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2022年7月19日週二 上午4:30
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https://bit.ly/3Ojj6gO
港人養育孩子花費不少,早年有說「養大一個小朋友要成400萬」更引起社會熱議。同一間銀行最近訪問有持100萬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客戶,其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花費達28.4萬元,推算現時養育一個孩子至22歲經濟獨立的總開支已增至約624.8萬元。受訪者又預計,退休後的年度開支達到27.6萬元,才能維持目前生活水平。
恒生銀行於2006年曾推出廣告,令「養大一個小朋友需要400萬元」成為城中熱話。恒生銀行上月訪問633名持有100萬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客戶,結果顯示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花費港幣28.4萬元。按此計算,若要支持子女成長至22歲經濟獨立,預算增至約624.8萬元。
調查結果顯示,有79%受訪父母表示顧慮子女未來,希望照顧孩子至他們畢業,有工作可經濟獨立;49%願意陪伴並照顧雙親經濟需要;僅36%希望子女長大後能供養自己。此外,82%受訪父母表示最著重子女的心靈健康和價值觀,其次為學業成績(43%)及財務安排(42%)。
退休年花27.6萬  方可維持現有生活水平
另外,受訪者預計退休後的年度開支亦達27.6萬元,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就退休部署,有66%受訪者主要顧慮其年老的健康情況,沒有足夠儲蓄支持醫療費用;65%擔憂退休後成為家人負擔及無法維持現時生活水平。
至於人生目標,受訪者稱主要為「爭取財務自由或理想生活」(78%)、「為理想的退休生活做準備」(59%)及「為家人提供更好或足夠的保障」(36%)。
建議及早規劃退休生活
恆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指出,研究除了顯示育兒成本有所提高,亦看到普遍受訪者傾向避免成為家人負擔,惟不少人擔心退休開支,她建議市民應及早規劃退休計劃。
早年在代言廣告中令「原來養大一個BB要成400萬」爆紅的「風之后」李麗珊認為,育兒或退休所需的數目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實際是因應個別家庭、個人需要而有所不同。
藝人林嘉欣亦指,每個小朋友的養育方法都不同,因此需要的資源也會不一樣,所以不要被600萬元的數字嚇倒。
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https://bit.ly/3Ojj6gO


首先先以公證遺囑將未來遺產規劃完成,再加上公證的意定監護人,確保未來失能時,生活能有妥善照護。其次就是先將遺囑立好,再逐年透過贈與、主張買賣等方式,逐步過戶完成,當往生時遺囑上的遺產已全部移轉登記完畢,就可避免特留分的爭議。
此外,浪子回頭金不換,鄭文在說,若不孝的子女變乖了,還是可以隨時撤銷公證遺囑及公證意定監護人,不用擔心會影響未來家庭和諧。
鄭文在也提醒,早期養兒防老的概念已經式微,現在的老人家要懂得未雨綢繆,善用法律,特別是未來失能時或是遺產繼承權。此外,若不孝子孫以故意致被繼承人或應繼承人於死,依民法第1145條規定,是可能會喪失繼承權的。
新竹輪胎店惡火啟示 三招破解不孝子女分家產 - 地產天下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NoNypd


現代年輕人過得不如他們父母那一代。僅有3分之1的30多歲年輕人,收入高過他們的父母。為人父母的通常在孩子長大、搬離家裡及獨立自主後,才會感到比較快樂。年紀50歲以上、孩子已經獨立的人士,普遍感到快樂。相較膝下無子的人,他們較不感到憂鬱,且財務更加穩定。反之,子女尚未獨立自主的人,因為較少的睡眠、時間及金錢,通常感到較不快樂 https://is.gd/Q5SmjK


聰明的女人!不會輕易幫娘家這三種忙 第一種簡直是無底洞
 聰明的女人!不會輕易幫娘家這三種忙 第一種簡直是無底洞 https://bit.ly/3pg6uxN
