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之三轉、十二行
1-3-2 佛陀先正覺「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四聖諦,再進而修習苦滅道跡--八正道,最後完成「苦已出、苦集已斷、苦滅已證、苦滅正道已修」,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初轉悟道,二轉修道,三轉證滅)得明覺,成就無上菩提
SĀ379大正藏《雜阿含》第379經;SN56.11《相應部》諦相應1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已知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憍陳如白佛:「已知,世尊」!復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拘鄰白佛:「已知,善逝」!尊者拘鄰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鄰。尊者阿若拘鄰知法已,地神舉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所未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以義饒益,利安天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地神唱已,聞虛空神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魔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展轉傳唱,須臾之間,聞于梵身天、梵天乘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世間聞法未所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以義饒益諸天世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轉法輪,是故此經名轉法輪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大正藏《雜阿含》379經 白話摘要
台灣 編輯組
我曾經親耳聽 佛陀這麼說的:有一段時間( 佛陀正覺後不久), 佛陀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的仙人的住處。
那時, 世尊告訴五位比丘說:「苦聖諦(苦的內涵的真理),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註1)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苦集聖諦(苦的緣由的真理),苦滅聖諦(苦如何滅盡的真理),苦滅道跡聖諦(滅苦的八正道的真理),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譯註:以上是第一轉四行)
再次,已知苦聖諦後,應當要再徹底的了知,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已知苦集聖諦後,應當要斷除這苦的緣由,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已知苦滅聖諦後,應當要證得苦的滅盡,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已知苦滅道跡聖諦後,應當要修習這滅苦的八正道,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譯註:以上是第二轉四行)
再次,比丘們!對於已知的苦聖諦,我已經徹底了知,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對於已知的苦集聖諦,我已經斷除了苦的緣由,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對於已知的苦滅聖諦,我已經證得苦的滅盡,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對於已知的苦滅道跡聖諦,我已經完成修習八正道,本來是我所沒有聽聞過的法,當內正確思惟的時候,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譯註:以上是第三轉四行)
各位比丘!我對於這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若還沒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我終究不能在眾多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聽聞此法的群眾中,成就解脫,成就出離,也不能宣稱自己證悟無上正等正覺;因為我對於這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已經生起法眼、智慧、明見、正覺,所以我能在眾多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聽聞此法的群眾中,得以出離,得以解脫,並能宣稱自己證悟無上正等正覺。」那時,就在 世尊演說這四聖諦法要的時候,尊者憍陳如,以及眾多在聽法的天神們,遠離無明的塵垢,而得清淨法眼。
那時, 世尊問尊者憍陳如:「你了知這四聖諦法沒」?憍陳如回答 佛陀說:「 世尊,我已經了知」! 世尊又再次問尊者憍陳如:「你了知這四聖諦法沒」?憍陳如回答 佛陀說:「 善逝,我已經了知」!尊者拘鄰(憍陳如的另一音譯名)因為已經知法的緣故,所以被稱為:已了知的拘鄰(阿若拘鄰)。尊者阿若拘鄰回答已經了知四聖諦法後,地神高聲唱說:「各位仁者! 世尊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的仙人住處,轉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法輪,這是所有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所從來沒有做過;能利益很多眾生,能使很多眾生得安樂,顧念憐憫這世間,用四聖諦的法義,使得天、人得到利益安樂,使得天眾增加,使得阿修羅眾減少。」地神唱完後,聽到虛空神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魔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接續傳唱,一會兒就傳到梵身天。梵天趁著唱聲接唱:「各位仁者! 世尊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的仙人住處,轉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的法輪,這是所有沙門、婆羅門,天、魔、梵,及聽聞此法的群眾所從來沒有做過;能利益很多眾生,能使很多眾生得安樂,用四聖諦的法義,使得天、人得到利益,使得天人眾增加,使得阿修羅眾減少。」 世尊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的仙人住處首次轉四聖諦法輪,所以這篇經文稱為轉法輪經。
佛陀說完此經後,比丘們聽聞 佛陀的教導,恭敬歡喜的依法修行。
註釋:
1. 內正思惟(巴利語 yoniso manasikara :如理作意,向根源作意),參考《雜阿含》287 經,及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12.65 經的巴利語版;而八聖道的正思惟的巴利語sammā sankappa,梵語samyak-saṃkalpa。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 讀後感言
台灣 法觀
根據佛教經藏、律藏所述,本經(《雜阿含》379經:轉法輪經)應該是 佛陀開悟後,首次對出家眾開示講演佛法的全部:四聖諦。可以稱本經為「佛法第一經」。聞法的出家眾,不是別人,正是隨 佛陀一起修苦行的五比丘。據說,先前這五比丘對 佛陀捨棄苦行,變更修行方式,非常不以為然;認為 佛陀已經失去求道信念,貪求安逸。繼續堅持苦行的五比丘,遙見開悟後的 佛陀向他們走來的當下,還相互約定不必理會這已經失去道心的悉達多。但是開悟後的 佛陀,言行舉止自然散發出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者的信心與氣質,五比丘應該很快就察覺這個悉達多已經不是他們所熟知的修苦行道友,而也不像一位失去道心的求道者。所以他們馬上對 佛陀在態度上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虛心凝神底聽 佛陀怎麼說。
說服堅持苦行的五比丘放棄無益苦行,恐怕不是簡單的事情,普通人大都會認為放棄苦行就等於重新接受了享受五欲的放逸生活。比對南傳《相應部》諦相應11 經(南傳佛教的轉法輪經): 佛陀先對五比丘說明他捨棄苦行一邊,也捨棄放逸一邊,採取中道的修行模式才得以成就正等正覺,所謂「捨此二邊而以中道現等覺」。
雜阿含本篇經文主要記載的是 佛陀向五比丘開演四聖諦內容,不過此處的記載簡要,可比對《相應部》『諦相應』11 經後得到補充證明。根據諦相應11經內文, 佛陀應該已對五比丘解說緣起法與緣生法,尊者憍陳如在見法後才說出:「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
本篇經文不斷提到:「法眼生起了,智慧生起了,明見生起了,正覺生起了」(生眼、智、明、覺)。表達 佛陀在修習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過程中及完成後,正覺得解脫的喜悅溢於言表。後世佛弟子在修習四聖諦的各個階段時是否有著與 佛陀一樣的感受呢?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自己問自己。
至於諸天道眾生輾轉傳唱讚美 佛陀轉法輪,最後連大梵天都讚美 佛陀的正覺之法。是真有此事,還是譬喻 佛陀四聖諦法的正確圓滿、無懈可擊,遠非當時流行的大梵思想或者其他宗教論述所能及其萬一,兩種看法,我們不妨說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至吧!
------------------------------------
四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4afkNT
四聖諦 (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 ariyasaccāni;標準藏語:བདེན་པ་བཞི།),又稱四真諦、四諦,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是佛陀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義[1]。
簡介
梵語 satya[2] 義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古漢語諦字原義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或者意義[3]。佛教不管支派如何分化,必根本依據四諦,否則將難免流變。四聖諦包括苦的普遍存在、苦的原因、苦的消滅與滅苦的方法。[4]四諦概括了兩重因果關係: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就可以離苦,脫離輪回。
四聖諦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5],即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
《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6]:
“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7],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8]、此苦滅[9][10]、此苦滅道跡[11]聖諦[12],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13]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14]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15],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16]。    ”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等記載聖弟子證四沙門果、辟支佛果,菩薩證佛果,皆因如實知見四聖諦[17]。
苦諦
參見:苦 (佛教)和五蘊
苦諦(Dukkha):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18]
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19],即所謂「苦諦」,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為十一種(「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20]。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21]。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22]。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23]。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24]。
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25]。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26]。
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27]。
