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輸了官司 遭美國法官判決非法壟斷搜尋市場 | 全球財經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2009年以後香港占外資投資中國比例每年都超過6成-若缺乏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外資不可能放心在中國投資,因此能見香港的地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再過50年也難以取代,把香港摧毀等同趕走70%外資/只需4%到5%的香港人擠兌銀行,即可摧毀香港金融體系。香港其銀行體系卻是世界上槓桿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佔GDP的近900%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2a9vku3
裙帶關係或任人唯親、私相授受,指用人與關係的好壞相關。關係較好的,如親屬、同宗族、朋友、黨派同志、相同利益集團成員等內團體,可得到較好的待遇。在政治評論中,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職位者,稱太子黨。
爭議
正方:人脈關係中,任用可以信任的、有共同利益的人是理所當然的。自己的兄弟姊妹、父親、母親、丈夫是當然之選。
反方:裙帶關係特色是任用親朋黨羽。相對於任人唯賢,這種做法可能致裙帶資本主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太子黨、高幹子弟等種種現象,進而導致冗員及腐敗的產生。而且裙帶主義者久而久之將失去對自己親人以外的人的信任,對自己親人產生永遠無法消除的依賴,無法在任何事上獨立做主。
裙帶關係放之四海而皆凖嗎?
新聞集團(News Corp)董事長默多克(Rupert Murdoch)和他的孩子們(圖片:Getty Images)
不論你在世界上哪裏工作,裙帶關係(在親戚朋友和外人之間偏袒前者)大概都會是商業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明顯還是含蓄。
看看繼承父業的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 )行長阿娜·博坦(Ana Botin),或者看看讓幾個兒子分別擔任媒體公司新聞集團和21世紀福克斯首席執行官的魯珀特·默多克。甚至五分之一的英國議員都會雇佣一名家族成員在其辦公室工作。
雖然裙帶關係無處不在,但是不同的國家對它的態度則大相徑庭。
「找工作幾乎沒有公開的競爭。」
以美國為例,聯邦法律禁止政府工作人員雇佣其家庭成員,不過在私人部門這並不算違法。美國和英國的雇主如果提拔親友而非其他員工,則很有可能會招致巨額的歧視索賠要求。
與此同時,在中國,政府的反腐敗機構對裙帶關係和腐敗採取了嚴厲措施,以對付那些掌控著關鍵行業的有權有勢的「派系」。
然而,在意大利或西班牙,假如你被雇佣或者得到提拔是因為你認識人,而不是因為你的知識和才能,沒有人會覺得驚訝。這到如今仍然被認為是正常不過的做法。
出生於瑞士的瓦萊麗·貝爾賽-普萊斯(Valerie Berset-Price)創立了人力資源公司Professional Passport,幫助企業應對文化差異。她說,在她的故鄉,「如果你有推薦或雇佣親友的能力,你就會去做。這是讓大家都團結在緊密的安全網裏的一種互惠關係。」
然而,當她去美國的大學學習商科時卻驚訝地發現,講義上強調裙帶關係總是負面的,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是犯罪行為。
「在那之前,我確實不知道『裙帶關係』這個詞的含義,」她說。
在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後,她又驚奇地發現,她那些在大公司擔任資深職位的朋友們不願意在他們的公司裏推薦她的業務。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讓我成功,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我,或對我做的事沒有信心,」 貝爾賽-普萊斯說,「而是因為他們公司有規定,因為我是他們朋友,所以公司會立刻取消我繼續為他們服務的資格。」
「很多時候,較差的候選人卻得到了職位,因為他們直接或間接地與負責人有關係。」
當然,這種看法的不同最終可以歸結到文化。在維繫緊密的家庭關係屬於文化中根深蒂固一部分(常常通過一種宗教強化這種認知)的一些國家裏,人們就會傾向於把裙帶關係看作是親戚之間互相照顧和獲得成功的一種自然而然的做法。
「在西班牙,找工作幾乎沒有公開的競爭,」喬·哈斯拉姆(Joe Haslam)說。他是馬德里IE商學院企業家管理項目的執行主管,他本人也是企業主,在意大利米蘭生活和工作。
「你的工作並不是百分之百屬於你,差不多像是你可能會把它預留給家族裏另一個成員。在這裏,如果一個親戚沒有工作,會被視為是整個家族的問題,所以很多時候較差的候選人得到了職位,因為他們直接或間接地與負責人有關係。」
這種做法當然有它好的一面。正如哈斯拉姆所解釋的,家庭關係可以提高忠誠度,這樣雇主就不用擔心人才被競爭對手挖走。在現有的人際網絡中雇佣員工也比走公開的申請流程要容易(而且成本更低)。
然而,裙帶關係的日常化會對整個經濟造成傷害。首先,它會嚇跑外國投資者:根據歐盟2014年反腐敗報告,67%的投資者將裙帶關係視為一個在希臘經營公司時「非常嚴重或相當嚴重的問題」。
更嚴重的一點是,根據一項研究,與裙帶關係相伴而生的腐敗會縮短壽命。腐敗率高的國家,其兒童死亡率比腐敗率低的國家高大約三分之一。
就個人而言,當你脫離家庭聯盟時,問題就出現了。
「在意大利找工作,你真的需要認識人才行,」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闆、意大利人蓋布里爾·法布裏齊奧·斯巴爾比(Gabriel Fabrizio Sbalbi)說,「對沒有人脈的年輕畢業生來說尤其如此。這就意味著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年輕人(一年大約有6萬人,七成都有學位)要離開這個國家,去其他地方找工作。」
斯巴爾比認為,大規模失業是這股出國潮的首要驅動因素;2015年6月,青年失業率創下了44.2%的紀錄。但裙帶關係在這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意大利勞動部2013年的一項調查指出,61%的企業招聘依靠個人介紹。斯巴爾比說,在公共部門,一些職位基本上是世襲的。比如在該國臭名昭著的「關係門」醜聞中,人們發現巴勒莫大學(University of Palermo)一半以上的教職人員至少有一個親戚在該大學工作。
「你會錯失那些能帶來新想法和技能的人才。」
雇佣有適當技能的親友是一回事,但如果雇佣他們的主要原因只是其姓氏,那就會嚴重阻礙更優秀的人進入就業市場,位於倫敦的一家員工敬業度管理公司Purple Cubed的創始人簡·桑利(Jane Sunley)解釋道。
「這對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可能是毀滅性的,因為你會錯失那些能帶來新想法和技能的人才。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你要和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你的員工都來自相同的背景,就會讓這種溝通變得很困難。」
無法忍受你所在國家的裙帶文化?那麼你可以加入到不太重人脈的國家謀生的出國潮。在2008年經濟衰退時,斯巴爾比就是這樣做的:他離開了意大利,到墨西哥創辦了一家新的房地產公司。
「沒有人認識我,沒有人知道這家公司,但是他們仍然來找我們下訂單,因為他們看到了我們的服務質量,」他說,「如果要讓這種事在意大利發生,那我們必須得先改變整個文化。」https://bbc.in/2KoVY40
-----------------------------
什麼是裙帶關係
裙帶關係是指基於血緣關係產生的、具有強烈的利益色彩的、狹隘並且是排外的社會關係。裙帶關係原本指靠自己妻子或其他女性親屬的關係而獲得官職,後來,把因血親、姻親和密友關係而獲得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包括庇護、提拔和獎賞等),都叫做裙帶關係。
解決裙帶關係的措施[1]
一是企業用人要講究德才兼備,如不能兼顧就要以德為先,寧用“愚人”不用“小人”,要培養那些對企業忠誠、任勞任怨的員工;要提防那些花言巧語、工於心計的“小人”。企業用人應本著“舉賢不避親、無能親不用”的原則,真正建立起良好的用人機制和樹立良好的領導威望。
二是企業領導在用人或在職位安排上要以身作則,自己做不了的工作不要逞強,不懂的不要隨便干預,要有胸懷和氣度;要改變本地員工過於集中的狀況,讓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競爭態勢,樹立崗位與崗位、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競爭意識,這樣企業才會有生機、有活力。
三是聘請職業經理人擔當企業主要經營管理工作。職業經理人一定要熟悉生產和管理,要有一定的親和力、執行力、凝聚力和人格魅力。
四是對新聘用的經營者經充分考察、試用後,只要工作能力大家認可,就要充分的授權。要記住,是授權,不是放權。放權是管理者的失職,授權才是管理之道。授權是對經營者在規定的職責範圍內授予他相應的職權,並不是把企業里所有的職權都交給他,還要監督他在使用權力的過程中不出大問題。
五是對原有的管理制度進行重新整理、核實,不適用的制度就廢除。制度一定要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關鍵是合理和可操作。如果80%以上的員工都認為不合理,或制度制訂後沒法執行,就要修改和調整。
--------------------------------
所謂「裙帶關係」就是透過因男女相關而產生的關係的一種說法。通常都用在沒有血緣的相關上面。比如說:岳父與女婿的關係。同襟兄弟的關係。姊夫與小舅子的關係。(等等)這些關係的兩造之間,都因為一位女生而產生,所以稱為「裙帶關係」,「裙帶」只有女生在用,而能夠去動那條裙帶的人,除了她自己,還有當然就是跟那位女生有最親密關係的丈夫才可能,當然就是有婚姻關係啦。古代社會是以男生為主的,女生是沒有社會關係的。所以,「裙帶關係」一詞只能用在男生身上,沒有用在女子的啦。
裙子跟腰帶..裙子意指女人...腰帶意指男人...因此裙帶關係...意指男人跟女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可用在有性行為的男女關係(用來罵人的時候)...有時候用在男女雙方有比朋友還要朋友的關係(例如知己)...有時候用來形容女人幫助男人在同一職場的成果....等等諸如此類的...
