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山字組合-天象八卦紋鏡--故宮的定名為“日月星辰五嶽八卦鏡”,洛陽博物館定名為“四山日月星辰八卦鏡”,台灣收藏的則定名為“唐代天象八卦紋鏡”
據《上清含象劍鑑圖》記載,司馬承禎呈獻玄宗的銅鏡有兩種。一種就是含象鑑,銘文首句“天地含象”,故命名“上清含象鑑天地鏡”。鏡紋以圍成方形的八卦卦象為界,分成內外兩區。內區整體係正方狀,寓地方之意,方內在東、南、西、北、中的正位處,各置一連山紋代表五嶽,岳間四角部位,各列4個篆書銘文,字序為轉角跳讀,作“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鑑百靈”16字。外區整體與圓鏡3弦紋吻合,呈正圓形,寓天圓之意,八卦與鏡緣之間為東西對稱的日月,日和月兩側有對稱的兩朵白雲相襯,其月甚為奇特,遠看似太陽,近看才出現一凸起的彎月。南北對稱處,以道教星圖構成星辰;鏡中方鈕的對角為四幅山形圖紋飾,與山鈕合稱喻意五嶽。
第一式,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郭玉海《故宮藏鏡》一書著錄,名稱被叫做“日月星辰五嶽八卦鏡”,時代確定為唐,直徑16.5公分分,重939.4公克,紋飾細緻精美:是同種銅鏡中最漂亮者。鏡紋亦由八卦方圍分出內外兩區,從右下角按正時針轉讀,各卦卦象分別為�(乾卦)、�(坎卦)、ʃ(震卦)、ɛ(艮卦)、ɵ(兌卦)、ɔ(離卦)、ɐ(坤卦)、�(巽卦)。內區方形,以鈕為中心,按東、南、西、北、中方位,各鑄一連山紋代表五嶽,中央之連山鑄在方鈕面上,四角各有4字篆銘,亦為跳讀的“天地合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16字,最外層是三道連綿不斷的方繞水波紋。外區圓形,主紋也是日、月、星圖分列四面,但四紋之旁各飾兩個雲頭紋,同時月紋中僅有桂樹而無白兔搗藥-日中有金烏,月中只有桂樹
第二種含象鑑則比較簡單,主體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中心鏡鈕的位置為一頭足俱全的龜形紋,龜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帶;外區是兩弦紋間的銘文帶,有12個道教符篆字,十分明顯突出。鑑圖旁列有鏡銘的篆字及其楷書釋文,作:“龜自卜,鏡自照,吉可貞,光不耀。”不,即丕字的古寫。此種銅鏡稱為“上清含象鑑龜自卜鏡”,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面,定名為“龜自卜八卦鏡”
第一式,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郭玉海《故宮藏鏡》一書著錄,名稱被叫做“日月星辰五嶽八卦鏡”,時代確定為唐,直徑16.5公分分,重939.4公克,紋飾細緻精美:是同種銅鏡中最漂亮者。鏡紋亦由八卦方圍分出內外兩區,從右下角按正時針轉讀,各卦卦象分別為�(乾卦)、�(坎卦)、ʃ(震卦)、ɛ(艮卦)、ɵ(兌卦)、ɔ(離卦)、ɐ(坤卦)、�(巽卦)。內區方形,以鈕為中心,按東、南、西、北、中方位,各鑄一連山紋代表五嶽,中央之連山鑄在方鈕面上,四角各有4字篆銘,亦為跳讀的“天地合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16字,最外層是三道連綿不斷的方繞水波紋。外區圓形,主紋也是日、月、星圖分列四面,但四紋之旁各飾兩個雲頭紋,同時月紋中僅有桂樹而無白兔搗藥
道教宗師司馬承禎(647—735)同時也是一位史料有載的冶金鑄鏡劍高手。他在隱居浙江天台山靈墟期間,於院中建大丹爐鑄造鏡劍,現天台山尚有“鏡劍台”遺址。他還曾向唐睿宗和唐玄宗贈送自己設計鑄造的道教銅鏡和寶劍,得到高度讚譽。
睿宗景雲二年(711),皇帝派司馬承禎之兄拿敕書到天台山宣召其入宮,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此次司馬承禎進獻銅鏡事未見史書記載,但在唐睿宗其後所下敕書裡,提到司馬承禎所獻銅鏡:“所進明鏡,規制幽奇。隱至道之精,含太易之象,藏諸寶匣,銘佩良深。”
玄宗即位後曾兩次召見司馬承禎,第二次在開元十五(727),司馬承禎進獻了自己設計製作的銅鏡及寶劍,以及《上清含象劍鑑圖》,圖文並茂闡明所鑄鏡劍的道教哲學意義,及與皇權的象徵關係。玄宗《答司馬承禎進鑄含象鏡劍圖批》雲:“得所進明照寶劍等,含兩曜之暉,禀八卦之象,足使光延仁壽,影滅酆城。佩服多情,慚式四韻。”並御製《答司馬承禎上劍鏡詩》曰:“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寫鑑表容質,佩服為身防。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司馬承禎進獻的銅鏡和寶劍,是特意為皇帝設計,有明確的弘道含義,紋飾及銘文完全表現道教義理,司馬承禎自定名為含象鑑和景震劍。其中景震劍未見實物流傳,似已成絕響,史料記載其銘文為:“搗雷電,運玄星。摧兇惡,亨利貞。乾降精,坤應靈。日月象,岳瀆形。 ”而名為含象鑑的銅鏡則有實物流傳於世。
司馬承禎解說含象鑑曰:
此鑑所以外圓內方,取像天地也。中列爻卦,備著陰陽也。太陽之精,離為日也;太陰之精,坎為月也;星緯五行,通七曜也;雷電在卯,震為雷也;天淵在酉,兌為澤也;雲分八卦,節運四時也,此表天之文矣。其方周流為水,以瀉四瞑,內置連山,以旌五嶽,山澤通氣,品物存焉,此立地之文也。詞銘四句,理應三才,類而長之,可以意得,此寄言以明人之文也。故曰含象鑑,蓋其總義焉。勒書於匣,詳觀制器之象矣。
據《上清含象劍鑑圖》記載,司馬承禎呈獻玄宗的銅鏡有兩種。一種就是含象鑑,銘文首句“天地含象”,故命名“上清含象鑑天地鏡”。鏡紋以圍成方形的八卦卦象為界,分成內外兩區。內區整體係正方狀,寓地方之意,方內在東、南、西、北、中的正位處,各置一連山紋代表五嶽,岳間四角部位,各列4個篆書銘文,字序為轉角跳讀,作“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鑑百靈”16字。外區整體與圓鏡3弦紋吻合,呈正圓形,寓天圓之意,八卦與鏡緣之間為東西對稱的日月,日和月兩側有對稱的兩朵白雲相襯,其月甚為奇特,遠看似太陽,近看才出現一凸起的彎月。南北對稱處,以道教星圖構成星辰;鏡中方鈕的對角為四幅山形圖紋飾,與山鈕合稱喻意五嶽。
這種唐代銅鏡實物,見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洛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及個別收藏家手中。故宮的定名為“日月星辰五嶽八卦鏡”,洛陽博物館定名為“四山日月星辰八卦鏡”,台灣收藏的則定名為“唐代天象八卦紋鏡”。王育成先生在《司馬承禎與唐代道教鏡說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1年1期)一文中按實物紋飾的細部差別將其分為5式。
