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崔樞的人去汴梁考進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達半年之久,兩人成了好朋友。後來,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對崔樞說:“承蒙你照顧,沒有把我當外人看待。我的病看來是治不好了,我們家重土葬,如果我死了,你能始終如一照顧我嗎?”崔樞答應了他的請求。商人又說:“我有一顆寶珠,價值萬貫,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確實是極珍貴的寶珠,願奉送給你。”崔樞接受了。他說:“我一旦考上進士,所需自有官府供給,怎麼能夠私藏異寶呢?”商人死後,崔樞在土葬他時就把寶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進墳墓中去了。
一年後,崔樞到亳州四處謀生,聽說南方商人的妻子從南方千里迢迢來尋找亡夫,並追查寶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將崔樞告到官府,說寶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樞。崔樞說:“如果墓沒有被盜的話,寶珠一定還在棺材裡。”於是,官府派人挖墓開棺,果然寶珠還在棺材裡。沛帥王顏認為崔樞的可貴品質確實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第二年,崔樞考中進士,後來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聲。
人物生平
崔樞,唐順宗時曾任中書舍人,他做官以品學兼優而著稱。
社會評價
在這則小故事中,崔樞差點受了牢獄之災,但他當初把商人的珠寶放入商人靈柩之時也並不是有什麼先見之明,料到會有被追捕的事情發生。而是覺得自己盡心幫助朋友是應該的,而不應受到如此厚重的回報。僅此而已。本來,他熱心的盡心的照顧了人家,人家又是自願饋贈的,按平常人看來是受之無愧。但崔樞卻覺得受之有愧,這就是他的不平常之處。他所以覺得受之有愧,是思襯到自己的本分,並能安分。
不少人被財物絆倒,考究起來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在接受財物時沒有思襯一下自己的本分和安分。有些人也思襯到了,但是認為我幫了你的忙,幫你賺錢,幫你升遷,所受應該,甚至伸手索取。這些人並沒有真正思襯到自己的本分上:自己何德何能,如此神通廣大地能“幫助”別人發財升官?不就是自己身居官位,手中有權嗎?
在錢財面前忘了本分,不安於本分,遲早會出事。崔樞不忘本分,安於本分,雖官居高位,可清廉之名留世,堪稱本分的經典。


一顆寶珠價值連城 卻在崔樞面前失去了魅力--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1日, 2019
有人面對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可以不為所動,將它埋於地下。(fotolia)
唐朝時,有一顆價值連城的稀世寶珠。凡能擁有它的人,即使赴湯蹈火,也不會出現任何危險。但有人卻心甘情願地將其埋於地下,稀世珠寶在他面前徹底失去了魅力。此人就是崔樞。
崔樞是大唐名將李晟的女婿。李晟號稱「萬人敵」,為國立下赫赫戰功。崔樞未出仕時,只是一介寂寂無聞的書生。後來因緣際會,崔樞做了將軍府的幕僚。李晟器重他的才學,將女兒許配給他。
圖為宋 李公麟《歸去來辭卷》局部。(公有領域)
崔樞早年有一段故事,有一年他去參加考試,曾客居汴地半年,並與一個渡海經商的商人同住一間客房。也許長途跋涉、一路顛簸的緣故,那名商人來到中國後就病倒了,並且愈來愈嚴重。
商人感知自己的時日不多,不久就要離世。他對崔樞說:「這段時間,幸蒙您悉心地照顧我,又不因我是外族人而厭棄我。如今我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看來是好不了了。我們番人注重土葬,我死之後,您能否為我料理後事?」崔樞答應了。
商人非常感動,就以一顆稀世寶珠作為酬謝。據他所說,這顆寶珠價值連城,凡是擁有它的人,即便赴湯蹈火,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它是寶中至寶,商人甘願送給崔樞。
商人非常感動,就以一顆稀世寶珠作為酬謝。圖為清「珠寶帽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商人去世後,崔樞拿著寶珠,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志願是做一名進士,若及第後往來於各州府縣,都有官府接待,提供日常飲食。為什麼還要收藏這顆寶珠呢?」於是,他趁著無人之時,悄悄地將寶珠放入商人的棺柩中,將其安葬在田間的小路邊。
一年以後,崔樞遊學到毫州,無意中聽到有一個來自南部的外族婦人尋找她的夫君,並詢問寶珠所在。
那名婦人得知夫君曾和崔樞同住一間客房,又得知崔樞安葬亡夫一事。婦人因此斷定崔樞侵占了珠寶。她將此事告於官府,並且信誓旦旦地說:「那顆寶珠一定是被崔秀才拿走了。」
於是官府派出官差前往亳州緝拿崔樞。崔樞說:「如果墳墓沒有被盜,寶珠一定還在棺中。」官差掘土開棺,果然找到了那顆寶珠。
沛郡大帥王彥謨聽說此事,非常欽佩崔樞的德行與操守,想聘請他到自己府上做幕僚。崔樞於次年登科,考中進士。大將李晟在鳳翔時,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崔樞,待他以重禮,超過其他的女婿。
唐順宗時期,崔樞擔任中書舍人一職,掌管朝廷詔令、宣布旨意、慰勞等事。因其很有才學,曾被選為皇太子李純(即後來的唐憲宗)的侍讀。@*#
事據《唐語林.德行》卷1、《全唐詩》卷319、《資治通鑑》卷232、《舊唐書》卷14 


崔樞應進士,客居汴半歲,與海賈同止。其人得疾,既篤,謂崔曰:“荷君見顧,不以外夷見忽。今疾勢不起,番人重土殯,脫歿(mò),君能終始之否?”崔許之。曰:“某有一珠,價萬緡,得之能蹈火赴水,實至寶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日:“吾一進士,巡州邑以自給,奈何忽畜異寶?”伺無人,置於柩中,瘞於阡陌。後一年,崔遊丐亳州,聞番人有自南來尋故夫,並勘珠所在,陳於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於毫來追捕,崔曰:“儻窀穸不為盜所發,珠必無他。”遂剖棺得其珠。汴帥王彥謨奇其節,欲命為幕,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