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韓國國民影帝"宋康昊"三度攜手"朴海日"又一生涯代表作!【王的文字】The King's Letters 完整電影情報→ https://www.truemovie.com/2019movieda...
觸電網粉絲頁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truemovieFB/
---------------
訓民正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Scs8Rb
《訓民正音》(韓語:훈민정음)是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李祹與其子第五代國王文宗大王李珦主導創制的韓語文字,又稱諺文(언문/諺文 Eonmun),今多稱韓文(한문)、韓字(한글)、朝鮮文(조선문)、朝鮮字(조선글)。原有28字,其中母音字母11個,子音字母17個。該書完成於朝鮮世宗25年(1443年)末或朝鮮世宗26年(1444年)初,於朝鮮世宗28年(1446年)正式出版。
朝鮮半島古代使用漢字表記,文言分離。只有士大夫學習漢文,因此平民大多是文盲。相傳三國末年薛聰藉漢字音義標註漢字,創吏讀文字,此外尚有鄉札、口訣等表記方法,但這些由於使用的不便等原因未能取代漢文。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深感漢字對於文化傳播的不便,迫切需要一可完整表達本國語音之文字,故特設諺文局,召鄭麟趾、成三問、申叔舟等學者,在研究朝鮮語音和漢語音韻的基礎上,以方塊字組合,一音節佔一字,創立表音文字
歷史
《訓民正音》
西元15世紀以前,韓語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以漢字為書寫工具[1]。由於韓語與漢語是完全不同的語系,使用漢字記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漢文,非常不利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為了解決韓民族書寫文字的問題,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大王組織一批學者創造了適合標記韓語語音的文字體系——韓字這些文字當時被稱作「訓民正音」,意為「教老百姓以正確的字音」[2]。1940年發現的《訓民正音解例本製字解》(發行於朝鮮世宗28年,1446年)宣稱韓字的子音與母音是根據人的口腔構造、中國古來的天地人思想以及陰陽學說而創制出來的。
書中記載如下:
“    天地之道,一陰陽五行而已。坤復之間爲太極,而動靜之後爲陰陽。凡有生類在天地之間者,捨陰陽而何之。故人之聲音,皆有陰陽之理,顧人不察耳。今正音之作,初非智營而力索,但因其聲音而極其理而已。理旣不二,則何得不與天地鬼神同其用也。
正音二十八字,各象其形而制之。初聲凡十七字。牙音ㄱ,象舌根閉喉之形。舌音ㄴ,象舌附上齶之形。脣音ㅁ,象口形。齒音ㅅ,象齒形。喉音ㅇ,象喉形。ㅋ比ㄱ,聲出稍厲,故加劃。ㄴ而ㄷ,ㄷ而ㅌ,ㅁ而ㅂ,ㅂ而ㅍ,ㅅ而ㅈ,ㅈ而ㅊ,ㅇ而ㆆ,ㆆ而ㅎ。其因聲加劃之義皆同,而唯ㆁ爲異。半舌音ㄹ,半齒音ㅿ,亦象舌齒之形而異其體,無加劃之義焉。

不過1443年朝鮮世宗命令使用諺文的時候,受到眾多使用漢字的朝鮮文人和兩班貴族的批評,因為他們認爲拋棄漢字就等於失去中國文明,而成為夷狄之邦崔萬理曾說:「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爲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傳》曰:『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也。』歷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大累哉?」。
由於朝鮮文人和貴族的抵制,無法成為官場上普遍使用的文字,因此政府決定也就與漢字並用,其通用範圍局限在兩班之間的私函、地方官衙或婦女。諺文直到20世紀才被廣泛使用。[3]韓文的發明推動了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世宗大王也得到了後世的愛戴[2]。訓民正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Scs8Rb
-----------------------
朝鮮世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xLe2Nk
朝鮮世宗(韓語:조선 세종/朝鮮世宗 Joseon Sejong;1397年陰曆4月10日-1450年陰曆2月17日),即朝鮮世宗莊憲大王、朝鮮莊憲國王,朝鮮王朝的第4代國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名諱李祹(韓語:이도/李祹 Yi Do),字元正(韓語:원정/元正 Wonjeong),廟號世宗,明朝賜諡號「莊憲」,朝鮮加諡曰「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韓語:장헌영문예무인성명효대왕/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 Jangheon yeongmun yemu inseong myeonghyo daewang)。
在位期間,世宗發明了訓民正音,對韓國之後的語言和文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韓國人認為他對國家貢獻巨大,後世的韓國史學家通常都尊稱他為世宗大王(韓語:세종대왕/世宗大王 Sejong Daewang),同時,他也被稱為「海東堯舜」。
生平經歷