裙帶資本主義(英語:Crony capitalism),又稱官僚資本主義、朋黨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密友資本主義、關係資本主義,描述一個經濟體中,商業上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企業、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密切。這種偏袒可能是表現在法律許可的分配、政府補助或特殊的稅收優惠等等。裙帶資本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zfxgz99
裙帶資本主義被認為經常出現在政治上的任人唯親,並滲透到商業世界,存在利己關係的友誼和親情的商人和政府官員,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破壞公共服務型的經濟和政治理想。多數國家或多或少都有裙帶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若有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其民主制度只是空殼子;無論左派和右派的經濟觀念,在裙帶資本主義下也都成為檸檬社會主義。
裙帶資本主義在實踐方面
在它最輕的表現形式上,在裙帶資本主義下設的市場主體之間會存在相互勾結。雖然仍有輕微的互相競爭,但他們會提出一個統一的戰線,如政府補貼或援助請求(例如同業公會)[1]。
新加入市場的主體可能很難找到貸款或取得的貨架空間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在技術領域上,他們可能從不與競爭對手協調,銷售網絡將拒絕援助的其他參與者。儘管如此,如當法律造成的障礙較輕時,仍然有被競爭對手「破解」的系統,尤其當行業內的舊經營者已經變得效率低下,而不再符合市場的需求。這時,其中的一些暴發經營者卻可能建立起網絡,以阻止任何其他新的競爭者。這樣的例子包括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財閥、印度的印刷媒體、韓國財閥(三星為代表)、中國共產黨(太子黨)[2],以及由強大的家庭控制了大部分投資的拉丁美洲。
媒體榜單
2014年3月,英國《經濟學人》發布的含有23個國家與地區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排行榜指稱,香港地區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最高,富豪財富占GDP的比重接近80%,排名第二的則是俄羅斯,大約為20%,台灣位列第10,中國大陸為19位。《經濟學人》表示,國家通過控制大多銀行和資源,可以減少裙帶尋租的存在。[3]
因為《經濟學人》的統計方式過於粗糙,不少人對此榜單提出疑問,並質疑這份榜單的有效性。「全球反腐敗」網站作者Eden Schiffmann撰文評論道,「雖然各種榜單看起來總是可笑的並且飽受爭議,但這份所謂『裙帶資本主義指數』的榜單可能連裙帶資本在這些國家中所占據的比例都沒有告訴世人。」《經濟學人》自己也在文中承認指數統計方法有「局限性」,例如忽略尋租者是否公開財產,判斷尋租重災區的方式有些粗暴,只計算億萬富翁等。[4]某評論員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需要解決潛在的裙帶資本主義,《經濟學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裙帶資本主義指數的排名可能具有誤導性。[5]還有評論指出,部分國家可能存在「抱團式」腐敗,形式多樣,行為隱秘,危害甚大裙帶資本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zfxgz99
---------------
《經濟學人》全球權貴資本主義指數(財團和政府的掛勾程度)出爐,二十二個國家中,台灣赫然排名第十。
過去二十年來,一直是權貴資本家的黃金年代,產業富豪與政府「搞關係」是遊戲的一部份。
很多人擔心,類似美國十九世紀晚期的新強盜資本家時代來臨。綜觀全球,在二○○四到一四年間,裙帶產業中的富豪身價暴增了三八五%,達兩兆美元,佔了全部億萬富翁總財富的三分之一,而且大部份都是在新興國家。
但現在這些權貴資本家都處於劣勢。根據《經濟學人》最新的「權貴資本主義指數」,他們的綜合財富從二○一四年已下跌了一六%。商品崩盤是原因之一;另個原因則是,中產階級的反彈。而中國獨裁者習近平則認為,貪腐對一黨專政的中國來說,是很大的威脅,並試圖根除。
權貴資本主義或稱「尋租」,大部份是合法,但整體而言卻是不公平的。因為它腐蝕了國家信任的基礎、不當配置資源,並阻止國家和真正的企業家致富。
四步根除裙帶富豪
因此,政府應該聚焦四個快速步驟。第一,是當公共資源流入私人手中時要特別注意。拙劣的私有化,導致俄羅斯的寡頭政治,以及眾多權貴資本家。
第二,政府必須監理國有銀行。巴西、印度和中國過去十年的國家貸款風潮,讓有手段的大亨致富,並累積了龐大的呆帳。政府不是要扶持銀行,而是應該整頓營運的方式。
第三,是要讓海外藏匿裙帶現金更加困難。全球資本流動讓世界更富有,但也讓權貴資本家得以藏身在避稅天堂。要求必須註冊最終受益人的做法,會讓人更難藏匿。
最後,科技或許是裙帶關係的下一個新領域,因為有龐大利益,而且壟斷也是必然的。政府不應該對科技公司管東管西,而是應該大力推行透明競爭。
在二十世紀之交,美國通過了反托拉斯法案使貪腐消退。美國變得更富有、更強大,政治也更穩定。新興經濟體也面臨了相似的時刻,應該好好把握。(趙曼汝譯)
民主國家若有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其民主制度只是空殼子。
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又譯為朋黨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密友資本主義、關係資本主義,描述一個經濟體中,商業上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企業、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密切,以及政治領導人對效忠者、追隨者給予特別的庇護、提拔和獎賞。這種偏袒可能是表現在法律許可的分配、政府補助或特殊的稅收優惠等等。
裙帶資本主義被認為經常出現在政治上的任人唯親,並滲透到商業世界,存在利己關係的友誼和親情的商人和政府官員,影響到經濟和社會。它破壞公共服務型的經濟和政治理想;多數國家或多或少都有裙帶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若有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其民主制度只是空殼子。
按照經濟學人本次調查的計算方式,賭博、煤炭、棕櫚油、木材、軍工、銀行業、基礎設施、石化、港口和機場、房地產、鋼鐵冶金和採掘、公用事業和通訊等十個行業被視為需要統計的“尋租行業”(Rent-seeking, 又稱競租、鑽營壟斷),依靠這十個行業產生的億萬富翁財產佔GDP的比重就形成了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雖然經濟學人強調從事“尋租行業”的富豪未必有腐敗或違法行為,但還是主張這些容易壟斷、需要牌照或政府參與的行業更容易產生腐敗。
《經濟學人》公佈裙帶資本主義排名:香港第一
2014年05月05日 財經網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指出,如今發達國家正迎來第二次“裙帶資本主義”時代,而新興國家也在經歷著歷史上的第一次財富大集中。香港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富豪財富佔GDP的比重接近80%,排名第二的則是俄羅斯。
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鍍金時代”被視為壟斷資本主義的高峰,像洛克菲勒這樣的財閥掌握了國家大部分的財富,並通過賄賂政客為自己謀利。隨之而來的大蕭條一度讓西方國家對此警醒,建立起更公平的經濟體系。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指出,如今發達國家正迎來第二次“裙帶資本主義”時代,而新興國家也在經歷著歷史上的第一次財富大集中。
《經濟學人》今年3月發布的“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顯示,香港已成為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最嚴重的地方,財富集中度接近80%。一向標榜自由經濟的英國、美國也分別排名世界第15、17位,中國大陸則排名世界第19,遠遠好於人們的印象。俄羅斯(2)、新加坡(5)、台灣(8)、印度(10)等新興經濟體均排在高位。
英國著名經濟期刊《經濟學人》今年3月報導稱,在最近20年的全球化中,1%的富豪階層正在不正當地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把世界變成了一個新的"瑪蒙之國"(Mammon是基督教傳說中的惡魔,代表金錢和財富)。
報導稱,這些富豪正熱衷於通過“尋租”(rent-seeking) 來攫取利益,他們致力於分得蛋糕上更大的部分,而不是把蛋糕做得更大。賭場、能源、國防等領域成為富豪“尋租”的重災區。
