籐牌兵-清朝的藤牌兵建立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明代藤牌兵主要來自福建漳州府的龍溪縣/康熙把鄭成功的「藤牌兵」改為「虎衣藤牌兵」,編入漢八旗軍,命林興珠帶隊開赴中俄前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582zsrd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一支神兵勁旅,這支軍隊人數不多,但在冷兵器時代卻銳不可擋,所向披靡。先隨鄭成功收復台灣,成為鄭成功的驕傲,又助康熙收復東北,成了康熙的王牌軍,之後又平定張格爾之,為嘉慶立下汗馬功勞。在鴉片戰爭中,這支勁旅與英軍肉搏於廈門,雖然損失慘重,但也重創英軍。
可惜的是,清廷只讓這支軍隊​​賣命,不給這支軍隊升級裝備,最後在鎮壓太平天國時,葬送在慈禧之手。這支軍隊名叫「藤牌兵」,是由鄭成功創建並精心訓練的特種兵。鄭成功收復台灣時,為對付荷蘭軍的鳥槍兵,鄭成功訓練這支軍隊。訓練前,鄭成功命人將上等軟韌的藤條以油浸透,然後編成盾牌。這種盾牌被油浸透,又相對柔軟,可擋箭矢和鳥槍子彈。盾牌直徑數盡,士兵倦縮可護全身。
訓練時,士兵一手藤牌一手持片刀,片刀刃薄如蟬翼,既軟韌又靈活。士兵以藤牌護身,在地上翻滾,瞬間至敵人陣前,砍馬腿,削敵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敵軍。而敵人的弓箭、鳥槍對藤牌兵完全不起作用,槍雖發但不能命中,想再發,藤牌兵已至近前。鄭成功收復台灣時,藤牌兵始終作為突擊隊沖鋒在前。
敵人的弓箭、鳥槍對藤牌兵完全不起作用(圖/趣歷史)
敵人的弓箭、鳥槍對藤牌兵完全不起作用(圖/趣歷史)
1661年,鄭成功率船隊登陸台灣,包圍並迫降赤嵌城荷軍後,他命藤牌兵埋伏在七鯓一帶,荷軍趕到後,還沒來得及列陣對壘,就被突然殺出的藤牌兵擊垮,死傷過半,鄭成功乘勝追擊,攻下台灣。
1685年,俄國侵略者在中國東北作亂,佔領雅克薩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康熙欲收復東北失地,痛擊俄國侵略軍。為對付俄軍的鳥槍,康熙想到鄭成功的藤牌兵。這時鄭成功的軍隊已經降清,被康熙發配到各地墾荒。為收復東北,康熙派人到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從墾荒的鄭家軍中挑選500名,又在福建等處投誠官兵中挑選善用藤牌和片刀者,同時移文福建提督施琅,選取堅好藤牌400具和所用片刀送京,命鄭成功舊部林興珠重新組建藤牌兵。
康熙將藤牌兵改裝成「虎衣藤牌兵」(圖/鐵血網)
康熙將藤牌兵改裝成「虎衣藤牌兵」(圖/鐵血網)
經過康熙改裝,這支藤牌兵變成「虎衣藤牌兵」士兵個個身穿虎衣,左手持藤牌,右手持快刀,行動非常敏捷,以藤牌掩護身體,飛快的滾到敵人跟前,出其不意,以快制勝。1685年2月,康熙將400虎衣藤牌兵編入「漢八旗軍」,命林興珠率領開赴中俄前線。在清軍包圍康雅克薩城時,藤牌兵在水上突襲俄軍援軍,斬殺數十人,其餘生俘,藤牌兵未傷一人。次年,藤牌兵再戰雅克薩,固守城南土阜,使清軍順利破城。因為藤牌兵出戰,康熙擊潰俄軍,與俄國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收復千里疆土。藤牌兵因此名聲大震,成為康熙直屬的一支王牌軍。
每有外國使節來訪,康熙總是拿藤牌軍耀武揚威。藤牌軍行動之迅速,戰術之靈活,裝束之奇特,令洋人嘆為觀止。1820年,張格爾在新疆叛亂,嘉慶便把康熙的藤牌兵搬出來。這支藤牌兵一上陣,立刻成了張格爾騎兵的剋星,戰馬看到虎衣受驚,藤牌兵斬斷馬腿,張格爾騎兵慘敗,叛亂很快平息。
藤牌兵與英軍作戰,使其元氣大傷(圖/萬花鏡)
藤牌兵與英軍作戰,使其元氣大傷(圖/萬花鏡)
鄭成功創立​​的這支藤牌兵,威風了180年,到1841年,英軍進攻廈門,有著光榮歷史的藤牌兵與英軍作戰。由於英軍裝備精良,藤牌兵的藤牌沒能擋住英軍的槍砲。在肉搏戰中,藤牌兵雖然重創英軍,但也死傷慘重只留下一些種子。
這時清廷應該反思,應該為藤牌兵升級裝備,改良盾牌,改良裝具,配備鳥槍,但清廷沒有。到了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慈禧命剛恢復元氣的藤牌兵剿滅太平軍,結果這支藤牌兵全軍覆沒,連一個種子都沒留。曾讓鄭成功引為自豪,被康熙當作寶貝的藤牌兵,就這樣葬送在慈禧手裡,真是可嘆又可悲。
-------------------------------------------
號稱清朝最強的虎衣藤牌兵,為何慘敗給洋人?
