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敦煌守護神 晚唐鐵血戰雄張義潮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5日, 2019
敦煌晚唐壁畫《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公有領域)
他自幼習文練武,率兵七千光復河西走廊四千里山河,他曾率領的軍隊守護敦煌200年。
自幼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張義潮(又作張議潮),河西沙州(今敦煌縣神沙鄉)人,出生於公元799年前後。張家世代居住在大漠河西,在敦煌一代是名門望族,其父張謙逸曾官至大唐工部尚書。
755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叛亂,潼關失守,長安門戶大開,唐玄宗避難蜀地,河西、隴右精兵奉勤王令撤離。吐蕃乘虛而入,涼州(今武威市)、瓜州、沙州相繼陷落。781年,以不殺沙州漢姓百姓為約定條件,都知兵馬使閻朝開城門降於吐蕃。
張義潮一出生,便目睹漢人被吐蕃壓迫之悽苦。吐蕃禁止漢人穿漢服,要像他們一樣紮辮子,衣服前襟右邊壓左邊。走在大街上,漢人逢吐蕃人必低頭哈腰,目不可以直視。漢人老了就更慘了,像牲口一樣被砍斷手臂、挖掉眼睛。
漢人雖城池淪陷,卻一直心繫大唐神土故國,代代如此。每每新年第一天,漢人身著漢服祭祖,遙拜大唐方向,仰天長嘆,涕淚縱橫。半個世紀過去了,偶有唐使歷經此地,裹著毛裘的漢人無不偷眼顧盼使者,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漢人被奴役使張義潮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極大衝擊,他自幼就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苦練武功,熟讀兵書。異域剽悍的民風和儒家內在的智慧逐漸將他歷煉得文武全才,智勇雙全。他常以御史大夫封常清為榜樣,立志光復大漢,死而後已。
金戈鐵馬收失地 徒步兩年報大捷
公元841年(唐武宗會昌元年),吐蕃遇到嚴重饑荒,餓殍千里。次年,吐蕃發生內亂。時大唐帝國聯合回鶻汗國和阿拉伯帝國對吐蕃形成合圍之勢。
時勢造英雄。848年,隱忍待機多年的張義潮陰結沙州漢人英豪,聚集義士,組織了一支悍猛的軍隊揭竿而起,一舉光復了淪陷了大半個世紀的沙州。
義軍極其驍勇,浴血奮戰,在張義潮的指揮下,以沙州為據點,擊退吐蕃數次反攻後,乘勝追擊,連續光復了瓜州等多個失地。所到之處,漢人如「一鳥飛騰,百鳥影從」。
張義潮光復失地的消息引起整個河西走廊漢人的沸騰,吐蕃在驚恐之下,欲高壓恐嚇漢人,不料反引起漢人更大的反抗。
張義潮審時度勢,意欲收復整個河西走廊。他一方面厲兵秣馬,枕戈待戰,一方面派出了十支信使隊伍,帶著相同的光復故土、請求王師支持的文書,奔著大唐的方向,展開了悲壯的大漠英雄之旅。
十支使者隊伍在到達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大唐天德軍駐地時,已經只剩下了最後一支,其餘九支沿途已身沒荒漠,魂撒大唐。
公元850年,輝煌的長安城內,人頭攢動的朱雀街上,人們夾道歡迎一位叫悟真的高僧,他徒步兩年之久,從河西隴右帶來了沙州光復的消息。
從皇族到平民,整個大唐為之震動,漢人孤軍奮戰,竟一舉收復了淪陷長達七十年之久的失地。唐宣宗感慨萬分,驚呼:「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長安城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義軍的鬥志。851年,張義潮以氣吞山河、風捲殘雲之勢,收復了除涼州之外的整個河西走廊四千里山河。
