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天樞-天樞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築」之一,為武則天所鑄的歌功頌德紀念碑,位於皇城端門外,全名叫「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立于皇城之前,表示皇權至高無上,洛陽為權樞所在。 武則天建造天樞,用了10個月時間,耗費銅25萬公斤,耗費鐵165萬公斤,天樞為八角棱柱狀,環繞銅制的蟠龍,高約31.06米,直徑約為3.55米,基層為周長50.29米的鐵山,頂部為騰雲承露銅盤,上置四龍立捧火珠,柱身碑刻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武则天天枢三维建模渲染(Cinema 4D+VRay)|三维|场景|haieagle - 原创作品 - 站酷 (ZCOOL) http://bit.ly/2V83CAv
-----------------
天樞,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築」之一,為武則天所鑄的歌功頌德紀念碑,位於皇城端門外,是皇城中軸線上南部第二個建築物即是天樞,全名叫「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立于皇城之前,表示皇權至高無上,洛陽為權樞所在。 武則天建造的「通天浮圖」天堂被大火焚毀後,武則天集天下之銅,決定在洛陽城建造永久性的不易被火燒毀的紀念物,這棵巨大的銅柱就是天樞。 武則天建造天樞,用了10個月時間,耗費銅25萬公斤,耗費鐵165萬公斤,當時全國一年的銅產量低於16萬公斤,市面上的銅鐵被買光後,只好搜尋洛陽地區鐵制農具熔化來用。 天樞為柱狀,建成後高約31.06米,直徑約為3.55米,柱身八面,每面寬約1.48米。 基層為周長50.29米的鐵山,中部棱柱體環繞銅制的蟠龍,麒麟。 頂部為騰雲承露銅盤,直徑約0.75米,上置四龍立捧火珠,高約3.33米,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臣服國酋長的名字,武則天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本是北斗七星中鬥身第一星。 在醫學上,腹中部,距臍中2寸有「天樞穴」位於腹部中樞。 武則天大周建天樞,寓意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民眾都像眾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
--------------------
天樞是唐朝洛陽城皇宮中軸線上的一座建築。位于皇城南門端門外,是皇城中軸線上南部第二個建築物即是天樞,全名叫"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武則天建造的通天浮圖天堂被大火焚毀後,武則天集天下之銅,決定在洛陽城建造永久性的不易被火燒毀的紀念物,這棵巨大的銅柱就是天樞。
武則天建造天樞,用了10個月時間,耗費銅25萬公斤,耗費鐵165萬公斤,當時全國一年的銅產量低于16萬公斤,市面上的銅鐵被買光後,隻好搜尋洛陽地區鐵製農具熔化來用。天樞建成後,高度30米,直徑為3.6米,底座方台周長為50米。主體部分造型為八棱柱體,中部纏繞銅製蟠龍,上部呈現騰雲姿態,最上面托起一個直徑近9米的銅盤,4個龍人站立其中捧火珠一顆。
天樞本是北鬥七星中鬥身第一星。在醫學上,腹中部,距臍中2寸有"天樞穴"位于腹部中樞。武則天大周建天樞,寓意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民眾都像眾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
簡介
唐高宗駕崩武則天稱帝之後,洛陽城的皇城端門便開始被註入政治意義。這第一件事,便是武則天別出心裁,于證聖元年(695年)在端門前廣場上建造天樞,所謂"天樞"就是"天下中樞"的意思,武則天把洛陽作為正式都城後,為提升洛陽天下中樞的地位,稱洛陽為神都,在洛陽建天樞。
天樞的位置
天樞的位置
將天樞建在皇城端門的門口,原因是洛陽城皇城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呈南北走向,最南端是龍門伊闋,號稱"天闕",往北是外城正門定鼎門,再往北是天津橋,再往北是皇城正門端門,再往北是宮城正門應天門,再往北是萬象神宮明堂、通天浮圖天堂,這條中軸線躺下來,就像一個人體,皇城端門正好位居肚臍附近,好像人體的天樞穴。
中醫認為天樞穴可治療便秘、腹脹、腸麻痹,無論指壓、針灸都有效果。武則天當政5年後,政治體製未理順,武周王朝有病症,反對她的李唐宗室成員,像鑽進她肚子裏的病灶一樣,使她感到難受。她在端門這個所謂的天樞位置上,豎起一根高高的銅鑄天樞,好像要針灸一下,企圖克服頑症,使得政體通暢。
天樞建成後,高度30米,直徑為3.6米,底座方台周長為50米。主體部分造型為八棱柱體,中部纏繞銅製蟠龍,上部呈現騰雲姿態,最上面托起一個直徑近9米的銅盤,4個龍人站立其中捧火珠一顆。
天樞是唐朝一個繞不開的政治符號,天樞位于皇城端門外,端門城門口經常張貼征兵令,城門兩側經常出現各種政令信息,既是信息發布平台,也是官民發表言辭的地方。加上武則天還在天樞題上了"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這一根高高的銅鑄天樞無疑是李唐繞不開的政治標記。在天樞問世22年後,唐玄宗下詔銷毀天樞,工匠"熔其銅鐵,歷月不盡",這個政治符號終于被拔掉了。
高度
關于天樞的高度,《資治通鑒》和《新唐書》的說法應該說是一致的,二書依據的資料是唐代的國史、實錄,比私家筆記所說的尺寸可靠。但《資治通鑒》表述含混、不全,容易讓人誤以為天樞通高105尺。仔細玩味《新唐書》,可知這個數位僅僅是八棱柱部分的高度。棱柱上面有雲蓋。雲蓋上四龍站立,各自身長12尺。四龍所托大珠,直徑10尺。龍爪子不會安放在大珠正中間或正下方,這樣起不到支撐作用,八隻爪子集中到一起也不便施工,因而隻能在大珠下側。這樣,雲蓋、龍和大珠加在一起,高度會超過22尺。棱柱下面有鐵山,高20尺。三部分加在一起,天樞通高至少為147尺。唐製有小尺大尺兩種。小尺合今25釐米,用于測度銅錢一類小型物品。大尺運用很普遍,其長度據王國維的研究以及實測日本所藏唐尺,在今29.3至31.3釐米之間。那麽,天樞的整體高度應超過今130尺,底座周長及面積也可據此推算。至于上部到底是《資治通鑒》所說的承露盤,還是《新唐書》和《大唐新語》所說的雲蓋,我認為作雲蓋更合理一些。承露盤最早是西漢武帝時修造的,在長安建章宮內。武帝好神仙,以為承接甘露,和玉屑飲下,可以長生不老。承露盤的形製有兩種說法。《漢書·郊祀志上》註引蘇林說:"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
《三輔故事》說:承露盤"上有仙人掌承露"。而天樞的銅盤,上下皆無仙人,用以承托四龍和大珠,不是承接甘露。天樞造成後,李嶠寫下一首《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寮應製》詩。《大唐新語》這則資料說:"朝士獻詩者不可勝紀,唯嶠詩冠絕當時。"朝士們的諸多詩作,隻有這一首流傳下來,詩中描寫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資治通鑒》不像《新唐書》那樣說"大珠"、"雲蓋",而是說"火珠"、"騰雲承露盤",大概參考李詩說法而來。然而李詩並沒有說它是承露盤。如果是承露盤,李詩完全可以不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而說"仙盤正承露,高柱欲擎天",須知"正承"二字拗救,符合律詩平仄要求。
官修史書和私家著述對它說法不一。《資治通鑒》卷205說:"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于端門之外,銘紀功德,黜唐頌周。……諸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天冊萬歲元年"夏四月,天樞成。高一百五尺,徑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下為鐵山,周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縈繞之。上為騰雲承露盤,徑三丈,四龍人立捧火珠,高一丈。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工人毛婆羅造模。太後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新唐書·則天武皇後傳》說:"其製若柱,度高一百五尺。""柱顛為雲蓋,出大珠,高丈,圍三之。作四蛟,度丈二尺,以承珠。"鐵山高"二丈","負以銅龍,石鑱怪獸環之"。"無慮用銅鐵二百萬斤"。唐人劉肅《大唐新語》卷8記載天樞的名稱、高度、地點、耗費銅鐵錢幣數目等,又是一種說法,說:"長壽三年(694),則天征天下銅五十萬餘斤,鐵三百三十餘萬,錢二萬七千貫,于定鼎門內鑄八棱銅柱,高九十尺,徑一丈二尺,題曰'大周萬國述德天樞'。紀革命之功,貶皇家之德。天樞下置鐵山,銅龍負載,獅子、麒麟圍繞。上有雲蓋,蓋上施盤龍以托火珠,珠高一丈,圍三丈,金彩熒煌,光侔日月。"《大唐新語》所說的年份,比《資治通鑒》所說天樞造成的年份早一年,應該是指產生議案的年份,因而二者不算矛盾。
歷史記載
天樞"由工人毛婆羅造模",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8介紹幾位擅長塑像者"皆巧絕過人",其中有他,他是"天後時尚方丞"。《新唐書·五行志一》提到"中宗時,……中郎將東夷人毛婆羅",可知他是高麗或新羅人。周紹良主編《唐代墓志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上冊第1116頁載《阿羅撼墓志》,說他"族望波斯國(伊朗)人也。顯慶年中(656-660),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可稱,名聞□□,出使召來至此,即授將軍。……又為則天大聖皇後召諸蕃王建造天樞。"《洛陽新獲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載1990年伊川縣平等鄉樓子溝村出土的《高足酉墓志》,說高足酉是"遼東平壤人",來洛陽後拜為"鎮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證聖元年(即天冊元年)造天樞成,悅豫子來,雕鐫乃就。幹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明珠吐耀,將日月而連輝;祥龍下遊,憑煙雲而矯首。……即封高麗蕃長、漁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阿羅撼、高足酉便屬于姓名可考的"四夷酋長"。可見天樞是中外合資設計建造的建築藝術品。
天樞的性質是政治性的,上引"銘紀功德,黜唐頌周"、"紀革命之功,貶皇家之德"、"頌德"、"述德"及"表皇王而自得"雲雲,足以作為佐證。在唐代,政治性的紀念物在相關人員生前多有建造,稱頌某人的政績、功德,會為他修造頌德碑(遺愛碑),或以他為模特兒修造佛教人物像。《舊唐書·狄仁傑傳》說他當寧州刺史時,"撫和戎夏,人得歡心,郡人勒碑頌德"。蘇頲在洛陽任縣令,有善政,調離後,當地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龍門山雕成一尊等身觀世音石像。張說《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記其事說:"模宰官(縣令)之形儀,現輪王(菩薩)之相好。……盛德相傳,與此山而終始。"但對武則天也這樣做,會顯得不夠規格,隻有建造龐然大物,才符合級別。
洛陽博物館前的天樞
因此,天樞是紀念碑似的建築物。何以命名為"天樞"?天樞(Dubhe)本是北鬥七星中鬥身第一星的名稱,用來比喻國家政柄,第二星叫天璇(Merak)。從天璇用直線連線天樞,延伸至兩星間長度七倍處有一顆星,是為北極星(Polaris)。北鬥七星在不同季節和夜晚不同時間,轉動到天空的不同方位,但無論怎樣轉動,天璇和天樞始終對著北極星,因此,天璇和天樞被稱為指極星。《爾雅·釋天》說:"北極,謂之北辰。"《論語·為政》載孔子話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這是說國君如果以道德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在固定的位置,眾星辰都旋繞和歸向自己,即得到臣民的擁護、敬仰。那麽,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寓意在于吹捧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周邊民族和中原民眾都像指極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忠誠不二。
