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小人物令曾國藩甘願「低頭一拜」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8日, 2019
清 曾國荃湘軍攻克金陵之役及克復金陵圖。(公有領域)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打南京,圍剿太平軍大獲全勝。因其立下赫赫軍功,受到朝廷重賞。但因曾氏兄弟主掌大權,手握重兵,遭到一些大臣的猜忌。
大清同治三年(1864年)八月,曾國荃四十一歲之際,曾國藩贈予他十三首組詩。其中第十首是:
「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節錄自《沅圃弟四十一初度》)
曾國藩肖像。(公有領域)
詩文大意是:對於位高權重之人,往往他的左邊陳列著鐘鼎銘記的功勳,右邊則是誹謗他的狀書。人間隨處變幻莫測,那些看不見的風險,此起彼伏就像算數上的加減乘除,沒有定數。曾國藩建議弟弟要像屠羊說一樣低調做人,對功名之事謹慎謙讓。人間萬事就像天上的浮雲,最終都會一消而散。
曾國藩的四個兄弟,左起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曾國葆。
攝像者: Huangdan2060/Wikimedia Commons
曾詩所言「低頭一拜屠羊說」,這位屠羊說是楚國的一位小人物,從事屠宰工作,是《莊子‧讓王》中講到的人物之一。
春秋時期,楚平王聽信費無忌讒言,殺了伍奢、伍尚父子。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子胥連夜逃脫,輾轉來到吳國,成為吳王的重臣。為了報父兄之仇,伍子胥帶領吳軍攻打楚國。此時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位。楚軍難敵大軍,昭王喪失國土,逃往隨、鄭二國。從事屠宰工作的屠羊說(音月)也跟隨國君逃亡在外。
楚國大夫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秦哀公出兵助楚,後楚昭王返回郢都。凡是曾經和他共患難,不離他左右的臣子,昭王想重重地賞賜他們。
輪到賞賜屠羊說時,屠羊說拒絕了。他說:「大王喪失國土,我也失去了宰羊的工作;如今大王返回楚國,我也可以重操舊業。有了工作,臣的報酬也得以恢復,還要接受什麼賞賜呢?」
楚昭王下令,強制他接受賞賜。屠羊說還是拒絕了,他回覆道:「大王失去國家,不是為臣的罪過,所以我不敢坐以待斃,等著被敵人殺害;大王返回楚國,也不是為臣的功勞,所以我也不敢接受賞賜。」於是昭王想親自接見他。
屠羊說再一次拒絕了,他這樣回答:「按照楚國之法,凡是立下大功之人,必定在接受重賞之後,才能享有國君親自接見的禮遇。如今,我的才智不足以保全國家,勇武也不足以消除敵寇。吳軍進攻郢都,我因為害怕而躲避敵軍,所以並不是我有意追隨大王逃亡在外。如今大王想要廢棄國法,違背條約接見我,這可不是臣想聞名於天下啊!」
楚昭王對將軍司馬子綦(也作司馬子期)說:「屠羊說雖然身居卑賤,但他講述的道理很深刻。」於是請司馬將軍代楚王以三卿之位延請他。
屠羊說知道之後,依然不願意接受高官厚祿。他知道三卿的地位和俸祿,遠遠比他在屠宰作坊要高貴得多。但他不願意為了貪婪高官厚祿,就損害國君的英明,使國君背負濫賞的名聲。到最後,這個被楚王尊敬的小人物始終都沒有接受封賞。
屠羊說雖然身分卑微,但心胸曠達,不慕名利,令當時的楚王和後世的大清名臣感佩不已,甘願「低頭一拜」,向千年前的賢者致以敬意。@*#
(據《莊子‧讓王》)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看後頓悟的人生哲理
2016-10-23 由 映月博古論今 發表于歷史
屠羊說拒賞,這個典故出自莊子的《讓王篇》。本來是市井中一個賣羊肉的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羊說,事實上是一位隱士。尤其是在浮華名利的社會裡,這個典故就是一付清涼劑,使人看後頓悟,很值得轉載收藏。
