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稱為「乞巧節」、「女兒節」,最重要的習俗是婦女的乞巧活動。到七夕晚上,婦女用彩線穿七孔針,在庭院中設香案供桌,擺上瓜果、鮮花、酒、針線等,向織女乞巧,在宋代還會擺上一種手捏的小泥人兒「磨喝樂」作為供奉神靈。這幅畫的便是婦女乞巧的活動,有穿針、祭拜的情景。仇英(約西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江蘇太倉人。字實父,號十洲。精工山水人物畫,明代四大畫家之一
馬孟晶,〈明人乞巧(舊傳仇英)〉,收入劉芳如、張華芝主編,《群芳譜 — 女性的形象與才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仇英乞巧圖 卷-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1386409) http://bit.ly/2X9v0zX
https://bit.ly/2MfPl5C
農曆七月七日夜晚俗稱“七夕”。我國古代民間流行在“七夕”時婦女向織女星求智巧的習俗。途中婦女梳高髻、環髻等,穿襦裙裝,有的披帛,有的著腰裙,有的佩帶結


傳明仇英乞巧圖卷,尺寸:縱27.9公分,橫388.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起始樹幹上有仇英款印,然而畫作並非仇英風格,反而較為接近尤求一派的白描風格。燭火通明的庭院中,宮女們忙著準備茶點花果。屏風前的嬪妃,寫字、看書或聊天,還有棋盤可供消遣。接著是宮女簇擁著嬪妃,三五成群,...  http://tinyw.in/T8Qn
傳明仇英乞巧圖卷,尺寸:縱27.9公分,橫388.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起始樹幹上有仇英款印,然而畫作並非仇英風格,反而較為接近尤求一派的白描風格。燭火通明的庭院中,宮女們忙著準備茶點花果。屏風前的嬪妃,寫字、看書或聊天,還有棋盤可供消遣。接著是宮女簇擁著嬪妃,三五成群,搬桌攜物,緩緩前行,再經過一群剛剛賞鑑過青銅陶瓷等古玩的妃子,才看到宮人們開始穿針乞巧與祭拜活動,供桌上有泥偶「磨喝樂」用來供奉神靈,藉以乞巧與求得多子。全畫充滿華麗繁複的細節,令人眼花繚亂,藉由描寫七夕時的各種祈祝、乞巧活動,畫家帶領觀者一窺宮中女子的風雅生活。 
http://tinyw.in/T8Qn
明仇英乞巧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https://bit.ly/2Wn93jS


https://bit.ly/2MdzkNK


七夕其實是古代的「婦女節」
明人仿仇英《漢宮乞巧圖》。
有人把七夕作為的情人節,其實,的七夕節源遠流長,很難用一個情人節的概念所涵蓋。
在古代,七夕這天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女人為中心,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曬書、晒衣、賀牛生日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可以說,七夕是古代的婦女節。
祭拜織女,祈盼女紅
古代的女子,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窮人家的孩子,都要精通女紅。特別明清時期,夫家對於擇妻的標準,以「德、言、容、工」等四個方面來衡量之,其中的「工」即為女紅活計。因此到了農曆七月七日的晚上,凡世間的女子都要祭拜織女。
古代拜織女大多是少女、少婦,由有威望的女子牽頭,邀上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團拜織女。七月初七這天,要齋戒一天,沐浴凈身,打扮的既莊重而又漂亮。晚上在庭院中安上一張供桌,上面擺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因為織女是個美女,所以還要在瓶子里插上幾枝鮮花和幾束紅紙,前面放置一個小香爐,插上幾炷香。大家在案前焚香禮拜,面向織女星座,神情嚴肅,虔誠禱告,心情專註,默念著想的心事,向她許願,乞求智慧和巧藝。除此之外,少女們還默默祝願自己越來越漂亮,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則祈盼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早生兒子。祭拜完畢,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家長里短地閑聊,交流針線活。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更何況這麼多女人在一起,更是熱鬧非凡,一直耍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依依不捨辭別而去。