2021/12/21 
娘家的忙該幫還不是該幫,是現代女人婚後常遇到的問題。(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娘家的忙該幫還不是該幫,是現代女人婚後常遇到的問題。(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娘家的忙該幫還不是該幫,是現代女人婚後常遇到的問題。(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隨著時代的進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已漸被摒棄;不過,話雖如此,女人在出嫁之後,重點要落在自己的家庭,娘家的忙該幫還不是該幫,應該有所取捨;要如何兼顧娘家與現在的家庭,可是一門大學問。
聰明的女人,幫娘家的忙要懂得適可而止,專家指出,對於娘家有三種忙,女人一定不要輕易插手,蠢女人才一再的插手,雖說女人的娘家也是婚姻中最親近的一部分,但有些忙真的幫不得。
1.無底洞的借錢不要幫:
生活中,總有一些父母眼裡只有錢,一點不為女兒的立場考慮,動不動就找女兒要錢,要了錢之後不辦正事,而是吃、喝、賭,樣樣都沾。這樣的父母就是喝子女血的無底洞,聰明的女人應該懂得拒絕。
2.兄弟姐妹的無禮要求不要幫:
幫忙可以,但是對於一些無禮的要求要謹慎處理,比如兄弟姐妹來借錢,如果真的有急事,那麼必然需要幫,但如果借了從來不還,那麼這樣的錢就不要借了,因為借了不僅不會比較好,還會讓夫妻之間產生隔閡,得不償失。
3.娘家親戚的家務事不要幫:
很多時候,一個女人嫁出去之後,娘家親戚的家務事,還是要靠他們自己解決,作為一個局外人,不要輕易插手;聰明的女人,對待娘家親戚的一些是非事情,懂得以退為進,他們會以自己丈夫不讓為理由拒絕,這樣既維護了親戚的顏面,又不會讓自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
聰明的女人!不會輕易幫娘家這三種忙 第一種簡直是無底洞 https://bit.ly/3pg6uxN


臺灣家庭大調查「成年子女誰最常探視父母?」數據說話:單身女兒第一名|天下雜誌 https://bit.ly/2Gpvkow
天下雜誌 · by 研之有物 https://bit.ly/2Gpvkow
要不要再拚個兒子?
雖然重男輕女的傳統已慢慢改變,生活中依然時不時耳聞「要再拚個男生嗎?」,尤其是嫁給獨子的女性,總有那麼一絲半點肚皮得爭氣的壓力,圍繞著「拚兒子」的話題。
生兒子究竟為什麼重要?關鍵原因之一: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兒子被視為老後依靠的主心骨。但真的是如此?中研院家庭動態調查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 資料顯示,成年離家的子女中,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
從 1999 年開始,家庭動態調查長期面訪追蹤,至今歷時 20 年,累積超過 7000 人的家庭互動資料,成為台灣本土規模最大的追蹤數據。
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陶宏麟運用 PSFD 和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數據,分析成年子女與父母的互動情形,發表研究成果「為什麼女性比男性和父母互動更頻繁?」。這篇論文正面挑戰了西方經濟學的「示範效果」理論,登上國際知名期刊《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還獲得編輯好文大推。
談起研究動機,陶宏麟直率地說:「示範效果把子女和父母的互動,描述成完全的功利式計算,這讓我蠻不以為然。」
家庭動態調查從 1999 年啟動至今,動態的意思是「持續追蹤同一批人」。一般的橫斷面研究只能了解特定時間的對象狀況,追蹤調查能了解同一個對象長時間的變化,控制個體差別。但原本的受訪者可能中途搬家、失聯、拒訪,因此調查難度高、成本吃重。PSFD 如同在種樹,讓後續研究者有長期的資料能進行分析。圖說設計│黃曉君、林洵安 資料來源│家庭動態調查資料庫
素材來源│iStock
示範效果論:父慈子孝只是家庭宮心計?
當你成年離家,有了獨立經濟能力,為什麼還會跟父母互動來往?
