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振我國航海文化力!海洋委員會舉辦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
▲海洋委員會舉辦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以復振我國航海文化力。(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復振我國航海文化力!海洋委員會舉辦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VmO6C9
2024-06-16 18:59:00
行政院海洋委員會15日,在高雄港,舉辦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以復振我國航海文化力,獲獎團隊並接受頒獎表揚,其中,星羅船團展現旺盛的奪冠企圖心與高超的航船技巧,勇奪冠軍獎盃及第1名新台幣10萬元獎金,以資鼓勵。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在總統賴清德(左2)、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左1)、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右2)及高雄市長陳其邁(右1)等人一起為帆船賽鳴笛啟航。(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海洋委員會為慶祝第5屆國家海洋日,乃在高雄港,舉辦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有國內外多達31艘帆船競技船藝,總獎金加補貼合計超過新台幣百萬元,同時另有百餘艘獨木舟共同悠游划行在愛河灣,場面浩蕩壯闊。
▲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向文致詞。(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航海大會師帆船賽頒獎活動,是由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向文主持,她表示,海洋委員會積極推動親海、近海、進海活動,以成為全民主流,此次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有來自國內外各地的帆船選手,百船匯聚畫面令人感到十分振奮,不僅象徵我國新航海時代的開始,更成功復振國人航海文化力,喚起航海精神,感謝帆船選手的參與,讓首屆賽事參與船數及人數達到高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期許我國海洋運動可以更為蓬勃發展持續精進,成為亞洲重要的帆船賽事之一。
此一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在總統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及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一起為帆船賽鳴笛啟航後,帆船好手便航向高雄港外海起航線,以繞行高雄柴山外海浮標一圈的方式,進行精彩繞標賽事。
▲航海大會師帆船賽獲獎團隊接受頒獎表揚。(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參與帆船賽活動的船隊,在熱情艷陽下歷經3個多小時熱血沸騰的航行,所有參賽隊伍均於下午2時安全返港,賽事圓滿落幕,其中,星羅船團展現旺盛的奪冠企圖心與高超的航船技巧,勇奪冠軍獎盃,亞軍及季軍則分別由Camarades及依莉娜船隊拿下。
▲星羅船團展現旺盛的奪冠企圖心與高超的航船技巧,勇奪冠軍獎盃及第一名新台幣10萬元獎金。(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在頒獎典禮後,海洋委員會也舉行航海大會師交流饗宴,進一步建立國內外帆船好手聯繫平台,以促進帆船技術交流分享與產業發展,期待藉此進一步推動我國海洋文化與帆船產業發展,鼓勵及帶動民間從事多元海洋活動風潮,並扎根海洋教育,以提升全民海洋素養
復振我國航海文化力!海洋委員會舉辦航海大會師帆船賽活動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VmO6C9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アミス族為阿美族之日文FireShot Capture 107 - (4) 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 - 貼文 - Facebo_ - www.facebook.com