《經濟學人》製作了一張“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排行榜。該指數參考了《福布斯》的全球富豪排名,來計算從事尋租重災區行業的富豪的個人財產,以及他們的財產佔國家(地區)GDP的比例。
《經濟學人》公佈了全球23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排名情況,包括5個發達國家和10個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地區),以及另外8個經濟規模較小但通常被認為腐敗嚴重的國家(地區)。
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裙帶資本主義的嚴重性大約為發達國家的兩倍,其裙帶富豪財富佔GDP的比重為4%,發達國家則為2%。
香港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富豪財富佔GDP的比重接近80%,排名第二的則是俄羅斯,大約為20%。
近來動盪不安的烏克蘭排在第4位,它與俄羅斯的情況都反映出前共產主義國家的轉型所帶來的惡果。
發達國家裙帶資本主義指數不斷上
美國在23個國家中排名第17位,這一排名已經比2007年的第12位有了明顯的下降。不少美國民眾和自由派認為他們的政府正在更多地照顧華爾街的利益,從而導致了2008年的嚴重金融危機。他們要求政府對華爾街巨頭進行更多的限制。
不過數據顯示,美國的“裙帶資本主義”並不主要存在於銀行業,而是集中於矽谷這樣的新技術行業。相比於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黑石集團的史蒂夫·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只是個小蝦米。
《經濟學人》稱,中國在這一統計中表現比較好,這讓人十分意外。其原因一是國家控制了大部分的銀行和自然資源,使得這些尋租的重要來源不會落入個人之手;此外,中國新興產業的開放性培育出了一批健康的企業主,包括馬雲、梁穩根等。(編按 : 這個解釋很離譜, 有中國學者並不認同, 請參閱我轉貼的另一篇文章"中國GDP、貧富差距雙雙超美與裙帶資本主義")
報導稱,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在這份榜單上表現良好的國家都擁有更好地官僚制度和機構,而香港政府的反壟斷已經長期軟弱無力。妖孽現形!!《經濟學人》公佈裙帶(權貴)資本主義排名:台灣高居全球第八 http://tinyurl.com/y5heql2k
----------------
「裙帶現象」蔓延 東西方皆難免
2018年01月16日 06:57 要聞
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圍繞美國第一家庭的風波可謂連綿不斷。本周一又有美國媒體報道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曾對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特別提醒,讓他當心與伊萬卡過從甚密的新聞集團總裁梅鐸的前妻鄧文迪,因為後者可能利用與他們的私交為中國謀取利益。
FBI示警中所擔心的情況,雖然遭到鄧文迪方面的否認,卻也由此延伸引發出一個值得關注與探討的話題,即:裙帶關係對當今各國政壇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中國古語早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形容的就是裙帶關係對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乃至與其有千絲萬縷關連性的某個群體的帶契。這樣的情形,其實在民主政治制度推行之前,亦普遍存在於西方社會之中。
及至民選制度成為一種世界潮流,通過選舉上台的政府,變成代表多數民意的最高執政者,「裙帶現象」才不再是一種通行的社會法則,公平、公開、透明地競爭,成為大多數國家努力推行,並制定種種法律、法規、制度加以保障的社會新準則。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裙帶現象」的消聲匿跡。就當今各國的政治場域來講,裙帶關係仍不時隱現於公眾的視野之內。
比如在澳洲,新近即由澳洲公共服務委員會發布一份針對官僚機構公務人員的調查報告,當中顯示,有百分之五受訪者聲稱曾經目睹過不當行為。而在這些「不當行為」之中,「任用親信」和「裙帶關係」,是最為常見的指控。
再比如,瑞士知名的政治嘲諷家、喜劇演員麥克·穆勒早前曾舉行過以社區大會為主題的全國巡演,在表演中提及該國諸多地方政治的弊病,裙帶關係即是其中被關注的對象之一。而穆勒創作的靈感與養料,大量來自於現實當中的地方政治生態,他自己也親口表示:地方政治由「裙帶關係」組成,「確是事實的一部分」。
中國官場上的「裙帶」之風之盛,在前些年可謂是路人皆知了。大的不說,光是各種形形色色的「蘿蔔」招聘、「火箭提拔」,已經足以讓人看到「裙帶」的醬缸裏,那些令人髮指的權力勾兌。其給中國整體政治生態帶來的損害,也早已令為民眾深受其害、深惡痛絕。
而在中國的鄰國韓國,自上世紀中後期開始,就營造出一種財閥繳納了政治獻金,再通過私人關係確保自己在種種營商項目上的利益的裙帶資本主義。發展至今,不但使得韓國社會強者更強、富者更富,並且社會腐敗叢生,尤其是歷任總統幾乎沒有一個能夠獨善其身地平安卸任,要麼鋃鐺入獄,要麼自殺收場,演繹出世界罕見的連環執政悲劇。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裙帶現象」之所以不能滅絕,概因人類必須依靠血緣延續代際傳承,而在現代社會當中,不管東方還是西方,僅管文明背景各不相同,有關家庭、親情的觀念,有關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尺度依舊是大致相同的。關鍵之處在於,如何通過觀念的改變,以及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來更大限度地遏制「裙帶現象」的蔓延,否則,由於貧富懸殊等種種問題激化的社會不公,勢將愈發變本加厲,這樣的發展,無論對處於社會分階的哪個階層的人來說,都不會是好事。
-----------------------------
裙帶關係,讀音qún dài guān xì,漢語成語,常被用於那些給和自己有關係的人圖私利的官員的腐敗行為。出自宋· 趙昇《朝野類要》。
釋義:裙帶:比喻妻女、姊妹的親屬。指相互勾結攀援的婦女姻親關係。
裙帶關係常被用於那些給和自己有關係的人圖私利的官員的腐敗行為。
漢語中的“裙帶現象”,最初指某人因自己妻子或其他女性親屬的關係而獲得官職。後泛指因血親、姻親和密友關係而獲得政治、經濟上的利益,以及政治領導人對效忠者、追隨者給予特別的庇護、提拔和獎賞。在從前的戲曲裡,常有書生一朝鰲頭獨占中了狀元,於是好事紛至沓來,金殿封官,駿馬得騎,還會娶上漂亮的公主。“駙馬都尉”這個職務,因妻而得。在宋朝時候,民間稱因此而得官職的人為“裙帶頭兒官”。通常人們所稱的“裙帶關係”一詞即起源於此。 [1]
成語出處編輯
宋· 趙昇《朝野類要》卷三:“親王南班之婿,號曰西宮,即所謂郡馬也,俗謂裙帶頭官。”
--------------------------------
六是建立監督和約束機制,主要是針對中高層管理者、業務員和採購員等與經濟工作有密切關係的人員。要防比有人以權謀私、詢私舞弊,儘可能地把這些有害企業的行為控制到最低限度確保企業健康發展。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裙帶資本主義的排名,似乎反映出台灣政治內鬥的情形,以及官商勾結日益嚴重的狀況。」
在台灣,若是沒有深厚的關係,想靠自己白手起家似乎是不太可能?《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公佈最新的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評比結果,台灣以3.2%排名第10,超越中國,更高於鄰近的日本以及韓國。
中時報導,《經濟學人》統計22個國家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又稱親信資本主義),上次亞軍俄羅斯高達18%成為新任冠軍。
至於馬來西亞與菲律賓,則分別以13%以及11.3%,名列第2名與第3名,美國則排名第16,日本以及韓國分別拿下19以及20名。經濟學人特別點名馬來西亞,指相較其他國家,其富翁財富幾乎全由親信囊括,非親信比率只有0.4%,為各國之冠。
裙帶資本主義指數,是《經濟學人》統計各國億萬富豪在依賴與政府相關密切行業中,所獲取財富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計算出各國的親信資本主義指數。簡單來說,就是衡量商業上的成功,是否取決於企業、商界和政府之間的關係密切程度,也就是你認識誰、跟誰有特別的關係,才是能不能賺到錢的主要關鍵。
中央社報導,《經濟學人》特別點名馬來西亞,指相較其他國家,大馬億萬富翁的財富中幾乎全由親信囊括,非親信比率只有微小的0.4%,為眾國之冠。其中,一個馬來西亞發展公司(1MDB)成為全球調查對象,除了嚴重曝露大馬裙帶資本主義的惡化情況外,也間接造成政局不穩。
雜誌也說,這項指數是為了計算尋租領域如何影響國內財富。尋租(Rent Seeking)是指在不事生產的情況下,壟斷社會資源及利潤尋利活動。企業聯合、壟斷和遊說等手段都是尋租方式,最易形成尋租市場的行業通常由政府運用行政權力介入干預,如電訊、天然資源、房地產、建築和國防等。
醒報報導,報告提到,自2014年到現在,這份研究裡羅列的22個國家的富豪財產總值,縮水了116億美金,這都要歸功於油價與物價的下跌。但如果日用品價格再度飆漲,這些富豪們的財富就會立刻增加。