對台灣及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來說,這個問題顯得匪夷所思。兒女長大成家,帶小孩探望阿公、阿嬤,享受三代天倫之樂,不是天經地義嗎?西方學者並不這麼認為。對於成年子女與父母互動,他們一直想找出解釋的好理由。
美國學者 Cox 和 Stark 提出「示範效果」論。你對父母好、常探視,是因為想示範給小孩看,希望孩子以後也這麼對你。可以說,孝順其實是一種「長遠投資」。他們如何證明這個說法呢?證據是:美國父母更常贊助兒子買房屋。
Stark 認為,房產對婚姻生活大加分。以美國情況來看,女性離婚後通常會撫養小孩、擁有監護權,男性就難說了。換句話說,女兒婚姻美不美滿,都會因為要示範給下一代而照顧父母。可是若兒子離婚、和小孩分開,便喪失動機去維繫和父母的關係。因此,父母更積極為兒子購置房產,希望他的婚姻長長久久
法國學者 Mitrut 和 Wolf 繼續接棒,證據是「女兒比兒子更親近父母,尤其是育有女孩的女兒」因為女性的平均壽命較長,對老年生活有強烈危機感,所以會常帶小孩探望爸媽,默默暗示孩子:長大也要「孝順」我一般人恐怕沒想到,爸媽贊助買房、兒女帶孫探望,背後還能繞出這麼一齣家庭宮心計!
性別差異論:那是愛啊!
「我們關心父母,常常互動來往,難道都只是為了演給小孩看?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的動機。」陶宏麟說。
示範效果聽起來頗有既視感,接近儒家思想的「言教身教」、「耳濡目染」。然而把孝順、親近父母完全等同於目的計算,陶宏麟無法被說服。於是,他運用台灣本土的資料作分析,一方面挑戰示範效果,同時重新解釋為什麼成年女兒比兒子更親近父母。
其實沒那麼複雜,就是天性情感,affection!
女兒和父母更親密並非層層盤算,而是真情流露。陶宏麟觀察,女性的情感表達通常比男性更細膩,對別人的關懷和情緒感受也較敏感,在家庭裡常扮演情感交流的角色,把不擅長表達的「漢子」們聯繫起來。
他從神經科學和社會學尋找理論支持,以腦神經發展來看,女孩先天有較高的同理心、擅長溝通交流,經過社會化的過程,女性又普遍被鼓勵細心體貼、關懷溫暖、感情豐沛,男性則被要求競爭好勝、大膽有野心、不表露情緒,後天的養成持續強化了這些性別差異,型塑出兩性在情感表現的大不同。這種特質也反映在子女和父母的互動模式,女兒會更親近爸媽,主動付出關心、陪伴家人。
單身女兒互動率最高
西方版的示範論對上台灣版的情感論,何者更可信?調查結果揭曉。從台灣的統計數據來看,子女和父母探訪互動的頻率由高至低排序為:單身女兒、已婚兒子、單身兒子、已婚女兒。
台灣的調查結果大大挑戰示範理論,名列互動度第一的是「單身女兒」她們沒有小孩需要明示暗示,依然常探視父母。同樣是沒有示範需求的單身組,單身女兒也比單身兒子更常和父母互動,顯然性別差異比示範論有說服力,我們會和爸媽碰面、吃飯,不只是為了演給別人看
陶宏麟進一步解釋研究結果,已婚女兒互動度最低,也反映出台灣的傳統文化觀。以 50 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多半仍受父權價值的束縛婚後便以夫家為重心,常探視的可能是公公、公婆,而不是自己的爸媽。相較之下,單身女性沒有婚姻束縛,和父母的互動更親密自由。
不過,如果從第三代年齡做排比,家裡有 10 歲以下的小朋友互動度最高,這個結果符合了示範理論:年齡愈小的孩子容易被誘導,爸媽會刻意操作示範效果。陶宏麟提出反駁,他認為這同樣可以從其他角度解釋,小小孩多半黏著父母同進同出,也常需要阿公阿嬤顧孫;進入青少年階段,孩子漸漸發展出自己的生活圈和同儕活動,互動度自然降低。
總的來說,研究成果直面挑戰西方傳統理論,甚至驚動提出「示範效果」理論的經濟學學者 Stark 親上火線來回應。但陶宏麟強調這並非否定示範意圖的存在,而是要突顯行為背後的動機是很複雜多向,不應該過度簡化。示範動機有可能存在,但情感對行為互動的影響不能被忽略。
雖然「情感」看不到、無法量化,但它是影響人類行為很重要的元素。
大齡女子承擔家庭養老壓力?
