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騎獅銅像

五台山上 親睹文殊菩薩的故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4日, 2018
清 丁觀鵬畫蓮座文殊像 軸。(公有領域)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被公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坐落在現今山西省東北部五台縣。《山西通志卷》記載,唐太宗說:「五台山者,文殊閟室,萬聖幽棲,境系太原,實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意思是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神室,萬聖幽棲在此。五台山地界連繫著太原,是李唐祖宗根植厚德的所在地,切記保持敬畏。
歷朝歷代,不少皇帝和名流都朝拜五台山,北魏孝文帝、清康熙帝、盧太翼、張商英、耶律楚材、徐霞客等,從北魏至清朝,風流人物朝山禮佛,從來沒有間斷過。唐朝時期,從太宗至德宗,這九位帝王都很仰慕五台山,時常派遣臣子朝山祭祀,頂禮神明。
南宋、金代的文殊菩薩騎獅銅像。(大紀元)
安生雕塑菩薩真容
圍繞五台山,還有不少故事和傳說。《廣清涼傳》記載:唐朝景雲年間,大華嚴寺的住持是法雲,他想為文殊菩薩塑一尊像,以便善良的信士瞻仰。待殿堂修繕完畢後,就招請匠人雕塑菩薩像。
有一個匠人叫安生前來應召。法雲願出豐厚的酬金,希望安生能夠迅速的完工。但是安生說:「如果沒有親眼目睹菩薩的真像。最終的雕塑一定會有不像的地方。」
於是,法雲和安生一起焚香禮拜,祈求文殊菩薩顯現真身。不久之後,文殊菩薩顯現在大殿上。安生欣喜地叩拜菩薩,懇請菩薩能夠停留一頓飯的工夫,以便自己能夠塑好神像。
待塑完後,安生又照著菩薩的真像細心雕塑。每當他心裡有疑問時,回首一看,菩薩就在身旁。從初摹到完工,菩薩現身七十二次。安生懷著虔敬的心,目睹菩薩真容,雕塑出的佛像栩栩如生。人們來朝拜菩薩像,一直都很靈驗。
清 丁觀鵬畫文殊像 軸。(公有領域)
主事僧的悔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的第一個月份,五台山一帶都要舉行盛大的齋會。有一年,一名貧婦懷裡抱著一個幼兒,手裡還牽著一個孩子前來,後面還跟著一條狗。
貧婦身無分文,惟有用剪下的頭髮布施。她沒有等眾人分發食物,便請求主事的僧人先給她分發齋飯。僧人憐憫貧婦,於是同意了,送給她三份齋飯,供母子三人食用。
貧婦說:「我的狗兒也要吃飯。」意思是請僧人再給一份齋飯。主事僧勉強又給了她一份。不料婦人又說:「我有孕在身,肚子裡的孩子也需要一份。」
這僧人一下生氣了,憤怒地斥責貧婦:「你求取僧人的齋飯,也太貪得無厭了。如果有孕在身,嬰兒還沒有出生,怎麼能吃得了齋飯?」呵斥她趕快離開。
婦人聽到這番話,瞬間身形騰空而起,現出真身,竟然是文殊菩薩。那條狗兒原來是她的座騎獅子,那兩個幼兒,成了她身邊的善財童子和于闐王
菩薩踏著祥雲,誦出一首偈語:
「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是吾超三界,卻被阿師嫌!」
說完菩薩就消失了。與會的僧俗大眾都非常震驚。那名主事僧直恨自己,不識菩薩真容。因為這件事,人們對待他人,貧富貴賤的分別之心少了。在菩薩騰空飛起的地方,人們修建了一座寶塔,時時供養。
到宋雍熙二年,重新修繕寶塔時,人們發現塔基的下面,埋藏著三五絡頭髮,頭髮本是金色,一會兒變成黑色,不斷地變化著顏色。眾人親眼目睹此事,覺得實在不可思議。於是將頭髮放回,埋藏在原處。
虔心禮佛 菩薩顯聖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江遐舉(邈)擔任隆徳府(今山西長治市)教授時,曾和長子江珪與家人前往五台山禮佛,夜晚在文殊院留宿。
次日清晨,吃過齋飯後。江遐舉和家人一齊在佛像前祝禱禮拜,並懇乞菩薩顯現聖相。
天亮以後,一陣微微的清風拂面而過,再看西邊湧起淡黃色的雲。不一會兒,眾人聽到羅漢天眾各自手持幡幢香華,依次在前引導,有人輕彈著琴弦,有人拿著旌旗,陸續不絶。
傍晚時分,這些奇異的景象和日光相互輝映著。最後,菩薩乘著獅子法座,又有四夷君長披著氈裘,戴著狼帽恭謹的跟隨著。湧現出無量無計的天人。奇異的芬芳瀰漫著,沁人心脾,久久都沒有散去。
9世紀文殊菩薩石像,檀香山藝術學院收藏。示意圖。(公有領域)
天色臨近傍晚,暮色垂垂,人們又看見數百的燈燭火炬陳列著,金紫貴人執手鑪在前面行走,菩薩踏著緩緩的腳步,凡是足跡留下的地方,美麗的蓮花也遂即生成,一條黃色的狗兒搖著尾巴跟在後面。在前一個故事中,狗兒可能是獅子所化呢!
