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明治維新背後的悲劇
——近代日本的歧途(一)

更新: 2018-09-12 5:31 AM       標籤: 日本, 明治維新
【大紀元2018年09月12日訊】日本明治維新有許多長處,如鼓勵科技、發展工商業、改革教育、實行法治、解放農民等,這些至今仍值得中國學習。但是明治維新之本乃是民族、國家主義,並且是強軍擴張性的,包括:國家至上,強化中央集權,鼓動民族主義,尚武,強國強軍,對外擴張。由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這是同一條道路。其主導思想是進化論,加民族主義、國家軍事化。正是這條路徑,將日本推向軍國主義,瘋狂地發動侵略戰爭。其不僅給亞洲各國帶來災難,也幾乎毀滅了日本民族。這與納粹德國的道路大致相同;其做法及命運也很相似。由明治維新到1945戰敗,日本走的是同一條路徑。德國從俾斯麥鐵血政策,到威廉二世,一戰、納粹、二戰,其間還有個魏瑪共和國;而日本則是一以貫之。
如果我們批判日本的侵略戰爭,那麽也要反省明治維新,而不能只看到其使日本成功崛起。此種成王敗寇的史觀,於國家長遠發展很有害。而中國士林,從清末至今多是高贊日本明治維新,而批判中國洋務運動;由好處看,是期盼中國強盛進步,恨鐵不成鋼;客觀言之則是思想上的偏見,成王敗寇。
十九世紀中葉的日本,由封閉的封建制自然農業國家自覺積極地轉型為現代工商業憲政國家,這沒有錯,國家、民族求存圖強,時代所然。但是,日本的轉型不僅僅是抵禦列強,而是要讓自己同列於列強,也成為擴張侵略性的帝國,此則是明治維新內涵的危害。
1853年,美國馬休.培里率領艦隊抵達日本江戶,要求日本通商,開放口岸。在炮火的威脅下,日本被迫應許,於1854年簽署《神奈川條約》。日本「維新」由此而啟。
日本維新首先起於「抵禦外敵」——西方列強以武力迫使日本通商,開放港口。黑船事件後,日本發生的頭一起政治運動是「尊王攘夷」。地方中下層武士要求天皇下詔,令幕府攘夷——廢約、閉港、驅逐外國人。此運動包括幾個要點:1.民族主義;排外——抵禦外敵;3.反幕府,以天皇為國家中心權力;4.暴力革命。也就是說,明治維新首先是起於民族主義——抵禦外國進入,而非「維新」。民族主義是明治維新的起源,也是其由始至終的飽滿動力。
「尊王攘夷」運動導致:1.1863年6月,幕府宣布關閉港口,與美、法、荷開戰。日方敗,屈服,重新開放港口。2.在幕府與「尊王攘夷」派的政變及暴力衝突中,後者失敗。3.「尊王攘夷」派轉向尊王討幕,而不再攘夷。
由於對外戰爭失敗,日本人認識到,要成功地抵禦外敵,先要「維新」,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工業、知識及國家之管理。只有學習、實行「新法」,強軍強國,才可能有實力「抵禦外敵」,進而使日本並列於世界列強,也成為向世界擴張的強盛帝國。因此,1863年日本戰敗後,「尊王攘夷」運動即轉而為「尊王維新」。「不應該把外國人和西洋技術給攘出去,而是應該主動學習,以此發展壯大日本自己的國力,等到自己真正強大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攘外』。」(櫻雪丸《日本明治維新》P.187)
毋庸置疑,明治維新根於民族主義。其的宗旨是奮發圖強,讓日本成為現代工業及軍事強國,抵禦列強,進而並列於列強,成為瓜分世界的帝國,稱霸東亞。我們不能只看到之看到其「維新」崛起的一面,也要看到在此之中,其核心是民族主義,蘊含著侵略性軍國精神。
福澤喻吉在《文明論概略》最後一章中說得很明確:「唯一辦法只有確定目標,向文明前進。那末這個目標是什麽呢?這就是劃清內外的界限,保衛我們國家的獨立。保衛國家獨立的辦法,除爭取文明之外沒有別的出路。今天號召日本人向文明進軍,就是為了保衛我國的獨立。所以說,國家的獨立就是目的,國民的文明就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這裡,福澤喻吉說到是「保衛我們的國家獨立」,但其進一步即是民族擴張。福澤喻吉在《脫亞論》中說「作為當今之策,我國不應猶豫,與其坐等鄰國的開明,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的方法,也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別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態度方式對付即可。」