2018-03-03 
沒有原因,落後就要挨打!這支神秘的虎衣藤牌兵曾兩次大敗沙俄,鎮壓新疆張格爾叛亂,在歷史上出盡風頭,卻在鴉片戰爭中慘敗給英軍,最終黯淡收場。
虎衣藤牌兵據傳由康熙皇帝在1684年為了防禦火器下令組建的,這些特種士兵身穿虎皮條紋服,手持桐油浸過的藤牌,防禦時可以輕鬆抵擋弓箭,甚至是威力不強的鳥槍;進攻時則使用打滾進退之法,閃避火槍射擊,滾動到槍手身旁,揮刀近戰,實現以柔克剛。
這支虎衣藤牌兵憑藉奇特的裝束、靈活的戰法,曾為清廷屢立戰功,在與沙俄的雅克薩之戰、平定新疆張格爾之亂中,虎衣藤牌兵英勇作戰,成為騎兵剋星,他們的虎皮裝束能驚嚇對方戰馬,還可以發揮「下三路」優勢,滾到敵軍戰馬旁「砍馬腿」。據說在雅克薩之戰中,藤牌兵「不喪一人」,而沙俄侵略者則死傷慘重,令敵軍聞風喪膽。
其實,虎衣藤牌兵這套戰術並不新鮮。虎皮嚇唬戰馬,是一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晉楚城濮之戰時,晉軍戰馬蒙上虎皮嚇唬對方戰馬的方法;使用藤牌、短刀做武器是明朝「戚家軍」的原創;至於砍馬腿,則是南宋岳家軍對付騎兵的常用手段。
這些戰術對付武器落後的雜牌軍不在話下,但對上洋人的先進武器就Game Over了。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腐朽落後的清軍面對洋人的新式槍炮一敗塗地,歷史戰績輝煌的特種部隊虎衣藤牌兵再度出場。
1842年3月,清廷任命吏部尚書奕經為揚威將軍,從各地抽調軍隊組織浙東反擊戰。迷信的奕經路過杭州西湖關帝廟求了一簽,簽云:「不遇虎頭人一喚,全家誰敢保平安」。
三天後,兩支虎衣藤牌兵抵達浙江,恰巧與簽中的「虎」字相應,奕經大喜,認為這是老天爺保佑,只要讓兩支特種部隊打頭陣,定可旗開得勝。同時,奕經精心選擇,將進攻時間定在1842年3月10日四更時分,因為這天是難得的「四寅期」,即虎年虎月虎日虎時。
最後,英明的奕經大人又任命屬虎的總兵段永福為大將,這樣就湊足了「五虎」,而「洋人」又含「羊」字,暗合「五虎捉羊」之意,仗還沒打,清軍就已經勝券在握了。
戰鬥如期打響,清軍奉命進攻定海,英軍出城列隊而出,一無所知的虎衣藤牌兵使用慣用戰術發動進攻,其他清軍則持長矛和弓箭接戰,卻無一人攜帶鳥槍。
英軍槍炮齊發,密集的火力讓清軍無法近身,神奇的藤牌完全不能抵擋槍炮的威力,很快敗退下來。戰罷,虎衣藤牌兵竟戰死600多人,而英軍僅僅一人陣亡,不可不謂慘烈。
幾天後,英軍發動反擊,清軍再度大敗,虎衣藤牌兵死傷殆盡。面對英國人的新式槍炮,這支虎衣藤牌兵武器、戰術的落後暴露無遺,就此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虎衣藤牌兵的經歷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數千年來恆古不變的定律!而武器和戰術落後更可怕的是思想和制度的落後!
