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經商治家的晉商喬致庸
作者:劉曉
在喬致庸的謀划下,喬家分支票號遍及全國各大商埠及水陸碼頭,業務繁榮。圖為有「清朝第一大票號」之稱的日昇昌的「匯通天下」匾額。(Gisling/Wikimedia Commons)
        更新: 2019-06-20 9:48 PM       標籤: 中華商道, 喬致庸, 晉商
多年前,看過一部韓國電視連續劇《商道》,迄今難以忘懷。「所謂的做生意,不是為了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並不是要獲得利潤,而是要獲得人心。賺取人心獲得人心,這就是做生意,到了那個時候,金錢自然隨之而來。」這是《商道》中的主人公林尚沃在最初踏上經商之路時所聽到的諫言,從此他將其銘刻在心。若干年後,當在商海歷經沉浮而終於成為巨富時,林尚沃總結了自己經商的信念:「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不應該追求所謂的利,而是要追求所謂的義」;「視財物如水一樣的平等,做人如同秤一樣的公正剛直」
根據韓國史料記載,《商道》中的林尚沃在韓國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19世紀初韓國著名的商人。少年時,他曾在寺廟中修行,後進入商界。在商場上,他屢遭陷害,但仍然堅持正派經商,憑藉堅強的意志與靈活的商業手腕,屢挫屢戰,終於成為韓國首富。在經商過程中,林尚沃還積極行善、濟世扶貧,常常發放糧食給貧困的民眾;無論求助的人的身分如何,他都能一視同仁一樣地對待。因為其崇高的德行與節操,他被朝廷封為三品命官。據說,他去世前將土地、財物全部捐給了國家,自己家中只留下二十元。
中國的明、清兩朝聞名全國的晉商中,有一位名為喬致庸的商人,他與林尚沃一樣,在經商過程中以「信義」為重,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林尚沃是朝鮮王朝平安道義州人,平安道(韓語:평안도),舊稱關西,是朝鮮的一個歷史地名,朝鮮王朝「朝鮮八道」之一。(고려/Wikimedia Commons)
棄儒經商
喬致庸,生於清朝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出身商賈之家。幼年喜好讀書,後中秀才,曾雄心勃勃要走舉人、進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難違,由於自幼父母雙亡,撫養其長大的兄長在其考中秀才後突然病亡,無奈之下,喬致庸為了挑起家庭的重擔,放棄了讀書致仕的道路,開始經商。但毋庸置疑的是,深受儒家「仁義禮智信」思想薰陶的喬致庸,在經商中亦秉持待人以誠、信義為重的理念,開啟了喬家以儒興商之路。
喬家最初的生意主要是經營絲和茶葉,即將南方南潯的湖絲和武夷山的茶葉運到北方。當時由於北方有捻軍、南方有太平軍運動,絲路和茶路一度中斷。憑藉著驚人的勇氣和智慧,喬致庸打通了商路,而且在運茶和運絲的過程中,他敏銳地發現了票號(註:相當於今天的銀行)的作用。因為商人攜帶大量銀兩在旅途中是十分不安全的。
當時山西平遙已經有了一家全國有名的票號:日昇昌,但它的主要問題是不和中小商人打交道。喬致庸敏銳地抓住商機,一下子開了兩家票號:大德通和大德豐。在雄才大略又多謀善斷的喬致庸的謀划下,喬家分支票號遍及全國各大商埠及水陸碼頭,業務繁榮。光緒十年大德豐成立時的資本是6萬兩,到光緒十幾年時已經發展到35萬兩喬致庸也成為當時的商業巨賈。
中國山西日昇昌票號。(Zhangzhugang/Wikimedia Commons)
喬家票號發展的重要原因是每年都把獲得的利潤投入作為資本,而這在當時的山西商家中是比較少見的。有人研究後得出結論,喬家的流動資金在800萬兩到1000萬兩,還不包括喬家的票號和房地產。
此外,喬致庸還將上一輩喬家在包頭開辦的復盛公商號,發展為復盛公、復盛西、復盛全、復盛協、復盛錦、復盛興、復盛和等龐大的復字號商業網絡,基本上壟斷了包頭商業市場,故包頭有「先有復字號,後有包頭城」之說。
據說,清末時,喬家已在全國開有錢莊、票號、糧店等二百多處,資產達數千萬兩。
以儒興商
與林尚沃一樣,喬致庸的成功在於他非常重視「德行」,無論做人辦事,還是任人立規,喬致庸都十分重視道德水平,他的手邊常常放著的是四書五經和《史記》等儒家經典。其經商理念是「一信、二義、三利」。
在他平日對手下的訓講中,喬致庸也多次強調「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的道理。即要以信譽贏得顧客,不能以權術欺人,更不能將「利」字放在首位賺昧心錢。他非常清楚,信譽是商家的根基,是商號的命脈。正因為如此,才使喬氏商號、票號能夠在社會動盪及信用風險極大的情勢之下贏得民眾及官府的信任。
