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錦
2018-11-26 由 小材小用 發表于文化
四大名錦,即雲錦、壯錦、蜀錦、宋錦。
雲錦,產地南京,可追溯至宋朝,因色澤光麗燦爛,狀如天上雲彩,故而得名,流行於明清時期,雲錦是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它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壯錦,又稱僮錦,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的著名絲織物,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
蜀錦,以產於蜀地而得名,因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圖案華美,成都「錦官城」得名於秦漢時期,秦漢至隋唐時期的錦織品幾乎均為蜀錦。蜀錦是絲綢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亦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前身。
宋錦,產地蘇州,始於宋末,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宋錦色澤華麗,圖案精緻,質地堅柔,產品分大錦、小錦、彩帶等數種。大錦又稱「仿古錦」。
雲錦
「雲錦」是南京傳統提花絲織物的總稱,其歷史可追溯到宋朝在南京設立的官營織造——錦署,開始織錦,以其華貴,多彩燦爛,變換如雲霞而得名。雲錦在明清時代非常流行,專為宮廷織造,主要用作「御用供品」,供宮廷服飾和賞賜用。直至晚清以後才流傳至民間。因現代只有南京一地生產,故通常稱為「南京雲錦」。
雲錦的傳統工藝主要有「妝花」、「織金」和「金寶地」等。妝花錦用色變化豐富,一種織物上的花紋配色多達十餘種,最多可達20~30種,圖案的布局嚴謹莊重,簡練概括。織金錦的花紋圖案全部用金線或銀線,或金銀線並用織成。金寶地錦的花紋圖案全部用金絲織滿地,再在金地上織出五彩繽紛、金彩輝映的花紋。現代織錦在傳統品種的基礎上開發成功,既保持雲錦的傳統風格,又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新品種,如雨花錦,敦煌錦、金銀妝、菱錦等。
總的來說,雲錦的花紋圖案布局嚴謹莊重,變化概括強,用色濃艷對比性也強,又常以片金勾邊,白色相間並以色暈過渡,圖案具有濃厚樸質的傳統風格,色彩華麗,別具一格。圖案的題材廣泛,既有大朵纏枝花卉,又有各種動物(如龍鳳、仙鶴、獅子等)和植物(如寶相花、蓮花、佛手、石榴、梅、蘭、竹、菊等),還有表示吉祥的「八寶」、「暗八仙」、「吉祥」、「壽」字、「卍」字,瑞草以及各種姿態的變換雲勢(如七巧雲、如意雲、和合雲、葉雲、行雲、臥雲、大小鉤雲等),栩栩如生,如見真情實景,尤其是在紋樣中所用的手法更是微妙絕倫,能充分體現賓主呼應,呼之欲出,而且花紋層次分明,花清地白、錦空勻齊。在配色方面,則運用了色暈與調和的技法,使紋樣色彩美麗動人。雲錦主要用於製作蒙、藏、滿等少數民族的服裝和服飾材料以及高級服裝,在古代則主要運用於縫製龍袍、裝飾宮殿和廟宇以及神袍、祭墊、帷幕等。
壯錦
