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的大中、洪武通寶背五廣
元末朱元璋投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受到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死後,朱元璋統率其部,表面接受以大宋名義立國的皇帝韓林兒冊封為左副元帥,渡江攻下集慶,改名慶天府(今南京),稱吳國公,隨後又改稱吳王。
    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為吳國公時,在應天府置寶源局,開始鑄造大中通寶,與歷代錢並行,規定四百文為一貫,四十文為一兩,四文為一錢。平定陳友諒後,在至正二十三年,在江西設置寶泉局,鑄造大中通寶。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初,朱元璋將領廖永忠自福建佔領廣東。大中通寶背廣錢應於其後所鑄。據《明會典》記載,洪武四年(1371年)令戶部及各行省鑄發“洪武通寶”新錢,停鑄大中通寶,所以洪武通寶背廣錢應於其後所鑄。
元末所通行的銅錢往往分為三等,即小平、折二和折三,有的則為四等,而大中通寶錢分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當十。除光背外,尚有背文紀值、紀地、紀地兼紀值等四類。五等四類共五十二種,為歷代農民起義軍鑄行的錢幣中,大中通寶品種最多,種類最複雜。在這些錢幣之中,不乏珍品。紀地以鄂、福、廣、濟、桂為少見。
明代的洪武大中錢是我喜歡的收藏領域之一。大中背五廣與洪武背五廣在解放前兩者定價一樣,甚至大中五廣比洪武五廣還希見,以往《劉戴合刻》等泉譜,很多以洪武五廣背的拓片充當大中五廣的背圖。但在解放後大中五廣偶有出土,而洪武五廣卻很難見到,所以現今洪武五廣已列為明錢的大珍了。
    敝人在一次以機制幣為主的拍賣會上,偶遇到一些從美國回流的古錢,而這些錢幣背後皆貼著千字文的編號,據拍賣公司的老闆說,此乃是民國古錢大家張叔馴的舊藏,這枚洪武五廣即是那次拍賣的拍品之一。
---------------------
洪武通寶到底值多少錢?
2018-09-26 
洪武通寶歷史背景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將年代改為了洪武,所以對於新建鑄的貨幣稱作「洪武」。在其他年代可能會將錢文稱為元寶,但在明朝的時候,當朝者是朱元璋,因為朱元璋的名字裡面有一個「元」字,這就避諱了,所以在明朝之時,無論多大多小的錢文一律稱之為「通寶」。
洪武通寶最新價格
據悉,洪武通寶在外形設計上依舊採用外圓內方的設計,正面上書繁體字「洪武通寶」,上面是「洪」字,下面是「武」字,左邊是「寶」字,右邊是「通」字。對於洪武通寶反面的款式有多樣式,根據歷史研究發現,一共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六十一種款式。洪武通寶值多少錢? 洪武通寶是一個歷史的載體,記載了明朝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講述的是明朝的鑄造水平,闡述的是明朝的政治水平。而古錢幣的歷史越加悠久,其收藏價值就越高,在當時只是一錢的洪武通寶,現在市場報價大概為2000元,要知道一錢的洪武通寶在當時的價值只是現在的5元,這就相當於翻了400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3blrm6o.html
-----------------
洪武通寶有什麼歷史故事 其收藏價值
2017/01/13 來源:人民幣收藏網
洪武通寶有什麼歷史故事 為何明朝沒有「元寶」
洪武通寶錢幣的錢背穿右各有一錢、二錢、三錢、五錢和一兩等紀重文字。規定百分之百用銅,生銅一斤鑄小平錢一百六十枚,折二錢八十枚,折三錢五十四枚,折五錢三十二枚,當十錢十六枚。當時一斤為十六兩,錢如其重。當十大錢則除穿右記重一兩外,穿上加鑄「十」字以記值。
四類洪武通寶錢中,僅背記重錢為大中通寶錢所無,應是洪武二十一年恢復五等錢制,「詔更定錢樣」所鑄新錢應當肯定,朱元璋推行洪武通寶紀重錢,從而統一了全國的貨幣,結束了元末以來的混亂狀態,洪武通寶錢幣對促進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明代錢文不稱元寶,因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諱,所以自大中錢到永曆錢,不論大小,都稱通寶。
由於鑄局不同,所鑄五等錢徑重大小皆不一,即使同局所鑄,亦有差別。各等錢鑄額大小與存世量多寡亦相差甚遠。如:洪武通寶錢幣背京小平與折二;背桂三、桂五;背廣三、廣五記局名錢與背穿上三記值錢,皆極罕見。此外,背京當三、當五;背鄂五等錢;背濟小平、折二、當三、當十;背桂二、桂十;背二福、三福;背大字五福;背廣、廣二、廣十;背北平折二、當三、當五、當十;背豫折二等記局名錢和素背當三錢、背穿上五記值錢等品,亦屬罕見或較罕見之品。