比如復盛西商鋪是喬家在包頭的一大商號,主要經營糧油,不論是質量還是份量都有保證。一次,復盛油坊往山西運送一批胡麻油,經手的夥計為了從中謀利而在油中摻假。掌柜的發現後,將夥計痛斥一番,並命人倒掉整批摻假的胡麻油,重新換了貨真價實的胡麻油。雖然喬家遭受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卻為其贏得了誠信的美名。
1930年雲集在柳河車站參加中原大戰的蔣介石部隊。(公有領域)
喬家的後人也同樣延續著喬致庸的信義精神。20世紀30年代曾爆發中原大戰,導致經濟衰退,晉鈔貶值,晉鈔跟新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大概是250000:1。如果喬家的大德通票號用晉鈔支付,完全可以利用差價大賺一筆,否則將無法生存下去,但喬家為了維護商業信譽,毅然決定收晉鈔、支付新幣,讓百姓手上的錢可以在各地自由流通。最終,大德通倒閉了,但喬家的精神卻被人們廣為傳頌。
樂善好施
身為巨富的喬致庸同樣也是位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商人。他不僅在災年出錢出力賑濟百姓,而且平時對於任何有求之人都是盡力幫助。
在清光緒三年,山西遭遇百年大旱,人民生活困苦,喬致庸開倉救災,捐款3.6萬兩白銀。其善舉被載入《祁縣誌》。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秋,北方大旱,秋糧減收大半。旱情一直持續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春播時節,很多老百姓餓死了,還有的賣兒賣女,慘狀目不忍睹。為了救濟災民,喬致庸一方面要求家人減少開銷,家中男女老少一切從簡,一年內不准做新衣服、不准吃山珍海味;另一方面安排具體賑災,即對喬家堡的百姓,按人發給若干糧食,另在村裡的大街上安置一口大鍋,捨粥給外來的饑民。
喬致庸囑咐分糧的夥計「把斗子裝得滿一些。分的糧食虧了,我給你們補;要分得多出來,我就砸你們的飯碗」,要捨粥的夥計「不要稀了,稠些兒」。粥要稠到用毛巾裹起來,再打開時米不散;稠到放在碗裡,插上筷子,筷子不倒。老百姓們對此是交口稱讚。
還有每年過年時,喬家在包頭的糧油店都會「摻假」,就是把上等米麵摻到普通米麵裡,但按照普通米麵的價格賣給窮人,為的是讓窮人也能吃上好糧食。窮人們都感恩戴德。
此外,為了幫助鄉親們,喬家在農耕時節都要在門口拴上三頭牛,誰家耕地需要就牽去,傍晚送還即可。
善心有善報
正因為喬家的善行,喬家避免了好幾次災難。
一次是一股四處流竄的土匪,來喬家堡轉悠了好幾天,想打劫喬家,但找了幾天,在整個村裡都找不到一個內線。加之喬家大院壁壘森嚴,還有忠心的護衛,這股土匪只得作罷。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山西總督也開殺洋人。有七名意大利修女從太原跑到了祁縣,被喬致庸救下,先藏在銀庫中,後祕密送到河北脫險。後來意大利政府特意送來一面意大利國旗表示感謝。抗戰時,日軍進軍山西。喬家將意大利國旗掛在大宅外,阻止了日軍的侵擾,因為當時日本、意大利同為「軸心國」。
山西祁縣喬家大院。(TAOZIlovewiki/Wikimedia Commons)
中共篡政後的文革時期,喬家人已是各奔東西,老宅空有其殼。但老百姓都不捨得砸碎喬家大院一塊磚,因為誰都不想背負「忘恩負義」的惡名。這也是今天的我們還能看到完好的喬家大院的原因。
喬家家規
為了讓後人走正道,喬致庸還立下了家規,規定: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納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賭博,五不准治游,六不准酗酒。他還高薪聘請家庭教師教育子女。他一生育有六個兒子,之後的每一代都任人唯賢,而這也是喬家成為豪門望族、連續六代富足的原因。
光緒三十三年(1907),喬致庸去世,終年89歲。喬家第六代中有11個大學生、2個博士生、1個碩士生,其後代現遍布世界各地。這正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真實寫照。@*#
參考資料:
1. 郝汝椿《喬家堡人說喬家》
2. 《喬家大院》


晉商/用人得用其長,也得用其短,世上最難用的就是聖人。 治道有三:利 威 名 你可以用利賞他,也可以用名敬他,威,從罰而來/晉商、粵商、徽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yts37ot


周金旺:從晉商喬致庸信義利抉擇,看企業家「底線思維」