位置
天樞建造在武則天聽政起居的宮城正南面,才能體現眾星"拱辰"的含義,端門和定鼎門都符合方位,它到底矗立在哪裏。端門是皇城的正南門(遺址應在今洛陽橋北端西),北對宮城正南門應天門(遺址在今周公廟、洛陽報社一帶),南對外郭城正南門定鼎門(遺址在今水磨村正南、古城村正東以及趙村正西南三者交匯處)。從端門到定鼎門七裏多長的大街,叫做定鼎街、天門街或天街。端門南邊臨近天津橋,比起坊裏鱗次櫛比的其它地帶,地勢無疑空曠寬闊得多。天津橋是洛河上的橋梁,當時認為洛河橫穿城中,有銀河之象,銀河又叫天津,天津橋因而得名。說到星宿,難免會提到銀河。
《全唐文》卷459載崔淙《五星同色賦》,說金木水火土五星,"鄰月魄而璀璨,落天津而隱映。朝臨日道,助我後夙興之勤思;暮入天樞,表聖皇夜寐之勤政"。那麽,把天樞修造在洛河旁端門外,不但應合天象,也不受地勢局促的製約,還便于官府就近管理和保護。定鼎門內則不然。鐵山周圍170尺,方的也好圓的也罷,寬度在43至56尺之間,加上圍以石獸,兩邊留出車馬通道,所需寬度應超過100尺。定鼎門內街道兩側,坊裏密密匝匝,哪有空地安置這個龐然大物。據今實測,定鼎門的中門寬24尺,東西兩側9尺外分別開設一門,各寬21尺,故定鼎門總寬應為100尺略多,正好與安置天樞所需寬度相同。
清人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5依據《大唐新語》的說法,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同時指出定鼎街寬百步,即600尺,是定鼎門總寬的五倍多。這哪是街道,簡直是廣場。當今大都市高樓聳立,車輛密集,也沒這麽寬闊的街道。因而定鼎街寬百步的說法,恐怕不可置信。若把天樞修建在定鼎街中間,即便街道的寬度能夠受納,但與定鼎門搭配不協調,會影響市容。在清代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者,並非徐松一人,《全唐詩》的編纂者也持這一觀點。《全唐詩》卷61收錄了李嶠那首詩,所加的按語用的是《大唐新語》的那段文字。清人為什麽寧可相信私家著述的定鼎門內說,而不相信官修史書的端門外說呢?推測起來,大概有三個原因。其一,他們極有可能不相信天樞有正規史書所說的那麽高大,能夠安置在定鼎門內。其二,他們可能誤讀了《大唐新語》這則資料提到的一句詩。這則資料說:"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洛陽尉李休烈賦詩以詠之,曰:'天門街裏倒天樞,火急先須卸火珠。計合一條絲線挽,何勞兩縣索人夫!'先有訛言雲:'一條線挽天樞。'言其不經久也。"如上所說,天街北起端門,南達定鼎門,全長七裏。無論在端門旁還是在定鼎門內,都屬于"天門街裏"。因此,不能看到"天門街裏"的說法,就以為銷毀天樞必然在定鼎門內。其三,他們可能拘泥于李嶠詩中"黃道"、"九門"的說法。李詩雲:"何如萬國會,頌(《大唐新語》作諷)德九門前?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黃道"即崔淙所說的"日道",是太陽視運行軌道,太陽比喻皇帝,因而黃道也指皇帝經行的道路,不會特指某條街道。唐代曾將天津橋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設三橋,天津橋居中,其北是黃道橋,命名依據的是天文學名詞。
天樞廣場
天樞廣場
因此,"灼灼臨黃道"是說天樞立于洛河旁,在日色輝映下光彩閃射。皇城除端門外,還有左掖門、右掖門、賓耀門、麗景門、宣輝門,共有六門。外郭城除定鼎門外,還有長夏門、厚載門、上東門、建春門、永通門、安喜門、徽安門,共有八門。清人是否會把這兩個數位同"頌德九門前"加以比較,選一個近是的說法?李詩說"九門",隻是用天子居處九門的典故代指皇宮。稍後,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說:"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鍾多。"既然"頌德九門前",天樞總該離宮城近一些,在端門外最合適,遠在定鼎門內,怎麽能算得上"前"。
毀滅
神龍元年(705)以來,中宗、睿宗兄弟相繼當政,國號恢復為唐,遷回長安辦公。中宗曾令各州設定大唐中興寺、觀各一所,諫官張景源認為"中興"提法不妥,建議改為"龍興",中宗採納,可見他不敢否定母親的廢唐建周行為。睿宗同他伯仲之間而已。睿宗子玄宗即位後,才大刀闊斧地解決武則天時期的遺留問題,到開元二年銷毀了天樞,雖然最終清除了武周政權帶給唐朝的恥辱,但這座矗立洛陽達20年之久的藝術品,卻隨之化為烏有。
武則天此舉不禁令我們想起了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在羅馬城為自己建立紀功柱的故事。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在時間上大約相差600餘年,但在空間上卻是發生在歐亞大陸的兩端。遺憾的是,圖拉真的石造紀功柱至今還屹立在那裏,向人們展示著古羅馬的輝煌,而武則天的銅鑄紀功柱--天樞,卻在她死後不久,就被盛唐時代的君主唐明皇下令銷毀了:"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 從這一件小小的事情,或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在對待其前輩的創造物上,遠不如羅馬人那樣充滿了仰慕和虔敬的心情。
-----------------------------
佛教?道教?还是景教?武则天的精神世界到底咋回事_【快资讯】 http://bit.ly/2Va2ZXk
武則天的宗教信仰,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在《武瞾與佛教》一文中論之甚詳,該文主要闡述了以下三點:
1、武則天受到她出身隋朝皇室楊家的母親影響,因為隋朝皇室固有的佛教信仰,武則天從小受到佛教薰陶;
2、武則天利用《大雲經》中有兩段文字談到女人可以做國王的說法作為符讖説明自己登基稱帝;
3、唐朝詔令中反映出來的佛教地位的升降。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通天浮屠)
陳寅恪先生的論述精闢而準確,但是如果我們考察更多的資料,武則天的信仰實際上並不是這麼簡單。
首先,武則天與佛教關係確實十分密切。
《舊唐書則天皇帝本紀》記載:
(載初元年七月,)有沙門十人,偽撰《大雲經》,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 制頒于天下,令諸州各置大雲寺,總度僧千人。
《大雲經》經過後人研究,並非偽造,只是其中有「即以女身為王國土」的經文內容,所以成為武則天以女子身份稱帝的理論基礎。
(女皇武則天敕令各州建大雲寺珍藏《大雲經》,涇州改建大興國寺為大雲寺)
武則天稱帝的第一年,在詔書中就這樣寫道:
大雲闡奧,明王國之禎祥;方等發揚,顯自在之丕業。
可見《大雲經》在武則天稱帝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稱帝的第二年,武則天又下詔:
令釋教在道法之前,僧尼處道士女冠之前。
投桃報李,武則天對在自己稱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佛教給予了豐厚的回報。 要知道,李唐王朝因為道教祖師爺老子姓李,一直攀附老子作為祖先,早在武德八年(625),唐高祖詔敘三教先後就這麼說:
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釋教後興,宜崇客禮。 今可老先,次孔,末後釋宗。
所以從武則天的角度,她把三教的次序做了一個大的調整。
後人傳說佛經之前的開經偈就是武則天所作,雖然史料依據不足,但也間接反映出了武則天和佛教的緊密關係。
(传说武则天初阅《华严经》时,给这个大经题了一首开经偈)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命令臣下建造明堂、佛像,但后来因故都被火焚烧。
上面我们说了武则天与佛教确实十分密切,但是,史料反映,等到薛怀义失宠被诛之后,武则天对佛教的热忱有所衰减。
圣历元年(698),武则天下了一道这样的诏书:
佛道二教,同归于善,无为究竟,皆是一宗。
表现出政治上对佛道二教一视同仁的态度。饶选堂(宗颐)先生据此认为:
(武瞾)对二教已无轻重之别。可见后来后对佛教之信仰已衰,未能贯彻到底。由是观之,武后不得谓为佛教之真正信徒。
(武則天在久視元年七月七日來嵩山祈福,遣太監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
上世紀80年代發現于中嶽嵩山峻極峰的武瞾金簡,長36.2釐米,寬8釐米,厚0.1釐米,重223.5克,正面鐫刻雙鉤楷書銘文3行63字:
上言: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 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大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金簡中所說的庚子年就是聖曆三年(700),也是久視元年,原來這一年五月,武則天服用了所謂的「長生藥」,病患稍稍好了一些,所以大赦天下,改元久視。 「久視」就是長生不老的意思,出自《老子》五十九章: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祗,長生久視之道。
服長生藥、改年號、投金簡,幾方面因素結合在一起,反映出武則天對道教也非常推崇。
另一方面,武則天晚年男寵張昌宗被人們拍馬屁稱為仙人王子晉後身,男寵張易之被任命為控鶴府的主管控鶴監,也和道教所謂「控鶴以沖天「有關,種種跡象顯示,武則天對道教的態度有所變化。
(周靈王的太子晉傳說成了仙人,被稱為升仙太子)
說起王子晉,武則天在拜謁所謂升仙太子王子晉塑像後,曾經親制《升仙太子碑並序》長文,署名為「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禦制禦書」,碑連額高1丈7尺4寸,33行,每行66字。 在這兩千多字的行書碑文中,武則天洋洋灑灑暢敘對道教神仙的嚮往,對升仙太子的追慕。
就連那位以犯顏直諫著稱的狄閣老狄仁傑也寫過道教方面的應制詩與武則天唱和:
老臣預陪縣圃宴,餘年方共赤松游。
直道而行的狄仁傑也必須做神仙家姿態與武則天周旋,確實可以反映武則天當時對道教精神世界的沉醉。
但是,这并不像饶选堂先生所说的“后末年多病,改事道教,冀求长生,亦非偶然”,因为从武则天的立场来说,并没有“改”这个因素。
嵩山脚下登封这个地名得之于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但这并不是武则天这时的“创新”,早在高宗年间,高宗就曾经封禅泰山,又欲并封五岳。武则天对道教的尊崇包括了封禅等诸多事项,实则既是政治上的需要,也包括个人求长生的愿望,但这是一以贯之的作为,谈不上从信佛教改为信道教。
罗香林先生曾经撰写《景教徒阿罗憾为武则天皇后营造颂德天枢考》,认为武则天的天枢的建造,出于景教徒也就是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东方亚述教会)信徒之手,有学者以此阐发武则天与景教的关系,但究其实,这最多不过如康熙帝与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的关系,更多的在技术和器物层面,与个人宗教信仰无关。
(天枢,全名叫“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为武则天所铸的歌功颂德纪念碑)
即使是几度舍身寺院的虔诚的佛教徒梁武帝萧衍,政治上也坚持混合儒释道的三教合一思想,到了其晚年更加明显,而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武则天可能个人在信仰有所取舍选择,但是她总体上都是从权力运作的规则出发,所以我们既不能认定她是从虔诚的佛教徒变成道教徒,也并不能抓住某一点说她只是佛教徒或者道教徒。
(唐代皇帝多因服食丹藥而死,只有武則天服藥而享年81歲,算是一個例外)
所以,金輪聖神皇帝和「好樂真道」的大周皇帝只不過是武瞾的不同側面,「對二教已無輕重之別」是她一以貫之的態度,只是在不同時期選擇對不同宗教的傾向和態度,並沒有很根本的信仰變化。
-------------------
明堂天堂與武則天有多少關係!