壯錦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的著名絲織物,產生於宋代,在宋代,壯族稱為僮族,故壯錦又稱僮錦。以棉紗股線或麻紗股線為經、桑蠶絲為緯的色織提花織物,也有採用染色桑蠶絲為經、染色有光人造絲或金(銀)皮作緯織造。採用兩組經線和四組緯線在緞紋組織地紋上提織各色緯花,形成對稱花紋,或用多種彩緯線挑出花紋。壯錦的花紋圖案接近剪紙圖案,變化千姿百態。傳統的花紋圖案有花、鳥、魚、蟲、獸以及「萬」字、「雙喜」等文字圖案、線條粗壯有力,色彩艷麗,常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織成,色彩以紅、綠、黑、黃為主,一般多以紅色為背景,色彩斑斕,絢麗多姿,對比強烈,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品種繁多,按服裝和服飾用途,可分為花邊綢、腰帶綢、頭巾、圍巾、被面、檯布、背帶、背包、坐墊、圍裙、床毯、壁掛巾、錦屏等等。
除了以上四種著名的織錦外,其他地方也有織錦生產,並各具特色。如傣族的「傣錦」,苗族的「苗錦」,廣西瑤族的「瑤錦」,雲南佤族的「佤錦」和拉祜族的「拉祜錦」,貴州布依族的「布依錦」,湘西和鄂西土家族的「土家錦」,海南黎族的「黎錦」,台灣高山族的「高山錦」以及西北地區的「回回錦」等等。
蜀錦
蜀錦,又稱蜀江錦,是指四川省成都市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起源於戰國時期,有兩千年的歷史,大多以經線彩色起彩,彩條添花,經緯起花,先彩條後錦群,方形、條形、幾何骨架添花,對稱紋樣,四方連續,色調鮮艷,對比性強,是一種具有漢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蜀錦歷史悠久,載譽華夏,同時也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的前身。
蜀錦原指四川生產的彩錦,後成為織法似蜀的各地所產之錦的通稱。蜀錦多用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用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用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成都是蜀錦的故鄉,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便在成都夷里橋南岸設"錦官城" ,置"錦官"管理織錦刺繡。漢朝時成都蜀錦織造業便已經十分發達,朝廷在成都設有專管織錦的官員,因此成都被稱為「錦官城」,簡稱「錦城」;而環繞成都的錦江,也因有眾多織工在其中洗濯蜀錦而得名。十樣錦是蜀錦的主要品種之一,簡稱「什錦」。
蜀錦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山謙之《丹陽記》說∶「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則市於蜀,吳亦資西蜀,至是乃有之。」
漢代國寶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體現了蜀錦的歷史,也體現了蜀錦的地位。而在2012年對成都老官山漢墓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中,在2號的墓葬北底箱出土了4部蜀錦提花織機模型,據悉,出土的四部織機模型,應當是前所未見的蜀錦提花機模型,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有出土單位的完整的西漢時期織機模型,對研究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機模型,對中國紡織史、科技史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