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台灣鄭成功時代瘴氣興盛,死亡率高達22%
滿清入台後,把閩客趕回中國,推翻了台灣人祖先跟隨鄭成功來台的說法,有歷史文獻為證:
(1) 1668年施琅「盡陳所見疏」:「鄭成功帶去水陸偽官兵并眷口,共計三萬有奇;為伍操戈者不滿二萬。」「鄭經復帶去水陸偽官兵并眷口,約有六、七千;為伍操戈者不過四千。此數年,彼處不服水土,病故傷亡者五、 六千。
(2)1684年施琅「諸羅減租賦疏」:自臣去歲奉旨蕩平偽藩。偽文武官員丁 卒,與各省難民,相率還籍,近有其半」。
(3)1688年「華夷變態」:以前台灣人口甚為繁盛,漢人民兵有數萬人,自隸清以後,居民年年返回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現僅有數千漢人居住。
這是滿清為防範漢人造反,在台的驅漢政策。閩客既都被抓回中國,台灣人祖先隨鄭成功來台開墾的說法顯然錯誤,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必須重寫。
(4)正式記載在蔣毓英的「台灣府志」第77頁:
口偽額(鄭氏軍民數)21,320 → 933
底定存冊 12,724 → 546
http://bit.ly/2m4mPHU
圖:蔣毓英「台灣府志」第77頁
---------------------------------
瘴氣山水歌
瘴氣山水歌 作者:孫元衡
瘴山苦霧結胚胎,窮陰深墨堆枯煤。
赤日沈為死灰色,勁風萬古無由開。
下有長河名淡水,玉椀澄之清且旨。
化為碧血與鴆漿,殺人不見波濤起。
山有飛禽河有魚,上原下隰黃茅居。
島民生與瘴相習,諸番雜作古邱墟。
墟中婺婦能為鬼,婆娑其舞歌笑娓。
舌語疑咒走癡癲,人瘴由來勝蛇虺。
嗟我禦暴分邊城,掃除無力空含情!
樵山飲水滋慚恧,仕宦五瘴良非輕。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寫於康熙47 年(1708),孫元衡於臺南任海防同知期間。當時臺灣北部漢人罕入,林木茂密,易生瘴氣,人觸之則病。孫元衡此詩,乃七言轉韻體,主要描寫的應該是北部臺灣淡水附近的瘴氣能毒害人。此詩分成三段,從開始到「殺人不見波濤起」是一段,寫瘴氣、瘴水能使人生病。第二段則描寫原住民竟不受瘴氣影響,能平安生長於瘴氣之間。最後則感嘆自己任官不得力,自然瘴氣與人瘴相比,仕宦之五瘴更易令孫元衡得病。在第一段中,由瘴山林木蔥籠,林間產生枯楳似的深墨黑氣,如結霧而顯得窮陰,日光亦無法射入,風勢亦吹不散瘴氣。孫元衡此詩所寫的,乃北臺灣之瘴氣。在《諸羅縣志》中,將臺灣南北瘴氣作了區別:「臺南、北淡水均屬瘴鄉。南淡水之瘴作寒熱,號跳發狂,治之得法,病後加謹即癒矣。北淡水之瘴,瘠黝而黃,脾泄為痞、為鼓脹;蓋陰氣過盛,山嵐海霧鬱蒸中之也深。又或睡起醉眠,感風而發,故治多不起。要在節飲食、薄滋味、慎起居,使不至為所侵而已。」由此可知,北淡水之瘴害比南淡水更厲害,南淡水之瘴病猶可治,而北瘴則「治多不起」。