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道-李曙韻+解致璋/李曙韻-唐人煮茶、宋人點茶、明人煎茶-台灣1980年代農業注重茶葉生產,好喝、功能性,1990年代,茶藝興起,講究茶環境、茶道具的美感,2000年代,技術面轉藝術面,邁向精神面  藉由抄經喝茶穩定情緒,達到宗教靈修目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abNcjF


茶道/茶藝/茶起於神農氏姜姓/日本茶道精神/陸羽是中國茶道的鼻祖/廣東潮汕地區、福建武夷地區的"工夫茶"則是中國古代"飲茶之道"的繼承和代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nRz9Wt
千利休(1522年-1591年)茶道宗師/茶聖。十九歲時出家,被豐臣秀吉收為茶頭。 天皇賜號「利休」/天下第一宗匠-千利休,他站在「美」的頂端,隨心所欲將其操縱並掌握, 只要被他認可的事物,就是極品的保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iQDCRn
宋代點茶/泡茶/喝茶/韓熙載夜宴圖/日本抹茶和宋茶非常相似/鬥茶/「唐宋茶文化」唐宋高度發展的茶文化,為何無法直接流傳下來 反而東渡日本完整且精緻的保存下來,如今再回傳中土-唐。宋。元。最澄。榮西。南浦紹明。千利休/徽宗名作《大觀茶論》世界上維一的由在位帝王撰寫的茶學專著/英國紅茶和印度拉茶/素菜館叫故「素分茶」/小費稱為「茶湯錢」/日常飲食叫「茶飯」/服務生:茶飯量酒博士/唐朝「茶聖」陸羽/《茶經》是唐朝人陸羽所著的關於茶的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關茶的專著/唐朝人喝茶,喝的是「煎茶」:把茶葉焙乾,碾碎,篩成粉末,撒到鍋裡,咕嘟嘟燒開,喝那鍋茶湯。這鍋茶湯很香,但也很苦,簡直像藥湯。為了減少苦味,或者說為了壓制苦味,唐朝人會往茶湯裡放鹽、薑、花椒、胡椒、核桃仁,結果又把藥湯變成了菜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6r41Ao
-------------------
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


 

茶葉戰爭/茶畫/點茶三昧手/《惠山茶會圖》明代文徵明/禪茶一味/仙人掌茶-李白在為酒作了許多代言之後,還為茶作了一回,開了用茶入題寫詩的先河。 詩仙李白「代言」的名茶就叫仙人掌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6WN95q
百丈清規/百丈懷海/《百丈清規》僧人均須參加勞動,“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中國禪宗的一面旗幟,也是中國禪歷久不衰的一個保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RTBEUm


 

2018-09-09_1742022018-09-09_1611422018-09-09_161044ae57950330606875df12793a1a6b54efd1b3d0b38749a18ac540eec301bfafbacef9db9b0f30a0aead8c02db7383dff3b8fdac506a36c7a1525594f4cf2f359d5141721adc4d8ca52482baff249f7736cc60ad27ceb603de8c72676874cc07f0c50843f0c2d1f40fa9f3c405bb15b899755b  ae57950330606875df12793a1a6b54efd1b3d0b38749a18ac540eec301bfafbacef9db9b0f30a0aead8c02db7383dff3b8fdac506a36c7a1525594f4cf2f359de3b8df6fa4b6459ef98efe0dbd6a4724c5cbe9ee00c76597e8f7a434bb61af15f1a47742e680e901c7cab00b903e6dc1b0e1  


 