第二種含象鑑則比較簡單,主體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中心鏡鈕的位置為一頭足俱全的龜形紋,龜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帶;外區是兩弦紋間的銘文帶,有12個道教符篆字,十分明顯突出。鑑圖旁列有鏡銘的篆字及其楷書釋文,作:“龜自卜,鏡自照,吉可貞,光不耀。”不,即丕字的古寫。此種銅鏡稱為“上清含象鑑龜自卜鏡”,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面,定名為“龜自卜八卦鏡”。
《上清含象劍鑑圖》還附有司馬承禎總結的《鑄劍鏡法並藥》:
凡鑄劍鏡,須得百煉真鐵可鑄。凡煉鐵既精,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所以太古劍神鏡,自軒轅黃帝受神胥公法,後傳左丘子鏌铘干將,吳越奇霄公皆會神鏡靈劍法。後人不得硃砂勾添,精鐵難以鑄成,今先火煉硃砂成銀,次煉鐵,勾添相雜,取年月日時,劍鏡如前法所圖樣,又別作尺寸展樣,或大小各有法度也。
司馬承禎是唐代當之無愧的鑄鏡劍大師,其所設計鑄造的含象鑑,設計精妙,寓意深刻,經千年流傳而仍能為今人所賞鑑,實為幸事。(來源:中國道教協會網站
-------------------------------------
道教文化:道袍法器·司馬承禎鑄造銅鏡之含象鑑
道教文化:道袍法器·司馬承禎鑄造銅鏡之含象鑑--曲靖新聞網 http://tinyurl.com/y2zppxh2
道教文化:道袍法器·司馬承禎鑄造銅鏡之含象鑑
道教宗師司馬承禎(647—735),同時也是一位史料有載的冶金鑄鏡劍高手。他在隱居浙江天台山靈墟期間,於院中建大丹爐鑄造鏡劍,現天台山尚有“鏡劍台”遺址。他還曾向唐睿宗和唐玄宗贈送自己設計鑄造的道教銅鏡和寶劍,得到高度讚譽。
睿宗景雲二年(711),皇帝派司馬承禎之兄拿敕書到天台山宣召其入宮,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此次司馬承禎進獻銅鏡事未見史書記載,但在唐睿宗其後所下敕書裡,提到司馬承禎所獻銅鏡:“所進明鏡,規制幽奇。隱至道之精,含太易之象,藏諸寶匣,銘佩良深。”
玄宗即位後曾兩次召見司馬承禎,第二次在開元十五(727),司馬承禎進獻了自己設計製作的銅鏡及寶劍,以及《上清含象劍鑑圖》,圖文並茂闡明所鑄鏡劍的道教哲學意義,及與皇權的象徵關係。玄宗《答司馬承禎進鑄含象鏡劍圖批》雲:“得所進明照寶劍等,含兩曜之暉,禀八卦之象,足使光延仁壽,影滅酆城。佩服多情,慚式四韻。”並御製《答司馬承禎上劍鏡詩》曰:“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寫鑑表容質,佩服為身防。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司馬承禎進獻的銅鏡和寶劍,是特意為皇帝設計,有明確的弘道含義,紋飾及銘文完全表現道教義理,司馬承禎自定名為含象鑑和景震劍。其中景震劍未見實物流傳,似已成絕響,史料記載其銘文為:“搗雷電,運玄星。摧兇惡,亨利貞。乾降精,坤應靈。日月象,岳瀆形。 ”而名為含象鑑的銅鏡則有實物流傳於世。
司馬承禎解說含象鑑曰:
此鑑所以外圓內方,取像天地也。中列爻卦,備著陰陽也。太陽之精,離為日也;太陰之精,坎為月也;星緯五行,通七曜也;雷電在卯,震為雷也;天淵在酉,兌為澤也;雲分八卦,節運四時也,此表天之文矣。其方周流為水,以瀉四瞑,內置連山,以旌五嶽,山澤通氣,品物存焉,此立地之文也。詞銘四句,理應三才,類而長之,可以意得,此寄言以明人之文也。故曰含象鑑,蓋其總義焉。勒書於匣,詳觀制器之象矣。
據《上清含象劍鑑圖》記載,司馬承禎呈獻玄宗的銅鏡有兩種。一種就是含象鑑,銘文首句“天地含象”,故命名“上清含象鑑天地鏡”。鏡紋以圍成方形的八卦卦象為界,分成內外兩區。內區整體係正方狀,寓地方之意,方內在東、南、西、北、中的正位處,各置一連山紋代表五嶽,岳間四角部位,各列4個篆書銘文,字序為轉角跳讀,作“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鑑百靈”16字。外區整體與圓鏡3弦紋吻合,呈正圓形,寓天圓之意,八卦與鏡緣之間為東西對稱的日月,日和月兩側有對稱的兩朵白雲相襯,其月甚為奇特,遠看似太陽,近看才出現一凸起的彎月。南北對稱處,以道教星圖構成星辰;鏡中方鈕的對角為四幅山形圖紋飾,與山鈕合稱喻意五嶽。
這種唐代銅鏡實物,見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洛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及個別收藏家手中。故宮的定名為“日月星辰五嶽八卦鏡”,洛陽博物館定名為“四山日月星辰八卦鏡”,台灣收藏的則定名為“唐代天象八卦紋鏡”。王育成先生在《司馬承禎與唐代道教鏡說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1年1期)一文中按實物紋飾的細部差別將其分為5式。
道教文化:道袍法器·司馬承禎鑄造銅鏡之含象鑑
第二種含象鑑則比較簡單,主體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中心鏡鈕的位置為一頭足俱全的龜形紋,龜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帶;外區是兩弦紋間的銘文帶,有12個道教符篆字,十分明顯突出。鑑圖旁列有鏡銘的篆字及其楷書釋文,作:“龜自卜,鏡自照,吉可貞,光不耀。”不,即丕字的古寫。此種銅鏡稱為“上清含象鑑龜自卜鏡”,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面,定名為“龜自卜八卦鏡”。
《上清含象劍鑑圖》還附有司馬承禎總結的《鑄劍鏡法並藥》:
凡鑄劍鏡,須得百煉真鐵可鑄。凡煉鐵既精,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所以太古劍神鏡,自軒轅黃帝受神胥公法,後傳左丘子鏌铘干將,吳越奇霄公皆會神鏡靈劍法。後人不得硃砂勾添,精鐵難以鑄成,今先火煉硃砂成銀,次煉鐵,勾添相雜,取年月日時,劍鏡如前法所圖樣,又別作尺寸展樣,或大小各有法度也。
司馬承禎是唐代當之無愧的鑄鏡劍大師,其所設計鑄造的含象鑑,設計精妙,寓意深刻,經千年流傳而仍能為今人所賞鑑,實為幸事。
道教文化:道袍法器·司馬承禎鑄造銅鏡之含象鑑--曲靖新聞網 http://tinyurl.com/y2zppxh2
-----------------
唐代道教鏡實物研究
作者:王育成
摘自《唐研究》第六卷 (2000年,27-56頁)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http://tinyurl.com/yysyc537
