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仁天皇即位禮:穿上黃櫨染、恩赦55萬前科犯 | 過去24小時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鏡頭背後/天叢雲劍顯靈?天皇即位的「#三神器10連抽」熱潮
2019/10/22 鏡頭背後/天叢雲劍顯靈?天皇即位的「#三神器10連抽」熱潮 | 過去24小時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http://bit.ly/2Wbmv84
日本在22日舉行了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是德仁天皇從今年5月皇位繼承後,最為關鍵... 鏡頭背後/天叢雲劍顯靈?天皇即位的「#三神器10連抽」熱潮 | 過去24小時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日本在22日舉行了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是德仁天皇從今年5月皇位繼承後,最為關鍵的儀式之一。圖為正殿之儀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呼三聲「萬歲」之下正式結束。 圖/路透社
「咦?下雨了...難道是『天叢雲劍』的效果!?」日本在22日舉行了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是德仁天皇從今年5月皇位繼承後,最為關鍵的儀式之一。而與天皇一族有著不可思議淵源的「三神器」,同樣在儀式中伴隨天皇登場。正當即位禮舉行之際,東京陰雲密布、下起小雨,又忽而天晴——日本社群網路上隨即掀起一股神器熱,附會是神器顯靈的異能發動。
所謂的三神器分別是:八咫鏡、天叢雲劍、以及八尺瓊勾玉。典故源於日本神話,由天照大神授予瓊瓊杵尊(初代天皇的曾祖父)後,便由歷任天皇世世代代繼承下去;然而這三件來自神話世界的秘寶,究竟是否真實存在、除了天皇和極少數人有幸得見真面目之外,至今仍是一個微妙的謎題。
在今年5月的「劍璽等承繼之儀」上,德仁天皇就繼承了三神器中的天叢雲劍(又名草薙劍)和勾玉(璽),不過皇居所用的是複製品,目前天叢雲劍的「實物」供奉在名古屋的熱田神宮、八咫鏡供奉於三重縣的伊勢神宮,只有勾玉以及劍的形代複製品,留在皇居的「劍璽之間」。
在今年5月的「劍璽等承繼之儀」上,德仁天皇就繼承了三神器中的天叢雲劍(又名草薙劍...
在今年5月的「劍璽等承繼之儀」上,德仁天皇就繼承了三神器中的天叢雲劍(又名草薙劍)和勾玉(璽),不過皇居所用的是複製品,目前天叢雲劍的「實物」供奉在名古屋的熱田神宮、八咫鏡供奉於三重縣的伊勢神宮,只有勾玉以及劍的形代複製品,留在皇居的「劍璽之間」。 圖/美聯社
圖為「最後的浮世繪師」月岡芳年的作品《日本略史·素戔嗚尊》。描繪素戔嗚尊以十拳劍...
圖為「最後的浮世繪師」月岡芳年的作品《日本略史·素戔嗚尊》。描繪素戔嗚尊以十拳劍斬殺八歧大蛇,並在蛇體內發現「天叢雲劍」的神話。 圖/維基共享
而在今天的即位禮正殿之儀上,劍璽也同樣再度現世(但都包得好好的不會公開展示),不過為何始終不見八咫鏡的出現?原因是八咫鏡做為天照大神的神體(神靈棲息依宿之用),不能輕意移動,因此實物只供奉在伊勢神宮、在皇居宮中的「賢所」安置形代的複製品,天皇的相關宗教儀式也改由本人親自前往賢所,「向天照大神奉告」。
巧合的是,22日即位禮的天氣陰雨,而當正殿之儀準備舉行的前後時分,天空中下起了小雨,由於傳說中三神器之一的天叢雲劍,擁有操控風雲、召喚降雨的神力,加上後來短暫的天晴,種種天氣「奇象」讓日本的社群網路上爆發一陣顯靈風潮,「這就是天叢雲劍的力量嗎!」「日本是現實存在的奇幻國度啊」諸如此類的發言。
與此同時,也在不知道從何緣起的情況下,Twitter上瞬間衝出大量熱門關鍵詞:「三種の神器10連ガチャ 」(三神器10連抽),眾多玩起網路上的流傳的心理測驗,以手遊課金抽扭蛋的風格來看看自己能抽到什麼,其中也不乏電冰箱、黑白電視、洗衣機這套「日本戰後三神器」,以及經濟起飛後被日本社會稱為「新三神器」的彩色電視、冷氣機與汽車。
雖說天皇繼承了三神器,但平常並不會裝備在身上(裝備之後會產生何種效果,目前也尚未有實證測知),儀式完成之後,神器也將回歸原處。
日本在22日舉行了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是德仁天皇從今年5月皇位繼承後,最為關鍵...
日本在22日舉行了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是德仁天皇從今年5月皇位繼承後,最為關鍵的儀式之一。而與天皇一族有著不可思議淵源的「三神器」,同樣在儀式中伴隨天皇登場。 圖/歐新社
鏡頭背後/天叢雲劍顯靈?天皇即位的「#三神器10連抽」熱潮 | 過去24小時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http://bit.ly/2Wbmv84
即位禮當天,日本皇宮附近出現彩虹(《日刊體育》)新日皇德仁登基 好神 即位禮前突現彩虹
當地時間22日,日本天皇德仁在東京皇宮宣告即位。當天早上開始東京一直下著大雨,在下午即位儀式將要開始前,雨逐漸變小,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該現象引發了日本網民的熱議,紛紛上傳彩虹照片並大開腦洞進行各種聯想。
據日本《日刊體育》23日報道,22日上午東京大雨,日本宮內廳將即位儀式工作人員減少到了三分之一。有日本網民猜想下雨是因為即位儀式中用到了三神器之一的“天叢雲劍(草薙劍)”(另外兩件是八咫鏡和八尺瓊勾玉)。
據日本民間傳說,這把劍可以在天空中匯聚雲層帶來降雨。之前,明仁天皇退位時的4月30日、德仁天皇繼承皇位的5月1日,也下過雨。 天皇即位禮日皇宮上空現“異象” 日網友大開腦洞(圖) | www.wenxuecity.com http://bit.ly/2pT2x5B
日本天皇德仁與皇后雅子22日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美聯社)
吳祚來專欄:日本天皇年號「令和」,是一次「脫華事變」?-風傳媒 http://bit.ly/2Jefi1I
日本天皇的「年號」傳統源於古代中國,這是一種皇權或王權對時間的主權佔有,不僅擁有天下的土地人民(王土王民),還佔有了時間(王時間)。帝王年號文字組詞多具道德與祈福意義,原則上,年號的選取決定權在當朝君王,但因為日本曾有過漫長的幕府統治時代,天皇被虛位,所以年號的選取、決定權很長時間在幕府。二戰之後,日本天皇褪除神性,成為民族國家象徵,現在的年號選取與決定權,因此在民選政府。「令和」年號選取方式的「革命性」改變,是一次象徵性的脫華事變嗎?
一、從「令和」說起
2019年五月一日,日本新天皇、現年59歲的皇太子德仁上位,新年號「令和」。10月22日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德仁將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政體的第126位皇帝。
自古以來,日本天皇的年號均採集自中國古代典籍,而這是第一次採集自日本的古代經典,首相安倍晉三說,這個名字是從日本最古老的詩集——作於西元八世紀的《萬葉集》——中挑選出來的,取自一首關於梅花在嚴冬過後綻放的詩。據當地新聞媒體援引學者的話說,這是一個有著多重含義的詞語,包括「秩序與和平」、「吉祥和諧」以及「歡樂和諧」。
我們知道,日本皇家年號(日語:元号)紀年方式源於古代中國,始於大化革新時開始,起初和中國明朝之前一樣,不只在更替君主時換年號,後來更換年號的權力甚至掌握在幕府或武家政權的手上。明治天皇登基時頒佈命令,改為一個天皇固定使用一個年號,稱為「一世一世」。
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次天皇年號字源選取方式的改變,都意味著日本皇家完全「脫華」了。
日本社會為了日本天皇新年號「令和」做準備。(美聯社)
日本社會為了日本天皇新年號「令和」做準備。(美聯社)
日本天皇年號「脫華」,究竟意味著什麼?
