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服官服顏色+朝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綠、青/朱、紫、緋、綠、青五種/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300XUnV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為包包「吃土」的你,知道古人用什麼包嗎?|Zi 字媒體 http://bit.ly/302TDA2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人騎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于1296年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圖繪一烏帽朱衣人,騎馬徐行。 人物意態閒雅寧靜,衣紋鐵線描,駿馬造型準確,筆墨工穩,不作誇張
該圖畫一著唐代官服者執鞭騎馬,儀態雍容不凡,很可能是趙孟頫的自寫小像。
幅上有作者款:「元貞丙申歲(1296年)作,子昂。 」鈐朱文印兩方:「趙氏子昂」、「澄懷觀道」。 又自識:「畫固難,識畫尤難。 吾好畫馬,蓋得之于天,故頗盡其能事。 若此圖,自謂不愧唐人。 世有識者,許渠具眼。 大德己亥(1299年)子昂重題。 」卷末自題雲:「自少年便愛畫馬,爾來得見韓千真跡三卷,乃始得其意雲。 」 [2] 
印「趙氏子昂」。 引首有乾隆帝書「深得穩意」4大字。 [3] 
此卷彙集了趙孟頫弟趙孟籲、侄趙由辰、子趙雍和趙奕、孫趙麟趙氏家族五人的題跋。 後隔水自題一段,又有趙孟籲、趙雍、趙奕、趙由辰、趙麟、倪淵、宇文公諒、也先溥化、程郇、陳潤祖、何頤貞、釋文信、朱景淵、清乾隆帝等題跋。 有安國、袁夢鯉、項元汴、王時敏、王掞等收藏印記近200方。 [4] 
創作背景編輯
1296年,趙孟頫因觀唐代韓斡《圉人呈馬圖》而仿作《人騎圖》。 [5] 
藝術鑒賞編輯

赵孟頫人骑图卷 - 故宫博物院 http://bit.ly/2ZRV5oW
【赵孟頫人骑图卷】
  《人骑图》卷,元赵孟頫绘,纸本设色,纵30cm,横52cm。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淳化轩 七玺全
  本幅绘一戴官帽腰系玉带的红袍青年男子骑于马背之上,男子微有髭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优雅自足。马匹孔健有力,左前蹄微起,呈行进之势。画面布局、人物形象和马匹写实画法,都深受唐代画马图影响。
  此图元代收藏情况不明。赵孟頫弟赵孟籲在作于大德三年(1299年)的题跋中说“每一展卷,不能去手”,此卷似曾经其收藏。赵孟頫孙赵麟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的题跋显示,元末此卷藏于平江(今苏州)城内。入明后,有安国、袁梦鲤、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明清之际入王时敏之手,又经其子康熙朝大学士王掞收藏,后入清内府。此卷汇集了赵孟頫弟赵孟籲、侄赵由辰、子赵雍和赵奕、孙赵麟赵氏家族五人的题跋,在赵孟頫的书画作品中并不多见。后隔水自题一段,又有赵孟籲、赵雍、赵奕、赵由辰、赵麟、倪渊、宇文公谅、也先溥化、程郇、陈润祖、何颐贞、释文信、朱景渊、清乾隆帝等题跋。有安国、袁梦鲤、项元汴、王时敏、王掞等收藏印记。
  著录于《寓意编》《穰梨馆过眼录》。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人騎圖》局部(2張)
圖中那穿紅袍的顯貴,應是天子的象徵,而駿馬則是趙孟頫的自喻,表達了他願為良主效勞的儒家濟世思想。 雖然趙孟頫在題識中沒有將這層意思說出來,但于題跋中「世有識者,許渠具眼」一句卻含有雙關之意。 400多年後,當清乾隆帝觀閱此圖時,題詩雲:「神駿固難識,識矣貴善禦;松雪閑作圖,正警予懷處」,將趙孟頫欲說還休的意思和盤托出。 [5] 
構圖
《人騎圖》的人物鞍馬帶有朴拙古意。 畫家使用近似正圓弧的線條組合成馬身,與畫中輕拉韁繩的男子坐姿形成穩定的三角構圖,為畫面帶來穩定的平衡感。 人和馬靜置在空白畫幅中,仿佛凝結了時間。 [6] 
技法
此圖為作者43歲時所作,代表了他早期人物鞍馬風格。 圖中多用鐵線描及遊絲描繪出,細勁秀潤,造型生動自然,體現出濃郁的唐代遺風。 作者在此圖中表現出對唐人畫法的刻意追求和對古人精華的繼承發揚。 他曾經說:「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殆欲盡去宋人筆墨。 」而在自題中更寫到:「此圖不愧唐人」,說明他對自己這幅畫藝術成就的肯定。 [7] 
名家點評編輯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餘輝:畫家著意表現文人含蓄、儒雅和沉穩的個性。 [8] 
歷史傳承編輯
該圖在清代《石渠寶笈續編》、《穰梨館過眼續錄》著錄。 [3] 
此圖元代收藏情況不明。 趙孟頫弟趙孟籲在作于大德三年(1299年)的題跋中說「每一展卷,不能去手」,此卷似曾經其收藏。 趙孟頫孫趙麟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的題跋顯示,元末此卷藏于平江(今蘇州)城內。 入明後,有安國、袁夢鯉、項元汴等人收藏印記。 明清之際入王時敏之手,又經其子康熙朝大學士王掞收藏,後入清內府。 [4]  近代時期因為戰亂流失出宮,1959年由丁燮柔捐獻北京市文化局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 
作者簡介編輯
趙孟頫(1254—1322年),元代畫家、書法家,字子昂,號松雪、水精宮道人,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宋宗室,14歲時以父蔭補真州司戶參軍,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讀學士、榮祿大夫等職,卒贈魏國公,諡文敏。 他對詩文音律無所不通,書畫造詣精深,乃元代的畫壇領袖。 其繪畫取材廣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鳥無不擅長。 他宣導復古,強調「書畫同源」,主張師法自然。 [4]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全圖 https://i2.kknews.cc/SIG=1j2hl96/ctp-vzntr/1528336511591851ss6p699.jpg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https://i2.kknews.cc/SIG=1j2hl96/ctp-vzntr/1528336511591851ss6p699.jpg


唐代官服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

唐代官吏服飾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 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 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 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 以後稍有變更。 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襴,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
唐代十分注重與國內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為此唐人的服飾也出現了自西漢「絲綢之路」以來空前的豐富多彩、瑰麗多姿:袍、襴、襦、衫、貫頭衣、裙、披帛......,應有盡有,可謂是百花齊放、色彩紛呈。 充分顯示出了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文化高漲的鼎盛時期,對以後各朝代及今人的服飾文化之影響非同小可,且源遠流長。
在唐代的軍臣百姓皆穿袍,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長衫、長袍。 當時根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在款式、色彩、圖案上有著嚴格的區別。 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縫製的狹小袖口的袍子與用考究的綢、絲段縫製的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 皇帝的龍袍,又稱黃袍。 用色不可冒犯,用赤、玄、縹、絳、白、黃六色配置。 下屬的臣將及大小官吏選用紫、絳、緋、白、藍等色製成朝服。 這些表現出不同官銜等級、階層地位的服裝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的蟒袍,胸前和背後的正方形圖案就有沿襲唐代官服的傳統
-----------------------
趙孟頫前無古人的經典之作《人騎圖》
2018-07-04 由 
元 趙孟頫《人騎圖》 長52厘米 寬30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 趙孟頫《人騎圖》全卷
1959年,著名收藏家丁燮柔將他所藏的50多件文物捐獻給國家,其中就有這幅《人騎圖》,歷經三十多年的流散,它終於又重新回到紫禁城。
《人騎圖》構圖簡潔,中間畫了一個著唐裝的文人,身穿紅袍,執鞭騎馬,儀態雍容不凡,著意表現文人含蓄儒雅和沉穩的個性。胯下駿馬,膘肥體壯,舉步欲行。整幅畫為了突出人物和馬,沒有畫背景,人物以線描為主,筆法細膩,勁健細挺,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更多地汲取了北宋李公麟的筆韻。
《人騎圖》為趙孟頫四十三歲時所作,是其鞍馬題材的早期作品。《人騎圖》中多用鐵線描及遊絲描繪,細勁秀潤,造型生動自然,體現出濃郁的唐代遺風。作者在此圖中表現出對唐人畫法的刻意追求和對古人精華的繼承發揚。
畫中自題:「吾自少年便愛畫馬,六歲得見韓干真跡三卷,乃始得其意之。」這既能說明畫家長期堅持專研,又體現其從古人身上得到精髓之「意」。 他以刻意的追求和長期的實踐,取得了高超、精湛的技藝,他曾經說:「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殆欲盡去宋人筆墨。」而在自題中更寫到:「此圖不愧唐人」,說明他對自己這幅畫藝術成就的肯定。
畫上有趙孟頫款識:「元貞丙申歲(1296年)作,子昂。」鈐朱文印兩方:「趙氏子昂」、「澄懷觀道。」又自識:「畫固難,識畫尤難。吾好畫馬,蓋得之於天,故頗盡其能事。若此圖,自謂不愧唐人。世有識者,許渠具眼。」大德己亥(1299年)子昂重題:「趙氏子昂。」
卷首有乾隆皇帝書「深得穩意」4大字,後面還有它的題詩。畫上留有趙孟頫和16位藏家題記、清代乾隆皇帝手書,蓋有歷代藏家印記近200方,顯示出收藏家們對這幅畫的喜愛。清《石渠寶笈續編》、《穰梨館過眼續錄》著錄。
《人騎圖》體現了趙孟頫在繪畫史上超越前人的成就。
一是他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艷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人騎圖》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 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盡顯古樸自然之風。
二是他提出以「雲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人騎圖》色彩大膽有力,表現力突出展現出作者對馬的了解及觀察。
三是他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人騎圖》上有作者多次題字,顯現出了獨有的文人氣質。
四是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此圖各種圖印相得益彰。
五是他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這點可以從馬身上看出,此馬膘肥體壯,讓人聯想到蒙古草原之上馳騁的馬兒。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薰陶。但趙孟頫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後,歸故鄉閒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頫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讚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於得准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吳興。趙孟頫在江南閒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閒情逸緻與鮮于樞、仇遠、戴表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於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著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
大德三年(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土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官位雖無升遷,但此職不需離開江南,與文化界聯繫密切,相對儒雅而閒適,比較適合趙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幹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了興趣,拜趙孟頫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次年五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他登基後不久,立即將趙孟頫升為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將趙孟頫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趙氏政治地位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
------------------------------
元 趙孟頫《人騎圖》全卷
2018-06-07 由 宗雅印象 發表于文化
【名稱】人騎圖
【年代】元
【作者】趙孟頫
【現狀】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尺寸】670 X 32 CM
【材質】紙本 設色 手卷
1959 年,著名收藏家丁燮柔將他所藏的 50 多件文物捐獻給國家,其中就有這幅《人騎圖》,歷經三十多年的流散,它終於又重新回到紫禁城。
《人騎圖》構圖簡潔,中間畫了一個著唐裝的文人,身穿紅袍,執鞭騎馬,儀態雍容不凡,著意表現文人含蓄儒雅和沉穩的個性。胯下駿馬,膘肥體壯,舉步欲行。整幅畫為了突出人物和馬,沒有畫背景,人物以線描為主,筆法細膩,勁健細挺,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更多地汲取了北宋李公麟的筆韻。
元 趙孟頫《人騎圖》畫芯
《人騎圖》為趙孟頫四十三歲時所作,是其鞍馬題材的早期作品。《人騎圖》中多用鐵線描及遊絲描繪,細勁秀潤,造型生動自然,體現出濃郁的唐代遺風。作者在此圖中表現出對唐人畫法的刻意追求和對古人精華的繼承發揚。 畫中自題:「吾自少年便愛畫馬,六歲得見韓干真跡三卷,乃始得其意之。」這既能說明畫家長期堅持專研,又體現其從古人身上得到精髓之「意」。他以刻意的追求和長期的實踐,取得了高超、精湛的技藝,他曾經說:「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殆欲盡去宋人筆墨。」而在自題中更寫到:「此圖不愧唐人」,說明他對自己這幅畫藝術成就的肯定。
畫上有趙孟頫款識:「元貞丙申歲(1296 年)作,子昂。」鈐朱文印兩方:「趙氏子昂」、「澄懷觀道。」又自識:「畫固難,識畫尤難。吾好畫馬,蓋得之於天,故頗盡其能事。若此圖,自謂不愧唐人。世有識者,許渠具眼。」大德己亥(1299 年)子昂重題:「趙氏子昂。」
元 趙孟頫《人騎圖》引首
卷首有乾隆皇帝書「深得穩意」4 大字,後面還有它的題詩。畫上留有趙孟頫和16 位藏家題記、清代乾隆皇帝手書,蓋有歷代藏家印記近 200 方,顯示出收藏家們對這幅畫的喜愛。清《石渠寶笈續編》、《穰梨館過眼續錄》著錄。
元 趙孟頫《人騎圖》局部
元 趙孟頫《人騎圖》
《人騎圖》體現了趙孟頫在繪畫史上超越前人的成就。 一是他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艷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人騎圖》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盡顯古樸自然之風。 二是他提出以「雲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人騎圖》色彩大膽有力,表現力突出展現出作者對馬的了解及觀察。 三是他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人騎圖》上有作者多次題字,顯現出了獨有的文人氣質。 四是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此圖各種圖印相得益彰。 五是他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這點可以從馬身上看出,此馬膘肥體壯,讓人聯想到蒙古草原之上馳騁的馬兒。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薰陶。但趙孟頫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後,歸故鄉閒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行台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頫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讚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於得准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吳興。趙孟頫在江南閒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閒情逸緻與鮮于樞、仇遠、戴表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於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著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金龜婿」是指高官厚祿的夫婿,從唐代到清代,「金龜婿」都入了詩詞。 晚唐詩人李商隱 《為有》一詩,寫了打趣女子後悔嫁了「金龜婿」──「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 成了「金龜婿」典故的起源。
「金龜」曾是一種唐代高官佩戴的隨身符標識物,它的前身是金魚符。 佩戴「金龜」是高官的象徵,然而人們說道「金龜婿」打渾說笑,帶著一種明抬暗貶的氣味,到底是怎麼回事?
