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大師豐子愷說自己的老師出家是必然的,並給出了以下理由:「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文學藝術,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https://bit.ly/2YsrkcH
-------------------------------------------
王維和他的輞川別墅-藍田別墅-輞川別業/玉真公主/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Hjv7Cu
-----------------------------
皇家道士姐妹團: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是道士
2015年12月31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83 次
兩位公主當道士的歷史背景:李唐對道教的尊崇 武後崇佛後道教的復興
唐代自第一代皇帝李淵開始,便對道教大力推崇,於唐玄宗時為甚。高祖李淵起兵造反時,民間就流傳著道教讖語:「老子度世,李氏當王」。偏偏,老子也姓李,自然這種特殊的聯繫讓唐代的李姓皇帝產生了一種特別的親切感。而玄宗皇帝自小受到其父睿宗皇帝的影響,道教浸染很深,玄宗自言:「(朕)爰自幼齡,即尚玄默」,到了登基之後,面臨武則天之後佛教勢力的擴張與強勢,對道教的喜愛之外,也多了實用主義的政治考慮。
睿宗、玄宗對道教的推崇,在其皇室家庭內部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主要體現為他的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出家當了道士。金仙公主二十三歲左右,玉真公主二十歲左右,姐妹倆一起向父親唐睿宗提出要出宮做女道士,主要目的是為她們被武後賜死的母親——竇德妃超度。
「華山女仙」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689~732),諱無上道,為唐睿宗李旦女,《新唐書》中排第九位,其墓誌稱其為唐玄宗李隆基八妹。初封西城縣主,進封金仙公主。706年(神龍二年),十八歲的公主度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葉法善為師。金仙公主卒於洛陽開元觀,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陝西蒲城縣)。金仙公主墓誌書丹者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為金仙公主之胞妹。
在電視劇《楊貴妃秘史》中 金巧巧扮演玉真公主
關於金仙公主的生平,據《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曰:「(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可知在唐中宗神龍二年為女道士。另《新唐書》有記載「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又方士史崇玄為師。」「景雲元年十二月十七日,睿宗為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第八女西城公主,第九女昌隆公主,性安虛,神融皎昧,並令入道,奉為天皇天後。宜於京城右造觀,仍以來年正月令二公主入道」。可知時間為景雲二年,公主由西城縣王改為金仙公主。在唐代,親王女為縣主,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稱號。就公主而言,其內部又可按輩分進行分類,早在漢代即已形成了對不同身份的公主的固定稱謂,此後各朝繼續沿稱。唐代的外命婦制度也規定「皇姑為大長公主,正一品;姊妹為長公主,女為公主,皆視一品」。玄宗即位初,公主再進封為長公主。據《金仙長公主墓誌》:「加寶賦一千四百戶焉」。按照唐代有關的制度規定,公主擁有受封戶、享食邑特權。「皇后、諸王、公主食邑,皆有課戶」。在唐代,朝廷主要是依據公主與皇帝的血親關係遠近,並參考一定的長幼輩分來確定受封標準的。按照唐初舊制「公主三百戶,長公主加三百戶,有至六百戶」。玄宗即位之初,重新確定公主的封戶數:「皇妹為公主者,食封一千戶,中宗女亦同。……皇女為公主者賜封五百戶。」但也有一些特例,玄宗胞妹金仙公主就封為「一千四百戶」,可以看出金仙公主當時的社會地位。
與文人交好的玉真公主
作為女道士,玉真公主比姐姐金仙公主還要出名。玉真公主(?~762年),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降世之初,母竇氏被執掌皇權的祖母武則天害死,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撫養。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響,豆蔻年華便入道為女冠,號持盈法師,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封崇昌縣主食租賦。入道後廣遊天下名山,好結有識之士,不僅與司馬承禎、元丹丘等教內人士關係密切,與王維、李白等平民才子亦過從甚密,她曾力薦李白供奉翰林為聖上潛草詔誥。李白曾為玉真公主揮毫寫下《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李白傲視權貴遭讒言而賜金還山,公主鬱鬱寡歡,憤然上書去公主稱號。安史之亂後追尋李白隱居敬亭山。後香消玉殞魂寄斯山,百姓將其安息之地稱為皇姑墳,世代祭拜。李白的「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借讚美敬亭山的同時,蘊含著對玉真公主的深深懷念之情。