春秋時期,楚昭王喪失了國土逃亡在外,屠羊說也跟著他一起逃亡。後來,楚昭王返回楚國,要獎賞當時跟隨他一起逃亡的人,賞賜到屠羊說時,他說:「當年大王喪失了國土,我也失去了殺羊的工作,現在大王返國,我也可以繼續殺羊。那我的爵祿已經恢復了,又有什麼可獎賞的呢?」昭王聽說後,就傳令手下:「強制他接受!」
屠羊說卻回覆說:「大王失去楚國,不是我的過失,所以我不該接受懲罰;大王返回楚國,也不是我的功勞,所以我也不敢接受獎賞。於是昭王對手下說:「那麼,讓他來見我。」
屠羊說又說:「楚國的法律規定,必定要有重賞大功的人才得覲見,現在我的才智不足以保護國家,勇敢也不足以消滅敵人。吳國軍隊入侵郢都,我畏懼危難而躲避敵人,並不是有意追隨大王。現在大王要廢毀法約來召見我,這並不是我所希望傳聞於天下的事情。
昭王對楚國將軍司馬子綦說:「屠羊說的地位雖然很卑賤,但他所說的義理卻很高深,你替我將他請來擔任三公的職位。」 屠羊說知道後說:「三公的職位,我知道比殺羊的鋪子高貴;萬鐘的俸祿,我知道比屠羊的報酬豐厚;但是,我怎麼可以貪圖爵位俸祿,而使我的國君得到濫賜的惡名呢!我不敢接受,希望回到我殺羊的鋪子裡去。」屠羊說最終還是拒不接受封賞。
中國歷史上,視功名富貴如浮雲的人多了。但屠羊說比大多數隱士的境界要高、智慧也要高。如果僅僅認為他鄙視這些,就是小瞧他了。
其實再往深里想一層,更能體會到屠羊說智慧的高深。當時是個怎樣的環境?楚昭王他老子,就是聽信讒言殺了伍子胥父兄的楚平王,以自己的胡來引得伍子胥借吳兵興師報仇。昭王逃難之後剛返回國,陣腳未穩,環境混亂,此時貿然貪圖一時之利領功受賞,恐後有不測之憂。況且,他一個殺羊的,沒有任何權力基礎,沒有任何關係網庇護,孤零零一個人立身高層,遲早會成為別人砧板上的魚肉,正所謂「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三旌之位」,多誘人的餌,但根本動搖不了那顆淡定且智慧的心。大哲學家莊子用屠羊說再三不肯做官的超凡舉動,闡釋老莊的哲學思想和處世之道。
清朝名臣曾國藩對老莊學說也有所研究。他為了國家、為了百姓、也為了自保,一直低調做人,對親屬和部下管束很嚴,不斷通過書信和詩詞、談心等形式,點化他們不可搞特殊。當時,他最不放心的是小弟曾國荃,怕他驕悍莽撞,居功自傲,做出不顧後果的蠢事。於是,就借屠羊說的故事寫了一首詩告誡他。詩云: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他用這首詩告訴曾國荃:「左列鍾銘右謗書」。功名成就後,儘管左面掛滿了朝廷的褒獎,但不要忘記在主子右邊還放著毀謗、詆罵我們的信件。一定要記住功高震主的教訓,不必因此自滿自傲。對誹謗之言也不必懼怕,沒有什麼了不起。「人間隨處有乘除」。榮辱、禍福、進退、得失,都沒有定數,不會永久不變,不必想不開。「低頭一拜屠羊說」。只要能像屠羊說那樣對待名利得失,功成名退,就能自保無慮。「萬事浮雲過太虛」。一旦進入如此境界,就能超凡脫俗,遠離塵世,什麼榮譽、誹謗,都不過是天上的一片浮雲,一會就要被風吹散的,留下的依然是白雲藍天。正於曾國藩自己所說:官兒盡大有何榮?字數太多看不清。減去幾行重刻過,留教他日寫銘旌。
時至今日這首包含哲理的詩篇,依然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對我們正確認識是非功過,擺正個人和國家的關係,老老實實地做人,光明正大處事,都有所啟示。如今世道,滿眼儘是浮華,人人受名利之累,無所不用其極,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勞心勞力,尋腥逐臭,不如返璞歸真怡然自得。在茶餘飯後,讀讀曾公這首詩,說說屠羊說的故事,談論一下當前的世風民俗。縱論天下或許能從莊老的哲學裡吸收點營養,開拓心胸和視野,提升人生的品位和價值,既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種境界。
大清官場是他的煉丹爐 曾國藩如何戒色成為完人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6日, 2018
曾國藩畫像。(公有領域)