河南歷史 發佈于 2017-02-19 20:25:33 投訴 閱讀數:281
西元690年,武則天建立武周王朝,定都洛陽。 而這個時候也建立的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木制建築明堂、天堂。 這與武則天當皇帝有著歷史的淵源,而洛陽對於武則天也更加具有特殊的意義,
首先,政治上的原因。 武則天掌權期間,除了長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長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長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陽。 可見洛陽對於武則天之重要,它實際上是武則天的政治大本營。
其次,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陽適宜作國都。 洛陽西接關中盆地,東連華北平原,自古就被稱為「天下之中」。 若就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來說,從洛陽出發,北通幽、燕,西接秦、隴,東達海、岱,南至江淮,距離大體相等。 因此,以洛陽為都可以居中而攝天下。
再次,就經濟原因而言,洛陽所在的關東地區的經濟條件要優於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 安史之亂以前,關東地區已經成為全國最發達的農業地區。 關東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的提高,間接加強了洛陽地位的重要性。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說其中的明堂、天堂建築。 明堂,一座神聖的殿堂,武皇的皇宮正殿,也是高宗遺願中的宮殿。 明堂落成之後天下轟動的盛況,遊客紛至遝來,像極了今天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剛落成時的樣子。 明堂的樣貌至今都是我們所好奇的,這座大唐高樓在詩中慢慢畫出了雛形,從唐朝的中心柱基坑的風骨中就能代表了大唐建築技術無與倫比的傑出成就。
天堂,武皇的禮佛之地,此處是清淨殿堂,與佛教息息相關。 今日的天堂外觀採用仿古建築,內飾處處透著精緻,處處演繹著華麗與富貴,那精美的雕刻,那上好的玉石,那生動的金鳳,就連門把上的圖畫也是栩栩生動,讓人細細品味著。 這是一座融合佛法與藝術的殿堂。 天堂美在大氣磅礴,美在細節精湛,以其華美、深沉的內涵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步一景的畫面,讓我徜徉在天堂的美麗精緻中,不能夠自拔。
而在武則天稱制後改東都為神都、長安為西京,並遷十萬戶居民入洛陽。 同時,武則天繼續加大對都城的擴建和中軸線 的建設,增築神都外郭城,拓建官署,增築上陽宮,翻新神都苑等,並將中軸線上的重要地標命名為「七天」:
天闕:即龍門「伊闕」,位於中軸線的最南端,對應于天上的「天闕星座」。
天街:即「定鼎門大街」,連接宮城正門和郭城正南門「定鼎門」的禦道,寬110米。 「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對應于天上的「天街」星座。
天津:即「天津橋」,隋煬帝時所建。 洛陽就像天帝的居所「紫微宮」,洛水就像天上的「銀河」,其上之橋則喻意通向天庭天子之渡口,故取名「天津橋」。
天樞:立于皇城正門端門外、天津橋頭以北之「萬國頌德」銅鑄紀念碑,高30余米,對應天上的「天樞星」。
天門:即宮城正門「應天門」, 對應天上的「天門」星座。 隋、唐初之時稱「則天門」,睿宗李旦因避其母名諱而改名,晚唐五代時期稱「五鳳樓」,始建于隋煬帝大業元年,李世民取東都時因太過奢華而被焚毀,唐高宗顯慶元年(西元656年)重建。 經考古發掘,「應天門」形制為北京故宮宮城正門「午門」之最初原型。
天宮:即「明堂」,初號「萬象神宮」,重建後曰「通天宮」。 史上體量最大之木構建築,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約88米,唐代建築技術之巔峰巨作;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禮制建築,開創了明堂建築由方到圓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為北京天壇「祈年殿」所延用。
天堂:即禮佛堂「天堂」,內貯大佛,高度估約150米以上,史上最高之木構建築。
明堂天堂與武則天的意義
明堂,位於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一座神聖的殿堂,是宮城的正殿,是武則天一統天下、執掌國柄、溝通天地、感應四時的重要場所,也是高宗遺願中的宮殿。 垂拱四年正月五日(688年春),明堂建成。 明堂氣勢恢弘、壯觀華麗、巍峨參天,有吞天吐地、包羅萬象之氣,武則天於是給明堂起了一個很大氣、莊嚴的名字——萬象神宮。
明堂落成之後天下轟動的盛況,遊客紛至遝來,像極了今天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剛落成時的樣子。 這個大唐最著名的地標和旅遊景點只是偶爾對遊客開放。 明堂的樣貌至今都是我們所好奇的,這座大唐高樓在史書記載中慢慢畫出了雛形,從唐朝的中心柱基坑的風骨中就能代表了大唐建築技術無與倫比的傑出成就。
----------------------------
隋唐洛陽城「七天建築」之一
更多義項
天樞,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築」之一,為武則天所鑄的歌功頌德紀念碑,位於皇城端門外,是皇城中軸線上南部第二個建築物即是天樞,全名叫「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立于皇城之前,表示皇權至高無上,洛陽為權樞所在。 武則天建造的「通天浮圖」天堂被大火焚毀後,武則天集天下之銅,決定在洛陽城建造永久性的不易被火燒毀的紀念物,這棵巨大的銅柱就是天樞。 武則天建造天樞,用了10個月時間,耗費銅25萬公斤,耗費鐵165萬公斤,當時全國一年的銅產量低於16萬公斤,市面上的銅鐵被買光後,只好搜尋洛陽地區鐵制農具熔化來用。 天樞為柱狀,建成後高約31.06米,直徑約為3.55米,柱身八面,每面寬約1.48米。 基層為周長50.29米的鐵山,中部棱柱體環繞銅制的蟠龍,麒麟。 頂部為騰雲承露銅盤,直徑約0.75米,上置四龍立捧火珠,高約3.33米,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臣服國酋長的名字,武則天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本是北斗七星中鬥身第一星。 在醫學上,腹中部,距臍中2寸有「天樞穴」位於腹部中樞。 武則天大周建天樞,寓意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民眾都像眾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
簡介
天枢的位置
天樞的位置
唐高宗駕崩武則天稱帝之後,洛陽城的皇城端門便開始被注入政治意義。 這第一件事,便是武則天別出心裁,于證聖元年(695年)在端門前廣場上建造天樞,所謂「天樞」就是「天下中樞」的意思,武則天把洛陽作為正式都城後,為提升洛陽天下中樞的地位,稱洛陽為神都,在洛陽建天樞[1] 。
西元695年,夏季,四月,朝廷鑄造天樞柱完成,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柱身八面,每面寬五尺。 大柱下面是一座鐵山,周邊長一百七十尺,環繞鐵山的是銅做的蟠龍和麒麟;柱頂上鑄一個騰雲形的承露盤,直徑三丈,四個龍人站在盤上捧火珠,火珠高一丈。 工人毛婆羅造模型,武三思撰文,天樞上刻百官和四夷首領的姓名,太后親自書寫匾額為:「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 [2]
將天樞建在皇城端門的門口,原因是洛陽城皇城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呈南北走向,最南端是龍門伊闋,號稱「天闕」,往北是外城正門定鼎門,再往北是天津橋,再往北是皇城正門端門,再往北是宮城正門應天門,再往北是萬象神宮明堂、 通天浮圖天堂,這條中軸線躺下來,就像一個人體,皇城端門正好位居肚臍附近,好像人體的天樞穴[1] 。
中醫認為天樞穴可治療便秘、腹脹、腸麻痹,無論指壓、針灸都有效果。 武則天當政5年後,政治體制未理順,武周王朝有病症,反對她的李唐宗室成員,像鑽進她肚子裡的病灶一樣,使她感到難受。 她在端門這個所謂的天樞位置上,豎起一根高高的銅鑄天樞,好像要針灸一下,企圖克服頑症,使得政體通暢。
天枢对应“奎宿”中的“天枢星”
天樞對應「奎宿」中的「天樞星」
天樞建成後,高度30米,直徑為3.6米,底座方台周長為50米。 主體部分造型為八棱柱體,中部纏繞銅制蟠龍,上部呈現騰雲姿態,最上面托起一個直徑近9米的銅盤,4個龍人站立其中捧火珠一顆[3] 。
天樞是唐朝一個繞不開的政治符號,天樞位於皇城端門外,端門城門口經常張貼徵兵令,城門兩側經常出現各種政令資訊,既是資訊發佈平臺,也是官民發表言辭的地方。 加上武則天還在天樞題上了「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這一根高高的銅鑄天樞無疑是李唐繞不開的政治標記。 在天樞問世22年後,唐玄宗下詔銷毀天樞,工匠「熔其銅鐵,曆月不盡」,這個政治符號終於被拔掉了[1] 。
天枢在隋唐洛阳城中轴上的位置
天樞在隋唐洛陽城中軸上的位置
高度
武周时期端门外的天枢
武周時期端門外的天樞
關於天樞的高度,《資治通鑒》和《新唐書》的說法應該說是一致的,二書依據的資料是唐代的國史、實錄,比私家筆記所說的尺寸可靠。 但《資治通鑒》表述含混、不全,容易讓人誤以為天樞通高105尺。 仔細玩味《新唐書》,可知這個數位僅僅是八棱柱部分的高度。 棱柱上面有雲蓋。 雲蓋上四龍站立,各自身長12尺。 四龍所托大珠,直徑10尺。 龍爪子不會安放在大珠正中間或正下方,這樣起不到支撐作用,八隻爪子集中到一起也不便施工,因而只能在大珠下側。 這樣,雲蓋、龍和大珠加在一起,高度會超過22尺。 棱柱下面有鐵山,高20尺。 三部分加在一起,天樞通高至少為147尺。 唐制有小尺大尺兩種。 小尺合今25釐米,用於測度銅錢一類小型物品。 大尺運用很普遍,其長度據王國維的研究以及實測日本所藏唐尺,在今29.3至31.3釐米之間。 那麼,天樞的整體高度應超過今130尺,底座周長及面積也可據此推算。 至於上部到底是《資治通鑒》所說的承露盤,還是《新唐書》和《大唐新語》所說的雲蓋,我認為作雲蓋更合理一些。 承露盤最早是西漢武帝時修造的,在長安建章宮內。 武帝好神仙,以為承接甘露,和玉屑飲下,可以長生不老。 承露盤的形制有兩種說法。 《漢書·郊祀志上》注引蘇林說:「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 」
《三輔故事》說:承露盤「上有仙人掌承露」。 而天樞的銅盤,上下皆無仙人,用以承托四龍和大珠,不是承接甘露。 天樞造成後,李嶠寫下一首《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寮應制》詩。 《大唐新語》這則資料說:「朝士獻詩者不可勝紀,唯嶠詩冠絕當時。 」朝士們的諸多詩作,只有這一首流傳下來,詩中描寫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 」《資治通鑒》不像《新唐書》那樣說「大珠」、「雲蓋」,而是說「火珠」、「騰雲承露盤」,大概參考李詩說法而來。 然而李詩並沒有說它是承露盤。 如果是承露盤,李詩完全可以不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而說「仙盤正承露,高柱欲擎天」,須知「正承」二字拗救,符合律詩平仄要求。