很多人把西方的管理層持股(MBO)以及公司職工持股計劃(ESOP)等機制,當成非常先進的制度,其實,中國在近代也出現過類似的商業管理體制,尤其山西票號在運營當中,出現了現代金融企業運營的特徵,在這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喬致庸,他留下的商業理念,在商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永不過時,他的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尤其讓人讚嘆。
與近期出現的「過期疫苗」、「過期番茄」等等毫無底線的商業行為及事件相比,喬致庸堅持「一信二義三利」的準則,對員工和家人設置了層層的限制和條款。如其「號規」規定:號內員工包括掌柜在內,一律不准攜帶眷屬,更不准嫖妓納妾;所有員工不准賭博、吸食毒品;所有人員按地位和身股大小,層層節制
如不循規蹈矩,到帳期按所犯錯誤情節,或開除,或抹身股,或減勞金等。號規很嚴,並堅決執行。喬致庸治家同樣很嚴,其家規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納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賭博,五不准冶遊,六不准酗酒。在處理家人和企業的關係上,他堅持一條標準:喬家子弟均不得在自己商號任職。
堅守底線,不碰紅線,在一個凡事都講快的時代里,是不是會限制發展?是不是理念太迂腐了?
以德經商,成為企業規模擴張的基礎
喬氏集團的規模有多大?有記載說,喬氏在鼎盛時期建立了復盛西、復盛全、復盛菜園、復盛協、復盛錦、復盛興、復盛和、復盛油坊等復字號商鋪,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網絡,在包頭首屈一指,因此有「先有復字號,後有包頭城」的說法,然後喬氏又以高屋建瓴的策劃能力和執行能力,打造大德通、大德豐兩家票號,並在各大城市增設了分公司,貫通大江南北,長江內外,獲得「匯通天下」的盛譽。
如果把這些折算成資金,大概是多少?喬氏集團在中國各地有票號、當鋪、糧油店等200多處,有一種的說法是,它的資金池有400-500萬兩白銀,流動資金在800-1000萬兩白銀,不算票號和房地產。
這個數字準不準,不好說,但是有兩個證據可做旁證:一是在1926年,軍閥馮玉祥就勒索走大德通票號500萬石糧食、150萬銀元,二是大德豐票號創立時本金6萬兩白銀,幾年之後就變成了35萬兩。
喬致庸旗下的總資產究竟有多少?目前並沒有翔實的數據可以佐證。但是即便按照最保守的1000萬兩白銀來估算,都可以稱得上富可敵國。
參照在1894年,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收入約為8000萬兩;1905年,盧漢路分段竣工通車,所得的凈利為237.5萬兩白銀,1906年,所得凈利為353.4萬兩。比較來看,即便是1000萬兩白銀,都是一筆非常了不起的財富。
喬致庸「信義為先,利在其後」
喬氏集團這樣的大企業,樹大招風,不得不與政治集團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喬致庸非常謹慎地處理與他們的關係,消災去禍的同時,也為國家的發展建立功勳。
慈禧在八國聯軍進京時,逃到西安避難,喬致庸旗下大德通票號一位總經理賈繼英,在沒有向總部匯報的情況下,為清皇室墊付西行費用30萬兩(一說為20萬或10萬),但取得西行之財賦收入的經營權,有人說,此人成為大清「戶部銀行」第一任行長(《賈繼英大清銀行任職考》的文章認為,賈繼英擔任的是新開設於太原營業點的山西大清銀行經理,此說更加可靠)。
據記載,左宗棠西征,平定新疆,喬致庸資助過,李鴻章創辦北洋水師,他捐獻一艘軍艦。北洋艦隊靖遠艦、致遠艦造價84.5萬兩白銀,經遠艦、來遠艦造價86.5萬兩,喬致庸捐款的金額至少在30~50萬兩白銀之間。
喬致庸
如果企業的領導者唯利是圖,越是大企業越容易發國難財。在喬家後代喬映霞主持全局工作期間,喬家做了一次有名的賠本生意。
當時正是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他為了控制金融,發行了一種晉鈔的紙幣,在1929年,晉鈔與現洋的兌換比例是1:1,到了1930年,由於閻馮蔣發動中原大戰,引起銀價的波動,1930年1月,晉鈔與現洋的比例變成13:1,到12月達到25:1,1931年1~3月一度達到30:1。
儲戶為了資金的安全,紛紛提現,如果喬家也像其他投機商人一樣,本來可以大賺一筆,但是他們遵守商道,沒有支付貶值了的晉鈔,而是堅持給付儲戶的原始價值,據說這一次賠了30萬兩白銀。