世宗生於太祖六年(1397年)四月十日[1],是朝鮮太宗與元敬王后閔氏的第三個兒子。永樂六年,12歲時被封為忠寧君,和沈氏(後來的昭憲王后)結婚。永樂十一年,進封忠寧大君。
世宗才華橫溢,很受太宗喜愛。相反世宗的兩位兄長卻毫無王者風範,並粗魯阻撓太宗傳位給世宗。兩人後來被逐出宮。太宗長子讓寧大君流浪深山,二子則作了和尚。1418年8月,太宗退位兩個月後,世宗登基。不過太宗在宮內仍保留一定權力,並掌握軍事大權直到他1422年去世。
世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文化得到長足發展,國家繁榮強大。世宗被認為是朝鮮王朝的最出色的國王之一,因此被尊稱為「世宗大王」。
1450年,世宗去世,初葬廣州獻陵,睿宗元年移葬驪州城山英陵。
主要成就
鞏固軍事
1419年5月,世宗在太宗的建議下,發起己亥東征。此次東征的目的是清除對馬海峽倭寇的侵擾。此次東征朝鮮擊斃700名倭寇,逮捕110名倭寇,並釋放了至少140名被倭寇抓走的中國人。朝鮮方面則有180人陣亡。1419年9月,對馬海峽倭寇首領平真盛被捉獲,並押到朝鮮王宮。1443年,癸亥條約簽訂,對馬海峽倭寇首領接受朝鮮王朝對對馬海峽的宗主權。朝鮮方面也給與平氏倭寇在對馬海峽與朝鮮的貿易優先權。[2]
在北部邊疆,世宗下令修建了四郡六鎮以加強邊防。世宗還制定了諸多鞏固國防的法規,並倡導新武器的發明和發展。在世宗的帶領下,朝鮮研製出了許多火箭及火炮,如對神機箭的改造[3]。
1433年,世宗派金宗瑞擊敗女真兀狄哈部落,鞏固了對朝鮮半島東北部咸鏡道等地方的統治。[4] 目前朝鮮半島的領土基本上與世宗時期相符
發展科技
蔣英實為世宗研製的水鐘模型
蔣英實為世宗研製的渾天儀和日晷
世宗時期朝鮮的科學技術得到迅猛發展。世宗下令讓人整理朝鮮半島各地的農耕技術,並編定成書,以幫助農民提高農業產量。1429年在世宗監督下寫成的《農事直說》是朝鮮第一部農書,記錄了種植、收穫、播種和土壤處理等農業技術。[5]世宗還根據朝鮮的經濟狀況,調節農稅。使農民可以用心耕作,不用擔心農民稅。宮廷儲糧有盈餘時,世宗還會將餘糧發放給窮人。
世宗時期朝鮮有一位有名的發明家蔣英實。蔣英實天資聰明但出身低微。世宗的父親太宗發現蔣英實的才華後立即將其叫到宮中授予官職,並命其進行發明。太宗此舉受到宮內大臣的抗議,認為像蔣英實出身這麼低微的人是不可以給與此地位的。但世宗卻對蔣英實充滿信心。在世宗的支持下,蔣英實參考中國和阿拉伯典籍研製出朝鮮王朝自己的水鐘、渾天儀和日晷。[6]
蔣英實最著名的發明是他1442年發明的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一個雨量計,一個用於測量雨水的標準體積的容器。不過他的發明並沒有保留下來。現存最早的雨量計是1770年朝鮮英祖時期製作的。據《承政院日記》記載,朝鮮英祖希望恢復朝鮮在世宗時期的繁榮。在世宗時期的年鑑中,英祖發現了雨量計,於是下令複製。
世宗還下令改革曆法,將朝鮮曆法緯度從北京改為漢城。新的曆法使朝鮮天文學家更加準確預定日食和月食的時間。
世宗時期,朝鮮傳統醫學也得到很大發展。《醫方類聚》和《鄉藥集成方》的發表被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是朝鮮傳統醫學與中醫的分水嶺。
文化
語言文學
《訓民正音》
世宗大力倡導朝鮮臣民學習文學。世宗在景福宮建立集賢殿,親自選拔人才進行各種的學術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是1443年的《訓民正音》的編輯和諺文書寫系統的發明。[7][8]
朝鮮諺文的發明大大提高了朝鮮平民的文化普及,世宗並為朝鮮民族終於創造出獨特且方便的書寫文字,逐漸形成今天的朝鮮語。
世宗本人的文學水平很高,著有《龍飛御天歌》及《釋譜詳節》等書。
取締伊斯蘭教
1427年農曆四月初四,禮曹建議取締伊斯蘭教服裝、祝頌禮,世宗表示贊成。[9]高麗時期,元朝穆斯林隨蒙古人進入高麗,傳播伊斯蘭教,李朝初期,沿襲了高麗的做法,允許伊斯蘭教禮儀朝賀,惟因憂慮影響朝鮮的儒教文化,至此被取締。此後伊斯蘭教在韓國幾乎不存在。在20世紀大韓民國成立後,為引進外來勞工才重新引入。
由於世宗對韓國的影響之大,今日的韓國,有許多事物以紀念世宗大王來命名。一萬韓圓紙幣的正面圖案即為世宗大王頭像[53]。在韓國首都首爾,以世宗命名的設施有世宗文化會館、世宗路等。
韓國國軍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以世宗命名。
韓國的南極科學考察站世宗科學基地以世宗命名。
韓國從2007年起籌建的新行政首都也以世宗之名稱為「世宗特別自治市」。
國際跆拳道聯盟共有二十四套拳法,其中的一個套路也為紀念他而命名為「世宗」。
朝鮮世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xLe2Nk


朝鮮世宗大王為什麼廢棄明朝漢字
2016-08-19 
朝鮮世宗大王統治朝鮮的時候國力不斷上升以及於民族主義情感的影響, 每次王位的變更都要經過明朝冊封才能名正言順的繼位深有感觸,只有擺脫中國對朝鮮的影響才能實現獨立,首先武力上肯定是不用想了,還有就是明朝對於朝鮮文化的壟斷和侵略,所以首先要創製韓文。朝鮮民眾一直以來都把世宗塑造成維護民族文化化身的形象,其實世宗創製韓文的真正原因是想更深入的學習和了解中國及其文明,並將其推廣到一般的朝鮮百姓之中,而不是僅限於官吏和「兩班貴族」之內
在1443年(明正統八年)的12月完成了「訓民正音」的創製「訓民正音」不僅系統的包含朝鮮語音全部發音特點,而且易學易懂,聰明的人一天就可以學會,笨一點人不到半個月就會了。訓民正音一公布出來,朝鮮的大臣們就紛紛提出反對的意見,其中集賢殿副提學(相當於現在中央黨校副校長)崔萬里大明主義的擁護者不幹了,他們反對世宗的訓民正音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者「我朝自祖宗以來,至誠事大,一遵華制。今當同文同軌之時,創作諺文,有駭觀聽。倘曰諺文皆本古字,非新字也,則字形雖仿古之篆文,用音合字,盡反於古,實無所據。若流中國,或有非議之者,豈不有愧於事大慕華」;二者「自古九州島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傳曰: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也。歷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大累哉」。