新年號不從中華經典中選取文字組辭,是日本皇家歷史中的一次「事變」,因為從有年號以來,第一次切斷了與中華經典的象徵性關聯。儘管它不是日本皇家主動而為之,決定權在日本政府。
我們知道,中華文字源於甲骨文,最初主要用於占卜天意神事,以指導、決斷人事。當中國文字與經典傳入日本之時,卻是現世理性狀態,日本人接受它是基於其人文道德價值。日本皇家學習中華朝廷模式使用年號,取用漢字組詞,既是宣威,也是示德,中華文字、言辭、經典、概念,成為一種意義體系,被日本人有選擇地接受使用。它是升級版或精緻版本的中華文化,這是因為日本人確立了自己的文化主體性,而確立其文化主體性,是從語言主體性開始的。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人是懸掛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一種動物。」古代日本文明的意義之網,是借助中華文明的價值體系甚至文字符號元素編織出來的,既可以見到中華文明的諸多元素(儒佛教義),甚至政制框架(隋唐律令制、階位制),還有精緻地選擇性地使用中華價值元素,譬如沒有借鑒宦官制、科舉制,卻將忠誠、效忠天皇做成了政教合一模式,而天下觀念,問鼎中原,一統天下,這種中華第一病毒,也成為日本主流精英的初心、使命與夢想。
如果說中華文明中的道德仁義、敬天愛民使日本社會有了秩序與和平,而天下一統、問鼎中原、稱霸天下的夢想,卻使日本走上了從歷史上多次的朝鮮戰爭到二戰,不歸之路,給東亞與日本都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正是天下觀、一統天下的使命,使日本明治維新不是追求自由民主憲政,不致力於獨立與和平,而是通過大政奉還,「尊王攘夷」、最終要「平天下」。明治維新,本質是器物維新(學習西洋),政制唯舊(王政復古)。
明治維新,只是打倒了幕府,而新的精英軍政,仍然在某種程度上扶持朝廷,致力於軍國主義擴張,明治的君主立憲,是天皇之下人人平等,人人效忠天皇,政教合一、軍政合一,直到二戰結束,美國主導了日本新的君主立憲進程,天皇不再具神格,而成為民族國家象徵,人文道德象徵。
現在我們看到的令和年號,並不是天皇朝廷的選字,年號選擇權掌握在民選政府與社會精英手中。精英們不再從古中華文獻中擷字,而是從日本「自己的」古代經典中選字,象徵意義深遠,值得回味、分析。
2019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戰敗74周年,天皇德仁與皇后雅子出席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AP)
2019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戰敗74周年,天皇德仁與皇后雅子出席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AP)
二、中華文明影響日本,福兮、禍兮?
觀察日本歷史,總體而言,天皇朝廷是保守的,而社會精英致力於維新。這與中華文明異趣,中華文明是朝廷保守,而社會力量多以暴力革命來實現改朝換代,改朝換代、治亂迴圈,成為中華文明宿命。
保守道德、天皇神格、虛位(長期無統治實權),成為天皇朝廷「萬世一系」、至今綿延的要因。這種保守包括象徵性的保守,就是年號選取方式,現在看來,這種保守方式已被日本當局「維新變法」了。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象徵性「脫華事變」。
所謂脫華,有雙重意味,一是指脫離中華文化對日本天皇年號傳統深遠的影響,更追求日本文化的獨立性,天皇年號割斷了與中華文化的臍帶;二是指日本皇家與政府的現實考量,因為日本二戰之後皇室有一系列的變革,年號選取方式的改革也是應有之義,遲至今天是因為新天皇上位,才得以實施。
民族文化的秘密在文字符號裡:人文精神符號體現在年號的選取,中華文化圈的年號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與倫理價值追求,也可以視其為一個君王的徽標,德性追求與祈福願景兼而有之。
天皇紀年仍然是日本的紀年方式之一(與西元紀年相配應),這意味著日本的時間仍然象徵性的屬於天皇,當天皇已無國家行政權,只是民族國家象徵,天皇紀年、年號因此也只是文化象徵,以體現文化傳統的保守性與人文精神符號價值。
在過去的時代裡,日本皇家對此傳統的學習與使用,既使當政天皇的時間成為日本時間,又使人們借此認知到年號的意義,而年號均是從中國古代典籍中尋找,每一次翻尋中國典籍,都是對日本的母體中華文明的回望,都會引領整個日本國家對中華文明的尊崇與導源,這就像當代奧運聖火,要從古希臘奧運聖地去點燃火種一樣,具有神聖的象徵意義。
吳祚來專欄:日本天皇年號「令和」,是一次「脫華事變」?-風傳媒 http://bit.ly/2Jefi1I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天皇德仁。(美聯社)
沒有一個媒體或文化研究者追問日本政府或皇室,是什麼因由,使日本現在改變了這樣的神聖的人文傳統。
人文傳承也是一種人文感恩,一個家庭把古代祖先的某一器物或標識傳承下來,是一個紀念與感恩,中華文明或漢儒文明哺育了日本古代文明,特別是儒家經典奠定了日本主流社會的道德價值基石,所以,才有皇室從大化改新開始通過年號的方式,既宣威於世,也示德於民,而對母體文明也是一次感恩與回望。
日本政府主導的天皇年號選取,發生了重大異變,政治意味可能更為明顯,強調自己民族文化的獨立性或人文精神獨立性,再也不必去翻閱古老的中國經典中找尋道德智慧了。
漢儒文明對日本與日本皇室,是雙刃劍,一方面它給日本帶去了古代農業文明,另一方面,它的天下一統觀,致命的影響了日本精英,實現一統大陸或大東亞共榮,甚至一統天下,成為其初心、使命、夢想。當中國官方不斷要求日本反省侵略史,最應該反思反省的應該是中國,因為中國夢仍然是天下一統夢,統一臺灣成為一種使命,而不把自由、民主、憲政、維護人權、平等、和平當成初心使命,這就與明治維新之後至二戰的日本,並無二異了(中華古文明對日本的致命影響,限於篇幅不再展開論述,將另篇專論)。(相關報導:她不再是菊花王朝的囚徒:等了26年,雅子終於重回外交舞台!德仁天皇接見川普,皇后雅子展現令和流女子力|更多文章)吳祚來專欄:日本天皇年號「令和」,是一次「脫華事變」?-風傳媒 http://bit.ly/2Jefi1I
-------------------------------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皇后雅子。(美聯社)
目前正在日本訪問的川普27日一早趕赴東京都的千代田區,在皇宮警察樂隊的演奏聲中,川普車隊9時從正門駛入皇居,準備拜訪剛剛繼位的日本天皇德仁與皇后雅子。9時20分許,打上鮮紅領帶的川普偕同一身典雅白色洋裝的夫人梅蘭妮亞下車與天皇夫婦招呼寒暄,美日媒體此時都注意到,德仁雅子與過去的天皇夫婦完全不同,因為這是一場不需要翻譯的會面。對雅子來說,尤其如此。