金鱼符、金龟符,是显达高官的身分识别与象征。图是五代 周文矩《文苑图》卷。图中最左侧人物腰间所配即鱼符(鱼袋)。(公有领域)
金魚符、金龜符,是顯達高官的身分識別與象徵。 圖是五代 周文矩《文苑圖》卷。 圖中最左側人物腰間所配即魚符(魚袋)。 (公有領域)
「金龜婿」典故緣于佩龜符龜袋
「金龜婿」是怎麼來的? 要說說從「金魚符」到「金龜符」演變的緣由。
據《新唐書·志第十四·車服》記載,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始立車輿、衣服之令。 令親王和官員帶隨身魚符,以明貴賤,以應皇上召命。 魚符上題有職位、姓名,進出皇宮要出示魚符驗證正身。 當時魚符只有金、銅兩種,親王的隨身魚符是金的,三品以上官員是銅的。
到了唐高宗時期,高宗恩賜隨身魚袋給五品以上官員。 三品以上官員的魚袋上飾金,叫金魚袋,四品、五品官員的魚袋飾銀,叫銀魚袋。 所以魚袋和魚符都是高官的象徵,尤其是金魚袋、金魚符規格最高。
西元690年10月,武則天擅政改國號周,改元天授,次年,將魚袋改為龜袋、佩魚改為佩龜。 九年後又加規定,職事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過了五年,到了神龍元年,中宗複唐(西元705年),罷了武則天的龜符、龜袋,恢復魚符、魚袋。 (據《舊唐書·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五 輿服》記載)。
記錄歷朝制度的《通典》也記載:「武太后天授元年九月,改內外官所佩魚為龜。 至神龍元年二月,京文武官員五品以上,依舊式佩魚袋。 」也就是說,神龍元年中宗複唐時,將官員的佩飾禮制也改回原本的唐制。
所以龜符、龜袋和金龜符、金龜袋僅用於武則天擅政期間的短短幾年。
在唐代之前,漢代高官的印綬以黃金龜紐作裝飾,「金龜」自古即賦有賢德的光輝。 先秦道家以黃金龜紐為賢者的象徵,先秦道家著作《文子·上德》有這樣的說法:「黃金龜紐,賢者以為佩。 」
汉代太子及诸王的金印以龟纽作装饰。图为一款龟纽玉印(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漢代太子及諸王的金印以龜紐作裝飾。 圖為一款龜紐玉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通典》記載,漢代「太子及諸王金印,龜鈕, 朱綬」。 漢代太子及諸王的金印以龜紐作裝飾,系朱紅絲帶。 東漢時期的著作《蔡中郎集》卷九《讓高陽侯印綬符策表》講到諸侯印綬有這樣的敘述:「金龜紫紱之飾」(紱就是綬),用來代指身分官位。
武則天也可能是假借了漢代黃金龜紐印綬而改制,只不過武則天擅政違背正統,所以她所採用的禮制也不具有正統的地位,使得閃亮的「金龜」、「金龜婿」也蒙塵了。
「金魚」和「金龜」的對比
中唐時,人們漸漸就以「金魚」代指官門、高官顯達。
唐代元稹(西元779年-831年)《自責》詩歎「犀帶金魚束紫袍,不能將命報分毫」,元稹曾為唐穆宗時的宰相,紫袍上的金魚顯示了高貴的官階。
同時代的韓愈(西元768-824年)《示兒》詩,寫到:「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 」韓愈告訴兒子,從玉帶懸掛的金魚袋就能看出來者是否是高官。
從唐到清的歷代,人們也沒有忘記「金魚」象徵的成功境地。 例如清代仝軌詩吟:「四海王新城,金魚心所向」,以「金魚」表示人生努力的目標──登朝堂、佩金魚。
金鱼符 (图片来源: 网络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金魚符 (圖片來源: 網狀圖片/希望之聲合成)
而「金龜」的印記,由於受到武則天的擅權擅政波及,就被後人賦予了一種貶抑、嘲弄味兒, 甚至以「釣金龜婿」打渾說笑。
人們說到「金龜婿」時,一種調侃味兒若隱若現,上述李商隱名作之一《為有》中的「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就是代表。 官高責重,按規定每日要早朝,天未明即起,進宮朝政去,留給妻子「辜負香衾」(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妻子一個人孤零零地守在閨房裡)的悵恨。
宋代賀鑄(西元1052年-1125年,宋太祖賀皇后族孫)《菩薩蠻》更是嘲諷留戀章台花柳的金龜婿,直到馬嘶催早朝,宿醉猶未醒:「章台游冶金龜婿,歸來猶帶醺醺醉。 ...... 不待宿酲銷。 馬嘶催早朝。 」
這些文學中反射出來的對「金龜婿」的嘲弄,意味深長,骨子裡不就是反映「金龜」形成的政權背景的不正統嗎? 因而「金龜婿」也就蒙上陰影,失去了正統正色了。


「金魚符」到「金龜符」「金龜」曾是一種唐代高官佩戴的隨身符標識物,它的前身是金魚符。佩戴「金龜」是高官的象徵,然而人們說道「金龜婿」/「金龜婿」是指高官厚祿的夫婿,從唐代到清代,「金龜婿」都入了詩詞。晚唐詩人李商隱(約公元813年-約858年)《為有》一詩,寫了女子後悔嫁了「金龜婿」──「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成了「金龜婿」典故的起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ZS1Qai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魚袋的一種。金飾,用以盛放金魚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魚袋。 宋 代無魚符,官員公服則系魚袋于帶而垂于后,但不復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議大夫行內侍省常侍、賜紫金魚袋李某,祭于百神之靈。”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近世授觀察使者不帶金魚袋。初名臣 錢若水 拜觀察使,佩魚自若,人皆疑而問之。 若水 勌於酬辯,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問者,輙示之。”參閱《新唐書·車服志》、《宋史·輿服志五》。
比喻高官顯爵。
宋 梅堯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聞南捷》詩:“腰佩金魚服金帶,榻前拜跪稱圣皇。” 明 鄭若庸 《玉玦記·侵南》:“手中持玉節,腰下佩金魚,脫卻戎服。” 清 唐孫華 《次韻答倪草亭》之二:“逢時休羨金魚佩,對景思傾藥王船。”
百科解釋:    
官服分別顏色,從唐代開始是: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大紅)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須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州的長官刺史,亦不拘品級都穿緋袍。這種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廢除,只在帽頂及補服上分別出品級。簡言之,清代公服原則上都是藍色,只在慶典時可以用絳色;外褂平時都是紅青色,素服時改用黑色。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魚袋是中國、日本、朝鮮、越南一種官員配飾。它始於唐朝,按《宋史·輿服志》:「其制自唐始,蓋以為符契也。其始曰魚符...因盛以袋,故曰魚袋」[1]。魚袋在中國至明朝時廢除[1],在朝鮮始於新羅,歷經高麗王朝,至朝鮮王朝時廢除,在越南則出現在李朝、陳朝。在日本,至今仍用於一些宮廷或皇室相關儀式,如日本天皇即位及賀茂祭等,儀式人員穿著束帶時會佩魚袋。
中國
按《事物紀原·魚袋》記載,魚袋制度其實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張岱在《夜航船·日用部》中說即是將魚符放在皮革袋子(古稱「韋」)裏,曹魏時改爲龜形,到了唐高宗時才成爲魚形,用絲製袋子。其制為:「三品以上,其飾金,五品以上,其飾銀」。如《唐會要》說在高宗咸亨三年五月三日,「始令京官四品、五品職事佩銀魚」。其作用主要是在官員出入宮門時驗證其身份[2]。武則天時曾改回原來的龜形,但旋即又恢復魚形。如久視元年十月十三曾定三品以上用金,四品用銀,五品用銅。神龍初年時不限品軼,「賜紫(紫色服飾)則給金魚,賜緋(緋色服飾)則給銀魚」。[1]
宋朝基本沿襲唐朝制度,但也有創新,如宋仁宗又加用玉制,宋神宗時曾賜予岐、嘉二王玉魚及玉帶。《懶真子》的説法是宋朝的魚袋其實只是一個魚形的袋子,內已無魚符:「唐人用袋盛此魚,今人乃以魚為袋之飾,非古制也。」[1]
日本
日本於奈良時代引進唐代服飾制度,至平安時代初期亦參照唐代官服制度,以魚袋作為朝服配件之一,規定親王、諸王、公卿(品秩為三位以上)佩金魚袋,殿上人(品秩為四、五位)佩銀魚袋[3],用作標識身份,袋子用與位袍(官服)材質、顏色相同的絲綢製成。後來失去了標識身份的功能,變成官員在新嘗祭、節會等宮中重大場合、儀式配襯束帶的一種威儀具。後來又出現鍍金、鍍銀魚符,現代儀式所用的魚符是在一塊以鮫魚皮包裹的木材上鑲上金屬魚[4]。
朝鮮
朝鮮魚袋制度始見於三國時代的高句麗,由於史料不足,實際情況不明[5]。新羅於統一新羅末期開始定立魚袋制度[6]。
高麗時代模仿宋朝官服制度制定各級官員服飾。魚袋制度自仁宗時期實施,分為金、銀兩種魚袋[5]。毅宗時公服制度完備,規定文官四品以上佩金魚袋,常參六品以上佩銀魚袋,獲國王特賜者則例外。都護牧、判官、知州以上皆帶魚袋,材質按照本身品秩而定[7][8]。朝鮮王朝初期沿用高麗制度,官服佩魚袋,世宗時期廢除。
越南
越南魚袋制度始見於李朝,《歷朝憲章類誌·禮儀志》記載,李朝仿效宋朝章服制度,賜緋魚袋、金魚袋予官員。陳朝沿襲李朝制度,有不少文獻記載當時官員獲賜緋魚袋和紫金魚袋,陳朝後再無關於魚袋的記載[9]。


金魚袋的描述
(1).魚袋的一種。 金飾,用以盛放金魚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魚袋。 宋 代無魚符,官員公服則系魚袋于帶而垂于後,但不復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議大夫行內侍省常侍、賜紫金魚袋李某,祭于百神之靈。 」 宋 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近世授觀察使者不帶金魚袋。 初名臣 錢若水 拜觀察使,佩魚自若,人皆疑而問之。 若水 勌於酬辯,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問者,輙示之。 」參閱《新唐書·車服志》、《宋史·輿服志五》。
(2).比喻高官顯爵。 宋 梅堯臣《十一日垂拱殿起居聞南捷》詩:「腰佩金魚服金帶,榻前拜跪稱聖皇。 」 明 鄭若庸《玉玦記·侵南》:「手中持玉節,腰下佩金魚,脫卻戎服。 」 清 唐孫華《次韻答倪草亭》之二:「逢時休羨金魚佩,對景思傾藥王船。 」


何謂「紅得發紫」:以官服顏色隱喻官位升遷
2016/12/12 來源:趣歷史網
「大紅大紫」和「紅得發紫」都是比喻人生顯赫如日中天,那麼為什麼不用別的顏色來形容,而非要用紅色和紫色呢?這跟中國古代對顏色的定義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關。
中國古代把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兩種,正色是指青、赤、黃、白、黑5種純正的顏色,間色是指紺(紅青色)、紅(淺紅色)、縹(淡青色)、紫、流黃(褐黃色)5種正色混合而成的顏色。正色和間色成為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絲毫不得混用,比如孔子曾說「紅紫不以為褻服」,不能用紅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時的便服。
唐代官服(資料圖)
作為間色的紫色本來是卑賤之色,《釋名·釋采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偏偏喜歡紫色。
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於當時5匹生絹也買不到一匹紫色布。
齊桓公看到這種現象十分擔心,於是管仲勸他不要再穿紫衣,「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然而,齊桓公始創的這個傳統卻流傳了下來,南北朝時期創立了五等官服制度:朱、紫、緋(深紅色)、綠、青。以唐代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著深緋色,五品著淺緋色,六品著深綠色,七品著淺綠色,八品著深青色,九品著淺青色。
唐代官服(資料圖)
武則天當政時期,有一個叫傅遊藝的官員擅長拍馬屁,一年之間自青而綠而朱而紫,時人號為「四時仕宦」。而白居易的著名詩句「江州司馬青衫濕」,被貶官後的詩人只有穿「青衫」的資格。
----------------------------
趙孟頫特展第二期展品中的《人騎圖》與第一期的《紅衣羅漢》一樣描繪精簡,整幅卷軸上卻有二十余則題記跋文和歷代收藏家、鑒賞家的將近200方印章。 美術史中的鞍馬繪畫不計其數,而這幅乍看上去並不怎麼驚豔的小尺寸作品,僅憑單人匹馬,何以被歷代文人奉若珍寶呢? 當我們破解題跋中的典故密碼,還原這幅畫產生的語境,再精心審視圖中細節後,趙孟頫的深刻用意才逐漸清晰起來......