除了討論親子互動的原因,研究也反映出另一個關鍵議題:誰承擔了更多家庭的照顧責任?
台灣正搭上高齡社會列車,推估 8 年後,每 10 人就有 4 位是老人,每 4 人將有 1 位是 85 歲以上的超高齡老人,老齡照護的課題迫在眉睫。過去在養兒防老的思維下,父母傾向提供兒子資源,同時也將老後生活寄託在兒子身上,調查卻顯示,單身女性實際承擔的角色可能更重要。
陶宏麟表示,研究目的是討論兒女和父母的互動,因此沒有納入「媳婦」做比較。但從數據資料來看,單身女兒遠比兒子常陪伴爸媽,互動更緊密。當台灣愈來愈多女性選擇單身,不走入婚姻,這群大齡女子很可能是未來支撐「家庭養老」的重要力量,同時也默默承擔了較多的隱形壓力。她們沒有婚姻束縛,和父母關係親密,更常負起照顧、看護、陪伴老齡父母的角色。
「這不一定公平。即使女性情感上更有意願承擔照顧工作,但這不應該是特定性別的責任。」陶宏麟提醒。對照台灣男女嬰出生比例,他更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至今仍然可以看出操弄性別的痕跡,但這些調查值得讓大家想一想,真的非得要拚個兒子嗎?」
經濟學家為什麼也會研究親子關係?經濟學關心的是什麼?
以演化的角度,大自然的生物會把所有資源集中給下一代,更有利族群繁衍。人類照顧上一代的行為是非常特殊、很社會化,這讓經濟學家好奇背後的原因。
經濟學希望去解釋人類的行為和背後動機、誘因,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就能協助設計出更有效的政策,讓社會制度變完善。
此外,現代經濟學也不再過度依賴數學的理論模型來驗證,否則讓人感覺不食人間煙火,很像紙上解題,脫離了現實。經濟學已將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併入,愈來愈有「人味」,注重真實的社會現象,而不是只從真空、理論式的推演,去證明某些很抽離的想像。
比如,PSFD 就透過面訪去了解人們的行為。這也是這個研究的關懷核心,希望更認識真實的生活互動狀況,當我們從供需、交換理解人類行為,也別忽略情感、情緒的重要性。」
親子互動也可能和年齡、家中排行等有關,為什麼選擇從「性別」切入?
一方面是回應 Wolf 的示範論舉證,她以性別的預期壽命差異說明「生女孩的女兒最有示範動機、互動度最高」,我想提出反駁,強調情感是關鍵動機,所以特別討論男女在情感表達上的差異。
另一方面則來自我自己的經驗觀察。我太太和我岳母通電話,一聊就是一小時,鉅細靡遺分享生活的點滴。但我自己一忙就會忘記打電話回家,講電話前還得先想好,很怕說兩句就沒話了(笑)。
觀察我妹妹和媽媽的互動也同樣很親密,沒有太多目的性,就是單純這樣做很開心,想讓彼此都更幸福。大體來說,我自己的經驗是女性有更強烈豐富的情感需求,需要多一些溝通互動,也更樂意表達感情、付出關心。
陶宏麟認為現代經濟學應該更多一點「人味」,不要只停留在真空、理論式的推演。比如:PSFD 透過面訪去了解人的行為,更認識人類真實的生活互動狀況。攝影│林洵安  https://bit.ly/2Gpvkow


一個人也能好好過!資深單身女作家談30、40、50歲的感情十字路口|閱讀書訊-VOGUE時尚網 http://bit.ly/2IRrBSP
常聽人說,人會突然在某個瞬間覺得自己變老了,在那個當下,當時的年紀、心情宛如分水嶺般,彷彿跨過了那一條線,人生再也不同。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當人生到達30歲的人生路口時,不僅心情起伏特別大,也容易慌。儘管離開父母的保護,已不是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也大多確定了工作方向,但幾年磨練下來,唯有感情這件事,始終不願正視。