曾國藩,清朝重臣,享有「千古完人」的美譽。在風雲板蕩的清末,他堪為時代的尖峰人物。不過,曾國藩並非生來就是能人。年輕時,他血氣方剛和尋常人一樣,有著難以抑制的七情六慾。在美色面前,他承認自己也很動心,甚至會去調戲美姬。最終,他又是如何自我約束,讓自己脫穎而出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曾國藩說,人有兩種,即聖賢和禽獸。為了能進入聖賢之列,他給自己定下三戒:戒色、戒菸、戒妄語。整個大清的官場,就像是他的煉丹爐,他一直不斷地改善著自我的修為。在這三戒中,他最難戒、也最難過的就是第一關——戒色。
那時,他的妻子歐陽氏體弱多病,曾國藩正值血氣方剛的青春年華,家中病怏怏的氣氛很讓他壓抑。一次,他參加同學的聚會,令他大開眼界:一名進士同學的家非常豪奢,一派鐘鳴鼎食、姬妾如雲的景象。這次聚會,曾國藩大動色心,眼睛不由自主地到處亂看。
曾國藩留影。(公有領域)
當他回到家,離開聚會的熱鬧氣氛,冷靜下來時,他坦白寫道:白天,我老是斜著眼睛看人,真是不成體統,全然忘了廉恥之心。當天晚上,妻子犯病嚴重,整夜都在痛苦地呻吟,令曾國藩心煩意亂,難以忍受。
次日一早他就出門,找朋友聊天去了,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家。因他滿腦子都是美人色慾,雖然還沒有實際行動,腎精就已經開始自我消耗,骨髓的精氣無法通過脊柱上升到大腦,所以他精神不佳,理學功夫迅速下滑,連別人說什麼,他腦子都像是隔著一層膜,聽不清楚。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國藩受邀到湯鵬家做客。宴席上,他看到兩個美人非常可人,一時色心難掩,就在席上調戲她們。類似這些調戲的片段,他在日記中多處提到。為了成就大業,他立志斷掉色念。所以,他常在日記中檢視自己的念頭和行為。
曾國藩書《百字銘》。(公有領域)
家中病怏怏的妻子,或許就是他心靈世界的反映吧。曾國藩決心改過自新,將戒色列在三大戒的首位。他認為色心不去,難成大事。色心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最終會妨礙他的事業成功。從他的日記來看,戒色的決心,就像跟色魔打仗一樣,必要歷經一番血戰,才能徹底斬斷色慾的根。
為了戒色念,甚至連閨房逗趣,在外人面前和妻子過分的親密,他都會認為心不淨。他在日記中寫到:「去年,我已經發誓要戒掉這一惡,今天又犯了,真是可恥,可恨!這麼久都還不能克治,面對朋友,都會覺得汗顏。」
曾國藩書法。(公有領域)
曾國藩的嚴格自律,還表現在每天都要做12件事,其中包括「主敬」,就是保持衣冠整潔,心神清明端正;包括「靜坐」,每天要靜坐一個小時,像寶鼎一樣紋絲不動;包括「謹言」,就是他注意修口德,不去講不好的話,不去傷害他人;包括「自省」,每天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給自己多留反思的餘地。
他通過這樣的歷煉,修心修身約束自己,最終實現他的志向,成為晚清一代重臣。他在實踐通向完人的路上,也成就了立言立德立功的不朽之事。
曾國藩書法。(公有領域)
截斷根緣!曾國藩是怎樣戒掉色慾的?
2016-10-03
儒家講道,在妨礙我們成功的私慾面前,一定要知道克制,故在「色」方面又有了「戒之在色」之說;道家則在這個問題上說:「順則人,逆則仙」,倘若順從自己的慾望,就成為凡人,反之,則能得道成仙;在佛門當中,戒邪淫更是諸大戒之一。「萬惡淫為首」,古聖先賢們苦口婆心諄諄教誨,目的就是要我們子孫後代學會「戒色」──節慾,或是戒欲,因為它事關身心健康,人生成敗,好多聖賢們也曾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一樣,在七情六慾中頭出頭沒,而他們最終超凡入聖,在於他們能嚴格自律,勤於修身,曾國藩就是這樣的人。
曾文正公國藩,晚清中興名臣,堪稱時代人物。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有「千古完人」之美譽。其實,曾國藩也並非一生下來就是聖賢,就如,在情慾上,他也自認自己「喜色」,那麼,這位「千古完人」又是怎樣通過「自我修煉」最終超凡脫俗,走向成功的呢?