美國總統川普作為日本新天皇繼位後的首位國賓,這個安排當然不是偶然所致,而是說明了日本當前最重要的邦交國就是美國。日本在二戰慘敗之後,第一位國賓就是美國領導人: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森。從1953年尼克森訪日之後,共有7位美國總統作為國賓赴日訪問。川普雖然兩年前也曾訪日、並與明仁天皇夫婦會面,不過當時他名義上並非國賓,而是「公式實務訪問賓客」,但安倍以國賓之禮相待。上次以國賓身分訪日的美國總統,則是2014年4月的歐巴馬。
她不再是菊花王朝的囚徒:等了26年,雅子終於重回外交舞台!德仁天皇接見川普,皇后雅子展現令和流女子力-風傳媒 http://bit.ly/2N7Ewjw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27日成為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後第一個接見的國賓。(美聯社)
川普拜會天皇的服裝似乎也有特別講究,雖然他的深色西裝無甚特別,但鮮紅領帶被《朝日新聞》解讀為就是「日之丸」的配色。一如他在佛羅里達海湖莊園接見習近平時,也曾打上一條紅色領帶,當時則被媒體解讀為這代表了「中國紅」。跟川普一樣,天皇德仁也是身著西裝出席,繫了一條淺色的藍白斜紋領帶。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27日成為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後第一個接見的國賓。(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27日成為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後第一個接見的國賓。(美聯社)
在歡迎儀式上,樂隊分別演奏了美國國歌和日本國歌《君之代》,川普接受了日本陸上自衛隊儀仗隊的「榮譽禮」,並且接受揮舞著美日國旗的日本小學生歡呼,這一切都行禮如儀。不過德仁與雅子與川普夫婦握手寒暄時,身旁並沒有翻譯隨侍在側,四個人使用英語輕鬆交談。
美國總統川普27日親赴東京皇居,成為日本新天皇德仁首位會見的國賓。(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27日親赴東京皇居,成為日本新天皇德仁首位會見的國賓。(美聯社)
擁有哈佛、牛津學歷的日本皇后
德仁天皇夫婦之所以展現出與過去皇室迥然不同的外交風格,是因為擁有英國牛津碩士學歷的德仁,是第一位曾經留學海外的日本天皇;至於皇后雅子的學經歷也不遑多讓,她是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東京大學法學部肄業、同樣擁有牛津碩士學歷,並考入外務省擔任多年外交官。
德仁親王1993年與平民出身的小和田雅子結婚。(美聯社)
德仁親王1993年與平民出身的小和田雅子結婚。(美聯社)
1993年6月,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德仁親王與小和田雅子舉行世紀婚禮,由於嫁入皇室,雅子從此拋棄了自己的姓氏小和田,也被迫放棄了自己的外交官生涯,甚至因為適應不良罹患憂鬱症。澳洲記者班·希爾斯(Ben Hills)出版的《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犯》(Princess Masako : Prisoner of the Chrysanthemum Throne),直指雅子背負了龐大生子壓力、加上失去工作舞台,讓這位嫁入皇室的才女成了「菊花王朝的憂鬱囚徒」。在嫁給德仁的26年後,當年的雅子妃晉升成為雅子皇后,這位昔日的外交才女也再次站上了外交舞台。
雅子妃時代的壓抑過往
其實雅子並非第一次以皇室成員身份從事外交工作。1994年,他與夫婿德仁親王一同訪問中東七國,足跡踏遍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約旦、卡達、巴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對於曾任外交官的這位女性精英來說,外交親善工作該是她最能發揮所長之處。但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1996年指出,雅子妃在日本皇室的傳統之中,根本無法發揮所長。
確實,在中東之行之後,雅子妃極少出訪,日本媒體對於她的報導幾乎都是是否懷孕,繼承日本萬世一系血緣的小皇子何時降生。1999年,雅子妃不幸流產,東宮侍醫還特地召開記者會,解釋流產與海外訪問等公務沒有關係,但由此也可以想見保守派給予的壓力與批判聲浪。2001年,雅子妃終於生下女兒愛子內親王,不過在日本《皇室典範》的保守規定下,女性完全沒有擔任天皇的資格,生子的壓力持續讓雅子妃喘不過氣,隔年她便被診斷出「適應不良症」,2003年起完全停止公務活動。
德仁出於對雅子的疼愛,2004年5月在記者會上突然脫稿表示:「雅子妃放棄外交官職務進入皇室,感到非常的痛苦,因為她長期不被允許參加海外訪問行程。」為了陷入憂鬱的愛妻,德仁更證實了宮內廳給予的壓力與限制:「確實存在著一些事態發展,剝奪了雅子妃的事業與職業性格。」憑藉著德仁親王罕見的護妻發言,外界才得以窺見雅子困坐皇室的壓力與無奈。
她不再是菊花王朝的囚徒:等了26年,雅子終於重回外交舞台!德仁天皇接見川普,皇后雅子展現令和流女子力-風傳媒 http://bit.ly/2N7Ewjw
新天皇德仁與皇后雅子。(美聯社)
表現更勝天皇,但宮內廳並未公布細節
《讀賣新聞》稱,德仁天皇首次會見國賓川普,意味著皇室外交的國際親善工作正式上路。在皇居「竹之間」的會面一共持續了15分鐘左右,《朝日新聞》引述宮內廳幹部說法,稱川普兩年前與明仁天皇夫婦見面時頗為緊張,但是這次與德仁夫婦見面就非常放鬆。在歡迎儀式後,雙方移至皇居的「竹之間」舉行正式會談,席間聊到天皇傳統、相撲、教育、運動等話題。德仁雖然在正式會面時還是要借重翻譯,但雅子則是全程以英語跟梅蘭妮亞相談甚歡。令和時代的皇室外交,顯然要倚靠雅子之處更多。(相關報導:大相撲、高爾夫、爐端燒...安倍「迷湯外交」奏效?川普同意「美日貿易協定選後再談」,安倍誇稱「美日關係天下第一」|更多文章)
她不再是菊花王朝的囚徒:等了26年,雅子終於重回外交舞台!德仁天皇接見川普,皇后雅子展現令和流女子力-風傳媒 http://bit.ly/2N7Ewjw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與日本德仁天皇夫婦。(美聯社)
川普在席間曾詢問德仁天皇為何英文如此流利,德仁表示過去曾在英國住過寄宿家庭,也在牛津攻讀碩士。德仁也介紹皇后雅子曾在紐約讀幼稚園、在波士頓就讀高中,更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但在宮內廳披露的交談內容中,幾乎全是德仁與川普的對話細節,雅子皇后雖然可以直接以英語跟梅蘭妮亞對談,但宮內廳僅簡單記述「兩人談及兒童教育與運動」,外界根本無從得知雅子具體說了些什麼。雖然日本天皇與皇后並稱「兩陛下」,但宮內廳的對待顯然有別,日本要走出保守的皇室文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她不再是菊花王朝的囚徒:等了26年,雅子終於重回外交舞台!德仁天皇接見川普,皇后雅子展現令和流女子力-風傳媒 http://bit.ly/2N7Ewjw