代表了當時紡織手工業的最高水平,甚至對世界紡織史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蜀錦大多以經向彩條為基礎起彩,並彩條添花,其圖案繁華、織紋精細,配色典雅,獨具一格,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蜀錦質地堅韌而豐滿,紋樣風格秀麗,配色典雅不俗,如唐代蜀錦的圖案有格子花、紋蓮花、龜甲花、聯珠、對禽、對獸等,十分豐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樂、長安竹、方勝、宜男、獅團、八答暈等圖案。在宋元時期,發展了緯起花的緯錦,其紋樣圖案有慶豐年錦、燈花錦、盤球、翠池獅子、雲雀,以及瑞草雲鶴、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在明代末年,蜀錦受到摧殘,到了清代又恢復了生產,此時的紋樣圖案有梅、竹、牡丹、葡萄、石榴等。
蜀錦的品種繁多、傳統品種有雨絲錦、方方錦、鋪地錦,散花錦、浣花錦、民族錦、彩暈錦等等。
1、雨絲錦
特點是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經絲組成,色絡由粗漸細,白經由細漸粗,交替過渡,形成色白相間,呈現明亮對比的絲絲雨條狀,雨條上再飾以各種花紋圖案,粗細勻稱、既調和了對比強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條間的花紋,具有烘雲托月的藝術效果,給人以一種輕快而舒適的韻律感。圖案豐富多彩,常見的有天安門、杜甫草堂、望江樓、百花潭、芙蓉白鳳、翔鳳游龍、蓮池鴛鴦、蝶舞花叢、葵花、牡丹、梅竹、龍鳳等。
2、方方錦
特點是緞地緯浮花,再單一地色上,以彩色經緯線配以等距不同色彩的方格,方格內飾以不同色彩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古樸典雅的花紋圖案,如梅鵲爭春、鳳穿牡丹、望江樓、百花潭等。
3、鋪地錦
又稱「錦上添花」,其特點是在緞紋組織上用幾何紋樣或細小的花紋鋪滿地子,再在花紋上嵌織大朵花卉(有的加嵌金線),如寶相花等。色彩豐富、層次分明,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4、散花錦
特點是花紋布滿錦地,常見的圖案有如意牡丹、瑞草雲鶴、百鳥朝鳳、五穀豐登、龍爪菊、雲雁等,富於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
5、浣花錦
又稱花錦,它是由古代名錦「落花流水錦」發展而來的,傳說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貴婦人根據溪水蕩漾的變化而設計的花紋,而且在錦織成後,多數在錦江上游溪水潭內洗滌,故名。其特點是地組織採用平紋或緞紋以曲水紋、浪花紋與落花組合圖案,紋樣圖案簡練古樸,典雅大方。
6、民族錦
一般採用多色彩條嵌入金銀絲織成,多用於民族服飾,故名。其特點是錦面上的圖案從經緯線交織中顯現出自然光彩,富有光澤。常見的圖案有團花、葵花、「萬」字「卐」「壽」字等。
7、彩暈錦
特點是織紋華貴相映,明暗匹配,層次分明,並以色暈過渡,花紋絢麗多彩,別具一格。
宋錦
宋錦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宋代由官府錦院主持生產的織錦,二是指明、清時期由蘇州織造府主持生產的宋式錦。