アミス族為阿美族之日文

阿美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美族的墓葬之地
1910年代,阿美族人以木頭圍起、茅草覆蓋的新葬之墓,埋葬處通常在自己住屋旁邊。阿美族有人臨終時,會先由家人洗淨身體且整理服裝。並在死亡當天或次日舉行埋葬,下葬前家屬會在晚上升起火堆,召集各個族人聚在一起以防外敵。阿美族是採取室外土葬的方式,在一切安排妥當後會通知親友來參加葬禮,且往生者的家屬在下葬前這段時間裡會暫時休息,由親戚來幫忙打理主要事務,並會有好友前來陪喪,以陪伴家屬度過喪親之痛,墳墓的位置通常都在家屋的北側,葬禮完成後則會吃魚補充精神。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 : 阿美族的墓葬之地 | Facebook https://bit.ly/3rW4IS7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阿美族馬蘭社公廨與文明型態
1910年,阿美族馬蘭社的公廨,由竹子、木材和茅草屋頂建成,有一個小圍牆和木門,已經具有庭院造型的雛型。阿美族是台灣人口最多的原住民族群,主要分布在花蓮、台東和屏東等地地區。馬蘭社則分佈於台東縣成功鎮、東河郷、卑南鄉、太麻里鄉等地,公廨原意是指官署,後為公共議事的場所,或是原住民的宗教場所。此照片顯示阿美族人丁眾多,在氏族為中心的社會組識運作中,已經出現類似漢人的公共會堂的場所。事實上,在漢人社會中,協調和處理氏族和鄰里糾紛事情時,正是在廟宇等宗教場所,如此才能由「神明見證」。阿美族人亦受到漢人民間文化影響,照片中幾名少年在公廨前持長槍武器戒備,長槍的槍頭與箭頭都是用木與竹製成的阿美族主要生活在臨海平原地區,主要是耕種小米,也有一部漁獵,最大的祭典是豐年祭,反映其主體已是農耕民族。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163124053704144/permalink/4929769080372967/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日治時期阿美族原住民少女陶壼運水舊照
(1) Facebook https://bit.ly/3frXFMg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日治時期阿美族原住民與製作之陶器舊照
(1) Facebook https://bit.ly/2SwX5DW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阿美族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古帆船訓練隨行橡皮艇遭大浪打翻 海巡救起落海4人
https://video.udn.com/news/827896
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與台東市阿美族馬蘭部落連進行「阿美族古帆船渡海訓練」,但伴行補給戒護的機動橡皮艇卻意外遭大浪打翻,艇上4人全數落海,所幸海巡署台東15海巡隊也派巡邏艇PP-10057隨行戒護,見狀立即上前將4人全數救起,接駁至艇內並給予毛毯取暖,而古帆船也因海象惡劣,4位船員也請求支援,也由PP-10057拖帶回富岡漁港。
台東15海巡隊今天表示,昨天下午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與台東市阿美族馬蘭部落族人,在杉原外海約1.4浬處進行阿美古帆船航海訓練,下午1時57分許,因海上出現9級大浪,隨行補給戒護的機動橡皮艇遭浪打翻,艇上4名工作人員落海,在旁戒護的巡邏艇PP-10057立即上前將落海4人救起,接駁至艇內並給予毛毯取暖。
台東15海巡隊指出,已航行到小野柳外海約0.2浬處的古帆船上4名人,也因海象惡劣,決定暫定訓練並在下午4點44分求援,PP-10057艇隨即施放2發拋繩筒,並在下午3時45分將古帆船牽引安返台東富岡漁港,8名協會人員平安上岸後自行離開。
台東阿美族人傳說一百多年前,台東還有阿美族帆船船團,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為印證一百多年前至4000年前,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在3年前與台東市阿美族馬蘭部落合作進行仿製古帆船計畫。
並在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部等協助下,邀請友邦索羅門群島5位造船工匠來台協助製造竹笩帆船,去年8月間完成「阿美族古竹笩帆船」並下水,為證實仿古竹笩帆船能藉風力航行太平洋,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與馬蘭部落至今已多次在台東外海進行航海訓練。
「阿美族古帆船」經海巡巡邏艇拖帶回台東富岡漁港。記者羅紹平/翻攝海巡畫面
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與台東市阿美族馬蘭部落連進行「阿美族古帆船渡海訓練」,伴行補給戒護的機動橡皮艇卻意外遭大浪打翻,艇上4人全數落海,所幸經海巡署巡邏艇救起。記者羅紹平/翻攝海巡畫面
「阿美族古帆船」經海巡巡邏艇拖帶回台東富岡漁港。記者羅紹平/翻攝海巡畫面