在中國古鏡的製作歷史上,唐代是繼戰國、兩漢之後的又一個古鏡發展的高峰時期,此時的鏡鑒多以紋飾華美、質地精良著稱於世,受到公私藏家的愛重。如果仔細品味一下唐鏡紋飾的造形特點,人們不難發現它包涵看多種文化因素,道教文化就是其中一種不容忽視的成分。對此學術界早有注意,半個多世紀前梁上椿《岩窟藏鏡》提出:“唐鏡內區文之取材有別開生而,以八卦為主文,而配以符籙、星象、干支、丹爐等含有道家趣味者。蓋唐代中葉道教已相當流行,製鏡者投世俗之習尚與嗜好,遂採取之入於鏡文。”①十五年後,沈從文先生在《唐宋銅鏡》題記中亦說:“唐代統治者有意把老子奉為 玄元皇帝,把道教當作國家宗教,小說詩歌旦善於附會神奇,神仙思想因之在杜會中有一定基礎。唐鏡圖案中也有種種不同反映,例如:嫦娥奔月鏡、真子飛霜鏡、王子晉吹笙引鳳鏡、仙真乘龍鏡、水火八卦鏡、海上三神山鏡,……。”②近年,一些鏡學著作也或具體或概括地談到唐鏡的道教文化現象。陳佩芬《上海博物餺藏青鉤鏡》一書說:“唐鏡紋飾中的道教圖像,集中表現約為弈棋鏡,圖像有老子與青牛和商山四皓弈棋,復有一人臨曲水和問道的形象,其中人物、山石、花樹等皆作質地細線,具形態猶為典型的唐畫。”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歷代銅鏡紋飾》一書認為:“唐代統治者宣揚道教,神仙思想流行,同時佛教也很盛行,在唐鏡的圖案中也有不同的反映,如具有印度佛教藝術色彩的寶相花紋鏡、飛仙鏡和具有道教色彩的八卦鏡等。”④《旅順博物館藏銅鏡》作者進一步指出:銅鏡“對道教學說多有反映,特別是作為道教中心內容的神仙思想在銅鏡紋飾中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施翠峰《中國歷代銅鏡鑒賞》一書,亦列出專章闡述道教與銅鏡紋飾的關係⑤。這些看法和意見,無疑會促進學術界對銅鏡道教紋飾的重視和研究。但是,似乎也有一個難以迴避的事實,即到目前為止,鏡學專家們在採討、論述鉤鏡或唐鏡紋飾的道教內容時,絕少引用道教文獻
材料進行對比研究,完全沒有理睬道書裡有關銅鏡或唐鏡的記載,致使許多結論性意見始終在“反映”或“受到道教影響”等一類籠統含混的字眼上打轉轉,既缺乏充實的文獻例證,又沒有深層次的開掘。事實上,道教對古鏡或唐鏡不僅僅是影響、被影響的關係,在有關文獻記載中,道士還根據教理教義提出、設計、製造過相當數量的道教鋼鏡,最著名的是唐代天照、地照、人照三件道教大鏡。唐昭宗天復三年(902)歸耕子作序的唐代道書《神仙鍊丹點鑄三元寶照法》,曾記述過三鏡的具體情況及功用,書云:
其天照,厚三寸,重七十二斤,面廣三十六寸。背上內像紫微星君所居,外列二十八宿。鑄成,若遇五星失度,慧孛出天,霜雹霖旱。開 此照,齋潔虔誠,助威揚德,其?自殄。
地照亦厚三寸,重七十二斤,面廣三十六寸。背上鑄山川、五嶽、四濱、八卦、九州、十六神。發火鑄時,當太陰望中鑄成。若遇地動山川崩裂,蟲蝗稼穡不登,津梁阻塞。開地照,虔誠嚴潔,修德助威,其𤤳自滅。
人照亦厚三寸,重七十二斤,面廣三十六寸。背上鑄璇璣之星,六
十甲子神名,天子帝號,本命神君,左龍右虎,國號星辰,分野所屬郡邑。鑄用丙午日,太陽中時鑄成。若遇干戈未偃,兆民疫癘。開此照,潔誠祁祭,?癘自息。每遇二氣昇降之日,於正殿會群品庶老,開人照
臨軒,揚威赫奕,奸臣賊子皆懷懼心。若人照非時,有光突輝出匣,隨其所指之方,必有祆叛之孽,可禦之無能動作,四夷來賓,環宇廓清也⑥。
請注意,引文中提到三照背紋有紫微星君、二十八宿、山川、五岳、四濱、八卦、九州、十六神、璇璣之星(即北斗七星)、六十甲子神名、天子帝號、本命神君、左龍右虎、國號星辰、分野所屬郡邑,其中一部分已在古鏡或唐鏡紋飾中見到,預示出現存古鏡或唐鏡實物與道教鏡有著某種吻合。更值說明的是,唐代道書內還載錄部分道士製造道鑒的鏡式圖案。如唐代著名高道司馬承禎(647~735)所繪《上清含象劍鑒圖》,即存有玉種道教鏡圖⑦。福永光司先生曾撰《道教的鏡與劍--其思想的源流》一文,就是以司馬天師的《上清含象劍鑒圖》的鏡文資料立意,對道鏡的思想發展脈胳進行研究,頗多灼見⑧。惜由於其重在精神領域的採討,沒有涉及現存道教鏡實物問題,故未能引起以實物為主的鏡學研究者的重視。
司馬氏字子微,號道隱,河南沁陽縣人。二十一歲進入道門,曾居中嶽嵩山傳符籙、辟穀、導引、服餌道術,名聞一時。後遍遊名山大川,隱於天台山,自號天台白雲子,世稱司馬天師。武則天聞其名,曾召至長安,降手敕贊美之。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又召入宮,問陰陽術數之道,賜以寶琴等物。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十五年兩次應詔入京,留侍內殿。《上清含象劍鑒圖》當是其留京期間向唐玄宗進獻,我疑其與千秋節群臣向皇帝獻鏡有關。玄宗收到後,曾作《答司馬承禎進鑄合象鏡劍圖批》,其云:“得所進照明寶劍等。合兩曜之暉,稟八卦之象。足使光延仁濤,影滅酆城。佩服多情,慚式四韻。”⑨明《正統道藏》洞玄部.靈圖類.國字號,正收有《上清含象劍鑒圖》一卷,題“天台白雲司馬承禎進”字樣,文內也收唐明皇(即玄宗)御批及詩,該批前面已列,衹是《道藏》本比《全唐文》本多一“敕”字,現將《全唐文》未收之詩錄出:
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日月麗光景,星斗戴文章。寫鑒表容質,佩服為身防。從鉉一賞翫,永德保齡長⑩。
此詩頭兩句前半闕的“含天地”、“曰月麗”,與鏡紋內容有關,也即鑒鏡所含之“象”。司馬承禎在介紹設計含象鑒的思想時稱:
夫四規之法,獨資於神術;千年之奇,唯求於烏影。含光寫貌,雖睹其儀,尚象通靈,罕存其制,而鑒之為妙也。貨質肉凝,湛然惟寂,清暉外瑩,覽焉遂通。應而不藏,至人之心愈顯。照而征影,精變之形斯復。所謂有貞明之道也,有神靈之正也。捧玩之寶,莫先玆器,既可 以自見,亦可以鑒物⑴。
這段話不是虛言,內含典故,且多出於道家及緯書。文首的“四規之法”,見葛洪《抱朴子.雜應》,其云:明鏡“或用四,謂之四規。四規者,照之時前、後、左、右各施一也。用四規所見,來神甚多。”烏影,與我國遠古的太陽崇拜有關,在傳說中太陽是載在烏的身上而起落放天地之間,《山海經.大荒南經云》:“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在道家學說中,烏則移植到太陽內,《淮南子.精神訓》說“曰中有踆烏”,東漢高誘注指其為“三足烏”,緯書《春秋元命苞》稱其為陽精,“故日中有三足鳥,日中有三足烏者,陽精其僂乎!”含光,見《列子.湯問》:殷帝三劍“一日含光”。尚象通靈,衍自《易.繫辭傳》:“製器者尚其象”,“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坤靈圖》言“蒼才通靈”。貞質之貞和惟寂之寂,見於《易》,其《師卦彖傳》“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繫辭傳》“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又見於《老子》,其三十九章“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二十五章“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應而不藏,至人之心愈顯,出自《莊子,帝王篇》:“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精變、貞明之道,係據《易.繫辭傳》:“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月之道,貞明者也”。神靈,據 《老子》三十九章“神得一以靈”,《列子。湯問》:“神靈所生,其物異形”,緯書《易乾鑿度》“此天地神靈佐助之期,吉凶之應也”,《孝經授神契》“神靈滋液,自寶為用,用璣鏡出”⑵。這種情況表明,司馬承禎製作道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創意之初就含有明磪的寓道之心,這就決定其鏡紋的各種物象(包括銘文)必然是表現道教義理的,、與一般日常生活用鏡裝飾有很大不同。大約與司馬氏同時,還有一份上清派圖譜《上清長生寶鑒圖》也在流行,內中收錄道鏡七種,每種有一鏡式圖,其中三種鏡紋使用道家篆字、八卦紋等等圖案,另外四種則列出典型的道教大符等內容。顯然,。道書中記載的這些資料,為我們找尋唐代道教鏡實物提供了重要線索,亦是人們鑒定此類道鏡不容忽挸的依據。