華山玉泉院東有仙姑觀,為金仙公主來華山修道的行宮;位於西安市周至縣樓觀台西約 3.5 公里就峪口的延生觀,始建於唐,曾稱玉真觀、玉真祠、升天台,為玉真公主修道的場所
-------------
玉真公主(692年-762年),道號無上真,字玄玄(一說「元元」),號「持盈」,唐朝公主,道士。 唐睿宗和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之女,唐玄宗、金仙公主同母妹。 公主年幼時,母親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即遇害(693年)。 初封崇昌縣主,景雲元年(710年),父親睿宗重定。 獲封昌隆公主。 景雲二年五月辛醜,由昌隆公主改封玉真公主。 後入道,改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 天寶年間又賜號「持盈」。 唐肅宗元年(762年),公主逝世,唐肅宗元年建巳月十二日(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四月)葬萬年縣甯安裡鳳棲原。 [1]
唐玄宗有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兩個公主都在很年輕的時候,自願做了女道士。
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
說起唐朝女道士,讀過雜史野史的都知道,在民間,其另一個名稱就是高級娼妓,比較有名的如魚玄機。 當然,「娼妓」的說法過於簡單化了。 唐朝女權思想走強,一部分女孩不願意嫁人,寧願單身,過更為自由更多選擇的愛情生活。 「女道士」就是比較體面的身份掩飾。 「女道士」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宛如沙龍的女主人。 還有一些女孩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躲一年半載的,再重新配人。
玉真公主作為皇家的女孩,有些不同,她們是有特殊身世的人。
人物生平編輯
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是武則天的孫女。 她的童年,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的。 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沒了母親。 那時候,武則天對自己立的太子,從來都不信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兒子踢下臺。 武則天的婢女團兒,接受收買,誣陷太子的劉皇后和竇皇后,說她們經常半夜三更在屋子裡做咒蠱,詛咒武則天,武則天就派人將太子的後妃殺死在後宮,然後拋屍。 那時候,玉真公主只有二三歲左右。 唐玄宗當皇帝后,多次探尋他們兄妹三人的親生母親——德妃的葬身之處,都沒有結果。
金仙和玉真兩姐妹成長的時候,恰好是宮廷鬥爭最錯綜最血腥的時候,最積極參政最飛揚跋扈的公主,恰好下場最慘。 可以想見,這些她們都耳聞目睹。 姐妹倆又沒了母親的庇護,在宮裡更是處處留心,儘量遠離這些複雜的人事。 她們姐妹倆,在年幼時——可能十一二歲,就開始慕仙學道,嚮往靜修的生活。 玉真公主,很像《紅樓夢》裡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她說:「請入數百家之產,延十年之命」,就是說寧肯放棄一部分公主的待遇,只求延命。 浮華生活是短暫難保的,還不如多活幾年——甚至長生不死——那時很多學道的人,相信這一點。 [1]
相關詩詞編輯
別館苦雨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 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 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這首《玉真仙人詞》是唐朝第一大詩人--李白所作。 這是在開元十七年時,李白和玉真公主見面時寫下的。 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怎麼說也是修道之人。 和道家方面的人頗有些來往。 於是經人推薦,李白得以和玉真公主相會。 太白寫詩豪放不羈,雖然在公主面前,也不失飄逸狂放的本色。 什麼」鳴天鼓「、「騰雙龍」、「弄電行雲」之類的,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一般地浪漫,比起王維那篇拘謹呆板的詩來要好得多。 太白本性就是個飛揚跳脫、風流多情的人物。 《全唐詩》中有李白這樣一首詩,題為:「白微時,募縣小吏。 入令臥內,嘗驅牛經堂下。 令妻怒,將加詰責。 白亟以詩謝雲:素面倚欄鉤,嬌聲出外頭。 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 」我們看,當時的小李白,就敢和縣令夫人調笑。 從詩中看,李白牽了牛跑到縣令的後堂臥室中攪鬧,縣令夫人大概連衣服也沒穿好,就在帳後露出半彎玉臂,探出頭來斥責李白,小李白不但不怕,還嘻皮笑臉地吟了這樣一首詩,詩中也充滿調笑之意,自稱為「牛郎」,把縣令夫人比喻成織女。 由此可見,太白生來就是個風流種子。