洛阳市博物馆前的天枢
洛陽市博物館前的天樞
官修史書和私家著述對它說法不一。 《資治通鑒》卷205說:「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于端門之外,銘紀功德,黜唐頌周。 [4] 諸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 」天冊萬歲元年「夏四月,天樞成。 高一百五尺,徑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 下為鐵山,周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縈繞之。 上為騰雲承露盤,徑三丈,四龍人立捧火珠,高一丈。 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 工人毛婆羅造模。 太后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新唐書·則天武皇后傳》說:「其制若柱,度高一百五尺。 」「柱顛為雲蓋,出大珠,高丈,圍三之。 作四蛟,度丈二尺,以承珠。 [5] 」鐵山高「二丈」,「負以銅龍,石鑱怪獸環之」。 「無慮用銅鐵二百萬斤」。 唐人劉肅《大唐新語》卷8記載天樞的名稱、高度、地點、耗費銅鐵錢幣數目等,又是一種說法,說:「長壽三年(694),則天征天下銅五十萬餘斤,鐵三百三十餘萬,錢二萬七千貫,于定鼎門內鑄八棱銅柱,高九十尺,徑一丈二尺,題曰‘ 大周萬國述德天樞’。 紀革命之功,貶皇家之德。 天樞下置鐵山,銅龍負載,獅子、麒麟圍繞。 上有雲蓋,蓋上施盤龍以托火珠,珠高一丈,圍三丈,金彩熒煌,光侔日月。 」《大唐新語》所說的年份,比《資治通鑒》所說天樞造成的年份早一年,應該是指產生議案的年份,因而二者不算矛盾。 [6]
歷史記載
天枢
天樞
天樞「由工人毛婆羅造模」,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8介紹幾位擅長塑像者「皆巧絕過人」,其中有他,他是「天后時尚方丞」。 [7] 《新唐書·五行志一》提到「中宗時, 中郎將東夷人毛婆羅」,可知他是高麗或新羅人。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上冊第1116頁載《阿羅撼墓誌》,說他「族望波斯國(伊朗)人也。 顯慶年中(656-660),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可稱,名聞□□,出使召來至此,即授將軍。 [8] 又為則天大聖皇后召諸蕃王建造天樞。 」《洛陽新獲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載1990年伊川縣平等鄉樓子溝村出土的《高足酉墓誌》, [9]說高足酉是「遼東平壤人」,來洛陽後拜為「鎮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 「證聖元年(即天冊元年)造天樞成,悅豫子來,雕鐫乃就。 幹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 明珠吐耀,將日月而連輝;祥龍下游,憑煙雲而矯首。 即封高麗蕃長、漁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阿羅撼、高足酉便屬於姓名可考的「四夷酋長」。 可見天樞是中外合資設計建造的建築藝術品。
性質
洛阳博物馆前的天枢
洛陽博物館前的天樞
天樞的性質是政治性的,上引「銘紀功德,黜唐頌周」、「紀革命之功,貶皇家之德」、「頌德」、「述德」及「表皇王而自得」云云,足以作為佐證。 在唐代,政治性的紀念物在相關人員生前多有建造,稱頌某人的政績、功德,會為他修造頌德碑(遺愛碑),或以他為模特兒修造佛教人物像。 《舊唐書·狄仁傑傳》說他當甯州刺史時,「撫和戎夏,人得歡心,郡人勒碑頌德」。 蘇頲在洛陽任縣令,有善政,調離後,當地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龍門山雕成一尊等身觀世音石像。 張說《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記其事說:「模宰官(縣令)之形儀,現輪王(菩薩)之相好。 盛德相傳,與此山而終始。 」 [10]但對武則天也這樣做,會顯得不夠規格,只有建造龐然大物,才符合級別。
因此,天樞是紀念碑似的建築物。 何以命名為「天樞」? 天樞(Dubhe)本是北斗七星中鬥身第一星的名稱,用來比喻國家政柄,第二星叫天璿(Merak)。 從天璿用直線連接天樞,延伸至兩星間長度七倍處有一顆星,是為北極星(Polaris)。 北斗七星在不同季節和夜晚不同時間,轉動到天空的不同方位,但無論怎樣轉動,天璿和天樞始終對著北極星,因此,天璿和天樞被稱為指極星。 《爾雅·釋天》說:「北極,謂之北辰。 」《論語·為政》載孔子話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這是說國君如果以道德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在固定的位置,眾星辰都旋繞和歸向自己,即得到臣民的擁護、敬仰。 那麼,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寓意在於吹捧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周邊民族和中原民眾都像指極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忠誠不二。
位置
天樞建造在武則天聽政起居的宮城正南面,才能體現眾星「拱辰」的含義,端門和定鼎門都符合方位,它到底矗立在哪裡。 端門是皇城的正南門(遺址應在今洛陽橋北端西),北對宮城正南門應天門(遺址在今周公廟、洛陽報社一帶),南對外郭城正南門定鼎門(遺址在今水磨村正南、古城村正東以及趙村正西南三者交匯處)。 從端門到定鼎門七裡多長的大街,叫做定鼎街、天門街或天街。 端門南邊臨近天津橋,比起坊裡鱗次櫛比的其它地帶,地勢無疑空曠寬闊得多。 天津橋是洛河上的橋樑,當時認為洛河橫穿城中,有銀河之象,銀河又叫天津,天津橋因而得名。 說到星宿,難免會提到銀河。
天枢[隋唐洛阳城“七天建筑”之一]
天樞[隋唐洛陽城「七天建築」之一]
《全唐文》卷459載崔淙《五星同色賦》,說金木水火土五星,「鄰月魄而璀璨,落天津而隱映。 朝臨日道,助我後夙興之勤思;暮入天樞,表聖皇夜寐之勤政」。 [11]那麼,把天樞修造在洛河旁端門外,不但應合天象,也不受地勢局促的制約,還便於官府就近管理和保護。 定鼎門內則不然。 鐵山周圍170尺,方的也好圓的也罷,寬度在43至56尺之間,加上圍以石獸,兩邊留出車馬通道,所需寬度應超過100尺。 定鼎門內街道兩側,坊裡密密匝匝,哪有空地安置這個龐然大物。 據今實測,定鼎門的中門寬24尺,東西兩側9尺外分別開設一門,各寬21尺,故定鼎門總寬應為100尺略多,正好與安置天樞所需寬度相同。
天枢广场
天樞廣場
清人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5依據《大唐新語》的說法,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同時指出定鼎街寬百步,即600尺,是定鼎門總寬的五倍多。 [12]這哪是街道,簡直是廣場。 當今大都市高樓聳立,車輛密集,也沒這麼寬闊的街道。 因而定鼎街寬百步的說法,恐怕不可置信。 若把天樞修建在定鼎街中間,即便街道的寬度能夠受納,但與定鼎門搭配不協調,會影響市容。 在清代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者,並非徐松一人,《全唐詩》的編纂者也持這一觀點。 《全唐詩》卷61收錄了李嶠那首詩,所加的按語用的是《大唐新語》的那段文字。 清人為什麼寧可相信私家著述的定鼎門內說,而不相信官修史書的端門外說呢? 推測起來,大概有三個原因。 其一,他們極有可能不相信天樞有正規史書所說的那麼高大,能夠安置在定鼎門內。 其二,他們可能誤讀了《大唐新語》這則資料提到的一句詩。 這則資料說:「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 洛陽尉李休烈賦詩以詠之,曰:‘天門街裡倒天樞,火急先須卸火珠。 計合一條絲線挽,何勞兩縣索人夫! ’先有訛言雲:‘一條線挽天樞。 ’言其不經久也。 」如上所說,天街北起端門,南達定鼎門,全長七裡。 無論在端門旁還是在定鼎門內,都屬於「天門街裡」。 因此,不能看到「天門街裡」的說法,就以為銷毀天樞必然在定鼎門內。 其三,他們可能拘泥于李嶠詩中「黃道」、「九門」的說法。 李詩雲:「何如萬國會,頌(《大唐新語》作諷)德九門前? 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 」「黃道」即崔淙所說的「日道」,是太陽視運行軌道,太陽比喻皇帝,因而黃道也指皇帝經行的道路,不會特指某條街道。 唐代曾將天津橋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設三橋,天津橋居中,其北是黃道橋,命名依據的是天文學名詞。
因此,「灼灼臨黃道」是說天樞立于洛河旁,在日色輝映下光彩閃射。 皇城除端門外,還有左掖門、右掖門、賓耀門、麗景門、宣輝門,共有六門。 外郭城除定鼎門外,還有長夏門、厚載門、上東門、建春門、永通門、安喜門、徽安門,共有八門。 清人是否會把這兩個數字同「頌德九門前」加以比較,選一個近是的說法? 李詩說「九門」,只是用天子居處九門的典故代指皇宮。 稍後,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說:「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鐘多。 」既然「頌德九門前」,天樞總該離宮城近一些,在端門外最合適,遠在定鼎門內,怎麼能算得上「前」。
毀滅
神龍元年(705)以來,中宗、睿宗兄弟相繼當政,國號恢復為唐,遷回長安辦公。 中宗曾令各州設置大唐中興寺、觀各一所,諫官張景源認為「中興」提法不妥,建議改為「龍興」,中宗採納,可見他不敢否定母親的廢唐建周行為。 睿宗同他伯仲之間而已。 睿宗子玄宗即位後,才大刀闊斧地解決武則天時期的遺留問題,到開元二年銷毀了天樞,雖然最終清除了武周政權帶給唐朝的恥辱,但這座矗立洛陽達20年之久的藝術品,卻隨之化為烏有。 [1]
武則天此舉不禁令我們想起了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在羅馬城為自己建立紀功柱的故事。 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在時間上大約相差600餘年,但在空間上卻是發生在歐亞大陸的兩端。 遺憾的是,圖拉真的石造紀功柱至今還屹立在那裡,向人們展示著古羅馬的輝煌,而武則天的銅鑄紀功柱——天樞,卻在她死後不久,就被盛唐時代的君主唐明皇下令銷毀了:「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 」 從這一件小小的事情,或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在對待其前輩的創造物上,遠不如羅馬人那樣充滿了仰慕和虔敬的心情。
但唐玄宗廢天樞,取銅鐵以被軍需,將唐朝拉回正軌,亦無可厚非!
-----------------------
神龍政變中逼武則天退位的五位大臣,為什麼無一人善終?