---------------------------------
明鄭軍事是中國歷史上明清兩朝交替之際,支持南明的鄭氏政權所擁有的武裝力量,基礎間接來自於亦官亦盜的明末鄭芝龍創立的私人武力,而在鄭芝龍降清被軟禁後,其子鄭成功隻身逃往金門,接管父親若干舊部,並漸次擴充而終成一支足以和清軍抗衡的部隊。
治軍
鄭成功在治軍上非常的嚴苛,對於怯戰者、畏戰者、貪污者、叛逆者都是殺無赦,而且常常誅連全家。從1649年(永曆三年)九月起至1661年(永曆十五年)元月止,鄭成功所誅殺的將吏就有七十五員,這些人大都是戰時怯戰、戰敗者,黜降或其他罰責有九員,另外有六件殺貪誅叛,受黜革、降罰、綑責者計僅有三十餘員,同時期的獎勵方面,將吏的提昇、獎賞、爵賞,提授共計三百餘員次,總和來看鄭成功雖然是儒家太學生出身,但治軍上是標準的法家作法,賞罰並重,講求戰功。
鄭氏麾下的軍隊有「怯者不敢獨退,勇者不敢獨進,膽勇成列,心力俱齊」的描述,在與清軍的對陣當中,勝率極高。戰時,以繩索劃地為界,退越繩索、畏縮不前、無令後退者皆誅殺。另一方面對勇猛衝鋒、斬將拔旗者給與獎勵,鄭成功本人更是勇猛異常,其人在戰場共計有七次險遭不測的記錄。
組織
鄭軍組織並非固定一成不變,以下是鄭成功時期大致上的編裝。
水師
主要使用福船,亦稱大船。這種船有如此的描述:「為樓三層,乘風沖擊,不可遏抑,其高若墉 不可抑攻;其堅若鐵石,矢石不能貫,炬不可爇」。當時鄭家水軍在中國東南沿海有著絕對的制海權,沒有向明鄭繳交過路費的外國商船幾乎不可能通行,滿清的船隻更是下不了海。
內司鎮(藩主延平王直轄)
前鎮、後鎮、一鎮、二鎮、三鎮、四鎮、五鎮、樓船鎮
陸師
藩主本隊
左、右武衛營(金甲部隊)
左、右虎衛營〈即鐵人隊〉
驍騎鎮〈騎兵營〉
神器營(砲兵營)
親丁鎮〈含黑人鳥銃隊〉
一般部隊
左、右先鋒營
北鎮、 前鋒、中權營、 後勁營(北方人部隊)
鐵騎營(重裝騎兵營)
五衝鎮(五鎮必定是前、後、左、右、中,後敘的五鎮不再贅述)
宣毅五鎮
援勦五鎮
正兵、奇兵、殿兵、遊兵、英兵五鎮
仁、義、禮、智、信、木、金、水、火、土等十武鎮
廿八宿營(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避、奎、婁、冑、昂、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軍職
高階軍官
中軍(水陸提督)
前、後、左、右軍(水師提督)
前、後、左、中、右軍(陸師提督)
武裝
盔甲、籐牌、滾被、銃(槍械)砲、刀斧、地雷等。
特色軍種
鐵人隊
是鄭軍的特種部隊,編裝在左右虎衛營中,人數總共約3千人,全身穿著厚重的盔甲,頭戴鐵盔,身穿鐵鎧、鐵臂、鐵裙,臉覆鐵面,只露出眼口鼻,攜帶弓箭與手持藤牌與雲南斬馬刀,屬於重裝步兵。
其來源是鄭成功於幼時在日本見到日本武士的重裝備,因而產生一個概念,但此意見被眾部將所反對,直至甘煇提出解決方案後從而得到實施。
部隊編制
「每班帶班長六員,配雲南斬馬刀各二,牌各二,弓、箭則全班俱執。又十班之中,弓箭居四,刀、牌居六。」
戰術
「明季南略」書中對鄭軍有此描述:「…前隊長鎗,次團牌,第二陣『倭銃』(即從來亞葡萄牙人傳入明朝和日本的伊比利亞式火繩槍,在明代被部分人認為是來源於日本)…而疾走如飛,突至馬前殺人。其兵三人一伍,一兵執團牌,蔽兩人,一兵斫馬,一兵砍人,甚銳,一刀揮鐵甲軍馬為兩段。蓋鑄刀時,用鐵匠百人挨遞打成此一刀,故銳特甚…鄭兵不動,俱銕甲冑銕面頭子,只露兩足,用長刀砍騎,銳不可當,射中其足,則拔箭更戰,清兵逐敗…」 此處所說的團牌即藤牌。 「第一隊五十人,前有五色旗一面領之。有滾被二人;滾被者,用一大棉被厚二寸,一人執之,雙手有刀。如箭至,即張被遮候; 箭過,即捲被持刀滾進,斫人馬足,又有團牌二人。滾被、團牌此四人俱喫雙糧。」
簡單的說,鐵人隊是部隊的前衛,憑藉盔甲集結盾牌防禦敵人的箭雨,遇到敵人鐵騎,則由團牌手掩護由斬馬刀手上前突進砍殺。
黑人鳥銃隊
主條目:烏鬼護衛鎮
來源主要是來自澳門的葡萄牙的黑人僱傭兵,由鄭芝龍向西方殖民國家購買的黑奴所組成,約有三百人,隊長名為路易斯·瑪托斯。這些黑人精通火器的鑄造和運用,而且驍勇善戰。鄭芝龍對這支部隊相當的重視,到了鄭成功的時代,更提升為貼身禁衛隊。除了護衛主帥以外,還常常擔任扭轉戰局的奇兵,這支部隊在鄭成功攻台之戰中也有發揮貢獻。
台灣藤牌兵
以台灣高山族為主的水兵。鄭氏滅亡後,清廷調五百名藤牌兵參與雅克薩戰役。
--------------------------
明鄭時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2e74xd9