宋錦起源於隋唐,因興盛於宋代而得名。相傳在宋高宗南渡後,為了滿足當時宮廷服裝和書畫裝幀的需要,開始生產,特別是裝幀裱畫業的崛起,形成了特殊用途與獨特的藝術風格。宋錦是以純桑蠶絲或桑蠶絲經線和有光人造絲彩緯色織彩緯顯色的緯錦,採用三枚斜紋組織、兩種經線(面經用本色生絲,底色用有色熟絲)、三種有色緯線(花紋與地兼用的色緯和兩種專用織花紋的色緯)織成。宋錦紋樣繁複多變,圖案靈活多姿,題材廣泛多意。在南宋時,已有青樓台錦,紫鸞鵲錦、皂方團百花錦、柿紅色背錦、八角織錦、八角回龍、球路錦、衲錦、定勝四方、如意小龍、金錢如意、福壽全寶、春意紋菊、環藤蓮花、藤鳳菊枝、翠色獅子、倒仙牡丹、天下樂、練鵲、綬帶、瑞草、八達暈、銀鉤暈、白蛇龜紋、水藻戲魚、紅七寶金龍、紅遍地芙蓉、黃地碧牡丹、紅遍地朵花、方勝等40餘種,以獅、象、鹿、鶴、孔雀、鴛鴦、蝙蝠、蟲草和想像動物龍鳳等巧妙結合。此外,還有吉利祥瑞含義的八寶(如意、古錢、方勝、萬卷書、毛錠、犀牛角、珊瑚珠等)、八吉祥以及「壽」字、祥雲等。這些寫生紋樣,造型生動而流暢,構圖樸實大方,秀麗多彩,結構嚴謹古樸,加上幾何骨格添花,花中套花,花紋精細而飽滿,風格端莊,典朴娟秀,配色典雅和諧。宋錦的特點是質地柔軟,色澤光亮,花型雅致,古意盎然,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現代宋錦主要產於杭州、湖州、蘇州等地。現代生產的宋錦又稱「仿宋錦」,主要品種有大錦、盒錦和小錦。
1、大錦又稱「重錦」,其特點是質地緊密豐厚,結構精緻,花地分明,顯色效果極佳。花紋圖案以仿古圖案為主,有豐登錦、答暈錦、寶相錦、植物花卉錦、宜男錦等,主要用於服裝的面料和名貴書畫的裝裱等。
2、盒錦是一種以桑蠶絲與少量棉紗用緞紋組織進行彩色交織提花的錦,質地輕薄細潔較疏鬆,花紋圖案大多是結合盒子款式,花紋滿地整齊正規,圖案多為對稱連續的橫條形。題材以動物(如獅子、游龍、雲雁、鸞鵲、翔鳳等)為主,配以牡丹、荷花、芙蓉、菊花、鐵梗、梅、蘭、竹等花卉紋的八花錦、十六花錦、二十四花錦為主題,並點綴「八寶」、「祥雲」、「瑞草」等,主要用於一般書畫裝裱、裝潢或衣料等。
3、小錦有素、花兩種,花紋細小。花紋以幾何紋和對稱小花紋為主,圖案大多採用吉祥如意的會意寫實,如八寶(古錢、方勝、書、畫、琴、棋等)、八仙(寶劍、扇子、葫蘆、纏枝、柏枝、笛子、荷花等)、八吉祥(寶壺、法輪、雙魚、海螺、花傘、百結、蓮花等)以及「壽」字、「萬(卐)」字等,主要用作廟宇佛幡、書及畫冊封面,以及工藝品禮盒裝潢等。
----------------
中國四大名錦
2016-07-01 由 尋獨品 發表于文化
「錦上添花」「繁花似錦」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成語,其中的「錦」字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漂亮景物,它來源於絲織物的一類織物名稱,可見「錦」的歷史悠 久。「錦」起源於中國,已有3000多 年的歷史。在孔子編撰的《尚書•禹負》中就提到「揚州厥篚織貝」。據漢代學者鄭玄解釋:貝是一種錦的名稱,用預先染好的絲,按貝的色彩花紋織成的。說明在 商周時代就有錦的絲織物。在唐宋時代織錦工藝技術發展很快,花色品種很多。到了元代,則是織錦技術的鼎盛時期,用金銀線作緯線,織成富麗堂皇的織金錦。
「錦」是絲織物14大 類中的一類,是指經緯絲無捻或加弱捻,採用先染後織,具有多種色彩花紋的絲織物,色彩多於三色,以經面緞紋為地組織緯起花的提花絲織物,外觀瑰麗多彩,花 紋精細高雅。其花紋有兩種織法:一是「經絲彩色顯花」,又稱「經錦」,採用單色緯線和多色經線織出花紋,織造時只用一把梭子,生產效率比較高,但色彩比較 單調;二是「緯絲彩色顯花」,又稱「緯錦」,採用單色經線和多色緯線織出花紋,織造時使用兩把梭子,容易變換色彩,使花紋彩色豐富,但生產效率相應較低。 在現代,我國織錦的產地很廣,品種繁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雲錦、蜀錦、宋錦和壯錦,合稱「四大名錦」。