百丈清規------------------PDF-----------------------
馬祖死後,百丈繼承了馬祖的法統, 他並訂了「百丈清規」,才奠定了僧團的組織基礎及禪宗的制度。百丈清規對方丈及其手下人員的職責和每天的生活都有詳細規定。並規定一個想受戒出家的和尚,首先要立誓做到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接著還要做到: 不坐高廣大?、不歌舞娼妓、不著華鬘好香塗身、不蓄錢財珠寶、不非食。 達到了這五戒後,才正式剃度做和尚。百丈並確立制度從事耕種,不僅一般僧眾,就是方丈也要工作。在印度,和尚是禁止耕種的,而靠信徒的供養過活。百丈清規就是要革除這種乞食的寄生生活。百丈:為什麼一個身心健全的和尚要像寄生蟲一樣,吸取俗人的血汗呢?因此他要求所有的僧眾必須騰出時間來開墾荒地,從事耕種自食其力。天地日月,日日作業不息;天地之間的萬物,也應日日作業,自強不息。
----------------------
據禪宗典籍《五燈會元》記載,江西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俗姓王,福州長樂人。師從馬祖道一,得其密旨後,初住石山,繼住大雄山,因其高險,又名百丈山,故稱「百丈禪師」。
百丈禪師在此傳禪二十餘年,主張頓漸相融的禪法,不同根基的人可在他的教法中各得其所,都能受益,故門下弟子眾多,衍生出臨濟宗、溈仰宗等法派。後有《百丈懷海禪師語錄》和《百丈懷海禪師廣錄》各一卷行世。
禪宗有馬祖道一開創叢林建禪堂,百丈懷海制訂叢林規矩的說法,即「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之謂。
禪宗的僧眾以前多半是寄住在律寺中,後來由於參禪者逐漸增加,擁有獨立的禪堂迫在眉睫,因此馬祖便率眾開山另建禪寺,稱為叢林。
叢林建立了,卻沒有相關制度,在管理方面就經常出現諸多問題。於是馬祖弟子百丈禪師,融合大小乘律,制定了一套嚴謹並適用於禪院事務管理的戒律清規,為禪寺首創法制,世稱「百丈清規」。此外,百丈禪師又制定「叢林要則」二十條,以警策後學。
由於年代流變等因,「百丈清規」已非原貌,「叢林要則」內容亦稍有變化,但其主旨大意基本如一。下面就現在流通版本中的「叢林要則」內容,逐條略作分析,與大家共同探討其中的佛理妙義。
唐朝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百丈清規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1.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無事」不是沒有事或者不做事,而是內心無所牽縛。人活在世間,身處叢林,就要處理大小事情,但處理過程中,心不要被事情煩擾,該做事時就做事,做完之後就放下,不要老掛在心上,成為禪修的障礙。對個人如此,對大眾也是如此,所以百丈禪師認為,興盛的叢林必然是「無事」的。
2.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以念佛修行最為穩當、方便,因為這是靠自力修行、又仰仗佛力加持的法門。 其餘法門主要靠自力,如參禪要參話頭,打破疑情,破除煩惱,當生很難成就。而念佛就是將一句「阿彌陀佛」誦念到底,具足信願行,必可成就。正如永明延壽禪師《四料簡》中所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3.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為了讓正法久住,佛陀制定戒律來規範僧倫,涅槃前也要求眾弟子「以戒為師」。因為有了戒律,僧團才得以和合共處,修持正法,弘傳佛道。嚴格持戒並把佛陀的教誡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如理如法如實修行,就是真正的精進。
4.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減食,就是少吃或者吃得簡單些。古時寺院裡的僧人如果生病,有的會被要求減食甚至禁食,以此達到療病效果。這頗合於現代的「飢餓療法」。因為人如果經常飽食,除了助長慾念外,還會造成肥胖,影響消化、吸收等機能,所以提倡減食療病。此外,俗語有云:「病從口入」,疾病多是吃出來的,尤其是在當今毒大米、麵粉增白劑、食品添加劑、 蔬菜農藥等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減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對治之法。
5.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六祖云:「煩惱即菩提…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凡夫面對外境的人和事,自然會產生各種煩惱,聖者則「觸目皆菩提」,其間的差別在於能否轉化,轉化的最佳方法即是忍辱,於境無心,安忍不動。無論順境和逆緣,均能歡喜地忍,平等地忍,始終讓內心保持安穩,這就是一種覺悟者的境界,是智慧的表現。
6.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面對是非,不做辯解是最佳之法。弘一大師曾開示說:「何以止謗?曰:不辯。」譬如一張白紙,染了一滴墨水,這時如果動它,這墨漬就會擴大,所以不要理它,它就不會再擴大了。是非也正如此,自有曲直,不辯是最好的解決之道;若一味地爭辯,只會惹出更多的是非來。