元代趙孟頫《人騎圖》
元貞丙申歲(1296年)的某個冬日,42歲的趙孟頫在湖州老家畫出了《人騎圖》。 此前他在濟南同知任上,上級廉訪司有位蒙古官員哈刺哈孫性格暴戾,管理下屬十分嚴苛,可趙孟頫又不願逆來順受,難免得罪,於是上任僅半年,便遭藉口中傷。 幸好此時朝廷要修《世祖實錄》召趙孟頫還京,這才躲過一劫。 不久他便辭掉了官職,告病歸隱。
《人騎圖》的左邊有兩則趙孟頫的自題,第一則是說自己從小愛畫馬,北上後有機會見到三卷唐代畫馬高手韓幹的真跡,才開始明白韓幹在畫中的用意。 三年後他再次題跋說畫好畫是難事,但能夠「識畫」更難。 自己能把馬畫得如此好,主要是天分使然,這一幅畫自認為不愧唐人。 世間能欣賞識別它的都是有眼力的人。
元代趙孟頫《人騎圖》(局部)
趙孟頫到底從韓幹的畫裡得到了什麼啟示? 他的《人騎圖》如何不愧唐人? 誰又真正讀懂了這幅畫呢?
畫後題跋幾乎都出自趙孟頫的至親和友人,其內容相互關聯甚為可信。 其中包括趙孟頫之弟趙孟籲(音「籲」,編者注),兒子趙雍和趙奕、侄兒趙由辰和孫子趙麟五個家人,以及倪淵、吳巽、珂月禪師、宇文公諒、也先溥化、程郇、陳潤祖、何頤貞、釋文信、朱景淵等直接、間接交往的友人。 題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對趙孟頫的推崇肯定以及圍繞此畫展開的評價闡釋,對其中透露的資訊和典故進行整合拼湊,便能基本還原出畫家的意圖。
趙孟頫的次子趙雍題跋中說這匹馬吃的是與三品官俸相等的精美飼料,裝飾的是價值千金的轡環。 誰能給它解脫束縛的韁繩,讓他回歸「汧渭中間」縱情奔跑呢? 趙雍詩中提到的「汧渭之間」指的是周孝王牧馬的地方。 另一個和馬有關的地名「渥窪」在此畫題跋中也頻繁出現,該典故出自《史記·樂書》,漢武帝時期龍種的馬都產于渥窪。 傳說春秋時期的伯樂過渥窪識得神馬,唐人杜甫也有「渥窪汗血種,天上麒麟兒」之句。 趙孟頫是宋太祖的第11世孫,題跋的人都是以這個典故暗示畫中的馬和趙孟頫都是龍種,龍馬不是凡馬,天子之後也不是凡人。
《人騎圖》中的「騎」字是由「馬」和「奇」組成的會意字,「奇」字古義為「異」和「大」,作為量詞與「偶」相反,而「偶」就是俗的意思,《後漢書· 獨行列傳》中對獨行之士的描繪就為歷代文人推崇。 遠古時期的馬也是以多數出現,或是被組成騎兵團參戰,或是作為天子貴族出行的馬車,孔穎達《左傳正義》說至六國時始有單騎。 所以,不同凡俗之人才能騎馬獨行,「千里走單騎」的關羽就是一例。 趙孟頫把自己畫成唐代騎馬的獨行之士,正是一種內心獨白:因為秉持道義,所以具有一意孤行的勇氣。
趙雍的題跋正是以說馬來暗喻自己父親。 學者趙華《趙孟頫同知濟南考》一文也認為《人騎圖》是趙孟頫的自畫像,他將趙孟頫侄兒趙由辰的題跋和1295年趙孟頫好友戴表元的《史廉訪自濟南來江東,時趙子昂同知府事,畫其所乘玉鼻騂以為贈》 二首對比,認為戴表元描繪的一身「唐妝」的趙孟頫就是畫中這樣,而這匹馬也就是趙孟頫的騎乘玉鼻騂。 另據吳斌考證,《挾彈游騎圖》也是趙孟頫兒子趙雍的自畫像。 父子二人都在畫自己的畫裡扮成唐人,這種藝術的復古風潮背後正是對古人道德的推崇。
《挾彈游騎圖》局部,趙雍,紙本設色,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此幅《人騎圖》和趙孟頫所推崇的唐人韓幹的《牧馬圖》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所畫馬鬃都很薄很少,修剪馬鬃是為了去除獸性,唐代宮廷貴族不僅剪馬鬃,還把馬鬃梳成幾簇的流行樣式,稱為「三花馬」和「五花馬」,多見於唐三彩的馬。 而且,唐代尚乘局都在良馬身上印以三花飛鳳等字樣以示珍貴,可二者所畫馬身上也都沒有打上印記,轡頭、轡環、馬鞍、鞍墊也以純色為主,少有花紋,和《虢國夫人游春圖》中那種馬的裝飾比起來甚為樸素。 題跋中吳巽的「長安借得看花無」所雲正是此意。 中國的相馬術講究透過粗陋的外表去發現內在的精神,《人騎圖》中的人物和馬匹都畫的其貌不揚,意旨可能正是讓人去發現內在的不凡;其次,騎馬的人拿鞭子的手都是下垂的,拿韁繩的手也很鬆弛,轡頭和韁繩都勒得很輕,和馬的皮膚保持了空間 ,不像其他畫中那麼緊貼,題跋中何頤貞所說「垂鞭不動轡絛輕」正是看到了對馬的善待;二者筆下的馬耳朵都是向上垂直豎起的,當馬心情愉快的時候,它的耳根非常挺拔有力,《人騎圖》中,無論是人還是馬的表情都很閒適,似在微笑。
韓幹《牧馬圖》
由此可見,趙孟頫說此畫「不愧」的那個「唐人」指的就是韓幹,他也確實得到了韓幹的精髓:順應馬的本性管理馬,不過分修飾,不過度促迫,才能更好地駕馭馬。 眉山程郇的題跋證明了筆者的推測,他說:
老仙畫馬真絕特,頃刻筆下飛龍出。 畫成自謂得于天,世無具眼誰能識? 似嫌文繪掩天真,盡去錦韀琱玉勒。 朱衣奚官自馱坐,緩轡徐行意閒適,展圖使我籲且驚,朽骨千金古猶惜。 曹韓伯時未擬道,況是仙翁得意筆。 臨風振鬃一長鳴,瑤池路斷無行跡。
吳巽的題跋與程郇觀點一致,此外他還提到了「風鬃雪蹄」一詞,語出《莊子·外篇·馬蹄》的首句:「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這正是趙孟頫理解馭馬和用人之策的根據所在。 此篇諷刺伯樂雖然能夠善於去粗取精的識馬,但他並不能很妥當地治理馬,用燒紅的鐵器灼炙馬毛,用剪刀修剔馬鬃,鑿削馬蹄甲,烙制馬印記,用絡頭和絆繩來拴連它們,用馬槽和馬床來編排它們,繼而「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 前有過分裝飾的毛病,而後有鞭撻的威逼,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 這篇文章巧妙地借討論對馬的管理來談對人才的運用之法,一定要順應天性不能過於嚴苛。
騎者善墮,只有懂得駕馭馬的道理的人才能穩穩坐在馬背上。 元代明君仁宗上位後,趙孟頫終於得以重用,繼續為國家「畫策」獻計。 五百年後的清代帝王乾隆也讀懂了趙孟頫的意思,遂書「深得穩意」四個大字以示讚頌。 在馬頭上方他還題了一首詩,大意為:神駿圖難以識破,我已看明白其中所講正是要善於駕馭。 趙孟頫歸隱時所畫,恰恰警示了我心中思慮的問題
----------------
1959年,著名收藏家丁燮柔將他所藏的50多件文物捐獻給國家,其中就有這幅《人騎圖》,歷經三十多年的流散,它終於又重新回到紫禁城。
《人騎圖》構圖簡潔,中間畫了一個著唐裝的文人,身穿紅袍,執鞭騎馬,儀態雍容不凡,著意表現文人含蓄儒雅和沉穩的個性。 胯下駿馬,膘肥體壯,舉步欲行。 整幅畫為了突出人物和馬,沒有畫背景,人物以線描為主,筆法細膩,勁健細挺,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更多地汲取了北宋李公麟的筆韻。
赵孟頫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人骑图》
《人騎圖》為趙孟頫四十三歲時所作,是其鞍馬題材的早期作品。 《人騎圖》中多用鐵線描及遊絲描繪,細勁秀潤,造型生動自然,體現出濃郁的唐代遺風。 作者在此圖中表現出對唐人畫法的刻意追求和對古人精華的繼承發揚。
畫中自題:「吾自少年便愛畫馬,六歲得見韓幹真跡三卷,乃始得其意之。 」這既能說明畫家長期堅持專研,又體現其從古人身上得到精髓之「意」。 他以刻意的追求和長期的實踐,取得了高超、精湛的技藝,他曾經說:「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殆欲盡去宋人筆墨。 」而在自題中更寫到:「此圖不愧唐人」,說明他對自己這幅畫藝術成就的肯定。
赵孟頫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人骑图》
畫上有趙孟頫款識:「元貞丙申歲(1296年)作,子昂。 」鈐朱文印兩方:「趙氏子昂」、「澄懷觀道。 」又自識:「畫固難,識畫尤難。 吾好畫馬,蓋得之于天,故頗盡其能事。 若此圖,自謂不愧唐人。 世有識者,許渠具眼。 」大德己亥(1299年)子昂重題:「趙氏子昂。 」
赵孟頫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人骑图》
卷首有乾隆皇帝書「深得穩意」4大字,後面還有它的題詩。 畫上留有趙孟頫和16位藏家題記、清代乾隆皇帝手書,蓋有歷代藏家印記近200方,顯示出收藏家們對這幅畫的喜愛。 清《石渠寶笈續編》、《穰梨館過眼續錄》著錄。
赵孟頫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人骑图》
 
《人騎圖》體現了趙孟頫在繪畫史上超越前人的成就。
一是他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豔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 《人騎圖》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 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盡顯古樸自然之風。
二是他提出以「雲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 《人騎圖》色彩大膽有力,表現力突出展現出作者對馬的瞭解及觀察。
三是他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 《人騎圖》上有作者多次題字,顯現出了獨有的文人氣質。
四是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 此圖各種圖印相得益彰。
五是他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 這點可以從馬身上看出,此馬膘肥體壯,讓人聯想到蒙古草原之上馳騁的馬兒。
赵孟頫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人骑图》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 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 趙孟頫一生曆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 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薰陶。 但趙孟頫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 宋滅亡後,歸故鄉閒居。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禦史程钜夫「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趙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讚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 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 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 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於得准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吳興。 趙孟頫在江南閒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閒情逸致與鮮于樞、仇遠、戴表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著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
大德三年(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土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官位雖無升遷,但此職不需離開江南,與文化界聯繫密切,相對儒雅而閒適,比較適合趙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幹了十一年。 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了興趣,拜趙孟頫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次年五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 他登基後不久,立即將趙孟頫升為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 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將趙孟頫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 至此,趙氏政治地位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 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 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 他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
----------------------
每天古书画:元 赵孟頫《人骑图》自跋及卷后题跋_唐人 http://bit.ly/2ZZ7zv9
唐代官服_百度百科 http://bit.ly/301KhEI
------------------------