(二)
經筆者反復核對比較,我們在鏡學研究者提到的唐代鋼鏡實物和有關資料中,發現一定數量與道書所錄鏡圖基本相同的鏡子,間有個別雖不見於道書卻都具有明顯道教特徵的實物材料,其中屬於唐代道教鏡第一十類上清含象鑒者二種十一件。
第一種,即《上清含象劍鑒圖》所載首品鏡圖,因該鏡銘文首句是“天地含象”,為與它鏡相區別和行文方便,我們這裡名其為“上清含象鑒天地鏡”。這是以先秦時代有之、道教繼之的天圓地方的宇宙模式為基本紋樣的道鏡,鏡紋以圍成方形的八卦卦象為界,分成內外兩區。內區整體係正方狀,寓地方之意;方內在東、南、西、北、中的正位處,各置一連山紋代表五嶽,嶽間四角部位;各列四個篆書銘文,文序為轉角跳讀,作“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十六宇。外區整體是圓形,寓天圓之意,主紋為日、月、星圖,日內有三足之烏,月內有玉兔搗藥及桂樹,星圖分列左右(見圖一)。⑶此種唐代銅鏡實物,見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洛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旅順博物館等單位,按實物紋飾的細部差別,其大體可分為五式,正所謂 。“玄圃珍葩盛,盤根蔓十方”。
第一式,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郭玉海《故宮藏鏡》一書著錄,名稱被叫做“日月星辰五嶽八卦鏡”,時代確定為唐,直徑16.5公分分,重939.4公克,紋飾細緻精美:是同種銅鏡中最漂亮者。鏡紋亦由八卦方圍分出內外兩區,從右下角按正時針轉讀,各卦卦象分別為�(乾卦)、�(坎卦)、ʃ(震卦)、ɛ(艮卦)、ɵ(兌卦)、ɔ(離卦)、ɐ(坤卦)、�(巽卦)。內區方形,以鈕為中心,按東、南、西、北、中方位,各鑄一連山紋代表五嶽,中央之連山鑄在方鈕面上,四角各有4字篆銘,亦為跳讀的“天地合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16字,最外層是三道連綿不斷的方繞水波紋。外區圓形,主紋也是日、月、星圖分列四面
,但四紋之旁各飾兩個雲頭紋,同時月紋中僅有桂樹而無白兔搗藥(見圖二)。⑸該鏡唐代實物的傳世與發現,證明玄宗時(712~756年在位)道士司馬承禎的確設計、鑄造過上清含象鑒,而且比較精緻,雖然不清楚數量有多少,但其有流傳至今者,由此足明道教文獻載錄的道鏡或鏡圖也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絕非子虛烏有。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分拘泥道書的鏡圖,因為這些圖繪經歷代傳抄、轉刻,在大樣依存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某些遺伕、訛誤,上列鏡圖的細部就存在此種現象。如:圖上圍成方形的八卦卦象,多有錯誤。乾卦的卦象三在從不重複八卦裡,竟反復出現三次,左上、右上、右下三角卦形皆為乾卦;離卦二,也在上方正中和左下角兩見;良、兌兩卦卦形,在圖上頭尾倒置。司馬承禎是唐代著名高道,對八卦卦形這種道家基本常識自然不會弄錯,況且還是獻給皇帝的東西,因此這種訛錯應當是在流傳過程中產生的,最大的可能是抄手、刻工所致。故宮收藏的唐鏡實物,即完全沒有此類錯誤。
同樣,道書鏡圖沒有、故宮實物有的紋飾,也應以後者為準。司馬承禎在《上清含象劍鑒圖》約有關文字敘述中,曾說到該鏡的紋飾內容,此文可分為兩部分,
其一云:
此鑒所以外圓內方,取象天地也。中列交卦,備著陰陽也。太陽之精,離為日也。太陰之精。坎為月也。星緯亢行,通士曜也。雷電在卯,震為雷也。大淵在回,兌庸濘也;霎分八卦:節用四時也。此表天之文也⑹。
這是在講他製造的鏡體構形和天區紋飾的物象,文中提到的日、月、星辰、雲彩八朵(即所謂“雲分八卦”),在故官貨物外區紋飾上皆有體現,但在道書鏡圖外區卻丟失八朵彩雲紋,顯然不符合司馬氏鏡紋原意。其二云:
其方周流為水,以瀉四溟。內置連山,以旌五嶽。山澤通氣,品物存焉。此立地之文也。詞銘四句,理應三才。類而長之,可以意得。此寄言以明人之文也⑺。
這是在講方地內悅的紋飾物象,文中說到的瀉四淇的周流為水、旌五嶽的內置連山和理應三才的詞銘四句,在故宮唐鏡內區中鑄製的非常清楚,道書眷鏡圖內區裡卻沒有繪出方周水紋,與司馬氏所言鏡紋內容有差。由此可知,明《正統道藏》的鏡圖紋飾在傳世過程中確是有所缺失,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唐上清含象鑒天地鏡實物方是司馬承禎道鏡的本形。
第二式,洛陽博物館藏品,館藏名定為“唐四山日月星辰八卦鏡”,直徑20.7公分,重1395公克,著錄於洛陽博物館編《洛陽出土銅鏡》一書。臺灣施翠峰先生個人也收臧一品(彩色圖版一),定名為“唐代天象八卦紋鏡”,直徑20.7公分,邊厚0.35公分,見著於施翠峰《中國歷代銅鏡鑒賞》(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0年)。洛陽博物館描述其藏鏡說:
鏡作圓形,四山字紋方鈕,鈕外用單錢分隔庸二憎分欄:內層相對飾四塊方枚形“四山”字紋,四隅有篆書銘文,應一隅一字序讀為:“天地含為(應作‘象’。王育成注),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中層為水波紋,外層為八卦紋。在粗弦紋鏡邊內飾日月星辰及八朵雲(見圖三)。⑻
郭玉海《故宮藏鏡》曾將此鏡與故宮藏者進行對比,指出:兩者銘文同,花紋近似,洛陽鏡線條較故宮鏡為寬,日中無金烏,月中沒有桂樹,頗不及故官藏者精緻⑼。從紋飾細部的位置上看,兩者還有一些不同。如:故宮鏡日紋在銘文天字上方左側,月紋在含字下方右側,星紋�浀b地字右側上方;星紋�虷b象字左側下方;洛陽鏡則日紋在象字上方左側,月紋在地字下方右側;星紋�浀b天字右側上方,星紋在含字左側下方。但是遣些細微差別並不影響鏡體紋飾的道教思想內涵,它仍然是外圓內方,取天地,中利八卦,日月之紋配於離坎之方,雲分八卦,節用四時,方周流水以瀉四溟,內置連山以旌五嶽,詞銘四句,理應三才。完全是按照司馬承禎
那套道鏡理論製造出來的,無疑為唐上清含象鑒天地鏡之一型,故我們將其作天地鏡的第二式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http://tinyurl.com/yysyc537
------------------------
司馬承禎所鑄銅鏡
文/張保民
道教宗師司馬承禎(647—735)同時也是一位史料有載的冶金鑄鏡劍高手。他在隱居浙江天台山靈墟期間,於院中建大丹爐鑄造鏡劍,現天台山尚有“鏡劍台”遺址。他還曾向唐睿宗和唐玄宗贈送自己設計鑄造的道教銅鏡和寶劍,得到高度讚譽。