洪武通寶有什麼鑄造背景 明朝初期有什麼變化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由工部主管鑄錢,下設寶源局。朱元璋為避諱元朝的元字,把所鑄之錢錢文一律叫通寶而不叫元寶,而不只是為避諱他自己的名字,以後所鑄之錢也都沒有元寶錢文。洪武通寶錢制沿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為五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一錢,折二錢重二錢,當三錢重三錢,當五錢重五錢,當十錢重一兩。
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洪武八年,發行「大明寶鈔」紙幣,規定大明寶鈔每貫合銅錢一千文或值銀一兩,寶鈔四貫合黃金一兩。並且實行銅錢與寶鈔並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明朝為推行紙幣的流通,當年就停止了中央及各地方錢局的鑄錢。到第二年全部停鑄銅錢。
明朝洪武十年,又恢復寶源局與各省錢局鑄小錢至洪武二十年後又停鑄。洪武二十六年,改變錢制,重新鑄五等錢,按洪武元年鑄行規定,後又改銅錢每文重一錢兩分。其它四等錢,依照小平錢之重遞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師寶源局鑄錢,其它各省再次停鑄。到八月,因寶鈔流通受阻,為堅決實行紙幣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銅錢。直到明宣宗宣德末年,歷時長達四十一年。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EG5zA.html
------------------
洪武通寶這兩枚價值很高,有一枚價值16800元
2018-01-07 由 勇闖新未來 發表于收藏
洪武通寶年代不算久遠。洪武通寶這枚硬幣是朱元璋發行的。明朝沒有了元寶錢幣,只有通寶錢幣。有很多版本的洪武通寶錢幣,很多人不知道哪幾枚值錢。下面我介紹兩枚。
第一枚是洪武通寶北平錢幣,這枚錢幣的價值在15000元左右。
正面
北平字樣
另外一枚就是背面有濟十字樣的錢幣,一枚價值在16800元。
濟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gz436je.html
--------------
https://tinyurl.com/y2bfnr29
-----------------
「洪武通寶」價值過百萬
2016-06-25 由 專業交流古玩 發表于收藏
據湖南常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證:吳二年(1368)正月,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開鑄"洪武通寶"錢,仍繼大中錢式,行五等錢。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由工部主管鑄錢,下設寶源局。朱元璋為避諱元朝的元字,把所鑄之錢錢文一律叫通寶而不叫元寶,而不只是為避諱他自己的名字,以後所鑄之錢也都沒有元寶錢文。洪武通寶錢制沿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為五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一錢,折二錢重二錢,當三錢重三錢,當五錢重五錢,當十錢重一兩。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洪武八年,發行"大明寶鈔"紙幣,規定大明寶鈔每貫合銅錢一千文或值銀一兩,寶鈔四貫合黃金一兩。並且實行銅錢與寶鈔並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
明朝為推行紙幣的流通,當年就停止了中央及各地方錢局的鑄錢。到第二年全部停鑄銅錢。明朝洪武十年,又恢復寶源局與各省錢局鑄小錢至洪武二十年後又停鑄。洪武二十六年,改變錢制,重新鑄五等錢,按洪武元年鑄行規定,後又改銅錢每文重一錢兩分。其它四等錢,依照小平錢之重遞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師寶源局鑄錢,其它各省再次停鑄。到八月,因寶鈔流通受阻,為堅決實行紙幣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銅錢。直到明宣宗宣德末年,歷時長達四十一年。
明代錢文不稱元寶,因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諱,所以自大中錢到永曆錢,不論大小,都稱通寶。由於鑄局不同,所鑄五等錢徑重大小皆不一,即使同局所鑄,亦有差別。
尤其是牧童騎牛的洪武通寶尤為極珍!該洪武通寶一般重17,3最為標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g3o4y.html
-------------------
大中通寶小平有收藏價值及各種版本以及現在的價格!