過去20年是這些權貴資本家的黃金時代,主要是與政府保持良好政商關係所致。但根據《經濟學人》更新的報告指出,這些權貴階級的財富總和自從2014年開始,大跌了16%。報告說,其一是因為物價崩跌,其二是中產階級的興起。
但在2004至2014年短短十年間,全球億萬富翁們的財產便增加了385%,他們的財富總值高達2兆美金。
孤獨的踩雷家在臉書表示,這年頭一心想創業的朋友,若是沒有深厚的關係靠自己白手起家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若想要靠創業賺到錢,那就勢必要有靠山,才能在台灣這個艱苦環境中賺到錢。
「台灣名列靠關係就能賺錢的國家前十名。希望給各位瘋創業的朋友一個警訊與提醒,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如果你今天開公司沒有半點關係,那在台灣要賺錢是非常困難的,也許期初能嚐到一些甜頭,但瓶頸是很快的。而什麼叫關係呢?背景靠山是一種,有沒有同類人讓你騙也是一種。」
文章最後也強調,台灣政府必須要徹底改革,經濟規則也必須重設,政府也不能再獨厚財團,讓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夠靠創業賺到錢,否則政府積極輔導創業願景將會形成空談。經濟學人「靠關係才能賺錢」指數:台灣超越中國、排名全球前10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5744rj7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每年公布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顯示一個國家「尋租領域」富人資產占國內GDP比。歷年來,台灣在觀察名單中始終排名居前,和以裙帶關係著稱的大陸不相上下,甚至略高一籌,意味台灣與政府公權力相關的特許行業,億萬富翁資產占GDP比重明顯偏高,這是一個社會正義問題的明顯警訊。
「尋租」指的是在不事競爭情況下,壟斷社會資源的循利活動。最易形成尋租市場的行業,通常是與政府密切相關的特許行業,或可運用行政權力介入干預的產業,例如銀行,電業、天然資源、營建與房地產等。裙帶資本主義盛行的國家,資源分配和競爭優勢的達成與能力沒有直接關係,而是靠著攀附政治關係,才是能不能獲利的關鍵,而商界人士成功與否取決於他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關係。
這個指數的統計方法顯然有「局限性」,行業是否屬於尋租領域各國制度不同,應有不同的認定;而且不是所有尋租者都會公開自己的財富,不透明的國家根本難以編撰。台灣能夠被選入作為22個長期觀察標的,顯見台灣還是一個相對透明的經濟體。
每一個國家都存在著走關係的套路,因此需要依靠制度性的遊戲規則以及公民意識,來防治因走關係而扭曲的公平競爭關係。因此《經濟學人》在此指數排名的同時,也公布了該國相對的制度性優勢,兩相對照才可了解全貌。
解嚴前後,黨外反對運動是以「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作為經濟政策的主要訴求。「黨國資本主義」的組成,包括國民黨黨營事業及龐大的公營企業,以及背後的黨國政治力。黨外的主要目的是將批判目標鎖定黨國,而不處理官商或公私分際問題,甚至可以將與公營、黨營企業競爭的私營企業主爭取為盟軍。黨產被當作是威權的象徵,成為最負面的資產,民進黨從此獲得源源不絕的政經動員力量。
以往指責黨國資本主義作為吸附台灣資源的榨取制度,具有強烈的道德光環。但隨著民主的深化,以及2016年國民黨大敗選,在野的民進黨獲得全面勝利,從而獨占了政治經濟權力。原有的黨與國被徹底剝離,「追討黨產」,「清算附隨組織」,所謂的「黨國資本主義」被徹底瓦解,公營企業則在全面自由化的大方向下,進行全部或部分民營化與私有化。
只是在自由化之後,私人資本進入原來的公營部門領域後,例如電信、電力與銀行,尋租領域反而更形擴大。市場力量自我演進與增強的結果,帶來的寡占壟斷力量逐漸加深固化,創造一個新的強大的政治經濟迴圈,未能參與其中者,處境愈形困難。近來台灣雖也有反壟斷運動,但僅是政治打擊運動的側翼。這就是為什麼台灣裙帶資本主義指數居高不下的真實原因。
很多國家與台灣一樣,在發展初期都曾依靠壟斷性架構取得不錯的發展成果,像美國19世紀末一些惡名昭彰的強盜式大亨,及80年代的南韓巨型財閥。然而,國家要能長治久安、持續發展,就必須避免落入所謂「榨取式制度」的陷阱。
很多實施民主選舉的國家,仍然屬於經濟失敗的國家,關鍵在於無法跳脫榨取式的裙帶資本主義所形成的壟斷性結構,這個結構為了維持自身的優勢,會榨取下層財富並限制其發展。因此,美國制定了反壟斷的《反托拉斯法》,有了監督機制,有了公平多元的政治經濟力量,建立起穩定的廣納式制度體系,從而讓人民有制度、環境去進行創造性發展,進而創造出長久的經濟成長。這是美國開創百年治世的重要制度性原因。
台灣在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型態下,兩大黨幾乎已無社會民主內涵的政綱。在已無黨國架構之後,如何解構官商架構,重建廣納式制度體系,才可以讓台灣煥發新的經濟活力。
台灣與政府公權力相關的特許行業,億萬富翁資產占GDP比重明顯偏高,這是一個社會正義問題的明顯警訊。
圖為高雄市亞洲新灣區加速土地開發。(高市府提供)中央社記者王淑芬傳真 105年7月26日
這是民進黨能否自我更新後繼續執政,也是國民黨新主席領導黨敗部復活的重要功課。中時社論》正視台灣裙帶資本主義問題 - 中時社論 - 言論 http://tinyurl.com/y4whxall
------------------------
台灣中國人的裙帶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制衡的可能 | WeTalk https://wp.me/pzowd-ahV
沈榮欽:台灣的裙帶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制衡的可能
在俄羅斯,政治競爭非但無法消除裙帶資本主義,反而讓裙帶資本主義消滅了地方選舉制度;只有像普京這樣老練的政客才知道,人民對政治骯髒的普遍厭惡,正是鋪向威權統治的紅毯。
2017-11-27
《經濟學人》於2014年開始每兩年編纂「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首次公布的名單中台灣得到第8名。 攝:林振東/端傳媒
《經濟學人》於2014年開始每兩年編纂「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首次公布的名單中,前三名是香港、俄國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第5名,台灣第8名,中國第19名。2016年公布時已經將香港併入中國排名,前三名成為俄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第4名,台灣第10名,中國第11名。《經濟學人》的衡量方法是找出需要政府特許執照並且容易壟斷的十大產業,像是採礦、銀行、水電與電信、房地產等,然後計算該國富豪的財產有多少來自這些產業,再根據佔GDP的比重加以排名,當大富翁的財富越仰賴政府特許,就越可能產生尋租行為,利用政商關係從社會中獲取超額利益。
裙帶資本主義不同於貪污。貪污是政府官員利用公權力獲取私人利益,貪污非法,而裙帶資本主義經常是合法的,因此新加坡雖然政府官員極少貪污,卻是世界上裙帶資本主義最盛行的國家之一;中國是調查中上升最快速的國家,雖然部分受到香港併入中國的影響,但是也顯示習近平的反貪對裙帶資本主義並無效果。裙帶資本主義與經濟自由差別很大,經濟自由是在確保財產權的情況下,商家得以不受國家干預,從事經濟活動,固然香港長期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列為世界經濟自由度第一,但其裙帶資本主義的程度也是舉世最糟。香港與新加坡的裙帶資本主義受到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很大,《經濟學人》認為這或許與兩地土地稀少有關,以及中國與馬來西亞對這兩個轉口港的影響,更何況香港向來輕忽競爭法(反托拉斯法)。
香港與新加坡的例子提醒人們除了政治民主之外,即使僅僅談論國家經濟治理,守法、廉潔與經濟自由也遠遠不足。例如,香港天價的房地產除了《經濟學人》所強調的土地稀少之外,由於香港的土地幾乎全由香港政府租出或以其他方式批出,對土地出售的高度管制確保房地產價格維持高檔,令富人受益。香港競爭事務委員會也發現,香港的房價競標明顯受到操控,王于漸認為這是香港裙帶資本主義造成缺乏競爭的後果。
當然《經濟學人》的指標遠非完美,例如政治人物親友的事業並未包括其中,選取的產業也相當粗糙。再者,亞洲國家盛行以婚姻為政商關係鋪路,政商二代的「自由戀愛」形塑於兒時政商小團體之間的人際互動,為日後裙帶資本主義鋪路,如陳柔縉在《總統是我家親戚》中以訃聞詳細爬梳台灣政商姻親網絡所示,台灣不僅早期特權利益為與兩蔣有關的外省家族所壟斷,即使到了李登輝主政時期,各大家族之間也透過聯姻合組綿密的政商網絡小世界。諸如此類的各國特色也未涵括在《經濟學人》的指數中,因此研究裙帶資本主義的學者多採用不同於《經濟學人》的定義,我們在後面會詳述。
---------------------------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每年公布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顯示一個國家「尋租領域」富人資產占國內GDP比。歷年來,台灣在觀察名單中始終排名居前,和以裙帶關係著稱的大陸不相上下,甚至略高一籌,意味台灣與政府公權力相關的特許行業,億萬富翁資產占GDP比重明顯偏高,這是一個社會正義問題的明顯警訊。