2019-03-14 由 趣點尼莫 發表于歷史
揭秘:神龍政變中逼武則天退位的五位大臣,為什麼無一人善終?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帝,在她晚年的時候,寵信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由於,武則天減少了與外界的聯繫,漸漸地失去了對朝政的掌控,很多政事都是由張氏兄弟出面處理的。而張氏兄弟的仗勢跋扈,引起了朝臣們的強烈的不滿,一場政變就在悄悄地醞釀著。
在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生了重病,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崔玄暐、袁恕己等大臣商議決定乘機誅殺張易之兄弟二人,逼病重的武則天退位,恢復唐室江山。於是張柬之利用職權之便讓桓彥范和敬暉任羽林軍將軍。如此一來這兩個人便很快見到了當時的太子李顯,李顯同意了他們的計劃。
神龍元年正月的一天,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等人聯合左羽林將軍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楊元琰率領羽林軍五百人來到了玄武門,將軍李湛和李多祚就去迎來了東宮太子李顯。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等人就簇擁著太子李顯向武則天養病的迎仙宮進發。一路無阻,在宮門口,有少量侍衛阻攔,被張柬之率人斬殺後,就直接擁兵闖進宮中。當時,武則天正在迎仙宮集仙殿養病,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也在旁邊陪伴。
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聽到喧譁之身,抽出兵器,衝出大殿察看。二人剛出殿門就被蜂擁而至的羽林軍士兵們砍倒在地,接著,在張柬之的示意下,羽林軍士兵們簇擁著太子李顯圍攏到了武則天的病榻前,逼迫武則天退了位。政變的第四天,李顯正式登上了皇位。政變成功後,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范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所以,這次神龍政變,在歷史上又被稱為「五王政變」。
這次「神龍政變」也得到了後世人們的廣泛支持和認可。政變中只是誅殺了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兄弟,並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流血清洗。其實,當時,有人對張柬之說過,應該趁機誅殺武家人,匡扶李氏,以安民心。可張柬之認為這件事情要留給「新皇帝」李顯來做,這樣可以彰顯李顯的皇帝聲威。但是,就是這樣一猶豫,就錯過了殺武家人的機會,也給這五人留下了災禍。
後來,武三思果然勾結韋皇后,造謠中傷張柬之等人。很不幸的是,當時武三思等人還抓住了敬暉的把柄,如此一來便向李顯告發了張柬之,敬暉等人。震怒之中的李顯,把張柬之等五人都貶了官。敬暉赴任崖州不久就被凌遲處死。接著,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桓彥范、袁恕己二人則被李顯派遣的使者殺害。各位網友,你對此怎樣看,請留言分享。
-------------------------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考釋
隋唐歷史文化 作者:郭紹林 著
摘要:天冊萬歲元年(695)完成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是中外合資設計建造的政治性金屬建築藝術品。 天樞本是北斗七星中鬥身第一星的名稱,用以命名這座建築物,寓意在於吹捧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周邊民族和中原民眾都像指極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忠誠不二。 天樞通高應不少於唐制147尺,《資治通鑒》所說105尺,應是其棱柱部分的高度。 棱柱上面的銅盤應是承托蛟龍大珠的雲蓋,而不是承露盤。 天樞不是矗立在洛陽外郭城正南門定鼎門內,而是在皇城正南門端門外,臨近被稱為天津(銀河)的洛河旁,以應天象,並就近北對武則天聽政起居的宮城,以示"拱辰"。 開元二年(714)唐玄宗予以銷毀,雖然最終清除了武周政權帶給唐朝的恥辱,但這座矗立洛陽達20年之久的藝術品,卻隨之化為烏有。
天冊萬歲元年(695)至開元二年(714),洛陽地面上矗立著一座金屬建築物,叫做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官修史書和私家著述對它說法不一。 《資治通鑒》卷205說:"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于端門之外,銘紀功德,黜唐頌周。 ...... 諸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 "天冊萬歲元年"夏四月,天樞成。 高一百五尺,徑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 下為鐵山,周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縈繞之。 上為騰雲承露盤,徑三丈,四龍人立捧火珠,高一丈。 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 工人毛婆羅造模。 太后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新唐書·則天武皇后傳》說:"其制若柱,度高一百五尺。 ""柱顛為雲蓋,出大珠,高丈,圍三之。 作四蛟,度丈二尺,以承珠。 "鐵山高"二丈","負以銅龍,石鑱怪獸環之"。 "無慮用銅鐵二百萬斤。 "唐人劉肅《大唐新語》卷8記載天樞的名稱、高度、地點、耗費銅鐵錢幣數目等,又是一種說法,說:"長壽三年(694),則天征天下銅五十萬餘斤,鐵三百三十餘萬,錢二萬七千貫,于定鼎門內鑄八棱銅柱,高九十尺,徑一丈二尺, 題曰'大周萬國述德天樞'。 紀革命之功,貶皇家之德。 天樞下置鐵山,銅龍負載,獅子、麒麟圍繞。 上有雲蓋,蓋上施盤龍以托火珠,珠高一丈,圍三丈,金彩熒煌,光侔日月。 "《大唐新語》所說的年份,比《資治通鑒》所說天樞造成的年份早一年。
關於天樞的高度,《資治通鑒》和《新唐書》的說法應該說是一致的,二書依據的資料是唐代的國史、實錄,比私家筆記所說的尺寸可靠。 但《資治通鑒》表述含混、不全,容易讓人誤以為天樞通高105尺。 仔細玩味《新唐書》,可知這個數位僅僅是八棱柱部分的高度。 棱柱上面有雲蓋。 雲蓋上四龍站立,各自身長12尺。 四龍所托大珠,直徑10尺。 龍爪子不會安放在大珠正中間或正下方,這樣起不到支撐作用,八隻爪子集中到一起也不便施工,因而只能在大珠下側。 這樣,雲蓋、龍和大珠加在一起,高度會超過22尺。 棱柱下面有鐵山,高20尺。 三部分加在一起,天樞通高至少為147尺。 唐制有小尺大尺兩種。 小尺合今25釐米,用於測度銅錢一類小型物品。 大尺運用很普遍,其長度據王國維的研究以及實測日本所藏唐尺,在今29.3至31.3釐米之間。 那麼,天樞的整體高度應超過今130尺,底座周長及面積也可據此推算。 至於上部到底是《資治通鑒》所說的承露盤,還是《新唐書》和《大唐新語》所說的雲蓋,我認為作雲蓋更合理一些。 承露盤最早是西漢武帝時修造的,在長安建章宮內。 武帝好神仙,以為承接甘露,和玉屑飲下,可以長生不老。 承露盤的形制有兩種說法。 《漢書·郊祀志上》注引蘇林說:"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 "《三輔故事》說:承露盤"上有仙人掌承露"。 而天樞的銅盤,上下皆無仙人,用以承托四龍和大珠,不是承接甘露。 天樞造成後,李嶠寫下一首《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寮應制》詩。 《大唐新語》這則資料說:"朝士獻詩者不可勝紀,唯嶠詩冠絕當時。 "朝士們的諸多詩作,只有這一首流傳下來,詩中描寫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 "《資治通鑒》不像《新唐書》那樣說"大珠"、"雲蓋",而是說"火珠"、"騰雲承露盤",大概參考李詩說法而來。 然而李詩並沒有說它是承露盤。 如果是承露盤,李詩完全可以不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而說"仙盤正承露,高柱欲擎天",須知"正承"二字拗救,符合律詩平仄要求。
天樞"由工人毛婆羅造模",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8介紹幾位擅長塑像者"皆巧絕過人",其中有他,他是"天后時尚方丞"。 《新唐書·五行志一》提到"中宗時,...... 中郎將東夷人毛婆羅",可知他是高麗或新羅人。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上冊第1116頁載《阿羅撼墓誌》,說他"族望波斯國(伊朗)人也。 顯慶年中(656-660),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可稱,名聞□□,出使召來至此,即授將軍。 ...... 又為則天大聖皇后召諸蕃王建造天樞。 "同書第984-985頁載《泉獻誠墓誌》,說他家自曾祖以來皆是高麗朝廷權臣,他歸唐後,被授以高官,天授"二年(691)二月,奉敕充檢校天樞子來使"。 《洛陽新獲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載1990年伊川縣平等鄉樓子溝村出土的《高足酉墓誌》,說高足酉是"遼東平壤人",來洛陽後拜為"鎮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 "證聖元年(即天冊元年)造天樞成,悅豫子來,雕鐫乃就。 幹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 明珠吐耀,將日月而連輝;祥龍下游,憑煙雲而矯首。 ...... 即封高麗蕃長、漁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阿羅撼、泉獻誠、高足酉便屬於姓名可考的"四夷酋長"。 可見天樞是中外合資設計建造的建築藝術品。
天樞的性質是政治性的,上引"銘紀功德,黜唐頌周"、"紀革命之功,貶皇家之德"、"頌德"、"述德"及"表皇王而自得"云云,足以作為佐證。 在唐代,政治性的紀念物在相關人員生前多有建造,稱頌某人的政績、功德,會為他修造頌德碑(遺愛碑),或以他為模特兒修造佛教人物像。 《舊唐書·狄仁傑傳》說他當甯州刺史時,"撫和戎夏,人得歡心,郡人勒碑頌德"。 蘇頲在洛陽任縣令,有善政,調離後,當地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龍門山雕成一尊等身觀世音石像。 張說《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記其事說:"模宰官(縣令)之形儀,現輪王(菩薩)之相好。 ...... 盛德相傳,與此山而終始。 "但對武則天也這樣做,會顯得不夠規格,只有建造龐然大物,才符合級別。 因此,天樞是紀念碑似的建築物。 何以命名為"天樞"? 天樞(Dubhe)本是北斗七星中鬥身第一星的名稱,用來比喻國家政柄,第二星叫天璿(Merak)。 從天璿用直線連接天樞,延伸至兩星間長度七倍處有一顆星,是為北極星(Polaris)。 北斗七星在不同季節和夜晚不同時間,轉動到天空的不同方位,但無論怎樣轉動,天璿和天樞始終對著北極星,因此,天璿和天樞被稱為指極星。 《爾雅·釋天》說:"北極,謂之北辰。 "《論語·為政》載孔子話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這是說國君如果以道德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在固定的位置,眾星辰都旋繞和歸向自己,即得到臣民的擁護、敬仰。 那麼,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寓意在於吹捧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周邊民族和中原民眾都像指極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忠誠不二。
天樞建造在武則天聽政起居的宮城正南面,才能體現眾星"拱辰"的含義,端門和定鼎門都符合方位,它到底矗立在哪裡? 端門是皇城的正南門(遺址應在今洛陽橋北端西),北對宮城正南門應天門(遺址在今周公廟、洛陽報社一帶),南對外郭城正南門定鼎門(遺址在今水磨村正南、古城村正東以及趙村正西南三者交匯處)。 從端門到定鼎門七裡多長的大街,叫做定鼎街、天門街或天街。 端門南邊臨近天津橋,比起坊裡鱗次櫛比的其它地帶,地勢無疑空曠寬闊得多。 天津橋是洛河上的橋樑,當時認為洛河橫穿城中,有銀河之象,銀河又叫天津,天津橋因而得名。 說到星宿,難免會提到銀河。 《全唐文》卷459載崔淙《五星同色賦》,說金木水火土五星,"鄰月魄而璀璨,落天津而隱映。 朝臨日道,助我後夙興之勤思;暮入天樞,表聖皇夜寐之勤政"。 那麼,把天樞修造在洛河旁端門外,不但應合天象,也不受地勢局促的制約,還便於官府就近管理和保護。 定鼎門內則不然。 鐵山周圍170尺,方的也好圓的也罷,寬度在43至56尺之間,加上圍以石獸,兩邊留出車馬通道,所需寬度應超過100尺。 定鼎門內街道兩側,坊裡密密匝匝,哪有空地安置這個龐然大物。 據今實測,定鼎門的中門寬24尺,東西兩側9尺外分別開設一門,各寬21尺,故定鼎門總寬應為100尺略多,正好與安置天樞所需寬度相同。 清人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5依據《大唐新語》的說法,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同時指出定鼎街寬百步,即600尺,是定鼎門總寬的五倍多。 這哪是街道,簡直是廣場。 當今大都市高樓聳立,車輛密集,也沒這麼寬闊的街道。 因而定鼎街寬百步的說法,恐怕不可置信。 若把天樞修建在定鼎街中間,即便街道的寬度能夠受納,但與定鼎門搭配不協調,會影響市容。 在清代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者,並非徐松一人,《全唐詩》的編纂者也持這一觀點。 《全唐詩》卷61收錄了李嶠那首詩,所加的按語用的是《大唐新語》的那段文字。 清人為什麼寧可相信私家著述的定鼎門內說,而不相信官修史書的端門外說呢? 推測起來,大概有三個原因。 其一,他們極有可能不相信天樞有正規史書所說的那麼高大,能夠安置在定鼎門內。 其二,他們可能誤讀了《大唐新語》這則資料提到的一句詩。 這則資料說:"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 洛陽尉李休烈賦詩以詠之,曰:'天門街裡倒天樞,火急先須卸火珠。 計合一條絲線挽,何勞兩縣索人夫! '先有訛言雲:'一條線挽天樞。 '言其不經久也。 "如上所說,天街北起端門,南達定鼎門,全長七裡。 無論在端門旁還是在定鼎門內,都屬於"天門街裡"。 因此,不能看到"天門街裡"的說法,就以為銷毀天樞必然在定鼎門內。 其三,他們可能拘泥于李嶠詩中"黃道"、"九門"的說法。 李詩雲:"何如萬國會,頌(《大唐新語》作諷)德九門前? 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 ""黃道"即崔淙所說的"日道",是太陽視運行軌道,太陽比喻皇帝,因而黃道也指皇帝經行的道路,不會特指某條街道。 唐代曾將天津橋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設三橋,天津橋居中,其北是黃道橋,命名依據的是天文學名詞。 因此,"灼灼臨黃道"是說天樞立于洛河旁,在日色輝映下光彩閃射。 皇城除端門外,還有左掖門、右掖門、賓耀門、麗景門、宣輝門,共有六門。 外郭城除定鼎門外,還有長夏門、厚載門、上東門、建春門、永通門、安喜門、徽安門,共有八門。 清人是否會把這兩個數字同"頌德九門前"加以比較,選一個近是的說法? 李詩說"九門",只是用天子居處九門的典故代指皇宮。 稍後,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說:"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鐘多。 "既然"頌德九門前",天樞總該離宮城近一些,在端門外最合適,遠在定鼎門內,怎麼能算得上"前"呢?