唐代皇帝服飾類品繁多,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白帢等14種。 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時穿的禮帽和禮服。 禮帽,外表黑色,裡面淺紅,帽纓為絲織,帽兩邊懸著的黃綿對著雙耳。 禮服,外表由繒製成,黑羊羔皮鑲邊,裡為淺紅色,領子、袖口為黑色。 朱襪赤舃。 身帶鹿盧劍,白玉雙佩。 袞冕是皇帝登位、祭廟、征還、遣將、納後、元日受朝賀、臨軒冊拜王公時的著裝。 袞冕中的禮帽,垂白珠12旒,大紅絲組帶為纓。 上衣深青,下裳大紅,繡有12章紋。 通天冠(形似卷雲,又叫卷雲冠)是皇帝郊祀、朝賀、宴會時的首服,它比以往的通天冠質地精良,有24梁,附蟬12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飾物),以黑介幘承冠。 用玉、犀簪導。 貞觀八年(西元634年),唐太宗開始戴翼善冠。 翼善冠因冠纓像「善」字得名。 在元日、冬至、朔、望視朝時,皇帝戴翼善冠,穿白練裙襦。 在講武、出征、狩獵時,戴武弁。 有大臣去世,則服白帢,即著白紗單衣,烏皮履。 
皇后在受冊、助祭、朝會時穿褘衣,服飾圖案為翬[hui灰]雉(五彩的野雞);季春之月,躬親蠶事的典禮,穿鞠衣;宴見賓客,則著鈿釵襢衣。 把周代王后的六衣簡化為三衣。 
皇太子謁廟、納妃時著袞冕;還宮、元日、朔日入朝戴遠遊冠(狀如通天冠,有展筒橫之于前);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穿公服;視事及宴見賓客,戴烏紗帽;朔望視事著弁服;乘馬時著平巾幘。 (《新唐書·車服》) 
唐代群臣服飾多達20余種。 一品官服為袞冕。 冠有九旒,青纊充耳。 青衣纁裳,繡有九種圖形,朱襪赤舃,金玉飾劍鏢首。 二品官服為鷩冕。 冠有八旒,青衣纁裳,繡有七種圖形,朱襪赤舄,銀裝劍。 三品官服為毳冕。 冠有七旒,衣裳繡有五種圖形,朱襪赤舃,佩金飾劍。 四品官服為絺冕。 冠有六旒,衣裳繡有三種圖形,朱襪赤舃,佩金飾劍。 五品官服為玄冕。 冠有五旒,青衣纁裳。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官位越高,冠旒越多,衣裳圖形越複雜,佩劍的質地也越好。 
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圓領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細麻布製成,領、袖、襟加緣邊,在衫的下擺近膝蓋處加一道橫襴,故又稱「襴衫」。 據說,這道橫襴是唐代中書令馬周建議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 武則天時流行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 文官袍上繡飛禽,頗具文雅氣質,武官袍上繡走獸,呈現勇猛氣魄。 這可能是明代補服的發端。 唐代低級官吏常著青袍,也稱青衫。 杜甫詩:「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 」(《徒步歸行》)白居易詩:「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琵琶行》)這裡的「青袍」、「青衫」指的都是徒有虛名的閒職或下級官吏。 
唐代官吏的禮帽,名目較多。 文武官吏、三老五更①都戴進賢冠。 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及國官一梁。 「良將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杜甫:《丹青引》)寫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員的服飾。 親王戴遠遊冠,有三梁,近似進賢冠。 唐代官吏戴襆頭較為普遍。 襆頭即包頭軟巾,也叫折上巾,有四條帶,兩帶系于腦後下垂,兩帶反系頭上,令其曲折附頂。 唐代襆頭由漢代巾幘演變而來,以羅代繒,把四腳改成兩腳。 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襆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襆頭」,為武官所戴。 皇帝用硬腳上曲,人臣用硬腳下垂。 唐代中葉,二腳稍翹,系裹襆頭,裡面加襯物「巾子」。 「巾子」形狀決定襆頭的造型。 唐代「巾子」歷經四次變化。 開始為「平頭小樣」,呈扁平狀,沒有明顯的分瓣,即唐高祖、太宗、高宗時的巾子。 接著是「武家諸王樣」,樣式比「平頭小樣」高,頂部出現明顯的分瓣,中間部分呈凹勢。 因由武則天創制,賞賜給諸王近臣,故稱「武家諸王樣」。 再後是「英王踣〔bo帛,傾倒〕樣」,出現于景龍四年(西元710年),它比「武家諸王樣」更高,頭部略尖,左右分成兩瓣,並明顯地朝前傾倒。 開元後,人們嫌表示「傾倒」的巾子不吉祥,逐漸改成「官樣巾子」。 它比「英王踣樣」還高,左右分瓣,形成兩個球狀,但不前傾。 因系唐玄宗賜給供奉官及諸司官吏,故稱「官樣」(《舊唐書·輿服志》)。 唐代官吏的氊帽較厚,而且堅固。 據說,唐憲宗元和年間,裴晉公早朝時,突然有人持刀行刺,刀子刺進帽檐,由於他戴的是厚氊帽,才免遭殺身之禍。 
唐代文武官員都穿靴。 當時,不僅有皮靴,還有麻靴。 「唐馬周②以麻為之。 」(高承《事物紀原》)指的就是麻布制的靴。 到南唐時,出現一種比較講究的「銀緞靴」。 
唐代官吏按品級不同分別佩帶金、銀、銅制的魚符。 這是金屬魚形的符信,裝在袋裡,這種袋叫魚袋。 魚符上面刻有姓名,分成兩爿[pan盤],一爿在朝廷,一爿自帶。 如有遷升,以魚符相合為證。 它也是出入宮廷的憑證。 魚符質料因官階不同而不同。 三品官以上佩金魚符,五品官以上佩銀魚符。 到了天授二年(西元691年),改為佩龜,三品官以上龜袋飾金,四品官龜袋飾銀,五品官龜袋飾銅。 中宗以後,又恢復魚符。 
唐代的革帶不用帶鉤,而用帶扣板扣結。 帶上裝有帶銙[kua垮],這是一種方形飾片,依官職品階不同飾片質地有所區別。 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官以上用銀銙。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
唐代的官服
夏小沫
2014-09-17 21:41:45 [轉載]
唐初,由於制度尚不齊備,因而車輿服飾仍沿襲隋朝舊制,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始著車輿、衣服之令」,規定了有關上自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服飾制度,甚為完備。
唐代朝服
唐代朝服
品官服飾在唐代總的說來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章服。
隋時天子服用褚黃袍,唐時天子也沿用這一顏色,並作
了嚴格的規定:黃色只有皇帝和皇親可著、可用,他人服用則視為犯罪,因此黃色就成了皇權的特殊象徵。 當時,各品級官職也以色彩來區分。 其服法為:三品以上
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為綠色,七品為青色。 以服裝的頗色來區分宮品、等級的方法是從隋時開始的,但將此定成制度卻是在唐時。 此種方法較以往的品官
區別更加醒目明瞭。 從此,中國的官服除其他等級標誌外又加上了色彩標誌,並一直延續下去,冠制與服色共同使用,以別等級。 中國的服飾制度自周以來,不是削
弱了,而是加強、完備了。 因此,在中國,什麼樣的人、什麼等級的人、哪一類人必穿什麼樣的衣已形成了傳統,在人們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
唐太宗像
唐太宗像
唐初,由于制度尚不齐备,因而车舆服饰仍沿袭隋朝旧
制,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著车舆、衣服之令”,规定了有关上自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服饰制度,甚为完备,服装史上称为
“武德令”。这是自汉明帝恢复“礼制”以来及隋炀帝“宪章古制,创造衣冠”之后所拟定的最系统、最完备的舆服制度,在我国服饰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武德
令”的形成,是唐朝封建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唐的服制中严格规定: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后虽由于此项制度实施的繁杂、时势的变迁,促使唐朝的
服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改订,但“武德令”仍是唐朝统治阶级服饰制度的准则,其影响一直波及宋、明各朝。
在唐代官服中有时代特色的当属章服。章服是唐时佩了
鱼符、鱼袋的官服。鱼符、鱼袋均为唐朝官员朝、礼服的一种佩饰。鱼袋是用来装鱼符的,通常系在大带之上。武则天革唐建周后,改佩鱼为佩龟,直至中宗复位,
又改佩龟为佩鱼。随身佩鱼,其作用一是用以明贵贱、辨尊卑、严内外,一是用以为臣子上朝面君或应皇帝召见而进宫的凭证。鱼符之形为“鲤鱼”,是以“鲤”喻
李,是维护其封建宗法制度、寓意李家天下的一种标志。
龟符
龜符
魚符是一種長約三寸的魚形飾物,其質料為玉、金、銀、銅材料。 皇太子佩玉魚,親
王佩金魚,諸官佩銅魚。 魚上刻有官品、姓名。 魚分左右兩部分,左向之魚在朝,右向之魚隨身攜帶。 佩帶的方法是將魚符盛于「魚袋」裡,掛在腰間革帶上,凡穿
朝禮服必佩魚袋,魚袋上的紋飾也有規定,三品官以上飾以金,四、五品飾以銀。
其實,符的使用早在我國先秦就有用之,也就是古代的
虎符,當時只作調兵之用,是帶兵的特權和憑證。 而唐代符的使用範圍擴大了,所以,群臣隨身帶有魚袋是唐、宋之時官服的一大特徵。 只不過宋代只有魚袋而無魚
,而且金袋與紫色官服相配,銀袋與緋色官服相配。 如官職太低,卻有特殊使命要佩魚袋時,必須借來紫緋的官服一起穿戴。
--------------------
唐代官吏服裝大致可分兩類,一類為祭祀與重大政事活動的服裝(祭服或朝服);一類為比較普通的工作與社交活動的服裝(公服或常服)。
凡是從祭的祭服和參加重大政事活動的朝服(又稱具服)、制度與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麗華美;一般場合所穿的公服(又稱從省服)和平時燕居的生活服裝常服(又稱讌服),則吸收了南北朝以來在華夏地區已經流行的胡服、 特別是西北鮮卑民族服裝以及中亞地區國家服裝的某些成分,使之與華夏傳統服裝相結合,創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裝新形式。 其中像缺胯袍、〓襠、半臂、〓衣、大口褲等都是例子。 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開衩式的長袍,又稱四〓(音撰,衣緣也)衫,它可以和襆頭、革帶、長靿靴配套,成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裝形式。
唐代官服發展了古代深衣制的傳統形式,于領座、袖口、衣裾邊緣加貼邊,衣服前後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後襟下緣各用一整幅布橫接成橫襴,腰部用革帶緊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寬袖式兩種,窄緊直袖的稱為〓衣,《釋名》說它「言袖夾直,形如溝也。 」這種款式便於活動。 寬袖大裾的款式則可表現瀟灑華貴的風度,稱圓領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廝役都可以穿。 襆頭、圓領、革帶、長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傳到明代。
簡言之,唐代百官常服(注:常服不可入祭禮與重大朝會)承襲前制,為圓領袍服,因前後襟下緣用一幅整布接成橫襴,故稱圓領襴袍。 初唐、盛唐時受胡族風尚影響流行窄緊直袖式樣,中晚唐以來胡風,流行傳統寬衣大袖。 與常服配套的首衣是襆頭,足衣為烏皮六合靴,飾物有腰帶、魚(龜)袋等。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古人的香奈兒與LV:唐代"金魚袋"最上檔次 | 尋夢新聞 https://ek21.com/news/1/?p=141605

官服分別顏色,從唐代開始是: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大紅)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 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須按照原品服色。 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州的長官刺史,亦不拘品級都穿緋袍。 這種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廢除,只在帽頂及補服上分別出品級。 簡言之,清代公服原則上都是藍色,只在慶典時可以用絳色;外褂平時都是紅青色,素服時改用黑色。
唐、宋官銜常有此名,金魚袋,用以盛鯉魚狀金符。 唐三品以上服紫佩金魚。 四品以上佩金魚。
翻看歷史典籍,經常能夠看到「賜紫金魚袋」。 中國古代等級制度森嚴,每朝每代對章服制度都有嚴格規定,通俗的說,就是你穿衣、佩戴飾物都要符合制度,不能逾越。 如果大家不好理解的話,就拿大家最熟悉的清代來講,清朝官員的衣服上都有補子,文官的補子上繡的是禽,也就是繡的都是各種各樣的鳥,而武官繡的是獸,也就是獅子老虎麒麟之類的。 每一品的動物絕對是不一樣的,這代表了級別。