技藝大賽,五彩繽紛
古代七夕節還舉辦豐富多彩的才藝比賽,即乞巧大賽,比誰更心靈手巧。
穿針乞巧,就是在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藉助月光,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針孔者稱為「得巧」,即獲勝者。
蛛絲乞巧,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次日早晨看其結網的疏密來定巧拙。如果蜘蛛還在瓜果上結網,也意味著智巧的到來。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曰:「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街市購物,出遊聚餐
在古代的「七夕」,女人還會出門遊玩、購物、聚餐。
宋朝時期,在京城汴梁專門為女子們設置乞巧物品專賣市場,即乞巧市。宋人羅燁、金盈之編輯的《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和明代的「七夕」這天,婦女們還穿著節日的盛裝,佩戴用五彩綾線結成的櫻桃、桑葚、角黍、葫蘆等形狀的飾品,成群結隊地到街上遊玩。《東京夢華錄》說:,富貴之家大多在庭院中紮起彩樓,叫作「乞巧樓」,在庭院中陳列磨喝樂、花果、酒菜、筆硯、針線等物,或由兒童作詩,或由女郎呈現製作的精巧物件。元朝京城一帶在這天要將嫁出的女兒接回娘家過「七夕節」。《帝京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兒節」的記載


七夕了,又是一個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日子。惆悵的我還沒想好準備什麼禮物,但先想給你們寫點什麼。
清姚文翰《七夕圖軸》 局部 https://bit.ly/2Wrcd5X
關於愛情,我更喜歡往回看,回頭看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浪漫。
每一個浪漫的故事裡,都可以看得見愛情的模樣。不需要用費盡心思的禮物去取悅愛情。
現在的七夕,倒像是成了一個用禮物取悅對方的固定節點,不再是為了表達愛意的日子。
所以今天想把七夕的來龍去脈,以及古人七夕表達愛意,不落俗的手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七夕最初的樣子,其實無關愛情
“七月,初昏,織女正東鄉”,《夏小正》中這麼寫到。意思就是,每到​​農曆七月的黃昏,織女星高懸頭頂,散發出明亮的光芒。
古人就是用這種星象標誌著農曆七月的到來,也就意味著人間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節日——“七夕節”。
圖:清姚文翰《七夕圖軸》 局部
七夕節在現代人的認識中,就是一個屬於東方的“情人節”,其實這並不是“情人節”。
七夕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屬於女性的節日,最開始這個節日無關愛情。
七夕最早是織女們的節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男耕女織的古代,女子為了準備越冬用的寒衣紡線織布,日夜繁忙。所以在星河燦燦的七月,女子就成了七月的主角。
圖:清陳枚《月曼清遊》之“丟巧針”
在七月中,所有的女子最希望的是自己有一雙巧手,織布縫衣,所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在這個月裡,一切關於織女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就連伴著織機鳴叫的蟋蟀也有了“促織”、“紡織娘”的稱號。
圖:緙絲七夕乞巧圖軸
所以乞巧節中,女子們祈求的是自己能夠擁有一雙靈巧的雙手,聰慧的心理,能夠織出像天衣一般美麗的衣服。
七夕節為什麼會變成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這個節日隨著社會生活和文化的演變,而產生了不同的風俗。
而對普通人的認知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文學作品了。在古代文學作品裡,有關七夕的描寫,往往與愛情相關。