江遐舉和家人以及僧人、僕人都親眼目睹神奇的景象。他的長子江珪當年十三歲,披著僧人的衣服,也站在一旁,隱隱約約可以聽到空中仙女吹著簫笙的聲音。
靖康末年,金軍入侵。江遐舉棄官,從隆徳府趕回京師開封,卸任太學博士,閒居在竹枏巷。不久之後,他夢到菩薩告訴他趕緊外出避難。江遐舉帶著家人東下,剛出水門,正好看到河邊上有一艘船。江家人登上船,沿著水道迤邐而行,返回嚴陵。當時北方戰亂不止,江遐舉一家卻始終安居,沒有受到影響。
江遐舉的長子江珪,一直活到高壽八十四歲,身體依然強健不衰。@*#
(據《廣清涼傳》卷中、《夷堅支戊志》卷四)


智、悲、行、願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徵,
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願力。
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
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場
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
四川峨嵋山,普賢道場
安徽九華山,地藏道場
故稱為“佛教四大名山”。
而且從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做代表:
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眉山的“普賢菩薩”,用四大菩薩來代表整個佛法。 
各菩薩介紹:
觀音菩薩:把孝養父母,尊敬師長擴展到對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是觀世音菩薩表法的重要意義。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對待一切眾生。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彼此,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永無間斷。
地藏菩薩:地是心地,藏是寶藏。人們心地裡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怎麼樣開發出來呢?依靠孝敬,孝養父母,尊重師長是開採心地寶藏的唯一方法。因此,地藏菩薩表孝敬,《地藏菩薩本願經》被稱為佛門孝經。  
文殊菩薩:慈悲、孝敬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理智,理性。文殊菩薩代表理性,代表智慧。
普賢菩薩:代表實行,孝敬,慈悲,智慧,如果不能落實在生活上,不能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就沒有意義,就變成空談了。所以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實踐,實行。把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的法門統統做到。
四大菩薩表現此意,他們代表圓滿的大乘佛法。所以要從地藏菩薩那裡學孝敬開始,進而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大慧、普賢菩薩的大願大行。


--------------------
文 殊 菩 薩
“文殊”是諸佛之智慧所化現,是智慧的本尊。『文殊菩薩』的藏語稱作『蔣貝揚』,妙吉祥、妙音的意思。在藏傳佛教裡,『文殊菩薩』乃諸佛之智慧所化,“觀音菩薩”乃諸佛之慈悲所化,“金剛手菩薩”乃諸佛之力量所化,所以他們三位菩薩即諸佛的智慧、慈悲及力量,合稱為『三部主』。在漢傳佛教裡,『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與『毘盧遮那佛』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文殊師利』是梵語Manjushri的音譯,在漢傳佛教的經典中,或稱為『曼殊室利』,簡稱“文殊”,意譯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他是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出世時有許多瑞相,相貌莊嚴,具三十二相。成道後的“文殊”,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在眾菩薩中堪稱第一,所以尊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佛陀』曾說,在過去世中,『文殊菩薩』曾經傳授佛法給他,因此,『文殊菩薩』又被人稱作『三世覺母』。而在諸多經典中,則推崇“文殊”為諸佛之師。事實上,『文殊菩薩』在過去世早就成佛,如在【首楞嚴三昧經】中的『龍種上尊王如來』,在【八十八佛洪名寶懺】中的『普明佛』,都是指『文殊菩薩』。
在藏傳佛教裡,『文殊菩薩』有許多種化身,常見的有“紅黃文殊”、“孺童文殊”、“五字文殊”、“白文殊”及“黑文殊”等五尊,合稱為『五文殊』。『五文殊』雖同為『文殊大士』,但其佛部及化身各有不同,而且亦各有不同之殊勝利益。
『紅黃文殊』法門除了開啟智慧以外,亦有懷攝之作用。『孺童文殊』是大威德金剛心內的文殊化身。『五字文殊』法門對證悟空性特別有幫助。『白文殊』法門除了開啟智慧以外,也特別利於生出菩提心。『黑文殊』除了開啟智慧以外,亦是一位消除障礙之本尊。
『文殊菩薩』展現出不同的風貌,有時手握蓮華,象徵智慧的高尚純潔;有時手握寶劍,表示智慧能斷除一切煩惱;有時騎坐金毛獅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時安居蓮臺,表示清淨無染;有時騎乘孔雀,表示飛揚自在。
在中國,五台山是“文殊”化現的道場,在各地佛寺道場中,如僧堂、戒壇,都供奉著『僧形的文殊』,以弟子的身分來協助『佛陀』的教化,是為內秘菩薩行,外現比丘相。另外,還有『五髻文殊』的形象,這是表示五智、五佛,意指『文殊菩薩』雖有童子的姿態,卻是諸佛的大智。
修持“文殊”法門,能得六種不同智慧,即速慧、深慧、廣慧、說法會、辯法慧及撰述慧。一般人見一字,或許只能知其一種意義,但具速慧的人,見一字可知多如百種之內義。具深慧的人,即使他隨便發問,其問題也會非常精闢。廣慧乃指涵括多方面之智慧。有說法慧的人,講經時極為善巧。有辯法慧的人,精於辯論法義,口才也很好。撰述慧即具有法益論著寫作的才能。
從漢譯佛典的記載,在在顯露出『文殊菩薩』的絕妙睿智與靈巧說機。例如:『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中,三百多次的大乘法會,『文殊菩薩』幾乎都參與其中。在【維摩詰所說經】中,當諸大羅漢、諸大菩薩不敢向維摩問疾之時,『文殊菩薩』當仁不讓,率領眾人前去,並 和維摩 居士暢論『不二法門』之理。這是『文殊菩薩』智慧威德發揮至極的表現。
在【妙法蓮華經】中,當佛陀在靈山會上放白毫光,文殊深知佛意,即請佛陀宣揚法音,倡導圓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礎。而『文殊菩薩』的睿智,也讓與會的菩薩、羅漢等,心悅誠服地尊稱他為大善知識。
