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湖口顯聖宮旁-漢番界線土牛溝(台灣世界級的文化遺產) https://goo.gl/MyF1EN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台中文資處提供)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tW2v8
2020-07-14 05:30:00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是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官方所立之原漢界線的見證,也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因具見證台灣開發史及原漢政策等重大意義,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未來可獲中央較多維護及維修經費。
土牛界線是清領時期普遍設置的原漢界線,台中市文資處指出,清初閩客漸移民到台灣,與在台平埔族和高山原住民在開墾、貿易、領地方面,常發生利益摩擦。官方在重要入山口,利用自然地形或採人工挖掘壕溝為界線,以挖出的土砌成土堆,因土堆外形似牛,便稱之為「土牛」。另豎立石碑做為漢人和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線。
文資處指出,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是清乾隆26年(1761年)彰化知縣張世珍在原漢邊線挖溝為界,挖出的土堆堆砌成19個土堆,並於土堆邊立碑為界。
該「土牛民番地界碑」內容詳載土牛堆和土牛溝的深、寬、長度、尺寸,並以「永禁民人逾越私墾」限制越界開墾,是目前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台灣官方所立之漢番界線之見證,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台中市在2013年8月1日公告指定為「一般古物」,目前置放在石岡區土牛國小內。今年6月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
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台中文資處提供)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tW2v8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psmU3w
編按:客委會主委李永得 5/23 到立法院備詢,其中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質詢「浪漫台三線,你要讓我知道是哪三條線?」,讓李尷尬回應「台三線不是三條線,而是沿線有客家地景的一條公路」。但若考慮台三線在許多路段是沿著清代延至日治時期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建築,那麼我們的政府官員在經營「浪漫台三線」觀光,可能還得由更多歷史角度來看。
近日來「浪漫台三線」的議題隨著客家委員會主委到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的備詢中,意外的引起熱議,台三線因為行經台灣西部山區之鄉鎮市區,沿線地形多呈丘陵地、台地,日治時期以來被視為軍事用途而闢建的戰備道路與產業道路(編按1)。
而 Kolas Yotaka 委員也指出,蔡英文總統選前力推的「浪漫台三線」,其實與清治到日治時期設的「隘勇線」重疊;Kolas 以原住民的立場提醒客委會主委李永得除了發展觀光願景,應該也讓國人了解這「浪漫」的旅遊路線上,自清末到日治初期,曾經是統治政權為了鞏固政權、刻意製造的「土牛溝」,客家族群也遭到後來抵達台灣的人口逼迫移往山區居住,導致有大量的客家人與原住民族都被迫參與了這段原漢衝突,甚至原客衝突的歷史。
然而,日前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典禮表演上,有一個橋段旁白:「因為漢人的大舉遷移,平原的原住民全都躲到山上去了!」── 這司儀口中「平原的原住民」,揪竟是誰呢?