圖:清費丹旭《七夕圖軸》 局部
在描寫七夕的詩詞中,秦觀的《鵲橋仙》是最著名的。這首鵲橋仙,就給七夕打上了“愛情”的標籤。
七夕這一天,慢慢的就成了大眾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的日子。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久而久之,由於牛郎織女的故事被廣為傳頌,七夕就成了關乎愛情的節日。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七夕即是關乎愛情,又何必不談浪漫。古人在這一天,也會和我們一樣約會,逛街,甚至也會互贈禮物。
和現在相比,古人的禮物似乎才是“定情”之物,而我們現在的禮物更像是為了“取悅”對方。
古代有哪些定情信物:
團扇
圖:清漆柄陳子清花卉圖金鼎金筆隸書團扇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越國大夫范蠡到諸既城南苧蘿山尋覓賢良,卻與赤足浣紗的西施一見鍾情,而且定下了百年好合的誓約。
心靈手巧的西施便用麥草編成扇,將自己的容貌用彩絲繡於扇芯,送與範郎。
西漢時期的團扇,因其潔如明月,蘊涵著團圓、歡聚之意,很容易展示女性細膩、溫婉、浪漫的性情,並作為純潔的愛情象徵。
梳子
圖:唐玉花鳥紋梳
新妝又得水蒼梳,
人道秋風何物不瓊踞。
姚燧《虞美人·玉梳贈內子》
這曲詞牌從贈送妻子玉梳,言明其功用與苦心,平實無華,天然無飾。結髮同心,以梳為禮。
一把梳子,簡單質樸,但是足以見證兩個人的結髮同心。
手鐲
何以致契闊,
繞腕雙跳脫。
繁欽《定情詩》
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跳脫”就是其中一種。
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女子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
圖:清金鑲九龍戲珠手鐲
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曾贈羊權金玉跳脫。
蒲松齡《聊齋誌異·白於玉》中寫,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釧送給吳生留念。
荷包,香囊
圖: 金鏤花嵌松石翠片香囊
同心羅帕輕藏素,
合字香囊半影金。
高觀國《思佳客·翦翠衫兒穩四停》
荷包和香囊都是中國漢族傳統服飾中人們隨身佩戴的一種裝零星物品的小包。
造型有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
荷包上繡鴛鴦常用作定情之物,妻子送給丈夫佩戴,以示夫妻恩愛、永不分離之意。
繡鞋
女子的繡花鞋作為信物出現, 當在女子裹小腳成為社會風氣之後。因此, 在明清小說特別是明代小說中常常見到。
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一六卷《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中, 潘壽兒送給張藎一隻合色鞋。
圖:清道光紅色緞繡花卉高底鞋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十回, 孫蘭姬送給狄希陳的情物中, 就有“一雙穿過的紅綢眠鞋”, 這雙鞋讓狄希陳見了“甚是銷魂”。
這世間的愛,有千萬種模樣,詩詞可以臨摹,定情信物可以寄託;但是有很多的情,沒有東西可以代替你來表達。
再美的花,再貴的禮物,都沒辦法讓感情栩栩如生起來。
那些留於心尖的愛,啟於齒間的情,希望可以在一個叫七夕的日子裡,和每一個人相逢。
清姚文翰《七夕圖軸》 局部 https://bit.ly/2Wrcd5X


1839 漢宮乞巧圖卷手捲絹本  https://bit.ly/2MbVUWR


七夕,婦女以七字為巧的象徵,向天上銀河織女乞巧時,陳列瓜果七盤,茶杯七口,焚香七炷,備針七根,絲線七色,先向織女星行七拜大禮,然後盤膝而坐,借著朦朧月色,賽穿針、比引線,誰穿引得又快又多,誰就得巧最多。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宋 趙伯駒 漢宮圖頁 絹 工筆 界畫 直徑24.5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七夕對古代婦女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她們會在七夕的晚上,在高樓上祭拜織女,希望能有織女般的巧手。這幅畫中描繪的便是宮廷后妃在七夕時節登高樓向織女乞求得巧的活動,以界畫畫宮殿庭園,園內 設步幛,幛外有牛羊車輅幃幔。幛內宮娥綵女,列隊兩行,手拿著各種樂器、法器,簇擁著一位貴婦,穿過假山,登上高臺向銀河乞巧。人物 雖小,不過姿態婀娜,神態動人。人物較修長,是南宋典型的風格。