白鶴亮翅
昇平海晏
龍紋
「雲 錦」 是南京傳統提花絲織物的總稱,其歷史可追溯到宋朝在南京設立的官營織造——錦署,開始織 錦,以其華貴,多彩燦爛,變換如雲霞而得名。雲錦在明清時代非常流行,專為宮廷織造,主要用作「御用供品」,供宮廷服飾和賞賜用。直至晚清以後才流傳至民 間。因現代只有南京一地生產,故通常稱為「南京雲錦」。雲錦的傳統工藝主要有「妝花」、「織金」和「金寶地」等。妝花錦用色變化豐富,一種織物上的花紋配 色多達十餘種,最多可達20~30種, 圖案的布局嚴謹莊重,簡練概括。織金錦的花紋圖案全部用金線或銀線,或金銀線並用織成。金寶地錦的花紋圖案全部用金絲織滿地,再在金地上織出五彩繽紛、金 彩輝映的花紋。現代織錦在傳統品種的基礎上開發成功,既保持雲錦的傳統風格,又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新品種,如雨花錦,敦煌錦、金銀妝、菱錦等。總的來說, 雲錦的花紋圖案布局嚴謹莊重,變化概括強,用色濃艷對比性也強,又常以片金勾邊,白色相間並以色暈過渡,圖案具有濃厚樸質的傳統風格,色彩華麗,別具一 格。圖案的題材廣泛,既有大朵纏枝花卉,又有各種動物(如龍鳳、仙鶴、獅子等)和植物(如寶相花、蓮花、佛手、石榴、梅、蘭、竹、菊等),還有表示吉祥的 「八寶」、「暗八仙」、「吉祥」、「壽」字、「卍」字,瑞草以及各種姿態的變換雲勢(如七巧雲、如意雲、和合雲、葉雲、行雲、臥雲、大小鉤雲等),栩栩如 生,如見真情實景,尤其是在紋樣中所用的手法更是微妙絕倫,能充分體現賓主呼應,呼之欲出,而且花紋層次分明,花清地白、錦空勻齊。在配色方面,則運用了 色暈與調和的技法,使紋樣色彩美麗動人。雲錦主要用於製作蒙、藏、滿等少數民族的服裝和服飾材料以及高級服裝,在古代則主要運用於縫製龍袍、裝飾宮殿和廟 宇以及神袍、祭墊、帷幕等。
蜀錦 是 指漢代至三國蜀郡(今四川成都)所織造的錦,大多以經向彩條為基礎起彩,並彩條添花,其圖案繁華、織紋精細,配色典雅,獨具一格,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和地 方風格的多彩織錦。蜀錦質地堅韌而豐滿,紋樣風格秀麗,配色典雅不俗,如唐代蜀錦的圖案有格子花、紋蓮花、龜甲花、聯珠、對禽、對獸等,十分豐富。在唐 末,又增加了天下樂、長安竹、方勝、宜男、獅團、八答暈等圖案。在宋元時期,發展了緯起花的緯錦,其紋樣圖案有慶豐年錦、燈花錦、盤球、翠池獅子、雲雀, 以及瑞草雲鶴、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在明代末年,蜀錦受到摧殘,到了清代又恢復了生產,此時的紋樣圖案有梅、竹、牡丹、葡萄、石榴等。蜀錦的 品種繁多、傳統品種有語絲錦、方方錦、鋪地錦,散花錦、浣花錦、民族錦、彩暈錦等等。雨絲錦的特點是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經絲組成,色絡由粗漸細,白經 由細漸粗,交替過渡,形成色白相間,呈現明亮對比的絲絲雨條狀,雨條上再飾以各種花紋圖案,粗細勻稱、既調和了對比強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條間的花紋,具 有烘雲托月的藝術效果,給人以一種輕快而舒適的韻律感。圖案豐富多彩,常見的有天安門、杜甫草堂、望江樓、百花潭、芙蓉白鳳、翔鳳游龍、蓮池鴛鴦、蝶舞花 叢、葵花、牡丹、梅竹、龍鳳等。方方錦的特點是緞地緯浮花,再單一地色上,以彩色經緯線配以等距不同色彩的方格,方格內飾以不同色彩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古樸 典雅的花紋圖案,如梅鵲爭春、鳳穿牡丹、望江樓、百花潭等。