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幣無論重量跟直徑厚度,都堪稱前段班了
北周靜帝宇文闡,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鑄。面文「永通萬國」,玉箸篆,
「永通」意為永遠通行,「萬國」示天下萬國可用。字廓深峻,形體厚重,錢文和鑄工均臻妙境,堪稱「北週三品」之首。當時以一枚兌換折一錢五萬枚,堪稱虛值大錢之冠,民不樂用,流通時間不長。由於實行的虛價貨幣政策,所以「布泉」「五行大布」 「永通萬國」三種錢幣後來亦逐漸減重。
「永通萬國」的出現,連同布泉、五行大布使北週三大美泉不僅在南北朝、乃至在我國以及世界鑄幣工藝史上,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錢文「永通」意永遠通行,「萬國」示天下萬國可用。銅色青白,製作精緻,輪廓俊俏,書法華美。初鑄錢徑約3釐米、重6克左右。後鑄漸小,徑減至2.5釐米左右,且夾有鉛錫錢,然仍不失美泉風韻。有合背錢、厭勝錢,傳世之闊緣大錢,據考為後世翻鑄。
劉備鑄行直百錢,以不足十銖青銅代表五百銖青銅的價值,有效地搶掠民間資財,數月之後就使得府庫里裝滿了物資。劉備鑄行直百錢所獲的價值,就用來支持所需的軍事開支。
兩漢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迅猛,經常出現貨幣流通總量不足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兩漢朝廷慣用的手段是將錢幣減重,通過節銅增鑄來擴大貨幣流通總量。到了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各地政權對立。在此期間,各政權掠奪民間財富用來支持戰爭所採用的主要貨幣政策,不是錢幣減重,而是鑄行虛幣大錢。率先鑄行者,便是劉備。
⊙ 劉備鑄行直百錢
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 年),劉備攻打益州的劉璋,包圍了成都。為了鼓勵士氣,劉備與將士們約定,如果攻下成都,劉璋的資財悉歸眾將士所有,劉備分文不要。結果士氣大振,成都被攻破,劉備也履行了承諾。但是,劉備沒能拿到劉璋的財富充盈軍費,部隊的給養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左將軍西曹掾劉巴提出建議:鑄造直百錢,命令官吏用直百錢收購物資。劉備接受了劉巴的建議,幾個月後,劉備的庫府里就裝滿了物資。
目前已經出土的直百錢有兩種類型:一種銘文「直百五銖」,另一種銘文「直百」。劉備最初鑄行的錢幣應該是「直百五銖」錢。一般五銖錢的銘文是橫文兩字,左「五」右「銖」。「直百五銖」錢是在一般五銖錢正常銘文基礎上添加豎文兩字,上「直」下「百」。「直百」錢則只鑄銘橫文兩字,左「直」右「百」。
1950 年以後,蜀漢政權鑄行的直百錢在湖南、湖北、江蘇、四川、北京等地的三國魏晉南北朝墓葬中常有出土。根據對出土實物的測量,「直百五銖」錢重量一般為8.0 ~ 9.5 克(14.0 ~ 16.6銖)(三國魏晉及南朝1 斤摺合現代220 克,1 銖相當於現代0.5729 克),有輕者不足3克(5.2 銖)。而「直百」錢重量約為2 克(3.5銖),小者不足0.5 克(0.9 銖)。
「直百五銖」錢體重形大,應該是劉備初行直百錢的品種,當時每枚兌換一百枚五銖錢。此後,蜀漢政權繼續鑄造直百錢,並逐步實施減重措施。「直百」錢應是「直百五銖」錢減重後的異變品種。
劉備鑄行直百錢,以不足十銖青銅代表五百銖青銅的價值,有效地搶掠民間資財,數月之後就使得府庫里裝滿了物資。劉備鑄行直百錢所獲的價值,就用來支持所需的軍事開支。
▲劉備最初鑄行的錢幣應該是「直百五銖」錢。劉備率先鑄行虛幣大錢20年之後,孫權效仿劉備也鑄行了虛幣大錢「大泉五百」和「大泉當千」。左圖為「直百五銖」錢,右圖為「大泉五百」
⊙ 孫權鑄行當千錢
劉備率先鑄行虛幣大錢20 年之後,孫權效仿劉備也鑄行了虛幣大錢。與劉備相比較,孫權鑄行的虛幣大錢面額更大,價值更虛。嘉禾五年(公元236 年),孫權鑄行「大泉五百」錢;赤烏元年(公元238 年)又鑄行「大泉當千」錢。「大泉五百」錢的銘文是豎文兩字及橫文兩字,上「大」下「泉」,左「五」右「百」。