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28]。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29]。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30]。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31]。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32],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33]。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五陰盛苦、五蘊熾盛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34]。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35]。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36][37]。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蘊之身,一旦「四大不調」,就會生出種種疾病。
集諦
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38]。集是有關苦的原因。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39]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40]為「無明」所障敝。
滅諦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41][42]。佛陀還列舉了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43]。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44]。
道諦
參見:八正道和三十七道品
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45][46]。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佛陀在鹿野苑向五比丘開示三轉十二行,貴霜帝國西元2世紀犍陀羅浮雕。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47]: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四諦十六行相
主條目:行相
北傳《集異門論》[48]:
苦諦四相:非常(anitya)、苦(duḥkha)、空(śūnyatā)、非我(anātmaka);
集諦四相:因(hetu)、集(samudaya)、生(prabhava)、緣(pratyaya);
滅諦四相:滅(nirodha)、靜(śānta)、妙(praṇīta)、離(niḥsaraṇa);
道諦四相:道(mārga)、如(nyāya)、行(pratipad)、出(nairyāṇika)。
南傳《小部·無礙解道》[49]:
苦諦四相:逼迫(pīḷana)、有為(saṅkhata)、熱惱(santāpa)、變易(vipariṇāma);
集諦四相:堆積(āyūhana)、因緣(nidāna)、結縛(saṃyoga)、障礙(palibodha);
滅諦四相:出離(nissaraṇa)、遠離([pa]viveka)、無為(asaṅkhata)、不死(amata);
道諦四相:出(niyyāna)、因(hetu)、見(dassana)、增上(ādhipateyya)。
參見
----------------------
三轉十二行相
梵語 tri-parivarta-dvādaśākāra-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當三轉四輪十二行法輪、四諦法輪三會十二轉說、三轉十二行法輪。指世尊三轉四諦之法輪,每一轉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三轉者,四諦各有示相轉(肯定四諦,說此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勸相轉(說此苦諦應知,集諦應斷,滅諦應證,道諦應修)、證相轉(說苦諦已知,集諦已斷,滅諦已證,道諦已修)。此三轉各具眼(梵 caksus)、智(梵 jñāna)、明(梵 vidyā)、覺(梵 buddhi)等四行相,或三周循歷四聖諦,故稱十二行相。據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九載,眼智明覺有兩義:(一)眼,即法智忍;智,即諸法智;明,即諸類智忍;覺,即諸類智。(二)眼,觀見之義;智,決斷之義;明,照了之義;覺,警察之義。
於每一諦中,皆有三轉十二行相,故四諦合之,共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如以苦諦言之,謂「此是苦」,為示相轉;謂「應徧知此苦」,為勸相轉;謂「已徧知此苦」,為證相轉。此三轉依次可配於見道、修道、無學道;如是一一而轉,每一轉皆各具眼、智、明、覺等四行相,故於一苦諦即有三轉十二行相。〔雜阿含經卷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俱舍論卷二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法華經玄贊卷四、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四〕(參閱「轉法輪」6619) p694
----------------------------------
四聖諦 —— 佛法的根本
佛法是真理,更是一個滅除痛苦的方法。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菩提後,為五比丘解說四聖諦,就是說出這個滅苦的方法。"諦"有真實不虛的含義。"四聖諦"是聖者確知確見的四種真實道理,是佛法的根本,亦含攝一切佛法,因為這是唯一滅苦之道,如果離開滅苦之道便不是佛法。
佛陀指出滅除痛苦猶如治病,應該: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治病的方法和善知病已得醫治。佛陀是大醫王,善知四聖諦:善知"苦諦",知種種苦和苦的真實;善知"集諦",知苦集成的因緣;善知"滅諦",知苦已滅,再不復發;善知"道諦",知滅苦的種種法門。世間的醫生,只能醫治一般的病,不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更不能令痛苦不再復發。唯有佛陀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所以有大醫王的稱號。
生命的抉擇
從無始以來,眾生就追求、依戀、欣樂美夢,而恐懼、逃避痛苦的降臨。這種渴愛和恐懼的"心",就是鞭策驅使我們的無形之手。在它的驅使下,我們癡迷地生活著。有的會幸運地生長在幸福的家庭,有事業,有名望;可是,一不留神,便會作出種種惡業,如蛾撲火、如蠶作繭,可憐可悲。更諷刺的是,眾生皆自以為努力向上,朝理想而前進。然而,結果往往又是相反的,且看看那些充滿人生無法逃避的痛苦、逼迫和無奈。當然人生也有幸福美麗的一面,但是逼迫恐懼有時亦來得太真實了。
因此佛陀指出,若眾生不知苦,不知苦的成因,生死苦就相續無了期。但是若我們知苦可滅,而修行滅苦之道,生死苦是可以滅盡,不復再生的。佛陀在鹿野苑轉大法輪,解說四聖諦,就有所謂"三轉十二行相" [註1]。在初轉法輪時,佛陀指出:"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滅,此是滅苦之道",讓我們清楚了知四聖諦。二轉法輪時,佛陀勸諫眾生:"苦應知,苦集應斷,苦滅應證,滅苦之道應修"。三轉法輪時,佛陀以身作證:"苦已知,苦集已斷,苦滅已證,滅苦之道已修"來鼓勵眾生選擇此滅苦之道以求取究竟的解脫。
四諦的分析
苦諦:
"苦"有逼迫、缺陷、痛苦等意義。在此第一聖諦,佛陀指出聖者如實了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缺陷的,是含藏了敗壞和痛苦的種子。但是眾生為無明愚癡所障蔽,視苦為樂,以苦為樂,不見苦為苦,對於有缺陷及終歸會敗壞的五蘊身心和世界,生起依戀及貪著。不見快樂的短暫、痛苦的漫長,心無厭足,不見有求皆苦,結果帶來無了期的束縛、無奈和痛苦。
"苦" 可以從三方面來審察,即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逼惱身心的苦,例如: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壞苦即當快樂或喜愛的時刻與事物消散而引生的苦楚。行苦即身心世界行行不息、遷流變化、無有安寧的苦。
集諦:
"集"有招引、積聚、滋長的含意。眾生因為無明,不了解真相,於五蘊身心世界上生起"這是我"、"這是我所"的邪見執著,繼而在"我"、"我所"及感官享受上又生起了"渴愛"和"依戀"。由於有渴愛及依戀的煩惱和習慣,便會造出與煩惱相應的行為,招感、繁衍和積集種種業力。有了業力的束縛,我們便無奈地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聖者如實了知:有無明,有渴愛,就有苦的積集;這就是苦集聖諦。
滅諦:
"滅"是指"渴愛"及"苦"的息滅。當苦的"因"得以息滅,渴愛與煩惱得以斷除,眾生便能從"苦"解脫過來,了斷生死的束縛,從此不再受三界煩惱所支配,得證涅槃寂靜的大解脫。聖者如實了知:無明滅、渴愛煩惱滅、生死束縛的解除,這就是苦滅聖諦。
道諦:
"道" 以能通達為義。若欲滅苦及證涅槃的解脫,必須要通過修行之道。這解脫之道又名"中道",這就是在見解上不生起"生、滅", "人、我","常、斷"等二邊的執著,及在修行上不落入極苦或極樂的窠臼;亦即是從正知正見的觀察,培養出解脫的智慧,而達至寧靜內證的涅槃。這種能令我們得解脫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簡而言之,即"戒、定、慧"三無漏學。
離苦得樂的人生
佛陀指出,苦、樂的人生是由我們自己抉擇的。若我們盲目地讓心中煩惱任意操縱生命,人生是必定充滿痛苦和無奈的。但是,我們若能提高醒覺,依八正道來生活,生命就會有真正的幸福。所以佛陀勸諫我們:"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
分 析
苦應知 ——
離苦得樂的人生,是從我們對苦有了認知和體會開始。所以佛陀說苦,不是消極,而只是讓我們清楚見到世間的不安和不穩的事實,繼而指出離苦得樂的道路。因此,經中時常說到痛苦是我們的老師,就猶如發高熱是身體告知我們它病了一樣。
集應斷 ——
既然知苦,就要斷除積集痛苦的因,我們不可以口中常常怨天尤人,抱怨生命辛苦,而自己不去斷除苦因。苦因不除,苦果是不能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憑藉覺照的力量,清楚認識和了解自己心中的渴愛和依戀,以及因之而引生的煩惱和束縛,因為它們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滅應證 ——
煩惱和痛苦是可以息滅的。佛陀與他的聖弟子,乃至很多歷代高僧大德都證得此煩惱寂滅、無有恐怖、安詳自在的境界。在經文中有如下的句語形容一個煩惱寂滅的聖者:"他不魯莽,不貪婪,無有渴望,洞察並理解一切。這樣的人,不再招感業報,安住無為,在任何地方,他都見到平靜和安寧。他不會計度自己等同於、低於或高於別人。擺脫了私欲,他既無所執取,也無所棄捨,究竟寂靜。" [註2]
道應修 ——
因為有惡業,所以有痛苦的果報,而惡業是由於有染污的身口意三業而造成的,所以若要離苦得樂,就要淨化三業。這轉染為淨的過程就是八正道和戒定慧的修習 [註3]。八正道中的正見、正思維、正念、正定是淨化意業的修習;正語就是淨化語業的修習;正業、正命是淨化身業的修習,而正精進則通於三者。
戒定慧三無漏學
我們需要憑藉修行戒定慧的力量,才能淨化身口意三業,把我們從有漏、有煩惱的生命,帶進無煩惱、解脫自在的涅槃。
戒 ——
有防非止惡的含義,是佛陀軌範我們三業的指引。既有止惡行善的作用,亦是一切修行的基礎。經中常有譬喻,若人修行不持戒,便沒有辦法成功,猶如一個漏水的瓶,是不可能載滿的。持戒以後,身口不再作惡,心中放下作惡的念頭,則身心自然清涼,所以戒亦有清涼的含意。佛教的戒條,有為居士而制定的五戒,為出家眾而制定的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和比丘尼戒,以及為菩薩而制定的三聚淨戒(亦即菩薩戒)。
定 ——
即心念集中專注於一個目標的狀態。一個無定力的心,是很難達成理想和培養出智慧的。猶如一個人欲觀看山洞牆壁上的文字,手持火把,如有大風吹動,火把的光明也是難以發揮作用;同樣地,一個隨境而轉、無專注力的心,時常受到外境的牽動,亦很難清晰地、微細地去了解事情而引發智慧。
慧 ——
是推理、判斷和抉擇的心靈活動。一般來說,智慧的培養可分三個層次: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聞所成慧是從聽聞正法或閱讀經典後,心中有所領悟而生起的智慧。思所成慧是在聞所成慧的基礎上,內心推敲思考,深化了解,如理作意而生起的智慧。修所成慧是在聞思的理解上,隨法理而如實觀照世間,繼而把所理解到的,實踐到現實生活的智慧。智慧的作用猶如火把的光明,讓我們能清晰明確地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繼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古德時常把煩惱譬喻為野草,執持草的手為定力,而智慧就如能斷除草根的鐮刀。無執持的手,鐮刀難以發揮作用;無智慧鐮刀,也不能斷除煩惱的根。所以定慧二者同樣重要。
省思
從以上對四聖諦的解說,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的意義:
(一) 苦是世間的真實,不論我們相信與否、喜歡與否,還得要面對和處理身心所感招到的各種缺陷和痛苦。四聖諦的解說,就是希望我們能積極面對人生的問題和尋找解脫的方法。
(二) 渴愛和依戀的"心",就是鞭策和驅使我們的無形之手。可是,隨心喜愛、努力爭取得來的快樂,往往都只是短暫和不能令人滿意的。但是渴愛和依戀的心,還是無止境地追求和鞭策我們。
(三)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建築在覺醒和正見之上。覺醒能破除無明,讓我們懂得關懷照顧那顆受到渴愛和依戀蒙蔽的心,令它回復清醒和有力量。正見令我們能作出正確的抉擇,了知"苦因"應予滅除,"樂因"應要培養,繼而為未來的幸福種下良好的種子。
(四) 佛陀以四聖諦為我們解說了苦和苦的成因,亦說了苦滅和滅苦之道;然而我們能否離苦得樂,還是要看自己能否有決心步上滅苦之道!