崔萬里等人想要表達的意思是,當今之世,有自己固有語言的民族都是夷狄,而我國卻有與中華同文同軌的文明優勢,古語說:「只聽說用中華文明改變落後民族的事,還沒聽說過與此相反的作為。」況且我國以「事大以禮」為國策,倘若隨意變更文字,不僅於己不利,可能會招致中國明朝的反對,這樣弊大於利的事何苦行之呢?其實這樣的意見,在當時看來 是很有道理的,可世宗堅持自己的成果,將崔萬里等人罷免官職,於1446年10月9日正式將訓民正音頒布施行,韓國將這一天定為「韓文節」。
----------------
朝鮮世宗大王創製訓民正音是要廢棄漢字?錯,是為了更好學習漢字
2017-02-18 由 歷史沙龍 發表于文化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在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已經湮滅的情況下,中國也經歷過無數磨難,卻以其頑強的生命力生存著,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並在新世紀煥發出絢麗的光華,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全世界的歷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無不為之感到驚奇和震撼,在感謝中國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的同時,都會思考同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龐大的中國有著這樣巨大的凝聚力,即便飽經災難和戰火,也未能分崩離析,並且愈加強大,不斷同化、融合外來民族、外來文明。
台灣學者柏楊給出的答案是:中國漢字。
柏楊認為,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的文明成功流傳至今沒有間斷,其中原因就是中國的漢字,歷朝歷代淵源流傳,文化底蘊積累深厚,所以文明怎麼都滅不了。其他的文明,如埃及,文字就換了好幾種,現在的埃及人都不認識自己祖宗的字了;巴比倫,自始至終沒有自己的文字,留下的文獻更是有限,到最後被波斯滅了國,自己的國民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繼承,只好混到別的民族裡面去;而印度呢,更別提了,至今還是用別國的語言。
的確,漢字,是我們祖先的偉大創造!
即使到了今天,同一個漢字,可以在不同方言中出現不同的讀音,但它所要表達的含義,都是想通的。
就是中國的漢字,把十幾億中國人的心緊密連結在一起,難割難捨,成為了一個共同體。
在漫長的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一直影響著世界,東亞的許多國家更是直接受益者。
就拿朝鮮半島上的韓國來說,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中國的籓屬國,對中國文化一脈相承,雖然現在韓國媒體經常說「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在韓文誕生之前,韓國國內通用文字都是中國的漢字,其後來也一度以「小中華」自居。
說起韓文的創製,就不能不提一個人,即朝鮮王朝的第四代國王世宗李裪。
現在的韓國人為了紀念這位「歷史功臣」,不但尊稱他為「世宗大王」,還在新版10000韓元的票面上就採用了這位「世宗大王」的頭像。
現在的韓國把每年的10月9日定為「韓文節」,是因為世宗大王於1443年這一天正式頒布施行了「訓民正音」。
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上說,朝鮮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和漢語相區別的固有語言,但之前沒有自己的文字,給文字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以至於不得不借用中國的漢字。世宗大王為了擺脫中國、特別是漢字對於朝鮮文化的壟斷,就帶領了集賢殿的學者們創造了具有科學性和獨創性的韓文,從此,韓國人就有了和漢字完全不同的自己的文字和語言,並一直使用至今。
其實,這樣的解釋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如果世宗大王泉下有知,也一定會痛哭這些「不孝子孫」曲解了他當年創製「訓民正音」的初衷和苦心了。
首先,得先解釋一下世宗大王創製的「訓民正音」是什麼東東。
「訓民正音」,單從字面來看,意思就不難理解,即「訓導人民對語言文字正確發音」。
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也說了,世宗大王創製「訓民正音」之前,朝鮮人並沒有自己的文字,其實,世宗大王這個「訓民正音」就是要訓導人民對漢文字正確發音!也就是說,世宗大王創製「訓民正音」的初衷,並不是想要創製「屬於本民族的文字」,而是為了讓朝鮮人更好地學習漢語而專門發明的朝鮮版的「漢語拼音」。