明鄭時期是指1662年~1683年間,由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鄭成功於南臺灣所建立之政權統治時期。明鄭時期前後歷經鄭成功、鄭經及鄭克塽三世統治21年[參 4][參 5][參 6][參 7]。
明末,戰亂頻起,內有流寇作亂,外有滿清窺視中原。1644年甲申之變,北京被李自成農民軍占領,江南地區的明朝宗室建立南明政權,此時清兵入關,擊退李自成,入主中原,更意在統一中國。1645年,弘光政權瓦解,不久之後鄭芝龍家族在福建擁立隆武帝與清兵抗爭。鄭芝龍降清後,其子鄭成功高舉反清復明大旗,繼續鬥爭,後因北伐失利,退守東南沿海地區。隨著清軍的不斷「圍剿」,鄭成功的勢力範圍也逐步縮小,為了尋找反清復明的基地,1661年鄭成功東征,佔領荷屬臺灣。
明鄭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閩南民系)政權,鄭成功登陸臺灣後將該地改名為「東都」[參 8],仿照大陸的郡縣制,將赤崁地方更名「東都明京」設置承天府為地方府治行政中心,作為臺灣最高的行政機構,效仿明朝中央官制,設六官;府城分為東安、西安、宋南、鎮北四坊,各設首領,管理事務;府之下設二縣,承天府以北叫天興縣、以南叫萬年縣,同時各種民生工作也逐步展開,例如:查戶口、報田產、征勞力、納稅銀等[參 9][參 10]。鄭成功抵臺後,在廈門駐防的其子鄭經發生婚外情,遭致鄭成功的不滿,於是鄭成功死後,鄭成功之弟鄭襲在臺自立,鄭經不干示弱,接受眾臣擁立為「世藩」[參 11],出兵擊敗鄭襲,入主臺灣,史稱鄭經克臺。
鄭經認為永曆帝已被吳三桂殺死,臺灣日後已無稱行都的必要了,故改「東都明京」為「東寧」[參 12][參 13][參 14],建都安平鎮於熱蘭遮城,經過加以翻修稱之後稱為「王城」[參 15]。對內奉南明永曆帝正朔,對外與占據大陸的清朝互不統屬,所謂「東寧建國,別立乾坤」[參 16][參 17],始有開國長治之想[參 18],經營成效斐然。明鄭政權的有效統治地區僅限於臺灣西南部地區,其他地方則有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瑪家王國等原住民部落聯盟管轄。
鄭經去世後,明鄭內部爆發權力之爭,馮錫範藉口監國鄭克𡒉不是鄭經親生子,擁立自己的女婿鄭克塽為延平王,聯合劉國軒發動東寧之變,殺害了鄭克𡒉,最終大權旁落,民心渙散,明鄭從此一蹶不振。1682年,施琅師法鄭成功收臺之法,攻克澎湖島,於1683年占領臺灣,明鄭結束。為防止臺灣的東寧遺民以東寧王室的名義反叛,康熙帝下令將鄭成功、鄭經等鄭氏在臺王室陵墓悉數掘發,遷葬中國內陸[參 19][註 2]。
鄭成功受封明朝爵位「延平王」,在正式文告中皆謹守藩王的身份,多自稱「本藩」(英語:Pun Poin;西班牙語:Pumpuan;閩南語:Pún-phuan)[註 3][參 21],曆法上,始終奉南明永曆帝的永曆年號為其正朔,因此,永曆帝死後亦持續使用;於現存對其他政權的諸多外交文書中皆以「大明招討大將軍」的官職與「延平王」的爵位(鄭經則稱世子)作為其官方身分號召恢復明朝,有人指出明鄭應為南明的延續[註 4][註 5][參 24];亦禮遇眾多流寓明朝宗室,如寧靖王朱術桂、魯王世子朱弘桓等人[參 25],並於重要冊封儀式中邀請明朝宗室於旁觀禮以維持宗藩體統[參 26];但實際上明鄭未再擁立明朝宗室為皇帝或監國,國家元首即是延平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延平王為實際領導者的政治實體[參 18],即使對內、外遵行明朝體制禮法的鄭經也曾經自認東寧從來不內屬中土,而是另新闢的海外領土。明太祖祖訓曾提到不征之國,要求後世不可征服內容中的藩屬國,其中臺灣列屬藩屬國中的小琉球。而清世宗雍正提到乃是其父將臺灣拓入中國版圖等語[參 27][參 28][參 29]。
明鄭時期又被稱為明鄭王朝[參 30]、明鄭政權[參 31],或以其建國者,稱其為延平王國[參 32]、鄭氏王國[參 33][參 34]、鄭氏王朝、東寧王國、東寧王朝[參 35]等。後世多以明鄭臺灣[參 36]、鄭氏治臺時期[參 37]、鄭氏時代(時期)[參 38][參 39]、南明鄭氏治臺時期[參 40]、南明鄭氏治理時期[參 41]等。
現今歐美主要使用東寧王國[來源請求],如英文Kingdom of Tungning、西班牙文Reino de Tungning等,此用法未知由華文世界或者西方率先使用。此外當時西方人也有稱鄭氏政權為福爾摩沙王國(英語:Kingdom of Formosa)、臺灣王國(Kingdom of Taiwan)、國姓爺王朝(Koxinga dynasty)等。