為了表彰張義潮的忠義善勇,11月,唐宣宗在沙州設置歸義軍,任命張義潮為歸義軍節度使,統領十一州,並封其為金吾大將軍。前去朝廷報大捷的張義潮的哥哥張義潭,自願作為人質留在長安,滿朝文武均為張家兄弟倆的忠義丹心所感動,唐宣宗隨即封張義潭金吾衛大將軍。
唐宣宗畫像。(公有領域)
四千里河隴文治武功
858年,張義潮率精兵七千騎東征河隴軍政要塞涼州,經過三年鏖戰,義軍憑著滿腔忠誠,一身的熱血,出生入死地收復了失地涼州,打開了整個河西走廊通道。863年,朝廷命張義潮兼任涼州節度使,統領涼、臨等六州。
866年,張義潮攻克北庭、輪台,疏通了閉塞已久的絲綢之路。此後,歸義軍為捍衛邊疆領土,三次擊退蠻夷侵犯。其中一次是吐谷渾進犯沙州,歸義軍大獲全勝,窮追敵人一千多里,活捉吐谷渾宰相斬首示眾。歸義軍凱旋班師回城,全軍高唱《大陣樂》,再現盛唐神采軍威。
在二十年的光復征戰中,張義潮且戰且耕,恢復農田,復興商業,人物風化、政商制度全面恢復大唐制度。他廢除吐蕃分散的部落制,建立州、縣、鄉、里四級體系,採用由實物交易抵押向現銀交易逐步過渡的賦稅及商貿制度。
張義潮全部恢復各項水利設施、開溝挖渠發展農耕,實施向歸義軍請田的土地改革制度。張義潮的文治武功,使河西走廊很快全面漢化,各民族和睦相容。商旅絡繹於途,使節不絕於道,田地滋潤,果樹茂密。
諸蕃皆服,百姓和樂,敦煌百姓對張義潮的愛戴無以復加。
孤忠守護敦煌200年 丹心照汗青
公元867年(咸通八年),張義潭在長安去世,其時張義潮也年近古稀,他將河西交給了張義潭之子張淮深管理,自己前往長安入朝為質,以表達他對大唐帝國的忠貞。唐懿宗封他為右神武統軍,擁有豐厚的田產宅第,禮遇甚高。張義潮在長安居住五年後離世,享年74歲。
張義潮的侄子張淮深對唐王朝盡忠獻力,執禮甚恭,一心為民。但因他是質臣之子,唐王朝遲遲沒有授予他節度使的旌節。
公元890年(大順元年),張義潮的女婿索勛發動兵變,殺死了張淮深一家八口。張義潮第十四女十分反對姐夫的倒行逆施,她發動兵變反殺索勛全家,之後,擁立張義潮的孫子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直至唐末。
906年,張承奉在河西走廊建西漢金山國。911年,歸義軍兵敗於回鶻,淪為附庸。914年,敦煌人擁曹議金為主,曹氏廢除西漢金山國,恢復歸義軍節度使稱號,瓜沙地區一度趨於安定繁榮,歸義軍心繫中原故國。
敦煌100窟甬道供養人(曹議金)像。(公有領域)
公元1035年,西夏李元昊消滅了歸義軍。近兩百年歷史的歸義軍衷心守護敦煌邊陲,心繫華夏中原,為後世抒寫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忠義傳奇故事,光耀千秋。
參考文獻:
《新唐書·宣宗紀》 
《新唐書·吐蕃傳》 
《舊唐書·宣宗紀》 
《唐會要》卷七十一 
《資治通鑑》卷二四九、二五零 
《敦煌變文·張義潮》@*


唐中期歸義軍節度使張義潮生平 張義潮如何使河西重歸唐統治
2017-12-01 由 歷史山莊 發表于歷史
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八月,聲震河西的英雄人物張義潮在京師長安病死,唐朝廷贈官太保。[敦煌石室文卷記載為張議潮,兩《唐書》和《資治通鑑》均記載為張義潮,可推測為張議潮歸義後,改為張義潮。特此說明。]
一年後,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懿宗病死,十二歲的僖宗即位。八年後,僖宗廣明元年(880年),農民軍領袖黃巢攻進長安。三十五年後,哀帝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逼唐末代皇帝哀帝禪位,自登帝位,建國號梁,定都於汴州(開封),唐朝至此宣告滅亡。三十八年後,開平四年(910年),張義潮之族孫張承奉自立西漢金山國,自號白衣天子。
倘若張義潮尚在人世,不知道是怎樣的感慨!