【華嚴經】善財童子也是受到『文殊菩薩』的鼓勵,因而發起南詣各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開旅遊參學的先河。又在【楞嚴經】中,阿難尊者為摩登伽女的巫術所迷惑時,『文殊菩薩』持劍前往將阿難救出。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記載,『佛陀』曾在祇園精舍,於夜半入定放光,照亮『文殊菩薩』的禪房。‘舍利弗’知道『佛陀』現神通相,是為饒益眾生,而說妙法,因此令阿難集合眾僧。會中,『佛陀』依跋陀波羅之問,向大眾述說『文殊師利』有大慈悲,隨佛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並說『文殊師利』有無量神通、無量變現。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者,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恒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
---------------------------------
文殊菩薩的事蹟與思想
  (一)文殊的事蹟
  文殊師利,梵文manjusri的譯音,略稱文殊。新譯'曼殊室利。'漢譯為妙德,義為萬德圓明,皆徹性原。又譯妙吉祥,因他出生時,家裡出現十大吉祥瑞兆:
  (一)天降甘露,(二)地湧七珍,(三)倉變金粟,(四)庭生蓮花,(五)光明滿室,(六)雞生鳳子,(七)馬產祥麟,(八)牛生白犢,(九)豬誕龍豚,(十)六牙象現。
  西元前六世紀(與釋迦佛同時代)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族姓中,父名梵德,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墮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復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菩薩對善財說:'文殊大願,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常為無量諸佛之母,常為無量菩薩之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名稱普聞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裡,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如說般若為諸佛之母,文殊為七佛之師。常見的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觸之即燒。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或坐蓮花台,表示清淨,或乘獅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中,始自華嚴,終於涅槃,凡是大乘法會,皆有文殊參加。在輔助釋迦牟尼佛,宣傳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寶篋經》裡記載,佛在舍衛國時,有一年,一連下了七天大雨,許多農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沒,祇園有八百比丘,萬餘菩薩,面臨著飢餓的慘狀。阿難請求文殊設法予以救濟,文殊使眾多佛弟子都得到飽足,安心於道。說明文殊在物質方面給予釋迦僧團以很大的幫助。在釋迦僧團成份中,婆羅門種姓佔有絕對優勢,他們多數人是厭離心切,習慣於苦行,如迦葉等。對大乘法,行於世間而不為世間法所染,與外道和睦相處而不為其知見所動,雖斷煩惱而不捨菩薩行,雖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文殊協助釋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許多聲聞眾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得入,於是文殊仗劍逼佛,佛說:'文殊住住!吾必被殺。我被害矣,誰害吾子。'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夢,皆得法忍說偈贊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手自握利劍,逼持如來身。如劍佛亦爾,一相無二相,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文殊用殺佛的辦法,來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義,證得法忍,堪稱釋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對眾生宣講大乘空義說:'不用見佛,不用求法。'時有二百比丘,以為錯亂說,舍佛而去。文殊於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飛空(跳過去),上見鐵網,生大恐怖。回視祇園途徑,遍布青蓮。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見。佛告比丘:'內火未盡,欲度外火,無有是處。汝諸比丘,墮在見網,欲度鐵網,亦無是處。……此之愛見,無所從來,亦無所至。從妄想生,無我,無我所。'二百比丘,聽到佛的教導,餘漏永盡,成阿羅漢。可見文殊不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義的智者,對神通幻術的運用,也十分熟練。二百比丘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回頭,心中的火氣冷靜下來,接受佛的教導,使他證得羅漢的果位。還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違反了僧制,迦葉以長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趕出去。當迦葉剛拿起槌子時,見千百億文 殊頓時出現,迦葉這時用盡一切力氣,拿不起槌子。佛此時對迦葉說:'迦葉,這麼多文殊,你要擯除那一個。'迦葉頓感自慚,覺得不是文殊的對手。還有捨利弗,在釋迦弟子中,也算是個佼佼者,一次文殊與他遊諸佛土,有一佛土,到處都是大火瀰漫,人行其中,頃刻化為灰燼,舍利弗見之惶恐萬狀。文殊以神力令無數蓮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時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這些例子,生動地講明了文殊和釋迦在教育聲聞,萌發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應手。所以《法華經安樂行品》,文殊啟請末世持經之方,佛特為說曰安樂行,便於後世護持,讀誦是《法華經》。文殊遵照釋迦的囑託,於佛滅度後,和阿難、彌勒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典,使大乘佛教賴以住世和發揚光大。近人不察論述印度佛教史,認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龍樹、無著,斯乃枝末之見,實際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頭,佛在世時,文殊、彌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學體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槃經》裡說:佛滅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揚法化。最後諸有緣者悉皆得度,與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鄉舍衛國多羅聚落於尼枸樹下,結跏趺坐,入首楞嚴三昧,從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鑠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內有真金像,正長六尺,坐蓮華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時有八大王,將琉璃像,置金剛山頂,起塔供養。