如果有對象或許是思考是否繼續在一起、是否該步入下一個階段,但若是單身,可能就沒麼簡單,有時候可能會出現擔憂,卻只能給自己模糊的答案,逐漸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才會變成「三十不立」的隱憂。很多女人的分水嶺都是在30歲,跨過「而立之年」的門檻,朋友們結婚的結婚,生孩子的生孩子,有些人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圈子小,或者處於徘徊狀態,不確定是否想走入婚姻等因素,導致一直單身。雖然明白單身沒什麼不好,但是內心不禁開始產生疑問:「 接下來的人生真的就這樣了嗎?」,想找人訴說剪不斷理還亂的心情,卻找不到真正願意聆聽的對象,於是常被一大堆負面形容詞束縛,認為單身等於孤單、寂寞,甚至出現絕望,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以下分享3個故事,看完後就會明白,其實單身的好與壞,一切都取決於自己的心境。
迷惘三十:誰說單身不能快活過
36歲的KiKi是位老師,生活非常規律,每天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家裡,跟很多人一樣。身邊的同學、同事和朋友一個接著一個結婚,她也參加過不少次婚宴。在別人眼中屬於美女型的KiKi,工作穩定、身材也維持得很好,三十歲以前她完全不在意自己單身,也不乏沒有人追求,總認為如果要結婚,就非找到一個完美對象不可。慢慢地就過了30歲,下班後沒人約、週末找不到人陪, 想談場戀愛,卻沒什麼機會認識別人,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焦慮,最害怕聽到認識的人要結婚。雖然覺得單身也沒什麼不好,但孤身一人赴宴,看著別人成雙成對出席、新人甜蜜放閃,內心百感交集,特別會覺得空虛寂寞。
過年時常被問到:「什麼時候要結婚?」,讓原本很喜歡年節氣氛的她,著實增添了不少壓力。以前還會很含蓄地回答:「還沒遇到適合的人,不急著結婚」,並微笑表示謝謝關心,但隨著被詢問的次數增加,不禁開始惱怒,之後的無數次則板著臉含糊帶過。內心的焦慮愈來愈強烈,不僅擔心年華老去,也為自己的單身狀態感到悲哀,認定唯有結了婚,往後的人生才是康莊大道,但偏偏單身愈久就愈挑剔。為了尋找另一半,KiKi曾經積極地聯誼、相親,甚至還主動召開同學會,告知大家:「我想結婚, 請幫我介紹對象。」。此外, 對於「投資自己」也絕不手軟,動輒上萬元的醫美療程,更是一個接著一個試。
眼看一年又一年過去,卻遲遲沒有什麼進展,身旁同樣單身的姊妹也幾乎都快脫單,雙親焦急地提醒她:「不要再挑了,找個還可以的對象就結婚吧!」。有幾年的時間,她宛如洩了氣的氣球,處於「嚮往結婚」且「害怕單身」的尷尬處境,甚至還被學生家長暗指她是同性戀,連她都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太差」。幾年下來的不斷嘗試,KiKi覺得累了,但也看透了。現在的她每天下課後,就在家裡看美劇學英文、上網跟英文老師對談,寧可透過學習度過充實生活,也不想浪費時間理會來自他人的質疑。放長假時,相較於以往有目的性的聚會,現在則開始改約朋友到國外旅行,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因為跟父母住在一起,KiKi不需要為房租煩惱,賺的錢全都自己花,原本以為嫁人後就不需要自己買房,但因為一直單身,乾脆買下老家隔壁的房子當房東,不管未來有沒有結婚,至少老後有個安身之處,與家人也好互相照應。
有一天,KiKi笑著說壓力都是自己造成的,要將親友的提問看成關心還是責難,完全操之在己,既然如此,何不選擇讓自己快樂一點。就算沒結婚,還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而且還更自由。她並非不期待戀愛、結婚,而是明白了單身也要好好過的道理。
恐慌四十:雙人探戈「單身」幸福