曾國藩的妻子歐陽氏身體並不是很好,經常患病。有一次曾國藩參加進士同學的團拜,由於所拜之家鐘鳴鼎食、姬妾如雲,這使得曾國藩「大開眼界」,他的「喜色」之心油然而生,東張西望,頗失大雅。他在《日記》說:「是日,目屢邪視」,「恥心喪盡」,當他悻悻然回到家中後,惶然不適。加之妻子鬧病,因此「入夜心情不暢,又厭聞呻吟聲」。白天的佳麗美景與病榻上的呻吟之聲反差如此之大,使曾國藩無法忍受,於是便出門到朋友處聊天,凌晨才回家。曾由於周身為私慾所填塞,理學功夫大減,一聽別人談論理學,感到隔膜不入。而用宴請吃酒之事打發時光,他倒很樂意。
湯鵬是他的好友,著有《浮邱子》一書,頗得曾國藩好評。道光二十三年二月的一天,曾國藩前往湯鵬家赴喜筵,席間見湯的兩個姬人,曾國藩故伎重施,曾國藩早期《日記》的類似記載不限於以上幾例。這說明血氣方剛,剛過而立之年的曾國藩也有七情六慾,也是一個正常人,他對女性充滿了愛,儘管這種「愛」是在性意識支配下的形而下之「愛」,但至少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映了曾國藩的情感世界。他後來能夠大成功,就在於一改昔日所為,「截斷根緣,誓與血戰一番」。
曾國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認為,沉溺於此是妨礙事業的。他還認為,在外人面前,夫妻間尤不能過分親密。雖然如此,曾國藩還是很難做到,罵自己是禽獸。
曾國藩自己也承認,「有用之歲月,半消磨於妻子」,三月初二日,「日中,閨房之內不敬。去歲誓戒此惡,今又犯之,可恥,可恨!竹如來,久談。久不克治,對此良友,但覺厚顏」。他說自己「明知體氣羸弱,而不知節制,不孝莫此為大」。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曾國藩這方面的「不敬」很快有了大的變化,成為莊重、詼諧而不失君子形象的一個人。曾國藩就是這樣,為了能他日有所作為,嚴格限制自己的情慾,甚至夫妻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都嚴加克制。在儒家老祖宗孔子那裡,都承認「食色,性也」,但曾國藩認為,人的私慾、情慾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他以後位及人臣,但堅決不納妾,生活作風上也嚴格自律,這是他不同於同時代的封建士大夫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格上的突出之處。
曾國藩為了實現「澄清天下之志」,針對自己的不良習慣,他提出三戒:一戒吃煙,二戒妄語,三戒房闥不敬,後來都做到了。
吸菸有害健康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常識,但吸菸對人的精神有影響,就不是人人明了的。曾國藩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曾國藩認識到,應酬過多,精神就難以集中,做起事來也會出差錯。此外,吸菸也對此有很大影響。他說:精神要常令有餘,做起事來才能精氣十足而不散漫。「說話太多,吃煙太多,故致睏乏。」
意識到危害後,他發誓從道光二十二年十月起戒菸,並作為「三戒」之一。但最初戒菸日子很不好過。為了打發難熬的時光,他找朋友們下棋、聊天。他在日記中寫道:「即宜守規敬事,乃閒談荒功,不溺情於弈。歸後數時,不一振刷,讀書悠忽,自棄至矣。乃以初戒吃煙,如失乳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無可為之事矣。急宜猛省。」曾國藩把初次戒菸喻為嬰兒斷乳,形象地說明了他對吸菸的溺愛及戒菸的痛苦。
俗語說,玩物喪志!性格、習慣、食色之性都只要適度都是可以的,但是,人的私慾、情慾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因此一個做大事的人,就應該通過不斷自勵,限制自己不恰當的慾望,而把主要心思放在自己所要從事的事業上去,以此來完善自身。
曾國藩語錄:「一分精神一分事業,十分精神十分事業。」
看破世間色即是空的「笨伯」——冒起宗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5日, 2018