新竹楊梅段的土牛溝。(圖片來源:weifly(CC Licensed))
台三線上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是真正被人忽略的「台三線」
…… 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
其實絕大部分就是平埔族群,而且我們並沒有全部都跑到山上去,大部分只是退居往山裡靠攏(編按2),這可以由繪製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 「臺灣民番界址圖」上的「土牛紅線」來解析。
「土牛紅線」,是清代臺灣自南而北陸續劃定的人文界線(編按3),康熙六十一年朱一貴事件後,浙江總督滿保主張遷民劃界,而藍鼎元力持不可,取代之為「唯立石禁入番地」來隔離生番漢民;至乾隆年間演為劃分漢民、熟番、生番的界限。
臺灣民番界址圖卷上從南到北繪有一條蜿蜒不斷的紅線與藍線(編按4),線以西的平原地帶為漢人或平埔族群地區,線以東為生番界(編按5)。此界線以天然山區則沿山形或坑谷,有河流以岸為界,至於平原地帶則挖溝堆土成為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編按6)
紅線為舊定界,藍線則為乾隆 25 年的新定界,台灣的中部紅藍兩線並存,從兩線分布來看,顯示出當時的漢人不斷向內移墾,也造成了平埔族群四次大遷徙。(編按7)
清代以降的土地政策對原住民族不利,導致平埔原住民的土地不斷流失。本圖攝於新竹楊梅段土牛溝附近。(圖片來源:weifly,CC Licensed)
19 世紀平埔四次大遷徙,是誰跑到山上了?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目前仍在研究中的 19 世紀平埔族群四大遷徙路線如下:
1804 年(嘉慶九年)
中部(彰化)巴宰族人潘賢文因爭奪通事職失敗,懼怕被捕,率領巴宰族之岸裡社、阿里史社,道卡斯族之大甲社、吞霄社,阿里坤族之北投社,以及巴布薩族之阿束社、東螺社等中部平埔族群共一千多人遷墾到蘭陽平原,為平埔族群的第一次大遷徙。
1823 年(道光三年)
中部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噶哈巫族、阿里坤族、羅亞族等族群因漢人入墾,壓縮其生存空間,因而遷墾至埔里盆地,這是台灣史上平埔族群第二次大遷徙。
1829 年(道光九年)
高雄、屏東地區的大武壠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人,因為漢人擠壓生存空間,越山遷墾台東,在花東縱谷建大庄(今花蓮東里)等部落,此為平埔族群第三次大遷徙。(編按8)
1853 年(道光二十年)
噶瑪蘭族之加禮宛等六社人,因漢人入侵家園無以維生,而舉族遷往花蓮美侖溪畔,建立加禮宛六社。光緒 4 年與漢人的衝突再起,引發「加禮宛事件」,族人慘遭發配打散導致留在原地的已不足十戶,此為平埔族群第四次大遷徙。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甚至刻板印象所有的原住民都跑到山上去了,大家卻沒有想過,平原的原住民若搬到山上去了,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浪漫台三線是憧憬,對原住民是真實血淚
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總統就職演說中有提到:
「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新政府會用道歉的態度,來面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重建原民史觀,逐步推動自治,復育語言文化,提升生活照顧,這就是我要領導新政府推動的改變。」
也許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台灣的教育讓我們沒有正確的多元史觀,許多人不了解原住民的文化價值觀,我們的教育體制甚少不曾教導我們如何欣賞和尊重他人的文化,造成許多人誤以為平埔只有一個族,甚至還以為我們已經滅亡,一直到誤觸、破壞到不同文化底線時,人們才會去重視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讓我們原民自己來詮釋自己的歷史,打破彼此的不瞭解及對原住民刻板印象的藩籬,讓我們來告訴你們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創造台灣應有的文化多元並榮。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所製,圖上黑線以東應代表高砂族區域,紅線則為官員巡視的路線,起端基隆上岸,終結於阿里港。