現年44歲的Elsa雖然並不特別憧憬結婚,也沒想過當個賢妻良母,但她早在接近30歲時,就因想逃離雙親的束縛,談戀愛結婚了。婚姻,成了她逃避家人的出口。她說並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結婚,只是心心念念婚後可以離開家裡、獲得自由,壓根沒有想到,成為某人的妻子後,反而懷念單身的美好,而這次她想要逃離的,卻是「婚姻」。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愛情本身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因為愛情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唯有兩人的關係建立在合宜的平等基礎上,愛情才能走向正途,婚姻才能成功。」。結婚後,Elsa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對方的存在不僅無法成為後盾,偶爾酒後的暴力行為,再加上來自男方長輩的催促生子,讓她覺得痛苦到無法呼吸。她深有所感地說:「單身,不一定是一個人,而兩個人,也不一定是兩個人。」。到了適婚年紀,沒有想清楚就輕率結婚,反而造就一段失敗婚姻,不到兩年就以離婚收場。
離婚後她想要圓夢繼續深造,娘家支持她到國外留學,畢業後因為工作關係認識現在的男朋友,對方是外國人,年紀大她一輪,也離過婚。前兩年她突然在臉書上宣布要當媽了,正當眾人紛紛祝福她結婚時,她淡淡地回答:「現在的男友是寶寶的爸爸,但我沒打算再結婚。」。Elsa表示,婚姻只是一張證書,就像穿上看似美麗但不合腳的鞋,拼命地折磨自己,比光著腳還難過。她跟男友商量後選擇回到台灣,搬回娘家跟雙親同住,跟男友定期見面共同育兒,維持遠距離戀愛。生子不結婚的決定雖然一開始受到家人反對,但在她與家人深談, 訂定生活公約,誠實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後,那些當初讓她恨不得逃離的家人,如今卻成了最貼心也最強壯的支持。
以前,Elsa把離婚看成世界末日,因為無路可退又無處可去,但在她誠實面對人生後,她愈來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儘管他人對她未婚生子的選擇持有懷疑,但Elsa卻開心地說,現在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現今有很多情侶也有一樣的情形,選擇愛情而不要婚姻;另有一派還不打算生子的情侶,則選擇同居不結婚。將生活過得更精彩豐富,「兩個人的單身幸福」模式其實也是另類的單身生態。「單身寄生族Parasite Single 」、「啃老族」,指的是成年後賴在家裡,靠父母過活不願獨立的單身族群,儘管的確有一群人如此過活,但如今的社會趨勢逐漸演變成「單身共生」。與其在外跟不熟的人一起「共享」居住空間,倒不如選擇跟熟悉的父母、戀人同住「共生」,不但能分攤花費、擁有自己的空間,多餘的錢還可用來分擔家計或投資,反而是精打細算後的最好結果。
豁達五十:浪漫務實五五波
至於從小看瓊瑤小說長大的May,今年53歲。看多了瓊瑤式的愛情故事,讓她沉浸在風花雪月的幻想,認為自己的另一半一定也會跟小說裡的白馬王子一樣。活在愛情至上的世界裡的May,33歲時曾有過婚約,但最後因未婚夫劈腿背叛而宣告破裂,自此她不再相信婚姻的價值。取消婚約後的幾年間,May將專注力放在工作上,拚命賺錢,也跟親戚借了200萬去投資,不到幾年就成了小富婆,還買了一間公寓獨居。這期間,她雖然也嘗試談戀愛,但再也不相信扣人心弦的愛情和天荒地老的誓言。她用名牌填塞寂寞,更因為有錢而看不起沒錢的男人,覺得接近她的人都想占她便宜。談戀愛時,她不斷以受害者自居,強調分手都是對方的錯,只有錢不會背叛自己,導致結局總是走向分手。