睿宗景雲二年(711),皇帝派司馬承禎之兄拿敕書到天台山宣召其入宮,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此次司馬承禎進獻銅鏡事未見史書記載,但在唐睿宗其後所下敕書裡,提到司馬承禎所獻銅鏡:“所進明鏡,規制幽奇。隱至道之精,含太易之象,藏諸寶匣,銘佩良深。”
玄宗即位後曾兩次召見司馬承禎,第二次在開元十五(727),司馬承禎進獻了自己設計製作的銅鏡及寶劍,以及《上清含象劍鑑圖》,圖文並茂闡明所鑄鏡劍的道教哲學意義,及與皇權的象徵關係。玄宗《答司馬承禎進鑄含象鏡劍圖批》雲:“得所進明照寶劍等,含兩曜之暉,禀八卦之象,足使光延仁壽,影滅酆城。佩服多情,慚式四韻。”並御製《答司馬承禎上劍鏡詩》曰:“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寫鑑表容質,佩服為身防。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司馬承禎進獻的銅鏡和寶劍,是特意為皇帝設計,有明確的弘道含義,紋飾及銘文完全表現道教義理,司馬承禎自定名為含象鑑和景震劍。其中景震劍未見實物流傳,似已成絕響,史料記載其銘文為:“搗雷電,運玄星。摧兇惡,亨利貞。乾降精,坤應靈。日月象,岳瀆形。 ” 而名為含象鑑的銅鏡則有實物流傳於世。
司馬承禎解說含象鑑曰:
此鑑所以外圓內方,取像天地也。中列爻卦,備著陰陽也。太陽之精,離為日也;太陰之精,坎為月也;星緯五行,通七曜也;雷電在卯,震為雷也;天淵在酉,兌為澤也;雲分八卦,節運四時也,此表天之文矣。其方周流為水,以瀉四瞑,內置連山,以旌五嶽,山澤通氣,品物存焉,此立地之文也。詞銘四句,理應三才,類而長之,可以意得,此寄言以明人之文也。故曰含象鑑,蓋其總義焉。勒書於匣,詳觀制器之象矣。
據《上清含象劍鑑圖》記載,司馬承禎呈獻玄宗的銅鏡有兩種。一種就是含象鑑,銘文首句“天地含象”,故命名“上清含象鑑天地鏡”。鏡紋以圍成方形的八卦卦象為界,分成內外兩區。內區整體係正方狀,寓地方之意,方內在東、南、西、北、中的正位處,各置一連山紋代表五嶽,岳間四角部位,各列4個篆書銘文,字序為轉角跳讀,作“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鑑百靈”16字。外區整體與圓鏡3 弦紋吻合,呈正圓形,寓天圓之意,八卦與鏡緣之間為東西對稱的日月,日和月兩側有對稱的兩朵白雲相襯,其月甚為奇特,遠看似太陽,近看才出現一凸起的彎月。南北對稱處,以道教星圖構成星辰;鏡中方鈕的對角為四幅山形圖紋飾,與山鈕合稱喻意五嶽。
這種唐代銅鏡實物,見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洛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及個別收藏家手中。故宮的定名為“日月星辰五嶽八卦鏡”,洛陽博物館定名為“四山日月星辰八卦鏡”,台灣收藏的則定名為“唐代天象八卦紋鏡”。王育成先生在《司馬承禎與唐代道教鏡說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1年1期)一文中按實物紋飾的細部差別將其分為5式。
第二種含象鑑則比較簡單,主體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中心鏡鈕的位置為一頭足俱全的龜形紋,龜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帶;外區是兩弦紋間的銘文帶,有12個道教符篆字,十分明顯突出。鑑圖旁列有鏡銘的篆字及其楷書釋文,作:“龜自卜,鏡自照,吉可貞,光不耀。”不,即丕字的古寫。此種銅鏡稱為“上清含象鑑龜自卜鏡”,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面,定名為“龜自卜八卦鏡”。
《上清含象劍鑑圖》還附有司馬承禎總結的《鑄劍鏡法並藥》:
凡鑄劍鏡,須得百煉真鐵可鑄。凡煉鐵既精,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所以太古劍神鏡,自軒轅黃帝受神胥公法,後傳左丘子鏌铘干將,吳越奇霄公皆會神鏡靈劍法。後人不得硃砂勾添,精鐵難以鑄成,今先火煉硃砂成銀,次煉鐵,勾添相雜,取年月日時,劍鏡如前法所圖樣,又別作尺寸展樣,或大小各有法度也。
司馬承禎是唐代當之無愧的鑄鏡劍大師,其所設計鑄造的含象鑑,設計精妙,寓意深刻,經千年流傳而仍能為今人所賞鑑,實為幸事。
古鏡記--最早的八卦圖-【易經543】古鏡記--最早的八卦圖 | 《易經543》 | 易學網 https://www.eee-learning.com/node/5219
《太平廣記》收錄一篇唐代傳奇故事《古鏡記》,主人翁王度為隋末唐初人物,隋大業初年為御史﹐八年(612年)兼著作郎,撰修國史。根據唐朝顧況《戴氏廣異記序》記載,《古鏡記》可能就是王度自己所作。
這個故事的寫作背景,剛好是八卦古鏡開始大量出現的唐代。唐代的這些八卦鏡上的八卦圓圖,可以說是現代八卦圖的濫觴。而《古鏡記》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到,八卦圖是在怎樣的信仰與時代背景之下所產生的。更妙的是,故事中所描繪的八卦鏡,竟然可以在一些世傳的古鏡或出土文物中找到。
相關文章:
八卦圖該怎麼畫?
淺談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細探先天八卦圖(伏羲八卦圖):傳承千年的一場大烏龍?
古鏡記
汾陰的侯生算是天下奇士,王度經常以師禮事奉他。隋大業七年五月,王度卸下御史官職要回到河東時,侯生臨終前送他一面古鏡,交待說:「這面鏡可以讓你百邪不侵。」
王度收下之後極為珍愛這面古鏡。古鏡直徑八寸,鏡鼻設計成麒麟蹲伏的樣子,圍著鏡鼻外有龜龍鳳虎四聖獸,依其方位擺布。四獸外圈,則是八卦圖,八卦再外圈,為配有十二生肖圖的十二辰。再外圈,共寫有二十四個像是用隸書書寫的字,但字都長得很奇怪,字書查不到。侯生說:「這是二十四節氣的象形字。」這面鏡子,對著太陽來看,可見到背上的文飾筆畫,還可透光,影子上都可看出線條筆畫。拿起來輕扣,聲音清亮攸遠。侯生還常說:「以前我聽說,黃帝總共鑄造了十五面鏡,第一面徑一尺五寸,這也是滿月之數。然後第二面就少一寸,這是第八面。」
圖說:這兩面古鏡出自《宣和博古圖錄》。故事所述很像是右邊的那面古鏡。
收服千年狐狸精
六月,王度回去長安。到長樂坡時,寄宿到主人程雄家裡。剛好有人寄放一婢女在他家,婢女名鸚鵡,容貌極為端莊美麗。王度安頓下來之後,拿出鏡子來用,鏡中遠處看到鸚鵡,似乎經鏡子一照而叩頭流血。
王度跟主人詢問鸚鵡的來歷,主人說:兩個月前有個客人帶著鸚鵡從東邊來,當時鸚鵡病得很重,客人說寄留在這裡,回程時就會將她帶走。但人一去就沒再回了。
聽完,王度懷疑鸚鵡是妖精或鬼魅,於是私下拿著古鏡逼問,鸚鵡馬上就現形。王度要她自己認罪說明情況。
鸚鵡原本是在華山府君廟前老松樹下修行的千年老狐狸精,因為變為人形出來迷惑人類,罪當受死,被府君所追捕,逃到河渭之間,在下邽為陳思恭收留,當他義女,受到很好的照顧。但後來義父將她嫁給了同鄉人柴華,兩人情不投,意不合,於是只好逃出韓城縣。最後被李無傲抓到。李無傲這個人極為粗暴,帶著她到處流浪,就這樣過了好幾年,來到這裡時忽然就把她給留下了。
王度說:你本來是老狐狸,變形為人,這樣不是害人嗎?