編按
台三線又稱內山公路,北自臺北,南至屏東,其中桃園至苗栗路段與過去殖民者區隔原漢的土牛(番)界與隘勇線常重疊。
許多平埔原住民被迫移居山腳,然也有如高雄大武壠族人於 19 世紀末便主動或被動移居至甲仙內山區。
一般認為土牛(番)界自明鄭時期開始:
「人民之私墾者亦日進,每遭番害,乃築土牛以界之,禁出入。土牛者,造土如牛,置要害,戌兵防守。或曰紅線,則以土築短垣,上砌紅磚以為識,耕者不得越。」(《臺灣通史》,連橫,1908-1918)
生番、熟番等名詞,自古以來為殖民者或外來者對原住民族的稱呼,定義也不斷在轉移。1716 年首度出現「熟番」一詞,在此之前,所謂生番亦包含後來的熟番。
土牛界不只有紅線與藍線,例如最遲至乾隆末年便有以綠線與紫線表示之土牛界。參照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p241-245。
除了影響平埔原住民族,金廣福等漢移民集團沿當年土牛溝(約苗栗北埔繞三灣至獅潭段台三線)屯墾,亦是造成賽夏族往淺山移動之原因。
清朝各朝代對臺灣的原住民族治理政策一直在轉變,但平埔原住民的生計均不斷受威脅。例如雍正初期嚴禁漢人私入越界開墾,主要是避免原漢呼應,對政府反動,但仍阻止不了漢人潛越土牛溝私墾;乾隆中葉後期甚至有平埔原住民保留地,政府態度由鼓勵開墾轉為「禁墾護番」,實施所謂「番大租」的政策,但開墾需資本,制度實際上仍對(漢)墾戶或(漢)佃戶有利,導致平埔原住民的土地不斷流失,間接導致 19 世紀的平埔四次大遷徙。
事實上在 1829 年之後,因漢人日益壓縮生存空間,南部原住民族(主要以大武壠族與馬卡道族為首)在 1839、1874-1875、1892 等年又逐次向花東縱谷進行多次大遷徙。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psmU3w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相簿-湖口顯聖宮旁-漢番界線土牛溝(台灣世界級的文化遺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湖口土牛溝從楊梅揚湖路四段接入湖口民生路,走中勢村與愛勢村村界的排水溝,紅線部分,顯聖宮後,再走達生路大排,經湖口車站旁,接成功路(鐵路)到波羅紋新豐鄉界
湖口土牛溝從楊梅揚湖路四段接入湖口民生路,走中勢村與愛勢村村界的排水溝,紅線部分,顯聖宮後,再沿忠孝路溝,經湖口車站,接成功路(鐵路)到波羅紋新豐鄉界
土牛溝/楊湖路土牛溝/「土牛民番地界碑」「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田園歸番管業界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牛路頭與土牛溝
下員山地區從前為榛狉之區,後來成為六張犁地方放牛之地。牛路頭係趕牛隻入草原之交通要衝,故名,亦係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建築之土牛溝舊址,為分隔漢番之界線。如今這「土牛溝」已灰飛煙滅,難覓其蹤了。
根據 施添福 教授整理出來的史實資料指出:「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清代台灣自南而北陸續劃定的人文界線。清代治理台灣,一者為防漢民窩藏於番地,二者為使生番不能逸出為害,遠在康熙末年即採取了分疆劃界的策略。此一策略最初僅以隔離漢民和生番為目的,但到了乾隆年間,卻有逐漸演變成劃分漢民、熟番和生番界限的傾向。另一方面,為了落實此一隔離策略而採取的具體做法,亦前後略有不同。先是在生番出沒的要口處,立石為界;繼而不但立石,而且在立石處開溝;最後則在彰化縣和淡防廳一帶,「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界限」。築為界限的土堆,以其外形如臥牛,故稱土牛;而位居其側的深溝,則稱為土牛溝。此外,最初畫界時,為了在存檔圖冊中表示番界經過的地方,曾經使用紅筆在圖上畫線,其後雖然亦使用其他顏色表示番界,但習慣上一直沿用最早使用的紅線,以指稱地圖上無形的番界,而以土牛代表地表上有形的界線,故兩者合稱土牛紅線。」[1]
本地區附近土牛溝的位置,其自北延伸的路線大致是「………枋寮-犁頭山-十塊寮-芒頭寮-番仔寮-隘口-七份仔-員山仔-金山面與柴梳山接壤處-埔頂-石頭坑-雞蛋面-蜈蜞窩-巡司埔………。」[2]