「尋租」指的是在不事競爭情況下,壟斷社會資源的循利活動。最易形成尋租市場的行業,通常是與政府密切相關的特許行業,或可運用行政權力介入干預的產業,例如銀行,電業、天然資源、營建與房地產等。裙帶資本主義盛行的國家,資源分配和競爭優勢的達成與能力沒有直接關係,而是靠著攀附政治關係,才是能不能獲利的關鍵,而商界人士成功與否取決於他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關係。
這個指數的統計方法顯然有「局限性」,行業是否屬於尋租領域各國制度不同,應有不同的認定;而且不是所有尋租者都會公開自己的財富,不透明的國家根本難以編撰。台灣能夠被選入作為22個長期觀察標的,顯見台灣還是一個相對透明的經濟體。
每一個國家都存在著走關係的套路,因此需要依靠制度性的遊戲規則以及公民意識,來防治因走關係而扭曲的公平競爭關係。因此《經濟學人》在此指數排名的同時,也公布了該國相對的制度性優勢,兩相對照才可了解全貌。
解嚴前後,黨外反對運動是以「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作為經濟政策的主要訴求。「黨國資本主義」的組成,包括國民黨黨營事業及龐大的公營企業,以及背後的黨國政治力。黨外的主要目的是將批判目標鎖定黨國,而不處理官商或公私分際問題,甚至可以將與公營、黨營企業競爭的私營企業主爭取為盟軍。黨產被當作是威權的象徵,成為最負面的資產,民進黨從此獲得源源不絕的政經動員力量。
以往指責黨國資本主義作為吸附台灣資源的榨取制度,具有強烈的道德光環。但隨著民主的深化,以及2016年國民黨大敗選,在野的民進黨獲得全面勝利,從而獨占了政治經濟權力。原有的黨與國被徹底剝離,「追討黨產」、「清算附隨組織」,所謂的「黨國資本主義」被徹底瓦解,公營企業則在全面自由化的大方向下,進行全部或部分民營化與私有化。
只是在自由化之後,私人資本進入原來的公營部門領域後,例如電信、電力與銀行,尋租領域反而更形擴大。市場力量自我演進與增強的結果,帶來的寡占壟斷力量逐漸加深固化,創造一個新的強大的政治經濟迴圈,未能參與其中者,處境愈形困難。近來台灣雖也有反壟斷運動,但僅是政治打擊運動的側翼。這就是為什麼台灣裙帶資本主義指數居高不下的真實原因。
很多國家與台灣一樣,在發展初期都曾依靠壟斷性架構取得不錯的發展成果,像美國19世紀末一些惡名昭彰的強盜式大亨,及80年代的南韓巨型財閥。然而,國家要能長治久安、持續發展,就必須避免落入所謂「榨取式制度」的陷阱。
很多實施民主選舉的國家,仍然屬於經濟失敗的國家,關鍵在於無法跳脫榨取式的裙帶資本主義所形成的壟斷性結構,這個結構為了維持自身的優勢,會榨取下層財富並限制其發展。因此,美國制定了反壟斷的《反托拉斯法》,有了監督機制,有了公平多元的政治經濟力量,建立起穩定的廣納式制度體系,從而讓人民有制度、環境去進行創造性發展,進而創造出長久的經濟成長。這是美國開創百年治世的重要制度性原因。
台灣在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型態下,兩大黨幾乎已無社會民主內涵的政綱。在已無黨國架構之後,如何解構官商架構,重建廣納式制度體系,才可以讓台灣煥發新的經濟活力。
這是民進黨能否自我更新後繼續執政,也是國民黨新主席領導黨敗部復活的重要功課。
社論-正視台灣裙帶資本主義問題 - 時論廣場 - 中國時報 http://tinyurl.com/y36ad4v6
-----------------------
還在笑中國官商勾結?那你一定不知道台灣可是靠關係賺錢的高手
Posted on 2017/07/20
《出賣中國》雖然說的是中國權貴資本主義和共產黨勾結的故事,但其實同樣的事情也在台灣上演。
從亞泥到中影,可以發現台灣始終擺脫不了被財團跟政府聯手綁架的命運。不是社會主義也非自由市場,藉著政府護航寄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裙帶資本主義」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出賣我們?
2014 年,權傾一時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因嚴重違紀而被開除黨籍,隔年更因受賄、濫用職權等案件受到調查與逮補,還查出了親屬包括兒子周濱、四川商人劉漢以及秘書冀文林等人的犯罪案件。
周永康的落馬,打破了過去被傳言中共高官「刑不上常委」的政治潛規則,也顯示中國高官貪腐問題的嚴重性。
什麼是權貴資本主義?
裴敏欣在《China’s Crony Capitalism: The Dynamics of Regime Decay》一書中認為中國自 1990 年代開始出現以菁英勾結(collusion among elites)為核心的權貴資本主義。
這種錢權勾結的貪腐有別於 1980 年代以前的貪腐,主因是中國進入「後天安門時代」政經體制開始轉變, 不完全私有化的過程造成了菁英得以在轉型期持續掠奪國家的資產,權力的下放與分散更將低了對政治的問責性,並認為這個問題終將影響中共政權的執政 。
裴敏欣在該書的導言就舉了周永康、令計劃等多個高官勾結資本家的例子,也提到這些人因為習近平開始「打貪」而一個個中箭落馬。這表示中共並非不知道貪腐對於政權的傷害。
但由於這種結構性貪腐過於龐大,於是當局只能針對個案一個個處理,然而這種打貪往往淪為政治鬥爭,無法改革結構。
另外, 權貴資本主義並非是中國獨有,例如俄羅斯或東歐的後共國家也在 1990 年代的政經改革出現。但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後者的權貴資本主義是出現於共產政權崩潰時,而非像是中國是發生在共黨牢牢掌權的時候,且中國的統治菁英對國家資產的掠奪持續至今 。
權貴資本主義 V.S 裙帶資本主義
不過,即便是在新興民主國家也會有權貴或資本家尋租的現象,《經濟學人》在去年公佈了世界各國「裙帶資本主義」指數的排名。
該指數代表一國的資本家在商業上獲得成功是否是依賴與政府、政界的「關係」,也就是說你能夠賺錢的主因是看你認識誰,跟高官政要關係是好是壞。
權貴資本主義與裙帶資本主義兩個概念最相似的部分,在於這些容易形成尋租市場的產業包括了天然資源(例如石油、礦產)、房地產、電訊、金融、建築和國防,都是原本政府易用行政權力介入干預與管制的產業,在國家開始推動去管制化或私有化的過程中,容易被統治菁英或資本家聯合起來壟斷 。
毫無意外的,權貴資本主義嚴重的俄羅斯在這份排行榜中排名第一。而新興民主國家的 代表台灣竟然排名第十,而且還跌破眾人眼鏡地高於中國 。
權貴資本主義這套台灣早就開始玩了
裴敏欣在書中也引用了習近平的一段談話:「對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等重點領域的腐敗問題,要集中懲治」之所以特別提到礦產與土地,就是因為這些原本都是掌握在國家手中或是高度管制的資產。
在台灣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亞泥展延案與遠雄弊案,事件主角亞泥與遠雄就是分別經營礦產與土地開發起家的。
亞泥背後的遠東集團以及徐旭東家族,正巧就是台灣裙帶資本主義的代表,也是台灣在黨國資本主義年代的獲益者。
徐旭東的父親徐有庠發跡於上海(屬於江浙財閥,因此在地緣上親近蔣家而受到青睞),跟隨著國民黨政權來台灣之後拿到了紡織業的特許執照,之後又跨足金融業、水泥業與通訊業等在當時受到高度管制的產業,也顯示遠東徐家受到黨國的照顧 。
因此,遠東集團與徐旭東的成功,並非是什麼經營有道,而幾乎可以說是靠著與國民黨的關係以及黨國庇蔭。
於是,黨國資本主義在 1990 年代政治自由化與民主化後受到強烈的批判,也是陳師孟等 6 位台灣經濟學家在《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一書中所提出的概念,為了解構這個體制,當時開出的藥方是透過經濟自由化與國(黨)營企業民營化。
但由於政經改革的進程仍掌握在國民黨手中,因此當時的民營化就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例如原本屬於國營的中石化與中華工程,在民營化之後落入了威京集團的沈慶京手中,而好巧不巧,沈慶京正好擔任過國民黨中常委,也是黨國關係非常好的一位資本家,更是工商界的統派代表。
然而,這樣的「民營化」在本質仍舊是尋租跟裙帶的延續,不但沒有解決到問題,還讓民營化在台灣長期被污名化。
被政商關係出賣的我們
有別於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的經濟制度,國民黨政權來台灣之後推行的是資本主義市場制度。但這個市場卻受到黨國高度的管制,也因此前述的遠東徐家與威京沈家都是靠著關係拿到特許而得以致富。如今,這套劇本也在中國上演著。
由於資訊的不透明以及低度的政治問責,導致中國的權貴勾結更難以被完整揭露,因此整個權貴資本主義的發展可能比我們所能想像的更為複雜與龐大。而且,貪腐與權貴勾結不但讓中國的貧富差距更大,還讓打擊貪腐成為私人鬥爭的工具,增加中共政權衰敗的可能性。
但可悲的是, 從《出賣中國》看見台灣,權貴資本主義這套台灣早就開始玩了。不僅如此,不完全解構的黨國資本主義還讓台灣在裙帶資本主義排名上超越中國 。
近期的一些重大爭議事件如永豐金案、亞泥案,也是這套政商關係下的產物,台灣被出賣的嚴重程度由此可見。
參考資料來源:
《出賣中國》雖然說的是中國權貴資本主義和共產黨勾結的故事,但其實同樣的事情也在台灣上演。
從亞泥到中影,可以發現台灣始終擺脫不了被財團跟政府聯手綁架的命運。不是社會主義也非自由市場,藉著政府護航寄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裙帶資本主義」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出賣我們?