2019-01-08 商業
大中通寶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鑄幣,一般情況下,歷代農民起義軍的鑄幣由於鑄造時間短,流通範圍不大,往往鑄造量極少,所以往往市場價比統一時期的鑄幣較高。大中通寶作為農民起義軍鑄幣,同樣也比較少見,市場價普遍較高。
大中通寶小平有收藏價值及各種版本以及現在的價格!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七月,朱元璋置寶源局(工部)於應天府(今南京),開鑄大中通寶銅錢,與各地起義軍鑄幣並行。大中通寶以四百為一貫,四文為一錢,並且由於鑄幣精良,重量足,並有折十五型大錢,深受南方商民樂用,逐漸使朱元璋起義軍所轄地域經濟穩定,發展迅速,為以後的吞並其他起義軍地盤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基礎。
大中通寶小平有收藏價值及各種版本以及現在的價格!
大中通寶為青銅質,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折十五幾種,背面文字以紀地、紀值為主,並以江西行省置貨泉局,負責向各省頒發祖錢,讓各省自行鑄幣。當時鑄造大中通寶的省地主要有:桂(廣西)、鄂(湖北)、豫(河南)、浙(浙江)、福(福建)、廣(廣東)、京(應天)、北平(北京)、濟(濟南)等。
大中通寶小平有收藏價值及各種版本以及現在的價格!​
錢幣收藏交易主要看錢幣的版別,品相。版別是看錢幣稀不稀有。錢幣的價值不能一概而論。有的錢幣賣出天價但不一定就是你手里的那種。還有同樣是一種錢幣還受錢幣品相的影響,有的沒有磨損,有的磨損嚴重。價格也有天差之別。找資料與實物反復比對版別,再定品相幾品級別,評估價格。至於大中通寶小平,是大中通寶中發行量最大、鑄造地最多的。目前發現的大中通寶小平版別在各面值中是最多的,這些版別分別是:單點通、雙點通(上品200元)、背浙(上品400元),背北平(上品800元),背下豫(雙點通1000元、單點通3000元),背桂一(上品3500元),背廣(左廣8000元、右廣8000元),背京(二級幣60000元),背濟(二級幣60000元),背下福(二級幣80000元),背鄂(僅見品,一級幣200000元)。
大中通寶小平有收藏價值及各種版本以及現在的價格!
大中通寶歷來受關注度提高,從清代以來就不斷出現仿品,尤其是現在,市場上的仿品更是層出不窮,尤其是其中的稀有品種,出現仿品的幾率更大,大家遇到大中通寶稀有品種時一定要多抱著謹慎的態度去購買
--------------------
「大中通寶」錢,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公元1361至1367年)鑄於應天府(今南京)的錢幣。此錢為小平大型錢,背穿上有一「濟」字,世所珍罕,是中國名珍之一
常德地處長江中游,曾是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之地。《清嘉慶常德府志》載:「元順帝十六年(1356),偽漢陳友諒據常德置元帥府。」又載:「洪武初,滅偽漢陳友諒,取常德路。」因此,常德多有「大中通寶」傳世或出土。關於「大中通寶」錢的區分和定性問題,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認為:龍鳳七年,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在應天府置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擊敗陳友諒後,又於江西置貨泉局,頒大中通寶五等錢式鑄錢。上述由龍鳳七年至反元鬥爭勝利期間所鑄大中通寶錢,為吳國公錢,應屬於農民起義軍的錢幣。
明代大中通寶錢幣市場價格
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後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後發行了自己的銅幣,如韓林兒的「龍鳳通寶」錢,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錢,明玉珍的「天統通寶」錢,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寶」錢。
明代大中通寶錢幣市場價格
六支錢幣中,也唯有「大中通寶」取得成功。戰爭期間,朱元璋是韓林兒的部下,他採用謀略,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行「龍鳳通寶」,另一方面籠絡民心,在戰爭期間答應老百姓繼續使用元代交鈔,規定交鈔一兩值作「龍鳳通寶」四十文使用,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作為補充。他還在應天府設置寶源局,開始鑄造「大中通寶」,與其它貨幣一起參與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模發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改元洪武,鑄行「洪武通寶」,「大中」錢遂即停造。 上圖中「大中通寶」幣身略薄。幣有穿部,內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幣背上穿鑄有一「十」字。大中錢分五種,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
--------------------
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成為市場兩大熱點
2018/06/11 來源:健民說文化
物以稀為貴,「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成為市場兩大熱點
多數收藏者選擇古錢幣作為入門的品種,因為古錢幣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
古錢幣銷售市場不斷擴大,交易日漸頻繁,收藏古錢幣已成為一些人投資理財的新選擇。不過,收藏古幣可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掌握的技巧也不少。