  (二)文殊的思想
  第一大乘經的發起和組織者:大乘經裡稱文殊為'法王子'、'導師'。這一尊稱在佛弟子中是少見的。漢地流傳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經,基本上都是文殊發起的。在《華嚴經》裡,文殊是青年的導師,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比丘等那樣,整天坐在大樹下面。要學習佛陀那樣至高無上,修集善根,見佛聞法,學六波羅密,在學習上要永不滿足。要不盡有為,不住無為,處生死海,去教化眾生,行菩薩道。他引導六千青年比丘,從事利他的普賢行,向印度的南部宣傳大乘佛教。在福城(孟加拉灣西岸)的大塔寺開講《普照德界經》。這裡的居民多數是龍族,文殊的傳教,使龍王、龍子、龍女,歸信了佛教。文殊行的歷史功績,開闢了大乘佛教的根據地。後來的龍樹在這裡讀了許多大乘佛經,經過整理,使之流傳於世。善財童子在大塔寺聽了文殊的說法,發菩提心,立志學習大乘佛教的普賢行。文殊指導他求見善知識,進行參學,是入普賢行的不二門,這就是著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圓覺經》裡,文殊是發起人。他第一個發問,如來本起因行,為全經的開端。《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生病,釋迦牟尼派一個大型的代表團前去慰問,派誰當團長?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個個都不敢承當,都說自己曾被維摩詰呵斥過,派彌勒等大菩薩,他們也是不能堪任,都說自己捱過維摩詰的批評,最後終於派出以文殊為首的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的龐大代表團,承佛委託,到毘耶離城,維摩詰宅舍,前來問候。一部《維摩詰經》,基本上是文殊和維摩詰之間的對話。《楞嚴經》以阿難遭到摩登伽女大幻術,攝人淫席,將毀戒體,佛派文殊前往救護,將阿難,摩登伽女二人帶回佛所,佛對阿難進行教育,是為本經發起的原由。《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入無量義處三昧,放眉間白毫相光,照遍東方百千萬億佛前,彌勒對此不甚理解,請示文殊,以何因緣佛出此瑞相?文殊答复說: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降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文殊的話發起了釋迦演說斯經。
  一行三昧:文殊是以修一行三昧著稱於世的。有一次他問佛:什麼叫一行三昧?佛答: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要點,是在觀察事物時,要從規律或法則的總體上著眼,不是就事論事的去分別它的差別相,如此才能居高臨下,高屋建瓴。
  如何修一行三昧?第一,要從善知識處,聽聞般若波羅密,對事物的總相有一個深入理解,這樣的人才能從事物的千差萬別中,發現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對待真理,還要做到,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第二,要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排除種種私心雜念,收攝心猿意馬,於一切事物,不產生混亂的思緒,不去追逐塵境。第三,在淨化思想的基礎上,繫心一佛,專持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如無量諸佛功德無二。這一不可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又有一次,佛教文殊入不思議解脫三昧。文殊回答:'我即不思議,云何更入不思議也。'這裡的不思議,是教人們不要捨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別相上打轉轉。唯有據事物的總相,才能明察一切差別相。
  不二法門:文殊是大乘空義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義特點,是不著空不執有的'不二法門。''不二'與'無二'離空有二邊的含義相同。文殊的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維摩經》《思益梵天所問經》裡,《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維摩詰問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薩,如何入不二法門,法自在等菩薩皆以二說明不二。最後維摩詰問文殊,文殊答說:'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文殊答完,反問維摩詰什麼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此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歎曰:'奇哉奇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引文俱見《維摩詰所問經》卷中。《思益梵天所問經·菩薩無二品》文殊認為無二是指一切法性沒有二相,接著他給二與不二這兩個概念,下了嚴格的定義,什麼叫二?凡夫貪著我故,分別二耳。什麼叫不二?雖種種分別為二,然實際無有二相。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別的核心,是指著我。無我即無分別,不二的境界則坦露現前。從此出發文殊答复梵天一些重要問題。什麼是修道?答不分別是法是非法,離於二相,名為修道。什麼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為道。道不能令人離生死至涅槃,不離不至,名為聖道。什麼叫解脫?答言不壞縛著。什麼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什麼叫漏盡?答言:若有所盡,不名漏盡,知諸漏空相,名為漏盡。什麼叫涅槃?涅槃無來處,無去處,不可得至。實際上文殊的不二法門,是離二邊的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亦有亦無的中道觀。如善現問出世間法,文殊答曰:'我覓世間相了不可得,子欲誰出?貪嗔癡,即平等法界,我於是中非已出離,非未出離。若出不出,則墮二見。文殊的離二邊中道思想,為後來的龍樹及中國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則。