所以嘛,當太白遇上玉真公主後,是像花朵遇上雨水,還是像風箏遇上風,我們也很難說得清。 不過太白和玉真肯定會有一些故事的。 可是太白來的時機卻也太不巧了,我們在王維那篇中說過,開元十七年時,王維正好也回到了長安,此時的王維和玉真公主可能正親親熱熱,甜甜蜜蜜哪。 這裡也可以解釋一下這樣一個問題。 有不少人疑惑,為什麼李白和王維雖為同時代的兩大詩人,但他們彼此的詩作中居然誰也沒有提過誰,似乎不在一個時代似的。 按說他們都和孟浩然關係不錯,但為什麼他們之間就沒有什麼來往? 其實答案正在這裡,王維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這種關係,他們當然都不願意答理對方。
說來玉真公主一開始對李白並不是太好,她曾把李白晾在「玉真公主別館」裡好多天,一直不管不問。 玉真公主的住處有好多,像什麼玉真觀、安國觀、山居、別館之類的。 所以她幾個月不來這裡也很稀鬆平常。 李白因此寫了兩首詩,發了一會牢騷後悵然而去
-----------------
金仙公主(689~732),唐代長安人,法號無上道,唐睿宗李旦第八女,母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玄宗胞妹。 陳國公、左武侯大將軍竇抗玄外孫女。 曾祖父光祿大夫、莘國公竇誕,祖父太常少卿、潤州刺史竇孝諶。 公主自幼喪母,深受父兄寵愛。
初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金仙公主。 神龍二年(706年),金仙公主入道,度為女道士。 以道士史崇玄和葉法善為師。 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 以景雲二年歲次辛亥,春正月十八日甲子,于大內歸真觀中,詣三洞大法師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河內郡開國公上柱國太清觀主史尊師受道。 破靈寶自然券,受中盟八秩經四十七卷、真文二籙、佩符策杖。 稱無上洞玄法師。 相隔一年多之後,于先天元年冬十月二十八日,又依史崇玄受上清經籙,稱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師。
金仙公主羽化于洛陽開元觀,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陝西蒲城縣)。 金仙公主墓誌書丹者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為金仙公主之胞妹。
金仙公主(689年-732年8月14日),唐朝公主、女冠,法號無上道,長安人。 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八女,母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玄宗胞妹。 陳國公、左武侯大將軍竇抗玄外孫女。 曾祖父光祿大夫、莘國公竇誕,祖父太常少卿、潤州刺史竇孝諶。 公主自幼喪母,深受父兄寵愛。 博覽百家,通儒學五經,尤耽好老、莊。 常靜居行導引、吐納術,服食藥物,意欲獨身修仙,遂其所願。
初封西城縣主,景雲元年(710年),進封西城公主,景雲二年(711年),改封金仙公主,與玉真公主皆出家為道士, 金仙公主的道觀在長安輔興坊金仙觀,現終南山子午峪金仙觀為其下院。 居觀持齋修道多年,廣搜道教神書秘笈,曾授籙為無上洞玄法師,得太上老君降壇授「真道」。
開元二十年(732年)五月初十日,金仙公主于洛陽道德坊開元觀去世,終年四十四歲,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七月初四日,陪葬橋陵。 她的墓誌為玉真公主所寫。
相關史料編輯
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 景雲初進封。 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又方士史崇玄為師。 崇玄本寒人,是太平公主,得出入禁中,拜鴻臚卿,聲勢光重。 觀始興,詔崇玄護作,日萬人。 群浮屠疾之,以錢數十萬賂狂人段謙冒入承天門,升太極殿,自稱天子。 有司執之,辭曰:「崇玄使我來。 」詔流嶺南,且敕浮屠、方士無兩競。 太平敗,崇玄伏誅。 ——《新唐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
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為什麼當道士,玉真怎麼和李白傳緋聞?
2019-03-04
說這個問題,既可以很嚴肅,也可以很八卦,其中內涵十分廣大、豐富。金仙、玉真二位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同母妹,十六、七歲便向其父唐睿宗自請入道,法號無上道和無上真,其父睿宗為他們姐妹二人分別修建女冠(女道士)觀,金仙觀和玉真觀,據說二觀相對,耗資巨大。後來,二人在終南山等地還有別館,好像也叫玉真觀之類的。
一、先裝一裝嚴肅,擺一擺歷史
1、大唐的國教是什麼?無需懷疑,當然是道教。唐朝自認為是上古聖人皋陶之後,皋陶為理官,因此後代有人以李為姓氏。唐朝更認道教祖師老子李耳為玄祖,崇尚道教在唐朝中後期對其政治的影響十分明顯。唐朝在設有太清宮、太微宮等,由宰相等很重要的官員擔任太清宮使,其實是祭祀玄元皇帝(老子)的重要場所。