土牛溝是歷史、人文地界,代表閩客族群與原住民間特殊歷史、經濟及空間地標之意義。如今這「土牛溝」依稀可從「下員山路」(以前之牛車路)追憶一二。
牛路頭與土牛溝 @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Hd3pY
牛路頭與土牛溝
下員山地區從前為榛狉之區,後來成為六張犁地方放牛之地。牛路頭係趕牛隻入草原之交通要衝,故名,亦係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建築之土牛溝舊址,為分隔漢番之界線。如今這「土牛溝」已灰飛煙滅,難覓其蹤了。
根據 施添福 教授整理出來的史實資料指出:「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清代台灣自南而北陸續劃定的人文界線。清代治理台灣,一者為防漢民窩藏於番地,二者為使生番不能逸出為害,遠在康熙末年即採取了分疆劃界的策略。此一策略最初僅以隔離漢民和生番為目的,但到了乾隆年間,卻有逐漸演變成劃分漢民、熟番和生番界限的傾向。另一方面,為了落實此一隔離策略而採取的具體做法,亦前後略有不同。先是在生番出沒的要口處,立石為界;繼而不但立石,而且在立石處開溝;最後則在彰化縣和淡防廳一帶,「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界限」。築為界限的土堆,以其外形如臥牛,故稱土牛;而位居其側的深溝,則稱為土牛溝。此外,最初畫界時,為了在存檔圖冊中表示番界經過的地方,曾經使用紅筆在圖上畫線,其後雖然亦使用其他顏色表示番界,但習慣上一直沿用最早使用的紅線,以指稱地圖上無形的番界,而以土牛代表地表上有形的界線,故兩者合稱土牛紅線。」[1]
本地區附近土牛溝的位置,其自北延伸的路線大致是「………枋寮-犁頭山-十塊寮-芒頭寮-番仔寮-隘口-七份仔-員山仔-金山面與柴梳山接壤處-埔頂-石頭坑-雞蛋面-蜈蜞窩-巡司埔………。」[2]
土牛溝是歷史、人文地界,代表閩客族群與原住民間特殊歷史、經濟及空間地標之意義。如今這「土牛溝」依稀可從「下員山路」(以前之牛車路)追憶一二。
牛路頭與土牛溝 @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Hd3pY
全台保存最完整的「土牛溝」遺跡。
土牛溝是清代在台灣用來隔開漢人與原住民的政策,今天的影片帶大家走訪全台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土牛溝遺跡桃園楊梅土牛溝
(4) Facebook https://bit.ly/47ICoa3
何謂土牛溝? (4) Facebook
清朝統治台灣時,最初能實際控制的地區為西部的平原地帶,至於原住民生活的區域則不在管轄範圍。為避免漢人與原住民族群彼此發生衝突,自康熙61年(1722年)起,清政府實施漢番隔離政策。最初以設立界碑的方式,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大清律例》有規定「凡民人偷越定界,私入臺灣番境者,杖一百」,而杖有規定型式為「大竹板,大頭闊二寸小頭闊一寸五分,重不過二斤」,依照重量換算,那根杖大約是1公斤多,而目前市面上最普遍能買到的掃把大約重量為0.4公斤。有實驗精神的人,不妨買稍微重一些的掃把,往自己屁股上猛力招呼100下,體驗一下清朝政府對於偷入原住民領域的人,究竟有多愛之深責之切。)(多提一句,捷運石牌站附近就保留這種漢番界碑,同時石碑也成為石牌地名的由來。)
到了乾隆時期,隔離政策則加碼成「挖溝」作為分界線。也就是在原漢兩族的交界處,挖深溝,隔離雙方往來。由於挖出來的土會堆在溝旁,遠看像躺臥的牛,因此又被稱為「土牛溝」。
而土牛溝的樣貌,根據臺中市石岡區土牛國小校園內,清乾隆26 年(1761)彰化知縣張世珍所立的 「 勘定踏地界碑記 」提及: 「 每土牛長貳丈,底闊壹丈,高捌尺,頂闊六尺。每溝長壹伍丈,闊壹丈貳尺,深陸尺,永禁人民逾越私墾 」。這裡就講我最有感的「高度」,也就是「深度」的部分(至於為何高度最讓我有感,大家看我拍攝的影片就會知道了),清朝一尺大約30~35公分,乘以8,就可得知土牛溝深約240~280公分之間。
土牛溝對於隔離原漢族群有沒有效呢?答案是......當然沒效!
280公分雖然的確會造成翻越上的困難,但只要有心,還是能夠迅速翻越。結合我們現在的生活經驗,校園往往設立圍牆作為隔閡,但如果沒有人巡視,要翻越也只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對於想要討生活的漢人族群而言,面對沒有人員巡視以及駐守的土牛溝,大概只是搶人地盤前的熱身運動而已吧?