https://youtu.be/kT89u5Mqlp8
日本宮廷盛裝「十二單衣」 http://bit.ly/2pIYokY
皇位繼承的重要儀式:「即位之禮」與大嘗祭
https://is.gd/b1yZkC
2019年10月21日 上午8:20
新天皇繼承皇位的主要儀式將在今年秋季相繼舉行。10月22日將邀請195個國家的代表,舉行天皇陛下向國內外宣佈即位的「即位禮正殿之儀」。11月14日傍晚到次日淩晨,將按古禮舉行一代天皇惟有一次的大型神道儀式——大嘗祭。
儀式宛如平安時代的畫卷
歷代天皇繼承皇位的核心儀式都是在即位翌年以後舉行的。因為上一代天皇駕崩後,需要經過一年的服喪期才能著手準備。而此次皇位繼承是伴隨上皇陛下生前退位發生的,所以主要儀式都安排在天皇陛下即位當年舉行。
「即位之禮」最核心的部分是作為國家儀式舉行的「即位禮正殿之儀」。儀式將於成為國民假日的10月22日,在皇居宮殿中規格最高的正殿「松之間」舉行,整個儀式將如平安時代的畫卷一般徐徐展開。參考1990年的上一次儀式,可以設想此次儀式的流程大致如下。
身著天皇專用束帶(平安時代以後天皇和宮家的正裝)的天皇陛下將登上「高御座」,發表宣告即位的講話。高御座意味著天皇的寶座,從平安時代的即位儀式開始,一直沿用至今。現在使用的高御座是1915年為大正天皇舉行即位之禮而新造的,高6.5公尺,重8噸。而身著十二單(日本公家女子傳統服飾中最正式的一種——譯注)的皇后陛下將登上旁邊尺寸小一圈的御帳臺。其他成年皇族成員也將身著平安時代的服裝集體亮相。
此次邀請觀禮的國家數量較上一次增加30個,包括195個國家的祝賀使節在內,共有約2500名國內外代表(上一次約2200人)列席觀禮。「松之間」前面的中庭揚起各色旗幟,身著古代裝束,手執長刀和彎弓的宮內廳職員在旗幟前整齊列隊。
上一次儀式上首相高呼「萬歲」引發爭論
天皇陛下發表講話後,安倍晉三首相將發表祝詞,並帶領現場日方列席人員三呼「萬歲」。上一次是戰後第一次即位禮,所以針對作為國民代表的「首相」的服裝、呼喊「萬歲」的地點和如何呼喊「萬歲」這三點,有關方面在籌備階段出現了分歧。
當年,在明治憲法下舉行的昭和天皇即位禮,時任首相的田中義一身著古代裝束,發表祝詞稱「臣義一…」後退回中庭,一邊仰視高御座,一邊高呼「天皇陛下萬歲」。要求遵循傳統舉行儀式的保守派,與認為此舉「有悖於標榜國民主權的現行憲法之精神」而堅決反對的在野黨之間產生了矛盾。
經政府和宮內廳討論研究,最後決定讓時任首相的海部俊樹身著作為國事行為的儀式的標準服裝燕尾服,留在上皇陛下所在的「松之間」內,呼喊「恭祝即位,天皇陛下萬歲」。這樣一來,呼喊「萬歲」的宗旨就明確了。安倍首相大概也會效仿前例。
時長大約30分鐘的儀式結束後,天皇陛下和皇后陛下將換上西式服裝,乘坐敞篷車從皇居前往4.7公里外的現住址——赤阪御所(前東宮御所),舉行巡遊儀式,接受民眾祝賀。這也是國家儀式,名曰「祝賀御列之儀」。上一次巡遊車隊由44輛車組成,沿途約有12萬民眾圍觀。
天皇陛下(當時)在即位之禮的祝賀巡遊活動中向沿途的民眾揮手致意,1990年11月12日,東京青山大道(時事)
一代僅舉行一次的大嘗祭
在上一次舉行的一系列皇位繼承儀式中,爭議最大的當屬新天皇祈求國泰民安和五穀豐登的「大嘗祭」。大嘗祭是新天皇即位才舉行一次的盛大儀式,內容和歷代天皇每年在宮中舉行的新嘗祭大體一致。由於宗教色彩強烈,所以秋篠宮殿下在2018年秋季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動用國費是否妥當?舉行儀式本就應該量力而為」,引發了軒然大波。
和上次一樣,將在皇居東御苑建造用於舉行神事活動的「大嘗宮」,從11月14日傍晚開始通宵舉行大嘗祭。身著純白色祭服的天皇陛下將在微弱的光亮之中,進入舉行核心儀式的祭祀殿堂「悠紀殿」。身著白色十二單的皇后陛下等皇族成員也將列席儀式。
上一次修建的大嘗宮,攝於1990年11月,皇居東御苑(時事)
獨自進入大嘗宮正殿內堂的天皇陛下在燈光中走到面向神座的御座前,向祖先天照大神等神明供奉稻米、白酒、黑酒和煮鮑魚等祭品。然後宣讀御告文,感謝先祖保佑國泰民安和五穀豐登,並祈求先祖未來繼續保佑日本,結束祭祀後,舉辦直會宴,食用供奉的酒菜。
在手持施有鳳凰裝飾的蓑衣草傘的侍從陪同下,天皇陛下(當時)走向主基殿,1990年11月23日,皇居東御苑大嘗宮(時事)
結束時長約3小時的儀式後,天皇陛下將稍作休息。次日淩晨,將在另一個「主基殿」重複一遍相同的流程。這是植根於日本特有農耕文化的一種儀式。
宮內廳對「神格化秘密儀式」的說法予以否定
但社會上一直存在各種流言蜚語,有人說這是天皇在殿內舉行的「秘密儀式」,完全不公開,殿內設有臥榻,所以「新天皇通過與神共寢而獲得神格」。對此,宮內廳上一次回應稱「臥榻是神明(天照大神)休息的地方,並沒有寢具用品,天皇陛下並不會躺在上面」,否定了大嘗祭是天皇神格化的儀式這種流言。
現在沒有任何關於大嘗祭的法規。雖然戰前舊皇室典範中有所規定,但戰後的現行典範刪除了相關規定。上一次,政府依據憲法上規定「國家不可從事任何宗教活動」的政教分離原則,並未將大嘗祭定為國事行為(國家儀式)。但此次政府判斷「憲法規定皇位世襲,(從7世紀天武天皇開始的)大嘗祭是一項傳統的皇位繼承儀式,具有公事性質。如果著眼於這一點,那麼即便是帶有宗教性質的儀式,也可以允許公費支出」。於是,大嘗祭被定位為一項具有公事性質的皇室活動,其費用將從作為皇室公共活動經費的「宮廷費」中支出。
對此,秋篠宮殿下發表言論稱「應該使用作為天皇家私人生活費的『內廷費』而不是國家經費來舉辦儀式」,引發軒然大波。同時大家也了解到,殿下曾向宮內廳提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稱「不用為了大嘗祭而新設祭祀場所,可以在舉行新嘗祭等宮中祭祀的『新嘉殿』舉行,由此縮減費用」。
宮內廳這次決定,將大嘗宮的規模較上一次縮小20%,針對上一次全部採用木建築,這次將改為部分採用預製板來建造,核心建築悠紀殿和主基殿由茅草屋頂改為板材屋頂,邀請的觀禮嘉賓人數控制在700人左右,較上一次減少200人。但由於人事費和材料費暴漲,大嘗祭的經費仍將達到27億多日圓,較上一次增加4億7000萬日圓。
大嘗宮原本是為了特別的祭祀活動而建,一夜儀式結束後就要立刻拆除的簡易建築。但上一次的大嘗宮接近舊憲法下天皇神格化時的狀態,所以建造費用才變得非常龐大。不過,一些參加了上一次儀式的觀禮人員表示「雖然氣氛是有了,但什麼都看不見,而且天氣寒冷,中途離場的人很多」。此次的大嘗祭也將在國民對祭祀活動理解度不高的背景下進行 https://is.gd/b1yZkC
展現和食文化極致 德仁天皇「饗宴之儀」晚宴菜單曝光https://is.gd/oQMGFZ
分享展現和食文化極致 德仁天皇「饗宴之儀」晚宴菜單曝光到Facebook分享展現和食文化極致 德仁天皇「饗宴之儀」晚宴菜單曝光https://is.gd/oQMGFZ
日本德仁天皇昨晚間在皇居豐明殿舉辦「饗宴之儀」,招待世界各國賓客。(路透)
2019-10-23 13:3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德仁天皇昨日即位,晚間在皇居豐明殿舉辦「饗宴之儀」,德仁天皇夫婦及皇室成員以和食套餐招待來自世界各國元首及皇室,晚宴套餐除了展現日本和食特色,同時也顧及到穆斯林及素食賓客。
https://is.gd/oQMGFZ