「大泉當千」錢的銘文是順時針四字,上「大」左「泉」下「當」右「千」。根據對出土實物的測量,「大泉五百」錢重量約為12 克(20.9 銖),後來逐步減重至8 克(14.0 銖)左右。「大泉當千」錢初鑄時重量約為20 克 (34.9 銖),以後逐步減重至11 克(19.2 銖)左右。
劉備鑄造的虛幣大錢,每枚要與百姓兌換一百枚五銖錢。20 年以後,孫權鑄造的虛幣大錢,每枚要與百姓兌換五百枚或一千枚五銖錢。劉備鑄行虛幣大錢的時候,還是漢獻帝時期,曹操已經被封為魏公,孫權據有江東。
當時,劉備僅據荊州,正在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策劃攻打益州,鑄行虛幣大錢是因為戰爭的需要。而孫權鑄行虛幣大錢是在漢獻帝已經把皇帝的位子禪讓給了曹氏以後,曹操的孫子曹叡在位為帝,劉備之子劉禪和孫權也在位為帝。
此時,三國鼎立的局面已成,天下久無大戰,孫權之所以鑄行虛幣大錢是因為經略遼東。遼東與東吳之間,橫隔著一個強大的敵對政權——曹魏。因此,為了繞過曹魏統治地區,東吳與遼東的交往就只能通過海上,即跨越黃海。跨海往來花費巨大,所以孫權需要鑄行虛幣大錢掠奪民間的財富來補充財政的不足。
⊙ 北周虛錢的泛濫
▲鑄行虛幣大錢掠奪民間財富用來支持戰爭,是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貨幣制度變化的一個特點。左圖為北周的「五行大布」,右圖為「永通萬國」
魏晉時期,商品經濟衰退,自然經濟興起,錢幣流通便出現了衰敗。到了南北朝時期,商品經濟開始逐步復甦。比較南朝與北朝,南朝的經濟狀況優於北朝。所以,朝廷以新舊錢幣兌換手段從民間掠奪財富時,南朝和北朝採取了各自不同的方式。
南朝採取的方式主要是錢幣減重,即朝廷持續降低新鑄錢幣的重量,用較少的青銅來鑄造更多的錢幣,從而換取民間更多的財富。
北朝則採用了鑄行虛幣大錢的方式,大幅度地加強新鑄錢幣的信用貨幣性質,用來兌換更多的舊錢幣,從而更大幅度地掠奪民間財富,其中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北周王朝鑄行「布泉」錢、「五行大布」錢和「永通萬國」錢。
北周王朝建立於公元557 年,初期使用西魏五銖錢。四年之後,周武帝宇文邕即位,立刻更鑄了「布泉」錢。「布泉」錢鑄銘橫文兩字,左「布」右「泉」。根據對出土實物的測量,「布泉」錢重量約為4.3 克(7.5 銖)。「布泉」錢與西魏五銖錢並行流通,每枚「布泉」錢法定兌換五枚西魏五銖錢,是典型的虛幣大錢。
周武帝雄才大略,用了十多年的時間韜光養晦,終於在公元572 年搞了一次宮廷政變,殺死了大權獨攬的大冢宰宇文護,自己掌控了朝廷大權,並立即開始籌劃武力統一中國。
當時,北方有人口大國北齊,南方有經濟大國南陳,無論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北周都是個弱國。北齊有2200 多萬人口,北周只有1250 多萬人口。另一方面,南陳的人口雖然少於北周,但其經濟實力卻遠勝北周。周武帝決心首先消滅北齊,於是開始在人力和財力上想辦法。北周大約有10% 的人口屬於寺院人口,為了擴大國家編戶人口,增加稅賦和兵源,周武帝於公元574 年下令滅佛。周武帝採用的方法是勒令僧尼還俗、焚燒佛教經典、沒收寺院財產。
周武帝滅佛行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北周的稅賦和兵源都得到了增長。同年,周武帝下令鑄行「五行大布」錢,擴大了採用虛幣大錢掠奪民間財富的規模,努力籌措戰爭物資,積極備戰。
北周“五行大布”銅錢,重量4.5克,直徑28毫米。
「五行大布」 錢的銘文是豎文兩字及橫文兩字,上「五」下「行」,左「大」右「布」,法定兌換十枚西魏五銖錢,與「布泉」錢及西魏五銖錢並行流通。根據對出土實物的測量,「五行大布」錢重量約為4.0 克 (7.0銖)。「五行大布」重量7.0 銖,可以兌換十枚西魏五銖錢,而「布泉」重量7.5 銖,卻只能兌換五枚西魏五銖錢,所以盜鑄者只盜鑄「五行大布」,而不盜鑄「布泉」。