在唐宋時代,對章服也是有規定的,如宋代品官章服,四品以上(有說三品以上的,沒細查)才可以穿紫袍,也就是才能穿紫色的衣服,七品以上可以穿紅衣服,七品以下只能穿綠衣服,至於沒有品的 ,就只能是皂白,也就是黑色和白色的衣服。 還有冠、帶、笏,分別是帽子、腰帶和手板。 這些在電視中經常能夠看到,大家比較熟悉了,剩下的就是佩魚袋了。
起源編輯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魚袋的起源。 在網上查到的資料有兩種說法,
1、我國最早的身份證
發佈時間: 2006-05-07 07:34 來源:文摘報
身份證早在隋代就開始使用了,但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年間為官員們頒發的「魚符」。 魚符是用木頭或金屬精製而成。 其形為魚,分左右兩片,裡面刻有官員的姓名、在何衙門任職、官居幾品、俸祿幾許,出行享受何種待遇等,比隋代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證要完整得多。 唐太宗還為五品以上的官員另備有盛放魚符的袋,稱為「魚袋」。
2、魚袋是唐、宋時官員佩戴的證明身份之物。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始,賜五品以上官員魚袋,飾以金銀,內裝魚符,出入宮庭時須經檢查,以防止作偽。 武則天時,暗讖她姓武,是玄武,就是龜了,曾改佩魚為佩龜。 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飾魚袋,五品以上穿緋衣者用銀魚袋,此即為「章服制度。 」
雖然有一定的出入,但可以確定的是,魚袋最開始是用來裝魚符的,而魚符就是古代的身份證,當然,能夠使用這種身份證的,都是官員。 網上還有如下描述:
3、至宋代,不再用魚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銀飾為魚形。
親王有被賜以玉魚者。 金魚袋紫色衣稱為「金紫」,銀魚袋緋色衣稱為「銀緋」,一旦受賜,十分榮耀。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被賜以銀色袋及緋色公服。
官員出京外任或作使臣時,還可「借紫」、「借緋」,即借用比原先高一等的章服。
4、佩龜與金龜婿
這個美稱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為有》詩:「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寫一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時,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為要赴早朝而辜負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將丈夫稱為「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 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應召命」。 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 」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 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 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可見,金龜既可指用金製成的龜符,還可指以金作飾的龜袋。 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 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但在現代漢語中,其「貴」的含義正在逐漸減弱,而「富」的含義卻有逐日加強之勢。
5、 唐代放官印、魚符(龜符)的佩袋與裝細物的佩囊分開使用,據《朝野僉載》記載:「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礪等袋,彩為魚形,結帛作之, 取魚之象,強之兆也。 」刀礪袋,魚形袋,新、舊《唐書》稱之為「魚袋」、「蹀躞七事」。 「七事」即佩刀、刀子、礪石、契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等物。 蹀躞七事應是後來的「七事荷包」(《歧路燈》第七十八回)的前稱。
6、 據考,唐宋時期作為飾物隨身帶的「魚袋」、「龜袋」還多是盛物的口袋。 荷包成為珍貴佩飾物當緣始于唐代。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降誕》:「玄宗開元十七年,丞相張說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誕日為千秋節,百寮有獻承露囊者。 」杜牧《過勤政樓》詩:「千秋令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承露囊,即荷包,由眼明囊演變而來(眼明囊之俗:古俗農曆八月初一淩晨,婦女以彩帛之囊盛裝樹木花草上的露水,相傳以此洗眼,能使人一年之內保持目明)。 百官獻囊名曰「承露囊」,隱喻為沐浴皇恩。 民間仿製為節日禮品相饋贈,用作佩飾,男女常佩于腰間以盛雜物。
所以,基本可以確定,魚袋實際上是一個小荷包,在唐代時,裡面放有魚符,而宋代之後就沒有魚符了。 這不僅是一種裝飾,也可以當放小東西的口袋,古人的衣服都沒有口袋,隨身必須攜帶很多小玩意的話,就只能靠荷包了。 在封建社會,連這樣的小荷包都要體現出等級制度,分為了金魚袋和銀魚袋,只有六品以上才能佩魚袋,四品以上(唐宋可能不同,有三品說)才能佩金魚袋。 而對於本身品級不能夠穿紫衣服,佩金魚袋的官員賜給紫金魚袋,就是說給他這個資格,能夠穿紫袍,佩金魚袋,這當然是一種恩寵。 這兩種賞賜可以一起賜,也可以分開賜,但大部分時候是一起的,賞給老臣,大都是表示榮譽,而給新人,則表示讚賞居多,當然,也就是說皇上看這個人特別順眼,預示著這個人可能的飛黃騰達。
7、紫金魚袋:官階未及三品以上(元豐元年後四品)以上,而特許改服色,換紫,配金魚袋,稱賜紫金魚袋,官銜中須帶此名。
也就是說,古人的官職中,必須要帶上這個銜,例如司馬光,他在《資治通鑒》書前面就戴上了自己全部職銜:
《資治通鑒》標示:"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朝散諫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山 崇福宮、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候、食邑一千八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 奉敕編集。 」
魚袋的具體樣子如下,歷史還是要看,比講千萬句都管用。
------------------------------
腰間都挎個包的隋代官員(陜西潼關高橋稅村隋墓壁畫局部)古人的香奈兒與LV:唐代"金魚袋"最上檔次 | 尋夢新聞 https://ek21.com/news/1/?p=141605
持笏佩囊的唐代官員(山西太原金勝村唐墓壁畫局部)
唐代女性的包(敦煌莫高窟「近事女」壁畫局部)
盡管春節長假已經結束,但人們帶著各種大包小包出行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在中國古代,衣服大多沒有口袋,古人出行時「包」更是不可或缺。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可以找到「包」字。漢代出現的一種叫「綬囊」的「包」,使人們帶什麼「包」還成為身份的象徵。唐代的高級包有「紫荷」、「金魚袋」等,而古代女性最鍾情的「包」則是「香囊」……
先秦時期的「包」為何叫「佩囊」?
《詩經·大雅》曰:「廼裹餱糧,於橐於囊」
「包」最早並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時間最久的包,像鑰匙、印章、憑證、手巾一類必須隨身帶的東西,大都放在這種囊內。因為外出時多將其佩戴於腰間,故謂之「佩囊」。從文獻記載來看,先秦時人們已有帶包的習慣,即所謂「佩囊之俗」。《詩經·大雅》中的《公劉》一詩寫道:「廼裹餱糧,於橐(tuó)於囊。」大概意思是,帶著幹糧準備遠遊,大包小包都裝得滿滿的。
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別,漢代學者毛亨稱「小曰橐,大曰囊」;製作材料也不一樣,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春秋時期用動物皮革制成的包稱為「鞶(pán)囊」。
上世紀八十年代,新疆鄯善蘇巴什古墓群M7墓中曾出土了三只先秦時代的包,均是用纖細的皮條縫制而成。一只較大,是方形皮袋,羊皮質地,上面還有一根拴系用的皮帶,形似箭袋;另兩只是形狀相同的小皮袋,小口大腹,外飾紅色。
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測起源於士兵配備的箭囊。佩囊實用方便,從先秦用到了明清,雖然名稱和款式多有變化,但人們都少不了佩囊。因為佩囊里面貯放的多是必用或值錢的東西,也會被小偷盯上。南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上)「成都惡事」條記述了這麼一件事,一人在酒店撿到了鑰匙狀的東西,不知是何物,就暫時裝到自己的包里。後來被三四個小偷攔住,才知道「此物探囊胠笈之具」。原來,那鑰匙狀的東西是小偷行竊的專用工具。由此可知,一是當時人們外出有帶包的習慣;二是南宋時已有撬箱劃包的專業小偷。
漢代最顯示身份的「包」為何稱「虎頭鞶囊」?
《宋書》:「漢代著鞶囊者,側在腰間」
漢朝時,佩囊被稱為「縢囊」。縢囊是一種小包。據《後漢書·儒林列傳》記載,當年董卓作亂遷都時,東漢國家圖書館里所收藏的那些絲帛書籍,大的被連綴成帷帳車蓋,小的就被做成了佩囊。為藏書被損毀實乃可惜,此即所謂「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制為縢囊」。
漢代出現了一種叫「綬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賞賜臣僚,有綬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徵。綬囊也叫「旁囊」,主要用於盛放印信一類的東西。《宋書·禮志五》稱:「鞶,古制也。漢代著鞶囊者,側在腰間。或謂之傍囊,或謂之綬囊。然則以此囊盛綬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時乎。」
因為「包」已與身份聯繫了起來,所以在圖案、色彩上都有規定和講究。綬囊最常用的圖案是獸頭,故稱「獸頭鞶囊」。獸頭中又以虎頭使用為多,因此又有「虎頭鞶囊」之稱。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與竇憲箋》中稱:「固於張掖縣受賜虎頭繡鞶囊一雙,又遺身所服襪三具,錯鏤鐵一。」《東觀漢記》也有類似說法:「鄧遵破諸羌,詔賜遵金剛鮮卑緄帶一具,虎頭鞶囊一。」
除獸頭之外,有些朝代的包還用獸爪圖案。據《隋書·禮儀志》,北朝的包即為這種獸爪包:「鞶囊,二品以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銀縷,五品、六品彩縷,七、八、九品彩縷,獸爪鞶囊。官無印綬者,並不合佩鞶囊及爪。」
唐代最上檔次的「包」為何稱「金魚袋」?
《新唐書》:「隨身魚符者,以明貴賤」
與綬囊同樣能顯示身份的包還有「笏囊」,也稱「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場用的簡易手寫板。大臣上朝時用來記錄「最高指示」和自己要上奏的話。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
與綬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級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稱之為「紫荷」。 紫荷也是唐朝官場上的高級包。《宋書·禮志五》記載:「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綴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
唐代時,最能顯示身份的包是「魚袋」。綬囊是裝印信的,而魚袋則是盛放符契這類「身份證」的。唐朝時,官員的身份證明制成鯉魚形,故名魚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時必須佩戴魚符;中央和地方互動,也以魚符為憑信。
凡有魚符者俱給魚袋,使用時系佩於腰間,內盛魚符。魚符有金、銀、銅等質地,以區別地位;魚袋也通過金、銀裝飾來分辨高低。據《新唐書·輿服志》:「隨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皆盛以魚袋,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
用金子裝飾並盛放金質魚符的魚袋,稱為「金魚」或「金魚袋」,這是當時最高檔次的包,唐韓愈《示兒》詩稱:「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唐朝低級官員出使國外時,常會借高級官員的紫金魚袋抬高身份,謂之「借紫」。
宋朝使用的「魚袋」也有金魚袋、銀魚袋之分,但僅是一個空包,魚符被廢用了,僅在這種包上繡上魚紋,凡有資格穿紫紅、緋紅官服的高官均可用這種包。
金代「書袋」以「紫襜絲」級別最高?