「饗宴之儀」晚宴餐點內容。(圖擷取自推特)
綜合日媒報導,宮內廳指出,「饗宴之儀」套餐從「烤鯛魚」和「鹽蒸鮑魚」等前菜開始。接著是魚貝類的醋拌涼菜,然後是「牛肉蘆筍卷」和「蒸蛋羹」炸物則是雞肉、螃蟹和鱚魚「三色炸物」,主食是鯛魚肉鬆蓋飯、湯品為伊勢龍蝦松茸湯,最後是水果和日式點心。
由於套餐中餐點並沒有使用豬肉,所以招待穆斯林賓客的也是使用一樣的菜單,唯一不同的點是餐點使用的牛肉和雞肉為按照伊斯蘭戒律戒律進行處理的「清真肉品」。素食賓客,套餐則對部分食材進行了更換,準備了「醋拌蔬菜」、「腐竹蘆筍卷」、豆腐和茄子等「三色油炸品」等料理。
飲品部份,除了準備日本酒之外,還準備了紅白葡萄酒、橙汁和日本茶,紅白葡萄酒均選用法國産,白葡萄酒為「Corton-Charlemagne 2011」、紅葡萄酒為「瑪歌酒莊2007」
總主廚高橋慶太表示:「能夠參與到這樣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感到非常榮幸。 餐點除了可以滿足創意和調味外,還具有豐富多彩的佈置,希望世界各地的賓客都能透過餐點來感受到日本料理的傳統。」https://is.gd/oQMGFZ
「即位禮正殿之儀」上的德仁天皇與日相安倍晉三。(美聯社)
10月22日是日本德仁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他與雅子皇后在皇居的「松之間」分別站上「高御座」與「御帳台」,正式對國內外宣告即位,也接受日本首相為首的三呼萬歲。這個儀式除了象徵天皇的三神器之外,就是象徵皇位的「高御座」。其實這次儀式使用的高御座上次使用已是29年前的往事。這次為了德仁即位,宮內廳特別編列5億日幣(約合新台幣1億3800萬元)進行修復。
https://is.gd/PhtAtS
德仁天皇22使用的高御座,是在大正天皇即位時(1915年)製作,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基本上高御座就是一個方形台座上的椅子,上面設有八角形天蓋,重約8噸、高約6.5公尺。《日本經濟新聞》稱,整個「高御座」都沒有使用釘子,使用卯榫結構接合。在造型上則是以黑漆底座、四周圍繞朱漆高欄,八角形地板上豎有8根圓柱撐起八角天蓋。座頂的9隻靈鳥和鳳凰裝飾,是古代中國傳説有德天子治世才會出現的神鳥。高御座內部除了天皇御座,左右擺放歷代天皇傳承的劍璽,以及用於公務的玉璽、國璽。
明仁天皇在平成二年時進行的即為禮正殿之儀。(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明仁天皇在平成二年時進行的即為禮正殿之儀,當時的日本首相是海部俊樹。(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朝日新聞》稱,高御座平時收在京都御所的紫宸殿,上次拿出來使用是明仁上皇當年(1990年11月)繼位,也是在「即位禮正殿之儀」使用。由於29年來都沒有再被拿出來使用,許多地方都出現褪色,金屬裝飾劣化也非常明顯。宮內廳編列今年編列約5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億3800萬元)的維修與運送預算,聘請民間業者進行修復。
10月22日「即位禮正殿之儀」上的日本德仁天皇與首相安倍晉三。(美聯社)
10月22日「即位禮正殿之儀」上的日本德仁天皇與高呼萬歲的首相安倍晉三。(美聯社)
在當年明仁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由於有激進分子宣告要破壞高御座,為了預防萬一,自衛隊出動直升機將高御座與御帳台從京都秘密運往東京。這次雖然沒有29年前的緊張氛圍,宮內廳仍慎重其事,將高御座與御帳台分解成3千多個零件,9月份以卡車運入皇居組裝,並且進行重新刷漆等修繕工作。
日本德仁天皇「即位禮正殿之儀」(AP)
日本德仁天皇「即位禮正殿之儀」(AP)
德仁的高御座雖然「只有」百年歷史,歷經大正、昭和、明仁、德仁等4位天皇的「即位禮」,但早在《古事記》、《日本書紀》中就有「天津高御座」的記載,甚至有高御座源自天孫降臨神話的說法,因此高御座跟天皇三神器一樣,都具有一定的神話與宗教色彩。日本的歷史學者認為,自奈良時代開始,日本天皇在即位、朝賀、接見外國時節時,就會在高御座中進行,不過現在只限即位才會使用。在平安時代(794~1185年)的書籍中,則可以看到當時「高御座」的座頂跟現在一樣是八角形。
春齋年昌的畫作〈岩戸神樂之起顯〉,描繪了天照大神出洞時的場景。(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https://is.gd/PhtAtS
穿著黄櫨染御袍的明仁天皇,向天照大神與皇室先祖稟告今天即將退位。(美聯社資料照)
神奈川大學的日本思想史教授中島三千男指出,天皇與皇后在高御座與御帳台中的「開帳」儀式,基本上就是天皇保持神秘化與權威化的手段,因為「高御座」就是模仿當初天照大神授予神勅與三神器的神座,「即位禮正殿之儀」一定要在「高御座」上進行,多少有「日本就是神創造的國家」、「天皇就是神」的意味,只是這些戰前的儀典,今日卻仍被沿襲下來。
10月22日「即位禮正殿之儀」上的日本德仁天皇與雅子皇后。(美聯社)
10月22日「即位禮正殿之儀」上的日本德仁天皇與雅子皇后。(美聯社)
由於高御座的神話與傳說背景,加上天皇必須登上造價昂貴的高御座,帶著劍璽神器居高臨下、接受日本首相三呼萬歲。日本一直有批判聲浪,認為「即位禮正殿之儀」的宗教色彩太過濃厚,違反《憲法》規定的政教分離原則,天皇居高臨下的姿態也與主權在民原則矛盾。1995年大阪高等法院也曾指出,包括劍璽與高御座都有違反政教分離之嫌,但日本目前仍維持古禮,天皇即位的相關國事行為也尚未被判決違憲。中島三千男也指出,日本現在已經是一個民主國家,這些儀典也到了應該有所調整的時候了。(相關報導:【全文】「萬歲!」21世紀首登場的天皇即位儀式:德仁在2000名政要見證下登基,誓言貼近國民、祈願世界和平|更多文章) https://is.gd/PhtAtS
「即位禮正殿之儀」上的德仁天皇。(美聯社)
22日「即位禮正殿之儀」所使用的「高御座」和「御帳台」預計將於2019年12月22至25日、2020年1月2至19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2020年3月1至22日,則會回到京都御所公開展示。平成天皇即位時也曾開放民眾參觀,當時僅開放短短10天就有16.2萬人到訪。
日本德仁天皇於2019年10月22日(二)舉行即位大典「即位禮正殿之儀」,日本造幣局也推出了「天皇即位紀念五百円硬幣」,10月18日開始於各大銀行兌換。因為設計精緻又具紀念價值,加上可直接等價用500日圓兌換,也造成新一波的搶換人潮。紀念幣日本全國限量500萬枚,來日本自由行的人如果想買來收藏,趕快到附近的銀行問看看吧!
圖片來源:財務省
▋日本天皇即位紀念硬幣限量500萬枚!精緻刻紋、防盜技術更增收藏價值!
這次推出的即位紀念幣全名為天皇陛下御即位記念五百円バイカラー・クラッド貨幣。「バイカラー・クラッド」指的是一項防偽技術「Bicolor Clad」,會在硬幣中夾一層金屬版「Clad」,讓硬幣呈現三層構造,「Bicolor」則是指雙色設計,這項技術也預計於2021年推出日圓新鈔、硬幣時,導入至新版的500日圓硬幣中。日皇「即位紀念硬幣」10/18 發行!限量500萬個,日本各大銀行開始兌換 | 樂吃購!日本 http://bit.ly/365dl19