本幅為一紈扇形式之小冊頁,然而不論畫樹石、遠山 、人物、車馬、樓閣、傢俱都非常詳實仔細。其中樹石、遠山的畫法與南宋畫院馬夏風格相同,是南宋院畫流行的形式,樓閣的結構謹嚴寫實,比例正確,用筆極為工整細膩,尤其採正面透視,將屋內陳設一一呈現在眼前。在庭園的布置上,更有匠心獨運的設計,借遠山入內庭,再飾以假山、林木,繁複中有深邃之意,使得景色更加細緻動人,呈現極其浪漫的氣氛。
本幅界畫漢宮,宮中設步幛,幛外有牛羊車輅幃幔。障內宮娥綵女,列隊兩行,各執法器,簇擁著一婦人,後從五箑,前有餼羊,迤迤邐邐登高臺,當是登殿堂面銀河而乞巧。人物雖小,然姿態婀娜,神情動人。人物之結體較修長,為南宋典型風格。此幅傅彩古艷,筆細而沈著有力。屋頂採「單檐歇山式」,平樑上有丁華木抹頭栱,此種較樸質簡單之處理,為宋代建築典型的結構形式,斗栱清晰工整,顯示界畫之嚴謹。持平而論,以界畫而言但要法式嚴整,尺度於規矩之內又要不失刻板,筆墨要靈活而不逞任,因此畫界畫非要有高超之技巧不可。觀此樓臺之結構謹嚴寫實,比例正確,用筆極為工整細膩,尤其採正面透視,將屋內陳設,一一呈現眼前,更有點出景深之效果,為界畫中之佼佼者。而其於庭園之布置上,亦有匠心獨運之設計,借遠山入內庭,再飾以假山,穿內堂,繁複中有深邃之意,使得景色更加細緻動人,呈現出極其浪漫的氣氛。
本幅無名款,詩塘上有明朝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題,定為趙伯駒之作:「趙千里學李昭道宮殿,足稱神品,董其昌審定。」據畫史上的記載,趙伯駒(一一二○-一一八二),為宋太祖七世孫,趙令穰之子。字千里,善畫山水、花禽、竹石,尤長於人物,精神清潤,能別狀貌,使人望而知其詳也,多作小圖,流傳於世,樓閣界畫尤妙。觀此幅,雖為一紈扇形式之小冊頁,然不論於人物、車馬、樓閣、傢俱、樹石、遠山皆賅備。而其中樹石、遠山之畫法與南宋畫院之馬夏風格相埒,是南宋院畫流行之形式,畫法純熟,在用筆、用色上皆精謹、寫實,是相當精采的作品,印證畫史對趙伯駒之描述與評價,應可相信是趙伯駒之作。
清高宗乾隆於畫上題識,認為此幅為漢武帝會西王母的故事,檢視畫面人物布置,氣氛之呈現,與漢武帝會西王母的故事情節不符。以畫面來論,此幅仍畫漢宮七夕故事,描寫宮娥綵女們在天階夜色涼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針樓乞巧習俗,宮女嬪妃們長年蟄居宮中,藉雙星銀河故事,特意裝扮一番,登樓乞巧,祈願得巧,畫中將這婦女界裏一年一度的大事,描繪得綺麗而繁華,富貴中不失浪漫情境,雖不能說漢代宮廷乞巧即是這般模樣,但也可說南宋宮廷中的真實情況就是如此熱鬧而具詩情畫意。
國畫| 漢宮乞巧圖和趙伯駒漢宮圖欣賞 - 壹讀 http://bit.ly/2XctL38


黃曆七月初七日是夏季,夏日夜晚的星空銀河壯美,隔著銀河的兩岸,有兩顆明亮的星宿遙遙相望,一是織女星(天琴座主星),一是牛郎星(河鼓二,天鷹座主星),兩星相距16光年,銀河中還有一顆天鵝座主星天津四,合稱為「夏季大三角」,又名「夏秋大三角」。 https://bit.ly/2Mee3mZ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姊誕、女兒節等,起源於漢代,古代文獻中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之句。黃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有各種活動,大多是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相傳婦女們在這日夜晚,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為「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古代製衣全憑一雙手,耗時費工,女紅針黹是姑娘們必學的手藝,七月以後,天氣漸涼,裁製秋冬衣裳正當時,《詩經》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婦女皆願乞得巧手藝。
明人仿仇英的《漢宮乞巧圖》(公有領域)https://bit.ly/2Mee3mZ
傳明人仿仇英的《漢宮乞巧圖》(公有領域)