喬映霞說,即使是大德通為此倒閉,這樣大的一個財團也不至於讓自己人淪落到衣食無著的地步,但對於「儲戶」來說,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對他們的威脅將會是身家性命,兩者相比,孰重孰輕,不言自明。
他堅持這樣做,就是為了堅守祖父一生堅守的「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
大德通票號
喬致庸的金融體系是非常先進的,還有一個證明就是,閻錫山在1917年籌辦山西省銀行時,聘請喬氏集團旗下大德通總經理閻維潘負責籌辦,相當於是山西省銀行的總策劃。這在側面說明喬致庸在管理上的利害,他建立起分紅、股份制、集團化管理、連鎖經營、壟斷經營、資本運營等運營體系,尤其把身股制度發揚光大。
身股制度,就是在投資東家開辦的號莊中,允許掌柜(經理)、職員以個人的勞動力頂股份(俗稱頂生意),與財東的銀股(也稱資本股)一起參與利潤分配。最厲害的是有「協帳制度」,就是頂身股者死後,仍然可按生前的身股份額,參加一至三個帳期的分紅,名為「故身股」。
大德通票號經理高鈺(1854一1919年)去世後,至民國十四年(1925年)的帳期分紅時,仍以他原來的一股身股參與分紅,得紅利8000兩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大德通的帳期分紅中,有陳通坦故身股一厘五毫,分得紅利2550兩銀。身股者生前和死後都能得到如此優厚的紅利,怎能不激發出經理、技術骨幹們的創造力和忠誠度呢?
堅守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才能基業長青
有人研究長壽企業發現有兩條共有特徵:一是守住現金流,二是堅決不違法。
很多人把信義與利益對立起來,但是,讀書人出身的喬致庸把儒家的原則應用到商業經營中,並形成不可突破的底線,不能碰的紅線:「寧可少賺錢,不能失信;寧可不賺錢,不能失信;甚至,寧肯賠錢也不能失信。」為了守住「信義」二字,不惜賠上身家。
以古觀今,我們看看有些公司是如何設立底線和紅線的。谷歌的底線是不作惡;微軟的底線是不剽竊;萬科的底線是不行賄;同仁堂的底線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朱鎔基為三個會計學院提出的底線是「不做假帳」。
從2015年全面轉型進入創投領域以來,領勢投資給自己設定的底線是「堅決不投污染環境的企業,堅決不投污染人心的企業」,並一以貫之。
2016年中秋節期間,阿里巴巴在公司內部銷售月餅,當時4名工程師通過技術作弊搶到124盒月餅,事情暴露後,9月12日16:30 約談,17:30 解約合同備好,18:00走人。阿里官方的回應是:「他們採用技術手段作弊,觸及了誠信紅線。」
對這種核心理念的堅守,一定是包含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對品牌、一流和偉大的嚮往,一方面是對短視、下流和違法的抵制,不論其廣告語和品牌核心理念是什麼,最後都會包含這兩方面,向上奮鬥的同時,一定是堅守底線,不碰紅線的。


周金旺:從晉商喬致庸信義利抉擇,看企業家「底線思維」
2018-11-01 由 領勢 發表于財經
很多人把西方的管理層持股(MBO)以及公司職工持股計劃(ESOP)等機制,當成非常先進的制度,其實,中國在近代也出現過類似的商業管理體制,尤其山西票號在運營當中,出現了現代金融企業運營的特徵,在這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喬致庸,他留下的商業理念,在商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永不過時,他的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尤其讓人讚嘆。
與近期出現的「過期疫苗」、「過期番茄」等等毫無底線的商業行為及事件相比,喬致庸堅持「一信二義三利」的準則,對員工和家人設置了層層的限制和條款。如其「號規」規定:號內員工包括掌柜在內,一律不准攜帶眷屬,更不准嫖妓納妾;所有員工不准賭博、吸食毒品;所有人員按地位和身股大小,層層節制。
如不循規蹈矩,到帳期按所犯錯誤情節,或開除,或抹身股,或減勞金等。號規很嚴,並堅決執行。喬致庸治家同樣很嚴,其家規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納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賭博,五不准冶遊,六不准酗酒。在處理家人和企業的關係上,他堅持一條標準:喬家子弟均不得在自己商號任職。
堅守底線,不碰紅線,在一個凡事都講快的時代里,是不是會限制發展?是不是理念太迂腐了?