清代官書對鄭氏在臺灣的政權稱為之「偽鄭」、「逆鄭」、「海逆」,以「東寧國」為偽號[參 42][參 43],記載鄭經是將東都改為「東寧省」[參 44][參 45][參 46][參 47][參 48],民間私撰為「東寧國」[註 6],現代多稱爲「明鄭」[參 53]。
在朝鮮王朝的史料《李朝實錄》中,稱呼鄭經主政時期(1670年)的鄭氏王朝為「大樊國」或大樊[參 54]。
歷史
鄭氏家族的興起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建立大順政權;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滿族建立的清朝八旗軍又擊敗李自成,定都北京,並繼續向南方進攻。
與此同時,明朝遺臣在南京擁立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史稱南明的偏安政權;在清廷欲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態勢明朗後,南明轉而聯合各地的漢族武力抗清,但軍事不利,弘光、隆武、紹武、永曆諸朝廷先後遭清軍消滅。鄭芝龍所部原是隆武朝的主力,主要在福建境內活動;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陸續接收其勢力,繼續在東南沿海武裝抗清。
1658年-1659年間,鄭成功大舉攻打清江寧府(原名南京)失敗,實力大損;迫於形勢,決定奪取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支配的大員以供部隊給養。
征服臺灣
主條目:臺灣歷史和鄭成功攻臺之役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正月),鄭成功在金門誓師;他親率將士25000名、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次月抵達澎湖,四月初二日(4月30日)抵達鹿耳門。並利用漲潮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以優勢兵力包圍荷軍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並切斷荷軍水陸交通,不久,普羅民遮城守將貓難實叮(Jacobus Valentijn)獻城投降。
四月初七日,鄭成功親率大軍對防禦堅固的荷蘭首府熱蘭遮城進行攻打。經派楊朝棟諭揆一投降無效後,即調集火砲朝城堡砲轟,然而在從大員市鎮朝城堡進攻時,卻遭荷軍居高臨下擊退。之後鄭軍即採取長期圍困,同時將多數部隊派往各地囤墾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五月二十八日,荷蘭東印度公司得知臺灣戰況後,決定派七百人、戰艦十艘赴臺。七月初五日抵達。之後雙方稍有接觸,但均無較大戰事。至八月二十三日(9月16日),雙方再度海戰,鄭軍經一小時激戰,擊毀荷艦二艘、俘小艇三艘、殺敵百餘人,其餘荷艦逃往遠海。
閏十月,荷軍發動作最後一次攻擊,但仍寡不敵眾,之後又有日爾曼傭兵逃脫向鄭成功說明堡內荷軍士氣低落,並指出欲取熱蘭遮城,必先取其衛星碉堡烏特勒支碉堡(位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奪取該碉堡則可居高臨下砲擊熱蘭遮城最脆弱的四角附城。鄭成功遂於該月著手準備攻城計畫。
十二月初六日(1662年1月25日)鄭軍於鯤鯓半島發動總攻擊,以大砲不停轟炸,當日即發出2500發砲彈,其中1700發左右打向烏特勒支碉堡,幾乎將之夷為平地,荷蘭守軍被迫自行炸毀碉堡殘餘部分後撤退。此役徹底瓦解了熱蘭遮城內守軍的士氣,兩天後大員評議會決定議和談判。
大員長官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簽字於締和條約投降,至此,臺灣臺江領地,盡落鄭成功之手。
開國立家
鄭成功來臺後,將臺灣的赤崁地方改為「東都明京」,並設立了承天府和天興、萬年二縣。為解決兵糧問題和反清之需要,實施「寓兵於農」政策,還下令屯墾臺灣,令諸將士寓兵於農,最北有噶瑪蘭地區、最南有瑯嶠一帶,以點狀分部。按鎮分地、按地開墾。而期間也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鄭氏政權與原住民政權的武裝衝突,如鄭氏政權對大肚王國領土的侵犯則造成數次戰爭。到了鄭經時,採用陳永華之議,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體制層次分明。