錢幣的收藏主要以稀為貴。某些古幣雖年代久遠,由於其鑄量極大,出土的數量也很多,故其價格並不一定比後期錢幣的價格高,如西漢從武帝至平帝共鑄五銖錢280億枚,使用300多年之久。而比漢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錢幣定價普遍高於漢五銖。
宋、明、清的古幣價值較低,先秦、漢、隋、唐、元各代的古幣價值較高;黃銅、紅銅、鐵質古幣價值較低,金、銀幣價值較高;正式流通的錢幣價值較低,非正用錢,如供養錢、春錢、秘戲錢、宮錢、打馬錢等價值較高;方孔圓錢價值較低,圓孔圓錢、刀幣、布幣價值較高;正統王朝的古幣價值較低,偏安王朝、區域政權的古幣價值較高;光背古幣價值較低,雙面均有錢文、雙面均為錢背、背星、月紋、背文字等古幣價值較高。
著名文物鑑賞家徐先生說,現在市民手中的古錢大部分都不值什麼錢,但是像李自成、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時發行的貨幣,因為時間短、有地域性局限、發行量小,所以值錢一些。
我國歷史上幾個少數民族所建立的遼、金、西夏、元等朝代鑄造的錢幣,其價值也遠遠高於同期漢族政權鑄幣,「雕母」、「母錢」、「錢範」、「開爐錢」,「庫鎮錢」等更是古錢中的珍品。
不同比值,不同寶文的錢幣有時價格懸殊。
【主題收藏容易成規模】
古幣浩如煙海,一般收藏者很難將各個朝代的錢幣收藏齊全,並研究透徹。所以以年代或形式或內容為主題進行收藏,可能比較容易形成規模。
一位收藏家魏先生以唐朝為主題的錢幣就頗具規模。唐朝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朝代之一,這一時期的中外經濟交往非常頻繁。他收集有500多枚唐時一些周邊國家與中國通商用的古幣。這些古幣均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開元通寶,錢文隸書由歐陽詢執筆,端莊凝重,我國量制中的一兩十錢制就起源於此。開元錢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的飛躍,以後的方孔錢多以通寶、元寶相稱,而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銖兩貨幣自此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真正退出了流通領域。
在目前的古幣收藏市場上,元末明初洪武年間的「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成為兩大熱點。
據介紹,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前後,根據經濟、軍事和政治的需要,先後鑄行了「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兩種錢幣。「大中通寶」分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5個等級,其背文分別為「一」、「二」、「三」、「五」、「十」。「洪武通寶」的制錢格局沿用了「大中通寶」的制式,也分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等。
「洪武通寶」可以按系列收藏,它的特點是在背面都鑄有一個「福」字,按照面值大小比例不同,從最小的「一福」到最大的「十福」,具有很高的收藏與觀賞研究價值。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BnOooek.html
------------------
"大中通寶"錢,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公元1361至1367年)鑄於應天府(今南京)的錢幣。此錢為小平大型錢,背穿上有一"濟"字,世所珍罕,是中國名珍之一。
名稱: 大中通寶
製造年代: 明朝
材料: 銅
規格: 直徑4.4厘米
種類區分
常德地處長江中游,曾是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之地。《清嘉慶常德府志》載:“元順帝十六年(1356),偽漢陳友諒據常德置元帥府。”又載:“洪武初,滅偽漢陳友諒,取常德路。”因此,常德多有“大中通寶”傳世或出土。關於“大中通寶”錢的區分和定性問題,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認為:龍鳳七年,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在應天府置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擊敗陳友諒後,又於江西置貨泉局,頒大中通寶五等錢式鑄錢。上述由龍鳳七年至反元鬥爭勝利期間所鑄大中通寶錢,為吳國公錢,應屬於農民起義軍的錢幣。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四年(1371)再鑄的大中通寶錢,背文已加鑄“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地名,當不再屬於農民起義軍錢,而應劃歸明代錢幣。但以往有人對這種區別多未注意,或將有背文者稱為農民起義軍錢幣,或將無背文者歸諸明太祖,脫離了反元鬥爭的歷史背景,都是欠妥的。
更多說明
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後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後發行了自己的銅幣,如韓林兒的“龍鳳通寶”錢,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錢,明玉珍的“天統通寶”錢,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寶”錢。六支錢幣中,也唯有“大中通寶”取得成功。戰爭期間,朱元璋是韓林兒的部下,他採用謀略,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行“龍鳳通寶”,另一方面籠絡民心,在戰爭期間答應老百姓繼續使用元代交鈔,規定交鈔一兩值作“龍鳳通寶”四十文使用,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作為補充。他還在應天府設定寶源局,開始鑄造“大中通寶”,與其它貨幣一起參與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模發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改元洪武,鑄行“洪武通寶”,“大中”錢遂即停造。