全球/德仁天皇即位禮 千年日本宮廷風華盡在於此
全球/德仁天皇即位禮 千年日本宮廷風華盡在於此 - Yahoo奇摩新聞 http://bit.ly/2q7x5k9
2019年10月29日 上午11:43
日本天皇22日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也就是「登基加冕」,但因為日本傳統上信仰「神道教」,儀式型態和西方國家相當不同。
當天皇族都換上了平安時期的古裝,女性成員甚至得穿上重達20公斤的「十二單衣」。最後天皇帶著三神器,登上「高御座」,宣讀即位宣言。
整套儀式其實都是根據日本神話故事而來,許多細節都有它的講究和代表意義。日本天皇的即位禮有哪些「眉角」?請看以下報導。
|逾2000名國內外賓客 德仁天皇即位禮全球矚目|
綿綿細雨籠罩東京,皇宮庭院的旗幟風中飄搖,日本歷史性的一刻,「即位禮正殿之儀」,也就是登基大典,在22日清晨拉開序幕。
已經退位的明仁夫婦和高齡96歲的三笠宮妃並未出席,其餘皇室成員,除了年事已高的皇叔常陸宮之外,都是一身古裝亮相。
秋篠宮家的兩位公主,佳子和真子,也首次穿上女性貴族服飾「十二單衣」,在皇居正殿,規格最高的「松之間」一字排開。
|德仁登上高御座宣示即位 首相安倍獻上賀詞|
傳統樂器「鉦」的高亢聲響傳出,德仁天皇在「開帳」儀式後,從高御座的簾幕後現身,宣讀即位宣言。首相安倍晉三隨後獻上賀詞,帶領官員三呼萬歲。皇居外苑的北之丸公園,同時響起21響禮砲。
古風場景外加華麗服裝,如同一場盛大的古裝劇。這項源自奈良時代的儀式,對流程細節的講究,超乎一般人想像。
|天皇即位禮重中之重 服飾、流程細節馬虎不得|
即位禮當中,天皇所穿的這套「黃櫨染御袍」,以黃櫨和蘇芳等植物染成的奇特顏色,代表正午陽光的色彩,還有個專用的色碼。
日本從9世紀嵯峨天皇開始,就以源自中國唐代的黃櫨染,當作天皇專用色。過去和皇太子或皇嗣所用,代表太陽升起時的「黃丹色」一樣,都禁止一般人使用。
|獨一無二!天皇御袍做工講究 所有圖案皆有寓意|
除了天皇和皇嗣之外,其他男性皇族,還有在庭院中列隊、代表文武百官的「庭上參役者」,都是穿著稱為「束帶」的朝服,武官則多了弓箭、鎧甲等配件。而典禮當中最為吸睛的,當然還是女性皇族身上這一套「十二單衣」。
「十二單」指的是穿著方式,實際件數大約5─12件。從最裡面,和巫女相似的「小袖」和「長袴」,再到最外面的「唐衣」,一層又一層,裹到密不透風。
光是衣服的重量就達15─20公斤,幾乎等於軍人長途行軍的負重,更別說還要加上頭上的「大垂髮」造型。整套打理下來,至少要2─3個人才能完成。
雖然這「美麗的負擔」,讓即位禮上的皇族成員個個表情僵硬,但不妨礙一般民眾的嚮往。日本有民宿提供十二單衣體驗,廣島縣的嚴島神社,甚至能舉辦平安時代風格的結婚典禮。
每次即位大典,雖然衣服樣式相同,但顏色和花紋,都會根據天皇和皇后的喜好略作改變,日本女兒節娃娃的業者,甚至會在即位禮之後推出完全複製的版本。
|日本天皇即位禮 源自日本起源天孫降臨神話|
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皇室歷史悠久高居世界之最,即位禮本身就源自神道教,以及日本的起源傳說。
日本神話當中,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的父親,也就是天照大神的孫子,從天照大神手中接下「三神器」、「鏡玉劍」,降臨到「葦原中國」,也就是人間,被稱為「天孫降臨」。
|天皇即位要登高御座 重現天孫降臨神話場景|
如今天皇帶著三神器,還有「御璽」以及「國璽」,登上代表「神座」的「高御座」,就是重現這一個場景。代表天皇是神明在現世的代表,統治權力來自上天。
雖然二戰後,昭和天皇公開宣稱,天皇不過是普通人類,日本也訂下「政教分離」的體制,但具有濃厚宗教氛圍的即位禮,還是保留至今,也引發部分反天皇派的不滿。
京都產業大學準教授久禮旦雄表示,「早在日本書紀當中就能見到,等同現在『即位禮』的原型儀式,可以認為大概在古墳時代(6世紀)就已經有舉辦這樣的儀式。」
|現今高御座重達8噸 百年前大正天皇即位時打造|
歷經一百多代傳承,如今使用的高御座,其實是一個世紀前,大正天皇即位時打造。
高6.5公尺,重達8噸,上頭有八角形的天蓋,還有代表治世的鳳凰鳥以及鏡子雕刻,台上並擺放椅子。同時旁邊還有專屬於皇后,高5.5公尺的「御帳台」。
|高御座藏數字密碼 「四面八方」彰顯天皇尊貴|
京都產業大學名譽教授所功 指出,「(高御座)底座四方,上覆八角天蓋,因為日本將『八』視為最大數,加上所謂『四面八方』的說法,就象徵天皇(的尊貴)。」
德仁天皇在即位禮當天的晚宴前,還特地招待各國來賓近距離參觀。因為高御座在近代只會在即位禮派上用場,平常是在京都皇居的紫宸殿當作展示品。直到去年才拆解成3千多塊零件,斥資5億日圓,千里迢迢從京都運到東京,並重新刷漆修繕。
過去天皇的即位禮相當鋪張,畢竟修改禮服和高御座,邀請來賓、舉辦豪華晚宴、茶會、警備,還有當作伴手禮的純銀糖果盒,樣樣都要錢;更別說在登基大典之後,必須花22億日圓舉辦「大嘗祭」,打造一座用完就拆的「大嘗宮」。
|德仁天皇即位禮砸166億日圓 三代天皇中最省|
雖然這次德仁天皇即位儀式所需費用多達166億日圓,相當於47億台幣,看起來比上一任的明仁天皇還多了40多億日圓,但考慮到通膨因素,這次登基大典可算是近三代天皇當中最省的一次。
為了減少開支,除了天皇夫婦和皇嗣秋篠宮之外,其他皇族都直接穿未經修改的舊衣,在庭院中列隊的「庭上參役者」,也從78人縮編為25人。晚宴從7次改為4次,邀請人數更從3400人減到2600人。
|拿捏現代和傳統的平衡 考驗新天皇的智慧|
接下來11月初,慶祝即位的遊行車輛,也會改用國產車。雖然皇嗣秋篠宮去年曾建議用現有宮殿取代大嘗宮,但顯然並未被宮內廳採納。
這個古老皇室,正式迎接世代交替,要如何在現代和傳統之間找到平衡,顯然成為新任天皇需要面對的問題。全球/德仁天皇即位禮 千年日本宮廷風華盡在於此 - Yahoo奇摩新聞 http://bit.ly/2q7x5k9(民視新聞/謝郁瑩 專題報導)
日本天皇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660年神武天皇,至今於2019年10月22日即位的第126任德仁天皇,一脈相承,即便不是由子嗣來繼承也是由兄弟、親族來傳承。天皇制度的長久存在,一來有神道教的宗教確立其正當性、二來天皇通常不直接干預政權統治。
天皇從何而來?
最早的九任天皇僅簡單地記載於《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缺乏詳細地描述與考古的佐證,相傳最早神武天皇為天照大神後裔(第六代),整個皇室都是天神血脈。
在現代化的法治國家發展過程中,日本如同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都有針對皇室制定相應的法律規定。像天皇與皇室本身是沒有姓氏,除非是皇室女性跟國民結婚,便需要冠上夫姓。因為姓氏是「人間」才有的,過去姓氏是冊封給貴族用、或是貴族賞賜給平民的,往往是為了強調血統的優越性而擁有的。1875年,明治天皇頒布《平民苗字必稱令》,才讓全部的人名都擁有姓氏。
天皇是「人」還是……?