神龍元年(705)以來,中宗、睿宗兄弟相繼當政,國號恢復為唐,遷回長安辦公。 中宗曾令各州設置大唐中興寺、觀各一所,諫官張景源認為"中興"提法不妥,建議改為"龍興",中宗採納,可見他不敢否定母親的廢唐建周行為。 睿宗同他伯仲之間而已。 睿宗子玄宗即位後,才大刀闊斧地解決武則天時期的遺留問題,到開元二年銷毀了天樞,雖然最終清除了武周政權帶給唐朝的恥辱,但這座矗立洛陽達20年之久的藝術品,卻隨之化為烏有。
(原載《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2004年修改)
--------------------------------------
明堂修建於1300多年前的武周時期,又稱「萬象神宮」,高86米,長寬各90米,始建於公元688年,是武則天在洛陽主要宮殿乾元殿址附會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賀、饗宴、講學辯論之用,即主要用於政治及外交用途,並非起居寢宮,所以說這是武則天的洗澡之處,只是民間戲言。
武則天
公元690年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唐為周,建立武周政權。號「聖神皇帝」,改東都為神都、長安為西京,並遷十萬戶居民入洛陽。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武則天繼續加大對洛陽都城的擴建和中軸線的建設,增築神都外郭城,拓建官署,增築上陽宮,翻新神都苑等,並將中軸線上的重要地標命名為「七天」:
天闕:即龍門「伊闕」,位於中軸線的最南端,對應於天上的「天闕星座」。
天街:即「定鼎門大街」,連接宮城正門和郭城正南門「定鼎門」的御道,寬110米。「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對應於天上的「天街」星座。
天津:即「天津橋」,隋煬帝時所建。洛陽就像天帝的居所「紫微宮」,洛水就像天上的「銀河」,其上之橋則喻意通向天庭天子之渡口,故取名「天津橋」。
天樞:立於皇城正門端門外、天津橋頭以北之「萬國頌德」銅鑄紀念碑,高30餘米,對應天上的「天樞星」。
天門:即宮城正門「應天門」, 對應天上的「天門」星座。隋、唐初之時稱「則天門」,睿宗李旦因避其母名諱而改名,晚唐五代時期稱「五鳳樓」,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李世民取東都時因太過奢華而被焚毀,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重建。經考古發掘,「應天門」形制為北京故宮宮城正門「午門」之最初原型。
應天門
天宮:即「明堂」,初號「萬象神宮」,重建後曰「通天宮」。史上體量最大之木構建築,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約88米,唐代建築技術之巔峰巨作;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禮制建築,開創了明堂建築由方到圓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為北京天壇「祈年殿」所延用。
天堂:即禮佛堂「天堂」。《資治通鑑》有記載,天堂位於明堂北面,共五層,高約120米左右,高於明堂,其內供養有大佛像。由於太高,天堂建成不久,被巨風摧毀。隨後武則天又下令復建,「日役萬人,采木江陵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
武周天堂想像圖
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對天堂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基本搞清了該遺址的形制布局與沿革變化。
2011年,在遺址上,天堂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開工。
重建後的天堂
2014年4月13日起,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天堂」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正式對外開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出於遺址的保護,避免過大的體量對整個遺址公園造成不協調的衝擊,重建後的明堂、天堂在整體造型上和原明堂、天堂有很大差別,最大的差別就是原建築很恢弘,而新修建的則「謙遜」很多。現在遊客可以在新修建的明堂景區一樓玻璃地面下,清楚地看到1300多年前明堂原址中心柱坑、各圈夯土帶的樣子,感受武周時明堂的輝煌。
乾陵「無字碑」
突然有了比較天樞和乾陵「無字碑」的念頭。
一個是武則天生前所造,一個是武則天死後所立,都有紀念碑性質,都巍然屹立,但兩者所體現的「三觀」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說「無字碑」是大徹大悟後的風輕雲淡和「功過任人評說」的自信,天樞就是如日中天時的自我膨脹和目空一切。
無論如何,作為武周時期著名的「七天建築」之一,天樞給洛陽留下了一個光芒四射的印記。在外人的驚嘆聲中,我們收穫了驕傲和自豪。
讓人印象深刻的「蕃夷諸酋」
《新唐書》中記載:「延載二年(公元695年),武三思率蕃夷諸酋及耆老請作天樞,紀太后功德,以黜唐興周,制可。」
又是「蕃夷諸酋」!你還有印象嗎?當初組團請願、強烈要求武則天做皇帝的也有這些人。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
武氏稱帝前,先是「侍御史汲人傅遊藝帥關中百姓九百餘人詣闕上表,請改國號曰周,賜皇帝姓武氏」,後有「百官及帝室宗戚、遠近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合六萬餘人,俱上表如遊藝所請,皇帝亦上表自請賜姓武氏」。
先是擁護武則天當皇帝,後又請求建天樞,這些「夷酋」,怎麼對在李唐宗室眼裏暴虐的女皇如此感恩戴德?
因為武則天對他們好。
我舉一個例子,你看了就能明白武則天是如何處理中央和周邊少數民族關係的,是如何讓少數民族在極強的「獲得感」中心服口服的。
她非常注意提拔和重用少數民族人才,有專家考證,武周時期「從中央到地方,蕃人出身的文武官員,其數目之巨,讓人不可思議,僅充武職的蕃將一項,就當以千計。有姓名可考的,粗略統計,擢將軍、郎將的,不下百餘人」。
「萬國」頌德,高柱承天
對於武三思率「蕃夷諸酋」建天樞的請求,武則天「制可,使納言姚璹(shú)護作,乃大裒(póu)銅鐵合冶之,署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長啥模樣?
《新唐書》中記載:「其制若柱,度高一百五尺,八面,面別五尺,冶鐵象山為之趾,負以銅龍,石鑱(chán)怪獸環之。柱巔為雲蓋,出大珠,高丈,圍三之。作四蛟,度丈二尺,以承珠。其趾山周百七十尺,度二丈,無慮用銅鐵二百萬斤,乃悉鏤群臣、蕃酋名氏其上。」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吧!一根30多米高、8棱的大銅柱,矗立在周長50多米的鐵山上,銅柱上盤繞着銅龍,柱子頂端是直徑近9米的繪有雲紋的銅盤,盤上四龍直立,共同捧着一個巨大的火珠……
如此氣勢雄偉,如此睥睨天下,真有「倚天一出,誰與爭鋒」的王者之風,怪不得天樞建成後,詩人李嶠會在《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寮應制》中由衷讚嘆:「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
這樣一根矗立在端門外的沖天巨柱,象徵了什麼呢?
《晉書·天文志》中曰:「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樞機,陰陽之元本也……又魁第一星曰天樞,二曰璇……」
天樞是北斗七星斗身第一星,象徵皇權。天璇是斗身第二星。直線連接天樞和天璇並向前延伸,可至北極星。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但無論如何,天樞和天璇始終對着北極星。
在武則天的思想里,她就是北極星,「萬國」就是天樞、天璇,始終對着她、臣服於她、忠誠於她。
從姚璹、毛婆羅到阿羅憾、高足酉、泉獻誠
「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圍天樞,立於端門之外……以姚璹為督作使。」
負責天樞建設的叫姚璹。還記得不?明堂被燒毀後,負責重建的也是這個姚璹,可見此人在施工組織和管理方面才能出眾。
歷史上的姚璹,不但有施工組織和管理的才能,還是一個正直敢言的人。
除了明堂和天樞,武則天還鑄造過九鼎和「十二神」。
九鼎建成後,武則天準備將一千兩黃金熔化後塗在上面增加美感,姚璹進諫:「九鼎神器,貴於天質自然。且臣觀其五采煥炳相雜,不待金色以為炫耀。」武則天接受了他的建議。
「工人毛婆羅造模,武三思為文。」
為天樞造模的是毛婆羅,《新唐書》稱其為東夷人。歷史上關於毛婆羅的記載不多,《歷代名畫記》中記載其在武則天時任尚方右丞,「畫跡精妙,格不甚高」。《新唐書》中記載其在唐中宗時又任中郎將。
為建造天樞出力流汗的外蕃人並不只有毛婆羅。
洛陽早年出土的波斯人阿羅憾墓誌上說:「又為則天大聖皇后召諸蕃王,建造天樞……」
1926年出土的高句麗人泉獻誠墓誌上說:「二年二月,奉敕充檢校天樞子來使,兼於玄武門押運大儀銅等事。未畢,會逆賊來俊臣秉弄刑獄,恃搖威勢,乃密於公處求金帛寶物。公惡以賄交,杜而不許。因誣陷他罪,卒以非命……」
20世紀90年代伊川出土的遼東平壤人高足酉墓誌上說:「證聖元年,造天樞成,悅豫子來,雕鐫乃就。干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
這三個人,高足酉「大周天授元年,拜公為鎮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泉獻誠「天授元年九月,制授左衛大將軍……二年二月,奉敕充檢校天樞子來使」,阿羅憾為「右屯衛將軍、上柱國、金城郡開國公」。
這是不是武則天重視與周邊少數民族關係、重用少數民族人才的力證?
