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謎:禪修真的有用嗎?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馬庫斯.賴希勒(Marcus Raichle)很早便開始研究在不同的心理活動當中,辨認出哪些神經區域會活化。
賴希勒驚訝地發現,我們「什麼事也不做」的時候,有些大腦區域是非常活化的,甚至比做困難的認知工作還要活化而我們面對很難的減法之類的心理挑戰,這些大腦區域反而安靜下來。
他的觀察,肯定了一個困擾大腦科學界好一陣子的事實:雖然大腦占了身體質量的二%,卻消耗二○%的身體新陳代謝能量,這是用耗氧量來評估,氧氣消耗的速率多少是一定的,不管我們在做什麼——包括根本「什麼事也不做」。看來無論我們放鬆,還是面對心理挑戰,大腦都一樣忙碌。
那麼,什麼特別的事也不做時,那些嘰嘰喳喳交談不停的神經元都在哪裡呢?賴希勒辯識出一片區域,主要是中線前額葉皮質和後扣帶皮質區,這是連接邊緣系統的節點,他把這些神經迴路命名為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當大腦在積極進行某一件任務時,無論是算術還是禪修(Meditation),預設區域會安靜下來,而處理這件任務的大腦區域卻開始活躍。反過來,任務結束時,預設區又開始活躍。這就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無所事事的時候,大腦仍然維持相同的活動量。
當科學家問人們:「什麼事也不做」的時候,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一點不意外,並不是「什麼也沒有」!他們一般都會報告,心在東想西想,這種遊蕩的心最常在自我上流連不去
簡而言之,我們的心老是東晃晃西逛逛,大部分都是有關我們自己的——我的念頭、我的情緒、我的人際關係、誰喜歡我最新的臉書貼文?——一切我們生命裡的瑣事。
預設模式要組織每一個事件如何影響我們,讓我們每一個人變成我們所知宇宙的中心,這些妄想從圍繞「我」、「我的」的片段記憶、希望、夢想、計畫等等編織起來,變成我們的「自我」感。我們的預設模式不斷重寫電影腳本,把我們每一個人都塑造成巨星,一遍又一遍重演特別喜歡或特別傷心的場景。
當我們冷靜下來,不需要特別專注和努力時,預設模式會打開;就是說,我們停機時,它就綻放了。因此,當我們專注於某一個挑戰時,如跟無線寬頻網路訊號打交道時,預設模式就安靜下來。
一旦沒別的事可以抓住我們的注意力的時候,我們就內心渙散,往往逛到那些困擾我們的事上去——這是每天苦惱的根源。因為如此,哈佛研究人員請數千個人來報告他們每一天中隨機時間點的心理焦點和情緒,他們的結論是「散亂的心是不快樂的心」。
這個自我系統攪和在我們整個生命中——尤其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困難的人際關係、擔心和焦慮,因為「自我」會左思右想那些苦惱的事,一旦關掉了,我們會覺得鬆了一口氣。攀岩之類的高風險運動為什麼受到歡迎?——因為危險,你必須要全力專注手腳下一步要放在哪裡?世俗的憂慮就跑到內心的後台去了。
「心流狀態」(flow)也是一樣,這是人們表現最好的狀態。心流狀態的研究告訴我們,全心專注手邊的事,有助我們進入——或維持——喜悅的狀態。由於「自我」是內心散亂的狀態,想要專注時,會分我們的心,此時便暫時受到抑制。
到底禪修、正念可以為我們做什麼?數據透露的訊息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大衛.克斯威爾(David Creswell)是另一名年輕的科學家,他之所以對禪修感興趣,是參加了「心智與生命夏季研究學院」。克斯威爾的團隊要評估禪修初學者的早期階段,於是量測受試者參加三天密集正念課程的大腦活動6。這些人從來沒有禪修過,但是在正念課程裡學到,如果你陷在個人的連續劇中(這是預設模式最喜歡的主題),你可以自動放掉它——標記它、轉移注意力、去看著呼吸,或對當下僅懷著純然的覺知,這些都是主動的干預,可把我們的心猿安靜下來。
這樣的努力,提高了背外側前額葉區域的活動。這是一個管理預設模式很重要的神經迴路,如我們所知,當我們刻意要把焦躁的心安靜下來時——例如當我們努力去想比較愉快的事,而不去想一再浮現的傷心事——這個區域會挺身而出。
三天練習正念的方法,增強了這個控制神經迴路和預設區域的扣帶皮質區的連結,扣帶皮質區是一個自我中心念頭的主要區域,這表示禪修新手激活了使預設區域安靜下來的神經串聯,妄想不再紛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