以德經商,成為企業規模擴張的基礎
喬氏集團的規模有多大?有記載說,喬氏在鼎盛時期建立了復盛西、復盛全、復盛菜園、復盛協、復盛錦、復盛興、復盛和、復盛油坊等復字號商鋪,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網絡,在包頭首屈一指,因此有「先有復字號,後有包頭城」的說法,然後喬氏又以高屋建瓴的策劃能力和執行能力,打造大德通、大德豐兩家票號,並在各大城市增設了分公司,貫通大江南北,長江內外,獲得「匯通天下」的盛譽。
如果把這些折算成資金,大概是多少?喬氏集團在中國各地有票號、當鋪、糧油店等200多處,有一種的說法是,它的資金池有400-500萬兩白銀,流動資金在800-1000萬兩白銀,不算票號和房地產。
這個數字準不準,不好說,但是有兩個證據可做旁證:一是在1926年,軍閥馮玉祥就勒索走大德通票號500萬石糧食、150萬銀元,二是大德豐票號創立時本金6萬兩白銀,幾年之後就變成了35萬兩。
喬致庸旗下的總資產究竟有多少?目前並沒有翔實的數據可以佐證。但是即便按照最保守的1000萬兩白銀來估算,都可以稱得上富可敵國。
參照在1894年,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收入約為8000萬兩;1905年,盧漢路分段竣工通車,所得的凈利為237.5萬兩白銀,1906年,所得凈利為353.4萬兩。比較來看,即便是1000萬兩白銀,都是一筆非常了不起的財富。
喬致庸「信義為先,利在其後」
喬氏集團這樣的大企業,樹大招風,不得不與政治集團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喬致庸非常謹慎地處理與他們的關係,消災去禍的同時,也為國家的發展建立功勳。
慈禧在八國聯軍進京時,逃到西安避難,喬致庸旗下大德通票號一位總經理賈繼英,在沒有向總部匯報的情況下,為清皇室墊付西行費用30萬兩(一說為20萬或10萬),但取得西行之財賦收入的經營權,有人說,此人成為大清「戶部銀行」第一任行長(《賈繼英大清銀行任職考》的文章認為,賈繼英擔任的是新開設於太原營業點的山西大清銀行經理,此說更加可靠)。
據記載,左宗棠西征,平定新疆,喬致庸資助過,李鴻章創辦北洋水師,他捐獻一艘軍艦。北洋艦隊靖遠艦、致遠艦造價84.5萬兩白銀,經遠艦、來遠艦造價86.5萬兩,喬致庸捐款的金額至少在30~50萬兩白銀之間。
喬致庸
如果企業的領導者唯利是圖,越是大企業越容易發國難財。在喬家後代喬映霞主持全局工作期間,喬家做了一次有名的賠本生意。
當時正是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他為了控制金融,發行了一種晉鈔的紙幣,在1929年,晉鈔與現洋的兌換比例是1:1,到了1930年,由於閻馮蔣發動中原大戰,引起銀價的波動,1930年1月,晉鈔與現洋的比例變成13:1,到12月達到25:1,1931年1~3月一度達到30:1。
儲戶為了資金的安全,紛紛提現,如果喬家也像其他投機商人一樣,本來可以大賺一筆,但是他們遵守商道,沒有支付貶值了的晉鈔,而是堅持給付儲戶的原始價值,據說這一次賠了30萬兩白銀。
喬映霞說,即使是大德通為此倒閉,這樣大的一個財團也不至於讓自己人淪落到衣食無著的地步,但對於「儲戶」來說,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對他們的威脅將會是身家性命,兩者相比,孰重孰輕,不言自明。
他堅持這樣做,就是為了堅守祖父一生堅守的「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
大德通票號
喬致庸的金融體系是非常先進的,還有一個證明就是,閻錫山在1917年籌辦山西省銀行時,聘請喬氏集團旗下大德通總經理閻維潘負責籌辦,相當於是山西省銀行的總策劃。這在側面說明喬致庸在管理上的利害,他建立起分紅、股份制、集團化管理、連鎖經營、壟斷經營、資本運營等運營體系,尤其把身股制度發揚光大。
身股制度,就是在投資東家開辦的號莊中,允許掌柜(經理)、職員以個人的勞動力頂股份(俗稱頂生意),與財東的銀股(也稱資本股)一起參與利潤分配。最厲害的是有「協帳制度」,就是頂身股者死後,仍然可按生前的身股份額,參加一至三個帳期的分紅,名為「故身股」。
大德通票號經理高鈺(1854一1919年)去世後,至民國十四年(1925年)的帳期分紅時,仍以他原來的一股身股參與分紅,得紅利8000兩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大德通的帳期分紅中,有陳通坦故身股一厘五毫,分得紅利2550兩銀。身股者生前和死後都能得到如此優厚的紅利,怎能不激發出經理、技術骨幹們的創造力和忠誠度呢?