鄭成功來臺後,依然優禮明朝宗室,對他們依然建立王府官邸,並供歲祿。每次拜封官員,都請諸位大明皇族遺脈和其他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制。然而,由於如大肚王國與瑯嶠等在地政權的抵禦,鄭成功實際的統治範圍約北至二林,南達茄藤(今屏東縣佳冬鄉)。1662年,王世子鄭經與幼弟的乳母陳氏通姦,鄭成功勃然大怒,下令人在廈門的鄭泰斬殺世子,鄭泰恩不忍而違抗王命。1662年6月23日,罹患瘧疾的鄭成功於盛怒之下薨逝,時年38歲。從鄭成功抵達臺灣至逝世,僅僅4個月。
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四月),鄭克塽追諡其祖父為諡號「潮武王」[1][2]。
嗣位之爭
主條目:鄭經嗣位之爭
1662年(永曆十六年)6月,延平王鄭成功薨逝。黃昭、蕭拱宸等人以鄭經得罪先王不得繼位為由,於安平擁立鄭襲(鄭成功之五弟)為監國,將軍馬信、黃安不從,馬信於不久後逝世。賞勳司蔡政奉鄭成功之袞龍袍入廈門晉見世子鄭經,洪旭等人遂擁鄭經為王。同年11月,鄭經命周全斌為五軍戎政,親率陳永華、馮錫範等人攻入鹿耳門。右虎衛黃安聞訊後,率師前來會合,與黃昭會戰並殺之,勝利後領兵進王城誅殺蕭拱宸、張驥與曹從龍等人,流放其族人。事後,鄭襲的家臣蔡雲自縊,鄭襲本人則遭鄭經押回廈門軟禁,不久懼死而投清。[參 55]
鄭經治臺時期
鄭泰事件
主條目:鄭泰事件
嗣位之爭結束後,鄭經繼位。1663年初,鄭經以洪旭守廈門、鄭泰守金門。鄭經聽說鄭泰與之前擁立鄭襲為王的黃昭有書信往來,便懷疑他亦參與逆謀,因此欲召見他,鄭泰卻稱病不見。參軍陳永華以鄭經將回東都為由,委任鄭泰為「居守戶官」,鑄印送至金門並邀鄭泰入廈門餞行。7月10日,鄭泰率兵船赴宴,被鄭經扣留軟禁,船艦皆為周全斌所併,只有蔡璋逃回金門。鄭泰之弟鄭鳴駿與子鄭纘緒率部屬及家眷入泉州投降清朝。鄭泰聞訊後自縊。鄭泰死後,鄭經鞏固了自己的王權。
清廷和荷蘭殖民者勾結
主條目:清荷聯軍
1663年10月,清荷聯軍部隊圍攻金門、廈門,鄭軍節節敗退。1663年11月18日(永曆十七年十月十九日),清朝與荷蘭組成聯軍進攻廈門、金門,鄭軍不敵,退往銅山。戰後軍心不穩,大將周全斌降清,鄭經只好退回臺灣,並將「東都」改為東寧。1664年3月,鄭經放棄閩南沿海諸島,全面撤守臺、澎,於初十日抵達臺灣。這次退守灣,是鄭氏所代表的南明抗清勢力的總撤退,不僅鄭經所轄的軍隊、官員都撤入臺灣,明朝的縉紳遺老,也隨鄭經來臺,此批入臺總人數約有7000人。1665年,清荷聯軍繼續進攻澎湖,遭遇颱風、無功而返,清朝於是放棄了攻佔臺灣的企圖,轉而與鄭經談判。清朝的立即威脅解除後,鄭經開始強化對臺灣的統治力,鄭經於1666年率兵進攻駐守雞籠的荷蘭軍隊,雖未成功佔領,但荷蘭方面認為雞籠難以防守,1668年棄守雞籠,亦從此放棄臺灣。
別立乾坤
鄭經退守臺灣後,雖然仍奉南明的永曆正朔,使用永曆年號和「招討大將軍」的印信。但政權本質,與鄭成功時代顯然不同,而儼然以獨立王國的姿態出現。誠如學者陳春生所說的,鄭氏政府雖是明朝的延續,但其在臺灣實際上已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1664年8月,鄭經表示乃謹守藩封,廢東都稱號,以「東寧」稱全臺灣[參 14],並以「東寧國王」自稱[參 35]。
面對清軍和荷蘭軍隊咄咄逼人的態勢,1667年7月,鄭經與清朝展開第一次談判,鄭經聲稱臺灣「非屬版圖之中」、「東連日本,南蹴呂宋,人民輻輳,商賈流通。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參 56];於1669年的和談中,派遣柯平、葉亨赴泉州與清廷議和[參 57]。鄭經再度強調鄭氏佔領臺灣是「建國東寧」[參 16]、「於版圖疆域之外,別立乾坤」[參 17],然而兩次的談判鄭經皆以不接受薙髮拒絕清朝[參 58],並用箕子朝鮮作比喻,談判最終破局[參 59]。
對臺灣的統治能力日漸鞏固後,鄭經還任用陳永華為諮議參軍,拓展實業,整飭吏治,強固治安,以官田、私田、屯田三田並用,使得飽經戰亂的臺灣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也得到了發展的機會,一時間稱為樂土。1668年,鄭經還派軍收復了荷蘭人在臺灣北部最後的據點—基隆,在臺灣南北路和澎湖設置三個安撫司,在福建泉州一帶建築了19個具有軍事性質的寨子,鞏固了臺灣內外圍的防禦。期間清軍雖然兩次進攻澎湖,都因鄭軍防守的當使得清軍無功而返。此後十年間,臺海維持了相對的穩定局面[參 60]。