《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的潰敗》裴敏欣/著、梁文傑/譯
《中央社》:〈經濟學人親信資本主義指數 台灣第 10〉
《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與劉錦添/著
白經濟,請認明「黨國資本主義」還在笑中國官商勾結?那你一定不知道台灣可是靠關係賺錢的高手 | BuzzOrange https://buzzorange.com/?p=105908
-----------------------
台灣來鴻:台灣的裙帶資本主義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台灣來鴻:台灣的裙帶資本主義 - BBC News 中文 http://tinyurl.com/y522ermy
2016年 10月 20日
台灣一些媒體把許金龍形塑為由聯合報小記者轉型的成功年輕企業家
台灣樂陞遊戲公司的假日商收購巨額違約交割案,隨著董事長許金龍被收押後推進的調查,像是打開了裝滿蟲子的罐頭,也曝露了背後裙帶資本主義。
這起被許多財經專家直指為惡性詐欺炒股案,目前最新傳出的調查進度是與許金龍合作坑殺台灣股民的背後力量,包括了曾虧空國票公司上百億台幣炒股的楊瑞仁,及中國網遊大亨王佶。
已出獄的楊瑞仁當年虧空巨款的犯罪,曾被比喻為就像台灣版的尼克李森搞倒霸菱銀行。而中國方面除了王佶被指涉外,台媒《新新聞》也影射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扮演了角色,其封面上的斗大標題宣稱:"中國國家副主席,竟是樂陞案幕後黑手?"
在這場造成兩萬多股民損失慘重的案件爆發前,許金龍是台灣一些媒體形塑為由聯合報小記者轉型的成功年輕企業家。前總統馬英九也曾親訪樂升,且在雙十節演說中提及該公司。樂陞在馬的講話中被形塑的形像是一個新創行業領頭羊,許金龍則用這樣的身份來推崇馬當時急欲通過的兩岸服貿協議。
樂陞這家公司除了受到吹捧外並順利通過馬政府審批在股市上市,另根據民進黨立委的統計,在馬執政的八年內以各種不同名義,用納稅人的錢補助了其一億五千多萬台幣。
該公司董事會的獨董名單則被形容為個個"來頭不小"。這包括了曾擔任馬政府經濟部長及經建會主委的尹啟銘,掌握媒體話語權的前立委陳文茜、以及曾任郝龍斌在台北市政府副手的李永萍。
"裙帶資本主義"
據《經濟學人》今年五月公布的一份"裙帶資本主義"指數評比,在列入評比的二十二個國家當中,台灣被其名列第十。
在國民黨長年從黨政軍特到媒體司法一把抓的一黨專政下,裙帶資本主義在台灣被批評者另一種稱呼法是黨國體制,政治學者提出的一個名詞稱其為"恩庇侍從體制",一些太陽花運動青年則將其稱為中華民國殖民體制。
雖然台灣在民主化後政治人物經常民主兩字朗朗上口,但該份評比或許令他們難堪的是台灣還超過了一黨專政的中國一個名次。而在該評比位居裙帶資本主義第一名者,則是與台灣同樣也有選舉的俄羅斯。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很少有人像質疑俄羅斯"民主"那樣質疑台灣民主的本質,不過在台灣內部感受著裙帶資本主義的人們,並非全部都像美國外交詞令那樣宣稱台灣為民主燈塔,一個越來越大的聲音說缺乏轉型正義的台灣,民主只改革了半套。
這是因為李登輝當年自我宣傳為"寧靜革命"的改革,並未像東歐國家那樣進行重新建立價值及"除垢"的轉型正義,他們說這使得黨國體制遺緒至今在台灣仍處處存在。
這種裙帶資本主義的指控者之一是前台北市銀行工會幹部黃玉炎。他本周前往法院控告馬在台北市長任內將公營的台北市銀行賤賣給財團富邦,讓該財團當初不合理地以小吃大,以至於成為今日台灣數一數二的金控公司。
馬英九多次接受富邦魚翅招待後的該合併案,多年來對其質疑始終未止。馬英九辦公室對此一指控發表聲明表示,馬英九從事公職以來,一向奉公守法,廉潔自持,絕對禁得起司法檢驗。
就如馬英九辦公室所言,馬一直以來通過司法檢驗。類似黃玉炎這樣的控告案包括了賤賣市產美河市案、國民黨黨產交易案回算機制暗盤等等,但多被檢方以"查無不法"理由簽結。
不過問題是檢驗他的,是曾長期聽命黨國指揮辦案判案,未經除垢的司法,這使得其宣稱通過的"司法檢驗"始終是一種各說各話的局面。
改革者?
如果台灣確實存在著嚴重裙帶資本主義問題,那麼司法擔負的是其最後一道防線的角色,但據民調顯示高達八成以上台灣民眾對司法不信任。
眼下執政的蔡英文政府曾宣佈將進行司法改革而獲滿堂採,不過在其上台以來的諸多實際作為下,民調已"死亡交叉"而被形容為聲望雪崩。有網民諷刺她只是說得一口好改革,一個網民則說,蔡的風格是說得時候嚇死人,但做得時候卻笑死人。
自稱改革者的蔡遭質疑一個主因,是蔡政府處理馬英九執政時期發生的兆豐洗錢疑案的一系列作為。台灣一股聲音似已漸從失望轉為憤怒,且這樣聲音來自蔡在總統選舉中的支持者。
蔡政府諸多引人懷疑的說法,包括在廣遭質疑後才宣佈啟動的全面調查,一度宣稱兆豐之所以拒絕向紐約金檢提供遭懷疑洗錢者身份,是基於專業顧問公司建議。在被立委黃國昌要求提供這種說法的證據下,其先是宣稱基於保密義務不能提供,據黃指出在此一怪異理由遭他反駁後兆豐則乾脆表示其實沒有此一建議。
這起案件目前蔡政府移送了多名現任及前任高官到監察院偵辦,不過這樣的懲處卻跳過了與蔡英文交好的央行總裁彭凖南的連襟。其懲處了洗錢疑案發生時的擔任副財長的現任財長,但當時實際負責兆豐的另一名副財長及擔任兆豐董事的另一財政部高官,卻都安然被任命為年薪極高的國營銀行董事長。
這兩人都是林全過去在擔任財長時的主秘。事實上林全任命為財金高官者,不少都是他的同學朋友。這可能是剛好巧合,只不過這也恰恰符合裙帶資本主義那種靠關係發達的定義,而蔡英文對與她交情深厚的林全,則是一路力挺到底。
即使是目前風暴正在擴大的樂陞案,蔡政府也不是全無角色。因為這起由假日商出面的假併購案是蔡政府的經濟部審批通過,一些股民說他們是在審批通過後才覺得心安進場買股套利。若其日後發展至申請國賠,那就如兆豐案巨額罰款一樣又將由台灣全體納稅人買單。這在網絡上已引發了一些不滿的情緒。
這起假日商併購案在案發前就有民進黨立委向蔡政府提出警告檢舉,也許更令民進黨支持者無法理解的是,蔡政府的金管會官員對其檢舉不予理會
------------------------
台灣持續惡化的裙帶資本主義危機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藉由分析該國富豪從與政府相互密切的行業中所賺到的財富占該國GDP的比值,在近日公布了一份2016年親信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的研究報告,以我們常聽到的用語來說,就是裙帶資本主義在該國的發展程度指標,一個國家如果裙帶資本主義其為昌盛,就代表了該國的商業發展極為依賴於政府官員間的關係,你如果關係越好,越能夠賺到錢,這正是國人最為厭惡的官商勾結的一種類型。
圖片來源: 經濟學人雜誌
圖片來源: 經濟學人雜誌
這份研究中總共研究了全球22個國家,第一名是俄羅斯,代表該國裙帶資本主義現象最為嚴重,最後一名則是德國,亦即該國的商業發展與政府關係間的依賴最低,裙帶資本主義的現象也最為微小,那麼與我們切身相關的是,那台灣排在第幾名呢?答案是台灣名列第10名,高過排名19、20的鄰國的日本與韓國,而上一次〈經濟學人〉在2014年做過同樣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研究,台灣排名全球23個國家中的第7名,也是遠高於亞洲發達國家日本與韓國。
至於台灣人最關心的中國,則是在2016的調查中佔據了第11名,但實質上裙帶資本主義指數與台灣一樣(3.2%),所以實則台灣與中國在名次上是並列的;在2014的調查上,中國則是排名第11名,指數上似乎也是低於台灣,這引起台灣媒體的關注,紛紛據下斷論的認為,民主法治台灣的裙帶資本主義相較於人治的中國嚴重,但根據〈經濟學人〉,中國的排名之所以低於台灣,原因是中國大部分的資源和經濟活動控制在國家手中,而共產黨不被視為私人財團,所以才導致了排名偏低的結果,這一點是台灣許多媒體沒有說明清楚的。
然而,裙帶資本主義的排名始終在全部被調查國家總數的前半,對台灣來說依然是個重大的警訊,這代表了台灣依然是個靠關係賺錢的經濟體,在這幾年的弊案中,我們看到遠雄、頂新等大財團靠著政治獻金以及與政府官員的交情而謀得大筆財富,意味著要在企業要在台灣成功,最終還是得靠著與政府拉攏關係,而政府則成了大財團的門神,政府也成了企業賺錢的保護傘。