2、唐朝的宗教政策簡說。總體來說,除了武則天主政時期,唐朝特別崇信佛教以外,大部分時候唐朝道教的地位都高於佛教等各路宗教。到後來的唐武宗時期,發生了滅佛事件,這是中國宗教史上「三武滅佛」的其中一次。武宗的叔叔唐宣宗奪取唐朝統系後,佛教被恢復,然而宣宗的恢復也是極為克制的。
早在唐高祖李淵後期,李淵就有限制佛教的想法,因為玄武門之變,其想法沒有實施。李世民從內心深處,大概與李淵想法相同。唐高宗時期,因為國家進入全盛,佛道都有很大發展,武則天出於自己的政治目的,大力崇信佛教,但李唐宗室,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反正對道教更感興趣。唐中宗復位後,其弟弟李旦(睿宗)和妹妹太平公主享有很大權力,他們都和道教徒有很多的聯繫。到睿宗、玄宗時期,道教在皇家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佛教。
玄宗晚年,好像對道教、佛教都很感興趣,那是因為他追求養生成仙的理想,對兩家的神秘主義都不排斥。玄宗朝中的佛徒、道士,大部分都是有秘術的人,而並非簡單說一說佛法道典的人,因此佛教的密宗(有神秘法術)遠比僅僅說法的其他各派更受玄宗喜愛。但玄宗心底深處崇信的,仍然是道教。
3、金仙、玉真二位公主的現實地位。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做為玄宗的同母妹,僅僅因為這層身份,便不可能擁有普通女冠(女道士)超脫的地位。二位公主其實在其李氏家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倘若她們僅僅是公主,恐怕會束手束腳得多。有了女冠的身份,她們可以自由接觸唐朝的士人,聯絡李家皇帝和宗室各王、各公主的關係,向他們推薦自己中意的人深入李家朝堂中,其中的影響朋友們自己去想。特別是玉真公主,一直活到唐肅宗繼位後,肅宗故意將她與李隆基隔離起來,不准她們兄妹相見,可想這位公主對唐玄宗的影響和巨大作用。
二、好了,放鬆一下,八卦八卦
1、唐朝女冠(女道士)的生活。她們的確比一般女性自由得多,因此才冒出了魚玄機之類的人,但這和唐朝整體的風氣也有關係。應該說,女冠里肯定也有不少是克己清修的,但金仙、玉真二位公主顯然不是去清修的。
2、二位公主的生活。她們的私生活不好多說,反正,關於玉真公主,兩位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李白和王維都和她傳有緋聞。但星火辰覺得,這不見得是真實的。李白雖然給玉真公主寫了詩,其中的語言還頗讓人誤會,但李白求官、求名心切,將玉真吹捧一番在當時不是什麼稀奇事兒,未必是那方面的仰慕,何況玉真還對他避而不見。而玉真和王維的交道,或者說欣賞,自然有王維的才氣和他對佛理的精研,恐怕更有政治上的因素(畢竟王維的弟弟後來成了宰相)。然而,金仙、玉真二位公主既然天天與士人打交道,又和這些風流才子相應酬,從人性上和當時的風氣上說,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只是,未必就是李白、王維二人,李白的可能性很小,畢竟他這樣性格乖張、過於露骨的人,恐怕不是玉真的菜。
3、二位公主看得到的影響。二位公主早年入道的緣由,說是為了替她們死去的母親祈福,於是唐睿宗同意了,為她們大建宮觀,惹得大臣上諫。其實這些大臣要麼是做做樣子,要麼是不懂唐睿宗和二位公主的苦心。二位公主入道,拜史崇玄為師,未必沒有協調皇室內部關係的原因。史崇玄當時幾乎享有國師的地位,和太平公主關係密切,李隆基鬥敗太平公主後,史崇玄也被處死。朋友們大概可以腦補一下,二位公主在其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了!後來,李隆基屢屢讓二位公主開閣迎客,主持朝中重要的聚會(表面上是非官方的),朋友們又可以腦補一下了。總之,李隆基朝廷里很多重要的人物,未必不是通過這些聚會進入李隆基視野的,這是肯定的。傳說,李隆基和其兄弟姊妹的關係大多很好。其實,他對他的兄弟們還是防著一手的,可對這二位同母妹妹卻放得很開。其中,當然包括她們的私生活,更包括她們的政治生活
------------------------------------
金仙公主玉真公主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HiXeBH
中文名:金仙公主
國 籍:唐朝
民 族:漢族
出生日期:永昌元年(689)
逝世日期:732年8月14日
職 業:唐睿宗李旦的第八女、女真
---------------------
玉真公主(692年-762年),道號無上真,字玄玄(一說“元元”),號“持盈”,唐朝公主,道士。唐睿宗和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之女,唐玄宗、金仙公主同母妹。公主年幼時,母親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即遇害(693年)。初封崇昌縣主,景雲元年(710年),父親睿宗復位。獲封昌隆公主。景雲二年五月辛丑,由昌隆公主改封玉真公主。後入道,改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天寶年間又賜號“持盈”。唐肅宗元年(762年),公主逝世,唐肅宗元年建巳月十二日(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四月)葬萬年縣寧安里鳳棲原。
姓名:李持盈
別稱:玉真公主
所處時代:唐