北部淡水瘴氣形成,乃是因為「山嵐海霧鬱蒸」,這也就是孫元衡詩中首句「瘴山苦霧結胚胎」,描寫瘴氣之所由來。淡水之水乾淨清澈,《諸羅縣志》亦有提及:「(磺)山之下有磺溪,深可丈餘。水微黃,清澈如鏡,雖潮漲猶見其底。氣不可觸,魚蝦不生;潮入,亦無片鱗至者。」因為水清澈無比,便是卻有毒,連魚蝦都無法生存其間,所以孫元衡才用「玉椀澄之清且旨」來形容其清澈。第二段重點則是「島民生與瘴相習」,在如此險惡充滿致命瘴氣的臺灣,諸番竟然能安然無事生活其間,美麗的女子載歌載舞施行巫術,與山水之瘴相較,孫元衡認為這是人瘴。但是從「人瘴由來勝蛇虺」一句開始,孫元衡竟然轉到了個人感概上,非僅止於描寫瘴氣毒人。孫元衡認為人瘴勝於毒瘴,海防同知負有維持治安之責,但他既無法掃除自然的瘴氣,亦無法掃除人為的人瘴,因此「掃除無力空含情」。所以,他「樵山飲水」,注重飲食,自然可以免除山水瘴氣,這也是上引《諸羅縣志》「節飲食、薄滋味」以免除瘴氣之法,但是天然的山水瘴氣可免,巫鬼之人瘴與仕宦之五瘴卻無法避去。孫元衡在詩中的言外之意,乃「仕宦五瘴」足以令他生病。從這段描寫中可知,孫元衡任海防同知,執行「禦暴」的工作,似乎有所窒礙。所以此詩詩末,孫元衡提到,山水瘴氣還可以「樵山飲水」注意飲食來避免,人瘴與仕宦五瘴,則無由避之。
-------------------------------------------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此詩主要描寫北部淡水河的瘴氣,能殺人不見波濤,令人心生畏懼,詩末則指出吏治敗壞、暴政害民,更甚於瘴氣之毒。
漢人移民為了生存,一有利害關係發生衝突就械鬥;漳泉鬥、同姓對他姓鬥,村與村鬥;客家人與福佬人鬥,漢人與原住民鬥,幾乎年年有械鬥,一八五八年漳泉在淡北械鬥,死了一萬多人,事後鄉人在龍山寺招薦亡魂,林豪有感寫了一篇「招魂曲」有云:「君不見龍山寺口白旛浮,香壇煙繞風颼颼!是日陰霾匝地地悽慘,新鬼故鬼聲啁啁!不知妻哭夫兮父哭子,但聞哭聲震天天為愁…。」一七一四年諸羅知縣周鍾瑄從斗六北巡至淡水、雞籠(基隆;善化以北到基隆都是諸羅縣轄區),他此行寫了一篇「北行紀」,此詩呈現台灣原始洪荒的圖畫,各地住民只有平埔族的原住民,沒有漢人,無路可行,難見人煙,在崇山峻嶺,荒陬草萊之中,盤山過嶺地跋涉,歷經千辛萬苦才出巡到雞籠。當時都是荒草與森林,蛇大如斗,「鉤蛇吞鹿歌」就寫台灣森林中大蛇吃鹿的情況:「爾鹿爾鹿甚微細,此蛇得之應未飽。」台灣未開墾之時到處都是瘴癘,漢人一偷渡來,大多染上瘴癘的風土病,而「三留二死五回頭」,病死無人收屍的人不少,使台灣又稱「 冤」(埋葬冤死者之處),鄭成功來台灣一年就染上瘴癘病死。「瘴氣山水歌」就寫此情況 http://bit.ly/2mF5B4o
-----------------
瘴氣山水歌(淸·孫元衡)
瘴山苦霧結胚胎,窮陰深墨堆枯煤。赤日沈為死灰色,勁風萬古無由開。
下有長河名淡水,玉椀澄之清且旨。化為碧血與鴆漿,殺人不見波濤起。
山有飛禽河有魚,上原下隰黃茆居。島民生與瘴相習,諸蕃雜作古丘墟。