盜鑄者多藏在關外,公元575 年,北周王朝下令禁止「五行大布」錢出入四關,並規定「布泉」錢只可流入不可流出,以此來限制盜鑄者鑄造的「五行大布」錢的入境和朝廷鑄造的「布泉」錢的出境。公元576 年,因「布泉」錢價值逐漸低賤而人們不願使用,北周王朝遂下令將其廢除。擴大了軍隊並且獲得了軍餉,周武帝立刻發動了統一北方的戰爭。
公元576 年,戰爭開始,北周和北齊在平陽展開激戰,齊軍大敗。第二年,北周軍隊俘獲齊後主,北齊滅亡。周武帝擊滅北齊後,統一度量衡、釋放奴婢、整軍講武,計劃南下滅陳,北伐突厥。但是,還沒等到南北戰爭的號角吹響,周武帝就病死了。
公元578 年,周武帝的兒子宇文贇即位,是為周宣帝。第二年,周宣帝就將皇位傳給了七歲的兒子宇文衍,自己做了太上皇,朝廷的大權旁落於大冢宰楊堅身上。就在這一年,北周王朝又鑄造了「永通萬國」錢。
「永通萬國」 錢的銘文也是豎文兩字及橫文兩字,上「永」下「通」,左「萬」右「國」,法定兌換十枚西魏五銖錢或北齊五銖錢,與「五行大布」錢、西魏五銖錢及北齊五銖錢並行流通。根據對出土實物的測量,「永通萬國」錢重量約為6.0 克(10.5 銖)。
「永通萬國」 錢的鑄行,應該是在擊滅北齊政權之後,北周王朝採用虛幣大錢的手段向北齊地區人民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經濟掠奪,目的仍然是為了備戰,即為南下滅陳、北伐突厥的戰爭做物資準備。北周鑄行虛幣大錢,擴軍備戰,擊滅北齊,為攻打南陳,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數年之後,大冢宰楊堅代周稱帝,建立了隋朝。又過數年,楊堅派軍攻打南陳,消滅了南陳政權,結束了南北朝的對立局面,統一了中國。
鑄行虛幣大錢掠奪民間財富用來支持戰爭,是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貨幣制度變化的一個特點。劉備鑄行直百錢,為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政權鑄行虛幣大錢起到了示範的作用。
然而,綜觀歷史長河,鑄行虛幣大錢的方式並非劉備所首創,西漢末年的王莽就曾大規模地鑄行虛幣大錢,從而將國家推入戰爭的深淵。鑄行虛幣大錢可以攪亂經濟秩序,將國家推入戰爭,也可以將社會財富集中起來,用來消滅軍事強敵。但是,朝廷鑄行虛幣大錢掠奪人民財富,使人民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終究要受到歷史的懲罰,並為後世人民所唾棄。
大泉五十+壯泉五十
六泉十布
這枚古錢幣可以買套房子,新莽時期 壯泉四十(附圖)
中國古錢幣極為罕見五十枚之八, 新莽時期 壯泉四十(附圖)
新莽「壯泉四十」,此泉為新莽六泉十布中最名貴品種,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美品
「壯泉四十」(直徑:23mm),罕,上美品
位列「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第八珍。六泉十布,是王莽新朝發行的貨幣,六泉共有六種:小泉直一、麼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大泉五十,合稱錢貨六品。十布共有十種:小布一百、麼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合稱布貨十品。這些錢幣鑄造工藝精湛,為中國古代錢幣中的精品。本品壯泉四十是六泉十布中最為珍貴的品種。
王莽錢契刀一刀平五千
契刀五百由王莽鑄行。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餘。成品一般經過銼磨,銼痕均勻有力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鑄造,形制怪異,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方孔圓形銅錢,穿右左分別書契刀二字,下部為刀形。
歷史資料編輯
在線拍賣成交價格6800元。
在線拍賣成交價格6800元。