土牛溝作為昔日清朝勢力範圍的遺跡,隨著各地區的逐漸開發,陸續被填平而消失。像是前面提到,曾有土牛溝經過的台中土牛國小,也只剩當年的界碑而不見深溝。
所以如果想要見識「土牛溝」的樣貌,此次下巴帶我前往的桃園楊梅,就是最好的選擇。(附近明顯的地標為:永平工商。)
我看到土牛溝的那一刻,心情非常興奮,畢竟課本或文件上的資料我看得多,實際樣貌卻是第一次見到。
走在野草瀰漫(而且還長得超級高,有些甚至高達我的腰部),而且毫不起眼的深溝中(裡面還有些許垃圾),說真的,心情有點小激動呀!心中不由得開始幻想,當初清朝政府動用多少人力挖出深溝?又有多少漢人闖過這條深溝?會不會原漢兩族還在這條深溝旁直接開打?
能夠實際走一趟,讓眼前的經驗結合書籍的知識,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如果被我說的有點心動,不妨在路過桃園楊梅時,可以順帶造訪(大概花不到10分鐘就能逛完);如果實在無法前往,我也在此次旅程中拍下紀錄影片(放在留言區),個人推薦在學校教課的老師,不妨使用這個影音資源,讓學生有機會更多認識台灣在清朝時代的一個歷史痕跡吧。
圖片為:桃園楊梅土牛溝
第一張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土牛溝其中一側的溝壁。
第二、第三張,從上方照本人在土牛溝的畫面。
第四張,用本人當比例尺,可以看到土牛溝高度超過我的身高。順帶一提,本人正上方的那位女士是下巴的娘親,一位非常和善又有活力的太太。
最後,留言區有本人拍攝的紀錄影片,歡迎點進去觀賞呀。
(我可是很好的重現。翻越邊界是多麼有挑佔的一件事呀。)
(4) 【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台灣歷史、海洋神話、平埔族群、原住民傳說、舊社考古遺址、傳統民俗文化、口傳史詩故事等 | Facebook https://bit.ly/45BHIuf
---------------
清國設立的土牛溝分開的民(熟番)和番(生番),因為清國的民,指的是入清國税籍(國籍)的皇帝子民。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皇帝命令全臺歸化大清的熟番(平地原住民),即日起改用漢姓、語文、宗教、習俗等,化番為民,改社為庄。1773年又規定:「寄籍臺灣20年以上,才能入籍臺灣,成為唐山移民。」等於斷絕了唐山客改籍台灣的可能性。
#薙髮易服
由於來台的兵丁及官員皆由福建派出,且規定「臺灣文武官員,亦不許帶家屬前往。」而官兵鄙視番人且奴役台灣番人,尤其視番人為「非人」,所以台灣人民在官府的治理下,極為辛苦。或許在當時,設法使「不是人」的番人「閩粵化」被視為德政。故意用苛政,促其「閩粵化」。
雍正年間授命來臺,繪製臺灣地圖的耶穌教會,宣教師德麥拉(Padre de Mailla),曾目睹當地熟番,飽受通事及當地官吏殘酷的治理,向當時福建總督反應,得到的回答竟是:「彼欲停留野蠻狀態,對彼等自更加為不幸。我等圖使彼等成為人,如果彼等不欲成為人,乃彼等之不幸也。」
這種利用不平等的待遇,促使番人閩粵化,經由私下殘酷統治,以達到目的。而台灣熟番在殘酷的現實下只有被閩粵化一途,才能生存,何況臺灣在各個平埔族割據下,南部平埔族人口大量繁衍,在有限耕地下,無田可耕者時就需往外開拓。然而在臺灣雖同樣是平埔族(熟番)卻彼此語言不通,甚至彼此相敵,而清朝法令也規定不許番民越界侵墾。在此情況,平埔族人為抬身價,避免不平等稅賦,就會以閩粵人的身份外出成為墾民,其途徑除語言外,就是剃髮蓄辮改漢姓。
相簿-湖口顯聖宮旁-漢番界線土牛溝(台灣世界級的文化遺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