第十課 四聖諦——佛法的根本 - https://goo.gl/xj3Eef
------------------------------
四聖締
苦、集、滅、道,約四諦,又名四聖諦或四真諦,諦者,理也。
【苦】大論云:「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
有三種心苦:貪、嗔、痴。」此曰苦諦。
【集】聚也、集結也、招引也,又成也,言造成苦果之原因也。
人因無明,而生出種種欲望與執著,業即聚集為業力,業力集結成業果。
妄想、惡業造成苦果之原因,此為集諦。
【滅】滅者,消除一切苦惱也。要知本來無我,即不起惑、不造業,
輪迴於此絕斷,生死之苦由此解脫,此即滅諦。
【道】即滅苦之道,即由滅苦達至涅槃之道,此為佛家之實踐修行論。
修行之道頗多,三藏大典俱講此道,其主要者為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依此八法修行,
即可除苦斷集,而達寧靜清涼之涅槃境界,此為諦道。
四諦:
苦→世間苦果
集→世間苦因 
滅→出世樂果
道→出世樂因 
四諦法 是屬於 小乘佛法 . 修學 四聖諦 而達到 小乘道果 .
知苦-->斷集-->滅苦-->成道. ( 苦 與 樂 , 是相對立的, 所以 永遠無法消滅 苦 .)
知道苦-->找到苦的原因-->消滅苦的來源-->成就小乘道業. 
完成四諦法的瞭解.然後,再修中乘佛法 , 就是十二因緣法 , 無明緣行....一直到 [ 生緣老死] .
八正道
八正道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前言】──「八正道」亦名「八聖道」。所謂「正道」者,可令眾生苦集永盡,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遠離偏邪,故稱「正」;修之能轉凡愚、成聖智,故稱「聖」;通乎涅槃,故稱「道」。依據八正道修習,可以淨化心靈,遠離偏邪不正,轉邪念成正念,轉凡愚成聖智,進而達到寂滅、涅槃的境界。 八正道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 
「正見」:正確的知見、正確的思想觀念。如實了達宇宙人生的真理:明白因緣果報、緣起性空及人人皆有佛性等道理,遠離唯神、唯物等謬見,改正偏執的思想及迷惑顛倒,即稱為正見。例如世間法中,五戒、十善是正見,具足此正見,人生有了正確的準則與方向,方不致為世間形形色色的五欲之樂所迷惑。出世法中,當下這念心與菩提心、涅槃心、無為心相應,即是正見。 古德云:「中國難遇,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正見難生。」能夠具足正見,實為難能可貴。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見,以正見為前導,其餘的正道即能現前,是故正見列於八正道之首。
【正思惟】 
「正思惟」:凡有所思,不離佛法,皆無邪曲,稱為正思惟。一般人的思惟,妄想紛飛,由妄想發動身、語、意,而造作種種業行;若聽聞四聖諦、無常、苦、空、無我及中道實相等道理,即將過去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轉為淨法,今後所思所念,皆離一切惡法、邪執。若能正思惟,如此意業自然清淨。 
【正語】 
「正語」:正直、清淨的言語,遠離口四過、大妄語、戲論及誹謗正法等口業之過失,即稱正語。具足正語,則口業自淨;口業清淨,凡所言語,無諸過失,必能獲得大眾的信賴與肯定。
【正業】 
「正業」:日常生活中,所作所為皆是正當、清淨,乃至梵行清淨,不染三毒;身不造殺生、偷盜、邪淫,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不起貪、瞋、癡,一切行止,皆是清淨無邪、自利利他,即謂之正業。具足正業,則身業清淨。【註釋】 
1.口四過: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名為口四過。
2.大妄語:言不誠實,欺騙他人,名妄語。若於聖道中,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言自己得道、或受天龍鬼神的供養等語,以誑惑他人,騙取利養,皆名大妄語;其罪業甚重,將感墮入地獄之苦報。
3.戲論:玩笑戲鬧、不合實際之言論,名為戲論。 
【正命】 
「正命」:「命」指賴以活命的生計,「正命」即是從事正當的職業;就一般而言,凡是不違背法律、道德標準的生計,就是正當的職業。就佛法而言,在家修行,不但應有正當的職業,而且還要從事清淨、不違因果的職業。譬如:從事漁業,是正當的職業,可是從因果上來講,捕魚殺生害命,所以不屬於清淨的職業;又如酒廊、舞廳,即使為合法之營利事業,卻會令人墮落,亦屬於不清淨的職業。若能不違反法律、不違背因果,符合正當與清淨,並且遠離五種邪命,就是正命。
【正精進】 
「正精進」:勤修戒、定、慧、六波羅蜜,志趨菩提、涅槃,稱為正精進。修行不但要精進,還要知見正確,假使精進而知見卻不正,就會落入無益的苦行,甚至偏執於世俗迷信或是外道不究竟之法;本來想成佛,結果不但成不了佛,反而成魔;本來想升天,不但升不了天,反而落入地獄。所以,修行學佛,要有「正精進」,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正念】 
「正念」:心不散亂,意不顛倒,即為正念。正念有事有理;於事上,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念一切善法,是正念;於理上,修一切善,不執一切善,由有念歸於無念,無念即是究竟正念。
【正定】 
「正定」:心達到寂滅境界,即是正定。寂就是不動,滅就是漏盡煩惱。不僅心寂靜不動,還要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就是正定。所以,正定即是寂照之意;寂就是定,照就是慧,寂照一如、定慧等持,當下這念心就是正定,就是菩提、涅槃。
【結語】 
八正道的意義,即是指引大眾藉由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正道,通往菩提涅槃,達到寂照一如,證悟無住真心,就是真正的出世,真正的淨土。
十二因緣
緣覺乘本體,梵語辟支迦羅,此翻獨覺,亦翻緣覺。無佛世自能悟道,故名獨覺。 
觀十二因緣悟道,故名緣覺。然十二因緣,亦須佛說。秉說觀察,功行成熟,所以出無佛世方能自悟。但此人根性稍利,不藉多聞,又以樂獨善寂,不起煩惱,稍勝聲聞人也。 
觀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此是十二因緣生相。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此是十二因緣滅相。是中無明、行、愛、取、有五支,還是集諦;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還是苦諦;因滅果滅,即是滅諦;觀因緣生滅之智,即是道諦。 
而中乘根利,故先觀集諦也。
緣覺之慧,即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支。舊譯作十二因緣,新譯作十二緣起。是眾生涉三世而輪迴於六道次第之緣起也。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緣覺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其間有三種因緣:一約三世明十二因緣,二約二世明十二因緣,三約一念明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有生滅二種觀法:
一、生觀者
 一、無明緣行二、行緣識三、識緣名色四、名色緣六入
 五、六入緣觸六、觸緣受七、受緣愛 八、愛緣取
 九、取緣有 十、有緣生十一、生緣老死
科判表
┌無明──────┬─惑迷
┌過去二因 ┤│
│ └行────┐│
│ ┌識──┐ ↓│
│ │名色─┤ ││
│┌五果┤六入─┤ │↑
│││觸──┤ ├──→─業染
三世十二因果┤現在┤└受──┤ ↑↑
││┌愛─→↓→↑→─┤
│└三因┤取─→↓→↑→─┘
│ └有─→↓→┘
│ ┌生──┤
└未來二果 ┤ ├──────苦報
└死──┘
 二、滅觀者
 一、無明滅則行滅 二、行滅則識滅 三、識滅則名色滅
 四、名色滅則六入滅五、六入滅則觸滅六、觸滅則受滅
 七、受滅則愛滅八、愛滅則取滅 九、取滅則有滅
 十、有滅則生滅十一、生滅則老死滅十二因緣生滅二種觀法
科判表
┌無明
│行
│識
│名色
 ┌現在十支┤六入
 ││觸
 ││受
 ││愛
二世十二因緣 ┤│取
 │└有
 │┌生
 └末來二支┤
└老死 
緣覺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謂煩惱障煩惱道』。這一段開始,將給我們簡單說明,甚麼叫十二因緣
(( 一無明。謂煩惱障煩惱道 ))
1.第一是「無明」,此地是講「枝末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破一品,成為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阿羅漢跟辟支佛也破了無明,但不是根本無明,而是破「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就是「見思煩惱」。四諦裡面叫見思煩惱,十二因緣裡面叫無明。無明就是見思煩惱,就是迷惑!這是煩惱障,煩惱道。「煩惱障」是「見惑」,「煩惱道」是「思惑」。見煩惱、思煩惱,就是無明。。『二行。業障業道。』
2.第二是「行」,你有煩惱障,有煩惱道,就是你有見思無明,你一定會妄動,「行」就是造業。業障業道,它造作,以「無明」是緣,「行」是因,「無明」比較遠一點,「行業」較近。如果拿祖孫三代來說,「無明」是祖父,「行業」是父親,生下來的兒子就是底下的「識」。「識」是「果報」。下面五條都是識,都是果報。所以與這個果遠一點的叫「緣」,密切的叫「因」。所以「無明」是「緣」,「行」是「因」,有因有緣,後面就結果,這就是業障業道,我們今天通通在造作。『此二支屬過去』,這二條是講過去的。因為你過去世迷惑、顛倒、造業,你這一生就受報,這是果報,這受報怎麼報法?先來投胎。我們在六道裡以人道做例子說明,其餘五道都沒有例外,都是一樣。『三識』
3.人道裡面,先「識」,「識」就是「神識」,我們俗話講「靈魂」,靈魂來投胎。『託胎一分氣息』,神識速度非常之大,可以說超越時間、空間,神識超越時間、空間,孔老夫子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從他的文章裡面,也透了一點消息。他在「易經繫辭傳」裡面,講「游魂為變」,「神識」孔老夫子稱它做「游魂」。說游魂絕對正確,為甚麼?它動的速度太快了。他這兩句話「游魂為變,精氣為物」。跟佛法講的宇宙人生觀完全相同。「物」就是「物質」,物質從那裡來?「精氣」為「物」。可見得孔老夫子並不承認真正有物質存在,物質是甚麼?精氣而已。現在科學家不承認有物質,物質是甚麼?是振動。振動、光動,是一個幻象,不是真正有物質。所以孔老夫子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易經」中說的,跟現代科學能相應。佛法說得更詳細。孔老夫子講的「精氣」,在唯識裡面是「見分」,「物」是「相分」。見相同源,見相不『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