為什麼要講這個張義潮呢?因為他是懿宗一朝唯一的驕傲。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英雄而不知敬仰的民族更是可悲的。張義潮就是唐末的英雄。
在玄宗一朝,名將哥舒翰採用「步步為營」的軍鎮策略,收復了失陷於吐蕃多年的黃河九曲之地。而吐蕃在與哥舒翰的交戰中,開始時尚能發動反擊,到後來只能是疲於招架,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在哥舒翰的手中,唐朝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哥舒歌》在隴右一帶廣為流傳:「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充分地反映了一方的黎民百姓對哥舒翰的信賴和讚頌。
然而,安史之亂時,唐朝廷將邊軍大量內調,哥舒翰也在安史之亂中死去。吐蕃趁著唐朝的內亂,重新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唐朝廷為了對抗吐蕃,於寶應二年(763年)設河已西副元帥一職,統一指揮河西、北庭、安西三地的殘餘唐軍。首任河已西副元帥為楊志烈,在他的指揮下,吐蕃人的攻勢一度被遏制。但到了永泰元年(765年),楊志烈為叛將所害,形勢便開始急轉直下。永泰二年(766年),吐蕃人占領河西重鎮甘州、肅州。第二年,繼任的河已西副元帥楊休明戰死。這樣,河西,安西,北庭三地唐軍互相失去聯繫,進入各自為戰的境地。之後的十多年中,唐軍在河西走廊的各個要塞因孤立無援陸續被吐蕃軍各個擊破。
沙洲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從大曆五年(770年)開始,沙洲受到吐蕃軍的圍攻。當時沙洲以東的唐軍要塞已經全部失陷,所以沙洲城處於孤立無援狀態。沙洲刺史周鼎一面率軍民固守,一面向唐朝廷在西域的盟友回鶻求援。然而,援軍經年不至。沙洲一直被圍困,城中糧草將盡。周鼎主張焚毀城郭,率軍民東歸唐朝。但他手下的部將都不同意,認為一旦軍民東奔,沙洲以後將永不復為大唐之地。經過一番激烈爭論,最後,都知兵馬使閻朝縊殺了周鼎,然後繼續率部抵抗吐蕃。
為了解決糧草問題,閻朝貼出告示:「出綾一端,募麥一斗。」用這樣的方法來徵集糧草。這樣,沙洲這個只有四、五萬人的彈丸小邑一直堅持了十一年,到建中二年(781年),沙洲城終於彈盡糧絕,山窮水盡。閻朝實在無路可走,為了保全城中百姓,只得與圍城的吐蕃主將綺心兒相約,在得到沙洲城民眾不外遷的許諾下,向吐蕃軍投降。至此,唐朝在河西的最後一座要塞沙洲被吐蕃軍所攻破,完全喪失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權。而北庭都護府則在貞元六年(790年)為吐蕃人所破,安西都護府在元和三年(808年)為吐蕃所破,唐朝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
沙洲失陷之後,沙洲百姓受到了吐蕃的殘酷壓迫,「丁狀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贏老者咸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漢人尤其受到歧視,吐蕃人規定河西各城的漢人走在大街上必須彎腰低頭,不得直視吐蕃人。之前率沙洲頑強抵擋吐蕃進攻的閻朝也被吐蕃用「置毒靴中」的手段暗殺。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心更加思念唐朝。
開成年間(836年),有一支唐朝的使團出使西域,途徑甘、涼、瓜、沙諸州,當地民眾聞訊後夾道相迎,流著淚問唐使者說:「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張淮深變文》記載唐朝使者到了沙洲,嘆念敦煌雖「百年阻漢,沒落西戎」,而「人物風化,一同內地」,當左右從人無不感動悽愴。此時,河西和西域淪陷已經長達幾十年,但當地民眾仍然視自己唐朝子民,念念不忘唐朝,盼望有一天能夠重新回到唐朝治下。