首先,世宗大王的父親太宗李芳遠是一個高級別的「漢學迷」——李芳遠是朝鮮王朝開國國王李成桂的第五子,曾於洪武十五年(1383年)參加大明朝科考,擢高麗進士,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李遠芳登位後,就一改高麗王朝「君臣佞佛」的傳統,崇尚中華儒學,學習儒家經典。在政治上直接仿造明朝的體制,實行 「六曹直啟制」(六曹對應明朝的六部),即由皇帝直接控制六曹。世宗大王是太宗李遠芳第三子,對漢人儒家文化的痴迷更勝乃父。《李朝實錄》里說,世宗大王在少年時身體就不好,但讀漢人儒家經典書籍卻很拼,沒日沒夜地讀。太宗李遠芳為他的健康著想,曾把所有的書都藏了起來,不讓他讀。可世宗還是從角落裡找到了一本「漏網之魚」,不管不顧,又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太宗李遠芳感嘆地說,這孩子如此痴迷讀書,那是天性所致!也就是這個原因,太宗把世宗定為了王位的繼承人。
世宗繼位後,憑藉博鑒群書收穫來的知識,在天文、音韻、曆法、軍事等各方面都有所建樹。
世宗也很懂得感恩,知道自己能有這樣的成就,完全利益於對漢文化精髓的繼承與吸收,因此許下大願,要在國內更加大力弘揚漢文化。
朝鮮語言的發音和漢字的發音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朝鮮人要學習漢語言文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新羅時期的薛聰曾創製了一種借用漢字的音和義標記朝鮮語的一種特殊的文字形式,史稱「吏讀」。這「吏讀」掌握起來也很困難。所以,能學懂、學會漢語言文字的韓國人很少,基本只局限於少數的貴族和統治階層之中。
為了改變現狀,讓更多人更好地學習漢語言文學,世宗大王世宗大王參考了很多國家的文字,其中包括維吾爾文、蒙古文、中國的篆書。再結合朝鮮人身體的發音器官和天、地、人和周邊的環境,參照元朝國師八思巴制定的八思巴文創造出來各種表音字母。
世宗大王自稱,這套字母不僅系統的包含朝鮮語音全部發音特點,而且易學易懂,聰明的人一天就可以學會,笨一點人不到半個月就會了(「智者不終朝而會,愚者可浹旬而學」),將之命名為「訓民正音」。
但讓世宗大王頗感失望的是,「訓民正音」頒布後,並沒有得到極大的推廣。
究其原因,是因為士大夫階層認為世宗此舉是在文字之外又創新文字,那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集賢殿副提學崔萬里就說,世宗的創訓民正音,則是別作,別作諺文,就是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則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屬於開歷史倒車。
所以,士大夫階層對世宗的「訓民正音」很是不屑一顧。
不過,下層庶民和婦女在學了「訓民正音」以後,欣喜於它的簡單容易,因此流傳了下來。
真正讓「訓民正音」走進士大夫階層的人是朝鮮暴君燕山君。
燕山君乖張殘暴,士大夫們在私下裡用文字抨擊燕山君時,不敢用通行的漢字,他們發現,用世宗大王所創製的諺文(即拼音文字),通過輔音和元音相拼,可以組合成音節,由這些音節,就可以形成單詞,進而可以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於是就大加運用起來。
後來的韓文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興起的。
韓文的興起,又來源於朝鮮的國恥。
19世紀末,朝鮮被日本吞併,日語成了朝鮮人的國語。
為了達到「內鮮一體」的皇民化要求,日本嚴令所有朝鮮人不准說韓語,不准寫漢字,日常生活全部用日語交流。
成為了亡國奴的朝鮮人只能默默地遵從。
半島光復後,朝鮮南北政權雖然政見不一,但仇視日語的心理是相同的,他們共同在半島上掀起了純韓文運動的影響在消除日語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去漢字化」運動,漢字在半島漸漸衰落
但韓國古代歷史皆以漢字寫成,且中古以上歷史皆存於中國史書。以後的韓國人如若不學習漢字,必導致歷史斷裂。而且,韓文是表音文字,對於同音字,只能通過上下文語境來猜測字的含義。還有,在很多情況下,韓語也不能準確表達出要表達的東西,不得不藉助漢字來理解。現在,韓國的多數法律條文中夾雜有大量的漢字。
所以,很多韓國有識之士對韓國盲目的「去漢字化」運動表示擔憂。他們中有人說,中華文明是韓國的母體文明,一旦廢除了漢字,就會讓韓國失去母體文明的靈魂,成為文化的「木乃伊」。
因此,即使韓國民間廢除漢字呼聲日高,韓國政府還是於2005年2月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

--------------------------
韓國 訓民正音 原稿 || KOREAN HUNMIN-JONG-UM http://bit.ly/2laQ37n
韓國新文字「諺文」(Hangul) e產生
朝鮮借用漢字了,雖然有調整漢字,m-ko chit款用漢字做主體e書寫法iau是無法度解決問題。15世紀e sichun李朝世宗(Sejong 1398-1450)發覺漢字有太濟問題,伊tioh招集一寡學者研究解決e方案。Chit e方案就是針對韓國話e語音特色設計新e文字系統。Chit e文字系統ti 1443年制訂好勢,soa--lai ti 1446年公佈推行。世宗大王ti 1446年公佈《訓民正音》(Hun Min Jong Um),解釋為啥物beh發展朝鮮e新文字kap新文字e使用方法。
《訓民正音》有漢字版kap諺文版二種。本站ka原稿e前部分提供ti chia乎大家參考。本站提供乎大家e原稿是ui 1988年韓國「大提閣」發行e《國語國文學叢林》第六輯內底scan出來e。
韓國 訓民正音 原稿 || KOREAN HUNMIN-JONG-UM http://bit.ly/2laQ37n
-----------------------
韓國行踏 || Hankok KiaN-tah
http://www.de-han.org/korea/chuliau/kianntah/hankok2.htm
-------------------
宋康昊化身世宗大王造福人民!超越身份與宗教,只爲百姓着想的感動故事。描述歷史上的世宗大王,為百姓創制《訓民正音》,推廣韓文,揭開一段沒有被歷史記錄的造字秘辛…。
為了百姓,一代明君揭開文明新篇章。揭開韓文《訓民正音》創造秘辛!