堅守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才能基業長青
有人研究長壽企業發現有兩條共有特徵:一是守住現金流,二是堅決不違法。
很多人把信義與利益對立起來,但是,讀書人出身的喬致庸把儒家的原則應用到商業經營中,並形成不可突破的底線,不能碰的紅線:「寧可少賺錢,不能失信;寧可不賺錢,不能失信;甚至,寧肯賠錢也不能失信。」為了守住「信義」二字,不惜賠上身家。
以古觀今,我們看看有些公司是如何設立底線和紅線的。谷歌的底線是不作惡;微軟的底線是不剽竊;萬科的底線是不行賄;同仁堂的底線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朱鎔基為三個會計學院提出的底線是「不做假帳」。
從2015年全面轉型進入創投領域以來,領勢投資給自己設定的底線是「堅決不投污染環境的企業,堅決不投污染人心的企業」,並一以貫之。
2016年中秋節期間,阿里巴巴在公司內部銷售月餅,當時4名工程師通過技術作弊搶到124盒月餅,事情暴露後,9月12日16:30 約談,17:30 解約合同備好,18:00走人。阿里官方的回應是:「他們採用技術手段作弊,觸及了誠信紅線。」
對這種核心理念的堅守,一定是包含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對品牌、一流和偉大的嚮往,一方面是對短視、下流和違法的抵制,不論其廣告語和品牌核心理念是什麼,最後都會包含這兩方面,向上奮鬥的同時,一定是堅守底線,不碰紅線的。
-------------------------
晉商學院:喬家大院的興起源自喬致庸,歷史上真實的喬致庸!
2018-07-24 由 晉商印象官方帳號 發表于歷史
古代真實的晉商
喬致庸成為晉商的代名詞
一說到晉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喬致庸。其實明清時期晉商是紮根於農業經濟基礎上商品交換的實踐者,他們也做與官府相結合的買賣。後期開始承擔稅負,發展「票號(錢莊)總而言之它是離不開農業經濟這個範疇。更離不開當時的政治環境。而他們在清朝末年逐步衰敗也是工業經濟崛起,農業經濟體系完敗的必然!
喬致庸可以說是晉商的代表人物。喬致庸(公元1818年—1907年)、字仲登、號曉池,山西省祁縣人。喬家第四代掌門人,著名的晉商人稱「亮財主」。喬致庸是中國清朝末期山西晉商的代表人物。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棄文從商接手家族生意,在他的艱辛努力下,喬家的生意日漸興隆,至清末喬家已經在全國各地擁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茶莊達235處,資產達千萬兩白銀。在當時國弱民貧的條件下,喬氏家族的商業貿易活動能夠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實屬不易!然而對於晉商而言,缺的就是延伸到全國各地的體系或者說商業網絡,各自為陣與聯合運作效果絕對不一樣。也許喬致庸買賣做的很大,名聲也響。但是在整個社會重農輕商的氛圍以及特別講究「鄉望」的習俗下,晉商畢竟沒有發展成為全國統一的商業體系。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手工業作坊之生產方式是沒有任何優勢與工業生產規模化去抗衡。晉商的衰落與沿海地區新型民族資產階級,賣辦資產階級的崛起無不肇始於此!