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吐蕃國內發生了大規模的饑荒,「人飢疫,死者相枕藉」。一些貴族將自然災害都歸咎於吐蕃信奉佛教所致。吐蕃贊普達磨新即位後,大力採取措施禁佛:下令封閉吐蕃境內的全部佛寺,焚毀佛教經典;強迫所有僧人還俗,不願還俗者,被迫從事屠夫、獵人等違反佛教戒律的職業;有些高僧還遭到了無情的殺戮。因此,吐蕃國內尊信佛教的人都十分痛恨新贊普達磨,視達磨為牛魔王下凡,稱他為「朗達磨」。朗,藏語,意為牛。達磨的禁佛措施未能維持很久,會昌二年(842年),他被佛教僧人拉隆·貝吉多傑刺死。
達磨無子,不過他被刺殺前,王妃已經懷孕。王后為爭奪權位,也偽裝成有孕的樣子。會昌三年(843年),王妃生一子,為了防止王后搶走孩子,白天派人四下圍住孩子,晚間用許多盞燈光守護,以故取名歐松,意思是「光護」。王后也不甘示弱,到外面買了一個要飯人的孩子,脅迫朝臣認可是她親生,並取名為永丹,意為「母堅」,即母親堅持認定的。這兩個孩子被不同的利益集團操縱,用來爭奪贊普寶座。雙方互不相讓,進行了長年累月的鬥爭。王室分裂後,吐蕃各領兵將帥也擁兵自重,相互混戰。吐蕃國一時大亂,勢力急劇衰落。
而唐朝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國力有所恢復,見吐蕃大亂,乘機收復了陷於吐蕃的三州(原州、樂州、秦州)和七關(石門、驛藏、木峽、特勝、六盤、石峽和蕭關)。唐王朝的一連串軍事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河西人民。
張義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湧現出來的西域豪傑。張義潮,沙州敦煌(今屬甘肅)人。張氏世為州將,是沙洲的大族。父張謙逸祖籍南陽,在唐朝官至工部尚書。張義潮兄名張義潭,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張淮深的父親。張義潮有姐張媚媚,後出家為尼,法名了空。今敦煌莫高窟156號窟供養人像第四身比丘尼像,就是張媚媚。
張義潮出生之時,沙洲已經被吐蕃統治多年。由於親身經歷了吐蕃人的殘暴統治,張義潮在青少年時代便胸懷大志,「論兵講劍,蘊習武經,得孫武、白起之精,見韜鈐之骨髓。……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他十分崇敬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被宦官邊令誠陷害身死的著名將領封常清,曾親筆抄寫過《封常清謝死表聞》。
唐朝廷收復三州七關後不久,吐蕃尚恐熱率五千騎兵大肆劫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殺其丁壯, 劓刖其羸老及婦人,以槊貫嬰兒為戲,焚其室廬,五千裡間,赤地殆盡」。尚恐熱的暴虐行徑,不但令河西民眾憤慨,就連他的部下也怨望不平,「皆欲圖之」。這時候,張義潮已經開始暗中結交豪傑,密謀起事。
大中二年(848年),張義潮見時機成熟,率眾在沙洲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他率部眾披甲執銳,與吐蕃軍在城內展開激戰。城中的漢人紛紛響應,人人爭相與吐蕃軍拚命。吐蕃軍在沙洲城中軍力本來就不多,在出其不意之下,難以抵擋,於是倉皇逃出沙洲。
此時,「春風不度玉門關」已經將近七十年,河西的事情唐朝廷均一無所知。張義潮完全可以據地稱王,雄霸一方。然而,張義潮率眾驅逐了吐蕃守將後,立即派遣使者,赴京師長安向唐朝廷報捷。由此可見,張義潮確實胸懷歸唐之心,並非貪圖個人權勢。
沙洲和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當道的涼州等地仍然被吐蕃控制,可以說,通往唐朝的道路根本就不通。為了確保消息送到長安,張義潮一共派出了十隊信使,每隊信使都帶著相同的文書。信使們將經由不同方向的沙漠,繞過吐蕃人控制的河西諸城後,再向長安進發。