「文字應該屬於百姓!」朝鮮時期,文字與知識遭到壟斷。世宗大王(宋康昊飾演)深感漢字對文化傳播的不便,迫切需要可以完整表達本國語音的文字,所以他不顧所有大臣反對,為百姓創制《訓民正音》。
偶然機會之下,位於國家最高位的他,遇見了地位最卑賤的僧侶申美(朴海日飾演),兩人聚精會神,以不屈信念開始創造韓文,揭開一段沒有被歷史記錄的造字秘辛…。
如同空氣跟水一般,人們所使用的「韓文」,其實脫胎自1443年由世宗大王所創制的《訓民正音》,而這個獨特且方便的書寫文字,大大提升了平民的文化普及,也為韓國之後的語言及文化發展,帶來長久且深遠的影響。不過,世宗大王是如何運用一個人的智慧,創造出這種容易學習又具有科學原理的文字呢?曾打造出《逆倫王朝》、《出雲之月》等劇本的曹喆鉉,便懷抱這個疑問,以及長達20年想要拍攝跟韓文相關電影的夢想,在輾轉得知韓文的創制,除了世宗大王之外,也跟另一位真實存在過的「信眉和尚」有關之後,便成為他拍攝電影《王的文字》的起點。
由於世宗對韓國的影響之大,今日的韓國,有許多事物以紀念世宗大王來命名。一萬韓圓紙幣的正面圖案即為世宗大王頭像[53]。在韓國首都首爾,以世宗命名的設施有世宗文化會館、世宗路等。
-------------------
全美善當韓文推手 遺作揭《王的文字》創造秘辛
2019/07/12 05:30
 全美善(右)二度扮宋康昊妻子,飾演昭憲王后,是創造韓文的幕後推手。(采昌提供)
〔記者鍾志均/綜合報導〕南韓資深演員全美善上月在全州市飯店內輕生,其遺作《王的文字》和影帝宋康昊二度扮夫妻,飾演創造韓文的幕後推手「昭憲王后」,該片是南韓首次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拍攝入鏡。全美善生前對在慶尚北道浮石寺的拍攝印象深刻,「拍攝前,我先在夢裡接觸到浮石寺,在夢境的場景中,我們電影的名字就被打在上面。」
該片是她和宋康昊、朴海日繼電影《殺人回憶》後,時隔16年再次合作,生前曾謙稱:「多虧兩位堅強後盾,讓我把這次的表演給做好。」電影8月2日在台上映 https://is.gd/DQd6ct
--------------------------------------
全美善遺作「王的文字」台灣感動上映
2019年7月12日 下午1:20
記者林芷卉/台北報導
南韓資深演技派女星全美善日前逝世,帶給影迷無限惋,告別人世的4天前,才正在宣傳新片《王的文字》,完全看不出來她飽受憂鬱症所苦。《王的文字》由兩大影帝宋康昊、朴海日共同主演,與全美善三人是繼2003年電影《殺人回憶》之後,時隔16年再度共演,也是她在《殺》片之後,再次與宋康昊飾演夫妻。
檢視相片
▲全美善生前最後一部電影遺作《王的文字》。(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這是宋康昊第三度演出歷史電影,也是他在《逆倫王朝》詮釋朝鮮英祖之後,再度飾演君王「世宗大王」角色。對於再度與兩位演技派男星合作,全美善謙卑地表示:「當時見到的感覺,和現在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就像是以前見過的哥哥與弟弟一樣;也多虧兩位堅強的後盾,讓我得以把這次的表演給做好。」
檢視相片
▲全美善遺作再演宋康昊老婆!《王的文字》確定8月在台上映。(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在30年的演藝生涯當中,全美善共參與60多部作品演出,穿梭於眾多賣座作品的主角與配角之間,廣受觀眾愛戴。不論是在電視劇《麵包王金卓求》中飾演尹施允的生母,或是在《擁抱太陽的月亮》中飾演朝鮮最出色的巫女,都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尤其她在經典電影《殺人回憶》與《捉迷藏》當中,分別與宋康昊及孫賢周搭檔飾演夫妻,皆以細膩的感情演技讓觀眾記憶猶新。這回,全美善於《王的文字》再度跟宋康昊扮演夫妻,飾演創制韓文幕後推手之一的女中豪傑「昭憲王后」。她將精通表音文字的信眉和尚介紹給丈夫,並教導宮女們這個嶄新的文字,讓文字得以流傳於後世。全美善讓角色所散發的氣質與威嚴,以內斂的表達方式,成功表現出身在15世紀朝鮮,卻比任何人都還要賢能並充滿自信的現代女性角色,讓人深感共鳴。
檢視相片
▲全美善生前最後一部電影遺作《王的文字》。(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對於成功詮釋這位賢明的女性角色,全美善表示:「本片讓我再度認識到韓文的重要性,希望電影能為觀眾的內心帶來溫暖與感動。」同時,這也是她跟宋康昊、朴海日繼《殺人回憶》之後,時隔16年的再次共演。對此,宋康昊也感慨地說:「我覺得自己老了,兩位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看起來一模一樣。」而全美善則謙卑地表示:「當時見到的感覺,和現在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就像是以前見過的哥哥與弟弟一樣;也多虧兩位堅強的後盾,讓我得以把這次的表演給做好。」
-----------------
★ 《寄生上流》無業遊民父親宋康昊,化身世宗大王造福人民!