台索跨國合作 阿美族古帆船重現 
 分享〈南部〉台索跨國合作 阿美族古帆船重現到Facebook 分享〈南部〉台索跨國合作 阿美族古帆船重現到Line
2017-09-01
阿美族船身、索羅門船帆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重建東海岸阿美族航海文化,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阿美族馬蘭部落聯盟與索羅門群島團隊合作,打造阿美族竹筏船身、索羅門編製林投葉船帆,在阿美族人及索羅門匠師祈福下,昨天下午五時順利在活水湖下水揚帆,為重現四千多年前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旅程跨出一大步。
古帆船下水前,台、索工匠們做最後調整與確認。(記者張存薇攝)
 台、索跨國合作,打造阿美族古帆船,昨天順利下水。(記者張存薇攝)
台、索跨國合作,打造阿美族古帆船,昨天順利下水。(記者張存薇攝)
台東南島社大發展協會總幹事劉烱錫指出,二○○三年開始推動東海岸竹筏航海文化,之後發現馬蘭部落、甚至東海岸各部落都曾有帆船紀錄,而台灣各地一百年前與菲律賓、越南在五、六十年前仍有竹製船身、四方形帆的帆船文化,和史前南島語族海上遷徙有了連結。
他進一步說,根據中研院人類學家劉益昌研究,四千多年前東海岸都蘭灣、菲律賓呂宋島有相同形制的玉器,顯示古代台灣的南島人可能搭帆船順著季風傳播至其他地區。
120年前消失 2年前試作不成
馬蘭部落聯盟執行長羅福慶指出,曾訪談耆老,確定馬蘭部落曾有帆船漁團,日治時代初期受海禁限制,因此約一百廿年前帆船即消失,兩年前南島社大也曾嘗試製作阿美族帆船,但當時使用的林投葉太薄、鹿皮又太硬,船帆製作並不順利。
索國工匠 成功打造船帆
南島社大這次邀請索羅門Taumako航海文化重建主持人Simon Scalopuka帶領,先把兩年前製作的竹筏減重,再以索羅門同樣使用的「黃藤」綁繩,船帆部分,則由索羅門工匠帶來當地較厚的林投葉編織而成,再用椰子殼纖維搓繩固定,完成了倒梯形的船帆。
這艘台、索合作的防古帆船昨天下午在部落長老、索羅門工匠祈福後,順利下水出航,雖然下著雨、風力也不強,但看著竹筏順利航行,大家都忍不住激動。劉烱錫表示,會再調整船筏結構,並加以練習,也會再向索羅門學習看星象、海流等軟體技術,希望能讓仿古帆船能順利航向外海。
〈南部〉台索跨國合作 阿美族古帆船重現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31743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重現4千年間航線 台索合作阿美族古船揚帆
最新更新:2017/09/05 17:01  https://is.gd/CKptgh
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東阿 美族和索羅門造船專家攜手打造的阿美族古船,5日在 太平洋揚帆,證實帆船能藉風力航行太平洋。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06年9月5日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5日電)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阿美族和索羅門造船專家攜手打造的阿美族古船,今天在太平洋揚帆,證實帆船能藉風力航行太平洋。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近2年推動東部海岸部落航海文化的重建,經訪談、調查,東海岸部落過去在沒有公路時,帆船扮演重要交流角色。
南島社區大學和阿美族人一年前開始根據馬蘭部落耆老訪談,打造竹筏帆船;不過,船帆製作遇到瓶頸,今年在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部、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協助下,邀請索羅門群島最偏遠的Taumako島5位人士來台協助製造船帆。
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東阿 美族和索羅門造船專家攜手打造的阿美族古船,5日在 太平洋揚帆,證實帆船能藉風力航行太平洋。圖為眾人 合力將帆船推向海中,讓帆船順利出航。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06年9月5日
阿美族古帆船日前完成,今天中午實際在太平洋航行,從台東市沿海藉風力航到太麻里海邊。計畫負責人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劉烱錫表示,在風向、風力良好情況下,相當穩定,證明帆船在太平洋航行的效果相當好。
劉烱錫表示,馬蘭部落古帆船以東亞地區的巨型竹類為船身材料,用黃藤皮綁緊固定,再以林投葉編織縫製風帆,非常具有在地性。比對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帆船文獻,認為這種以竹管為船身、四角形風帆的帆船在近代仍盛行於台灣、菲律賓、越南地區。
劉烱錫表示,馬蘭部落這種古帆船類型與與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所指出的4000年前「海上南島玉路」高度重疊,當時台灣特有的玉飾可能透過類似的帆船傳播至呂宋島、婆羅洲、印中半島等地。
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東阿 美族和索羅門造船專家攜手打造的阿美族古船,5日在 太平洋揚帆,證實帆船能藉風力航行太平洋。圖為帆船 正式出海前,在岸邊舉行儀式祈禱航行順利。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06年9月5日
今天專程到台東紀錄試航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台東的史前文化和菲律賓北部的史前文化相當類似,在菲律賓發現的陶器比台灣晚一點,且發現台灣玉,菲律賓是沒有產玉,因此人是從台灣到呂宋島北部,但究竟怎麼去呢?「很清楚應該就是航海」。
劉益昌表示,台灣東部有黑潮,但黑朝是往北流,沿岸流和季風則是往南、往菲律賓,也就是說「筏子」可以藉著季風和沿岸流航行、遷徙。根據文獻記載台灣有「筏子」,「用這艘仿古帆船來印證,這4000年以來,台灣和菲律賓間有航行,從沒有間斷,是很有意義的」。1060905   https://is.gd/CKptgh


