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英國前首相訪立院!特拉斯:台灣是成功經濟體 應加入CPTPP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18日拜會訪問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記者羅沛德攝)
首位英國前首相訪立院!特拉斯:台灣是成功經濟體 應加入CPTPP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lOeMw
2023/05/18 13:07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英國前首相特拉斯今日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訪問,她致詞談及,生活在自由民主國家的我們,有責任為民主和個人自由辯護,我們也需要對抗獨裁政權。她也表示,CPTPP至關重要,台灣應該加入CPTPP。
特拉斯表示,自己是台灣的仰慕者,台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經濟體,讓他們在英國和自由世界都非常羨慕。當然半導體絕對是關鍵,這也是自由民主取得成果的證明。
特拉斯指出,台灣真的處於自由的前緣,現在世界各地的專制國家和民主國家之間存在著鬥爭,不幸的事實是,民主國家目前並沒有獲勝,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比專制少。
特拉斯強調,生活在自由民主國家的我們,有責任為民主和個人自由辯護,我們也須對抗獨裁政權。對她來說,這關於雙方在安全方面更緊密地合作。
特拉斯提及,她擔任貿易部長時,英國開始了CPTPP談判(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後設法完成了它。CPTPP至關重要,台灣應該加入CPTPP。
特拉斯說,看到自由世界更緊密合作處理經濟脅迫問題,我們確實看到中國利用其經濟實力試圖影響地緣政治,無論是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或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她認為,自由世界需要共同努力,對這些問題制定共同的政策。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表示,這是第一次有英國前首相來立法院,特拉斯的談話非常振奮人心,台灣和英國有很多計畫可以推動,希望台灣能夠加入CPTPP,兩國未來貿易關係更加緊密。
蔡適應指出,特拉斯擔任過英國貿易大臣,希望台灣能深化與英國的外交關係,目前在英國的代表處仍叫「駐英國台北代表處」,希望未來有機會從台北改成台灣,也希望特拉斯以後帶更多議員來台灣訪問。首位英國前首相訪立院!特拉斯:台灣是成功經濟體 應加入CPTPP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lOeMw
特拉斯上任僅45天 享年領414萬終身津貼
英國首相特拉斯於20日請辭,在位45天仍可請領高額的生活津貼。(美聯社)
特拉斯上任僅45天 享年領414萬終身津貼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suz25
2022/10/21 10:5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短短45天,於20日閃電請辭,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儘管在位時間不到2個月,特拉斯仍可根據英國的「公共職務費用津貼」規定,以實支實付的方式最高每年可請領11.5萬英鎊(約新台幣414萬)的津貼,引發許多人的不滿。
根據紐約時報指出,英國政府針對卸任首相提供的「公共職務費用津貼」,考慮到其於社會的特殊地位,為了維持公共職責、安全等需要部分人力支援,以實支實付的方式補貼人員薪資等支出。昨(20日)閃電請辭的短命首相特拉斯同樣也享有該權利,成為英國第6任使用「公共職務費用津貼」的卸任首相,最高每年可請領約414萬的新台幣,且終身有效,引發了反對黨的不滿。
自由民主黨發言人賈丁(Christine Jardine)表示,過去首相至少都在位2年以上,而特拉斯在位短短45天,而請辭後是納稅人要買單保守黨犯下的失誤,經濟管理不善導致物價不斷飆漲,因此特拉斯不該享有11.5萬英鎊的津貼。
儘管「公共職務費用津貼」可以終身報銷,但這筆津貼不能用於私人生活,另外如前首相擔任主要反對黨的黨魁,則不能申請津貼。1991年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是首位開始請領這項津貼的卸任首相,包括梅傑(John Major)、布萊爾(Tony Blair)以及剛卸任的強森(Boris Johnson)都具有相關資格。而特拉斯則將成為第6位請領津貼的前首相。特拉斯上任僅45天 享年領414萬終身津貼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suz25
來自英國有關新冠肺炎的好消息!英國首相府證實,在經過妥善治療後,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在已過週日,已返回位於倫敦唐寧街 10 號的首相官邸,並準備於今天( 27 日)重新上工,讓外界為他的健康鬆了一口氣。
綜合外媒報導,強生在 3 月 27 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本月 5 日因高燒不退、咳嗽等症狀,在醫師的強烈建議下,住進倫敦市中心的聖湯瑪士醫院( St. Thomas’ Hospital ),未料隔天就因病情惡化轉入加護病房,並交待英國外交大臣拉布( Dominic Raab )在必要時代理其首相職務,消息震驚全球,一度擔心他會是首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重要國家領導人 https://is.gd/jpqtDs
確定了!英相梅伊哽咽宣布 6月7日辭職 列印
分享確定了!英相梅伊哽咽宣布 6月7日辭職到Facebook 分享確定了!英相梅伊哽咽宣布 6月7日辭職
英國首相梅伊今日在唐寧街10號外發表演說,宣布自己將在6月7日辭去首相職務,她哽咽表示,能擔任英國首相,為她最愛的國家服務,是她這一生中最大的榮耀。(美聯社)