  有關文殊的傳說:大乘佛經的人物有兩個特點,一、在時間上通三世,對一個人的研究,要從三世的角度上來考慮。二、在空間上遍十方,要將他方世界與娑婆世界結合起來探討。對文殊的研究,亦不能離開這一原則。關於文殊的傳說約有以下幾種:
  《首楞嚴三昧經》佛告迦葉: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於此南方,過十萬國土,有國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龍樹上如來,於彼國土,得無上覺,即今文殊也。這一傳說,可能與《華嚴經入法界品》文殊去南印度龍族地區開闢大乘佛教根據地有關。《處胎經》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文殊自稱在過去世,他曾是釋迦的老師,因為一個世界裡,只能有一個法王,所以這位老師也只有權居他的弟子之下。
  《央掘經》說:北方常喜國,現今有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
  《悲華經》說:'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三王子,名曰王眾,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願於來世,行菩薩道,無有期限,莊嚴佛剎,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剎,大寶填廁,又無惡能,及諸女人,及其名字,亦無聲聞、辟支佛。一生菩薩,充滿其間。佛號為文殊師利。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曰清淨無垢寶藏,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普現如來。值得注意的是文殊佛土,是一個統一的大佛國。到那時將消除一切佛國之間的差別。由菩薩上首的文殊,彼時將為諸佛之上首了。
  《華嚴經》說:東方世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菩薩名金色,其佛名不動智,文殊大士,將十萬菩薩,從彼而來。
  《文殊般若泥洹經》說:文殊住三昧力,能於十方世界,化現諸形,教化眾生,偈云:'文殊大菩薩,不捨大悲法,變身為異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於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病,及現飢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發信心已,為說波羅密。'
  《寶藏陀羅尼經》佛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南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此五頂山,即我國山西五台縣的五台山。當漢明帝時佛法初來,攝摩騰、竺法蘭、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薩住於此山,奏帝建寺於靈鷲峰,即今大顯通寺。自此以後,五台山即為文殊道場。又《華嚴經》說:東北方有處清涼山:'往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
文殊菩薩的波若智慧
2017-04-29 由 民俗故事 發表于文化
文殊菩薩又稱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代表智慧。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文殊菩薩道場為山西五台山。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記載:文殊菩薩是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皈依佛,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行稀有難事。
經典中常說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這是說般若智慧是諸佛的老師與母親,眾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現世間。但是般若智慧無形無相,不可觸摸,經上常形容般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很難用言語表達,故而用文殊菩薩做代表。
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形象是腳跨青獅,手持如意(或寶劍、蓮華等),頭戴天冠,身披瓔珞衣著,柔和中帶著雅靜。
文殊菩薩右手執金剛寶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沉迷的眾生。獅子是獸中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之說,因此經中常常將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陀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獅子作為文殊菩薩的座騎,則是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記載了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 這既是文殊菩薩嚴謹修行的真實寫照,又是佛弟子借鑑的典範,詳細敘述了善用其心的諸多方法。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6n4ynjv.html


《CEO開講》劉泰英:選情混亂  http://tinyurl.com/yxh3xbnj


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功德,我們隨喜贊歎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拜、念佛、誦經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

隨喜功德/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嘆/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見人行善,若能盡己之力隨喜助之,功德殊勝不可思議/隨喜是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成人之美,成人之善」
---------------------------------------------
隨喜功德不可思議!一定要學會隨喜功德!