天樞最後的結局並不好。
《資治通鑑》中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毀天樞,發匠熔其銅鐵,歷月不盡」。
李隆基要徹底消除奶奶武則天的痕跡和影響,卻給歷史和洛陽留下了無盡遺憾。(洛陽晚報記者 陳旭照)
-----------------
晚年的武則天因志得意滿,逐漸開始耽于享樂,並開始大修宮殿、佛寺,又修建歌功頌德的紀念碑「天樞」于皇城端門外。
老病纏身的武則天長時間不能上朝,對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她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逐漸突破男寵的限制,開始插手朝政。
當時張易之與張昌宗二人倚仗武則天的寵信,專權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甚至連武則天的子侄武承嗣、武三思等都爭相給張易之執鞭轡,叫他五郎而不敢直呼其名。 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僅因與老公武延基和皇兄李重潤一起「嚼舌頭」,議論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與武則天淫亂後宮的事情,不想被張易之的耳目聽到,張易之添油加醋向武則天進讒言,武則天一氣之下,將這三人一起處死。
張易之與張昌宗插手朝政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而永泰公主之死也讓李姓子孫明白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已經對他們產生了巨大威脅,除掉張氏兄弟刻不容緩。
於是一場政變正在醞釀。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因病避居迎仙宮,迎仙宮中只有張易之、張宗昌侍奉武則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內,甚至連宰相也難見到她。
張柬之和桓彥范、敬暉等大臣決定乘武則天病重之時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病重的武則天讓位,復辟唐朝。
2月20日,鳳閣侍郎張柬之、鸞台侍郎崔玄暐(wěi)、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聯絡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等發動政變,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隨即包圍武則天所寢集仙殿, 逼迫武則天退位。
次日,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為監國。 第三天,武則天禪讓。 第四天,李顯正式重定。
政變成功後,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范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暐(wěi)被封為博陵王。
但是這場政變只是誅殺了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以及兩個人的黨羽。 而以武三思為代表的武家人卻幾乎毫髮無損,在朝廷上繼續擔當重任,這為以後張柬之等五人不幸的下場埋下了後患。
不久,張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韋後譖毀,唐中宗一怒之下將他們五個人全部貶官。 敬暉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淩遲處死。 接著,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桓彥范、袁恕己二人則被李顯派遣的使者殺害
-------------------------
古代中國最華麗的「七天建築」,對應著天上的七個星座,震撼世人
2019-02-13 15:59 金 /武則天 /隋唐
秦都咸陽有十二金人,漢都長安有未央宮,隋唐都城洛陽,亦有著震撼世人的建築,有著中國古代最華麗的都城中軸稱號。 史書稱其為「七天建築」,意思不是七天建成的建築,而是和天上七星息息相關的建築,從南到北依次為:天闕(即龍門伊闕)、天街、天門(應天門)、天津(天津橋)、天樞、天宮、天堂。
天闕
龍門,又稱伊闕,天闕本為中國古代的星名,是為天宮的天衢之大道。 天闕(即龍門)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兩岸高山對立,中有江水流動,遠望仿佛天然且宏偉的門闕。
天街
即洛陽定鼎門大街,道路寬闊,一旁種有桃、李、柳、石榴等樹,中間一道為禦道,禦道兩旁是水渠,水渠邊是平民道。
天門
即應天門,洛陽宮城的南正門。 天門之稱,亦是為天帝所居的紫微宮正門。
天津
即天津橋,洛河寓意著「天河」,天津橋橫跨洛河,對應天上的「天津」星座。
天宮
即含元殿,或稱通天宮、明堂(洛陽紫微城正殿),是帝國命運和皇權的象徵。
天堂
又名通天浮屠、天之聖堂、功德堂,一代女皇武則天感應四時、與天溝通的禮佛堂,更是皇宮內的禮佛的重要場所。 天堂外望五層、內觀九層,明暗相間,有著女皇武則天至高無上的地位體現。
天樞
位於宮城外,全名叫「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武則天所鑄的歌功頌德紀念碑。 天樞和十二金人類似,都是費盡當時天下的銅鐵。 天樞的鑄造耗時10個月,用銅25萬公斤,費鐵165萬公斤。 天樞高約31.06米,上面除了武則天自書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還有柱身還刻大唐文武百官和各國首領的名字。
天上七星,地上七天,天人合一,可見修建者的雄心,不止想當人間的帝王,還對天上的天帝之位有興趣。 而這七天建築的下令建造者正是中國千年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這七天建築還都是洛陽都城中軸之上,不差分毫。
大唐有容乃大,萬國之人紛紛前來,各地蠻夷胡人充滿酒肆,身處城內可以看到宏偉震撼的七天建築。 當年武則天神都洛陽的盛況,後來者著實難以想像。 李白白居易李益等詩人不止一次在詩中寫道此景,緬懷著當年盛世
-------------------------
1300年前,武則天在洛陽建的銅製「天樞「被唐玄宗銷毀
2016-08-06 由 華夏古都 發表于歷史
大約在距今幾乎整整1300年前,在洛陽城也發生了一起和昨天凌晨祖國東北角相似的事件。公元695年,武則天在洛陽皇城端門前與洛河天津橋之間的廣場,建造了一根30米高的銅製「天樞」,表明洛陽為權樞所在。20多年後,大約在公元716年前後,唐玄宗居位期間,下詔銷毀天樞「熔其銅鐵,歷月不盡」。
洛陽博物館前復原的「天樞」
唐高宗駕崩武則天稱帝之後,洛陽城的皇城端門便開始被注入政治意義。這第一件事,便是武則天別出心裁,於證聖元年(695年)在端門前廣場上建造天樞,所謂「天樞」就是「天下中樞」的意思,武則天把洛陽作為正式都城後,為提升洛陽天下中樞的地位,稱洛陽為神都。
公元695年,夏季,四月,朝廷鑄造天樞柱完成,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柱身八面,每面寬五尺。大柱下面是一座鐵山,周邊長一百七十尺,環繞鐵山的是銅做的蟠龍和麒麟;柱頂上鑄一個騰雲形的承露盤,直徑三丈,四個龍人站在盤上捧火珠,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羅造模型,武三思撰文,天樞上刻百官和四夷首領的姓名,太后親自書寫匾額為:「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將天樞建在皇城端門的門口,原因是洛陽城皇城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呈南北走向,最南端是龍門伊闋,號稱「天闕」,往北是外城正門定鼎門,再往北是天津橋,再往北是皇城正門端門,再往北是宮城正門應天門,再往北是萬象神宮明堂、通天浮圖天堂,這條中軸線躺下來,就像一個人體,皇城端門正好位居肚臍附近,好像人體的天樞穴。
中醫認為天樞穴可治療便秘、腹脹、腸麻痹,無論指壓、針灸都有效果。武則天當政5年後,政治體制未理順,武周王朝有病症,反對她的李唐宗室成員,像鑽進她肚子裡的病灶一樣,使她感到難受。她在端門這個所謂的天樞位置上,豎起一根高高的銅鑄天樞,好像要針灸一下,企圖克服頑症,使得政體通暢。
天樞建成後,高度30米,直徑為3.6米,底座方台周長為50米。主體部分造型為八稜柱體,中部纏繞銅製蟠龍,上部呈現騰雲姿態,最上面托起一個直徑近9米的銅盤,4個龍人站立其中捧火珠一顆。
天樞是唐朝一個繞不開的政治符號,天樞位於皇城端門外,端門城門口經常張貼徵兵令,城門兩側經常出現各種政令信息,既是信息發布平台,也是官民發表言辭的地方。加上武則天還在天樞題上了「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這一根高高的銅鑄天樞無疑是李唐繞不開的政治標記。在天樞問世22年後,唐玄宗下詔銷毀天樞,工匠「熔其銅鐵,歷月不盡」,這個政治符號終於被拔掉了。
武則天此舉不禁令我們想起了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在羅馬城為自己建立紀功柱的故事。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在時間上大約相差600餘年,但在空間上卻是發生在歐亞大陸的兩端。遺憾的是,圖拉真的石造紀功柱至今還屹立在那裡,向人們展示著古羅馬的輝煌,而武則天的銅鑄紀功柱——天樞,卻在她死後不久,就被盛唐時代的君主唐明皇下令銷毀了:「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 從這一件小小的事情,或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在對待其前輩的創造物上,遠不如羅馬人那樣充滿了仰慕和虔敬的心情。
但唐玄宗廢天樞,取銅鐵以被軍需,將唐朝拉回正軌,亦無可厚非!