這是一個相當悲壯的故事,其曲折動人之處不亞於任何一部傳奇。信使們與張義潮等沙洲軍民道別後,英勇地踏上了艱難行程。他們非常清楚,他們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有機會到達目的地,而絕大部分人將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仍然義無反顧,沒有一個人回頭。
信使中不少人是是僧侶,其中就有敦煌高僧悟真。這主要是考慮到佛教在西域具有強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勢力,由僧侶來送信,更利於掩護。
這十隊信使無一例外地進入了莽莽大漠,奔向不同的方向,各自面臨九死一生的考驗。這是一群捨生忘死的英雄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留下名字。其中的九隊,要麼死在了吐蕃軍的追擊下,要麼迷失了方向,被埋在了無情冷酷的大漠中。只有向東北方向進發的那支隊伍,由敦煌高僧悟真率領,歷經千辛萬苦後,終於到達了唐軍要塞天德城(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天德軍防禦使李丕驚訝感動於這群近乎從天而降的使者,立即以最大的熱情護送他們前往長安。在李丕的協助下,悟真等人於大中四年(850年)正月抵達了長安。這時候,離張義潮在沙洲起事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這支滿身塵土的信使隊伍感動了所有的長安人,長安官民爭相湧上大街,用真誠的歡呼來迎接這些來自遠方的英雄。
自建中二年(781年)唐朝完全失去河西之後,河西走廊就成了帝國心中的隱痛。誰也想不到,在萬里之外的西域,悄然出了一個叫張義潮的英雄人物,平息了烽火,圓了唐朝廷可望不可及的夢想,這是何等的驚喜!唐宣宗聽到這一喜訊後,竟情不自禁地欣然讚嘆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悟真後來被唐朝封為「京城臨壇大德」,以表彰他的功績。
有了張義潮和十隊信使的故事,人類也可以存在更多的信心。歷史上總會有英雄人物出現,而英雄非凡的勇氣,意志,和信念,如同有源之水,永遠不會枯竭。
在派出信使後,張義潮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繕甲兵,耕且戰」,積極備戰,逐漸展開收復河西諸城的計劃。由於吐蕃國內政治陰謀和內訌不斷,一遇到張義潮強有力的挑戰,在河西的統治隨即土崩瓦解。到大中五年(851年),張義潮已經收復了整個河西走廊中除涼州之外的所有州縣,聲震西域。
大中五年(851年)八月,張義潮第二次派信使到長安,其中又其兄張議潭和沙洲豪族李明達、李明振(張義潮女婿,娶張義潮第十四女)、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並獻上河西十一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的圖籍。至此,除涼州而外,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
由於河西走廊的大多數州縣已經處在張義潮軍的控制之下,所以這一次的信使團出使長安的行程十分順利。唐宣宗接到捷報後,特下詔令,大力褒獎張義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勳,詔令說,張義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於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隨後,唐朝廷在沙州建立歸義軍,統領瓜沙等十一州,授張義潮歸義軍節度使。
值得一提的是,張義潮兄張義潭按照慣例被留在長安為人質,被授為金吾衛大將軍。而後來張義潮年老時,主動入京,其實也是做人質的意思。