古時男耕女織,夏日夜晚納涼仰望星空,坐看牽牛織女,七夕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與牛遂成主角,文人墨客賦予了人間的真情摯愛,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民間傳說雖版本諸多,但都大同小異。
相傳久遠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一位少年郎父母早逝,和兄嫂一起生活,後來分家.他只分得一頭老牛,這頭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規被貶凡塵。有一天,這頭老牛告訴牛郎,黃昏時有七仙女於湖中沐浴,只要收起一套衣服,便可娶之為妻。牛郎依照老牛所說的去做,果真如願,娶得織女為妻。
織女是天上王母娘娘七個外孫女中最年輕的一個,由於她擅於紡織,故有「織女」稱號,與牛郎婚後生活幸福,還育有一兒一女。而那頭牛太老了,在垂死之前,囑咐牛郎說:「我死後,你要把皮留下來,日後遭遇急難,披上牛皮會對你有幫助。」
好景不常,牛郎織女的婚事被玉皇大帝得知,織女私嫁凡夫,他非常生氣,王母娘娘親領天神,趁牛郎不在家時把織女押回天庭。牛郎回來後,不見織女,焦急中想起老牛臨終囑咐,於是他披上牛皮並用籮筐挑起兒女,才剛出門就飛了起來,隨後穿雲越霧,眼見織女在望,一家人即將團聚。不料,王母娘娘取下金簪向天一畫,霎時波濤滾滾、大浪滔天,一道天河橫亙天際,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與織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卻不得相聚。後來玉帝感其至誠,准許他們每年七夕,以喜鵲搭成鵲橋在天河相會。
七夕夜經常會下雨,稱之為七夕雨,傳說就是牛郎織女傾訴相思的淚水。《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纎纎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今逢七夕,使我想起了那純真、懵懂年代的一段往事。那年我16,欣賞一位心中的白馬王子,雖然每天上學都能見到他,但是距離之遙賽過銀河,明知永遠也不可能有鵲橋,只要能看到他即已心滿意足,只要是想到他就心生愉快,夢裡也會笑醒。一年耶誕節,我寄了一張賀卡給他,怕他猜透,我不敢署名。如此心境陪伴我3年。
後來聽說他結婚了,我心失落,惆悵不已,若干年後我也入社會工作、結婚、育兒,但是那段最初、最真的情懷始終不忘,在心中為之留有一席,雖設門窗卻關不嚴,不時開啟。一天,偶而聽同學談起他在某校任教。巧了!那不正是父親任職教授的院校?我心為之一動,希望能見到他的模樣。於是有一天,略施脂粉,穿著得宜,心裡提醒自己是有事去找父親,真實的願望是假裝巧遇能夠見到他!
上天竟然察覺我的心思,近午時分,進了校門往教職員休息室方向走去,不遠處迎來一位男士也往同一方向行走,我已看出是他,兩相照面,我故作驚訝並先行招呼,他站定、望著我,似乎在確定面前的人是誰?不等他言語,我先報上姓名,他微笑表示記得。之後,共進午餐,原也不熟,當然話也不多,談的是些共同認識的同學以及彼此近況。
隨之時空變遷,現代青年男女也許覺得不可思議,那一次共進午餐竟是我第一次與他面對面談話,那年我34。我慶幸自己敢於破解青澀迷障,如今回望過去,遺憾與惆悵已昇華為煙雲不知去向,只不過是生命長河中的片段,連點綴也算不上。
自來真情最感人,古今中外皆然,無論是東方男女情感的含蓄、內斂,或是西方人的主動、直率,之所以動人心弦皆出於無私、沒有條件、全心意為對方設想。情感是雙方內心真實感受,任何一方都無法勉強,也不應勉強。
西風東漸,七夕已不乞巧,換作了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神話故事淒美動人,亙古不衰,星空浩瀚,銀河浩渺,天上的牛郎、織女二星宿被人間譜成了人格化的愛情故事代代傳誦,真假無人計較,它豐富著我們的生活。@* https://bit.ly/2Mee3mZ


七夕乞巧 女兒心二千年望良緣
〈桐蔭乞巧〉(清代,陳枚作品),描繪七夕之夜「丟巧針」卜巧遊戲。(資料圖片)
七夕也叫乞巧節、女兒節,「七夕乞巧」祈願美好婚姻起源於漢代,從漢下南北朝歷經唐宋走過元明清,迄今二千年過去了,風俗習尚有演遞,對堅貞的愛情、婚姻良緣還是一樣的認同。
文 _ 容乃加
相傳是東晉葛洪或漢朝劉歆所著《西京雜記》中,有七月七日穿七孔針的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開襟樓,俱以習之。」開襟樓也稱開襟閣,是漢朝後宮掖庭內后妃的樓閣。一般都傳說《西京雜記》的這段記載是女子在七夕「乞巧」的源起。為何穿「七孔針」?雜記中未有提及,「七月七日七孔針」,連三七,是否和「五月五日午時水」一樣,巧連環數字內蘊奇數機巧?