鋪地錦又稱「錦上添花」,其特點是在緞紋組織上用幾何紋樣或細小的花紋鋪滿地子,再在花紋上嵌 織大朵花卉(有的加嵌金線),如寶相花等。色彩豐富、層次分明,顯得格外富麗堂皇。散花錦的特點是花紋布滿錦地,常見的圖案有如意牡丹、瑞草雲鶴、百鳥朝 鳳、五穀豐登、龍爪菊、雲雁等,富於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浣花錦又稱花錦,它是由古代名錦「落花流水錦」發展而來的,傳說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貴婦 人根據溪水蕩漾的變化而設計的花紋,而且在錦織成後,多數在錦江上游溪水潭內洗滌,故名。其特點是地組織採用平紋或緞紋以曲水紋、浪花紋與落花組合圖案, 紋樣圖案簡練古樸,典雅大方。民族錦一般採用多色彩條嵌入金銀絲織成,多用於民族服飾,故名。其特點是錦面上的圖案從經緯線交織中顯現出自然光彩,富有光 澤。常見的圖案有團花、葵花、「萬」字「卐」「壽」字等。彩暈錦的特點是織紋華貴相映,明暗匹配,層次分明,並以色暈過渡,花紋絢麗多彩,別具一格。
宋錦 起 源於隋唐,因興盛於宋代而得名。相傳在宋高宗南渡後,為了滿足當時宮廷服裝和書畫裝幀的需要,開始生產,特別是裝幀裱畫業的崛起,形成了特殊用途與獨 特的藝術風格。宋錦是以純桑蠶絲或桑蠶絲經線和有光人造絲彩緯色織彩緯顯色的緯錦,採用三枚斜紋組織、兩種經線(面經用本色生絲,底色用有色熟絲)、三種 有色緯線(花紋與地兼用的色緯和兩種專用織花紋的色緯)織成。宋錦紋樣繁複多變,圖案靈活多姿,題材廣泛多意。在南宋時,已有青樓台錦,紫鸞鵲錦、皂方團 百花錦、柿紅色背錦、八角織錦、八角回龍、球路錦、衲錦、定勝四方、如意小龍、金錢如意、福壽全寶、春意紋菊、環藤蓮花、藤鳳菊枝、翠色獅子、倒仙牡丹、 天下樂、練鵲、綬帶、瑞草、八達暈、銀鉤暈、白蛇龜紋、水藻戲魚、紅七寶金龍、紅遍地芙蓉、黃地碧牡丹、紅遍地朵花、方勝等40餘 種,以獅、象、鹿、鶴、孔雀、鴛鴦、蝙蝠、蟲草和想像動物龍鳳等巧妙結合。此外,還有吉利祥瑞含義的八寶(如意、古錢、方勝、萬卷書、毛錠、犀牛角、珊瑚 珠等)、八吉祥以及「壽」字、祥雲等。這些寫生紋樣,造型生動而流暢,構圖樸實大方,秀麗多彩,結構嚴謹古樸,加上幾何骨格添花,花中套花,花紋精細而飽 滿,風格端莊,典朴娟秀,配色典雅和諧。宋錦的特點是質地柔軟,色澤光亮,花型雅致,古意盎然,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現代宋錦主要產於杭州、湖州、蘇州等 地。現代生產的宋錦又稱「仿宋錦」,主要品種有大錦、盒錦和小錦。大錦有稱「重錦」,其特點是質地緊密豐厚,結構精緻,花地分明,顯色效果極佳。花紋圖案 以仿古圖案為主,有豐登錦、答暈錦、寶相錦、植物花卉錦、宜男錦等,主要用於服裝的面料和名貴書畫的裝裱等。盒錦是一種以桑蠶絲與少量棉紗用緞紋組織進行 彩色交織提花的錦,質地輕薄細潔較疏鬆,花紋圖案大多是結合盒子款式,花紋滿地整齊正規,圖案多為對稱連續的橫條形。題材以動物(如獅子、游龍、雲雁、鸞 鵲、翔鳳等)為 主,配以牡丹、荷花、芙蓉、菊花、鐵梗、梅、蘭、竹等花卉紋的八花錦、十六花錦、二十四花錦為主題,並點綴「八寶」、「祥雲」、「瑞草」等,主要用於一般 書畫裝裱、裝潢或衣料等。小錦有素、花兩種,花紋細小。花紋以幾何紋和對稱小花紋為主,圖案大多採用吉祥如意的會意寫實,如八寶(古錢、方勝、書、畫、 琴、棋等)、八仙(寶劍、扇子、葫蘆、纏枝、柏枝、笛子、荷花等)、八吉祥(寶壺、法輪、雙魚、海螺、花傘、百結、蓮花等)以及「壽」字、「萬(卐)」字 等,主要用作廟宇佛幡、書及畫冊封面,以及工藝品禮盒裝潢等。