色慾能摧毀人的道德事業,消減人的福壽功名。在種種孽緣中,幾乎都是因色而產生。圖為清 焦秉貞 《仕女圖.蓮舟晚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明朝大臣冒起宗,字宗起,出身於江蘇的望族。他任職期間,一心效法北宋名臣包拯。因他天性耿直,為官剛正廉潔,步入仕途幾十年,那些行賄的人想給他送禮,都找不到敢去見他的委託人。
冒起宗在端州任職,此地產端硯聞名,冒起宗不取當地的一塊硯,時人戲謔稱他「笨伯」。這位笨伯和他的長子冒襄,都以氣節文章譽滿天下。冒起宗年輕時,還有一段戒色的佳話,讀來饒有趣味。
冒起宗加注《太上感應篇》
冒起宗年少時,每天早晨必會虔誠地誦讀《太上感應篇》,因此深知因果報應的道理。當時曾有一個少婦想跟冒起宗私奔,被冒起宗一口拒絕了。
冒起宗敬重神明,心地端正純淨,樂於向善,神明也很青睞他。戊午年進考場參加鄉試時,冒起宗感覺頭腦昏沉就像做夢一樣,甚至連試卷都看不清楚,但是答卷卻像有神明相助一樣,因而得以考中。
在接下來的會考中,冒起宗沒有被錄取,但落第回家後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讀書。一天,他考慮到貪淫好色,會消減人的功名,損害人的福德,卻往往被士人忽略,於是就在《太上感應篇》「見他色美,起心私之」兩句下面,詳細列舉了很多報應實例,印證邪淫的可怕惡果。他寫完後就在神像面前燒毀,以此向神明祝禱明志。
冒起宗年少時,每天早晨必會虔誠地誦讀《太上感應篇》,因此深知因果報應的道理。圖為《太上感應篇.不敬其夫》插圖。(公有領域)
色心的危害
「見他色美,起心私之」這兩句下面的注釋這樣說,在很多惡業中,唯有色戒很容易犯。古往今來,那些敗德取禍的人,多因色慾而起。就算是微小的淫念,一旦產生,其他惡念就會緊緊相隨。
色心會產生哪些危險的心呢?書中說到, 沒有緣分卻要強求,就會生出妄想心;為了得到美色,就會頻生心計,勾引別人;如果遇到阻攔,就會生起嗔怒憤恨的心;被色慾勾引得迷魂顛倒,會生出情志迷亂的心;看到別人擁有美色,而自己沒有,會生出妒嫉的毒心;為了奪取美色,還會生起殺人的心。
色慾能摧毀人的道德事業,消減人的福壽功名。在種種孽緣中,幾乎都是因色而產生。那些沒有子嗣的良民,終身潦倒的文人才子,也都是因為色的原因造成的困境。
羅憲岳夢神諭
冒起宗為《太上感應篇》添加註解的抄寫工作,是由南昌羅憲岳所協助。
崇禎戊辰(1628年)正月,羅憲岳夢見三位神人,其中一位是白髮老翁,左右兩邊各站著一位少年。老翁拿出一本冊子對左邊的少年說:「你讀一下。」
少年朗誦了好久,羅憲岳聽得清清楚楚,那少年讀的正是冒起宗對「見他色美」的全部註解。少年讀完後,老翁說了兩個字:「該中。」隨後,老翁又叫右邊的少年誦讀一首詩。少年詠道:
貪將折桂廣寒宮,須信三千色是空;
看破世間迷眼相,榜花一到滿城紅。
這首詩的大意是,冒起宗折下廣寒宮的桂枝,是因為他不受美色誘惑,相信三千大千世界的色相本是空的。他添加註解勸人戒色,令世人看破迷人的色相,不貪戀執著。因他這番勸化的功德,使得冒起宗榜上有名,受到滿城人民的慶賀。
羅憲岳夢見三位神人,其中一位是白髮老翁。圖為明宣宗《壽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奇夢「榜花」應驗
少年詠詩結束後,老翁大聲朗笑,帶著他們離開了。羅憲岳醒來後,詳細地記下夢中所見,寄給冒起宗的兒子,對他說:「你父親就要考中了,但是夢中的『榜花』是指什麼,我就不得而知。」結果到了放榜那天,冒起宗果然高中進士。
後來,冒起宗在陳宗九的藏書中,發現其中有對「榜花」的註解,意思是唐朝科舉,禮部發榜時,凡是姓氏生僻的都稱為「榜花」。冒姓就屬於生僻的姓,所以羅憲岳在夢中聽到的「榜花」二字就在喻指冒起宗。
有人評價說,讀書人能夠獲取功名,不僅僅是在於才智文章,還要有福報才能求得。看冒起宗的命運,並不像是會考中進士的人,卻經歷了兩件奇事,一件是在鄉試時,神明助他答卷;一件是在殿試之前,友人做夢清楚地知道他會中榜。這何嘗不是冒起宗堅持不懈教人戒色的福報呢?。@#
曾文正公家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