 「隨」為順從之義;「喜」為欣悅。隨喜者,即為見他人行善,身心順從,隨之心生欣悅;亦即隨他修善,喜他得成。
「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歡喜、無瞋。「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嘆
《四十二章經》云:「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經云:「以見他為福,隨喜佐助故,手得羅網相。」故知,見人行善,若能盡己之力隨喜助之,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 華嚴經》載,菩薩不僅隨喜於如來難行能行之因地善行,乃至於成佛之一切果德,亦深心讚嘆;不僅隨喜於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之所有功德,乃至小如微塵之善,悉皆隨喜。
《般若經》在《福德品》談到隨喜,修學佛道,特別是大乘佛道,真正重要的是福、智二資糧,福、智資糧必須互相為增上緣。
先要有福德,然後以智慧作為基礎,沒有廣大的福,大乘是走不上去的;當然福還要智慧來攝持的,兩者互相攝持,輾轉增上。
而要積廣大的福,般若經上說明,隨喜可以積最大最大的福德,若能跟般若相應,隨喜的功德是無比的廣大。
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功德,我們隨喜贊歎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拜、念佛、誦經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
什麼是隨喜?別人出錢作公益,我多少幫一點忙;別人作了好事,我樂見其成;別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隨口說些贊歎的好話;別人失意,不幸災樂禍,隨口說些鼓勵的話。
隨口說些好話,隨手做些好事,隨心幫助他人,都是隨喜。隨喜有什麼功德呢?
  一 如香遍滿堂室
一個人靠化妝、灑香水得來的香氣,僅是短暫的、局限的。我們經常養成隨喜他人,所散發出來芬芳氣質,就會充塞著所處的空間,讓你周遭的人都能聞到,亦如你讚美別人地讚美你、歡喜你。
如炬普照十方
願意讚美別人、隨喜別人,喜歡顯揚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會像光亮的火炬。
肯隨喜他人者,不障礙不為難他人的成就,不諷刺不打擊他人的努力,這樣的人格是世間的榜樣,就如同太陽的光亮普照世間。
三 如種一能收百
隨喜他人,就像打回力球,你隨喜他人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人回頭來讚美你、隨喜你的功德。就如同我們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回聲對你喊「你好」。
因此,願意隨喜他人功德者,所獲得的善性循環,就如同種一而收百。
  四 如月映現千江
天上的月亮雖只一個,但在地上只要有水之處,不管是江、海、河、湖、溪、井,甚至僅是小小的盆、碗、杯盞,月亮都會映現在其中。
我們肯隨喜他人,清凈品格的映現也如同這清涼月,隨處映現,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法一體,人我同源,經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隨喜行十善者,讚嘆十善法,共成四十種善。」
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隨喜,何況讚嘆。
智者自作又教人作,有自行、化他兩種功德,再來隨喜他人一毫之善,則內除嫉妒,又有他人功德在自己心內,更能讚嘆善法,則成弘法大師矣。
隨喜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說:「如來滅後,若有人因聽經而發菩提心,隨緣、隨處、隨力為人演說。聽聞者,又輾轉為人演說,此人所得功德,大過於以一切資具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眾生,又使他們修道證果的功德。」
在《證道歌》中,宗喀巴大師解釋道,隨喜是最好的善行,下一點點功夫就能夠積集大功德。
為什麼隨喜功德有這麼大呢?因為,一個人聞法而發歡喜心,是一個人的功德。
由於他的發心,隨緣、隨處、隨喜地為人演說;這些聽聞者,又繼續輾轉不斷地對與他們有緣的人演說,令聞者皆發菩提心,信樂佛道。
因為眾生無盡,隨喜發心的願行亦無窮盡,所以這分隨喜的功德就如一燈傳千燈,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永遠不會斷絕。
隨喜是清凈的修行法門,沒有涉及八世俗法之虞,因為積集隨喜功德,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外在活動,純粹牽涉到內心活動而已。
沒有人看得見我們在隨喜,因為那僅僅是意樂。隨喜是不為人知的修行,所以容易成為清凈的修行。
日用之間,舉凡身、口、意三業,皆可修隨喜功德,如見聞他人行一切善法,則以身效法,或布施掌聲鼓勵;口說愛語予以讚嘆;心生歡喜,無有嫉妒。
時時以身、口、意三業廣修隨喜功德,不僅去除慳貪、吝嗇、嫉妒之心,獲得勝善功德,更能使心量廣大,無我相、無人相,進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例如見他人出家,心生歡喜,就有出家功德;見他人放生,心生隨喜,就有放生功德;見他人說法,自己未有因緣說法,但心生歡喜,就有說法功德;見他人坐禪,不必自坐,心但生歡喜,就有坐禪功德。
如是自作有限,隨喜無窮,自己出家只有一次,隨喜他人出家功德,則有百千萬次,所以功德自造也好,他人作也好,皆可流入我心,我心有他人功德,無嫉妒念,何等喜樂,何等坦蕩蕩。
兒子中狀元,父母生大歡喜,父子同體也;學生中狀元,老師生歡喜,從我教出也,何異自中。
因此,欲建立別人功德在自己心田內,應生隨喜,否則不喜,或生嫉妒,有嫉賢妒能之念,自己永絕賢能之路,悲夫!