May對於愛情的態度也反映在親情與友情上。她常把小事放大,不僅情緒起伏大,也常找各式各樣的理由否定他人,什麼事都得她說了算。此外,更演變成嘲笑已婚的朋友,諷刺她們靠老公養,離開老公就是一個沒價值的女人等等。漸漸地,親友不敢找她一起吃飯或出去玩,因為害怕「掃到颱風尾」, 一不小心就變成「加害」她的對象。到了50歲,May 自然而然成了標準的「不婚」族代表。某一天,May約朋友出來吃飯時,尷尬地發現大夥找藉口不願跟她見面,但卻另外約了時間相聚。這時她才驚覺事態嚴重,開始恐慌「萬一將來只剩自己怎麼辦?」,她因為覺得十分丟臉,被自己的想法制約,有整整一年都負氣關在家,斷絕和他人聯絡,在自己製造出來的受害者世界痛苦地生活著。
後來,幾個和她一樣資深的單身老妹看不下去,主動到May家跟她談天,才漸漸打開她的心房。她終於開始反思自己的處理方式,不該理所當然地將親友當作發洩情緒的對象,也不再掩飾跌到谷底的心情。轉念之後,回想過去的生活,May發現自己似乎走錯方向,因為討厭示弱,同時也摧毀了勇敢面對的機會。繞了一圈她總算明白,內心渴望的還是親友真心的陪伴,看待任何事也學會避免走向太浪漫或太現實的兩種極端。
在日本,以「Around 40」、「Around 50」來形容上了年紀,但依然精力充沛、享受人生的單身女性。前者意指35到44歲的女性,後者則指45到54歲的女性。儘管她們認為年紀是人生的轉折點,也曾經在選擇中迷惘恐慌,但依然勇敢追尋豁達人生。正如日劇《結婚不結婚結婚しない》中的對白:現在女性有很多選擇, 才會感到迷惘糾結。其實不管現在或過去, 都沒有既定的生活框架。永遠記得: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個人也能好好過!資深單身女作家談30、40、50歲的感情十字路口|閱讀書訊-VOGUE時尚網 http://bit.ly/2IRrBSP


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yhzydmh
德國台灣協會前會長,台灣護理師、德國護理師及精神病患專業照護人,德國失智者專業照護人、從事動物輔助活動、教育及輔助治療的研究與資料搜集。著有《借鏡德國-一個台灣人的日耳曼觀察筆記》、《借鏡德國-毛小孩的神秘力量-從歐美的動物輔助治療看台灣動物福利》
台灣因為國家社會保險不足,人人缺乏安全感,所以要生產下一代來保障自己的晚年,而德國透過社會保險把個人風險減到最低,因此晚年過著有保障及有尊嚴。
強制保險 個人生活有保障
在德國因為有施行多年的各種保險,把個人的生活風險分散,生活基本上都有保障,存款帳戶上的累積就不會是個人的生活目標。因為制度的不同,所以我們看到德國人生活可以很慢、很悠閒,可以放心做義工,專心休閒遊樂,子女生產有育嬰假,長者大多無須照顧第三代,把生孩子純粹當成是生命的滋潤與成長,並非為了安養天年而把養孩子當成人生目的。
台灣因為國家社會保險不足,人人缺乏安全感,所以要生產下一代來保障自己的晚年,而德國透過社會保險把個人風險減到最低,因此晚年過著有保障及有尊嚴。有國家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的臉色。以這樣來看德國,才能看到兩個社會的基本差異。
退休、健保及照護保險
在德國對於長者的晚年生活,最大的關係者就是退休保險局,管理個人的退休金。在德國只要開始做職訓當學徒,個人開始有第一次的收入,就會被強制保退休險,把收入存入個人的退休帳戶。一般來說,德國九年級15歲的中學畢業生就可以開始做職訓,而擁有第一份職訓的工作收入,就會有個人退休帳戶。一個人從15歲做學徒,如果沒有轉行,持續工作到65歲退休,那他的工作年資就會輕易地超過45年,而這樣的人在德國算是普遍的。
現今德國的退休金保險額是個人薪資的37%,員工與資方必須各負擔一半的費用。如果是薪水低於450歐元的微薄薪資者,資方負擔薪資15%, 員工可以無須負擔,或自願性負擔5%。月薪超過一定數額者(屬於前西德月薪超過6700歐元者,或前東德區月薪超過6100歐元者)或獨立經營者,無須強制性保險。目前退休年齡是65歲,但因為少子化之故,自1961年以後出生者,退休時間延後六個月,以此累計,1964年以後出生者,已經確定要延到67歲才能退休。