經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得知:西漢末年,8歲漢平帝劉衎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元始”(公元1年),王太后監朝,委政於侄子王莽。王莽大權在握,讓自己的女兒做了漢平帝的皇后。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將平帝毒死,擁立了年僅兩歲的劉嬰做“孺子”,自己做起了“攝皇帝”來,並改年號為“居攝”,王莽開始復古幣制,前後一共進行四次幣制改革。“契刀五百”幣,是西漢末期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第一次幣改時鑄造的,當五百五銖錢。王莽幣改的本意是將錢幣大權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但實際上將老百姓的錢收進國庫,造成大批百姓破產,逼得百姓揭竿而起。公元23年起義軍攻破長安城,王莽被起義軍殺死了。
“契刀五百”錢一共才用了二年,但因製作精緻,形態奇美,發行流通時間短,現存世量非常少,這在常州還是首次發現,故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同時也是研究西漢末期錢幣史的最好物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形制編輯
幣身直書五百二字,製作較為精整,該幣長74.2毫米,幣首為圓形方孔,直徑30毫米,厚3.5毫米,總重量為16.5克,刀環有“契刀”兩個字,橫列方孔兩側,刀身銘“五百”二字,值五銖錢五百。在新莽貨幣制度下以一當“ 五銖 ”錢五百枚。民不樂用,不久即廢。改用“ 六泉十布 ”制度。
現狀編輯
現今存世量仍不少,有如王莽之“ 一刀平五千 ”,因其形制特殊,鑄造精良,備受藏家青睞,仍然維持在比較高的價位
-------------
金錯刀幣一刀平五千的珍貴程度
2018-09-12 由 崋夏盛世收藏 發表于收藏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稱帝,改國號新,王莽稱帝期間,幣制很亂,樣式奇特,品種繁多,鑄錢用材有金、銀、銅、貝、龜、皮等,王莽稱帝後,最先鑄造的錢幣就是金錯刀「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等。「金錯刀」又稱「一刀平五千」,是兩千年前王莽「新朝」更鑄的一種貨幣,因錢幣有「錯金」二字,故又稱「金錯刀」。
王莽居攝二年始鑄,青銅質,金錯刀錢在當時規定一枚當五銖錢,五千枚,二枚便可兌換黃金一斤,當時王莽「禁列侯以下不得挾黃金」。王莽鑄金錯刀,主要目地是搜刮民間黃金。後來,王莽突然醒悟過來,發現金錯刀名字也不吉利,因為這「錢」字「銖」字均都有「金」旁,於是便改革 錢制,鑄「貨泉」,在他推行的二次幣改時,就把帶金帶「刀」的金錯刀「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銖錢全部廢除了,新朝的大肆改革幣制,創鑄新的幣種,沒能起到王莽的預期目的,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通貨膨脹,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使他的政治野心中途夭折,留下了千古臭名,王莽的政權敗亡與他多次的幣政有著直接的關係,導致王莽政權倒台的幣制,卻成了我國錢幣史留下了一筆不朽的財富,莽錢以其深厚質樸的篆書之意與厚重篤實的錢體渾然一體留有「錢絕」之譽,金錯刀鑄造十分精緻工整,但「金錯刀」和新王朝一樣短命,很快退出了歷史舞台。因鑄量少,流通時間短,所以,傳世不多,珍貴。
古錢幣在收藏市場上這麼多年以來,讓很多收藏者看好,成為了他們的投資收藏品,所以價格也在不斷的上漲。特別是一刀平五千這種貨幣更是吸引著大家,它不僅有自己的年代和歷史,還有獨特的造型,讓很多收藏者從中看出了誘人的韻味,文字的雕刻、鑄造時的工藝都十分有講究,所以給這種古幣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潛力。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6bkzbvp.html