無始劫來嫉妒之賊,潛伏八識田中,或時起作,自害害人,今日誦普賢大願王,一掃清光!
譬如有人敬順師長、慈化弟幼、待人和善、處事認真,乃至於讀誦經典、宣說正法、布施供養、持戒嚴謹、精進用功等,便點頭讚許、合掌恭敬、歡喜讚嘆,進而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隨喜功德」。
隨喜是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你看嬰兒幾個月大,或是一歲大的,給他吃糖的時候,別人多拿一點,他心中的嫉妒就自然表現出來!
嫉妒心對於修學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這一願,教我們要修「隨喜功德」。不但不嫉妒人,更進一步知道別人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好處,一定要成人之美。
隨喜,不單是看到別人的善行、善事,能夠生歡喜心,還要盡心盡力促成他、幫助他,這就是儒家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善」。
如果我們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幫忙,我們有個歡喜心讚嘆,那也是隨喜功德
隨喜的時候,不僅是不嫉妒,還要發心成就,並且盡心盡力幫人,才是真正隨喜;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盡力幫忙,或是單單不嫉妒,仍然不是真正的隨喜。
要知道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能歡喜容忍別人超過自己,那隨喜的功德就殊勝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ssay/9n6nkoq.html


文殊菩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yQDBvw
普賢菩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aUkaKl
-----------------------------
普賢菩薩的大願
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1之一,是有名的大願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門的護法。普賢的意義,依據《圓覺經》記載之義為「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探玄記*2》則解釋為「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華嚴宗祖師宗密大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卷上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一般文殊、普賢常是並稱的,文殊騎金毛獅子,普賢乘六牙白象*3;文殊表示智、慧、證三德,而普賢則顯示理、定、行三德,合為解行並重。如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乃文殊菩薩開始,表示為從智慧而契入,最後向普賢問道*4,五十三參圓滿,表示從行而證悟,故有所謂:「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即為定慧合一之義。
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下十大願行,做為修行法門,期能圓滿佛果,吾輩學人可效法「普賢十大願」作為修行目標。內容如下:
一者、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禮敬諸佛,就是尊重一切眾生的人格,如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此即是人格的尊重。
二者、稱讚如來:是語言的布施。布施財物、公理、正義、佛法,都有難度,唯有語言的布施,容易做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就是修習讚歎法門,所以比彌勒菩薩提早成佛。可見讚歎他人,布施善言的重要。
三者、廣修供養*5:是結緣的實踐。在修學佛法中,供養父母、師長、三寶,有二種供養*6、三種供養*7、四種供養*8、十種供養*9,無論任何一種供養,都是最好結緣溝通的管道。就是居住在極樂國土的大眾,也要每天晨起「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10,可見供養結緣在修學佛法過程中的重要性。
四者、懺悔業障:是生活的反省。眾生在日常生活裡,身、口、意三業經常造下難以彌補的過失,因此,需藉著「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11來清淨身心。如佛世時,造下五逆重罪的提婆達多*12,最後也經由懺悔而得救。所以,生活中的反省懺悔非常重要。
五者、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信者學佛要修學播種,以期將來的福田有所收成,但是聚集功德一定要有歡喜清淨的發心,就是一點心意,也可以隨手功德、隨口功德、隨心功德。例如毗舍佉*13因聞法心生歡喜,隨喜布施一件珍珠衫,而成就了精舍的建造。可見心意淨化之隨喜功德的成果。
六者、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佛法是救世的舟航,因此,必須常轉法輪,利益眾生。當初佛陀接受須達長者的邀請,到舍衛城說法,所以佛法才能弘揚五印度。
七者、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請佛住世對人間非常重要,當初佛陀證悟的時候,因自覺所證悟的緣起真理,世人必不能信解,而欲進入涅槃。後因梵天王之勸請,佛陀悲愍眾生,開始說法,示教利喜,眾生才得見真理之光。
八者、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大弟子以及一二五〇位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常隨眾,由於經常跟隨佛陀左右,所以速證聖果。可見追隨智者,常隨佛學的重要。
九者、恆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佛陀行事非常民主,普賢菩薩、須達拏太子能領會佛意,重視大眾的意見,不逆人意,皆是恆順眾生的精神表現。