《金史·輿服志》記載:「省、樞密院令」等「用紫襜絲為之」
除笏囊、魚袋外,古代官場、文人間還有一種包很流行,這就是用來盛放計算工具、文具一類的「算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有詩稱:「老夫三日門前立,珠箔銀屏晝不開。詩卷卻拋書袋里,譬如閒看華山采。」
其實,「算袋」這種包很早就有,但漢代稱「書囊」,也稱「書袋」。《漢書·孝成趙皇后傳》記載:「中黃門田客持詔記,盛綠綈方底。」唐顏師古註:「綈,厚繒也。綠,其色也。方底,盛書囊,形若今之算幐耳。」
宋朝稱算袋為「昭文袋」,也稱「照袋」、「招文袋」,民間則稱其為「刀筆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明朝時還出現了鳥皮包,方以智撰《通雅》引《眉公記》稱:「王太保從蒼頭攜照袋,貯筆硯。袋以鳥皮為之。」
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稱為「書袋」。《金史·輿服志》記載,金世宗時,為區別官吏與庶民,曾頒布詔令:「省、樞密院令、譯史用紫襜絲為之;台、六部、宗正、統軍司、檢察司以黑斜皮為之;寺、監、隨朝諸局、並州縣,並黃皮為之。」
元明清時代,隨著新物件的出現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如放錢放物的多用包「褡褳」、放煙絲的「煙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掛表的「表帕」、裝飾價值更高的「荷包」等。
其中 「褡褳」為雙層袋子,中間開口,兩頭放錢,使用時從中間對折,搭於臂膊上,故又稱「搭膊」。因為搭膊多用來裝錢,民間乾脆呼之為「錢袋子」。因為「袋」與「代」諧音,常用之贈人,以討「代代有錢」的口彩。
古代女性最青睞的「包」是「香囊」?
《定情詩》詩雲:「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在早期,皮包大多是男性使用的,而布包才是女性用包。《禮記·內則》有這種說法:「男鞶革,女鞶絲」,漢鄭玄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飾緣之。」到後來,男包也可以用布帛製作。
唐朝女性的包最新潮華貴。如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北壁有一幅壁畫,畫面上一位近事女頭梳雙丫髻,一手執杖,一手持巾,身邊的樹枝上掛著一只豪華女包。
古代女性最喜歡的包是「香囊」。香囊又稱「薰囊」、「香袋」,用布帛製作,里面放的不是物什,而是香料一類東西。由於香囊既可作為飾物又能散發出令人愉悅的香氣,早在先秦時期,女性已開始佩戴香囊。《禮記·內則》:「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容臭就是後來說的香囊。
到漢魏時佩戴香囊已流行開來,魏繁欽《定情詩》:「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1970年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中曾出土多只薰囊,在墓穴內的兩個邊箱里就發現4只香囊。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也特別喜愛香囊。據宋樂史《楊太真外傳》,楊貴妃臨死時身上還掛著香囊:「及移葬,肌膚已消釋矣,胸前猶有錦香囊在焉。」
古代女性喜歡香囊,其實還有一層特殊意思,往往把「包」視為「定情之物」。唐孫光憲《遐方怨》詞即稱:「紅綬帶,錦香囊,為表花前意,殷勤贈玉郎。」古人的香奈兒與LV:唐代"金魚袋"最上檔次 | 尋夢新聞 https://ek21.com/news/1/?p=141605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賜紫金魚袋(也有寫作金紫魚袋)”的說法,多見於唐宋時期歷史人物的官銜中。帝王賜給大臣魚袋幹嘛?
原來自殷周以來,貴族就有佩玉的習慣,漢代又有佩帶虎符的。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廢止虎符,遂以李、鯉同音,改用鯉魚形的魚符,來代替過去的虎符。並把魚符作為實用的符契,可以用作合符、出入宮廷的憑證;又沿古代佩玉、佩印的習慣,規定五品以上官必須隨身佩帶魚符,為了裝魚符,又相應地頒發了魚袋,魚符就逐漸成為皇上賞賜的物品,凡受賞者都可以佩魚袋,'著紫者金裝,著緋著銀裝'(《舊唐書•睿宗記》),金魚袋、銀魚袋就成為高級官員的一種榮譽性的服飾,此即為“章服制度。”《朝野僉載》:“漢發兵用銅虎符。及唐初,為銀兔符,以兔子為符瑞故也。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以佩之。至偽週,武姓也,玄武,龜也。”武則天當朝後改為“龜符”,中宗年間又恢復為魚符。魚符也分左右兩半,中縫處刻有“合同”兩字,分開後,每半邊符上只有半邊字,合在一起才見完整的“合同”兩字,所以又稱此符為“合同”。後代簽約,一式兩份,中縫蓋章,雙方各持一份憑據。這種憑證統稱為“合同”。
包拯后腰所繫疑即魚袋
宋代魚袋“其製以金銀飾為魚形,公服則係於帶
唐朝的魚袋
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唐會要》卷三一《魚袋》條記:“神龍元年(705)九月十七日敕嗣王、郡王有階卑者,許佩金魚袋。”唐代規定,三品以上官服紫,四品、五品服緋(朱紅),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青。三品以上官的魚袋以金飾之,稱為金魚袋。五品以上官的魚袋以銀飾之,稱為銀魚袋。這些象徵官階的“銀青紫金”,演化為像徵官階高低不同的另一個功能。所以看官職高低,只要看衣服顏色和魚袋就好,而官員衣服的更換是地位高低的變遷,所以衣服也成了其心情的晴雨表。白居易偶升官五品換緋衣就高興的不得了,在元稹面前醜擺;一被貶潯陽江頭,才換成青衫就哭哭滴滴起來了。
宋太祖时还没有佩鱼制度,赐鱼袋事最早见于宋太宗初年。《宋史》卷一四九《舆服志五》载:“(太宗雍煕元年南郊后)大赦,内出鱼袋以赐近臣,自是内外升朝文武皆佩鱼。凡服紫者,饰以金;服绯者,饰以银。廷赐紫,则给金涂银者;赐绯亦有特给者。京朝官、幕职州县官赐绯紫者亦佩,亲王、武官、内职将校皆不带。”同卷还记载了借服佩鱼制度。也就是官员出京外任或作使臣时,还可“借紫”、“借绯”,即借用比原先高一等的章服。“尚书兵部侍郎王诏政和元年(1111)奏:今监司、守、倅等并许借服色而不许佩鱼,即是有服而无章,殆与吏无别,乞今后应借绯紫臣僚并许随服色佩鱼,仍各许入衔,候回日依旧服色。上许之。”
宋代,不再用魚符,所以宋代的魚袋和唐代的魚袋制式不同,宋魚袋是在袋上用金、銀飾為魚形而佩在公服上,系掛在革帶間而垂之於後,用以分別貴賤。在宋代,賜金紫或銀緋,是獲得者引以為榮的一件事。另外,品級低的官員在接受出使、外任等差事者,可藉紫、借緋,滿二十年後,可改賜服色。秩卑而職高者稱“借”,不過無論“借”還是“賜”,都要在魚袋前標明。金魚袋紫色衣稱為“金紫”,銀魚袋緋色衣稱為“銀緋”,一旦受賜,十分榮耀。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被賜以銀色袋及緋色公服。
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里还记录了两个讨封鱼袋的故事。“故事,初授从官、给谏未衣紫者,告谢日面赐金紫。何圣从在陕西就任除待制,仍旧衣绯。后因朝阙,值大宴,殿上独衣绯;仁宗问所以,中筵起,乃赐金紫,遂服以就坐。近岁许冲元除知制诰,犹著绿,告谢日面赐银绯;后数日别因对,方赐金紫。”按旧例,可以赐金紫的,或答应给金紫的,这皇帝也是的,怎么就偏偏忘记了呢?
《太子御覽》領銜編纂的李昉,署名為“翰林學士承旨正奉大夫守工部尚書知制誥柱國隴西縣開國伯食邑二百戶賜金紫魚袋臣李昉”。翰林學士承旨本為重要的官,因不常置,只以學士久次者為之,實際上是虛職。正奉大夫是文散宮正四品上階,作為官服等次。守工部尚書是官名,作為食俸祿的等級。知制誥是內職差遣,屬於實際職務。柱國是勳第二階,隴西縣開國伯是爵第十等,食邑二百戶是虛封第十三等,金紫魚袋是賜的第五等,均為榮譽銜。這樣一分析,李防的實職虛銜就很清楚了。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為有》詩: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寫一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時,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為要赴早朝而辜負了一刻千金的春宵。金龜既可指用金製成的龜符,還可指以金作飾的龜袋。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從此便有了“金龜婿”這個美稱。將丈夫稱為“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
與金紫相關成語有:
金章紫綬紫色印綬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後用以代指高官顯爵。
    金印紫綬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後左右將軍及六... 
    金紫銀青金紫:金印章,紫綬帶。銀青:銀印章,青綬帶。指高官配帶的印綬。借指達官顯貴。
    兼朱重紫指兼任很多顯耀官職。朱,朱衣;紫,紫綬。
    佩紫懷黃腰間佩掛紫色印綬,懷裡揣著黃金官印。漢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綬。指身居高官。
    青紫被體青紫:古時公卿服飾,借喻高官顯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
    拖金委紫佩帶紫綬金印。比喻官高位顯。
拖青紆紫漢制,諸侯佩帶的印綬為紫色,公卿為青色。以之比喻官位顯貴。
衣紫腰金身穿紫袍,腰佩金銀魚袋。大官裝束,亦指做大官。
紆朱拖紫形容地位顯貴。同“紆朱曳紫”。
紆佩金紫身佩印綬。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綬色。
紆青佩紫比喻顯貴。同“紆青拖紫”。
紆青拖紫比喻顯貴。
腰金衣紫腰中掛著金印,身上穿著紫袍。指做了大官。
紆金曳紫佩帶金印紫綬。指身居高位。
紆朱曳紫形容地位顯貴。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綬之顏色。
衣紫腰銀身穿紫袍,腰佩金銀魚袋。大官裝束,亦指做大官。
衣紫腰黃身穿紫袍,腰佩金銀魚袋。大官裝束,亦指做大官。
腰金拖紫比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綬。
紫綬金章紫色印綬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顯爵。


所謂「紫金魚袋」,其實是兩個東西,應拆分成「紫」和「金魚袋」。
紫: 指的是官員官服的顏色。
金魚袋: 就是一個點綴了金色魚形的袋子。 (唐朝的時候是指裝魚符用的金色的袋子。 )
其實,他們都是代表官員身份的一個東西,就像現在的身份證明。
與現在不同,古代的等級制度是很森嚴的,什麼人穿什麼衣服,佩戴什麼飾物各朝各代都有十分嚴格的規制,是不能逾制的,否則後果嚴重!