墟中婺婦能為鬼,婆娑其舞歌笑娓。舌語疑咒走疑癲,人瘴由來勝蛇虺。
嗟我禦暴分邊城,掃除無力空含情。樵山飲水滋慚恧,仕宦五瘴良非輕①。
全詩主要可分為三段,第一段
「瘴山苦霧結胚胎,窮陰深墨堆枯煤。
赤日沈為死灰色,勁風萬古無由開。
下有長河名淡水,玉椀澄之清且旨。
化為碧血與鴆漿,殺人不見波濤起。」
寫瘴氣、瘴水能使人生病。
而所謂的"瘴氣"也稱瘴毒、瘴癘,是中醫名詞,指中國南方山林間濕熱環境下因某種原因(如動植物腐敗等)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有毒氣體。
由瘴氣引起的疾病被稱為瘴氣病或瘴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部分熱帶病)的總稱,多數情況下指瘧疾,故又稱其為瘴瘧。而且不同地區的瘴氣所對應的疾病有可能也不同。
由此可知就算是台灣古時這裡也有瘴氣的情形。
像是資料上還說在《諸羅縣志》中,將臺灣南北瘴氣作了區別:「臺南、北淡水均屬瘴鄉。南淡水之瘴作寒熱,號跳發狂,治之得法,病後加謹即癒矣。北淡水之瘴,瘠黝而黃,脾泄為痞、為鼓脹;蓋陰氣過盛,山嵐海霧鬱蒸中之也深。又或睡起醉眠,感風而發,故治多不起。…」
而瘴氣山水歌這首詩寫的則是北淡水,這裡的水瘴氣形成是因為「山嵐海霧鬱蒸」多治不好。
其實看到「下有長河名淡水,玉椀澄之清且旨。化為碧血與鴆漿,殺人不見波濤起。」這段,就深覺情形的嚴重性,因為水明明清澈無比,卻有毒,真是太可怕了。
第二段
「山有飛禽河有魚,上原下隰黃茅居。
島民生與瘴相習,諸番雜作古丘墟。
墟中婺婦能為鬼,婆娑其舞歌笑娓。
舌語疑咒走癡癲,人瘴由來勝蛇虺。」
寫出在如此險惡充滿致命瘴氣的臺灣原住民竟能不受瘴氣影響,平安生長於瘴氣之間。或許是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影響,看來原住民的身強體健都不是假的!第一句很仔細的描寫出原住民的生活居所地,而且還提到人瘴,有點怪力亂神的現象,比如現今,其實也常有新聞報出迷信無根據的偏方之類的事,讓人感嘆原來不管是什麼時代,都會有人想藉由各式各樣的治療方法,尋求身心的慰藉…
因此到了第三段作者也轉到了個人的感概上,不是僅止於描寫瘴氣毒人。他認為人瘴勝於毒瘴,因為注重飲食就可避免自然的瘴氣,但人瘴卻無法防患。
也看得出來作者對於自己的工作遇到了難題,他既無法掃除自然的瘴氣,也無法掃除人為的人瘴,所以才會有「空含情」這詞出現。
詩有有個較奇特的字是,恧,音ㄋㄩˋ,意思是慚愧。
看來讀詩,還可以學習艱難的字詞。讓人獲益良多。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瘴氣山水歌(淸·孫元衡)寫於康熙47年(1708),孫元衡於臺南任海防同知期間。當時臺灣北部漢人罕入,林木茂密,易生瘴氣,人觸之則病。孫元衡此詩,乃七言轉韻體,主要描寫的應該是北部臺灣淡水附近的瘴氣能毒害人。
此詩分成三段,從開始到「殺人不見波濤起」是一段,寫瘴氣、瘴水能使人生病。第二段則描寫原住民竟不受瘴氣影響,能平安生長於瘴氣之間。最後則感嘆自己任官不得力,自然瘴氣與人瘴相比,仕宦之五瘴更易令孫元衡得病。