4.「名色」,是指胎兒還沒有長成形狀,大概在一、二星期,十四天的樣子。沒有長出形狀,甚麼也分不出來,只是一塊肉團。但是肉裏頭有神識,所以叫它做「名色」。「名」就是「心」,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色」是「物質」,所以叫「名色」。『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
5. 胎胞長大了,就叫「六入」。「六入」就是「胎兒」成形了,是一個人的樣子,六根長出來,這個時候叫「六入」。六根不俱的時候叫做「名色」。「識」、「名色」、「六入」這三支都是在胎中。『六觸。此出胎』
6. 第六是「觸」,「觸」就是出胎了,與外面境界接觸,也就是出生了。從出生一直到老死,都與外面境界接觸,所以離開母體以後都叫做「觸」,觸的時間非常長。『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
7. 「受」,是『領納前境好惡等事』。觸是沒有好惡、沒有喜歡、沒有討厭、也沒有害怕;像嬰兒。這是因為他有「觸」,但是沒有「受」,這時候他甚麼也不懂。等到逐漸長大,他就有好惡之感受。在沒有「受」之前,我們常講「天真」,他心裡面清淨,快樂,沒有憂慮、沒有好惡。從前人天真的時間長,一般要到十歲以後。在從前,像我這個年齡,大概在十歲以後才知道有好惡,十歲以前不知道,這是童年的幸福!現在的小孩可憐,為甚麼?我看他一兩歲就有好惡的感受了。換句話說,他的童年時間縮短,受苦受樂的時間提早。怎麼會提早呢?天天看電視,電視天天教他,所以兩三歲的小孩,就會察言觀色,就曉得大人的好惡。他們的心裡就計較,就要用心機了。從前那種農村社會,童年天真時間反而長,現在縮短了。所以現在的人不能做,來生投胎做人,太苦了,雖然說現在科技發達,但是現代人生活像機器,人的味道沒有了,換句話說,人生的意義、價值喪失掉,這是我們要覺悟。所以這個「受」,是領納好惡的境界。這五種是果報,就是這一生的果報。前世「無明」、「行」,是緣,是因。有這個因緣,才有我們這一世的果報。諸位要是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就是認識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這一生當中,受苦受樂,不必怨天尤人,為甚麼?皆是自作自受!苦難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自己造作的,怎能怪人!怎能怪老天爺不公平!起這個念頭,更是造罪,罪造得更大。發財中獎都是命,沒有這個命,把菩薩鬼神的像毀了,造罪就更大。我聽說有玩六合彩的拜佛菩薩,保佑他要中彩,不中彩,第二天就把佛菩薩拿去砍頭,拿去燒掉,這造業!怨天尤人,造的罪業就更重了,所以這個「受」,是有因果的。
『八愛。愛男女金銀等事』
8. 愛
9. 取
10. 有
這三條,就是現在這一生的造作,第一個是「愛」,愛甚麼?貪愛,『愛男女金銀等事』。愛的範圍太廣了。「愛」就是「無明」,就是「迷惑」。愛了之後就有行為,就有造作。造作底下就是「取」,愛之後就「取」,『是見一切境界生取著心』。自己喜歡的,要把它佔有,這是「取」。不喜歡的,要叫它離開,也是「取」,都是取著。這叫造業,造作。起心動念造作都是屬於這個字。所以「愛」跟「取」,『此二未來因,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這就有了業習種子,造業後面就有「有」。「有」甚麼?阿賴耶識裡面善、惡種子種下去了。有了種子,來生就要受報。所以我們今生的造作「愛、取、有」,一一成就是作未來因緣,屬業道,如過去無明、行。『十一。未來受生事』
11. 「生」。生是「未來受生」。來生還要輪迴,還要去投胎。『十二老死』。投胎之後,永遠輪轉,這叫輪迴。
---------------------
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就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中國的《易經》稱它為「生生不已」,在佛法則是「生滅不已」。因為在生的同時,已經有了滅的、壞的現象,事實上,生滅是一體的兩面,同時進行。無常的現象,可分三類的四相,來解釋說明:1.生住異滅;2.生老病死;3.成住壞空。如果知道苦的原因就是因為無常,無常就是無我,若能實證現量的無我空性,就可以從苦因及苦果得到解脫。
苦的層次有三等
苦苦是因不能自主而又不得不感受種種苦楚。由於自我的不安定性,便無法做自己身心的主人,更無法做環境的主人。因為一切現象都以因緣而產生無常的變化,不論是身、心、環境,都不是自我所能掌控的,所以很苦,這就是苦苦。
也許有人不相信,認為自我的身心怎麼可能無法由自我掌控呢?這在平常可能感覺不到,可是當你在理智和感情產生矛盾、衝突時,就會天人交戰,相當地掙扎,這是自心不能自主。身體也是一樣,只要當你咳嗽、感冒、頭痛生病時,身體往往就不聽你的指揮了。
許多人喜歡控制環境,這可能嗎?對自然現象來說,希望它不要刮颱風、不下暴雨、不出炎陽,要它經常風調雨順、陰晴適時、涼暖適中,這雖理想但卻做不到的。對人際關係來說,希望某人能聽你的指揮,由你來管,或者某些人是你的靠山,是你所要倚靠的,偶爾運氣好似乎是做得到,但大多數是不可靠的。類似這些不如心意的期待,往往多過稱心如意的事;因為不自由,所以就是苦。
我經常遇到一些在家、出家的弟子,認為我就是他們所要倚靠的對象。他們會說:「師父呀!你要保持健康,我們以後就靠你啦!」我說:「阿彌陀佛!我靠的是佛法,你們也應當靠佛法啊!如果靠我個人,一旦我死了以後,你們又靠誰呢?」他們還會再說:「師父!你可不能死啊!我們還是要靠你的啊!」唉!這些人真是愚癡,光想靠別人,結果一定受苦;唯有親近善知識而自己修持佛法,才能離苦。
壞苦是說一切現象,均是無常,不能持續永久,故名為壞。這是由於身心世界,經常變幻而不能保持,故使你受苦,名為壞苦。無常即是壞,這個壞,不等於是破壞,而是變易、變化、變形、變質、變量;今天的人、事、物,今天的環境,到了明天就會有變化的。所以壞是過程,未必是終結,世間一切現象,沒有最先的起點,也沒有最後的終點,它們不可能停留在某一個狀態,永遠是在過程之中。
每一個過程,又會有不同的因緣發生,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得到了、完成了、成功了;其實,得到也好、完成也好、成功也好,這只是另一個壞苦的開始。譬如說,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婦,最後不是你先走,就是另一半先走,這就是無常的過程,也叫壞苦。你如無法悟透這個變易的過程,便會經歷永無休止的壞苦的煎熬。行苦此行是五蘊中的行蘊,行蘊有造作、遷流的功能;造作是製作、產生,遷流則是生滅的變化。也即是說,世間的一切有為有漏諸法,都不能離開因緣生滅、造作遷流。一般人,都喜歡順利,不歡喜不順利。可是不論好事、壞事,永遠都在生住異滅,造作遷流,無法靜止下來,這就是「行苦」。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它們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蘊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質部分。心理部分又分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蘊屬於心所,識蘊是心王;識是分別心、認識心,從認識心、分別心所產生的心理現象,名為心所,是屬於心王的心理的活動。因此,沒有心王,就無法產生心所。不過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動,分析成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蘊的後四蘊,涵蓋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
這裡所講的行苦,是指極微細的意識狀態,一般人如果能修到無想天,或是修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此時,雖然已經沒有物質的色蘊,已經沒有情緒等的心理活動,但是仍在三界之中,還是有一個心意的生滅起伏和遷流變化,行苦依然在運作。入滅盡定,往非想天,即停止六識的心心所法,極長七日不出定,亦名滅受想定。至第四果,出三果,便離五蘊盛苦。
若以三苦和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眾生,都俱有苦苦、壞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眾生是在禪定中,只有壞苦和行苦;到了無色界時,便只有行苦。那是由於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壞苦,所以欲界的眾生,能了解到苦苦、壞苦,至於行苦最微細,則不易體會;到了色界的眾生,知道有壞苦,也能體會到行苦;進入色界的無想天以及到了無色界的眾生,已進入無想非無想的深定中,苦苦、壞苦俱無,只有行苦還在,由於尚未出離三界,當他出定時,又會回到被稱為萬丈紅塵的煩惱世界了。
苦的種類有八項
三界眾生,所受苦的種類有八項,即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苦。八苦之中,欲界的眾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無色界時,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陰盛)中的行識兩蘊所招致的苦,例如行苦,即是五蘊之一。第八苦總括了前面的七個苦,也即是前七苦的總結。新譯五蘊舊譯為五陰,此苦有二義: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五蘊,因而眾苦熾盛;2.由於具有五蘊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滿眾苦,故名五蘊熾苦。
五蘊,在《阿含經》及《阿毘達摩》,稱作五取蘊。為何被稱為五取蘊?因為五蘊的產生,就是由於執取貪、瞋等煩惱,故稱五取;又因為五蘊能夠生起煩惱,故名五取蘊。換句話說,因為有煩惱,故產生五蘊之現象;因為有五蘊,故產生煩惱之執著;互相執取,互相依存,彼此糾纏。因此,凡夫所處的環境,稱為娑婆世界,不斷地由五蘊執取煩惱,由煩惱生起五蘊。只要五蘊還在產生活動,不斷地生滅,就是在三界之中的凡夫,受苦連連。
五取蘊,即是眾生,即是苦諦,即是世間,即是三界。當此五取蘊不熾盛時,就沒有眾生,就沒有苦諦,就沒有世間,就沒有三界。《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修習佛法而開啟般若智慧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要令凡夫眾生從五取蘊的熾盛之苦,得到解脫。
苦的四相
釋迦牟尼佛以智慧之眼看到了苦的事實,就從諸苦獲得解脫。他知道苦的當下有四種相,即為四法印,證了四法印,即得解脫,即得涅槃。
四法印就是苦及離苦的道理,那就是:諸行(行蘊)無常、諸法無我、有受皆苦、涅槃寂靜(空),簡言之即是無常、無我、苦、空。若不覺悟諸行無常,就是苦;若已覺悟諸行無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無我。若就無常、空、無我的三相而言,是三法印,若加上苦相,即為四法印,也即是苦的四相。若證悟此苦的四相,就能通達佛法,滅一切苦而得涅槃樂。
若從愚癡眾生的立場來看,苦就是苦。若以佛的智慧來看,諸行無常,諸苦亦是無常,苦既是無常,也即是空、也是無我的,既已無我,那還會有什麼苦呢?