出生地:長安
出生日期:公元692年
去世日期:公元762年
家庭:唐玄宗胞妹、武則天孫女
人物生平
唐玄宗有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兩個公主都在很年輕的時候,自願做了女道士。
說起唐朝女道士,讀過雜史野史的都知道,在民間,其另一個名稱就是高級娼妓,比較有名的如魚玄機。當然,“娼妓”的說法過於簡單化了。唐朝女權思想走強,一部分女孩不願意嫁人,寧願單身,過更為自由更多選擇的愛情生活。“女道士”就是比較體面的身份掩飾。“女道士”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宛如沙龍的女主人。還有一些女孩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躲一年半載的,再重新配人。
玉真公主皇家的女孩,有些不同,她們是有特殊身世的人。
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是武則天的孫女。她的童年,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的。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沒了母親。那時候,武則天對自己立的太子,從來都不信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兒子踢下台。武則天的婢女團兒,接受收買,誣陷太子的劉皇后和竇皇后,說她們經常半夜三更在屋子裡做咒蠱,詛咒武則天,武則天就派人將太子的后妃殺死在後宮,然後拋屍。那時候,玉真公主只有二三歲左右。唐玄宗當皇帝後,多次探尋他們兄妹三人的親生母親——德妃的葬身之處,都沒有結果。
金仙和玉真兩姐妹成長的時候,恰好是宮廷鬥爭最錯綜最血腥的時候,最積極參政最飛揚跋扈的公主,恰好下場最慘。可以想見,這些她們都耳聞目睹。姐妹倆又沒了母親的庇護,在宮裡更是處處留心,儘量遠離這些複雜的人事。她們姐妹倆,在年幼時——可能十一二歲,就開始慕仙學道,嚮往靜修的生活。玉真公主,很像《紅樓夢》里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她說:“請入數百家之產,延十年之命”,就是說寧肯放棄一部分公主的待遇,只求延命。浮華生活是短暫難保的,還不如多活幾年——甚至長生不死——那時很多學道的人,相信這一點。
相關詩詞
別館苦雨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這首《玉真仙人詞》是唐朝第一大詩人--李白所作。這是在開元十七年時,李白和玉真公主見面時寫下的。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怎么說也是修道之人。和道家方面的人頗有些來往。於是經人推薦,李白得以和玉真公主相會。太白寫詩豪放不羈,雖然在公主面前,也不失飄逸狂放的本色。什麼”鳴天鼓“、“騰雙龍”、“弄電行雲”之類的,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一般地浪漫,比起王維那篇拘謹呆板的詩來要好得多。太白本性就是個飛揚跳脫、風流多情的人物。《全唐詩》中有李白這樣一首詩,題為:“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嘗驅牛經堂下。令妻怒,將加詰責。白亟以詩謝云:素麵倚欄鉤,嬌聲出外頭。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我們看,當時的小李白,就敢和縣令夫人調笑。從詩中看,李白牽了牛跑到縣令的後堂臥室中攪鬧,縣令夫人大概連衣服也沒穿好,就在帳後露出半彎玉臂,探出頭來斥責李白,小李白不但不怕,還嘻皮笑臉地吟了這樣一首詩,詩中也充滿調笑之意,自稱為“牛郎”,把縣令夫人比喻成織女。由此可見,太白生來就是個風流種子。
所以嘛,當太白遇上玉真公主後,是像花朵遇上雨水,還是像風箏遇上風,我們也很難說得清。不過太白和玉真肯定會有一些故事的。可是太白來的時機卻也太不巧了,我們在王維那篇中說過,開元十七年時,王維正好也回到了長安,此時的王維和玉真公主可能正親親熱熱,甜甜蜜蜜哪。這裡也可以解釋一下這樣一個問題。有不少人疑惑,為什麼李白和王維雖為同時代的兩大詩人,但他們彼此的詩作中居然誰也沒有提過誰,似乎不在一個時代似的。按說他們都和孟浩然關係不錯,但為什麼他們之間就沒有什麼來往?其實答案正在這裡,王維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這種關係,他們當然都不願意答理對方。
說來玉真公主一開始對李白並不是太好,她曾把李白晾在“玉真公主別館”里好多天,一直不管不問。玉真公主的住處有好多,像什麼玉真觀、安國觀、山居、別館之類的。所以她幾個月不來這裡也很稀鬆平常。李白因此寫了兩首詩,發了一會牢騷後悵然而去:
家庭成員
父親:唐睿宗
母親:昭成皇后竇氏
次子:鴻臚卿張倜,妻蔡國公主季女
信 仰:道教
封 號:西城縣主、西城公主、金仙公主
父 親:唐睿宗李旦
母 親:竇德妃
同母妹妹:玉真公主
同母哥哥:唐玄宗李隆基
金仙公主——唐睿宗李旦的第八女
金仙公主(689~732),諱無上道,為唐睿宗李旦女,《新唐書》中排第九位,其墓志稱其為唐玄宗李隆基八妹。初封西城縣主,進封金仙公主。706年(神龍二年),十八歲的公主度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葉法善為師。金仙公主卒於洛陽開元觀,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陜西蒲城縣)。金仙公主墓志書丹者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為金仙公主之胞妹。