★ 宋康昊三度攜手朴海日,演繹《訓民正音》誕生記!
★ 超越身份與宗教,只爲百姓着想的感動故事!
「文字應該屬於百姓!」朝鮮時期,文字與知識遭到壟斷。世宗大王(宋康昊飾演)深感漢字對文化傳播的不便,迫切需要可以完整表達本國語音的文字,所以他不顧所有大臣反對,為百姓創制《訓民正音》。偶然機會之下,位於國家最高位的他,遇見了地位最卑賤的僧侶申美(朴海日飾演),兩人聚精會神,以不屈信念開始創造韓文,揭開一段沒有被歷史記錄的造字秘辛…。    
---------------------------------------
斥資近百億韓圜打造,揭開韓文《訓民正音》創造秘辛的話題電影《王的文字》,描述位於尊位的一代明君,以及地位卑賤的和尚,兩人如何超越身份與宗教,齊心協力爲百姓創造流傳千年的文字過程。
▲《王的文字》本片是日前逝世的南韓資深女星全美善,所演出的最後一部電影遺作!(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導演找來近期以《寄生上流》掀起討論的「國民影帝」宋康昊,來詮釋這位一代明君,以及獲得大鐘獎、青龍獎影帝肯定的朴海日,來飾演一同合作造字的和尚。兩人將再度以精湛表情與情感,展現出韓文創制背後,不為人知的感動與艱辛。
本片劇情描述朝鮮時期,文字與知識遭到壟斷。世宗大王(宋康昊飾演)深感漢字對文化傳播的不便,迫切需要可以完整表達朝鮮語音的文字,所以他不顧所有大臣反對,為百姓創制《訓民正音》。偶然機會之下,位於國家最高尊位的他,因為賢內助昭憲王后(全美善飾演)的介紹,而認識了當時地位最卑賤的信眉和尚(朴海日飾演)。兩人聚精會神,以不屈信念開始創造韓文,揭開一段沒有被歷史記載的造字秘辛…。《王的文字》,即將在8月2日於台灣震撼上映
----------------------------
訓民正音是世界上少有的知道是誰、具體在什麼時間創造的文字之一,因此被韓國指定為國寶第70號,1997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20世紀初,韓國受日本殖民及民族主義的影響,韓國諺文始受到重視。西元1945年韓國獨立後廢除漢字,諺文乃成為現今韓國使用的文字系統。
訓民正音(훈민정음)為一拼音文字,1444年李氏朝鮮世宗李祹命學者鄭麟趾等創制,又稱諺文。於西元1446年發佈正音字,並設置諺文廳教授新字。稱為(Hangul)。今多稱韓文、韓古爾。原有28字(現在只使用24個字母),其中母音字母17個,子音字母11個。
韓國古代使用漢字表記,文言分離。古代唯士大夫可習漢文,於此平民多文盲。相傳三國末年薛聰藉漢字音義標註朝鮮文字,創吏讀文字,此外尚有鄉札、口訣等以漢字表記朝鮮語的方法,但這些由於使用的不便等原因未能取代漢文。因此在19世紀時,漢文及諺文的混合體成為朝鮮普遍的用字。李氏朝鮮第四代國王世宗深感漢字對於文化傳播的不便,迫切需要一可完整表達本國語音之文字,故特設諺文局,召由鄭麟趾、申叔舟、成三問、朴彭年、姜希顏等8名集賢殿的學者執筆,在研究朝鮮語音和漢語音韻的基礎上,以方塊字組合,一音節佔一字,創立表音文字。因此,訓民正音的出現奠定了現代韓語的基礎。
訓民正音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由世宗著述。本文由序文和例句組成。序文闡述了創製新文字的目的,例句把新製的28個文字分成11個初聲字依次列舉並加以說明,然後敘述把這些字拼成音節標記我國語言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年輕學者們按世宗的指令著述的對本文的注釋。第二部分由說明新文字創製原理的製字解,說明標記音節頭音17個輔音字的初聲解,說明11個母音字的終聲解、說明拼初聲、中聲、終聲字標記音節的合字解,用新文字標記語言的用字例等6章組成。最後是鄭麟趾的訓民正音解例本序文。
如此在一定時期由特定的人獨創新文字而不受已有其它文字的影響,並使之成為一國之通用文字,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歷史性事件。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對本書有關創製文字的原理及使用的說明所表明的理論上的邏輯性與嚴謹性,世界語言學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世宗原詔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爲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
子音:
ㄱ牙音. ㅋ牙音. ㅇ牙音. ㄷ舌音. ㅌ舌音. ㄴ舌音. ㅂ脣音. ㅁ脣音. ㅈ齒音. ㅊ齒音. ㅅ齒音. ㆆ*喉音. ㅎ喉音. ㅇ*喉音. ㄹ半舌音. ㅿ*半齒音.