經常我的弟子們在起煩惱時,我問他們:「佛法聽到哪裡去了啊?」他們的回答則是:「師父!我都聽懂了,無常、無我、苦、空,但是我的苦卻是真的,我愚癡、我生氣、我沒辦法啊!」唉!眾生真是可憐,明明知道自己愚癡,還是不願放下,讓自己一直愚癡下去。
集諦的內容
常常聽到有人這麼說:「這個世界真不公平,我這輩子什麼壞事也沒做,為什麼惡運會臨到我身上?」於是怨天、怨神、怨佛菩薩們不長眼睛,使他們受苦受難。這些人若是聽了集諦的道理之後,大概就不會再這麼想了。
使眾生引起世間苦果的原因,便是苦集諦。眾生在世間,是由果報的「種子識」牽引而來。所謂果報,又分有華報、果報、餘報以及因果同時之報。所謂華報,是即生造業即生受到若干報應;所謂果報,是造什麼業因,來生中必受主報;所謂餘報,是在受了果報之後,轉生之後,仍受餘勢之報;所謂因果同時之報,是在造作業因的當下,就已經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報應,此如華嚴宗所說的「因[目*亥]果海,果徹因源」,乃是同時因果論。多半的人,因為只能看到這一生,所以不相信生命是在過去無量劫之前,就一次一次的有了。事實上,現前的生命,僅僅是無量的生死過程之中,一個小小的片段而已;凡夫在一生一生的生死流轉中,繼續造業,又繼續受苦報下去。
「果」有苦有樂,眾生對於幸運的事,會很驕傲的認為是自己聰明、運氣好;遇到困難時,就會怨天尤人地覺得很倒楣。卻沒有想到,受苦與享樂,都有其原因。多半的原因並非是這一生造的,而是在無量生以來所造的種種業,累積到現在這一生,得到了果報。知道了這個道理,便是接受了集諦的意義,遇到快樂、幸運的事,不會驕傲、得意忘形;遇到倒楣、痛苦的事,不會失望、埋怨。這就能從諸苦得到解脫了。
集諦以「業」為正因
業以「思」為體,能發動根本意志,而形成身、口、意三業。集是集合與聚集的意思,集合了因和緣,聚集了苦的因及苦的緣;因就是業,緣則是煩惱,使得煩惱和業相輔相成,因緣和合而造成集諦的事實,完成集諦的內容。有了集諦,就必須接受苦的果報。
集的本體及其所依靠的,稱之為「業」,至於業是如何產生的?是以「思」的心所為體,思的心所又分為兩階段,一個是「思業」,另一個為「思已業」。所謂「思業」,就是意念或心念的作用,它只是思考,而沒有實際的行動;所謂「思已業」,則是一邊思考,一邊正在進行,但沒有善與惡的性質及道德標準的問題。
業有表業(作業)及無表業(無作業)兩種。「表業」有身、口、意三種形態,那就是身口意、意身口、意口身。只用「意」業,就是叫「思業」,意業跟口業或是身業同時進行時,叫做「思已業」。思業雖然是沒有表現出來的「無表業」,但是它會形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稱之為業力。譬如你不斷地想要殺人,當業的力量推動時,你就會形成趨向於殺人的行為。因此,雖然僅僅是無表業或思業,事實上雖沒有做什麼壞事,但是,還是要懺悔。佛說:「南閻浮提的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南閻浮提就是眾生所住的這個世間,凡夫眾生的舉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而會造種種業,若不及時懺悔也就會造種種苦的業因了。
業的性質,有三種分類法:1.善業、惡業、非善非惡的無記業;2.黑業及白業;3.煩惱業及清淨業。
集諦以「煩惱」為助緣
促使業的成熟者,即是無明煩惱。而集諦的業,是如何造作的呢?它一定跟煩惱相應,是故煩惱即是產生種種業的助緣;若沒有煩惱,便不會造業;「思」如果跟煩惱不相應,就不會造成煩惱業,也不會變成集諦。無明,就是沒有智慧的光明,它是混亂的心、情緒波動的心﹔自私而沒有智慧的心,又稱為煩惱。
煩惱大約分做三類:
(一)根本煩惱的第一類,原來只有貪、瞋、癡三個,稱為三毒,再加慢及疑,成為五個,叫做修惑,又叫思惑。是從無始以來累積所成煩惱的根,要到修道位才能分分地斷,至證無學道位,全部斷盡;初、二、三果的有學道位即是修道位,第四阿羅漢果是無學位。
在見道前的方便位時,這五個根本煩惱是「伏」而不「斷」,伏就是不現行;也就是在方便位中的凡夫,只能伏煩惱,到了初果有學位,便開始斷此思惑煩惱,到了第四果方能斷盡思惑。
(二)根本煩惱的第二類,總名為惡見,又稱不正見,又名見惑。惡見之中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個,是從無始以來,以及這一生所學習、經驗而得到的看法想法,在初果見道位就可以斷盡。
(三)由根本煩惱衍生出來的種種煩惱,是名枝末煩惱,有無量數。根本煩惱主要的類別分成貪、瞋、癡、慢、疑、惡見的六大類,枝末煩惱即為六個根本煩惱之眷屬,由根本而產生枝末;也就是說,只要根本煩惱消除了,枝末煩惱自然消失不起。譬如貪是根本煩惱,與它相應的有欲、愛、取,即為枝末煩惱;瞋煩惱是根本煩惱,與它相應的有恨、嫉、忿怒,即為枝末煩惱。
如果不修道,煩惱永遠在,有煩惱就會持續造業。從六個根本煩惱所產生的枝末煩惱有無量數,所以稱為八萬四千個塵勞門,也就是有八萬四千個解脫道法的障礙門;因此,要修八萬四千個法門,來對治這八萬四千個煩惱。不過,八萬四千實在是太多了,我們只要先抓住這見思二惑的六個根本煩惱,做對治的工夫就可以了。
集諦便是由煩惱的惑,造生死的業,再招致無常的苦。煩惱,使心產生「思業」及「思已業」,然後變成意業、口業和身業,造業完成之後,就有了生死的業因,招致生死的果報。
集諦即是十二因緣的「有」
「有」是隨增義,即是隨順增上,這一生造了種種的業,因此有了業的力,準備下一生再去受報。「有」的意思,即為「隨增」,是隨著、順著業力而增上生死的果報,也就是隨順著業力,而增上煩惱所形成的生死事實。
隨順增上又分兩類:(一)相應隨順增上:即是與煩惱相應俱起的心及心所,隨順增上其力。(二)所緣隨順增上:即是煩惱與所緣之境,隨順而增上其力。
因為有這兩種隨順增上,對內,是隨順自己的心及心所的活動;對外,則隨順外邊的環境而遷流,因此產生煩惱而造業,就變成了「有」,「有」就是集諦。
滅諦的內容
滅諦即是斷有漏的苦因苦果,而得無礙自在的解脫道。「滅」在此處來說,是名詞而非動詞,它是已經完成了修道的過程,以及斷除了煩惱,進入了涅槃寂靜。照理應該是先要用修道的方法,來滅除苦的事實,由修道而滅苦,滅字就變成動詞而非名詞。因此,這裡的意思是說,只要「集」斷了,也就是只要不再造作苦的業因,苦的果報也自然沒有了。所以講完集諦,就講滅諦,是正確的。
因此,真正瞭解了苦及苦之現象時,也會同時瞭解到集諦;也就是說,已經知道苦果是由於製造了苦因的關係,既知苦果來自苦因,受苦之時,心境也會相當平靜而甘之如飴,不以為苦了。
如果,不知道苦因是出於自作,就不願意接受苦果,在受苦的時候,就變成了苦上加苦。同樣的事,你若認為是你應該接受的,是理所當然而心甘情願的,接受之時就不會覺得是在受苦,此時,你就已從苦因苦果得到解脫。
譬如說,打坐是件滿痛苦的事,又不是你的意願和興趣,卻被老師要求坐著不可動,那就是受苦了。如果是出於你的興趣,雖知會有一點腿痛,還是願意去打坐,因為知道打坐對你有好處,雖然腿及背還是會痛,卻不算是苦了,這也算是苦「滅」的一個比喻。
滅諦即是實證無我的空性
實證空性,了生脫死,證得阿羅漢位,正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什麼叫做實證無我的空性?世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任何一個現象,只要另外加了一個因緣,那個現象就會改變,變得或好或壞;或者變得更圓滿,或者變得更殘破,乃至變得沒有了。但是,最圓滿的事物,在這個世間法中,是從來未曾出現過的,因為到最圓滿時,實際上已經開始衰退。因此,任何一樣事,任何一個現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而產生的變化,是沒有一定的、沒有永恆的、沒有不變的,它們的性質隨時都會隨著新的因緣而起變動,因此說諸法的自性即是空性。
「我生已盡」,是已出離三界的生死;「梵行已立」,是應修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已經圓滿;「所作已辦」,是應斷的煩惱,已經全部斷除;「不受後有」,是從此之後,不再接受任何善惡果報。這四句話是形容阿羅漢所證果位的標準用語,若尚未證涅槃,絕對不會以此四語稱讚。
滅諦即是從十二因緣的逆觀成就與滅觀成就
若從十二因緣的順觀成就及生觀成就而言,即知苦果及苦因為何物;若由順觀及生觀轉為逆觀及滅觀成就,則出三界、離五蘊、入涅槃。
十二因緣,是指凡夫生命過程中之流轉現象,從無明開始,接著是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階段。
逆觀、順觀是什麼呢?逆觀是講無,順觀是講有。「順觀」是說,緣無明所以有行;緣行,所以有識;緣識,所以有名色;緣名色,所以有六入;緣六入,所以有觸;緣觸,所以有受;緣受,所以有愛;緣愛,所以有取;緣取,所以有有;緣有,所以有生;緣生,所以有老死。知道順觀之後,就曉得生死之苦是怎麼來的,生命受苦的原因是怎麼一回事。
「逆觀」是從無明觀起,因無無明,故行亦無,無行故識亦無,無識故名色亦無,無名色故六入亦無,無六入故觸亦無,無觸故受亦無,無受故愛亦無,無愛故取亦無,無取故有亦無,無有故生亦無,無生故老死亦無。
此順逆、生滅二觀,亦即《阿含經》所說:「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
如何使得逆觀成就?首由無明著手。無明是沒有智慧、知見不正,所以起煩惱心造種種業。八正道中的第一個項目是正見,乃是要以正見來指導人類,使之開啟無我的智慧,以智慧之明來破煩惱的無明,無明若滅,乃至老死也滅。生滅滅已,即證涅槃而登阿羅漢位。
滅諦即是涅槃
斷盡煩惱,解脫生死,即為涅槃,涅槃就是寂滅。煩惱不動,是為寂,煩惱不起,是為滅。根據原始的佛法,涅槃有兩類:
(一)有餘涅槃:即是在現生中從煩惱之苦獲得解脫,不為情動,不受境遷。但是,業報的身體依舊活著,尚未捨報捨壽。就像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成道之時,已經滅卻一切煩惱,但是他的身體還是留在人間四十九年,做為弘揚佛法的工具。又如佛陀的阿羅漢弟子們,共有一千多人,他們於斷除煩惱之後,肉體並沒有死,一樣有冷、熱、病、痛的果報,這就是「有餘涅槃」。
(二)無餘涅槃:即是阿羅漢們於此身死後,不再流轉生死,一旦捨報,便從此不再來到世間,不再接受任何生命的果報體;從此以後,進入寂滅,不再出現。故稱為「無餘涅槃」。
滅諦即是無學位
(一)修四諦十六行相證初果,即入見道位,自此而歷二果及三果,均名有學果位。(二)斷三界惑盡證真諦之理,登第四阿羅漢果位,名為無學位。只有到了無學果位,方真解脫自在,才能稱之為進入涅槃。
道諦的內容
(一)佛陀所說、所制的一切正法律,又名真諦法、中道法、解脫法,都是道諦。(二)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便是道諦。(三)八正道即是中道行。
(四)正信、正行、正知見的正法,便是道諦。(五)由八正道統合為戒定慧,由戒定慧衍為六波羅蜜,乃至所有一切佛道品法,都是道諦。
道諦,具體的基礎是八正道,就是不苦不樂的中道行;唯修中道行,才得真解脫。八正道共有八個項目,修持八正道,就可以滅除苦因苦果。
修道是漸漸修的,修到多少程度,就能減滅多少苦;漸漸的修,漸漸地減少痛苦的感受以及煩惱的困擾。修習八正道,宜配合五種增上:信增上、施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
八正道與中道善法、真諦法、解脫法等的關係