金仙公主(689年-732年8月14日),諱無上道,唐朝公主,是中國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八女,母竇德妃。
初封西城縣主,景雲元年(710年),進封西城公主,景雲二年(711年),改封金仙公主,與玉真公主皆出傢為道士,金仙公主的道觀在長安輔興坊金仙觀,現為終南山子午峪金仙觀。開元二十年(732年)五月初十日,金仙公主於洛陽道德坊開元觀去世,終年四十四歲,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七月初四日,陪葬橋陵。她的墓志為玉真公主所寫。
相關史料: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又方士史崇玄為師。崇玄本寒人,是太平公主,得出入禁中,拜鴻臚卿,聲勢光重。觀始興,詔崇玄護作,日萬人。群浮屠疾之,以錢數十萬賂狂人段謙冒入承天門,升太極殿,自稱天子。有司執之,辭曰:“崇玄使我來。”詔流嶺南,且敕浮屠、方士無兩競。太平敗,崇玄伏誅。——《新唐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
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689~732),唐代長安人,法號無上道,唐睿宗李旦第八女,母昭成順聖皇后竇德妃,玄宗胞妹。陳國公、左武侯大將軍竇抗玄外孫女。曾祖父光祿大夫、莘國公竇誕,祖父太常少卿、潤州刺史竇孝諶。公主自幼喪母,深受父兄寵愛。
初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金仙公主。神龍二年(706年),金仙公主入道,度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葉法善為師。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以景雲二年歲次辛亥,春正月十八日甲子,於大內歸真觀中,詣三洞大法師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河內郡開國公上柱國太清觀主史尊師受道。破靈寶自然券,受中盟八秩經四十七卷、真文二籙、佩符策杖。稱無上洞玄法師。相隔一年多之後,於先天元年冬十月二十八日,又依史崇玄受上清經籙,稱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師。
金仙公主羽化於洛陽開元觀,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陝西蒲城縣)。金仙公主墓誌書丹者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為金仙公主之胞妹。
中文名稱
金仙公主
國籍
唐朝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長安城
出生日期
永昌元年(689)
逝世日期
開元二十年(732年8月14日)
職業
公主、女冠
信仰
道教
封號
西城縣主、金仙公主、金仙長公主
父親
唐睿宗李旦
母親
昭成皇后竇氏
胞妹
玉真公主
胞兄
唐玄宗李隆基
基本簡介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689年-732年8月14日),諱無上道,唐朝公主,是中國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八女,母竇德妃。
初封西城縣主,景雲元年(710年),進封西城公主,景雲二年(711年),改封金仙公主,與玉真公主皆出家為道士,金仙公主的道觀在長安輔興坊金仙觀,現為終南山子午峪金仙觀。開元二十年(732年)五月初十日,金仙公主于洛陽道德坊開元觀去世,終年四十四歲,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七月初四日,陪葬橋陵。她的墓志為玉真公主所寫。
相關史料
706年(神龍二年)18歲度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葉法善為師,金仙公主卒于洛陽開元觀,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陪葬橋陵(在今陝西蒲城縣)。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又方士史崇玄為師。崇玄本寒人,是太平公主,得出入禁中,拜鴻臚卿,聲勢光重。觀始興,詔崇玄護作,日萬人。群浮屠疾之,以錢數十萬賂狂人段謙冒入承天門,升太極殿,自稱天子。有司執之,辭曰:“崇玄使我來。”詔流嶺南,且敕浮屠、方士無兩競。太平敗,崇玄伏誅。——《新唐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1]
軼事典故編輯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雷音洞上面。唐開元十八年(740)建。坐北朝南,通體高3.5米,全部採用漢白玉石精製而成。基座由塊石砌壘。中間用4塊厚板石組成方形佛龕,正面設券門。門兩側各有浮雕金剛力士一尊。自門向裏,對面石壁上又呈現出一組浮雕,釋迎牟尼端坐中間,兩側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層疊澀檐。塔上有銘文。