鄭經試圖以貿易來提升東寧的國力。除了與清朝進行走私貿易外,日本的德川幕府也是東寧國的重要貿易夥伴,東寧大量進口日本的銀、銅等金屬與盔甲,以武裝自己的軍隊,雙方貿易於1665至1672年達到高峰,鄭經更允許日本商人居於雞籠,以促進東寧與日本的貿易交流。日人以「東寧國王」稱呼[參 61]。鄭經亦於1672年邀請英國東印度公司來到東寧國,並與之簽訂通商條約,出口糖與鹿皮並進口西洋槍砲以增強東寧軍隊的戰鬥力,另外更請求英國人訓練砲兵,戰爭時更借用英國砲兵手作戰。
西征大陸
主條目:三藩之亂
1673年,清朝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反清,史稱三藩之亂。1674年4月21日,清朝靖南王耿精忠起兵響應,隔海邀請鄭經加入,鄭經允之西征。但是只是聯合發出討伐滿清檄文,並未聯合出兵北伐,雙方都是藉此機會擴大地盤。鄭經渡海後,要求耿精忠將漳州與泉州交給自己,但佔領整個福建的耿精忠卻拒絕之,鄭經遂出兵佔領海澄與同安,雙方開始交惡。然而,泉州、漳州以及潮州陸續投靠鄭經,耿精忠見情勢不對便出兵進攻泉州,但卻被東寧將軍劉國軒擊退,雙方接著又持續相互進攻、戰鬥。1675年,耿精忠與鄭經談判,雙方以楓亭為界,北屬耿氏、南屬鄭氏,平息戰鬥。1676年,鄭經擊敗平南王尚之信,迫使尚之信加入反清行列,鄭經隨後佔領惠州。由於鄭經於擁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等四座首府後,又攻下汀州,因此與耿精忠的聯盟再度破裂,腹背受敵的耿精忠只好降清。耿精忠降清後,獨自面對清朝軍隊的鄭經節節敗退,明鄭所得閩粵各地全部得而復失,前功盡棄,最後只好退回廈門,從此一蹶不振。[參 62]。
1677年退回廈門後,清朝再度與鄭經展開和談,清朝康親王傑書向鄭經許諾鄭經若從中國沿海的島嶼撤退,就答應比照朝鮮,成為清朝藩屬並通商、永無猜嫌。1678年的和談中,清朝將領賴塔給鄭經的書信中聲稱,如果鄭軍肯退守臺灣,則「本朝何惜海外一彈丸之地」,鄭氏可永據臺灣,清廷把臺灣當成朝鮮、日本一樣的外國,不必剃髮易服、稱臣納貢也可以不必[參 63]。鄭經予以拒絕。
鄭經去世
1680年,鄭經從廈門撤守臺灣。回臺灣後,鄭經曾專心治臺,但是面對抗清局面不斷惡化,意志開始消沉,移居北園別館,終日飲酒賦詩、棋藝書畫、出外狩獵,將東寧國政全權交予監國世子鄭克𡒉與諮議參軍陳永華。
1681年3月17日,鄭經因狩獵摔傷不治,薨於北園別館,得年40,統治東寧國近20年。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四月剛登基的元子鄭克塽追諡其父王為「潮文王」[1][2]。
東寧之變
主條目:東寧之變
1679年,鄭經西征清朝之際,聽陳永華之請將王子鄭克𡒉立為世子,並授職為監國,號監國世子。由於其辦事英明果斷,頗有其祖鄭成功之風範,因此人稱東寧賢主,但也因此得罪了王叔鄭聰等人。1680年,鄭經西征無功而返,監國世子繼續執政,並深得父親鄭經之信任,但後來總制陳永華去世,因此監國漸漸在政治上孤立無援。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延平王鄭經薨逝。逝世前,於北園別館將監國鄭克𡒉託付給劉國軒。
鄭氏宗親鄭聰等人眼見鄭經已薨,便與馮錫範、劉國軒等人聯手向董太妃進讒言,汙陷鄭克𡒉乃李氏之螟蛉子,董太妃一時不察便下令收回鄭克𡒉之監國印璽。得到董太妃允許後,劉國軒與馮錫範便領兵進入延平王府捉拿監國、囚禁於北園別館,並於當夜遭鄭聰等人謀殺。監國遭謀殺後,原意僅是罷免鄭克𡒉的董太妃亦無力挽回,遂命監國夫人陳氏將鄭克𡒉之遺體送返延平王府、收斂守喪。喪畢,陳氏自縊。世子鄭克𡒉遭弒殺後,自責的董太妃也於同年6月去世。明鄭的實權落入外戚馮錫範與劉國軒手中,馮錫範擁立年僅12歲的女婿鄭克塽(元子)為王,臺灣民心漸漸渙散,東寧國亦從此一蹶不振[參 64]。
清軍攻臺
主條目:澎湖海戰
1682年9月,鄭氏降將施琅上書康熙帝請求征臺,康熙允之。翌年6月,施琅奉康熙詔,進攻澎湖。經過澎湖海戰後,7月中旬,施琅順利擊潰劉國軒所率領的東寧海軍,攻佔澎湖。
澎湖海戰後,劉國軒大敗而回,臺灣面臨滅頂之災,鄭克塽於廷上徵眾臣議,朝臣分成死守臺灣、遷呂宋島再戰與降清三派。在戰和降之間鄭克塽猶豫不決時,建威中鎮黃良驥說:「今日澎湖失守,臺灣危在旦夕,不如將大小戰船和洋船,分配來運載家屬和士兵,從這個山邊直下,奪取呂宋為基業。」提督中鎮洪邦柱說:「建威中鎮所言取呂宋十分有道理,我和良驥願當先鋒。」馮錫範卻說:「以全部軍隊攻取呂宋也不是難事,但不知道那裡的實際情況如何?」中書舍人鄭德瀟說道:「議取呂宋來避開清軍鋒芒,這個計策很好,有詳細地圖在這裡。」大家都圍過來看呂宋地圖。而劉國軒卻對馮錫範說「欲攻呂宋,雖是良策,可行於澎湖圍失之前。今澎湖已失,人心懷疑,苟輜重在船,一旦兵弁利所有而反目,尊公之前車之鑑也。」馮錫範的父親馮澄世在1644年,從銅山過臺灣的途中,遭到其僕人暗中串通船員暗算,捲走其財物,向滿清投降,大家聽到這個事例後,打消了攻取呂宋為基業的念頭,鄭克塽選擇了劉國軒的建議,最終決定降清[參 65]。