正見是依三法印而知四聖諦,明十二因緣。此即是根據正見,對四聖諦、十二因緣起信心,叫做正信。若沒有正見的信心,便是迷信。正志(正思惟)是思惟四諦之理,不起三毒,意業清淨。正思惟又稱為正分別,意思是說對四聖諦考察又考察,瞭解又瞭解,不斷地思惟、考察,面對著苦的結果,然後知道苦的原因是什麼,不斷地想著應該要修中道行來滅苦。正業(行)即是遠離五惡行,也就是受持五戒。這個業不是工作的職業,而是身口意的行為之意,也就是說要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用酒等五種惡行。正語即是遠離口業的四惡行──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正命即是遠離五種邪命,戒除不正當的生活方式,離開五種不當的謀生方式:(一)詐現奇特:用欺詐的手段,裝著使人感覺到你真有一套本事。(二)自稱功德:為了得到職業、地位而讚歎自己誇張自己是位偉大的人物,譬如告訴人家說自己有神通,或者說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一位修行人等。(三)咒術占卜:為了幫人賺錢、找對象,而用咒術、占卜替人算命看相。(四)大言壯語:說大話,告訴他人說自己會做總統,或在多少年之內,能做大事業、賺大錢,使人聽了之後,就先給他錢來支助他。(五)彼此標榜:兩人以上,彼此互相標榜,其目的是希望得到金錢、名望、地位、權力等。正勤即是修四正勤,亦即:未斷之惡令斷,已斷之惡令不復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長。正念即是修四念處,亦名為四念住。這個念是方法而非妄念,有了方法之後,心念就會止於一境,其方法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等六念,以六念為基礎而修四念住,即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由修四念住而進入八正道的「正定」。正定即是包括七方便及十六特勝的修定方法。七方便是: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稱為三賢位;煖、頂、忍、世第一,稱為四善根位。相加起來,名為七方便,也就由此而入見道位,名為初果聖者。十六特勝是: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十六特勝勝於四念住的觀身不淨法,是由觀息而歷十六層次,即入見道位,名為初果聖者。
------------------
八正道與四聖諦
八正道的「正見」,是聞四聖諦法;「正思惟」是審思明察四聖諦法。釋尊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說的便是四聖諦法。
生死苦果的事實,是由造了生死業的苦因而來,即是苦諦與苦集諦。如果順著苦諦與苦集諦的因果循環,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便是世間的苦海;如果不造生死業,便斷集諦,亦滅苦諦,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便能出離世間的苦海,而得解脫。
但是,集諦不易斷,苦諦就不易滅,那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總是令人陷在造業、受報的漩渦之中,無法超脫。故欲滅苦諦,當斷集諦;欲斷集諦,當修道諦。所以,修習道諦,才是證苦滅諦的正因;證得苦滅諦,便是修習道諦的結果。
生死苦的果報,是因無始無明而造了生死業。無始無明即是十二緣起的第一緣起,若觀無明、觀無明集、觀無明滅、觀滅無明之道……,乃至觀老死、觀老死集、觀老死滅、觀滅老死之道,這便是十二緣起的四諦觀了。為了要以修習道諦,來斷苦集諦而證苦滅諦,所以釋尊為弟子們說了八正道︰以正見,聞知四聖諦,離於邪見、邊見;以正思惟,審慎明察四聖諦,向於離欲,向於滅苦之道;以正語、正業、正命,向於斷截苦集聖諦,不造生死業因;以正精進,修習戒定慧的三增上學,向於苦滅聖諦;
其中「正見」一項的內容,即是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四諦法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欲。轉去諸結。於慢、無明等究竟苦邊。(《雜阿含經》卷十五)
哪些是苦,哪些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
苦是應知的,集是應斷的,滅是應證得的,道是應該修習的。
苦、我已徹知,集、我已斷盡,滅、我已證得,道、我已修學完成。
這也就是表示,佛陀是從四聖諦的知、斷、修、證中,完成了解脫生死的大事,弟子們也應該照著去實行才對。如何修學?便是依據八正道而修證四聖諦了
----------------------------
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 之【四聖諦】
文:中道法師
       諦,梵語satya,巴利語sacca,審實不虛之義。即指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實不虛,故稱四諦、四真諦;又此四者為聖者所知見,故稱四聖諦。四諦大體上乃佛教用以解釋宇宙現象的‘十二緣起說’之歸納,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之說法。四諦依次稱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或苦聖諦、苦習諦、苦滅諦、苦滅道聖諦,或苦諦、苦集諦、苦盡諦、苦出要諦,或苦聖諦、集聖諦、真聖諦、道聖諦。其中,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
     “諦”就是如是不顛倒,既是真理。“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
    “四聖諦”說四種真理:壹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
      辟支佛知道世間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滅苦的果,但是卻沒辦法講出滅苦的“道”。這個“道”是種種的修行方法,他沒有辦法開示詮釋,所以四聖諦唯有佛陀能圓滿的闡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沒有四聖諦,其他的聖者是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盤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洋的比喻: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既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四聖諦的次序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
    二、集諦: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
    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洋的?要認識怎洋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洋才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凈的境界--涅盤。
    四、道諦: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壹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後就可解脫生死。
------------------------
佛陀在圓寂之前,曾問他的弟子們:「我所說的四諦、十二因緣,是我證悟的真理。它是苦海的明燈,入道的法門,證果的要道。不知你們誰還有疑問?就趁我圓寂前趕快提出吧!我一定會為你們解說。」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便起身,走向佛前,跪在地上,恭敬頂禮之後便雙手合掌對佛說道:「我們都堅信四聖諦、十二因緣法是解脫的真理。世上的太陽可令冷,月亮可令熱,雪山可融化成大海,大地也可變成廢墟。但唯獨世尊所說的四聖諦、十二因緣法,不可令異!」
阿那律的一席話為世尊說法的神聖一生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世尊便就此入滅了。所以,十二因緣法絕對是正法的精髓,偏離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都非佛法。
本經文的重點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曾覺得十二因緣法好像沒那麼難懂,他不解為何世尊會說十二因緣法甚深難解?世尊則告訴阿難尊者不要用一般的邏輯概念去理解思惟十二因緣,那樣做對解脫毫無實益,並進一步為阿難剖析十二因緣的精要。
在中秋佳節的今天,同時也是佛教的齋日,就讓我們一起以恭敬心聽聞世尊對我們所解說的十二因緣法。
選譯自北傳《長阿含經》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三十日星期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是佛陀住在古印度拘流沙國所發生的事。當時,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就住在該國劫摩沙這個地方。
有一次,阿難尊者在一處安靜的地方禪修思惟,他心想:「咦?奇怪了?世尊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但就我所來看,好像也沒那麼難懂,不知世尊為什麼會說它甚深難解?」
於是,阿難便走出禪修的靜室,來到世尊的面前,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佛足,然後起身坐在一旁,對世尊說道:「我剛才才禪房裡靜修,心想世尊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但就我所來看,好像也沒那麼難懂,不知世尊會說它甚深難解?」
這時,世尊立即對阿難說:「你千萬不可以這樣想,也不可以這麼說。阿難!十二因緣法真的難見、難知,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世上的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若欲思量、觀察、解析其義者,必將迷失,見不到法,如墜五里迷霧,伸手不見五指。」
「這樣吧,阿難!我現在先從造成老與死的因緣說起,來逆推回溯十二因緣。如果有人這樣問你:『是什麼因緣造成老與死?』你就應該這樣回答:『出生是老與死的因緣!』
若還有人問:『那什麼又是導致出生的因緣?』你就應回答:『存有是出生的因緣。』
若又問:『那麼什麼又是造成存有的因緣?』你就應回答:『執取是有的因緣。』
若又問:『什麼是造成執取的因緣?』你就應回答:『渴愛是造成執取的因緣。』
若又問:『什麼是造成渴愛的因緣?』你就應回答:『感受是造成渴愛的因緣。』
若又問:『什麼是造成感受的因緣?』應答彼言:『接觸外境六塵是造成感受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接觸產生?』你就應回答:『六根是接觸外竟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六根?』你就應回答:『名與色是造成六根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名與色?』你就應回答:『業識知覺是產生名與色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業識?』你就應回答:『業行(身、口、意等善惡行為)是造成業識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業行?』你就應回答:『愚癡、無明、顛倒邪見是業行產生的因緣。』」