大中通寶
圖中“大中通寶”幣身略薄。幣有穿部,內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幣背上穿鑄有一“十”字。大中錢分五種,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約人民幣25元一枚,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物稀則貴,如背系大中,價格達人民幣2700元;錢幣背穿右側鑄“廣”,並上穿鑄“十”的錢,價格也在人民幣1500元左右,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文化價值
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後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後發行了自己的銅幣,如韓林兒的“龍鳳通寶”錢,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錢,明玉珍的“天統通寶”錢,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寶”錢。六支錢幣中,也唯有“大中通寶”取得成功。戰爭期間,朱元璋是韓林兒的部下,他採用謀略,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行“龍鳳通寶”,另一方面籠絡民心,在戰爭期間答應老百姓繼續使用元代交鈔,規定交鈔一兩值作“龍鳳通寶”四十文使用,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作為補充。他還在應天府設定寶源局,開始鑄造“大中通寶”,與其它貨幣一起參與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模發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改元洪武,鑄行“洪武通寶”,“大中”錢遂即停造。 上圖中“大中通寶”幣身略薄。幣有穿部,內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幣背上穿鑄有一“十”字。大中錢分五種,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物稀則貴,如背系大中,價格達人民幣2700元;錢幣背穿右側鑄“廣”,並上穿鑄“十”的錢,價格也在人民幣1500元左右,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
《大中通寶》
2018-01-25 由 藝術交易圈 發表于收藏
你好藏友,此寶貝經專家從圖片來看為:此錢幣 大中通寶 細看皮殼老化磨損程度到位,銅質古韻熟舊,幣面呈現老包漿,字口紋飾衝壓力度自然 品相完好,尺寸符合,經綜合鑑定屬於真品!
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錢,四十文為一兩、四百文為一貫。錢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
各等錢均有光背、背字兩種。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當十錢除記地外,註明「十」字,表「當十」之意。「京」字當十錢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 此錢鑄造較為精美,並有一定的存世量,當屬熱門品種,有不錯的市場價值和升值空間。
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
據湖南常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記載,朱元璋鑄「大中通寶」可分前後兩個階段:
(一)朱元璋稱帝前鑄大中通寶。龍鳳十年,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陳友諒後,朱元璋在江西置貨泉局,又鑄大中通寶。頒行五等錢式,增鑄「當十」一種,背穿上「十」字。(二)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再鑄。這是朱元璋稱帝之後。該幣圓錢,正書,順讀。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具備。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錢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還有數目字,如廣西鑄的折二錢則為桂二,福建鑄的折三錢則為三福。清翁樹培引《明史·食貨志》云:「按:此大中小錢,乃洪武四年以後所鑄。」初尚齡《吉金所見錄》引《泳化編》云:「洪武中,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用。」皆涉及洪武初鑄大中錢事。足征見前人已注意大中通寶錢鼓鑄有先後之別,只未揭其差異耳。唐石父《中國錢幣學辭典》指出:「凡有背文者,除折十單紀值一種外皆後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2v3anry.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