在第一段中,由瘴山林木蔥籠,林間產生枯楳似的深墨黑氣,如結霧而顯得窮陰,日光亦無法射入,風勢亦吹不散瘴氣。孫元衡此詩所寫的,乃北臺灣之瘴氣。在《諸羅縣志》中,將臺灣南北瘴氣作了區別:「臺南、北淡水均屬瘴鄉。南淡水之瘴作寒熱,號跳發狂,治之得法,病後加謹即癒矣。北淡水之瘴,瘠黝而黃,脾泄為痞、為鼓脹;蓋陰氣過盛,山嵐海霧鬱蒸中之也深。又或睡起醉眠,感風而發,故治多不起。要在節飲食、薄滋味、慎起居,使不至為所侵而已。」由此可知,北淡水之瘴害比南淡水更厲害,南淡水之瘴病猶可治,而北瘴則「治多不起」。北部淡水瘴氣形成,乃是因為「山嵐海霧鬱蒸」,這也就是孫元衡詩中首句「瘴山苦霧結胚胎」,描寫瘴氣之所由來。淡水之水乾淨清澈,《諸羅縣志》亦有提及:「(磺)山之下有磺溪,深可丈餘。水微黃,清澈如鏡,雖潮漲猶見其底。氣不可觸,魚蝦不生;潮入,亦無片鱗至者。」因為水清澈無比,便是卻有毒,連魚蝦都無法生存其間,所以孫元衡才用「玉椀澄之清且旨」來形容其清澈。
第二段重點則是「島民生與瘴相習」,在如此險惡充滿致命瘴氣的臺灣,諸番竟然能安然無事生活其間,美麗的女子載歌載舞施行巫術,與山水之瘴相較,孫元衡認為這是人瘴。但是從「人瘴由來勝蛇虺」一句開始,孫元衡竟然轉到了個人感概上,非僅止於描寫瘴氣毒人。孫元衡認為人瘴勝於毒瘴,海防同知負有維持治安之責,但他既無法掃除自然的瘴氣,亦無法掃除人為的人瘴,因此「掃除無力空含情」。所以,他「樵山飲水」,注重飲食,自然可以免除山水瘴氣,這也是上引《諸羅縣志》「節飲食、薄滋味」以免除瘴氣之法,但是天然的山水瘴氣可免,巫鬼之人瘴與仕宦之五瘴卻無法避去。孫元衡在詩中的言外之意,乃「仕宦五瘴」足以令他生病。從這段描寫中可知,孫元衡任海防同知,執行「禦暴」的工作,似乎有所窒礙。所以此詩詩末,孫元衡提到,山水瘴氣還可以「樵山飲水」注意飲食來避免,人瘴與仕宦五瘴,則無由避之。
作者簡介:
孫元衡(1661-?),字湘南,安徽桐城人。康 熙44年(1705),就任臺灣府海防同知,稽查鹿 耳門海口,負責鹽政、緝捕盜匪、海防等行政事 宜,兼督臺、鳳、諸三縣捕務。初來適逢臺地大 旱,孫元衡奏請蠲免賦稅三分之一,並下令來臺 商船皆須運載米糧,量多者重賞,否則懲處,此 舉有效平抑臺地米價。康熙45年(1706)起,兼 任諸羅縣篆,大舉興修孔廟,籌建義學。47年( 1708),因治績卓越,昇任臺灣府知府,著手創 置學田,資助貧士,且嚴緝捕盜,平靖地方,任 滿轉署山東東昌府知府時,縣民感其慈惠愛民, 建坊立碑以示愛戴。孫元衡將宦遊臺灣之詩作, 彙集為《赤嵌集》四卷,合計詩歌三百六十篇, 集前附虞山蔣陳錫及梁鄒張實居二人序文,末附 趙沈壎跋文一篇,內文則有王漁洋逐篇評點,其 詩作深刻反映臺灣風俗民情,連橫《臺灣詩乘》 云:「臺灣宦遊之士頗多能詩,而孫湘南司馬之 《赤嵌集》為最著」,可說給予高度肯定。http://bit.ly/2olMa0Q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