金魚袋這個東西最早是從唐朝開始流行的,朝廷給五品以上官員賜發金魚袋或銀魚袋,用以裝魚符。
魚符在唐朝很重要,就像一個帶防偽功能的信物,可以證明官員的身份,官員要是進宮或外出辦差的話就需要查驗這個東西來證明身份。
但宋朝就不用魚符了,而是直接在魚袋上綴上魚形,金色的就是金魚袋,銀色的就是銀魚袋。
宋朝對官員的服色及配飾也有嚴格的要求,規定: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色官服配金魚袋,五品以上官員穿大紅色配銀魚袋,以下的就是綠色,沒得魚袋。
當然也有特例,因為這東西既是官員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有的官員品級低但職位高,或者低品級官員立了大功,皇帝也賞賜他們金魚袋或銀魚袋以示恩賞。
所以,紫金魚袋實際上就是官員身份和榮譽的象徵。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魚袋制度是唐宋時官員依據品級高低佩戴不同魚袋以證明身份的身份等級制度。 此制始于唐,盛于中唐至宋,宋以後衰弱。 唐時魚袋中配有隨身魚符,至宋時不再用魚符,而是在袋上用金銀直接飾以魚形。 宋時魚袋分為兩種:金魚袋和銀魚袋,而紫金魚袋和緋銀魚袋之說中的「紫」和「緋」分別是佩戴魚袋的官員的官服顏色,四品以上(有說三品以上的)才可以穿紫袍,七品以上可以穿紅衣服, 七品以下只能穿綠衣服,至於沒有品的,就只能是皂白,也就是黑色和白色的衣服。 而相應的紫袍佩金魚袋,紅袍佩銀魚袋。 而七品一下至庶人無袋可佩。 武則天時,暗讖她姓武,是玄武,就是龜了,曾改佩魚為佩龜。
魚袋制度 - 魚符
鱼袋制度
唐代木魚符
魚符早在隋代就已經出現,但其作為一種身份象徵放入魚袋中作為一種確定的制度則是到唐代才確定下來。 唐代的魚符是用木頭或金屬精製而成。 其形為魚,分左右兩片,裡面刻有官員的姓名、在何衙門任職、官居幾品、俸祿幾許,出行享受何種待遇等,比隋代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證要完整得多。 魚符分為三種:一為「銅魚符」,二為「隨身魚符」,三為「交魚符」。
銅魚符
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廢止虎符,改用黃銅做魚形兵符,稱為「魚符」。 《朝野僉載》:「逆韋詩什並上官昭容所制。 昭容,上官儀孫女,博涉經史,研精文筆,班婕妤、左嬪無以加。. ... 漢發兵用銅虎符。 及唐初,為銀兔符,以兔子為符瑞故也。 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以佩之。 至偽周,武姓也,玄武,龜也... 」武則天當朝後改為「龜符」,中宗年間又恢復為魚符。 魚符也分左右兩半,中縫處刻有「合同」兩字,分開後,每半邊符上只有半邊字,合在一起才見完整的「合同」兩字,所以又稱此符為「合同」。 後代簽約,一式兩份,中縫蓋章,雙方各持一份憑據。 這種憑證統稱為「合同」。 「合同」一詞由此而來。 而銅魚符則成為徵調軍隊時的一種憑證。
隨身魚符
鱼袋制度
宋代魚符佩
隨身魚符用於標明官員身分地位,配以魚袋隨身攜帶。 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 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 」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 武后天授元年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 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交魚符
交魚符用於出入宮門、開關宮門並證明官員的身份。 如存世的「延政門外左交」、「嘉德門內巡」等魚符。 也稱作「巡魚符」「開門魚」「閉門魚」等。
魚袋制度 - 發展歷史
魚袋之制是與隨身魚符的出現緊密相連的。 唐高宗初始定隨身魚符並魚袋之制。 主要為這些高級官員應徵召出入宮門時驗明身份所用,以防詐偽,因此具有實用功能。 起初,隨身魚符只有五品以上京官才佩,武則天時外郡都督刺史也賜隨身魚。 此後,魚袋使用範圍進一步擴大。 《唐會要》卷三一《魚袋》條記:「神龍元年(705)九月十七日敕嗣王、郡王有階卑者,許佩金魚袋。 」自此魚袋之制延及諸王,但到了玄宗時又有了變化,《唐會要》卷三一《魚袋》條引蘇氏記:「開元八年九月十四日中書令張嘉貞奏曰:‘致仕官及內外官以上檢校、試、判及內供奉官見占闕者聽准正員例,許終身佩魚。 ’」這樣,魚袋的使用範圍被明顯擴大了,其象徵化的特點也隨之加強。
宋太祖時並無佩魚制度,賜魚袋事最早見於宋太宗初年。 《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五》載:「(太宗雍煕元年南郊後)大赦,內出魚袋以賜近臣,自是內外升朝文武皆佩魚。 凡服紫者,飾以金;服緋者,飾以銀。 廷賜紫,則給金塗銀者;賜緋亦有特給者。 京朝官、幕職州縣官賜緋紫者亦佩,親王、武官、內職將校皆不帶。 」同卷載:「熙甯(1075)八年,神宗命工匠琢玉帶賜岐、嘉二王,並賜以玉魚,魚袋制度延及親王。 」同卷還記載了借服佩魚制度。 也就是官員出京外任或作使臣時,還可「借紫」、「借緋」,即借用比原先高一等的章服。 「尚書兵部侍郎王詔政和元年(1111)奏:今監司、守、倅等並許借服色而不許佩魚,即是有服而無章,殆與吏無別,乞今後應借緋紫臣僚並許隨服色佩魚,仍各許入銜,候回日依舊服色。 上許之。 」
鱼袋制度
魚袋
綜上所述,自唐以來作為官員服章之一的魚袋,本為盛放隨身魚符的袋子,具有一定的實用功能。 至宋時,魚袋較唐不僅形制不同,作用亦異。 但唐宋魚袋制度演變過程中呈現了共同的規律性,即使用範圍日益擴大,如由品官延及皇子郡王;由京官擴至外官;由身沒、去任、致仕即去,到佩帶終身;由近臣高官漸及位卑者,並進入對致仕官員的優撫政策。 至此,魚袋由有實際使用功能的物品變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徵物,並因此得到極度尊崇,遍佈朝堂,最後也由於賜發過濫,終被棄于章服榮寵的制度之外。
魚袋制度 - 魚袋功用
鱼袋制度
荷包
唐代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袋(鱼袋)与装细物的佩囊是分开使用的,据《朝野僉載》記載:「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礪等袋,彩為魚形,結帛作之,取魚之象,強之兆也。 」刀礪袋,魚形袋,新、舊《唐書》稱之為「魚袋」、「蹀躞七事」。 「七事」即佩刀、刀子、礪石、契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等物。 蹀躞七事應是後來的「七事荷包」(《歧路燈》第七十八回)的前稱。
據考,唐宋時期作為飾物隨身帶的「魚袋」、「龜袋」還多是盛物的口袋,有類荷包。 荷包作為珍貴佩飾物當緣始于唐代。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降誕》:「玄宗開元十七年,丞相張說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誕日為千秋節,百寮有獻承露囊者。 」杜牧《過勤政樓》詩:「千秋令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承露囊,即荷包,由眼明囊演變而來(眼明囊之俗:古俗農曆八月初一淩晨,婦女以彩帛之囊盛裝樹木花草上的露水,相傳以此洗眼,能使人一年之內保持目明)。 百官獻囊名曰「承露囊」,隱喻為沐浴皇恩。 民間仿製為節日禮品相饋贈,用作佩飾,男女常佩于腰間以盛雜物。
鱼袋制度
荷包
所以,基本可以確定,魚袋實際上是一個小荷包,在唐代時,裡面放有魚符,而宋代之後就沒有魚符了。 這不僅是一種裝飾,也可以當放小東西的口袋,古人的衣服都沒有口袋,隨身必須攜帶很多小玩意的話,就只能靠荷包了。 在封建社會,連這樣的小荷包都要體現出等級制度,分為了金魚袋和銀魚袋,只有六品以上才能佩魚袋,四品以上(唐宋可能不同,有三品說)才能佩金魚袋。 而對於本身品級不能夠穿紫衣服,佩金魚袋的官員賜給紫金魚袋,就是說給他這個資格,能夠穿紫袍,佩金魚袋,這當然是一種恩寵。 這兩種賞賜可以一起賜,也可以分開賜,但大部分時候是一起的,賞給老臣,大都是表示榮譽,而給新人,則表示讚賞居多,當然,也就是說皇上看這個人特別順眼,預示著這個人可能的飛黃騰達。
魚袋制度 - 龜符與「金龜婿」
鱼袋制度
李商隱
這個美稱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為有》詩:「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寫一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時,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為要赴早朝而辜負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將丈夫稱為「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 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
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 」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 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 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可見,金龜既可指用金製成的龜符,還可指以金作飾的龜袋。 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 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但在現代漢語中,其「貴」的含義正在逐漸減弱,而「富」的含義卻有逐日加強之勢。 與「乘龍快婿」、「東床婿」指「女兒的配偶」不同,金龜婿側重于指「女子的配偶」。


金魚袋-----中國古早身分證怎樣產生的? | 金魚 | 中華文化300問 | 魚符 | 大紀元 http://bit.ly/2ZWquqh
官服分別顏色,從唐代開始是: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大紅)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須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州的長官刺史,亦不拘品級都穿緋袍。這種服色製度,到清代才完全廢除,隻在帽頂及補服上分別出品級。簡言之,清代公服原則上都是藍色,隻在慶典時可以用絳色;外褂平時都是紅青色,素服時改用黑色。
唐、宋官銜常有此名,金魚袋,用以盛鯉魚狀金符。唐三品以上服紫佩金魚。四品以上佩金魚。
翻看歷史典籍,經常能夠看到"賜紫金魚袋",在現在的一些架空歷史小說中,也能夠看到對此的描述,我第一次見到這個的時候也很驚奇,皇帝還賜給大臣這東西啊,幹嘛用的啊?于是在網上猛一陣搜羅,但結果令我很失望,關于這個的網頁很少,中國人總是不重視自己的歷史。雖然少,但總比沒有強,況且多一份傳播的力量也是好的,于是綜合了一下,給大家了解。
中國古代等級製度森嚴,每朝每代對章服製度都有嚴格規定,通俗的說,就是你穿衣、佩戴飾物都要符合製度,不能逾越。如果大家不好理解的話,就拿大家最熟悉的清代來講,清朝官員的衣服上都有補子,文官的補子上綉的是禽,也就是綉的都是各種各樣的鳥,而武官綉的是獸,也就是獅子老虎麒麟之類的。每一品的動物絕對是不一樣的,這代表了級別。下面的就是清代的兩個補子,大家一看就明白。
一品武官麒麟三品文官孔雀
在唐宋時代,對章服也是有規定的,下面是宋代品官章服簡表
(引自《歷代職官沿革史》)
從該表可以看出,四品以上(有說三品以上的,沒細查)才可以穿紫袍,也就是才能穿紫色的衣服,七品以上可以穿紅衣服,七品以下隻能穿綠衣服,至于沒有品的,就隻能是皂白,也就是黑色和白色的衣服。還有冠、帶、笏,分別是帽子、腰帶和手板。這些在電視中經常能夠看到,大家比較熟悉了,剩下的就是佩魚袋了。
起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魚袋的起源。在網上查到的資料有兩種說法,
1、我國最早的身份證
發布時間: 2006-05-07 07:34 來源:文摘報
身份證早在隋代就開始使用了,但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年間為官員們頒發的"魚符"。魚符是用木頭或金屬精製而成。其形為魚,分左右兩片,裏面刻有官員的姓名、在何衙門任職、官居幾品、俸祿幾許,出行享受何種待遇等,比隋代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證要完整得多。唐太宗還為五品以上的官員另備有盛放魚符的袋,稱為"魚袋"。
2、魚袋是唐、宋時官員佩戴的證明身份之物。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始,賜五品以上官員魚袋,飾以金銀,內裝魚符,出入宮庭時須經檢查,以防止作偽。武則天時,暗讖她姓武,是玄武,就是龜了,曾改佩魚為佩龜。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飾魚袋,五品以上穿緋衣者用銀魚袋,此即為"章服製度。"
雖然有一定的出入,但可以確定的是,魚袋最開始是用來裝魚符的,而魚符就是古代的身份證,當然,能夠使用這種身份證的,都是官員。網上還有如下描述:
3、至宋代,不再用魚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銀飾為魚形。
親王有被賜以玉魚者。金魚袋紫色衣稱為"金紫",銀魚袋緋色衣稱為"銀緋",一旦受賜,十分榮耀。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被賜以銀色袋及緋色公服。
官員出京外任或作使臣時,還可"借紫"、"借緋",即借用比原先高一等的章服。
4、佩龜與金龜婿
這個美稱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為有》詩:"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寫一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時,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為要赴早朝而辜負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將丈夫稱為"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應召命"。魚符以不同的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武後天授元年(690)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可見,金龜既可指用金製成的龜符,還可指以金作飾的龜袋。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但在現代漢語中,其"貴"的含義正在逐漸減弱,而"富"的含義卻有逐日加強之勢。
