是收了李好德的什麼好處,是徇私情了。
這個權萬紀向來以敢於犯言直諫而聞名於世,李世民聽了他的話以後,自然理所當然的相信了權萬紀的話,他當即就龍顏大怒,下令將張蘊古斬首於東市。
後來,等李世民的這股憤怒的脾氣消了,他仔細回顧了這個案件,於是就發現了其中還有很多充滿疑點的地方,派人一查才知道張蘊古並沒有徇私舞弊,而是李好德真的得了癲病,張蘊古所判無誤,他是冤枉而死的。
李世民非常後悔自己衝動之下處死了張蘊古,經過反思,李世民擔心自己以後再犯這種錯誤,就制定了一條規定,但凡是要判處死刑的案件,都必須復奏五次,複審五次才能定罪。
從那以後,犯了死罪的人都要經過五次重重審核才能定罪行刑,大大降低了冤假錯案的發生率,很多人因為這一規定才沒有含冤而死。李世民因為錯殺了張蘊古一人,便制定了這一條規定,影響了中國千年之久。
--------------------------
圖為唐閻立本《步輦圖》描繪的唐太宗。(公有領域)
事後,太宗卻懊悔不已。他認為張蘊古雖然罪狀嚴重,卻罪不致死,只是一時憤怒才下令處死。他立刻下詔:「凡是死刑案件,即使下令立刻處決,也要經過五次復奏。」即處斬死囚之前,官員必須向皇帝奏報五次,得到皇帝的批准後才能執行。在唐朝以前,死刑案件只需「三復奏」,從太宗開始,擴展到五次。可見太宗為了避免錯殺無辜,將律法完善得更為人性化。
當然,仁慈的皇帝也是很有威嚴的,太宗對待囚徒並不是一味地寬赦。貞觀九年,在唐和吐谷渾之戰中,武將高甑生因違抗調度,不滿統帥李靖的責備而誣告其謀反。太宗查明真相後,將他流放到邊遠地區。有人為高甑生求情,說他是秦王府舊將,是老功臣,希望太宗赦免他的過錯。
太宗卻認為,高甑生在秦王府效力,確實不應該忘記他的功勞。但是治國守法,必須統一標準。他說:「如果我今天赦免他,就等於開了僥倖之路。當初起兵太原時,參戰的人很多,如果他得以免罪,那誰會不存僥倖之想呢?」一旦開了功臣免罪的先河,功臣們就會恃寵而驕,倚仗軍功胡作非為,因而太宗堅持原先的判決,不予赦免。
到了貞觀十六年,太宗還時常詢問司法部門。聽到官員們都說當今的刑罰遠比前代寬大,他卻說:「我仍然擔心主管斷案的官員以殺人為公,沽名釣譽,通過危害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地位。現在我所擔心的就在於此!應當嚴加禁止,刑法一定以寬平為要。」
太宗對刑法的態度,可用「寬仁為法、慎行刑獄」八字概括,他這樣做,正是出於對個體生命的重視和珍惜。(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