金仙公主騎鶴成仙
傳說金仙公主是唐睿宗之女,唐明皇之妹,因不堪宮廷生活,同玉真公主一起出家為道,後入華山修行,住在“大上方”的白雲峰上。據說,已修煉成仙,能騎鶴升天。唐玄宗由于思妹心切,令工匠鑿山成隙,便成了今天的“西元門”。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雲居寺石經山雷音洞上面,建于唐開元十八年(740)。金仙公主塔坐北朝南,通體高3.5米,全部採用漢白玉石精製而成。基座由塊石砌壘。中間用4塊厚板石組成方形佛龕,正面設券門。門兩側各有浮雕金剛力士一尊。自門向裏,對面石壁上又呈現出一組浮雕,釋迎牟尼端坐中間,兩側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層疊澀檐,塔上有銘文。
墓志銘
一、 墓志簡況
此志刻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志蓋齊全,徐嶠奉敕撰,玉真公主書,衛靈鶴檢校鐫勒並篆額,志文楷書,三十三行,行三十二字,志蓋篆書“大唐古(故)金仙長公主志石之銘”十二字,四行,行三字。周邊刻四神像及蔓草花紋。志石現藏陝西省蒲城縣博物館。[2]
二 、金仙長公主生卒年及行實
金仙長公主的生卒年,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隻能根據碑文資料推算。金仙長公主為睿宗之女,昭成皇後竇氏(生前為德妃)所生,是唐玄宗、玉真公主的同母兄妹。據《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以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于洛陽之開元觀,春秋四十有四。”上推四十四年,則金仙公主生于武後永昌元年(689),死于玄宗開元二十年(732)。
關于其生平,據《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曰:“(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可知在唐中宗神龍二年為女道士。另《新唐書》有記載“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景雲初進封。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築觀京師,又方士史崇玄為師。”“景雲元年十二月十七日,睿宗為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第八女西城公主,第九女昌隆公主,性安虛,神融皎昧,並令入道,奉為天皇天後。宜于京城右造觀,仍以來年正月令二公主入道”。可知時間為景雲二年,公主由西城縣王改為金仙公主。在唐代,親王女為縣主,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稱號。就公主而言,其內部又可按輩分進行分類,早在漢代即已形成了對不同身份的公主的固定稱謂,此後各朝繼續沿稱。唐代的外命婦製度也規定“皇姑為大長公主,正一品;姊妹為長公主,女為公主,皆視一品”。玄宗即位初,公主再進封為長公主。據《金仙長公主墓志》:“加寶賦一千四百戶焉”。按照唐代有關的製度規定,公主擁有受封戶、享食邑特權。“皇後、諸王、公主食邑,皆有課戶”。在唐代,朝廷主要是依據公主與皇帝的血親關系遠近,並參考一定的長幼輩分來確定受封標準的。按照唐初舊製“公主三百戶,長公主加三百戶,有至六百戶”。玄宗即位之初,重新確定公主的封戶數:“皇妹為公主者,食封一千戶,中宗女亦同。……皇女為公主者賜封五百戶。”但也有一些特例,玄宗胞妹金仙公主就封為“一千四百戶”,可以看出金仙公主當時的社會地位。
據志“仍于京都雙建道館。錧台北闕,接笙歌于洛濱”。京指長安,都指洛陽。雙建道館即指在長安和洛陽都建有道觀。《唐會要》卷五十:“金仙觀輔興坊。景雲元年十二月十七日。睿宗為第八女西寧公主入道立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長安志》輔興坊金仙女冠觀條:“景雲元年睿宗第八女西城公主第九女昌隆公主並出家為女冠,因立二觀。二年,西城改封金仙公主,昌隆改封玉真公主,所造觀便以金仙玉真為名。”長安在輔興坊,名為金仙觀。墓志文稱金仙公主薨于洛陽之開元觀。《元河南志》道德坊“本曰道訓,北至洛水。隋有秦王浩宅,唐永昌中析河南洛陽二縣立永昌縣,治此坊之東南隅,神龍元年省並,一坊為長寧公主宅及鞠場。景龍女道士觀,南北居半坊之地,金仙公主處焉。” 至于洛陽開元觀是不是在道德坊,開元觀是不是為金仙公主所建需有待進一步考證。 但志文“仍于京都雙建道館,錧台北闕,接笙歌于洛濱”可以得知金仙公主在洛陽也有道觀。壬申之年建午之月為開元二十年五月。丙子之年(開元二十四年)七月四日,陪葬于唐睿宗橋陵。兩年後金仙公主遷葬于陝西橋陵,今陝西蒲城縣。
三、撰寫者及刻工