佛陀又正推十二因緣:「阿難!就是因為有愚癡、無明、顛倒、邪見,才會有業行,因為有業行才會有業識,因為有業識才會有名與色,因為有名與色才會有六根,因為有六根就一定會外界接觸,因為有了接觸便有苦、樂、及不苦不樂的感受,因為有感受所以才會有渴愛,因為有渴愛才會有執取,因為有執取才會有存有,因為有存有才會有出生,因為有出生才會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這就是大苦陰緣。」
佛陀告訴阿難:「阿難,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你真的明白所謂『出生是老死的因緣』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假使一切眾生都沒有出生的話,還會有老死嗎?」
阿難回答:「沒有。」
「所以,阿難!我們就是從這一點可以證明老與死是由出生所造成的,因為有出生才會有老死,我所說的意義與重點就在這裡。」
「所謂『存有』是『出生』的因緣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假設一切眾生都沒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你說還會有任何型態的出生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出生是存有所造成的,因為有『存有』才會有『出生』,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為什麼『執取』是『存有』的因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欲取、見取、戒取、及我取等四種執取,還會有『存有』嗎?」
「不會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存有』是『執取』所造成的,因為有『執取』才會有『存有』,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為什麼『渴愛』是『執取』的因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欲愛、有愛、及無有愛,還會有『執取』嗎?」
「不會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執取』是『渴愛』所造成的,因為有『渴愛』才會有『執取』,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為什麼『感受』是『渴愛』的因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苦受、樂受、及不苦不樂受,還會有『渴愛』產生嗎?」
「不會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渴愛』是『感受』所造成的,因為有『感受』才會有『渴愛』,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你要明白,因為有渴愛就會有所求,因為有所求,就會有利益,因為有利益就會有利害關係,因為利益衝突就會有佔有欲,因為有佔有欲就會有執著,因為有執著就會有嫉妒,因嫉妒就會有守,因為有守就會有護。阿難!由於有護的緣故,眾生彼此間便產生了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護任何人與物,你說還會有刀杖、諍訟、及無數的犯罪嗎?」
「不會有的。」
「所以,阿難!我就是因為這樣,才確知刀杖、諍訟都是由『護』而引起的,因為有『護』便有刀杖、諍訟。阿難!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因『守』而有『護』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珍惜、重視任何人與物,你說還會有『護』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護』是由『守』而生,因為有『守』才會有『護』,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嫉妒』才有『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嫉妒,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珍守?」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守』是由『嫉妒』而生,因為有『嫉妒』才會有『守』,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執著』才有『嫉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執著,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嫉妒?」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嫉妒』是由『執著』而生,因為有『執著』才會有『嫉妒』,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佔有欲』才有『執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佔有欲了,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執著的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執著』是由『佔有欲』而生,因為有『佔有欲』才會有『執著』,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利害關係』才有『佔有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利害關係了,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佔有的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佔有欲』是由『利害關係』而生,因為有『利害關係』才會有『佔有欲』,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利益』才有『利害關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不再追求利益了,你說還有什麼利害關係或衝突產生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利害衝突』是由『利益』而生,因為有『利益』才會有『利害衝突』,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有所求』才有『利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無所求了,你說還有什麼利益可言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利益』是因『有所求』而生,因為有『所求』才會有『利益』,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渴愛』才有『所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無所愛了,你說還有什麼值得去追求?」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有所求』是因『渴愛』而生,因為有『渴愛』才會有『所求』,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佛陀又告訴阿難:「就是因為渴(貪)愛才有所求,乃至於守與護,感受也是如此,因為受而有所求,乃至於守與護。」
佛告阿難:「所謂有『接觸』才有『感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沒有眼根、外色境、及眼識知覺,乃至意根、心法、意識等十八界,無所愛了,你說還會有所謂的接觸這種事嗎?」
「沒有。」
「阿難!假使一切眾生都沒有接觸外界,還會有感受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感受』是因『接觸』而生,因為有『接觸』才會有『感受』,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名色』才有『接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沒有身與心(五蘊)了,你說還會有什麼心識去接觸外境嗎?」
「沒有了。」
「假使一切眾生都沒有外表、身體相貌的話,還會有身體去接觸外境嗎?」
「沒有了。」
「阿難!若沒有名與色(心與身,即五蘊),還會有接觸嗎?」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觸』是因『名與色』而生,因為有『名色』才會有『觸』,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業識』才有『名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業識不入母胎,你說還會有什麼名色嗎?」
「沒有。」
「假設識入母胎,但不出胎,或胎死腹中,還會有名色嗎?」
「若識出胎,但嬰兒夭折,名與色還能成長嗎?」
「不能。」
「阿難!若無業識,還會有名色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名色』是因『業識』而生,因為有『業識』才會有『名色』,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名色』才有『識』,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假設業識不依靠名色而住,那麼業識必將無所住處;若無所住處,又怎麼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
「是啊,不可能有。」
「阿難!若沒有名色,還會有業識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業識』是因『名色』而住,因為有『名色』才會有『知覺』,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譯按:世尊的重點是告訴我們『名』、『色』、『識』三者間互為因緣,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猶如三根稻桿彼此相互交叉而立的原理。所以『識』絕不可能脫離『名』與『色』而獨存,它不是『我』或『我所』,所以沒有靈魂或中陰身去投胎這種事情!明白了嗎?@@】
「阿難!所以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阿難!諸比丘若於此十二因緣法中,能如實正觀而無漏心解脫。阿難!