2019-05-24 17:4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首相梅伊今日在唐寧街10號外發表演說,宣布自己將在6月7日辭去首相職務,她哽咽表示,能擔任英國首相,為她最愛的國家服務,是她這一生中最大的榮耀。
英國首相梅伊4月向歐盟爭取,將脫歐日期彈性延後至10月31日,經1個多月協商後,公布「新脫歐協議」。不料協議內容引起強烈反彈,保守黨和在野黨工黨都不買帳,許多保守黨閣員加入其他黨員的聲討行列,要將梅伊逼下首相大位。
今日稍早,梅伊在唐寧街10號外面發表演說,表示經過3年努力仍無法脫歐後,她決定在6月7日辭去首相職務。梅伊表示,自己一直以來努力的讓英國成為一個不為少數特權階層服務的國家,對於為英國爭取脫歐,梅伊表示,「我已經盡了我最大的努力」,但她也表示自己「做的仍不夠好」。
最後,梅伊提到,擔任英國首相是她這一生中最大的榮耀,她哽咽表示,她是在為她最愛的國家服務,隨後流淚離去。
唐寧街12號(12 Downing Street)是英國政府擁有的建築物,名義上是執政黨首席黨鞭的官邸,但實際上已被改為英國首相的新聞部(Press Office)、政策聯絡組(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Unit)和資訊及研究組(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Unit)的辦公室。
同一條街道上還有10號的首相官邸、11號的財相官邸。
唐寧街(英語:Downing Street)位於英國首都倫敦的西敏內,在過往200年來,都是重要內閣官員,即英國首相,以及兼任第二財政大臣的財政大臣的官邸。唐寧街內最有名的宅邸,相信非唐寧街10號莫屬,它以往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但自從此職與首相合併後,就成為今日的首相官邸。因此,「唐寧街」和「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或首相辦公室的代名詞;而「唐寧街11號」就代表財相或其辦公室。
唐寧街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白廳,在騎兵衛隊閱兵場和聖詹姆士公園的一角,距離西敏宮只有數分鐘的路程。唐寧街由喬治·唐寧爵士,第一代從男爵(Sir George Downing, 1st Baronet,1632年—1689年)所修建,街名亦以他的姓氏命名。唐寧本人是一位軍人和外交家,曾為先後為奧利弗·克倫威爾和英皇查理二世效力。在後來,查理二世賜一塊貼近聖詹姆士公園的土地予唐寧,那一塊土地就是今日的唐寧街。首相、財政大臣和黨鞭都居往在街的一邊,而據唐寧街的官方網頁所載,最後一位以私人性質居住在唐寧街的人,是戚勤先生(Mr Chicken),但有關他的資料卻十分缺乏,只知道他在1730年代遷出了唐寧街。街的另一邊在19世紀起為外務部的建築物所佔據。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曾經有計劃把外務部的建築物和唐寧街的其餘部份一併拆除,以興建一些「更富時代感的東西」,然而計劃一直擱置,至今也沒有落實。
唐寧街居住者
唐寧街9號命名於2001年,是樞密院辦公室位於唐寧街的入口,也是黨鞭的辦公室。
唐寧街10號以往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此職現已由英國首相兼領。
唐寧街11號是第二財政大臣,即財政大臣的官邸。
唐寧街12號昔日是黨鞭辦公室,現在是首相新聞辦公室、政策聯絡組和資訊及研究組。
唐寧街曾住過不同的官員。在某些情況下(如聯合政府組閣),唐寧街11號不是財政大臣的官邸,而會讓副首相或具副首相地位的人士居住。有時居住在唐寧街的官員不會真正以唐寧街為居所,而只會在正式場合露面。
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自1881年起,曾佔用了唐寧街10號、11號和12號。原因是他當時兼任了財政大臣一職。
自英國工黨在1997年贏得大選後,唐寧街的住屋分配再出現了變化。由於貝理雅上任首相時已婚,又育有3名孩子,所以他初時搬到較寬敞的唐寧街11號,至於財政大臣白高敦,在上任時仍然沒有結婚,因此他搬到面積較細小的唐寧街10號。而唐寧街10號名義上仍舊是首相官邸,相關的辦公室亦沒有搬離。不過到了後來,由於貝理雅在任內生了第四名孩子,而白高敦又結了婚,兩個家庭都需要更多空間,所以貝理雅進而佔用唐寧街10號,白高敦一家則唯有搬到附近的私人公寓。惟此後皆有類似安排,白高敦任首相後,搬到唐寧街11號,而戴理德財相搬到唐寧街10號。此後,大衛·卡梅倫搬到唐寧街11號,歐思邦財相則搬到唐寧街10號居住。
唐寧街大閘
唐寧街街口的鐵閘
在1989年,唐寧街街口加裝了一道黑色的大鐵閘,以保護當時的首相柴契爾夫人,免受恐怖份子(尤其是愛爾蘭共和軍)的襲擊。在此以前,一般公眾是可以自由出入唐寧街,作為一條連接白廳和聖詹姆士公園的捷徑。大鐵閘至今仍沒有拆除,在2003年更進行了加固工程。
德蕾莎·瑪莉·梅伊[註 1](英語:Theresa Mary May,1956年10月1日-),婚前姓布拉西耶(Brasier),[4]英國保守黨政治家,2016年7月起出任英國首相和保守黨黨魁,1997年至今擔任下議院梅登黑德選區國會議員,並曾於2010年至2016年擔任內政大臣。她是繼柴契爾夫人之後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出任首相的女性。
梅伊畢業於牛津大學聖休學院,1977年至1997年間先後任職於英倫銀行、銀行同業研究組織和付款結算服務公會等金融機構。她於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投身地方政治,除了在1986年至1994年代表保守黨擔任倫敦默頓自治市議員,還於1992年和1994年兩度參與下議院大選,但不成功。1997年,她當選下院國會議員,成功晉身英國國會,並且於翌年加入下院前座成為反對黨教育及就業事務發言人。1998年,她獲邀加入影子內閣,此後歷任影子教育及就業大臣、影子交通地方政府及區域大臣、影子環境及交通大臣、影子家庭大臣和影子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等職。2005年至2009年間,她出任影子下議院領袖,期間分別於2007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婦女部長,以及於2009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此外,她於2002年至2003年出任保守黨主席,是歷來首位擔任該黨主席的女性。 https://bit.ly/2M6wU3u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