鸚鵡說:我變形來事奉人,未曾害人。只是我這樣躲藏幻化而讓人迷惑,是神道所深惡痛絕的事,所以就理應接受死罪。
王度說:我想放了你,可以嗎?
鸚鵡說:只怕要辱沒公子的厚愛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不敢忘懷。只是,經這方天鏡一照,已經無可遁逃了。但願您能把這古鏡收到匣中,准許和您好好醉飲一翻之後再離世。」
王度說:我把古鏡收到匣中,你不就剛好乘機逃走了。
鸚鵡笑說:公子剛剛才跟我說了好話,說要放我走。把鏡收好,讓我逃走,不就是實現諾言,施了我這個大恩。只不過,這天鏡一照,我已經沒有活路可逃,只是期望好好享受這僅剩的幾刻性命,用最後的歡樂來了卻我這一生罷了。
於是王度把古鏡收藏好,然後邀請程雄家以及鄰居好友來,大辦酒宴,和鸚鵡同歡。鸚鵡沒多久之後就喝醉了,於是奮衣起舞,唱起歌來:
寶鏡寶鏡,哀哉予命。自我離形,於今幾姓。
生雖可樂,死必不傷。何為眷戀,守此一方。
歌唱完之後,向王度一拜,就化為老狐狸而死了,一座驚歎。
與日月同光
大業八年四月一日,有日蝕,王度準備整理衣冠,把古鏡拿出一看,發現到竟然古鏡和太陽一樣變得昏暗無光,因此心想,寶鏡的製作,與陰陽光影相合,所以才會隨著日蝕而變得晦暗。才剛贊嘆寶鏡製作之神妙的時候,突然間鏡面又重新射出光彩,這時日蝕也正逐漸在結束,太陽變得越來越光亮。等到日蝕結束時,寶鏡也重新恢復到了平日的光亮。從此以後,王度也發現到,每逢日蝕或月蝕,這面寶鏡也都同樣會變得昏暗無光。
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一位名叫薛俠的朋友新得一把銅劍,長四尺,劍身與件把一體成形,把盤刻成龍鳳的形態,左邊有紋路像火燄,右邊紋路像水波,光彩灼爍,一眼看到就知道此物不凡。
薛俠拿著這把寶劍讓王度欣賞,然後說:我經常試驗這把寶劍,每個月十五日天地清朗的時候,拿到暗室裡,自然會發光,可以照到數丈之遠的地方,拿著這把寶劍,像是手中有日月。知到您愛好奇古寶物,如饑如渴,所以願意和您今晚來試試。
王度很是歡喜,當天晚上果然天地格外的清新明亮,到一間密閉的室內,裡面沒有任何的隙縫會透光。王度也把他的寶鏡拿出來,放在一邊。不久,寶鏡吐光,把整個室內照得好似白天一樣明亮,而那把寶劍,相形之下卻是沒有任何光彩了。
薛俠大驚,說:把寶鏡先收到匣子了看看。
王度把寶鏡收起來之後,寶劍才吐光,但光茫只不過一、二尺而已。
薛俠撫劍感嘆,說:天下的神物,也有相互剋制的道理。
自此以後,每到月圓之日,王度就把寶鏡拿出來放在暗室裡,光茫曾經照到數丈之遠。但如果月影進到室內,寶鏡就會無光。難道是太陽太陰之光茫,不可以為敵?
老僧傳授保養之法
大業九年正月朔日的早晨,有一胡僧行乞到王度家。他的弟弟王勣出來見這僧人,見他神采不俗,所以就邀請到家裡坐,並為他準備齋食。
在聊了很久之後,胡僧問王勣說:施主家裡好像有絕世寶鏡,可以看看嗎?
王勣問說:法師您怎麼知道的?
僧人說:貧僧曾學過明錄秘術,看得出寶氣。施主家宅上頭,經常都有碧綠色的茫光連向天上的太陽,又有深紅色的月精之氣。這是寶鏡所發出的氣,貧僧觀察這氣已有兩年之久,選擇今天的吉日,想來看他一看。
王勣於是把這寶鏡請出,僧人跪捧接過之後,歡喜雀躍。然後告訴王勣:這面寶鏡有很多的靈相,都是前所未見的。可以試著用金膏來塗他,再用珍珠粉塗抹之後,舉起來用太陽來照射,影子會透過牆壁。
僧人又嘆息說:如果再更改以下方法,那麼還可照見人的五臟六腑,但可惜沒有藥。可試著用金煙來薰它,再用玉水來清洗,最後再用金膏珠粉,依法來擦拭保養這面寶鏡,藏在泥裡,就不會變黯了。
於是就留下了金煙玉水的保養秘方,依法去做果然都如僧人所言。但自此以後也都見不到這僧人。
收伏棗樹蛇妖
這年秋天,王度兼芮城令,廳前有一顆棗樹,樹圍有好幾丈,不知道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歷任的芮城令上任時,都已定會祭祀這顆老樹,否則就馬上就會有災殃。王度認為,一些妖妄之事一定都是有人在攪鬼,淫祀一定要杜絕,不肯去祭祀。縣吏嚇壞了,一起叩頭請王度去忌祀,王度不得已,從善如流。
但心裡在想,這樹裡一定有妖精鬼魅在作怪,但一般人無法除妖,所以就把這妖給養壞了,助長它的氣勢。於是就暗中叫人把寶鏡懸掛在樹之間,當天半夜的時候,聽到廳前有聲響,很像雷霆,就起身來看,只見風雨暗黑地纏繞著這棵樹,另有雷光在閃耀,忽高忽低。
天亮的時候,見到一隻大蛇,紫鱗赤尾,綠頭白角,額上有王字。身上到處都是瘡傷,掛死在樹上。王度便命令屬下收起寶鏡,把蛇搬到縣門外燒了。
接著去挖那棵老樹,樹心有一個大洞穴,一直連到地下,還有大蛇遊移的痕跡。再把這樹給燒了之後,子此之後就不再有妖怪作怪了。
平定瘟疫
這年冬天,天下大饑,還鬧瘟疫,王度開糧倉賑災。王度下屬中有位來自河北的小官名張龍駒。他家總共有十幾口人,那時也都遇到疾病,王度憐憫他們,於是收留他們住到家裡。王度讓龍駒晚上拿鏡來照明,那些有病痛的人見到寶鏡全都驚訝地起來説:「見到龍駒拿一個月亮來照,光影所到的地方,好像冰灑到身上一樣,陰冷之氣透徹五臟六腑。」妙的時,照過之後馬上身體就發熱而穩定下來,當晚病就痊癒了。
往度以為,這樣治病對寶鏡無害,又可以救濟民眾。所以就暗中命龍駒拿著這面寶鏡,遍巡百姓來幫人治病。但晚上,聽到寶鏡自己在匣子裡泠然鳴叫,聲音透徹而攸遠,很久才停止。王度覺得很奇怪,隔天一早龍駒跑來告訴王度說:昨夜夢到一個人,龍頭蛇身,朱冠紫服,告訴我說,他是鏡精,名叫紫珍,要我來轉告王公,除表達謝意之外。他還說,百姓有罪,所以上天降下疾病,何必要我來違反上天拯救萬物?而且這場災難到下個月就會好慢慢好轉了,不要再為難我了。
王度感到相當靈驗而奇怪,因此將他記錄下來。果然到下個月之後就逐漸好轉了。
送給弟弟帶著去周遊天下
大業十年,王度弟弟王勣棄官而歸,想要去遊歷山水,以尋找未來的人生。王度阻止他說:現在天下很亂,到處都是盜匪,為兄的相當擔心,等等…
王勣則說:我心意以決,不要留我。
王度沒辦法,只好和弟弟告別。臨行前,王勣則希望王度把寶鏡送給他。王度答應了。
王勣拿到寶鏡之後就離去了,也沒說他要去那裡。直到大業十三年六月時才回到長安,並把寶鏡還給王度。
王勣訴說他一路的遭遇,說:這真的是一面寶鏡。我先是到嵩安少室,在一個可容納三五人的石洞裡休息,晚上二更之後,有兩個人來,一個人滿臉鬍鬚,鬚眉白而身體瘦,名叫山公。另一人臉很寬大,白鬚長眉,身子又黑又矮,名毛生。對王勣說:什麼人住這裡?