喬家大院完全白手起家
父母雙亡的苦命家庭
喬致庸出生於一個商業世家,他在14歲(公元1832年)父母因病雙雙離世,他與大哥喬致廣相依為命,大哥是既當爹又當娘並挑起了家庭重擔(包括生活、生意及生存)。喬致庸從小聰明伶俐,並且特別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儒家思想書籍。喬家大哥對喬致庸是報有希望——希望喬致庸能夠給祖宗增光添彩走上仕途,以達到當地之「鄉旺」的目的,喬致庸非常爭氣,沒多久便考取秀才之位。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天不隨人願。房漏偏逢連陰雨!大哥喬致廣由於受到兩方面的打擊:一、南方太平軍的起義斷了喬家的茶路,二、北方的捻軍的起義斷了喬家的財路。一時難以承受,大病不起便離開了人世。丟下一個「爛攤子」無人收拾,喬致庸被逼無奈只好放棄自己美好的「前程」,走上了經商之路。可能是自己從小愛看書,學到的知識比較多,所以,喬致庸待人非常謙和,更講究誠實守信,始終採取「以德經商」之宗旨。他一生做了很多善事,這與他從小學習儒家思想,注重思想品德培養有很大的關係。儒商與奸商的根本區別在於:儒商講究「良心,這是一個商人道德品質高尚的具體表現。而不講「良心」之人道德品質如何就不必多說,他們有可能為了不義之財而弄虛作假,更嚴重者會出售假冒偽劣商品坑害老百姓,「良心」都不要了,其他就無所畏懼!
在喬致庸秉持誠信與「以德經商」正確理念指導下,而且在他苦心經營下,喬家的生意逐漸恢復了生機,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到清末(公元1900年)喬家的資產據清朝戶部估算達千萬兩銀子。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喬家的商業貿易活動能遍布全國各地,這沒有敏捷的經濟頭腦及相當的耐力和堅韌不拔的韌性是不可能的。清朝同治年間清政府的衰敗跡象越來越明顯,這時喬致庸滿載而歸「金玉滿堂」榮歸故里,開始大行土木,修建豪宅。遂有了後來山西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之「明珠」——喬家大院。
誠信是商道之魂
晉商的誠信經商之道
喬致庸是清末年間祁縣的大財東,經商有道,待人寬厚,講究誠信,曾經考取「秀才」本想步入仕途,因故不得已走上經商之道。他是一個商人,一生心裡主要考慮的是如何賺錢;如何養活喬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人,由於他是大當家,所以這付擔子只有他來承擔。一輩子兢兢業業為喬家付出,曾經懷著以商救國的偉大理想而奮鬥一生,也間接地體現出他的愛國情懷。他有多少錢呢?我們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這個詞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有錢。
喬致庸知道錢生錢的道理,也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坎坷,一生都在和錢打交道,他知道如何賺錢,更知道如何花錢。但不是為自己花錢,而是把錢儘量花在老百姓身上,資助公益事業——救助困難群體;接濟孤寡老人、失散兒童。他是個有錢人,但心裡總是牽掛著老百姓。他做著行善積德之事怎麼不讓人敬佩呢?他是一個商人,同時也是一個大善人,象他這樣有道德、有良心的商人在晉商的隊伍中也屬另類。
用「修身、齊家、兼濟天下」來形容喬致庸的一生名副其實。為什麼這樣說呢?通過學習、實踐儒家思想自身的修養確實達到一定的境界,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苦心經營,喬家的信譽、喬家的家業確實興旺發達,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去接濟天下勞苦大眾;在清政府遇到財政困難他慷慨解囊資助政府的銀子和借給政府的銀子不計其數。這些實際行動是不是可以用兼濟天下來形容呢?