據墓志可知金仙公主薨于洛陽開元觀。墓志又稱“由中大夫大理少卿集賢院學士上住國賜源縣開國公臣徐嶠奉敕撰”,徐嶠既奉敕撰寫,則是朝廷的大手筆。2004年5月,洛陽市南郊龍門鎮張溝村北出土了盛唐時期徐嶠墓志,為我們了解徐嶠提供了線索。《徐嶠墓志》:“……拜駕部員外郎,轉郎中,遷中書舍人。公上才國行,問望超絕,九皋揚音,一人屬意。自拜尚書郎以後,雖事符薟允,而旨發天心,外掌絲綸,以出納王命,入參顧問,專刊曹國章。因是,特御筆褒美,賜束帛珍玩,不可勝數。”由該墓志可知金仙長公主墓志書丹者一代名人。此志所題“梁州都督府戶曹參軍直集賢院衛靈鶴奉教檢校鐫勒並題篆額”之“奉教檢校鐫勒”的說法在金石中是少見。衛靈鶴其人不見傳,但在1999年秋出土于河南洛陽伊川縣呂店鄉萬安山南麓袁庄村,全稱《唐故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墓志銘並序》,張九齡撰、梁升卿書、衛靈鶴刻。[②]刻者署名衛靈鶴,郎州三川縣丞。金仙公主志衛靈鶴官職為梁州都督府戶曹參軍集賢院于開元廿四年(736)。可見,其以善書刻而名于開元年間。金仙公主蓋四行十二字篆書也頗具特色,其篆書線條方折和圓曲相結合,較有特色。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至穆宗長慶四年(712~824年)的百餘年間是房山刻經的鼎盛時期。此間金仙公主曾奏準贈給雲居寺唐代新舊譯經四千餘卷,又將寺旁麥田、果園及環山林麓賜給該寺作為永久性寺產,以助刻造佛經及日常費用,體現了唐代當時最高統紿者及皇親國戚的支持。《開元釋教錄》的作者智升為送經使,專程到雲居寺,作為幽州刻經的底本,這大大激發了僧人刻經的熱情,成為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玄宗在位長達45年,其宗教政策在前期與後期有著明顯的變化。大致說來,前期的特點是嚴格抑佛,對道教大力扶植,但尚不夠狂熱;後期的特點是,對佛教限製有所放松,開元二十三年,他甚至親自注解佛教經典《金剛經》,並將其頒布佛寺,並聲稱:“不壞之法,真常之性,實在此經”。開元二十六年,他下詔稱:“道、釋二門,皆為聖教,義歸弘濟,禮在尊崇。”玄宗在此把佛教和道教,同視為“聖教”,大有一視同仁的味道。開元二十七年,玄宗下令給僧尼、道士賜物一萬匹,並要求“天下觀寺,每六齋日,宜轉經讀典,懲惡勸善,以闡文教”。故王守泰開元二十八年記載的金仙公主從開元十八年奏聖上請賜經卷,由智升護送經卷到雲居寺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做是玄宗時期宗教政策的一個重要補充實物。
金仙長公主
(1)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銘並序。(2)玉真公主書。
(3)中大夫守大理少卿、集賢院學士、上柱國、慈源縣開國公臣徐嶠奉敕撰。[3]
(4)仰觀景宿,河漢麗其天孫。緬閱虞篇,瀟湘將于帝子。則仙岳遙其碧鏤,軿車秀出於(5)紫微,莫不秩比藩侯,禮同王後。矜榮教舞,恃寵求郎,未有糠秕膏腴,浮雲嬌貴。悟指馬(6)以齊物,歸道德以全真。簡冊之所未傳,斯見于金仙長公主矣。(7)公主諱無上道,(8)太宗文武聖皇帝之曾孫,(9)高宗天皇大帝之孫,(10)睿宗大聖真皇帝之女,(11)今上之第八妹也。粵若帝唐,沓慶重光,故以謀孫翼子,葳蕤典章者也。(12)公主派真氣扵渦水,秉胎教扵文姒,其仙姿也,明月吐扵錦雲,其淑問也,惠風拂扵瓊蘂。(13)先帝昔居藩邸時,封西城縣主,及登極,進冊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14)三受法。若夫金印紫綬,縣主之榮也,緄帶青圭,公主之貴也。固將脫落容服,傲睨徽章,(15)薄蘨卉而不顧,想琪林之可掇,皆公主之志也,節也。先帝亦許之,成之。扵(16)是曳月帔,震虹瑛,詣金闕,階玉京,師大宗,位上清,薦環玦,刻金名,
侶九仙而高視,齊十(17)聖而忘情,不亦休矣。暨主上嗣升大寶,仁先友愛,進封長公主,(18)加實賦一千四百戶焉。仍於京都,雙建道館,館台北闋,接笙歌扵洛濱。珠閣西臨,聆簫(19)曲扵秦野。雖寵光薦及,而沖用塊然,諷蘂書扵紫空,披雲篆扵碧落。餌四明(20)之汋,煉五氣之牙,金華王妃,風遊煙會。然則長生之葯,析王母而未逢;掩心之鏡,訪秦(21)宮而莫覩。遽夭三元之筭,不嘗四劫之瓜。魯館長虛,平原徒在,姑山永曀,遊海莫追,以(22)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扵洛陽之開元觀,春秋卌有四。越以景之年,七月(23)己卯,朔四日壬午,啓舊塋而自洛,即陪葬于橋陵,禮也。宗正假節,蘭台護(24)駕,象物空陳,天倪永謝。十絕霞飜,五軿雲奔,鴻驚洛浦,鶴舞吳軒,指橫橋扵西鎬,陪畢(25)陌扵北原。皇女台兮壽陵園,松聲日暮兮何言。其銘曰:
士師典刑
,政理以平,柱史作吏,道德垂嗣,克誕天孫,允懷仙志。白雲紫休,應希微星。披(27)婺彩月,皎娥暉壽。駐昌容道,高眾愛(筆者按:此句原文脫一字)。孰繼仙籍,價先(28)帝妹。篾彼釣緍,捐其緄帶。首冠霄冕,腰鳴山佩。鸞步瀛宮,鳳迎芝蓋。以今視古,秀出千(29)載。火炎易滅,台高易傾。悟茲為誡,怡然解形。神辭洛浦,簫去秦京。文園陪葬,法侶(30)傷情。傷涕泗兮徒滂沲,山陵相望兮鬱嵯峨,碑字生金兮歲月多,荒阡日暮(31)兮將奈何。
------------------------------
男女道士的地位高於僧尼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HkrMTw
老子科舉必考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Hqp4fc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May 13 Mon 2019 21:47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是道士「老子度世,李氏當王」唐代的外命婦制度也規定「皇姑為大長公主,正一品;姊妹為長公主,女為公主,皆視一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