阿美族傳統古帆船 今太麻里下海啟航觀看次數 
2017-09-05 【zemzem古聖典 台東太麻里】  https://is.gd/zQv4av
由台東阿美族族人及索羅門群島船匠攜手打造的阿美族Fayan古帆船,繼日前在台東人工湖成功下水試航後,5號上午,在太麻里三和海灘,正式下海航行。 選定三和海灘為出航點,除了考量沙灘地行利於帆船下水外,台東大學教授劉烱錫指出,三和海灘其實跟馬蘭部落也有一段歷史上的淵源。 (台東大學教授 劉烱錫: 我們這個地方叫從Mamula,就是他們馬蘭部落以前這邊會抓很多魚,這邊魚產豐富,那抓起來的魚,當在日據時候,就開始有在賣漁獲,甚至在一百多年前在賣,那魚產把牠醃製,變成我們很下飯的東西,所以部落就用這個地方叫Mamula。) 由於風向預判誤差,加上浪大的緣故,全程約20公里的航程,臨時改為半划半機動膠筏拖行的方式航行,並由馬蘭部落阿美族人及索羅門船匠各兩人擔任水手,航行近兩個小時後,在台東海濱公園登岸。 (阿美族馬蘭部落聯盟行政長 羅福慶 阿美族: 終於知道風是怎麼跟自己連結,原來當那個風起來的時候,它拉著那個繩子,感覺跟風帆還有繩子是一體的,才知道說我們怎麼樣把船,從一個點移到另外一個點,這個感覺我沒辦法用言語來形容。) 由於天候不佳增加航行上的困難,索羅門船匠指出,雖然帆船製作的還不錯,但族人在海象判斷及航行經驗上,仍需要再加強。 (阿美族馬蘭部落聯盟行政長 羅福慶 阿美族: 從剛才跟我們同船的索羅門的朋友講,我們雖然知道怎麼製造船,竟然對氣候,甚至對未來的星象,甚至未來的海流都已經喪失掉了。) 而族人也表示,未來除了會再加強自身的技術,也會持續針對帆船性能做提升,希望能盡早重現阿美族Fayan在海上航行的文化記憶
https://is.gd/zQv4av


阿美族古帆船重現 https://is.gd/HWzVBl 台索攜手打造 2017/08/31 中央社 台東阿美族原是航海民族,百年前帆船船隊忽然消失,為了重現阿美族古帆船,索羅門製船專家最近來到台東協助打造,古帆船今天完工下水,如果試航順利,將擇日到海上出航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近2年推動東部海岸部落航海文化的重建發現東海岸部落過去在沒有公路時,帆船扮演重要交流角色。 協會推測,阿美族當時使用的帆船,可能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所稱的「南島玉路」的古船型態相近;不過,帆船和竹筏已經在台東消失。 負責這項計畫的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劉(火冏)錫,台東馬蘭部落聯盟行政長羅福慶透過耆老訪談,決定讓古船重現,打造一艘當時的帆船。 竹筏船身的打造沒問題,不過,船帆製作技術無法突破,劉(火冏)錫解釋,以台灣生長的林投樹葉製作葉帆,太硬容易破損。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黎彩建議邀請索羅門陶莫口(Taumako)島民來台灣協助。 陶莫口航海文化重建主持人史卡洛普卡(Simon Scalopuka)帶領4名製作帆船專家,19日到台東,協助整修船隻與編織縫製林投葉帆。今天下午2時,古帆船完工,在台東市活水湖下水試航,索羅門駐台大使王哲夫(Joseph Pius Waleanisia)特地到台東觀禮。 對於下午試航結果,劉(火冏)錫表示,情況不錯,不過有些需要修正,這幾天試航如果沒問題,就會擇日到海上出航。 王哲夫表示,這樣的文化交流更加鞏固索羅門和台灣、南島文化的兄弟姊妹交誼和情感,也象徵台索兩國的交流可以從這竹筏跨到各國去,有更明確的願景做文化的合作。 劉(火冏)錫表示,台東市馬蘭部落原有2大帆船船隊,主要停泊在台東市利嘉溪口附近,約100年前台東市區有霍亂,日本政府認為魚貨髒亂容易引起疾病,於是解散船隊。 (中央社) https://is.gd/HWzVBl


斷交成定局? 索羅門總理:「台灣對我們毫無用處」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xzr57tf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西元1944年花蓮南勢阿美族 池南部落

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阿美族古帆船為印證近4000年間台灣和南島國家有船隻往來,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