古代女子的針黹活兒是最常見的女紅,針眼細小自不待言,所以能快速連「穿七孔針」不是「巧兒」又是啥呢?在微弱月光下,針孔極細,又受風的影響,不易穿過。順利用五色線連穿七孔針的人,其眼力好靈巧更不在話下。
南北朝七夕乞巧 喜子蜘蛛應巧
《西京雜記》所載並沒有說到月下穿針,到了南北朝時代的民俗文獻中,就有記載婦女在七夕夜裡穿七孔針以乞巧。還興起了小蜘蛛網絲「應巧」的習俗。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敘述:「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所說的「喜子」即指一種小蜘蛛。
七夕乞巧尋良緣,中國文化上下二千年中華女兒們共同的心願。五代,佚名,乞巧圖(局部),絹本,大都會博物館。(資料圖片)
唐代七夕乞巧 針絲配成雙
唐代對七夕的情感深濃,從詩聖到庶民都普遍霑濡七夕情志。據說在《全唐詩》中唐人詩歌以「七夕、乞巧」為內容的詩歌就有38首,還有三首詩題目直接帶有「乞巧」二字。唐代詩人林傑有一首以〈乞巧〉為題的七絕,詩云: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好個「穿盡紅絲幾萬條」反映了萬家萬戶女兒心望良人的殷殷切切。
針和絲配成雙,針無絲就成不了女紅。在七夕穿針乞巧時找來蜘蛛兒吐絲配成雙,好個順理成章。有的唐詩中,也反映了這種延續自南北朝的習俗,在瓜果、花上乞蜘蛛絲。當時這種得巧的習俗應該相當普遍了。
看詩聖杜甫的五言長律〈牽牛織女〉中敘及乞蜘蛛絲的風俗,寄敘未嫁女的憂心忡忡:
曝衣遍天下,曳月颺微風。
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
嗟汝未嫁女,秉心鬱忡忡。
李商隱〈辛未七夕〉一詩,也寫入「與蜘蛛乞巧絲」的風俗,從人間到天上的追索,反映人間對愛情濃濃的期待:
恐是仙家好別離, 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 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 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 惟與蜘蛛乞巧絲。
劉言史(約西元742至813年)的〈七夕歌〉詩也是「乞得蜘蛛絲」風俗的寫照,反映唐人的風俗:
碧空露重新盤濕, 花上乞得蜘蛛絲。
宋元七夕風俗續晉唐
南宋,李嵩,漢宮乞巧圖頁。描寫宮娥彩女們在天階夜色涼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針樓乞巧習俗。(資料圖片)
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臨安的「七夕」民俗,延續了南北朝、唐朝的風尚,得巧絲的遊戲更進一層,當時人把喜子放到盒子裡,盒子也講究。看李孟元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七夕景象:
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彩樓於庭,謂之「乞巧樓」。……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南宋和北宋的七夕乞巧風俗非常。南宋《夢梁錄》紀載的七夕,富貴之家家中女兒瞻北斗星列拜後,對著女宿和牛宿乞巧。有的會取來小蜘蛛,以金銀小盒兒裝著,明早觀看小蜘蛛結出的網絲是否圓圓正正的,若是就「得巧」。當時還用那金銀小盒兒來裝小蜘蛛,更是重視巧緣了。
元初南宋遺老所著的《武林舊事》,描繪南宋末期臨安城的七夕風俗也是一樣:「婦人女子,至夜對月穿針。……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這時「得巧」還進一步觀察網絲多不多、巧多巧少。
可見七夕「乞巧」和「得巧」的風俗習尚,從北宋流傳至南宋末代,盛而未偃。
元代的歲時記《歲華紀麗譜》記載七月七日七夕景況,述及觀夜市買備乞巧之物:「七月七日,……暮登寺門樓,觀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備焉。」