當我們誇耀我們是亞洲少數實踐民主的國家時,我們經濟卻依然是少數人靠著關係壟斷,這使得新興產業或是大多數人根本無法透過商業獲利,導致的結果將是財團們不斷斂聚財富,貧富差距變大,人民生活毫無希望,人們自立更生、白手起家的成功機會也將因為欠缺與政府的關係而漸趨渺茫,更遑論,在裙帶資本主義下,經濟體內部的競爭將會減弱,因為只有與政府關係良好的企業才能賺錢,其他企業將會因為欠缺機會而欲振乏力,這造成的企業競爭減弱,將連帶的使得國內的企業變的怠惰、欠缺創新的精神,畢竟賺錢只要靠關係,不是靠產品的好壞!那何須研發、何須創新?不如多捐點錢給政治人物還比較有成效。
在〈經濟學人〉的研究中,我們看到台灣陷入的裙帶資本主義危機,連帶的造成台灣經濟的不自由與欠缺競爭,更有甚者,將會因此而削弱國家整體的競爭能力,產業不轉型、不研發,我們與先進國家間在產業技術上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這個苦果已經多少反映在現在的時空,如今,台灣薪資停滯、失業率變高、年輕人對未來沒希望,同時,台灣的薪資也開始與中國沿海城市同步,這代表台灣已經面臨被中國勞力取代的命運,但台灣又因為整體經濟遲遲未見轉型,加上裙帶資本主義的影響,使得台灣無以在自己與中國間創造差異,也沒辦法與國外進行有力的競爭,最終,台灣很可能在經濟上走向中國的附庸,並逐漸地被中國勞力所取代,連帶的影響台灣的政治環境與的民生,台灣社會必須更加重視經濟被綁架的裙帶資本主義現象,等到這個現象發展到無以挽回之時,台灣將面臨的將是徹底邊緣化的苦果。
台灣社會中,本土世家與外省世家的企業主和政治人物,透過「門當戶對」的聯姻關係,將家族的權力及利益串連在一起,形成一種特殊的階級與群體。而這所謂的「華麗一族」,其族群品味與日常生活,一般人恐怕難以模仿也不易穿透。
陳柔縉從龐大綿密的台灣上層姻親關係中,追索這些連連相扣交互結織的人際網路,一窺當代政經名人背後的權力結構。在撰寫此書時,政治氛圍仍嫌保守,為釐清這龐大且複雜的人際關係,她以超過四千張的結婚啟事和訃聞,搜尋台灣統治階級的家系,再將滿坑滿谷的資料,所形成政商之間環環相扣的圖像綴織拼貼,試圖解析台灣社會政商統治階層的形成。她從政治菁英及家族關係的角度切入,不論政壇和商界,許多看似各自獨立的企業體,實質又串連在一起形成姻親集團。這些達官顯要、企業豪門,在臍帶與裙帶關係的緊密結合下,主宰了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的權力結構。
作者簡介
陳柔縉
生於台灣雲林縣,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
曾任聯合報政治組記者、新新聞周刊資深記者,現為知名專欄作家。
1993年,第一本著作《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秘聞》問世。
1994年,以《總統是我家親戚》一書,奠定其獨特韻味的時代人文書寫地位。1998年,此書增修為《總統是我家親戚》。
2005年,又以《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榮獲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新聞局最佳人文圖書金鼎獎。
2006年,歷時十二年訪談、執筆完成的《宮前町九十番地》一書,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類十大好書。
2007 ~ 2008年,陸續出版《囍事台灣》《台灣摩登老廣告》。
2009年,《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再次獲得新聞局非文學類圖書金鼎獎。
2011年,《台灣幸福百事》,探索台灣現代化生活中的初次體驗。
多年來,已累積諸多讀者追隨閱讀,堪稱是人文歷史領域的書寫名家。
--------------------
台灣社會中,本土世家與外省世家的企業主和政治人物,透過「門當戶對」的聯姻關係,將家族的權力及利益串連在一起,形成一種特殊的階級與群體。而這所謂的「華麗一族」,其族群品味與日常生活,一般人恐怕難以模仿也不易穿透。
陳柔縉從龐大綿密的台灣上層姻親關係中,追索這些連連相扣交互結織的人際網路,一窺當代政經名人背後的權力結構。在撰寫此書時,政治氛圍仍嫌保守,為釐清這龐大且複雜的人際關係,她以超過四千張的結婚啟事和訃聞,搜尋台灣統治階級的家系,再將滿坑滿谷的資料,所形成政商之間環環相扣的圖像綴織拼貼,試圖解析台灣社會政商統治階層的形成。她從政治菁英及家族關係的角度切入,不論政壇和商界,許多看似各自獨立的企業體,實質又串連在一起形成姻親集團。這些達官顯要、企業豪門,在臍帶與裙帶關係的緊密結合下,主宰了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的權力結構。
作者簡介
陳柔縉
生於台灣雲林縣,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
曾任聯合報政治組記者、新新聞周刊資深記者,現為知名專欄作家。
台灣社會中,本土世家與外省世家的企業主和政治人物,透過「門當戶對」的聯姻關係,將家族的權力及利益串連在一起,形成一種特殊的階級與群體。而這所謂的「華麗一族」,其族群品味與日常生活,一般人恐怕難以模仿也不易穿透。
陳柔縉從龐大綿密的台灣上層姻親關係中,追索這些連連相扣交互結織的人際網路,一窺當代政經名人背後的權力結構。在撰寫此書時,政治氛圍仍嫌保守,為釐清這龐大且複雜的人際關係,她以超過四千張的結婚啟事和訃聞,搜尋台灣統治階級的家系,再將滿坑滿谷的資料,所形成政商之間環環相扣的圖像綴織拼貼,試圖解析台灣社會政商統治階層的形成。她從政治菁英及家族關係的角度切入,不論政壇和商界,許多看似各自獨立的企業體,實質又串連在一起形成姻親集團。這些達官顯要、企業豪門,在臍帶與裙帶關係的緊密結合下,主宰了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的權力結構。
民主不能防權貴 台灣裙帶指數全球第八
2015-02-01
【明報專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去年3月發表「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香港居於首位,台灣則排全球第八。民主國家若有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會腐蝕其民主制度,令財富集中於政商集團。有台灣傳媒指出,台灣的裙帶資本主義正是和民主化後金權政治發展息息相關,即使兩次政黨輪替仍未能掃除其餘毒。
港居首位 富豪財富佔GDP六成
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又譯為權貴資本主義,描述一個經濟體中的商業成功與否,取決於企業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是否密切,而政界領導人則會對效忠、追隨的政商人士給予特別庇護、提拔和獎賞。《經濟學人》計算賭博、煤炭、棕櫚油、木材、軍工、銀行業、基礎設施、石化、港口和機場、房地產、鋼鐵冶金和採掘、公用事業和通訊等「尋租行業」,這些行業產生的億萬富翁財產佔GDP的比重,就形成了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雖然《經濟學人》強調從事「尋租行業」的富豪未必有腐敗或違法行為,但認為這些容易壟斷、需要牌照或政府參與的行業更容易產生腐敗。
香港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富豪財富佔GDP的比重接近60%,遠遠拋離第二位俄羅斯的18%。新加坡(5)、台灣(8)、印度(10)等新興經濟體均排在高位,中國則排第19。
釀金權政治 腐蝕民主
台灣《自由時報》為此發表社評指出,裙帶資本主義造成法治與司法崩壞,民主大廈之基石亦遭到腐蝕。台灣《經濟日報》亦稱,當地的裙帶資本主義和政治民主化後金權政治息息相關
民主不能防權貴 台灣裙帶指數全球第八
1954年:國民黨透過美援,扶植山老鼠王永慶的台塑企業。【時事想想】紀念中國國民黨建黨120週年:國民黨不告訴你的那些事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node/3426