天皇不屬於「國民」,所以天皇沒有身分證、沒有戶籍地、無法享受絕大多數的公民權。僅能透過「皇室族譜」來查閱天皇的名字、出生年月日。出國時天皇與皇后依照特殊條例,不需要護照可以直接出關。皇室成員則是需要申請一次性的護照。皇室成員的日常消耗品、服裝、理髮美容,這些都是跟相關的企業合作,定期地提供型錄、幫忙丈量尺寸後,將商品寄到皇居中。無法隨自己的心意去逛街,上美容院,在行為與行動上都有規範。
雖然皇室有其歷史上的優越性,但實質上有很多不自由並且辛苦的部分,二戰後日本的憲法修改,天皇是無法表達自己個人的政治傾向的,是完全的虛位元首。憲法將虛位元首的行為分成「國事行為」、以天皇身份進行的「公共行為」以及其他行為(如:個人興趣、宗教祭祀)。前兩者包含國家活動、民間拜訪、國際親善活動等等,依照天皇個人的意願來安排,天皇最主要還是負責神道教的祭祀、儀式。
與新任天皇有關的儀式:即位禮、大嘗祭
每年11月是神道教中的「新嘗祭」,天皇將今年收成的米糧獻上給神明,自己也親自享用,感謝神明保佑、祈求來年順利。而天皇即位後的第一次新嘗祭稱為「大嘗祭」規模會比歷年都要來得大。這也是為什麼天皇要趕在十月將登基的儀式完成,否則越接近年底只會更加地忙碌而已。
原本即位後有與國民首次見面的「慶祝遊行(祝賀御列の儀)」,因為10月底的風災延期,剛好11月到東京旅行時,遇到許多配合新任天皇即位,首次推出的展覽與活動。
東京國立博物館有天皇的宮中禮儀(天皇と宮中儀礼)介紹,包含了儀式的說明、書畫、器具的展示,讓大家更加認識神道教的習俗與傳統。
IMAG1159
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拍攝
圖畫上記載了人員的分配,以及天皇與皇后所待的「高御座」繪畫
「紫宸殿」跟中國「紫禁城」的『紫』,都不是代表「紫色」,而是傳統星相學認為,神明居住在天上繁星中,而天帝、天母與天子居住在「紫微垣」的宮殿中。君權神授的概念裡,「紫宸殿」跟「紫禁城」便是地上「代理人、傳人」所居住的地方。
針對「即位儀和大嘗祭」這些只有新任天皇才會舉行的儀式,因為上次舉行已是1990年,相關的儀式便需要透過古書的記載來了解,在儀式進行之前,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預備跟練習。光是本次德仁天皇即位,提早一年以上就開始預備,包含服裝製作、人員的排練,「高御座」這次也是由專門的團隊花十幾個月重新組裝完成。
明治神宮內苑也從10月26日啟用了明治神宮博物館,開展首先展示了明治天皇所使用的皇室器具、服儀,可以看到明治天皇的「黃櫨染御袍」,這是天皇即位、重要宗教祭祀才會穿的衣服,獨特的黃橘色的皇袍象徵「大地」,由獨特的染料製作,並非日常可見的服裝顏色。查閱新聞媒體,每個攝影師的調色都不太一樣,但是現場就能直接看到明治天皇穿過的原件,當然也包含皇后的傳統服裝。最特別的是明治天皇曾經用來出巡的座車——六頭曳儀裝車也呈列在其中,能近距離看見許多日本重要的文化財以及國家寶物。
六頭曳儀裝車
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拍攝
六頭曳儀裝車
慶祝遊行:等待良久只為目睹一眼
11月10日這天「慶祝遊行」天皇的座車是從皇居出發到赤坂御所,一個車程20分鐘不到的路線。每一個路口都有獨立的檢查哨,每個人都要檢查行李跟全身檢查,金屬檢測後、著白手套的警察還會將全身摸個遍,之後才能正式進到歡迎的路線上。可以理解如此謹慎的原因,但還是讓人相當不自在,人潮分散在每個路口,但安全檢查的時間真的拖延蠻長的,等了三個小時,最後坐車只有約十幾秒的時間從眼前經過。
AP_19314277019081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二十一世紀天災不斷的日本
一般國民對於天皇、皇室的感覺是相當的薄弱,不會刻意關注天皇、皇室的活動。但因為從去年明仁天皇提出退位,到年號轉換、新任天皇即位的過程,讓國民對於神道教的傳統再次重視起來,也對於皇室文化產生好奇心。日本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領先世界的高度發展國家,但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民生發展一直都不是那麼順利,加上天災不斷,即便是如此強大的國家,也不得不在突如其來的天災面前感到渺小與無力。
AP_19286542308994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去年燕子颱風造成關西機場對外聯絡橋斷裂,無數國內外旅客受困機場,花上7個月才修復。今年則是十月哈吉貝風災,原本因火山活動而停駛的箱根纜車才剛復駛,隨即因著大雨而嚴重毀損,無限期停止,最快一年才能修復。民生住宅、公共建設的損壞更是難以計算,新幹線北陸列車便有八輛引擎被大量泥水滲透,只能全數報廢。
在台日友好的民間氛圍中,令人不自覺地擔心日本發展的狀況,衷心期待新的年號「令和」,能使人心「靈」(日語同音)平「和」,「令」國家發展更加「和」順。「令和時代」重新燃起日本國民對天皇制度與皇室文化的好奇心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33fKBQC
-----------------------
其實在天武天皇之前,在日本以外的史料裡,也能找到倭國時代的大王曾向外國提到自己姓氏的記載。這個重要的線索來自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劉宋帝國的《宋書》。
文:胡煒權
八色之姓
一直以來,日本人與外國人都想問:「天皇有姓氏嗎?」回答之前,先為大家整理天皇與日本人姓氏誕生的大概過程。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中期左右,當時仍然被稱為倭國的日本,仍未產生文字,按照後來的史書來看,當時的上流階層以「職名」和「所在地」為氏,如大伴氏(職名)、蘇我氏(地名)等。
到了公元六七○年,天智天皇實施了著名的「庚午年籍」(日本歷史上最早的國民戶籍帳冊,已散佚),他的弟弟天武天皇除了另外製作了「庚寅年籍」(同樣散佚)外,又為從屬國家的官員和地方豪族設立「八色之姓」,按地位高低排列為:真人、朝臣、宿禰、忌寸、道師、臣、連、稻置。自此之後,豪族群臣受封於天皇,領取了賜予的氏姓做為身分象徵。
而天皇本身有沒有為自己和家族創立氏姓呢?曾有說法指,創立「八色之姓」的天武天皇死後,他的和風諡號為「天渟中原瀛真人天皇」,換言之,天皇很有可能用了八色姓中最高級的「真人」做為自己的姓氏。順帶一提,所謂的「和風諡號」便是以古日本語和思維去紀念、評定大王生前功德的諡號,而且專門在國內使用,與模仿中國、朝鮮半島,以漢音雙字做為紀念,主要用於國史上的「漢風諡號」有所不同。
話說回來,由於天武天皇以後的天皇都沒有用「真人」自稱的相關資料,因此,更多歷史學家認為,「真人」不是指八色姓中的「真人」,而是仿照唐高宗採用道教思想,將皇帝比做道教中仙人(真人)。換言之,他們主張天武天皇的和風諡號「天渟中原瀛真人天皇」與八色姓毫無關係,一切只是巧合而已。
倭之五王曾以「倭」為姓
另外,其實在天武天皇之前,在日本以外的史料裡,也能找到倭國時代的大王曾向外國提到自己姓氏的記載。這個重要的線索來自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劉宋帝國的《宋書》。
根據《宋書・倭國傳》記載,當時倭王倭讚向劉宋帝國要求建立外交關係,並且請求皇帝劉裕賜官。接著,倭讚的弟弟倭珍,還有十八年後被推斷是倭王同族的倭濟,其子倭興和倭武兩兄弟均先後派使者向劉宋帝國朝貢,以及請求賜予將軍等稱號。倭武更曾經分別與劉宋、蕭齊和蕭梁三個南朝帝國建交。這五位倭王在歷史上一般被稱為「倭之五王」。
這五位倭王均曾以「倭」(Yamato)為姓,並且被記錄在中國王朝的官史上。究竟他們是主動以「倭」為姓,還是劉宋、蕭齊、蕭梁帝國以他們的國為姓,以便記載,在目前史學界裡仍然有爭議。但整體來說,後一種說法獲得較多歷史學家支持。
順帶一提,目前史學界利用最後一位倭王倭武在中國官史的活動時代,推定他是雄略天皇。然後,再按照以上的親族關係,進一步推斷倭讚、倭珍,同族的倭濟、倭興分別是仁德、履中、允恭和安康四位天皇,但這樣的說法還沒辦法「驗明正身」。
解開天皇祕密的70個問題第一部+第二部套書
Photo Credit:時報文化
《隋書》記載:倭王姓阿每
倭武在蕭梁立國初期(公元五○二年),仍然與中國進行交流和朝貢,但似乎沒有跟接續的陳帝國有交流的紀錄,也沒有出現在《陳書》之中。而倭國(《隋書》寫作「俀」)與隋帝國交流,已經事隔近一百年(公元六○○年),也就是史稱「遣隋使」的時代。
按《隋書・倭國傳》記載,倭國派來的使者向隋文帝楊堅說明了倭國王的姓名。使者稱「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號阿輩雞彌」。乍看之下,與南朝時代的「倭姓」完全不同。不過,日本歷史學家重新按照這些漢字的讀音進行解讀後,得出「阿每」(Ame)是「天」的音譯,「多利思比孤」(Tarishihiko)是「降臨」之意,而「阿輩雞彌」(Ōkimi)則是「天兒」、「大王」的意思。