十者、普皆回向:是法界的融和。法界要達到融和的境界,必須要「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轉垢穢為清淨,轉惡世為善法,轉邪見為正道,轉生滅為寂滅。能到達法界融和的世界,普賢菩薩的大願也就圓滿了。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以普賢的行願加上文殊的智慧,就是把行願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如此則能究竟圓滿大乘佛道。
【註釋】
*1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毗盧遮那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菩薩主智門,立於毗盧遮那佛之左;普賢菩薩主理門,位於毗盧遮那佛之右。
*2 即《華嚴探玄記》,唐代法藏著。凡二十卷。敘述舊譯《六十華嚴經》之大要,並解釋經文之意義,旨在闡述華嚴宗之中心教義。
*3 文殊菩薩騎金毛獅子之造形,見《續清涼傳》卷下。普賢菩薩乘坐六牙白象的典故,見《法華經‧普賢勸發品》。
*4 見《華嚴經‧入法界品》。
*5 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等。此外尚有法的供養,如以恭敬供養、讚歎供養、禮拜供養等精神之崇敬態度亦稱供養。
*6 據《十住毗婆沙論》卷一載,為:a.法供養,指善於聽聞大乘正法,或廣或略;b.財供養,指飲食等四事供養。另據《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載,為:a.理供養,指以證入真實之理為供養;b.事供養,指供養香花等。
*7 據《普賢行願品疏》載,為:a.財供養,指供以世間之財寶、香花等;b.法供養,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c.觀行供養,指行周遍含融觀、事事無礙觀等華嚴觀行供養。《十地經論》卷三載,為:a.利養供養,指衣服、臥具等;b.恭敬供養,指香花、幡蓋等;c.行供養,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養。《法華文句》載,為身、口、意三業供養,即:a.身業供養,身至誠禮敬諸佛菩薩;b.口業供養,口發言稱美諸佛菩薩功德;c.意業供養,端心正意,想念諸佛菩薩相好莊嚴。
*8 據《大日經義釋》卷十一載,為香花、合掌、慈悲、運心等四種供養。《理趣釋》卷下載,為菩提心供養、資糧供養、法供養、羯磨供養等四種供養。《增一阿含經》卷十三載,為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等四種供養。《無量壽經》卷下載,為懸繒、燃燈、散花、燒香等四種供養。《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三載,為飲食、衣服、湯藥、房舍等四種供養。
*9 《法華經‧法師品》載,為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十種供養。《大藏法數》則將繒蓋、幢幡合併為幡蓋,而加入合掌,成為十供養。若據《菩薩地持經》卷七所舉之十種,則為:身供養、支提供養、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自作供養、他作供養、財物供養、勝供養、不染污供養、至處道供養等。
*10 見《佛說阿彌陀經》。
*11 見《天台四教儀集註》載,懺摩有三種,即:a.作法懺,謂身禮拜、口稱唱、意思惟,三業依法披陳罪過,求哀懺悔。b.取相懺,謂定心運想,於道場中,或見佛來摩頂,或見光現,或見花飛,或夢見諸瑞相,或聞空中聲。於此諸相,隨獲一種,罪即消滅。c.無生懺,一切罪業皆從一念不了心性所生,若了心性本空,罪福無相,則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滅。以上作法、取相二懺為事懺,無生懺為理懺。理懺為正,事懺為助;若正助合行,事理兼運,則無罪不滅,無福不生。
*12 為佛陀叔父斛飯王之子,阿難之兄弟。常與佛陀敵對,破壞僧團和合,如曾經率五百徒眾脫離僧團,自稱大師,制定五法,以此為速得涅槃之道。又於耆闍崛山投下大石,雖為金毗羅神接阻,然碎片傷佛足而出血。又曾趁佛陀入王舍城時,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歸服,事亦不成。後撲打蓮華色比丘尼至死,並於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禮佛足而傷佛陀,但佛足堅固如巖,提婆反自破手指,乃於其地命終。古來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殺蓮華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為提婆之五逆,又特稱破僧、傷佛、殺比丘尼三事為三逆。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載,提婆臨墮地獄前,為火所燒,「便發悔心於如來,正欲稱南無佛,然不究竟,適得稱南無佛,便入地獄。」以其懺悔故,佛陀謂其將歷經一劫地獄之苦,並為授辟支佛記。
*13 巴利本《法句經註》載,毗舍佉乃鴦伽國長者之女,遇佛之遊化而證預流果,嫁彌伽羅之子,後勸其翁彌伽羅歸依佛門,彌伽羅甚為歡喜,遂呼毗舍佉為母,後人由此而稱其為彌伽羅母,即指鹿子母,後生一子,名為鹿紐。鹿子母曾向佛陀發八大願,即:供食外來之比丘、遠行之比丘、病中之比丘,施藥物予病中之比丘,供食予看護病人者,施粥予比丘,施雨衣、澡浴之衣等。結婚時,又捐捨價值九億錢之嫁衣,請求建造精舍,獲得佛陀之允許,由目犍連監督工事,歷時九月而成,上下二層,各有五百室,稱為東園鹿子母講堂,或稱鹿母講堂。
星雲大師全集 https://bit.ly/3cqoilI
------------------------------
以普賢的行願加上文殊菩薩的智慧,就是把行願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如此則能究竟圓滿大乘佛。

在做早課時要念普賢十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衆生;
十者:普皆迴向。

了解佛法道理以後必須要去實行,這樣才可以得到利益,華嚴經說信解行證,有行才可以證明,實修實證,所以很多修行的人,都會拜普賢菩薩,懺悔時會念「南無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https://bit.ly/3PqpHY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