咸通二年(861年)三月,張義潮命其侄張淮深(張義潭之子)率蕃、漢兵七千人收復陷於吐蕃的最後一州涼州。這是一次空前激烈的戰鬥,《張義潮變文》中有很多章節描寫了這場戰鬥。描述戰場時說:「分兵兩道,裹和四方。人持白刃,突騎爭先。須臾陣和,昏霧張天。」描述戰士的勇敢:「漢家持刃如霜雪,虜騎天寬無處逃,頭中鋒矢陪壠土,血濺戎屍透戰襖。」描寫戰陣說:「我軍遂列烏雲之陣,四面急攻,蕃賊糜狂,星分南北;漢軍得勢,押背便追。不過五十里之間,殺戮橫屍遍野。」最終,張淮深取得了戰鬥的勝利。至此,陷沒百餘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已全部收復。
咸通四年(863年),唐朝重新設置涼州節度使,統領涼、洮、西、鄯、河、臨六州,治所在涼州,使貞元初年失守而廢置的涼州軍鎮又得以恢復,由歸義軍節度使張義潮兼領涼州節度使。河西走廊從此暢通無阻,從長安經蕭關通往西北的道路已完全打通。河西有歌謠熱忱讚頌張義潮的英雄業績說: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歸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不過,在歸義軍控制的地區,由於吐蕃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管轄,遺留下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亟待解決,可以說是一個大的亂攤子。面對這種複雜而又嚴峻的形勢,張義潮首先在轄區內全面恢復唐制,廢除部落制,重建縣鄉里;重新登記人口、土地,按照唐制編制新的戶籍,制定新的賦稅制度;恢復唐朝服裝,推行漢化。很快就使敦煌「人物風化,一同內地」。這些措施迎合了沙州等地漢人懷戀大唐故國的心理,得到了漢人們的擁護和支持。對轄區內的少數民族,張義潮則採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已漢化者編入鄉里,與漢人雜居。吐蕃化較深者部分繼承吐蕃制度,仍用部落的形式進行統治,尊重他們的習俗。同時授予少數民族頭面人物官職,讓他們參加統治。這些措施同樣受到了少數民族的歡迎。這樣,經過張義潮的慘澹經營,河西地區的局勢已穩定,生產得到了發展。
咸通八年(867年),張義潮在長安留為人質的兄長張義潭因病去世,已經六十九歲高齡的張義潮依然離開沙洲,「束身歸闕」,主動前往長安為質。這是張義潮兄弟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唐的忠誠而作出的決定,「先身入質,表為國之輸忠;葵心向陽,俾上帝之誠信」。張義潮入朝後,朝廷任命他為右神武統軍,賜給田地,並於宣陽坊賜第一區。還晉升為司徒。咸通十三年(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京師,結束了英雄人物不平凡的一生,享年七十四歲。
張義潮離開歸義軍之後,任命侄子張淮深執掌河西歸義軍事務。但在張義潮去世後,唐朝廷並不授給張淮深節度使旌節,意思是不肯承認張淮深是張義潮的合法繼承者。唐朝廷採取這種態度,無非是怕張氏像其他藩鎮一樣,坐大難制。
雙方關係緊張應當還有許多細節的微妙之處。自從張淮深父親張義潭和叔父張義潮先後在長安為人質死後,張氏再無關鍵人物在長安為人質。張淮深有六個兒子,卻不肯派一個兒子到長安當人質,這大概也是唐朝對他始終不能放心的緣故,以致雙方產生種種明爭與暗鬥。
其實,即便唐朝廷不授予節度使旌節,張淮深仍然是河西的實際統治者。此時,唐朝廷政治混亂,內部危機嚴重,兵鋒難以顧及河西,不對張氏這樣的有功之臣和河西大族盡心籠絡,反而因質子這樣的小問題一味冷遇,實際上是重大失策。
對張淮深來說,即便他是實際上的歸義節度使,但沒有唐朝廷的承認,還是有相當不利的一面。當時正值西北地區發生民族大變動之際,在以沙州為中心的張氏漢人政權周圍活躍著吐蕃、回鶻、退渾、龍家、仲雲等許多少數民族政權,從東、南、西三面對歸義軍構成威脅。唐朝廷不授給他節度使旌節,表示不支持他當節度使,那麼歸義軍內部必然會有一些窺覷權勢的人蠢蠢欲動,內憂外患下,他難以兼顧。可以說,唐朝廷遲遲不授張淮深節度使旌節的失策正是後來造成河西動盪的根源。