王永慶後來經營碾米廠,不料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況吃緊,吃米必靠配給,王永慶也結束十年來米行生意。1944年,王永成因肺結核過世,年約25歲。因二次大戰末期,各地日軍敗退,糧食不足,日本政府採取配給米政策,米店經營不利,王永慶開始經營木材事業;日本投降後,改以木材事業為主,但違法採伐林木觸「盜伐山木罪」。王永在替兄長承擔責任入獄,可是這個民間傳聞一直缺乏官方入獄紀錄。 1954年7月,在美國援助與國民政府計劃經濟的背景下,王永慶獲得了79.8萬美元的貸款,並配合政府規劃投資生產PVC塑膠粉,於同年籌設福懋塑膠公司。1957年4月,「福懋」開始生產PVC,由每日僅4公噸的PVC廠起家,並將公司改名為「台灣塑膠公司」,開始一路向上游發展,並完成垂直整合的石化供應鏈,事業版圖也從石化擴及電子、醫療等範疇。台塑集團被譽為台灣經濟的象徵,王永慶也被各界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雜誌2004年的統計資料,臺塑的王永慶,和鴻海的郭台銘,以身價都是28億美元,並列臺灣第一富豪-王永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4u3aot5
訪問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他當年也受邀出席了王永慶公祭,據傳他的下跪讓當時人留下深刻印象 https://bit.ly/2RnOor5
民主不能防權貴 台灣裙帶指數全球第八
蔡萬霖蔡萬春-蔡氏兄弟的金融業王朝最早起始於1957年,當時蔡萬春擔任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十信)的理事主席,這位子後來由蔡萬霖接手。一直經營到1979年,蔡萬春中風、蔡氏家族共有的國泰集團分家,蔡萬霖以十信經營權與侄子蔡辰洲交換國泰人壽,獲得包括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與國泰汽車工業四家公司。稍後蔡萬霖將國泰人壽集團更名改制為霖園集團,出任集團首任的董事長,並且逐漸邁向其台灣首富之路。 蔡萬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27yfeao
民主不能防權貴 台灣裙帶指數全球第八----“尋租行業”---房地產
按照經濟學人本次調查的計算方式,賭博、煤炭、棕櫚油、木材、軍工、銀行業、基礎設施、石化、港口和機場、房地產、鋼鐵冶金和採掘、公用事業和通訊等十個行業被視為需要統計的“尋租行業”(Rent-seeking, 又稱競租、鑽營壟斷),依靠這十個行業產生的億萬富翁財產佔GDP的比重就形成了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雖然經濟學人強調從事“尋租行業”的富豪未必有腐敗或違法行為,但還是主張這些容易壟斷、需要牌照或政府參與的行業更容易產生腐敗
民主不能防權貴 台灣裙帶指數全球第八----“尋租行業”---房地產
民主不能防權貴 台灣裙帶指數全球第八----“尋租行業”---房地產
竹北市自強七街立體停車場BOT案-新竹縣首座「五星級」影城簽約 預計2022年完工-投資額達12億多元,特許年限為50年 http://tinyurl.com/y2era8pj
新竹縣首座「五星級」影城簽約 預計2022年完工
2019-06-19 14:39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即時報導
專屬新竹縣的「五星級」影城將進駐!今天上午新竹縣長楊文科與龍享廣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林煌盛於新竹縣政府大廳,正式簽定「竹北市自強七街立體停車場BOT案」興建營運契約,投資額達12億多元,特許年限為50年,明年年初動工約,預計3年完工。
縣長楊文科感謝龍享廣場公司的精準眼光,投資打造竹縣竹北第一座影城,竹北截至5月底人口約有19萬人,並還在持續增長,此案能滿足民眾基本生活及消費需求,並提供600個停車空間,創造上千就業機會。期待工程能如期完成,讓竹縣居民交通、娛樂、生活更便利,享受「夜生活」、逛街、看電影,不用再跑到別的縣市!並成為吸引旅客前來消費的新亮點!
另外,楊文科也提到,本縣招商屢有佳績,他前陣子也至台北接受財政部「招商卓越獎」第一名的獎項,BOT為政府、企業、民間三方創造三贏的一種興建公共工程方式,能提振經濟、帶動周邊產業創新升級、創造就業機會,未來也將推出停18停車場用地BOT案。
龍享廣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翰霆說,未來會與龍祥電影集團合作,打造五星級電影院與特色美食商城,影城將擁有15個影廳1,500個席位、600個停車空間,還為本縣居民釋出300坪公益空間,供親子共讀等,享受多元化的生活消費及休閒。
投資額達12億多元,特許年限為50年,明年年初動工約,預計3年完工。記者郭政芬/...
投資額達12億多元,特許年限為50年,明年年初動工約,預計3年完工。記者郭政芬/攝影
今天上午新竹縣長楊文科與龍享廣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林煌盛於新竹縣政府大廳,正式簽定...
今天上午新竹縣長楊文科與龍享廣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林煌盛於新竹縣政府大廳,正式簽定「竹北市自強七街立體停車場BOT案」興建營運契約。記者郭政芬/攝影
紅樓人物的鏡像關係——賈寶玉
紅樓人物的鏡像關係——賈寶玉
紅樓夢之所以偉大,關鍵在書中人物塑造,從出場佈局到對話語言,每個角色各有身份脾氣,又彼此微妙呼應。
本講座邀請文學大師白先勇親自剖析,在真真假假、理性感性、儒道佛思想之間,曹雪芹如何藉由紅樓人物表達他的人生哲思。
《紅樓夢》是一部集大成的書,寫於中國文化由盛入衰的關鍵時代,既涵括中國文學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的大傳統,卻又樣樣推陳出新,文白相兼,雅俗並存。書中每位人物,從登場安排到舉止言談,莫不恰如其分。
《紅樓夢》的小說藝術成就,已遠遠超越它的時代,成為永恆。
熟讀《紅樓夢》大半生的白先勇,不僅宏觀全書的佛道哲思,細探每字每句的精準安排,絕對是您重讀《紅樓夢》的最佳導聆。
中國的「尋租」企業
馬雲或者中國其他新一批互聯網富豪,之所以有今天,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政府在國家層面上阻止了外國的競爭者,通過防火牆讓他們做成「獨市生意」,國家稱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政府想誰發達,誰就發達。面對強勢政府,草創的民營企業選擇「合謀」。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曾撰文分析,在這種環境中,企業選擇通過從政府「尋租」把企業做大,或在有效法治缺位的情況下,尋求政治保護。
阿里巴巴交班:馬雲的政治困境與制度「遺產」 https://yahoo-news.com.hk/BBCChineseNews/?p=5920
-----------------
尋租活動(英語:rent-seeking)又稱為競租,是指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為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亦即經濟租)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整個尋租活動的全部經濟損失要遠遠超過傳統壟斷理論中的「純損」三角形。
至於企業或個人在尋租過程中所爭取的市場,則稱為「尋租市場」。尋租市場愈大,表示一個經濟環境中能被不公正壟斷的事物越多,而整體的經濟效益也會因而越低。[1]
尋租活動的經濟損失
個體
就單個尋租者而言,其尋租代價不會超過壟斷地位可能給他帶來的好處(即壟斷利潤或壟斷租金bcP*Pm),否則就不值得了。但在很多情況下,由於爭奪壟斷地位的競爭非常激烈,尋租代價常常要接近甚至等於全部的壟斷利潤。
總體
進一步考慮整個尋租市場,問題將更為嚴重。整個尋租活動的全部經濟損失等於所有單個尋租者獲得的利益總和,而且損失的總和還將隨著尋租市場競爭程度的不斷加強而增大。
尋租理論思想的最早淵源,是被稱為「尋租理論之父」的美國經濟學家戈登·圖洛克在1967年所寫的論文《關於稅、壟斷和偷竊的福利成本》。他的觀點是,完全競爭理論對偏離競爭所導致的社會福利估計不足,實際上稅收、關稅和壟斷所造成的社會福利損失大大超過了通常的估算。其原因是人們會競相通過各種疏通活動,爭取收入,即尋租;而在競相尋租的條件下,每個人都認為花費與其所期望的收益相近的費用是值得的。詹姆斯·M·布坎南的尋租理論,主要探討尋租產生的條件、尋租的三個層次、政治分配與尋租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