王勣說:我是個尋幽探穴訪奇的人。
兩人坐下,和王勣聊了很久,將常會有出於言外的論點。王勣懷疑這是妖怪,於是偷偷把手放到身後,打開匣子拿出寶鏡。鏡光一出,兩人失聲而俯伏,矮得人變成了烏龜,瘦子變了猿猴。把寶鏡一直掛到白天之後,兩隻妖怪全都死了。
王勣此行又陸續利用這面寶鏡在太和一帶制伏靈潭中為虐的鮫龍,在宋汴幫寄宿主人張琦家收了半夜為害婦女的老公雞妖精,幫忙在廣陵渡過揚子江的驚濤駭浪。
王勣到會稽時遇到異人張始鸞,傳授王勣周髀九章及明堂六甲,然後和陳永同行而歸,一同遊豫章,見到道士許藏秘,說是旌陽七代孫,會登刀山與過火之術的符咒,還跟他們談妖怪的等次,然後說到豐城縣倉督李慎家有三女,遭遇鬼魅,沒有人看得出,而許藏秘設法要幫他們治妖卻是無效。
於是王勣展轉到了李慎家,他家的三個女兒一同住在堂內的閣樓裡,每到黃婚,就穿得漂漂亮亮,盛妝打扮,然後才回到所住的閣樓,把蠟燭吹熄。接著三個女孩就會開始和人聊天笑語,一直到天亮之後,不去叫喚他們就不會醒。三個女孩就這樣越來越消瘦,飯也吃不下。如果阻止她們不讓他們梳妝打扮,就會鬧上吊跳井自殺。家人對此一直無可奈何。
於是王勣問清楚閣樓在那,觀察好門窗位置之後,到了晚上,來人秉告說,女孩們已經入閣樓了。到一更時,果然開始聽到談笑的聲音,王勣拔下東窗的櫺條,拿著寶鏡往格樓房裡一照,三個女孩驚叫說:殺了我夫婿了。
一開始什麼東西也沒見到。王勣就把寶鏡懸卦到天明,見到有一隻鼠狼,頭尾長一尺三四寸,身上沒有毛也沒有牙齒。還有一隻老鼠,也是沒以毛齒,又肥又大,重達五斤。還有一隻守宮,大如人手,身上披著鱗甲,五色斑瀾,頭上有一對角,長半寸,尾長五寸多。
自此之後,三個女孩病就好了。
之後又到廬山,遊玩數個月。有時棲息在樹林裡,有時候就露宿草莽之中。遇到虎豹豺狼猛獸,只要拿出寶鏡一照,莫不逃竄。
寶鏡不翼而飛
廬山有位名為蘇賓的人,是個很有慧眼奇識的隱士,洞明易道,藏往知來,他告訴王勣說:天下神物,必動無法久居人間。當今天下大亂,再過些時日到了別的地方,未必可以再做你的護身符。您要趁著這寶鏡還在,可以保護你,快快回鄉。
王勣贊同這翻話,於是馬上就北歸。到河北時,晚上夢到寶鏡對王勣說:承蒙您大哥王度厚禮,現在已經該是我離開人間的時候了,在此先跟你道別一聲,您得早點回到長安。
夢中王勣答應寶鏡的要求。早上睡醒時,自己獨自一人想著這件事,不禁恍惚發慌。
數月之後,王勣回到河東。
大業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鏡匣中傳來悲鳴聲,聲音相當纖細而攸遠,有些像龍咆虎吼,很久才消失。然後打開鏡匣,寶鏡已經消失不見。
唐朝寶鏡與八卦
《古鏡記》觀其行筆,恐怕不是王度所寫,只是託名之作。但可確定的是,這個故事寫於唐朝。當中故事相當怪誕玄奇,不會是真人真事。但故事當中卻是可看出唐朝時候某些與八卦鏡相關的宗教信仰與風俗。
有趣的是,隋唐所留傳下來的銅鏡,有很大一部份上面都會有八卦圓圖的紋樣,而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出現八卦圓圖的時代。雖然清華簡筮法的八卦方位圖(約戰國中期)是目前最早的八卦方位圖:
但一方面該圖比較是方圖的排列方式,而卦象畫法還是數字卦的形式,總體方位圖的樣式和後來的圓圖相去甚遠。
除卻清華簡中的八卦圖,目前可考而確定的八卦圓圖是《宣和博古圖錄》中收錄的〈隋十六符鐵鑑〉。如圖,左圖是明萬曆年重修版的圖樣,而右圖則是《古今圖書集成》版。
郭玉海所著《故宮藏鏡》,收有一面唐朝的「星象八卦鏡」,和〈隋十六符鐵鑑〉極像,但有些微差別。在當代的一些古玩拍賣市場裡可以找到好幾面與此面銅鏡極為相似的古鏡,亦皆標榜為唐朝古銅鏡。例如西泠印社的這一面天象八卦鏡,及雅昌拍賣的符紋八卦鏡。
根據郭玉海說明,此鏡:「曾著錄於《岩窟藏鏡》三‧115。稱洛陽出土。《洛陽出土銅鏡》206與此鏡紋飾同,孟現縣西虢出土,該書訂為元代,22釐米,《湖南出土銅鏡圖錄》附25,定為唐代。」
〈隋十六符鐵鑑〉最裡圈是一個後天八卦圓圖,外緣畫的則是道家的符咒並夾以星象。八卦外還標有陰陽,但字跡不清,總和唐朝的星象八卦鏡,陰陽分配大致為:
離為陰元(陰一),坎為陽元(陽一)。艮為陽二,坤為陰二。震為陽三,兌為陰三。巽為陽四,乾為陰四。
〈隋十六符鐵鑑〉中圈八方位間有統一的圓形符咒,符咒間夾有神明或廟堂名:東為上清館,東南為華白(或華台),南為紫微,西南為東帝老君堂,西為太素后堂。
不過在世傳的唐〈星象紋八卦鏡〉上則是:東為太清館,東南太華臺,南紫微宮,西南黃帝太居堂,西為太素右堂(或后堂),西北元長父舍,北為玄陵交度府,西北為太玄禁府。
漢唐古鏡
漢代時古鏡就經常會使用四神獸、十二辰(地支),或者甚至是神仙等紋樣。有時還會加上一些例如福壽富貴等吉祥語,或一些求福避邪的文字。
顯然這些銅鏡的設計,具有宗教祈福的意義。
到了隋唐,這類銅鏡突然之間多了一個元素:八卦圓圖。另一方面,十二辰也會搭配十二生肖,有的甚至改以十二生肖取代十二辰。而在這時期的八卦圓圖中間並不是當代慣用的陰陽太極圖,最常用的是靈龜,龍鳳,或是漢代常用的四神獸,也就是青龍、朱雀、白虎,以及玄武。
從《古鏡記》的故事可看出,八卦鏡在唐朝流行的同時,也被視為有驅邪鎮煞,消災解厄的護身符作用,推測這時候道士早把八卦鏡當作法器。
晉葛洪《抱朴子‧登涉》有一段關於寶鏡的記載說,萬物只要夠老都會成精,而可以假託人形來迷惑人,但就是騙不了鏡子,鏡子一照就會現出原形。所以,以前道士要入山,會在背後懸掛一面直徑九寸以上的明鏡,妖精鬼魅就不敢接近。或者可以拿這鏡子來照看所遇的人物,如果遇到的是仙人或是山裡的好神,那麼鏡中所見會是人形。但如果是鳥獸所變身的邪魅,鏡中就會見到原形。
由此可見,最早古人是相信鏡子具備伏魔除妖的作用,所以利用諸如十二辰、四神、神仙等同樣作用的圖樣作為裝飾以增強其法力乃是自然而然之事。而八卦圓圖也在這種信仰之下,在隋唐時開始出現在寶鏡上,也可見八卦在當時也同樣具有驅邪祈福的護身符作用。陳摶傳出的八卦圓圖,應該也是由此而來的,因此這也並非原創。
隋唐銅鏡上的八卦圓圖,全部都屬於後天八卦,沒有所謂的先天八卦圖。事實上,在那個年代裡,八卦圖就是八卦圖,沒有什麼先天、後天之別。但邵雍之後,易學界開始出現了一個排列不一樣的八卦圖,這個八卦圖明明是後來者,結果宣賓奪主,名為先天八卦,原有的八卦圖被降格為後天了。演變至今,八卦鏡或者其他宗教場合所見的八卦圖,都變成是先天八卦圖本文取自易學網。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履校滅趾,无咎」,此之謂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无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也。