母音:
ㆍ*. ㅡ. ㅣ.ㅗ. ㅏ. ㅜ. ㅓ. ㅛ. ㅑ. ㅠ. ㅕ.
* 註釋:後被刪除
韓文原由~訓民正音 @ 藍天 大海VS內心狂瀾的草原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log.xuite.net/dancewu9168/peaceful/20703406-%E9%9F%93%E6%96%87%E5%8E%9F%E7%94%B1~%E8%A8%93%E6%B0%91%E6%AD%A3%E9%9F%B3



今(2020)年 12 月 1 日,韓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BTS)第五次登頂美國告示板(Billboard)200 強專輯榜,再次創下新的歷史記錄,其單曲《Life Goes On》更攻下百強單曲排行榜榜首。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曲歌詞除了副歌部分使用英語以外,其他幾乎均為韓文:一首以韓文為主的歌曲,登頂了美國的告示榜單曲排行,是韓國的第一次。同時這也是繼《Despacito》之後,史上第二次非英語歌曲登頂 Billboard。
韓流之本:韓國僅有 72 年歷史的「國文」
再聯想到風靡全球的韓劇《屍戰朝鮮》、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寄生上流》,今年可以說是韓流登頂之年;「韓流」發展迅猛,也在全世界引起了學習韓語的風潮。不少人將這些功績歸功於金大中總統,畢竟其確實曾大力推動韓國文創產業政策、促使「韓流」成真,讓韓國的娛樂及文化開始揚名海外。
不過,若沒有韓文,應運而生的各式「韓流」文本,亦不可能存在。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如今各國許多青年男女紛紛學習的韓文,其實是個極為年輕的語言──
目前我們所用的「韓文」,在 1446 年正式被創造出來,但是截至今日為止,其地位受到認可不超過一百年。或者更精確地說,韓文正式作為韓國的「國家語言」,始於 1948 年,至今僅 72 年。回顧韓文的發展,可謂極其艱辛──過程中,更絕對不能不提李承晚、朴正熙兩位總統的努力。
韓文的創造與朝貢體系
根據現有語言誕生記錄,韓文是目前為止唯一具文獻記載「創造過程」的文字,而其創造者,便是朝鮮王朝第四代的君主世宗大王。
世宗大王所著之《訓民正音》記載如下: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矣。」
其譯為:韓國使用的語言與中國不同,無法以漢字流傳(古時朝鮮半島以漢字為書寫工具、但僅有少數士人能夠「轉譯」)。因此即便百姓能夠(以韓文)對話,卻不能將他們的想法(用韓字)寫出來。憐憫於此,我創造二十八個新字,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學習,方便使用。
為何強調與「中文」的異同?這是因為世宗大王在位時期,東亞國際體系是以中國為首的朝貢制度──即各國向中國進貢稱臣。而當時的「韓國」(朝鮮),即是大明的藩屬國。
哈佛漢學家費正清指出,東亞地區的文明化,是以中國文化為中心進行的。中國文化具有優越性的史實,表現在與「化外民族」的階級不平等關係上,並以「中國—化外民族」作為二分的劃分基礎。中國與「化外民族」之間的外交關係或貿易,正是依附在所謂的「朝貢體制」上。而這樣的朝貢體制,亦是以中國文化為中心作為思考基礎的具體表現──「化外民族」(包括古時的朝鮮)接受中國文化、朝貢體制,從外交、軍事上的目的,從而轉化對中國「文化優越性」的認同。
事實上,在朝鮮王朝中期以後,朝鮮半島在文化上越發向中國靠攏,甚至帶來政治、文化上惟中國之命是從的封閉性。
反觀在朝鮮王朝初期──即世宗大王「造韓字」時──朝鮮主要仍以「外交行為」來實踐「事大主義」,即明朝對韓國的影響力,尚未成為全方位的「道德性、文化性」壓迫。
5 百餘年前的韓文「去中國化」,受官僚群起反對
然而,世宗大王在 1443 年頒布《訓民正音》後,卻遭到了當時兩班官員和朝鮮文人的抵制,認為「不符中國文化道統」。1444 年,以朝鮮著名學者崔萬里為首,眾臣更上書文言文的《韓字創造反對上訴文》,向世宗表達不滿:
「我朝自祖宗以來, 至誠事大, 一遵華制, 今當同文同軌之時, 創作諺文, 有駭觀聽。 儻曰諺文皆本古字, 非新字也, 則字形雖倣古之篆文, 用音合字, 盡反於古, 實無所據。若流中國, 或有非議之者, 豈不有愧於事大慕華?自古九州之內, 風土雖異, 未有因方言而別爲文字者, 唯蒙古、西夏、女眞、日本、西蕃之類, 各有其字, 是皆夷狄事耳, 無足道者。」
隨後,兩班官僚階級與文人更將韓文貶稱為「諺語」(方言),並拒絕使用。但因為韓文簡單、便利,一般百姓學得很快,於是仍在民間迅速擴散開來,甚至連當時不能受教育的女性也開始學習。而世宗大王想要就此普及韓文,但仍處處受到官僚階級和文人制肘。