五年就有資格領退休金,提前存款領取較多退休金
一般人只要給付五年以上的退休保險金,基本上都有資格拿到退休金。身障人士或有嚴重健康問題者,可以提前兩年領全額退休金。一般人要提前退休,必須要年滿63歲,且必須扣除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所以原則上在63歲以前是沒有資格領取退休金。
因有物價波動,所以退休金以累計點數計算。每年德國退休局都會把個人的退休金試算給當事人知道,通知當事人在他退休時,依目前的繳交年數所累計的點數,換算成歐元,讓當事人清楚晚年生活保障。保險人若想在晚年領取更多退休金,可以在官方網站試算,或到各城市所設立的退休局諮詢,提前在個人的退休帳戶存款,就可在退休時拿到比預期更高的退休金。
德國另外有健康保險與照護保險,其保險金也會從退休金中扣除,如果有超過額度的退休金,必須繳稅。目前健保費是退休金的14.6%,而退休者與退休保險局各負擔一半。照護保險是退休金的3.05%至3.3% (有小孩者負擔較低),照護保險全由退休者負擔。若保險人過世,配偶可領撫卹金,如有未成年子女,子女可領取孤兒撫卹金,這也保障保險人親屬的生活。
照護父母養兒育女,計入年資
子女照護父母而無法工作時,或是婦女為了養兒育女而暫停工作的年數,可被承認年資而納入個人的退休金帳戶的年資點數。年資是以德國人平均月收入點數來計算。這樣讓家中有需要照護長者的子女或養育子女的婦女,可以安心照護家人。照護保險在健康照護的難度上分五級。不同的等級可以領到不同的照護費用,讓照護者的生活得到保障。這筆照護費用是給被需要照護的人,被照護者可以決定要給什麼人照護。
居家照護可領取照護金
從第二級自第五級的照護費用是316歐元至901歐元。這筆照護費用是僅給居家照護的親屬或朋友領取。 如果有需要專業的照護者來做護理工作時,照護費用會依比例減少。被照護者有住院需要或暫時到養老院照護時,照護金可以一年持續多拿八週。若是照護者要去旅遊而由改由專人照護,照護金也可以一年持續多拿六週。這是給照護者的喘息津貼。
長者若住安養院,照護費用就給安養院,不足的金額必須由個人存款或家人救助來補足差額。
許多長者若決定住養老院,有房的長者就會賣掉房子,為的就是付安養院的費用。如果個人與家屬都無力或僅能部份負擔安養院費用時,即可申請社會救助金補足。部份退休者因為健康問題必須住安養院,又不願由兒女資助,而無力負擔高昂安養院費用,有的德國長者就移居到匈牙利等相對便宜照護的國家。
退休金不夠的生活保障
在德國許多婦女因為長年家務而無法長期工作,常有退休金不足生活開銷,此時可申請基本保險金。基本保險金是補足退休金不足,它是社會救助,由納稅人負擔。而與一般社會救助金不同的是,請領人無須看兒女是否有能力撫養。已達退休年齡者,個人退休金不足,就可申請,此項補助審理是依據退休金是否足夠支付所需生活來認定。
基本保險金申請的審理,會考量退休者是否持有自住以外的不動產及超過5000歐元的存款。補助期是12個月,如要延續必須再做申請。基本保險金的計算,是獨居者生活費以424歐元,有伴侶者382歐元來計算。基本生活費加上必要的暖租開銷多於退休金,其差額可由社會局補助。伴侶者的收入也會納入申請資格考量。如果另一半的收入過多,會將申請者的救助金扣除過多的金額。
透過強制性社會保險,把個人風險分散給社會的德國,其實不管是否是年紀長或幼,只要是需要被照護的人,都有可以被完善照護的可能。長者要有尊嚴而自由生活的老去,社會保險制度是最大的功臣。真的「老人國家養」:德國長者有社會保險做靠山,無須看子女臉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yhzydm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