----------------
感業寺 武媚娘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DgYtD
武曌[4](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唐高宗的皇后、武周開國皇帝,當代稱則天順聖皇后,或武后(遺詔退稱皇后),後代通稱武則天,并州文水縣人,中國歷史上因執掌君權而得到正史唯一承認的女性皇帝[d]。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遷。唐高宗時復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於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元後與淑妃,得立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天皇李治並稱「二聖」。由於唐高宗患風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開始臨朝,史載「自此內輔國政數十年,威勢與帝無異」,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利用酷吏集團屢次屠殺唐室諸王大臣以求立威,殺害嫌疑對象遍及子、女、媳、婿、孫、孫女、孫婿、庶子、嫡兄、親姊、親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終於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在位時間共14年4個月又5天。晚年惑於內寵,不知當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傑舉薦的後任張柬之與禁衛軍背叛,被迫還位。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同年崩於洛陽上陽宮仙居殿。唐高宗死後從683年實際真正掌權前後22年。武則天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第三長的皇帝(終年82歲),僅次於清高宗(87歲)和梁武帝(86歲)。
武氏本名無記載,為唐開國勳舊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為隋朝宗室楊達之女[5]是武士彠繼室,不見禮於正室諸子。祖籍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十四歲時(貞觀十一年)因貌美而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e]。高宗時為昭儀,後封為皇后,又上尊號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後改名曌[4][f]。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氏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武氏另有廢除的尊號「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聖神皇帝」等。[6]在位期間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國字改年號,一年一號。傳說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是模仿其面容而作
武氏十四歲時,唐太宗聽聞她姿色豔美,將她納入宮中,據《資治通鑑》所載,時在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7]。入宮後,武氏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武氏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g]
武才人與太宗的三位嬪妃燕德妃、楊婕妤、巢王妃楊氏俱為表親。而對於太宗時期武氏在宮中的生活細節,史書並沒有詳細的描述。僅見武氏在晚年時回憶自己為太宗馴馬一事。當時,太宗有名馬獅子驄,又肥又暴躁沒有能調教牠的人。武氏在太宗身邊侍候,對太宗說:「我能制服牠,但是須要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楇,三是匕首。用鐵鞭打它不服,就用楇打牠的頭;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斷牠的喉嚨。」武氏稱太宗壯其之志[8]。複自稱嘗侍太宗,得其書法之妙。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廢,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此後,在太子侍奉太宗湯藥之際,李治見到武才人並悅之。[9]
出家與再入宮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武才人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剃髮出家。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週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與身為比丘尼的武氏相遇。當時與蕭淑妃爭寵的王皇后知悉後,便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氏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蕭淑妃。[h]唐高宗早有此意,當即應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二十七歲的武氏還俗,再度入宮。入宮前武氏已經懷孕,入宮後生下兒子李弘。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後宮中有人放出不利王皇后之謠言,流傳王皇后與其母柳氏(宰相柳奭之姊,柳宗元同族)請來巫師,企圖用魘鎮之術將武昭儀詛咒而死亡。這謠言在無證據下傳到高宗之耳,高宗大怒,並將其母柳氏趕出皇宮,而且欲將武昭儀陞為一品宸妃(唐朝後宮四夫人中本來並無宸妃此封號,而原本的四夫人名額已滿,唐高宗為了武氏,才創宸妃封號),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後不能成事。不久,道德敗壞的中書舍人李義府等人勾結武氏,得知高宗欲行廢皇后而立武昭儀消息,聯絡本已貶官不得再進的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人向唐高宗不斷請求立武昭儀為后,造成群臣支持的表象,廢立之意遂再次萌生。
武氏立后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世勣等朝廷武勛的模稜兩可下,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昭儀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大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因為忌諱武氏曾為父親太宗才人的事實,唐高宗在立后詔書中,稱武氏為父親所賜,「事同政君[10]」。
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后與唐高宗達成共識: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
並稱「二聖」
參政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患上風疾之症,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皇后武氏代理朝政。在麟德元年(664年),高宗與宰相上官儀商議,打算廢掉武氏皇后之位。但上官儀的廢后詔書還未草擬好,武后即已從宦官親信接到消息。她直接來到高宗面前追問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十二月,上官儀被逮捕入獄,不久,即被滅族。
乾封二年(667年)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監國。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武后和高宗並稱天皇天后,名為避先帝、先后之稱,實欲自尊。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議十二事:「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免除長安及其附近地區之徭役)。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場)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喪服)三年(過去是一年)。十、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委任狀)者,無追覈。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提級)申滯。」高宗詔皆施行之。武則天能夠重視農業生產,規定各州縣境內,「田疇墾闢,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所編《兆人本業》農書,頒行天下,影響很大。而武則天執政期間,其宗教政策乃以佛教在道教之上。
上元二年(675年)三月,武后召集大批文人學士,大量修書,先後撰成《玄覽》、《古今內範》、《青宮紀要》、《少陽正範》、《維城典訓》、《紫樞要錄》、《鳳樓新誡》、《孝子傳》、《列女傳》、《內範要略》、《樂書要錄》、《百僚新誡》、《兆人本業》、《臣軌》等書。且密令這批學者參決朝廷奏議,以分宰相之權,時人謂之「北門學士」。時高宗風眩更甚,擬使武后攝政,宰相郝處俊說:「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后乎!」高宗才罷攝政之意。太子李弘深為高宗鍾愛,高宗欲禪位於太子,武后不滿;剛好太子因為蕭淑妃之女義陽、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武后而被幽禁掖庭宮中、年逾21而未嫁,奏請出降,高宗許之,武后甚怒。不久太子死於合璧宮,時人以為武后所毒殺,但亦有說法稱李弘本來病弱而早夭。
廢立與稱制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氏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后被尊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韋后父韋玄貞為侍中(宰相),裴炎力諫不聽,武后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后臨朝稱制,自專朝政。同年九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后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后下令製造銅匭(銅製的小箱子),置於洛陽宮城之前,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同時,又大開告密之門,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國家都要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后都親自接見。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陞官。如所告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同時,武后又先後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獄,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獄,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刑訊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為獎勵告密,若有屬實,武后對告密者破例授官,以賣餅為生的侯思止,因舉發舒王李元名與恆州刺史裴貞謀反,被任命為游擊將軍、侍御史。王弘義,以無德行見稱,告鄉里謀反,擢授游擊將軍、殿中侍御史。
武后掌管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諸王不自安,欲起兵對抗。還未有共識的時候,博州刺史瑯邪王李沖,垂拱四年(688年)八月於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舉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應。武后分遣丘神勣、魏崇裕擊之。瑯邪王李沖起兵七日敗死;九月,越王李貞兵敗自殺。武后想盡除李氏諸王,使周興等審訊之,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譔、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親信等均被誅。
這年命令僧薛懷義率令萬多人,毀乾元殿,建明堂,花了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共三層,上為圓蓋,有條九龍作捧著的姿態。上有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稱為「萬象神宮」。明堂既成,又命僧薛懷義鑄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十人,於明堂北起五層高的天堂來收納這個大像。所花費用以萬億計,政府財政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后,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寶圖」。之後武后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武后當政期間爲了打擊關中著姓預立的「九品中正制」官人法,造成其父系母系皆是「從龍入關」的世家門閥的歷史假象,進一步發展收攏民心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共錄取進士205人,高宗和武后統治期間共錄取一千餘人。平均每年錄取人數比貞觀時增加一倍以上。武后載初元年(690年)武后在洛城殿對貢士親發策問,是「殿試」之始。是年遣「存撫使」十人巡撫諸道,推舉有才之人,一年後共舉薦一百餘人,武后不問出身,全部加以接見,自稱量才任用,或為試鳳閣(中書省)舍人、給事中,或為試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試官制度自此始,時人有「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脫校書郎。」之語。武后雖以官位收買人心,但對不稱己意的人亦會加以罷黜;號稱明察善斷,故當時一部份人亦樂於為武后效力。
建國稱帝
河南博物館所藏武瞾金簡,中國唯一的皇帝金簡。武氏在久視元年(700年)七月七日來嵩山祈福,譴宮廷太監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
次年(690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說武后是彌勒菩薩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武后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命僧人講解,並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於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餘人,亦上表請改國號。武后准所請,改唐為周。在神都則天門登基即位,改元天授,加尊號聖神皇帝,以睿宗為皇嗣,賜姓武氏,以皇太子為皇孫。立武氏祖宗七廟於神都洛陽,追尊周文王廟號曰始祖,諡號文皇帝。立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其餘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同年九月,武則天派右鷹揚衛將軍王孝傑為武威軍總管,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赴西域征討吐蕃。十月,唐軍大勝,連克於闐、疏勒、龜茲、碎葉等安西四鎮,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玆,發兵戍守。
長壽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領請以銅鐵鑄天樞,立於端門外,以歌頌武則天的功德。武則天親題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天樞鑄造歷時八月而成,其形制若柱,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八面,每面各五尺,下為鐵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環繞之;上為騰雲承露盤直徑三丈,盤上四龍直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羅造模,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領之名於其上。用銅鐵二百萬斤,「請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和孫萬榮率兵起義,攻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翽。武則天派將軍曹仁、張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討。由於誤吐蕃伏兵,全軍覆沒。接著,武則天再派武攸宜、王孝傑等率兵討伐,均大敗而歸。神功元年(697年)四月,武則天又派武懿宗、婁師德、沙吒忠義率兵二十萬,討伐契丹。六月,孫萬榮兵敗被殺,契丹餘眾歸降於突厥。
神功元年(697年)武則天使武懿宗審訊劉思禮謀反事,武懿宗說只要劉思禮指出哪些朝士有分謀反,就免其死罪,於是劉思禮誣告宰相李元素、孫元亨等三十六家「海內名士」,皆遭滅族,親舊連坐流竄者千餘人。時人以為武懿宗之殘暴僅次於周興、來俊臣。
是年,來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中宗之妹,武則天唯一長大成人的親生女兒),又欲誣皇嗣李旦及廬陵王李顯與南北衙共同謀反,擬一網打盡。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發其罪行,下獄處以極刑。仇家爭食其肉,不一會就食盡。來俊臣兇狡貪暴網羅無辜,織成反狀,殺人不可勝計。「贓賄如山,冤魂塞路」,武則天亦知天下憤怨,下令數他的罪狀,並沒收其家財。
聖歷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當太子,幾次使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武則天猶豫未決,狄仁傑對武后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后之侄,中宗、睿宗則武后之子)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祭祖於太廟;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祭姑於太廟者」。又勸武則天召還廬陵王(中宗)。武后由是無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乃召廬陵王還東都,皇嗣(睿宗)請遜位於廬陵王,武后立廬陵王為皇太子,命為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率兵擊突厥。武則天信重狄仁傑,常謂之「國老」而不呼其名。狄仁傑好諍諫,武則天每屈意從之。狄仁傑死後,武則天泣曰:「朝堂空矣!」常嘆:「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
武則天晚年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為武則天的新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入侍武則天。二人常傅朱粉、穿著華麗的衣服。武承嗣、武三思等都爭著追捧他們,甚至為他們執鞭牽馬。
中宗長子邵王李重潤(中宗第二次為太子時封為邵王)與其妹永泰郡主及郡主婿武延基竊議張易之兄弟「何得任意入宮」,易之投訴於武則天,武則天敕李重潤、永泰郡主、武延基皆賜死。
神龍革命
更多資訊:神龍革命和乾陵無字碑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臥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於是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餘人,衝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則天退位,史稱「神龍革命」。
武氏被迫禪讓帝位予兒子李顯,是為唐中宗。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
神龍元年十一月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曌崩逝於洛陽上陽宮仙居殿內,享壽八十一歲。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唐乾陵,留無字碑。
武則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VAubU9
首都代表一個國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政治活動的中心城市,對於古代來說更是代表帝王政權的焦點。歷史上經歷過這麼多個朝代,相信不少人都有注意到大部分的王朝都喜歡將都城建設在北方,選在南方的少之又少,究竟是為什麼呢?
不少人都有注意到,歷代王朝在建都時,大都喜歡選擇北方,根據統計,先後有16個王朝選擇在洛陽,10個選擇在西安定都,其他也有像是開封和北京等等北部的區域,只有雲南大理的段氏王朝和選擇在杭州建都的南宋王朝罕見的選擇偏南地區。會選擇北方的原因有很多,對迷信的古人來說,「風水」是其中一點,古代帝王都認為自已是「真龍天子」,因此特別講究「龍脈龍穴」,在風水學中,龍脈指的就是山脈,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山脈多的北方,走向和龍脈非常類似,因此得到許多帝王的青睞。
撇除掉風水不說,在政權不穩定又多戰事的古代,北方地勢高多山脈的特性,雖然比起平坦的南部較不適合居住,但對於首都的戰略位置卻是絕佳的掩護,易守難攻的狀態下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再來,南方氣候多雨潮濕,北方比起來更加乾燥舒服,也因為雨量少、地勢高比較少發生水患。最後則是經濟政治方面,古代農業是國家稅收的主要經濟來源,北部的黃河流域是古代農業的起源地,因此北方農業一直發展的比南方要好,當時主要的敵人也大多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建都在北方能更有效的防禦。古代首都都在北方 為何不選南方? - 歷史 - 話題 http://bit.ly/38NXQe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