此後,西域的回鶻再次叛唐,引兵進犯肅州、酒泉、西桐地區。張淮深率河西軍民英勇反擊,活捉回鶻首領,俘獲士卒千餘人,並表奏朝廷。唐朝廷派遣左散騎常侍李眾甫、供奉官李全偉等上下九使,先後幾撥人馬,賜給張淮深金銀器皿、錦繡瓊珍等各種各樣的貴重物品,唯獨沒有授予張淮深一直請奏的節度使旌節。但張淮深並沒有心懷怨望,繼張義潮後盡力經營河西,多次打退了各族對河西地區的進犯,其文治武功不下張義潮。
張淮深屢次遣使唐朝,求授旌節均未能如願。光啟二年(887年),張淮深第三此派使者入唐求授節度使旌節,唐朝廷依然沒有同意,從而引發了歸義軍內部的權力爭奪。文德元年(888年)十月,唐朝廷最終授張淮深歸義軍節度使旌節,但歸義軍內部的矛盾已經激化。大順元年(890年),張義潮女婿、沙州刺史索勛悍然發動了兵變。由於變生肘腋,猝不及防,張淮深及妻子、六個兒子都被殺死。
張淮深的叔伯兄弟張淮鼎繼任節度使。可惜,張淮鼎這個節度使還沒當幾天,就得了重病。臨死前,張淮鼎將孤子張承奉託付給索勛。但索勛卻沒有遵守諾言奉張承奉為主,而是自立為歸義軍節度使,並迅速得到唐朝廷的認可。由此可見,之前張淮深和唐朝廷的矛盾已經達到相當深的地步。至於索勛兵變背後的種種真相,因中原史籍少有資料,不好妄自推測,讀者可以自己去想像。但是可以肯定的有一點,以張淮深在河西的威名,背後支持索勛的勢力一定相當強大。事實上,拉一派打一派,以夷制夷一直是中原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慣用的手法。
張義潮第十四女李氏(涼州司馬李明振之妻)對姐夫索勛擅自誅殺張淮深一家、用武力奪取河西大權極為不滿,以「靖難」名義發動兵變,殺死索勛一家。李氏擁立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賴太保神靈,辜恩剿斃,重光嗣子,再整遺孫」。但李氏三子分別任瓜、沙、甘三州刺史,掌握著歸義軍的實權。到最後,李氏甚至連表面文章都不做了,排擠走張承奉,獨攬了歸義軍大權。
李氏家族的行為引起了一些河西大族的反對,於是沙州出現了一場倒李扶張的政變。張承奉奪回了歸義軍實權,任歸義軍節度副使。但歸義軍的內訌給活動在其周邊的少數民族提供了可乘之機,甘州被回鶻攻占,占據肅州的龍家也不再聽從歸義軍的號令。涼州因有甘、肅二州相隔,實際上也脫離了歸義軍的控制。此時,歸義軍的轄境已縮至瓜、沙二州。
光化三年(900年)八月,唐昭宗下詔,追認了既成事實,詔令說:「制前歸義軍節度副使、權知兵馬留後、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監察御史、上柱國張承奉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兼沙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歸義節度,瓜、沙、伊、西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

至天復年間,張承奉還一直任河西節度使,奉唐為正朔,終唐之世,辛苦地經營河西,亦可謂不忝祖德。天祐年間,朱溫挾天子而令諸侯,群雄逐鹿中原,唐朝已經名存實亡。開平四年(910年),張承奉見唐朝滅亡,遂自立為白衣天子,建號西漢金山國。「西」乃指其國所居之方位,是以中國為坐標;「漢」乃是言其國民族之屬性;「西漢」連用,意為西部漢人之國。「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敦煌西南,即今甘、青、新三省交界處之阿爾金山。從國名也可推斷出,張氏子孫依舊不忘自己是漢族子孫。  
張承奉建立金山國後,不甘坐守瓜沙二州,想用武力恢復歸義軍興盛時的舊疆。然而,他銳意進取,想收復失地,卻在戰爭中屢遭失敗。連年的戰爭使瓜沙地區經濟凋零,不少百姓家破人亡,境內「號哭之聲不止,怨恨之氣沖天」。恢復祖上的榮光已經毫無可能。