其後,由於韓國民間用韓文寫作,大肆批評朝鮮王朝第十代國王燕山君昏庸荒淫,韓文遂被燕山君作廢。在朝鮮王朝的中後期,正如上述朝貢體系所言,朝鮮王朝的文化更逐漸轉以中國為首、向其靠攏,導致最終韓文仍無法取代漢字、乃至普及全國。
冷戰時期,與韓文文字運動
韓文與漢字的爭鬥,直至朝鮮王朝結束仍尚未終結──到了日本帝國殖民時期,朝鮮半島上韓文與中文全部都被禁用,轉而使用日語。1910 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後,日本更大力推行日文教育,並控制其他文字、語言的使用。1919 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並以韓文、漢字並用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抗爭。1945 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朝鮮半島終於擺脫殖民統治恢復政府,並於 1948 年正式建立大韓民國。
在經歷了長達 35 年的殖民統治後,為了重拾韓國文化,開始進行所謂的「韓文推進運動」,如:「只用韓文」、「韓字橫向書寫」運動等等,在 1948 年大韓民國建國的同時,並通過法案確立了韓文的國語地位──即《全用韓字法案》。
雖然如此,但法案內容本身仍十分空洞、抽象,例如:「大韓民國的公用文書使用韓字,但必要時可以漢字並用。」至於什麼是「必要」?既無細則規定、亦無具體實施條款,不少法學界學者甚至將其認為只是一種「宣言」。此外,考慮到韓國獨立前的臨時政府公文,都是以「韓漢並用」的形式寫就,因此最後仍造成了韓字與漢字並用的局面。
然而,隨著 1950 年韓戰爆發,韓國與朝鮮正式分裂成兩個國家,全球進入冷戰格局。韓國(南韓)更對(共產)中國的排斥達到頂峰──這也成為韓文「正式擺脫漢字」的契機:
在「反共」背景下,李承晚總統開始推行廢除漢字運動,同時亦開始大肆批評中國。但在李承晚總統執政時期,其多數有文化的人都是韓字與漢字並用──其根本原因,為不少韓國人是在「中華民國」受的教育。
「此中國非彼中國」,讓去漢字陷入阻力──直至朴正熙時代
雖然當時從政府到民間,輿論批評「中國」的聲浪不絕於耳,但是「此中國非彼中國」: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是韓國政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是承認朝鮮(北韓)政府。
這個矛盾,也影響到了李承晚試圖推行的「去漢字化運動」中:由於多數人受民國時期影響,習慣韓字與漢字並用,並且視「中華民國」為友邦,因此不希望政府直接廢除漢字,這也造成去漢字化工程進行了一小半,便陷入僵局。
後來,李承晚政府被推翻、至朴正熙開始軍事政變,韓國依然是韓字和漢字並用。但是朴正熙在對漢字的態度上與李承晚相差無幾,在「去漢字化運動」方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朴正熙政府頂著來自學界的龐大壓力,依然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廢除漢字,直至不使用漢字的年輕一代完全成年。
他更指示有關部門,要求於 1970 年之前全用韓字。並下達了「全用韓字」的 6 條規定:
1. 自 70 年 1 月 1 日起,行政、立法、司法等部門包括所有民用來往文件,一律採用韓字,政府不受理使用漢字的書信文件;
2. 文教部設全用韓文研究委員會,於 69 年上半年內,研究開發易於掌握的標記法與普及法;
3. 積極開發韓文字打印機,將其普及到基層機關單位使用;
4. 積極勸導獎勵言論出版界全用韓文字;
5. 各級學校教科書一律取消漢字;
6. 積極進行古典書籍韓文翻譯工作。
此次去漢字化運動對韓國影響極深,最終造就了現在「全韓字化」的年代。
如今,韓文已在韓國全面推行,甚至借著「韓流」之風盛行,持續對外發揚傳播──不少人記得金大中總統推動韓流文化改革,卻忘了「韓文」本身一路走來的披荊斬棘。
當今的年輕一代往往理所當然認為,韓國人說韓語寫韓文,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然而在過去,這樣的景況卻是前人完全不敢想像的。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從自家文人貶稱方言,到登頂全球殿堂:韓文披荊斬棘的「去中國化」之路》,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韓文歷史僅72年?他們怎麼做到「去中國化」? https://bit.ly/37rUFe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