這種比丘就是所謂的慧解脫阿羅漢。」
「阿難!凡是認定有『我』的凡夫,我們都可以說他們有『我見』,他們可能會在『名』、『色』與『受』等這些階段都認定是『我』。有人可能會說:『受不是我,但我是受。』或有人會說:『受不是我,我也不是受,但受法是我。』或有人會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也不是我,但愛是我。』」
「阿難!這些有我見的人,會說受是我,你就應當告訴他們:『如來說有三種感受,分別是: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就不會有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等同時存在;若有苦受時,也不會有樂受、及不苦不樂受等同時存在;有不苦不樂受時,就不會有苦受、樂受。』」
「這是什麼道理呢?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樂受亦滅。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苦受亦滅;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不苦不樂受亦滅。阿難!就好比兩塊木頭相攢摩擦而有火生,若將兩塊木頭分別各置異處,就不可能會有火。同樣的道理,因樂觸緣故而產生樂受,若樂觸滅、樂受亦俱滅;因苦觸緣故而產生苦受,若苦觸滅、苦受亦俱滅;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不苦不樂受亦俱滅。而這三種感受都是無常,它們都是從因緣而生,盡法、滅法,都是會朽壞的現象。它們都不是我所有,我也不是它們,所以應當以正智如實觀之。所以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以『受』為我,就是邪見。」
「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說『受』不是我,我就是『受』的話,你就應當告訴他們:『如來說有三種感受,分別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果,樂受是我的話,當樂受消失時,就應該會有二個『我』,但這絕非事實;若說苦受是我的話,當苦受消滅時,也應該有二個『我』,這也不事實;若說不苦不樂受是我的話,當不苦不樂受消滅時,也應該有二個『我』,也不是事實。』所以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說:『受不是我,但我是受。』,就是邪見。」
「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這麼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但受法是我。』你就應當告訴他們:『如果都沒有感受的存在,又何來『受法』【譯按:感受的現象】?你又怎麼會是受法呢?』對方就會回說:『嗯!的確都不是我。』所以,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是我。』的話,就是邪見。」
「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可能會這麼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也不是我,但愛是我。』,當他們這樣說時,你就應該對他們說:『如果都沒有感受的話,又何來『愛』呢?你真的是『愛』嗎?』對方就會回說:『不是。』所以,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認為:『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也不是我,但愛是我。』的話,就是邪見。」
「阿難!諸比丘若於此法中能如實正觀,便能得無漏心解脫。阿難!這種比丘就叫做慧解脫,有這種解脫心的比丘,他對於『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非有我、非無我』亦知。」
佛陀又告訴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可能會以為『定』就是『我』,或說『少色』是我,或說『多色』是我,或說『少無色』是我,或說『多無色』是我。」【譯按:此處是指有禪定功夫的凡夫,以色界、無色界為我】
「阿難!他們可能會說『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我所見是真理,其他的都不對;或說『多色』是我,『定多色』是我,我所見才是真理,其餘者都不對;『少無色』是我者,『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才是正確,其餘者為非;『多無色』是我,『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才是,其餘者為非。」
佛陀告訴阿難:「有七識住及二入處,是所有沙門、婆羅門都會說:『此處是安隱,是救贖、是庇護、是安全港、是燈塔、是光明、是歸宿,不是虛妄,沒有煩惱。』是哪七種識住?有些眾生,他們具有各種不同型態的身體,也有各種不同的心智,天神及人類,這就是第一種識住處,又稱作身異想異識住【譯按:身異想異識住,就好比人界及六欲天及(劫初起除外之色界初禪天),此處眾生的外表、容貌皆不同,苦、樂、不苦不樂之感受等心智亦大相逕庭。】」
「阿難!若比丘能洞悉初識住,洞悉明瞭它的生起、洞悉明瞭它的消滅、洞悉明瞭它的染著、洞悉明瞭它的後患、洞悉明瞭出離為要,能如實知者。阿難!這名比丘就一定會這麼說:『這些都不是我,我也不是它們,我已如實知見。』」
「或有一些眾生是來自劫初色界初禪之梵眾天,他們都自認為是大梵天王所生,而大梵天王也這麼想。大家都共同執著大梵上帝就是第一因,別無他想;然而大梵天王的身形高廣,容貌、威德、智慧、神通、言語、光明、衣冠等,一一不同於其他梵天眾神,所以又稱為身異想一識住。」
「還有一些是來自色界第二禪的光音天眾生,此天的眾生身形與容貌皆相同無異,但樂受與非苦樂受等二種心智互相交參雜,所以又稱作身一想異識住」
「還有一些眾生是來自色界第三禪的遍淨天。此天的有情身形完全相同,且只有喜樂的心智,故稱為身一想一識住。」
「還有一些眾生是來自空處,故稱空無邊處識住;還有一些眾生,住識處,故稱識無邊處識住;還有眾生是來自住不用處,故稱無所有處識住。以上就是為七識住處。」
「阿難!若比丘能洞悉明瞭這七識住,能知其生起、知其消滅、知其染著、
知其後患、知出離為要,能如實知見的話,這名比丘就一定會這麼說:『這都不是我,我也不是他們,我已如實知見。』這就是七識住。」
「什麼又叫做二入處?就是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阿難!此二入處,也可能會有沙門、婆羅門認定安隱、救贖、庇護、安全港、燈塔、光明、最終的歸宿、是真實不虛妄、是解脫煩惱的涅槃。』」
「阿難!若有比丘洞悉明瞭二入處,能知其生起、知其消滅、知其染著、知其後患、知其出離為要,能如實知見者,這名比丘就一定會說:『這些不是我,我也不是它們,我已如實知見。』」
「阿難!還有所謂的八解脫,又名八背捨,即八種背棄捨離三界煩惱的繫縛的禪定,是哪八種呢?分別是:
一、            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心中若有色(物質)的想念,就會引起貪心來,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無從生起,故叫解脫。
二、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但是要使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所以叫解脫。
三、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珍寶的色,叫淨解脫,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夠不起貪心,則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脫,所以叫身作證,又他的觀想,已經完全圓滿,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
四、            空無邊處解脫。
五、            識無邊處解脫。
六、            無所有處解脫。
七、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都是無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時候,觀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心願意捨棄一切,所以叫解脫。)
八、            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謂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則一切皆可滅除,所以叫滅盡定。」
「阿難!若比丘們能於這八種解脫禪定,逆遊行、順遊行,出入自在,這樣的比丘就叫做得俱解脫的阿羅漢。」
阿難尊者聽聞佛陀所說以上的十二因緣法,心中歡喜異常,並依法奉行。
原文/
(一三)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如是我聞: 一時,
佛在拘流沙國劫摩沙住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阿難在閑靜處,作是念言:「甚奇!甚特!
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
猶如目前,以何為深?」於是,
阿難即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白世尊言:「我向於靜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
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
如我意觀,如在目前,以何為深?』」 爾時,
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緣法之光明,
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
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
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
阿難!我今語汝老死有緣,若有問言:
『何等是老死緣?』應答彼言:『生是老死緣!』
若復問言:『誰是生緣?』應答彼言:『有是生緣。』
若復問言:『誰是有緣?』應答彼言:『取是有緣。』
若復問言:『誰是取緣?』應答彼言:『愛是取緣。』
若復問言:『誰是愛緣?』應答彼言:『受是愛緣。』
若復問言:『誰是受緣?』應答彼言:『觸是受緣。』
若復問言:『誰為觸緣?』應答彼言:『六入是觸緣。』
若復問言:『誰為六入緣?』應答彼言:
『名色是六入緣。』若復問言:『誰為名色緣?』應答彼言:
『識是名色緣。』若復問言:『誰為識緣?』
應答彼言:『行是識緣。』若復問言:『誰為行緣?』
應答彼言:『癡是行緣。』阿難!如是緣癡有行,
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
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
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
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佛告阿難:「緣生有老死,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生者,寧有老死不?」 阿難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緣,知老死由生,
緣生有老死,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
「緣有有生,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有、
色無色有者,寧有生不?」 答曰:「無也。」 「阿難!
我以此緣,知生由有,緣有有生,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取有有,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者,
寧有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有由取,緣取有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愛有取,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愛、有愛、無有愛者,寧有取不?」 答曰:
「無有。」 「阿難!我以此緣,知取由愛,
緣愛有取,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
「緣受有愛,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樂受、
苦受、不苦不樂受者,寧有愛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愛由受,緣受有愛,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當知因愛有求,
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
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
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阿難!此為何義,
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護者,當有刀杖、諍訟,起無數惡不?」
 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因緣,知刀杖、
諍訟由護而起,緣護有刀杖、諍訟。阿難!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守有護,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守者,寧有護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護由守,
因守有護,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嫉有守,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嫉者,
寧有守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守由嫉,因嫉有守,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因著有嫉,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著者,寧有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嫉由著,因著有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阿難!因欲有著,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者,寧有著不?」 答曰:「無也。」 「阿難!
我以此緣,知著由欲,因欲有著,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阿難!因用有欲,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用者,寧有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欲由用,因用有欲,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利有用,此為何義,
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利者,寧有用不?」 答曰:
「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用由利,因利有用,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求有利,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求者,寧有利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利由求,
因求有利,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因愛有求,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愛者,
寧有求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求由愛,因愛有求,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愛有求,至於守護,受亦如是,
因受有求,至於守護。」 佛告阿難:「緣觸有受,
此為何義?阿難!若使無眼、無色、無眼識者,
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若無耳、聲、耳識,鼻、香、
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
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
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觸者,寧有受不?」 答曰:「無也。」 「阿難!
我以是義,知受由觸,緣觸有受,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觸,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 答曰:「無也。」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
寧有身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
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
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出胎,嬰孩壞敗,
名色得增長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
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
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
苦惱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
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阿難!
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
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
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
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
如是解脫比丘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
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
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
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
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阿難!
夫計我者,齊幾名我見,名色與受,俱計以為我。
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
我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
受法非我,但愛是我。』 「阿難!彼見我者,
言受是我,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樂受、苦受、
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無有苦受、
不苦不樂受;有苦受時,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
有不苦不樂受時,無有苦受、樂受。』
所以然者?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滅。
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
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
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阿難!如兩木相攢則有火生,
各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
因樂觸緣故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俱滅;
因苦觸緣故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俱滅;
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
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俱滅。阿難!此三受有為無常,從因緣生,盡法、
滅法,為朽壞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
當以正智如實觀之。阿難!彼見我者,
以受為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
我是受者,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苦受、
樂受、不苦不樂受。若樂受是我者,樂受滅時,
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苦受是我者,
苦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
若不苦不樂受是我者,不苦不樂受滅時,則有二我,
此則為過。』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
彼則為非。阿難!彼計我者,作此說:『受非我,
我非受,受法是我。』當語彼言:『一切無受。
汝云何言有受法?汝是受法耶?』對曰:『非是。』是故,
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
彼則為非。 「阿難!彼計我者,作是言:『受非我,
我非受,受法非我,但愛是我。』者,當語彼言:
『一切無受,云何有愛?汝是愛耶?』對曰:
『非也。』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
受法非我,愛是我。』者,彼則為非。阿難!
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
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
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於無漏心解脫。阿難!
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心比丘,
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
非有我非無我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
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
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
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佛語阿難:「彼計我者,
齊已為定,彼計我者,或言少色是我,
或言多色是我,或言少無色是我,或言多無色是我。
阿難!彼言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
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色是我者,定多色是我,
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少無色是我者,
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多無色是我者,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佛告阿難:「七識住,二入處,諸有沙門、
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
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
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
此是初識住處。諸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
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
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初識住,知集、知滅、
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者。阿難!彼比丘言:
『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或有眾生,
若干種身而一想,梵光音天是;或有眾生,
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一想,
遍淨天是;或有眾生,住空處;或有眾生,
住識處;或有眾生,住不用處,是為七識住處。
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
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
阿難!若比丘知七識住,知集、知滅、知味、
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
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七識住。
「云何二入處?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是為,阿難!
此二入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
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
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二入處,知集、知滅、
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
『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二入。 「阿難!
復有八解脫。云何八?色觀色,初解脫。內無色想,
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
滅有對想,不念雜想,住空處,四解脫。
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
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
滅盡定,八解脫。阿難!諸比丘於此八解脫,
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 爾時,
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