金山國建立的當年,回鶻多次對其進行打擊,企圖把金山國扼殺在搖籃里。有一次,敦煌東界的防線都被突破,回鶻軍長驅直入,直抵敦煌城東安營扎塞。金山國天子則親自披甲上陣,著名將領陰仁貴、宋中丞,張舍人等奮力應戰,才把入侵的回鶻趕回甘州。
一年後,回鶻大舉進攻金山國,金山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力衰微,不得不與回鶻立城下之盟:回鶻可汗是父,金山國天子是子。從此,張承奉被迫取消「西漢金山國」國號和「聖文神武白帝」、「天子」之號,並在甘州回鶻的恩准下,屈尊降格而改建為諸侯郡國——敦煌國。張承奉對回鶻的臣服,使他徹底喪失了在河西地區的威望。
乾化四年(914年),沙州的另一個大族曹氏家族中的曹仁貴(後改名曹議金)取代了張承奉,廢金山國,去王號,恢復了歸義軍稱號,仍稱歸義軍節度使。此後歸義軍政權一直把持在曹氏家族手中。
曹仁貴有著極為高明的外交手段,非常擅長見縫插針。他自認為歸義軍節度使後,立即派遣使者到甘州,求娶回鶻可汗女為妻,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甘州回鶻可汗,用聯姻來籠絡回鶻。貞明四年(918年),曹仁貴派使者出使後梁,受到封贈。同光三年(925年),曹仁貴趁甘州回鶻汗位交替之機,進行征討,使其屈服。新立的回鶻可汗又娶曹仁貴之女,成為曹仁貴的女婿。
由於曹仁貴對內對外關係處理得妥當,此時的歸義軍實力有所恢復。長興二年(931年),曹仁貴號稱「令公」、「拓西大王」,歸義軍成為獨立王國。之後,曹仁貴還將女兒嫁給於闐國王李聖天。
清泰二年(935年),曹仁貴病死,其子曹元德繼位。沙州入朝中原的使臣在甘州被劫,歸義軍與甘州回鶻的關係破裂。天福四年(939年),曹元德卒,弟曹元深繼位,曹仁貴妻(回鶻公主)掌握歸義軍實權,稱「國母」。之後,沙州與甘州回鶻修好。
天福九年(944年),曹元深卒,弟曹元忠即位。曹元忠是歸義軍節度使中統治時間最長的一位,也是文化比較昌盛的一個時期。曹元忠積極發展與周邊民族的關係,並與中原的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保持聯繫,使瓜州地區得以在五代、宋初複雜的民族關係中得以生存、發展。
開寶七年(974年),曹元忠卒,侄曹延恭即位。九年(976年),曹延恭卒,弟曹延祿即位。
曹元忠以後,歸義軍政權開始逐步衰落。沙州地區的回鶻勢力在這一時期卻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與歸義軍政權抗衡的重要力量,歸義軍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咸平五年(1002年),歸義軍再度與甘州回鶻發生戰爭,引起瓜沙民眾的不滿。歸義軍內部發生兵變,曹延祿及弟延瑞被迫自殺,其族子曹宗壽即位。宋朝廷承認了曹宗壽。但此時,歸義軍已經開始與遼通使。
景德三年(1006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黑韓王朝滅掉了信奉佛教的于闐王國。消息傳到沙州地區,寺院僧人十分恐懼。因為此時歸義軍政權已經不堪一擊,任何外來的攻擊和內部的動亂都足以使其傾覆。在伊斯蘭教東進的威脅下,莫高窟的一些寺院將重要的經卷和佛像、幡畫等集中起來,藏在隱蔽的洞窟中,並將洞口封閉。之後由於當事人和知情者先後去世,藏經洞的秘密逐漸不為人所知,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就是後世發現的敦煌「藏經洞」的來歷。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曹宗壽卒,子曹賢順即位。1036年,西夏攻占沙州,歸義軍政權基本結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62blzn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