---------------
錢幣史上的亂象—契刀五百
2016-11-05 由 詩瑪人文藝術 發表于歷史
契刀五百由王莽鑄行。該刀幣為王莽第一次幣制刷新產物,莽錢珍品之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76mm,重16.5g。字口高挺,刀口尖銳,品相完善。契刀五百形制怪異,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方孔圓形銅錢,穿右左劃分書契刀二字,下部為刀形。刀身銘「五百」二字,意即一把契刀等值於五百枚西漢五銖錢。成品一般經過銼磨,銼痕均勻有力。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西漢末年王莽政權鑄造,形制怪異,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方孔圓形銅錢,穿右左分別書契刀二字,下部為刀形。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幣身直書五百二字,製作較為精整,該幣長74.2毫米,幣首為圓形方孔,直徑30毫米,厚3.5毫米,總重量為16.5克,刀環有「契刀」兩個字,橫列方孔兩側,刀身銘「五百」二字,值五銖錢五百。在新莽貨幣制度下以一當「五銖」錢五百枚。民不樂用,不久即廢。改用「六泉十布」制度。
經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得知:西漢末年,8歲漢平帝劉衎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元始」(公元1年),王太后監朝,委政於侄子王莽。王莽大權在握,讓自己的女兒做了漢平帝的皇后。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將平帝毒死,擁立了年僅兩歲的劉嬰做「孺子」,自己做起了「攝皇帝」來,並改年號為「居攝」,王莽開始復古幣制,前後一共進行四次幣制改革。「契刀五百」幣,是西漢末期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第一次幣改時鑄造的,當五百五銖錢。王莽幣改的本意是將錢幣大權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但實際上將老百姓的錢收進國庫,造成大批百姓破產,逼得百姓揭竿而起。公元23年起義軍攻破長安城,王莽被起義軍殺死了。
「契刀五百」錢一共才用了二年,但因製作精緻,形態奇美,發行流通時間短,現存世量非常少,這在常州還是首次發現,故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同時也是研究西漢末期錢幣史的最好物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現今存世量仍不少,有如王莽之「一刀平五千」,因其形制特殊,鑄造優異,備受藏家青睞,仍然維持在較量高的價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mgmlm69.html
一刀平五千,又名金錯刀,漢王莽所鑄的一種錢幣,《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第四》曰:「王莽居攝,變漢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又造契刀、錯刀。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錯刀,以黃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與五銖錢凡四品,並行。」
以現存的金錯刀圖片來看,錢體似刀。刀環如方孔圓錢,穿孔上下有陰文「一刀」二字,再以黃金錯之。這也是「金錯刀」命名的原因。刀身有篆書「平五千」三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