換句話說,「阿每・多利思比孤・阿輩雞彌」就是「從天降臨的大王」,是「天皇」在古日語中的同義語,也就是說在《隋書》留下的倭國王姓、名、號其實都不是當時天皇的姓名,倭國使者只是將「天皇」的同義語分拆成姓、字、號來告知隋文帝,不打算按照中國習慣為天皇定一個中國風的名諱。更直接一點說,倭國已有與隋帝國平起平坐的意識。
唐宋的記載,其後不再探求天皇的姓氏
到了八世紀初的唐帝國時代,當時已改稱國號為「日本」的奈良朝廷與唐帝國交流,唐帝國曾按照在長安留學的日本僧侶、學生的說法,在寫給天皇的國書中稱「日本國王主明樂美御德」。「主明樂美御德」其實就是日語「天皇」的讀音轉化為漢字,而這也是一串讚美字詞,反映日本僧侶利用機會美化自己國王的稱號。唐帝國似乎不知其實,直接照用。
之後宋帝國的《宋史》,則改稱日本國王的姓為「王」,但沒有更多的描述。而宋帝國以後的中國官史,沒有再對天皇之姓有什麼記載,一方面是同時代的天皇已經不再是執政的國君,成為了「統而不治」的國家代表。在中國王朝的情報裡,天皇的存在感也每況愈下,所以對天皇姓氏的求知欲也隨之消失。
《天皇的歷史之謎》:天皇有姓氏嗎?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2QMxZhh
作者:胡煒權
天皇作為日本文化的代表,是謎一般的存在。
「萬世一系的天皇制會走向完結嗎?」
「象徵天皇制的爭議與矛盾是什麼?」
「明仁天皇讓位為什麼引起憲政危機?」……
一部為華人讀者而寫的天皇解說書,打破你對日本天皇的誤解。
日本的天皇制,堪稱是世上最長久的君主制度,從日本神話時代延續至今,據傳超過一千年。一般人看不透也理解不了,只有一個含糊的認知:當中存在一種不可解的羈絆和紐帶,維繫著日本人與天皇。
2019年4月30日與5月1日,日本將迎來現代史裡極為重要的兩個日子,在位31年的明仁天皇將打破近代天皇制「終身在位」原則,成為明治維新以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同時,新天皇德仁接著即位。在這個關鍵時刻,與日本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台灣,有許多讀者希望進一步了解「天皇」這個日本人心中神聖的存在。本書通過疏理天皇與天皇制的相關問題,欲帶領讀者更進一步認識日本歷史與文化。
目前中文書籍已有大量原創和翻譯的天皇通史書,然而綜觀這些作品若不是政治通史,便是以明治維新以後的斷代史,而且大多站在華人的立場和價值觀,去探討天皇與天皇制。不是一本天皇歷史的通史書籍,也不是一本站在華人觀點或套用華人標準去描述日本天皇的書籍,而透過多方角度,以常見的問題起頭,帶領讀者深入了解與天皇相關的歷史故事。
-------------------
有趣的是,日本天皇在第二世界大戰後被要求承認自己非神族。但也仍有不少日本人認為「三大神器」代表天皇的正統象徵,類似中國的「傳國玉璽」與朝鮮半島的「天符經」。
新日皇德仁今(1)日在「劍璽等承繼之儀」上,繼承「三神器」中的劍與曲玉、國家之印「國璽」與作為日皇之印的「御璽」等物後,德仁正式即位,展開「令和時代」,而德仁也是首位二次大戰後出生的日皇。此外,在儀式中交接的「三大神器」,其實沒人親眼看過。
「劍璽等承繼之儀」在日本時間上午10時30分在皇居宮殿的「松之間」準時舉行,遵循30年前從昭和換代到平成時的傳統,參加的皇族人士只有成年男性,此外還有行政、立法及司法3權首長及內閣官員等。
首相安倍晉三內閣中唯一女性閣員、地方創生擔當大臣片山五月,則成了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參加這項儀式的女性。
不能出席丈夫即位儀式的「平民皇妃」,雅子嫁入皇室的美麗與哀愁
德仁也繼承歷代日皇傳承下來「三神器」中的劍與曲玉及「國璽」與「御璽」,「劍璽等承繼之儀」全程沒有致詞,儀式不到10分鐘結束。
沒人親眼看過的日本「三大神器」
《BBC》訪問名古屋大學的河西秀哉教授,他表示,其實三大神器「連天皇也沒有見過」,也沒人知曉寶物出現的實際時間,更沒有人看過其樣貌,今天的「即位之禮」使用的是寶物的複製品,而且複製品也不會公開亮相。
這三大神器分別為「八咫鏡」(やたのかがみ)、「天叢雲劍」(あまのむらくものつるぎ,又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やさかにのまがたま,又名八阪瓊曲玉),一般說法是源自於日本的創世神話中的「天照大神」。
據信一千多年前打造的「八咫鏡」,被認為是三神器中最神聖的,目前被供奉於三重縣的伊勢神宮,交接儀式中也是單獨於皇居的賢所內個別進行。在日本的神話當中,鏡子擁有非一般尋常的力量,能夠反映出真實。八咫鏡象徵正直與天皇的智慧,日本法院也以八咫鏡作為象徵,代表司法的公正廉明。
「天叢雲劍」出現在日本最早史書《古事記》,象徵著天皇的勇敢。江戶時期的天叢雲劍供奉於名古屋市熱田區的熱田神宮,但有日本學者認為那把可能只是複製品,也有人懷疑劍是否真實存在。明仁天皇1989年登基時,雖繼承了天叢雲劍,但該盒子至今不曾打開過。
「八尺瓊勾玉」被認為製成於西元前1000年左右,是一種呈現彎曲狀的玉石裝飾品,又被稱為「璽」,象徵天皇的慈悲,據信被供奉於東京的皇居。「天叢雲劍」及「八尺瓊勾玉」又合稱「劍璽」。
日本三神器
Photo Credit: PawełMM 公有領域
有趣的是,日本天皇在第二世界大戰後被要求承認自己非神族。河西秀哉教授則指出,還是有許多人相信三神器仍有神奇的力量,「不過就像其他國家王室的王冠一樣,當作裝飾品看待。」但也仍有不少日本人認為「三大神器」是代表天皇的正統象徵,類似中國的「傳國玉璽」與朝鮮半島的「天符經」。
但事實上,就連上述的「神宮」與「皇居」也無法對外界提供照片或是任何可證實的資料來證明「三大神器」確實存在,因此,關於神器的傳說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德仁以逾59歲第2高齡即任日皇
(中央社)日本時間上午11時10分在「松之間」舉行「即位後朝見之儀」,是德仁即位後與新皇后雅子首度與代表國民的人士見面的儀式,行政、立法及司法3權首長、地方公共團體代表等約300人參加。
德仁在這場儀式上首度以日皇身分說話,安倍也會代表國民問候德仁。這場儀式預估進行約10分鐘。
新日皇德仁說:「根據日本國憲法及皇室典範特例法規定,我在此繼承了皇位。想及我身負的重責,內心生起肅然之情。」德仁表示,回顧過往,上皇陛下(明仁)即位後在長達逾30年期間,祈願世界和平與國民的幸福,不論何時都與民同甘共苦,以自身的行動展現這份堅強的心意,善盡職責,對於身為日本象徵的上皇所展現的形象,由衷敬佩與感謝。
德仁說,在繼承皇位的同時,深深的想及上皇一路走來的每一步,也想到歷代天皇的作為,今後會自我惕勵鑽研,誓言體恤國民、與民同在,遵守憲法,身為日本及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徵,善盡職責,殷切期盼國民幸福與國家更進一步發展及世界和平。
德仁從今天凌晨零時起即位為第126代日皇,日本正式結束平成年代,進入令和年代,德仁也是首位二次大戰後出生的日皇。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德仁今天以59歲又2個月的年齡即位,是從8世紀後半以來,在有紀錄出生年月日的日皇中第2高齡。
編修歷代日皇與年號百科詞典的神戶女子大學名譽教授米田雄介說,這是從奈良時代的第49代光仁天皇(西元770年到781年在位)以來,除了幾位日皇外,所留下的出生年月日紀錄得知。
即位時最高齡的日皇是當時60歲又11個月的光仁天皇;第3名的是明仁即位時的55歲;第4名則是平安時代光孝天皇(西元884年到887年在位)的54歲。
明治年代以來,明治天皇14歲就即位,大正天皇32歲即位,昭和天皇也在25歲即位,都是以相對年輕的年齡就即位日皇。另外,明仁以85歲年紀成為上皇,是最高齡上皇;第2高齡是光仁天皇的71歲;戰國時代的正親町天皇(西元1557年到1586年在位),以69歲排名第3。
再看在位時間長度,根據現今尚存具高度可信度的紀錄來看,明仁在位30年又3個月,應是從推古天皇以來第10長。在位期間超過30年的10名日皇中,最長的是昭和天皇的62年;第2名是明治天皇的45年;光格天皇以在位37年名列第3。
新的年號令和,是從大化以來第248個年號,出處為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詩歌集「萬葉集」,也是日本第一個取自日本古籍的年號。59歲德仁即位日本天皇,還繼承了沒人親眼看過的「三大神器」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2OBRh6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