1868年明治天皇發布《御筆信》言「 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中甲午戰爭爆發,福澤喻吉評述「今日的世界就是一個強調利慾的世界,尤其是國與國的交往,幾乎沒有人會在意德、義、名譽,要立國,就只顧本國的利益,不僅無暇去關心別國的利害,一旦有機可乘還會以自己的腕力去博取利益。在這爾虞我詐的世界中,若有某一方還在固守仁義,高唱我只要仁義之師的美譽其他都無所謂,那就無異於一個溫良恭儉的君子加入到販夫走卒的飯桌上一般,端坐在一隅卻還在謙讓別人。……日本人的本色並非清靜寡慾。之所以會幹涉朝鮮的內政,既非出於俠義,也非出於厚誼,完全是在謀自己的利益,海內外人士切勿誤解。」「開戰以來我軍人犧牲了生命與敵人戰鬥,一般的國民不惜肩負巨大的負擔來為國盡忠,才獲得了如今的結果,因此我國提出的條件,即日本人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東西,一步都不可謙讓。」
明治維新的道路絕非是英、美自由、民權、共和的道路,而是民族主義、國家主義、軍國主義的道路。
2
十九世紀中葉,日本欲從落後的封建國家迅速轉變為現代列強國家,除了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工業、知識、教育之外,尚有兩個制度層面及一個意識形態層面的欠缺。也就是說,如果日本欲迅速完成現代國家的轉型,走國家主義的道路:一是需要完成國家統一——實現國家統一管理;二是強化中央集權;三是建立民族主義的國家意識形態。
後進農業封建國家轉入現代工業國家,需要兩個先決條件,國家統一與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現代化意味制度化、秩序化,這與工業化是一致的;而要實行制度化、秩序化,先要實現國家一體,即統一國家。而且,在列強紛爭的時代,一個後進國家要崛起,更是需要統一國家,聚合全民族之力量,與各國競爭。
近代德國之崛起,也是首先完成國家統一。1861年威廉一世繼位後,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俾斯麥就任後,即讓議會休會,實行軍事獨裁,鐵血政策,強化中央集權。他宣布「普魯士必須保持它的威力,……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講和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為實現德國統一,俾斯麥發動了三場戰爭:1864年普丹戰爭、1866年普奧戰爭、1870年普法戰爭。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國統一大業完成。
十九世紀中葉,列強分割世界,弱肉強食,戰爭頻頻。在「新戰國」時代。日本作為落後國家,要從屈辱中崛起,抵禦列強,進而成為帝國,一爭天下,稱霸東方;那麽其首先需要統一國家,將封建分散之日本聚合為統一之力量。
十九世紀中葉,日本尚是封建國家,雖然幕府有中央政權的功能,但並未真正完成國家統一,近300個藩仍是自治狀態,藩主在自己的領地有行政、司法、軍事和稅收等權利。比如,各藩有自己的武裝,武士效忠藩主,並不效忠幕府。因此,明治維新的前提,或說首要任務是完成統一國家。
日本近代「尊王倒幕」之後,是「討幕運動」,其宗旨是廢除掌握國家實權的幕府,將國家權力歸屬於天皇。進而深究,該運動的本質乃是統一國家,建立以天皇為代表的國家中央集權,由此完成現代中央集權的統一民族國家。日本的這一過程,是以政變、戰爭之暴力革命的方式完成的。
1867年,明治天皇繼位,倒幕派發動政變,宣布「王政復古」,廢除幕府統治,成立新政府,並勒令德川家族交出領地。1867年11月、德川慶喜向天皇歸還統治權——史稱「大政奉還」,幕府制隨即廢止,以天皇為核心的日本中央集權確立。1868年,德川慶喜不甘失敗,聚集軍隊與天倒幕派軍隊交戰,內戰爆發,德川軍大敗。次年六月,倒幕派軍隊平定德川勢力最後的地盤五廓,內戰結束。其後,明治天皇從京都遷至東京。
明治元年(1868年)4月,天皇宣布《五條誓約》,開啟「維新」:主旨是「破歷來之陋習」,「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基」,「茲欲行我國前所未有之變革」。日本「維新」非資產階級之革命,乃日本民族、國家面向世界圖強之革命,也就是說明治維新本質上是民族主義性質之革命,並且是通過政變、戰爭方式完成政權更疊,建立以天皇為首的國家中央集權之政權。
明治二年(1869年)9月,日本實行「版籍奉還」,即中央政權強令各藩主將其領地及屬民交還給天皇,也就是廢除封建制,收歸領主地方政權,由中央政權統一管理國家——統一國家,收地方之政權集於中央。明治4年(1871年)7月,天皇頒布《廢藩置縣詔書》,正式實行府縣制。日本完成從傳統封建制國家轉型為統一的現代中央集權國家。
確立以天皇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及「版籍奉還」,是明治維新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是整個維新運動的核心與前提。該過程的順序是:推翻封建幕府舊政權,確立以天皇為首的中央新政權;手段是政變及戰爭。其後,中央政權強制地方藩主將其領地、屬民交還給天皇。
——轉自《議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