壯錦 是 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的著名絲織物,產生於宋代,在宋代,壯族稱為僮族,故壯錦又稱僮錦。以棉紗股線或麻紗股線為經、桑蠶絲為緯的色織提花織物,也有採用染 色桑蠶絲為經、染色有光人造絲或金(銀)皮作緯織造。採用兩組經線和四組緯線在緞紋組織地紋上提織各色緯花,形成對稱花紋,或用多種彩緯線挑出花紋。壯錦 的花紋圖案接近剪紙圖案,變化千姿百態。傳統的花紋圖案有花、鳥、魚、蟲、獸以及「萬」字、「雙喜」等文字圖案、線條粗壯有力,色彩艷麗,常用幾種不同顏 色的絲線織成,色彩以紅、綠、黑、黃為主,一般多以紅色為背景,色彩斑斕,絢麗多姿,對比強烈,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品種繁多,按服裝和服飾用途,可 分為花邊綢、腰帶綢、頭巾、圍巾、被面、檯布、背帶、背包、坐墊、圍裙、床毯、壁掛巾、錦屏等等。
除了以上四種著名的織 錦外,其他地方也有織錦生產,並各具特色。如傣族的「傣錦」,苗族的「苗錦」,廣西瑤族的「瑤錦」,雲南佤族的「佤錦」和拉祜族的「拉祜錦」,貴州布依族 的「布依錦」,湘西和鄂西土家族的「土家錦」,海南黎族的「黎錦」,台灣高山族的「高山錦」以及西北地區的「回回錦」等等。
-------------------
四大名錦 誰是錦繡之冠?
2017-12-19 由 楠尋 發表于文化
壯錦
蜀錦
雲錦
宋錦
「錦」起源於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五千年悠悠歷史長河只孕育了四大名錦:蜀錦、雲錦、宋錦、壯錦。錦的特點就在於織的過程中一次性將顏色豐富的圖案織造完成,它必須通過花樓織機來實施多色圖案從紙上轉移到多色綢面上,形成提花織錦。
據說辛勤的織工織造一天也僅僅能織成幾厘米的錦,因此說它與黃金等價可一點都不誇張。
最歷史:蜀錦
蠶叢織錦繡,絲路錦官城。興於春秋戰國而盛於漢唐,因蜀地而得名。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蜀錦圖案的取材十分廣泛、豐富,諸如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且廣泛而巧妙地應用寓合紋樣,並對織品進行藝術性地高度地概括。
複製品
戰國晚期的舞人動物錦(左)唐代的聯珠鹿紋錦、黃地對鹿紋錦、飲水馬錦(中)晚清三絕」之一月華錦(右)
蜀錦龍鳳被面
晚清方方錦
最文化:宋錦
華而不炫,貴而不顯,低調內斂。宋錦,起源於隋唐,在隋唐的織錦基礎上逐漸發展的,因興盛於宋代而得名。宋錦是以純桑蠶絲或桑蠶絲經線和有光人造絲彩緯色織彩緯顯色的緯錦,採用三枚斜紋組織、兩種經線,三種有色緯線織成。宋錦紋樣繁複多變,圖案靈活多姿,題材廣泛多意。
宋錦是宋高宗為滿足當時宮廷服飾和書畫裝裱,大力推廣宋錦,並專門在蘇州設立了宋錦織造署。特別是裝幀裱畫業的崛起,形成了特殊用途與獨特的藝術風格。
宋·五彩翟鳥紋宋錦皇后服(復原)
石青地極樂世界織成錦圖軸(故宮博物院)
絲質,蘇州織造,縱448cm,寬196.3cm。此軸圖中有亭台、樓閣、宮闕、華蓋幡幢以及阿彌陀佛等佛教人物278尊,並飾以流雲、樹木、花草。其人物面目清晰,表情生動,服飾輕柔飄逸,線條流暢,如工筆細繪一般,充分體現了原畫稿的藝術風格,亦反映出乾隆初期蘇州織成錦技術水平之高超。
最藝術:雲錦
雲錦以其富麗華貴,絢爛如雲霞而得名。
南京雲錦自宋代由彩錦演變而來,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統治者習尚用真金裝點官服,加之當時國力擴張,黃金開採量增大,使以織金夾銀為主要特徵的雲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成為最珍貴、工藝水平最高的絲織品種。並成為元、明、清三朝都指定雲錦為皇室御用貢品。