5、 唐代放官印、魚符(龜符)的佩袋與裝細物的佩囊分開使用,據《朝野僉載》記載:"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礪等袋,彩為魚形,結帛作之,取魚之象,強之兆也。"刀礪袋,魚形袋,新、舊《唐書》稱之為"魚袋"、"蹀躞七事"。"七事"即佩刀、刀子、礪石、契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等物。蹀躞七事應是後來的"七事荷包"(《歧路燈》第七十八回)的前稱。
6、 據考,唐宋時期作為飾物隨身帶的"魚袋"、"龜袋"還多是盛物的口袋。荷包成為珍貴佩飾物當緣始于唐代。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降誕》:"玄宗開元十七年,丞相張說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誕日為千秋節,百寮有獻承露囊者。"杜牧《過勤政樓》詩:"千秋令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承露囊,即荷包,由眼明囊演變而來(眼明囊之俗:古俗農歷八月初一凌晨,婦女以彩帛之囊盛裝樹木花草上的露水,相傳以此洗眼,能使人一年之內保持目明)。百官獻囊名曰"承露囊",隱喻為沐浴皇恩。民間仿製為節日禮品相饋贈,用作佩飾,男女常佩于腰間以盛雜物。
所以,基本可以確定,魚袋實際上是一個小荷包,在唐代時,裏面放有魚符,而宋代之後就沒有魚符了。這不僅是一種裝飾,也可以當放小東西的口袋,古人的衣服都沒有口袋,隨身必須攜帶很多小玩意的話,就隻能靠荷包了。在封建社會,連這樣的小荷包都要體現出等級製度,分為了金魚袋和銀魚袋,隻有六品以上才能佩魚袋,四品以上(唐宋可能不同,有三品說)才能佩金魚袋。而對于本身品級不能夠穿紫衣服,佩金魚袋的官員賜給紫金魚袋,就是說給他這個資格,能夠穿紫袍,佩金魚袋,這當然是一種恩寵。這兩種賞賜可以一起賜,也可以分開賜,但大部分時候是一起的,賞給老臣,大都是表示榮譽,而給新人,則表示贊賞居多,當然,也就是說皇上看這個人特別順眼,預示著這個人可能的飛黃騰達。
7、紫金魚袋:官階未及三品以上(元豐元年後四品)以上,而特許改服色,換紫,配金魚袋,稱賜紫金魚袋,官銜中須帶此名。
也就是說,古人的官職中,必須要帶上這個銜,例如司馬光,他在《資治通鑒》書前面就戴上了自己全部職銜:
《資治通鑒》標示:"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朝散諫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候、食邑一千八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魚袋的具體樣子如下,歷史還是要看,比講千萬句都管用。


漫談唐朝服飾文化
作者:艾明華
五代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觀舞。(公有領域)
更新: 2019-06-26 11:31 PM       標籤: 唐朝, 服飾
在人類服飾這一悠久的歷史中,中國古代服飾是最奪目的一頁。瀏覽這個「衣冠王國」裡,唐朝服飾顯得格外璀璨。公元618年,李唐王朝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和內戰,在政治、經濟、軍事上臻至強盛。當時絲綢業長足進步,各民族交流廣泛,這個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並與唐朝文學、藝術、醫學、科技等共同創造了中國古代文明的顛峰。
承襲歷朝的染織技術水準,唐朝的染織愈發精湛,絲織品的染色圖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相輔相成地,唐朝的服飾質料精緻考究、色澤鮮豔、樣式繁多,所佩飾物華美。服飾氣質雍容大方、華麗典雅,同時又流露出天人的優雅與飄渺,在悠久的中國古服飾史中,堪稱登峰造極,璀燦輝煌。
其服飾,唐朝男子主要形式為圓領袍衫,頭戴襆頭或紗帽、腰束革帶、足下烏皮靴為典型裝束。襆頭以絲絹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長帶,用來裹髮的頭巾,在唐朝非常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除祭祀典禮之外,平常都穿這種服飾,官員的日常服也是如此。為表示尊重傳統,這種圓領衫通常在膝下施加一道橫闌,名為闌衫。這種闌衫一直延傳至宋代,仍為仕人上服。
唐男裝頭戴襆頭、圓領袍衫、烏皮靴。(張詠/大紀元)
唐朝時期婦女服裝品種繁多,大多為兩截穿衣款式。上衣有襦、衫、袍、半臂、披帛等,下裝則是裙、褲之類。加之鞋帽瓔珞束帶等,豐富多采。
隋至初唐時期,婦女的服飾以小袖短襦、長裙、肩披搭一條帛巾為主,她們將裙頭高繫於腋下,稱之為「齊胸襦裙」,到唐末時,裙子已不似隋唐之初的穿法,可一般裙頭也還是繫紮在腰部以上,因此這種裙式我們名之為「高腰襦裙」。
唐朝女子著襦裙、半臂、足蹬絲履;面部妝容,畫眉、眉間裝點花鈿、酒暈妝、兩頰斜紅等等,美不勝收。(公有領域)
半臂,又稱「半袖」,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飾。一般為短袖、對襟,衣長與腰齊,並在胸前結帶。半臂下擺,可罩於裙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裙子裡面。
唐朝婦女在肩上披搭一條長長的帛巾,俗稱「披帛」,又稱「畫帛」。這種帛巾通常以輕柔的紗羅裁成,輕盈薄透,長度大多在兩米以上,上面印畫各種花紋。披帛的使用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將它披搭在肩膀之上﹔二是將它纏繞於兩臂之間,這兩種方法分別搭配於不同的服飾。走起路來,跟著手臂的擺動而隨風飄舞,非常美麗,宛如仙女下凡。
此圖為中晚唐時服飾,大袖對襟紗羅衫、訶子、長裙、披帛。(艾蘭/大紀元)
盛唐以後,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時期的貴族穿著這種禮裝,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髮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五代十國南唐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公有領域)
此外,唐朝天寶年間,在民間還曾流行過女子著男裝,也是圓領衫、襆頭,並一度流傳到宮中,成為宮廷婦女的家常衣著。風情萬種的唐代女子穿起男裝來,硬是增添了不少英武之氣,別有一番風韻。
唐朝女子愛美成風,十分講究臉部化妝:畫眉、點脣、塗胭脂,把眉毛畫成各種形狀,將胭脂塗成酒暈妝,有的還在眉間妝點花鈿等。婦女好將秀髮梳成高髻,常見的有「望仙髻」「雲髻」「雙垂髻」等。髻上以簪釵等物貫連固定,再插上梳子、鮮花、勝、金鈿等頭面之物作為裝飾。簪的本名叫「笄」,女子插笄需舉行「笄禮」,被視為成年的標誌。釵一般為雙股,多用金銀和玉製成。後人在釵頭綴上活動的花枝、玉珠等,走起路來「一步三搖」不停地晃動,稱為「步搖」。唐代婦女的步搖一般製成鳥雀或鳳凰狀,口中銜掛玉石珠串,隨著人體的走動珠串便會搖顫。
唐朝 雙環望仙髻女舞踊。(公有領域)
這行雲流水般的衣裳,正如天人的飄渺仙姿,纏繞於身隨風飄曳於地的披帛,其實也是古人仿照天人仙子的如意寫照而已,並非僅僅是想像。在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彩繪圖案裡,有著當時人們對佛國世界的描述;其所描繪的佛、天人、飛天與仙女等形象,莊嚴而逼真。如果詳加對照,會發現大唐服飾和壁畫中的天人服飾是十分類似的。當古人重德、守道,敬神信佛的時候,一些宇宙中的真相,就會顯現給人,而那美麗神聖的一切,皆是人所追求和模仿的標準;由此可知,服飾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其背後自有深厚的內涵存在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唐代官服/唐朝服飾文化/金魚袋+魚符+龜符/《人騎圖》是元代

聖人曰:「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
華夏漢服飾演繹 上古至魏晉南北朝 |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2/18/n3516430.htm
華夏漢服飾演繹 上古至魏晉南北朝
作者:程銘華https://is.gd/T3rNBl
漢代男子穿著直裾、曲裾深衣以及袍服。(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更新: 2019-07-18 8:41 PM       標籤: 漢服, 華夏
逢年過節,各族裔穿著自己民族的服裝,參加各種盛典的景象隨處可見。而華人的民族服裝「漢服」,卻被旗袍或清代滿族服裝改良的「唐裝」所代替,實在是一種缺憾。無根之木何以擎天?無源之水何以奔騰?
「漢服」顧名思義,就是漢人的民族服裝,人們常稱為古代漢服(從三皇五帝到明末)。除禦寒蔽體外,漢服也是中華悠久文化的一部分。廣袖翩翩,古風悠悠,漢服裁剪簡單,每個部件都蘊含著敬天、重德的理念。現在的人不穿了,甚至不知道它,十分可惜。
追溯起漢服起源,據古籍史書中記載,遠在三皇五帝時期,先民們以鳥獸毛皮為衣,進而用麻作布。後來黃帝的正妃嫘祖植桑養蠶,教導人民織布做衣。因此,黃帝時代服飾制度日漸形成。
歷代漢服繁榮與輝煌
聖人曰:「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
中國古代服飾隨著改朝換代而發生變化,不同的朝代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從中更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被賦予的智慧。
上古時期
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商時期,麻、葛、毛、絲的織造技術已非常發達。服裝形制為「上衣下裳」,在衣襟、袖口的地方都有精細的刺繡滾邊,腰間束一條寬腰帶,腰下還佩有一塊上狹下寬的飾物——蔽膝。
禮服上衣多用正色,下裳多用間色。富貴人家大多使用絹、羅、錦、紗、絛等製衣。平民百姓大多穿麻衣,在衣領、衣袖等部位通常鑲以厚實的邊緣。民間女子所穿服裝與男子大致相同。
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步建立。西周禮制度形成,服飾納入禮制的體系,成為表現禮儀文化的方式之一,冠服制度應運而生。從此,上自天子,下及百姓,穿衣戴帽各守各的規矩,都依照場合與身分穿著服飾。因為身分不同,衣服的顏色、樣式都是不同的。
在中國服制中,祭服是最為貴重的一種服飾,專用於各類祭祀活動。例如:天子在最隆重的祭祀典禮上,要穿戴級別最高的十二章紋冕服、頭戴冕冠、足衣為赤舄。;
到了春秋戰國之際,又出現了一種服裝,即上衣和下裳合併為一件長衣,因為被體深邃,稱為「深衣」。深衣的特點為:交領右衽,衣長至踝,並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的樣式,在領、袖、襟、裾等部位,通常鑲以錦邊。春秋時代的深衣,大多以本色細麻布為之;戰國以後,多用彩帛製作。深衣用途廣泛,不分男女尊卑都可以穿,在當時非常流行。
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也統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服裝樣式基本沿襲戰國時期。
漢代社會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促使生活富足,穿衣的風氣也走向華麗。漢代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兩種。此外,還有袍服。漢代袍服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領,穿時露出裡衣,大袖收口為多,自肩部直筒垂至腳踝的長袍,是當時最典型的穿著。領口、袖口都有精美的滾邊。
漢代女服仍襲古儀,以深衣為尚。除了領口、袖口鑲邊,同時還有許多搭配的飾品。例如:皇后祭祖所穿的禮服,除了領、袖以及裙擺都有華麗的鑲邊,並佩有大綬、小綬以及玉珮作為裝飾。
漢代著絲袍女陶俑。(Sailko/Wikimedia Commons)
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老莊、佛道思想成為時尚,「魏晉風度」也表現在當時的服飾文化中。「褒衣博帶」是此時期的流行服飾,追求自然隨性而輕鬆的穿著。現實生活,半是鐵血狼煙,半是鬱鬱人文,也算是那時的風格吧!
晉武帝司馬炎畫像,唐閻立本繪《歷代帝王圖》,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衫,分單、夾兩種,袖口寬敞。有些人還喜歡衫領敞開,袒露著胸懷,有種道骨仙風的感覺。
女子服飾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領袖鑲以織錦邊緣。下身多穿條紋間色裙,腰繫帛帶。飾帶層層疊疊,顯得優雅、飄逸。
北魏前期,屏風漆畫《列女古賢圖》局部梳十字髻穿雜裾的女子。(公有領域)
北方男子民族服飾中還有「兩襠」和「褲褶」。兩襠是一種只有胸、背兩片的上衣,前襠胸,後襠背,肩部以褡襻連綴,兩側用皮帶兒紮結。這種服飾一直到唐、宋以後仍十分流行。褲褶一名起自漢末。漢魏之際,主要在軍旅中穿著,後廣泛使用於民間,成為普通的便服。
《耕犁圖》,魏晉磚畫。(公有領域)
長褲在秦、漢以前多用於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這種褲子比較緊身,便於騎射。漢代以後中原地區的漢人也穿長褲,南北朝時更加流行。但漢人的褲子比較寬鬆,尤其是褲腿特別肥大,俗稱「大口褲」。和大口褲相配的上衣通常做的比較緊身,叫「褶」,褶和大口褲穿在一起稱為「褲褶」。
總體來講,仍遵循秦、漢舊制。只是當時戰爭頻繁,社會動盪不安,影響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冠服飾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大規模的遷徙,大批少數民族入居中原,生活習俗漸趨融合,因此胡、漢文化得以相互影響。@#


華夏漢服飾演繹 隋唐五代至宋 |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2/18/n3516409.htm


東漢時期武官的衣冠型製,包括他們的坐具~~支蹱
「多地漢墓中出土一種形製相同、大小相近的丅形木器,因不明其用途,曾有「小幾」「木兀」「不知名器」「丅形器」「楎椸」等多種異稱。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最終將其論定為一種“坐具”,並明確了其具體用法,但對該器的定名目前仍付闕如。我們根據江陵鳳凰山一六八號漢墓出土遣冊所記名物,並透過比對該墓所出隨葬物品,發現丅形木器應即遣冊中記錄的「支蹱」。丅形木器的主要功用在於人跪坐時將腳跟架空,使腳跟和小腿免受臀部重壓,而“支蹱”即支持腳跟之義,正可謂名副其實。」
影片| Facebook https://bit.ly/3ZTGI2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