山西這塊土地上產生的「財主」都是靠摳出來的。直觀地形容即有了錢也捨不得亂花,但是有一點非常可貴——該花的多少錢都可以,不該花的一分錢也不行!因為錢是靠一分一分摳出來的,也是靠一分一分攢起來的。所以喬家祖訓是「不賭、不毒、不嫖,」那麼喬致庸就是一個模範的執行者,也是一個認認真真的實踐者。他之所以受到廣大鄉親的愛戴主要是因為喬致庸有了錢之後大行善事、廣結人緣,出錢為鄉親們辦學堂、為鄉親們出錢修路,他在鄉親們的眼裡是一個「亮財主」,又是一個「大鄉賢」。對於店鋪掌柜和夥計視為親人,每年底算「身家股」,把企業的利益和掌柜夥計的利益捆在一起,企業經營好有利潤掌柜和夥計的薪水就高,每年底還可以分紅。如果不拿現金還可以算作個人的股份。這樣先進的經營理念與現代執行的有限責任制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呢?喬致庸作為晉商的代表人物他的經濟頭腦、經營理念確實值得我們去借鑑、去學習。
天下第一刀,吳憲亮老師為晉商印象題詞
山西人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實質性內涵——勤儉持家、勤奮致富在晉商人的實際生活中得到充分體現。這一點在現代人的教育、傳承方面有所忽略,我們在某些場合、某些前提下提出學習晉商精神,那到底應該如何學,學什麼,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連某些文藝作品對這一點是莫衷一是。晉商的代表人物喬致庸就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者,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晉商精神的關鍵內涵!那麼喬致庸為代表的晉商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
晉商經營模式最先進。中國古代十大商幫中最早崛起的是山西人,歷史上起源於山西的商人被稱為晉商。晉商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商幫,在商界整整馳馭了五百年,足跡不僅遍布全國各地,而且還出現在歐洲、日本、東南亞及阿拉伯國家,完全可以和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以及猶太商人媲美。晉商曾經把自己穩穩地放在全國民間金融流通領域的主宰位置上100年之多。山西商人開設的「票號」(錢莊)儼然成為清政府的「財政部」,這些作為都是大手筆,與那些投機取巧的小打小鬧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晉商經營的「票號」特別注重信息的補捉和信息反饋,並將其視為商業成功的秘訣。客戶需要什麼對於商家來說就是商機,晉商能夠首創「票號」,他們長遠的戰略眼光和經商的天賦起到關鍵性作用!晉商的票號(錢莊)堪稱中國現代金融業的「雛形!」晉商的文化程度相當於其他商幫是比較高的,所以他們的經營理念也是比較先進的,股份制、資本運作方式以及現代經濟經營模式已經在他們的實際經營活動中形成「萌芽」。晉商的經營活動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關公精神」在深深地影響著他們:始終講究以義制利,利義結合。」這就是晉商價值觀的核心。
晉商所實行的掌柜制度,合理劃分財東與掌柜的權力和義務,年終分紅制度、掌柜子負責制的確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制度,是具有現代意義的經理負責制。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道義在前,利益在後,可見一斑,對於現代民營企業發展仍有借鑑意義!
首先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行的是掌柜子負責制。其次是人身頂股制度,這是中國近代晉商首創的企業激勵機制,把員工切身利益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緊密掛鈎,既可以鼓勵員工努力工作的積極性,又利於勞資關係的協調。加之行之有效的堅督機制——聯號制度,大號管小號,小號促大號以加強自我約束能力。以及清查制度的建立、實施,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帳實核查、帳帳核查以達到帳實相符,帳帳相符之目的。這些較為先進的管理體制有效地促進了晉商的迅速發展,資本積累,資本運作逐步形成。
所以我們說:文化乃商業之脈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只做一次生意。比喻不可靠、難以持久的商業交易。如:「做生意要講求信用才能維持長久,千萬不可做一錘子買賣。
一錘子買賣
不考慮以後怎樣,只做一次的交易(多用於比喻)
解釋:1:只做一次生意。多指價錢貴,貨色次,服務態度不好,顧客不願再來打交道;
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販的行為,含貶義。
出處:老舍《女店員》第二幕:“咱們哪,砂鍋砸蒜,一錘子的買賣,我永遠不再到這兒來!”
示例:你不能只做~。
2:一般把只看眼前,不看長遠的做法也叫一錘子買賣。
示例:他那個人幹什麼都是一錘子買賣,沒法當朋友的。
只做一次生意。比喻不可靠、難以持久的商業交易。如:「做生意要講求信用才能維持長久,千萬不可做一錘子買賣。」
一錘子買賣的意識就是說就做一單子生意,以後再也做不成了,多含貶義詞用,比喻商家沒有信譽、商品質量沒保證等!謝謝!希望採納吧!
只做一次生意; 一次**易,多指不法商販的行為,含貶義
不考慮以後怎樣,只做一次的交易(多用於比喻)。一次**易,多指不法商販的行為,含貶義。
比喻不可靠,難以持久的商業交易。
如:「開店做生意不是一錘子買賣的事,你這樣把每個顧客當肥羊,以後還有誰敢上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