明清七夕 盛行卜巧遊戲
明代七夕夜庭院中婦女們燃燭齋供乞巧。圖為〈傳仇英乞巧圖〉(局部),紙本水墨畫,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資料圖片)
步入明朝以後,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轉變,民俗風尚改變也比較大。從南北朝歷經唐代到宋元在七夕玩「得巧」的風俗漸漸不見了,變成「丟巧針」卜巧遊戲盛行。清代道光年間蘇州文士顧祿在他的著作《清嘉錄》中記述蘇州及附近地區的節令習俗,提到「以線刺針孔」、「視盤中蜘蛛含絲」等這些吳中舊俗「今俗皆廢」。也就是在他著書時已經看不到了。
明代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明代燕京都城女子在七夕時以針玩「卜巧」遊戲。就是在七夕當天用碗裝水放到太陽下曝晒,然後卜巧女子持小針浮水面上,接著觀看水下針影,看看針影是否散如花、動如雲,或細如線、粗如椎?如果依然如針狀直直一根就是不巧。明末劉侗《帝京景物略》載錄這種遊戲叫「丟巧針」。
清乾隆年間潘榮陛作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京城北平七月朔至七夕間,年輕女子卜巧的作法,和明萬曆年間是一樣的。
顧祿在《清嘉錄》中記載蘇州人是在七日前夕用杯盤盛水放在月下,放到了隔天日晒後,觀水面形成一層薄膜才丟巧針。另外他們講究杯盤中的水是「鴛鴦水」(混合日間和夜間取的水合成)。可見這清代蘇州一地更是講究「丟巧針」的陰陽和合了,這不也是象徵婚姻良緣的和合美滿嗎?!
緙絲七夕乞巧圖軸(清代),此圖軸彩緙七夕佳節牛郎、織女在天上鵲橋相會、人間婦女或憑欄遠眺、或對空乞巧的場景。(資料圖片)
七夕何夕二千年 
巧絲針情恩愛義合
在中國文化所及之處,七夕一到,不經意浮上人心海的就是象徵永生不渝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縱然從漢走下南北朝歷經唐宋走過元明清,迄今二千年過去了,風俗習尚演遞轉變著,然而在中國文化所及之處,仍有瞻拜織女牛郎乞巧的習俗,對於堅貞的愛情、婚姻良緣還是一樣的認同。
七夕乞巧節,就在中國廣大原鄉的某處,從女兒身轉來的老人家們遞給下一代女兒們一縷絲、一枚針;女兒們在七夕的光影中敏捷穿過紅絲幾多縷,針絲之間穿引的是靈巧和慧心。這靈巧、這慧心將是未來的家庭欣喜的希望和堅穩走過磨煉的力量。而中國文化就通過七夕、通過織女牛郎、通過乞巧卜巧的民俗風尚,浪漫傳遞給民族下一代希望和力量:巧由思(絲)、情以貞(針)的希望,愛以恩、婚尚義的力量。◇
https://bit.ly/2MmH2oy


▲五代,佚名,乞巧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https://bit.ly/2MdtdJ5
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乞巧圖》描繪了七夕之夜,宮女們進行乞巧活動的場景。畫面右側宮女們乞巧的樓閣,正是乞巧圖乞巧樓。根據《開元天寶遺事》,唐玄宗在宮中建造乞巧樓,樓上陳列瓜果酒炙,擺設坐具以祭祀牽牛、織女二星。▲乞巧樓
這幅《乞巧圖》不僅真實描繪了歷史上的宮廷活動,還反映了當時建築營造的狀況。▲室內
值得注意的是:
(一)屋正面無門窗,靠整幅與開間一樣大的竹簾分隔內外。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南宋初期,直到格子窗普遍使用,簾幕才退至窗後。當中一間二柱內側與門檻相連的黑邊框,是不是冬天安裝格子窗的框架,尚難判定。▲室外
(二)《乞巧圖》古畫中第一次出現的露台,是用一層屋頂做成的,四周圍上高及人腰的欄杆。南宋時杭人中秋賞月,“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說明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這種屋頂露台已成為百姓家的尋常設施。
https://bit.ly/2MdtdJ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