7.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佛弟子唯有經過很多修學和磨練,才能通達世事,理事圓融,為人處世老成持重,才會深孚眾望。如此領眾修學,可為師表;管理寺院,可為良才。叢林中多有如此師表、良才,為常住四眾之福祉,亦為道場興旺之氣象。
8. 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只要盡心盡力做了,不管結果如何,都可以問心無愧。 工作中你盡心了,即使未能完成任務,領導也不會責怪你;家事你盡心了,即使沒達到理想狀態,家人也不會埋怨你; 處理問題你盡心了,即使不能圓滿,當事人也不會遷怒你…只要你真誠地用心去做就是有功。
9. 語言以減少為直接
語言要精煉,簡潔明了最好。「是非只因多開口」,該說的直接說,不該說的一句也不談,禁止空話、廢話,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可以節省說者與聽者雙方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說話如此,作文亦應如此,均以直接、精煉為佳。
10. 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年長與年幼、長輩與晚輩、老師與學生之間,要講規矩,要慈悲謙和,平等相處,這樣才能更好地溝通交流。
上面的慈言愛語教導,下面的好學知禮尊長,此為長幼雙方交流的技巧,亦是彼此修身進德的基礎。
11.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俗語亦云「勤能補拙」。學問之道靠的就是長期不斷的努力,修行之道靠的是精進不懈的熏習;如果一曝十寒、缺乏長久心,是難以有所成就的。自古以來,勤奮就是最好的實現理想的途徑,不論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是如此。
12.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說法,因為有其因必有其果,欲得怎樣的果報,就種怎樣的因種即可。菩薩聖者明白此理,從源頭把握好,自然無有惡報;凡夫眾生不明此理,任性造惡業、下惡種,不顧後果,惡報成熟時,又怨天尤人,感嘆命運不公。聖凡、對錯只在一念之間,就看是否明白因果之理。
13.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佛教三法印之一為「諸行無常」,即世間一切事物時刻變化無定,沒有永恆存在。故佛陀有「生命在呼吸間」的警策,要求弟子必須時刻精進用功,在此生便證道解脫。也可以說,佛教是最具無常緊迫感的宗教。 如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生前曾書寫一《死》字贈人,並自註曰:「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可謂深得無常之道。
14. 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這裡的佛事是指舉揚佛法、發揚佛德之事,不是法會、經懺等超度亡者之類的佛事活動。精嚴,即精進嚴格,切合實際,是為了達到既定目標而發起的身口意勇猛而無厭的努力。
百丈禪師認為,安住於正知正念中,精進、如法修行才是切實可行的佛事,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了生死、度眾生。
15.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僧家的待客之道,就是平等、至誠,不需要什麼排場講究,而是於平淡、誠樸之間見真情。與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持有一顆樸實、坦誠的心,這樣不論貧富貴賤、地位高下,都能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這就是第一供養,第一待客之道。
16. 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耆舊是指年高望重的修行者。百丈禪師認為,一所寺院的莊嚴與否,要看其中是否住有有德有望、有修有證的「老修行」大德,而不是看其是否有富麗堂皇的山門、殿堂等建築。莊嚴不在外表,要看內在。
寺院叢林中如果有耆舊長宿住持其間,即能攝引後學,德澤普被,道風遠播。試看古德開山前,或穴居岩洞,或棲居簡陋茅篷,但參學者卻如水赴壑般雲集追隨,使此處終成大叢林寺院,此可謂真正莊嚴道場。
17.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中庸》有云:「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即是說能夠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做事就容易成功,若無準備就無把握。
百丈禪師認為,凡事先提前做好準備,心中有數,臨事時就不會慌張忙亂而辛苦奔勞,從容應對,事情也容易完成。所以,要學會於平時多下功夫,不要「臨時抱佛腳」、「病急亂投醫」。