降清滅亡
主條目:臺灣清治時期
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9月,與眾臣商議後,鄭克塽呈降表予清。明朝降清不久,魯王世朱子桓、瀘溪王朱慈曠、巴東王朱江、樂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熺等其他明朝宗室隨鄭克爽降清,而寧靖王朱術桂身著大明衣冠而自殺,同時施琅入臺納降[參 66]。自此,東寧亡國。從1661年(永曆十五年)4月鄭成功入臺到鄭克塽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9月降清為止,鄭氏計在南臺灣經營共23年[參 34]。
清將領施琅受鄭克塽投降後,臺灣正式進入清治時期。清朝消滅東寧後,除了大舉毀滅東寧王朝的文化,更將東寧朝臣們與其親屬大舉遷往清國。其中,鄭氏王族納入上三旗管束;文武官員與士兵則分別遷至在山東、山西及河南諸省墾荒,使臺灣失去可能領導反清的人物。至於東寧的大量遺民,清廷則採取以漢治漢的策略,長期以攻臺將領擔任臺灣軍事首長。如福建水師一職從1684年至1721年計37年間共歷施琅、張旺、吳英、施世驃四任提督,除張旺之外,其他皆是攻臺將領,尤其是施琅、施世驃父子共任職達25年之久。在陸路提督方面由萬正色、吳英、藍理皆為攻臺將領[參 67]。
疆域
1662年之前,鄭氏的軍政中樞都是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的廈門,在攻下臺灣和鄭成功去世後,明鄭政權實際領導人鄭經才將政經中心從廈門移往臺灣,統治轄域仍包含福建的金、廈兩島。
明鄭有效統治區域只有今臺南市西部以及嘉義縣與高雄市之沿海地區。明鄭滅亡時其疆域人口仍未達到20萬,由此,臺灣絕大部分地區依然由如大肚王國等原住民政權所掌握和統治。1664年4月,明鄭於多次戰役後,喪失金廈,明鄭勢力於中國大陸消失,轉以臺灣為最後根據地。同年,荷蘭人出兵占領雞籠(今基隆),鄭軍隨後也於1665年進駐淡水,與荷軍對峙。由於補給困難,貿易也始終無進展,1667年東印度議會以損失荷蘭盾八萬元為由,裁決撤出基隆,翌年7月將所有公司職員接回巴達維亞,自此荷蘭人徹底放棄奪回臺灣。
明鄭除了擁有臺灣地區部分領地外,也於1673年-1680年三藩之亂期間,以軍力占擁有對岸大陸閩南地區的漳州、泉州、興化,和廣東的潮州、惠州等部分領土,可惜後來逐步淪喪[參 62]。
行政區劃
明鄭時期行政區劃示意圖。
主條目:明鄭時期行政區劃
地方行政方面,可分為兩個階段:鄭成功時期與鄭經時期。1661年,鄭成功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五月佔普羅民遮城,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臺灣總地號為「東都」。還實施郡縣制度,設置了「一府二縣」,承天府、天興縣以及萬年縣,並以承天府安平鎮為京畿[參 68]。其中,天興縣縣治設於佳里興(今臺南市佳里區),而萬年縣縣治則設於二贊行(今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此外,明鄭還先後設置了思明州、思明縣,管轄廈門、金門等島嶼。
1662年,鄭成功逝世,世子鄭經經歷政爭後掌權,對行政區劃進行變革。全面實施並沿用鄭成功設置的郡縣制度,但稍稍做出變革。保留承天府,京畿承天府主事官為承天府府尹,改二縣為二州,即地方的天興與萬年兩州主事官則為知州(鄭成功在位時期則為兩縣知縣),於天興州以及萬年州之下,設有「二十四里」[註 7]。為了安撫原住民族,於原住民居住地區,設置澎湖[註 8]、北路以及南路等三個安撫司,其主事官為安撫使,形成「一府二州三司」平行的體系。承天府京畿地區又設有東安坊、西定坊、鎮北坊以及寧南坊四坊,坊設簽首。承天府以及兩州的里級行政區則設有總理。簽首及總理兩職負責的職務如:戶籍、遷徙、婚嫁、出生、死亡等基層民事,並規定按時彙呈州府。
明鄭時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2e74xd9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