【易經543】古鏡記--最早的八卦圖 | 《易經543》 | 易學網 https://www.eee-learning.com/node/5219
青銅鏡中的道文化 | 尋夢新聞 https://ek21.com/news/1/?p=47967
風水吉祥物鎮宅、化煞、辟邪——八卦鏡
走在大街小巷中,很容易可以發現懸掛在屋檐牆壁上的八卦鏡。太極八卦鏡可扭轉乾坤調節風水,很多百姓家中都會選擇懸掛。
在《正統道藏》原文中,並沒有八卦鏡相關的文章。在第六卷中介紹了幾種鏡子的規制
司馬承禎解說含象鑒曰:
此鑒所以外圓內方,取象天地也。中列爻卦,備著陰陽也。太陽之精,離為日也;太陰之精,坎為月也;星緯五行,通七曜也;雷電在卯,震為雷也;天淵在酉,兌為澤也;雲分八卦,節運四時也,此表天之文矣。其方周流為水,以瀉四瞑,內置連山,以旌五嶽,山澤通氣,品物存焉,此立地之文也。詞銘四句,理應三才,類而長之,可以意得,此寄言以明人之文也。故曰含象鑒,蓋其總義焉。勒書於匣,詳觀制器之象矣。
據《上清含象劍鑒圖》記載,司馬承禎呈獻玄宗的銅鏡有兩種。一種就是含象鑒,銘文首句「天地含象」,故命名「上清含象鑒天地鏡」。鏡紋以圍成方形的八卦卦象為界,分成內外兩區。內區整體系正方狀,寓地方之意,方內在東、南、西、北、中的正位處,各置一連山紋代表五嶽,岳間四角部位,各列4個篆書銘文,字序為轉角跳讀,作「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16字。外區整體與圓鏡3弦紋吻合,呈正圓形,寓天圓之意,八卦與鏡緣之間為東西對稱的日月,日和月兩側有對稱的兩朵白雲相襯,其月甚為奇特,遠看似太陽,近看才出現一凸起的彎月。南北對稱處,以道教星圖構成星辰;鏡中方鈕的對角為四幅山形圖紋飾,與山鈕合稱喻意五嶽。
根據《正統道藏》製作,桃木雕刻,手工鑲嵌硃砂。正面刻以《太上老君三部符》中的安宅符八道,配以八卦,以安宅、化煞,祈福家宅平安。
《正統道藏》中很多符籙都需要使用朱墨書符,或與紙上或與桃板。天然硃砂陽氣極重,純度越高、用量越大,符文效果越好,我們在桃板之上篆刻符文,再用高純度天然硃砂鑲嵌,可以保持符文的長久效果。
背面以《正統道藏》中的玉書靈文,中央雕刻道經師寶法印,以祈福、辟邪。
八卦鏡懸掛時,應懸於大門之上,四十五度角向下,切勿將八卦鏡對於他人家宅。懸掛時沒有具體時間要求。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geomantic/b8q3q96.html
--------------------
道教神劍上清景震劍——出自上清含象劍鑒圖
2018-12-15 由 正一道士馬三貞 發表
青鳥閣手工製作桃木鑲嵌硃砂
撝雷電,運玄星。摧兇惡,亨利貞。
乾降精,坤應靈。日月象,岳瀆形。
上 清 景 震 劍
上清景震劍乃是唐代上清派著名高道司馬承禎親自鑄造的一把法劍,此劍實物已經不可見,但幸運的是在道藏中依舊保留著這把劍的圖樣及相關的記載。唐代道教宗師司馬承禎既是一名高道,同時也是一位冶金鑄劍高手。在《道藏》中還記載有司馬承禎總結的《鑄劍鏡法並藥》:「凡鑄劍鏡,須得百鍊真鐵可鑄。凡煉鐵既精,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所以太古劍神鏡,自軒轅黃帝受神胥公法,後傳左丘子鏌鋣干將,吳越奇霄公皆會神鏡靈劍法。後人不得硃砂勾添,精鐵難以鑄成,今先火煉硃砂成銀,次煉鐵,勾添相雜,取年月日時,劍鏡如前法所圖樣,又別作尺寸展樣,或大小各有法度也」。
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
司馬承禎常年隱居於浙江天台山修行,曾於天台山中建大丹爐鑄造鏡劍,至今天台山依舊可見當年「鏡劍台」的遺址。唐玄宗即位後曾兩次召司馬承禎入朝論道,開元十五年,司馬承禎第二次進京的時候,進獻了自己設計製作的銅鏡及寶劍,以及《上清含象劍鑒圖》,以圖文來闡釋自己所鑄造的寶劍和銅鏡。司馬承禎將進獻的銅鏡命名為「含象鑒」,寶劍名為「景震劍」。其中景震劍未見實物流傳,只得道藏中圖錄記載,劍身銘文為:「搗雷電,運玄星。摧兇惡,亨利貞。乾降精,坤應靈。日月象,岳瀆形。」唐玄宗在得到這兩件寶物之後,還曾經親自御批,其文曰:「得所進明照寶劍等,含兩曜之暉,稟八卦之象,足使光延仁壽,影滅酆城。佩服多情,慚式四韻。」並御製《答司馬承禎上劍鏡詩》曰:「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寫鑒表容質,佩服為身防。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原文出自《正統道藏》第六卷六八五頁。)
用之於宅院精舍,宮觀修室。祈國泰民安,求風調雨順。沒淫邪陰鬱,漲正氣輝煌。
用之於宅院精舍,宮觀修室。祈國泰民安,求風調雨順。沒淫邪陰鬱,漲正氣輝煌。
今我輩修道之士,傾慕前輩鑄劍之壯舉,無法全權效法之,故試權宜之計。以向陽老桃木削成整體劍身,擇吉日雕刻文字,調硃砂汞銀鑲嵌之內,按規儀祭煉而成。與社會上以數碼雕刻機雕制的木劍相比,型自無其精美,但其質勝之不知凡幾。「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我之木劍與和諧盛世雖無攻殺之利,卻有催兇惡,正乾坤之妙用。用之於宅院精舍,宮觀修室。祈國泰民安,求風調雨順。沒淫邪陰鬱,漲正氣輝煌。時代依然不同了,但追求幸福生活願望沒有什麼變化,綿薄之力,勝在用心。
手工雕刻,鑲嵌硃砂
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
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
無硃砂銀勾鐵,不名精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b8o34vo.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