纏枝牡丹金寶地錦清早期,江寧織造,幅寬62.5cm
此錦以雙圓金線作地緯織滿地金,粉色緯線作夾緯,綠色緯線長跑梭織綠葉,牡丹花以「挖梭」方式妝花織造。彩絨背,三暈配色,片金勾邊。織物厚重,緻密。色彩對比強烈,紅花綠葉滿地金,富麗堂皇。
最炫民族風:壯錦
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 。又是壯族人的織錦,又稱 「僮錦」、「絨花被」。
壯族的傳統手工織錦,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粗而無拈的真絲作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反面形成對稱花紋。其色彩對比強烈,紋樣多為菱形幾何圖案,結構嚴謹而富於變化,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唐代,壯錦從單色到五彩斑斕,圖案花紋從簡單變為繁複。
宋代,真正能夠稱為「錦」的紡織品出現了。這時期,壯族的紡織業進一步發展,除普通的布帛外,還出現了絲、麻,平民百姓也可享用,各州縣都有出產。
壯錦不僅成了壯族人民日常生活用品和裝飾品,是嫁妝中的不可或缺之物,編織壯錦更是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至清末民初,壯錦開始衰落。
錦色瑟瑟:四大名錦的困惑
名錦作為小眾藝術,只能當作工藝品欣賞和收藏,如何拓展,將其變為最實用的受大眾喜愛的工藝品,錦色之路,仍需不斷地探索。
蜀錦:
雲錦:
宋錦:
2014年 APEC領導人的服裝:風光一時的宋錦面料
https://bit.ly/2QJBfZ4
-------------------
淺談明代織錦
2018-03-23
明朝的織錦具有時代特色,被稱為明錦。明錦有三類主要的品種,即庫緞、織金銀、妝花。
1、庫緞:屬於雲錦傳統品種之一。又名花庫緞、摹本緞。有本色花庫緞、地花兩色庫緞、妝金庫緞、金銀點庫緞、妝彩庫緞等品種。本色花庫緞或稱暗花庫緞,為正反緞紋組織的單色提花絲織物。一般以經面緞紋為地、緯面緞紋為花,又根據緞紋浮長較地部浮長的不同,而有亮花、暗花之分。亮花浮長大於地部,暗花浮長小於地部。地花兩色庫緞,清代特稱「內緞」,經緯異色,織出地花異色的緞織物。其它如妝金庫緞、金銀點庫緞、妝彩庫緞等,均是在本色庫緞的基礎上,局部紋樣用挖花方法少量加織金銀線、彩緯的變化品種。
明杏紅地、寶藍萬壽加金緞
清代醬色暗花緞常服袍
清代月白色暗八仙團牡丹萬字紋織金緞夾坎肩
2、織金銀:這種則是在織錦中織進金線或銀線。
明代紅地牡丹加銀錦(下圖為紅地錦,牡丹花紋,圖案的邊緣織銀線。)
紅地龜背紋壽字加金錦(背景為大紅色錦,織龜背紋,雲頭,卷草,壽字,花紋等,其中團壽是織金。)
3、妝花:是明、清兩代盛行的絲織品種,妝花原本指用各色彩緯在織機上挖織起花,後來引申為所有在地緯之外另加彩妝或加金而成的重緯多彩紋織物,此種工藝應用到不同質地上,又衍生出眾多名目,如妝花緞、妝花綢、妝花羅等。
下面圖片為明黃色雲龍紋實地紗面,圖案採用妝花織彩雲八團金龍。
明代柿蒂窠過肩蟒妝花羅袍(這是一件明代羅地妝花,形制為斜襟、右衽、大袖,曳撒式長袍。肩闌裙闌皆是妝花。)
石青色寸蟒妝花緞金版鑲嵌珠石夾朝裙(此裙下擺就是寸蟒妝花緞,織有四層行龍,間飾五彩雲紋。外圍片金鑲嵌貂絛,內側等間距綴撞條狀金版,金版上鑲嵌寶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8leqxn4.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