18. 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歷來謙恭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謙恭,是一種有修養的體現,也是一種待人接物的禮貌態度。尤其是和大眾相處,各人脾氣、秉性不同,自己謙虛謹慎,對他人恭敬有禮,實為最佳的處眾之道。若從事管理工作,面對大眾謙和恭敬,自然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做到上敬下和,和睦和諧。
19.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的一生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到不幸事件的侵擾。且不說天災,就是一般的遇險也會使人不知所措,以至於失去解救險情的最佳時機。所以百丈禪師勸人在遇到險境時,應當保持鎮定,心不惑亂,這樣當你遇到險境時,才能急中生智,使自己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20.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大日經》云:「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以大慈悲為根本。」佛家的根本主旨就是「慈悲濟世」,「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感恩、付出、不圖回報,以大慈大悲之心,幫助救護一切眾生,這是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同樣的,心中常存慈悲,也是做人的根本;慈悲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和精神,抱持對世間萬物博大的愛心,既能利他,又能自利。
「叢林要則」說明,身處叢林中,先要完備自己的修養,凡事有規可依、有矩可循,才能與眾和合。此二十條可謂金玉良言,不只在佛門中體現規範作用,也為我們指明一條修身養德的光明之路。如果我們能夠悉心學習,認真奉持,即可調伏自心,安身立命,體會「道在平常日用間」的妙用,令佛法、世間法相融相通,即便不能轉凡入聖、成佛做祖,也可學有所成、證有所果。
---------------------------------
《百丈清規》是佛教書名。記載佛教寺院、僧團生活規式,唐代洪洲百丈山懷海禪師曾為禪宗寺院制定《禪門規式》(即《古清規》)。後歷代多次增汀,元順帝時(1333一1368年在位),百丈山住持德輝奉救重新修定,並由金陵大龍翔集慶寺住持大訴等校正,即今本《百丈清規》,為後世寺院叢林所遵循。全書八卷,分為九章。對寺院僧團組織形式、宗教話動儀式規制等有詳細規定。其中第五章“住持”、第六章“兩序”、第七章“大眾”等,闡述寺院中各等職事的職責、僧眾日常生活應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以及處理互相之間關係的原則等。後收人《大藏經》。 [1]
禪宗形成初期,禪林尚無制度、儀式,故該清規設有法堂、僧堂、方丈等製度,又規定眾僧分別擔任東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種職務,為八、九世紀間中國禪宗脫離律寺,維持獨自教團生活之必要規範。
《百丈清規》分上、下兩卷,計有九章。卷上有祝厘章第一、報恩章第二、報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卷下有兩序章第六、大眾章第七、節臘章第八、法器章第九。
其中,祝厘章記載聖節、景命四齋日祝贊、旦望藏殿祝贊、每日祝贊、千秋節、善月等對帝王聖壽萬歲之祈願,此系國家權力統制下之宗教教團儀禮。尊祖章敘述祖師忌辰之典禮。大眾章收錄坐禪儀方法、禪院修業生活規範與百丈清規制定之沿革。
《百丈清規》的最可貴處在於寺院經濟方面的規定:僧眾應飲食隨宜,務於勤儉,全體僧人均須參加勞動,“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當時,在佛教發源地印度,和尚仍多以乞食為生。)
《百丈清規》是中國禪宗的一面旗幟,也是中國禪歷久不衰的一個保障。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理。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制度沿革編輯
清規是中國禪宗寺院(叢林)組織的規程和寺眾(清眾)日常行事的章則,也可說是中世以來禪林創行的僧制。本來中國佛教從東晉道安首創僧尼規範三例以後,即隨時有在戒律之外別立禁約之舉,如支遁立眾僧集儀度,慧遠立法社節度,乃至梁武帝造光宅寺於金陵,命法雲為寺主,創立僧制,用為後範,皆是其例(見《大宋僧史略》卷中《道俗立制》條)。到了中唐,禪宗盛行,百丈懷海禪師痛感禪僧住在律寺內,雖另處別院,但於說法住持,都不能合法。於是他於元和九年(814),別立禪居之製:尊“長老”為化主,處之“方丈”;不建佛殿,只樹“ 法堂 ”,學眾盡居“ 僧堂 ” ,依受戒年次安排;設“長連床”,供坐禪偃息;合院大眾“ 朝參 ”“夕聚”,長老上堂,徒眾側立,賓主問答,激揚宗要;“ 齋粥 ”隨宜,二時均遍;又行“ 普請 ”法,上下均力;事務分置十“寮”,置首領主管等等(見《景德傳燈錄》卷六末附《禪門規式》)。這些就成了叢林新例,與律法不同(見《僧史略》卷上《傳禪規法》條)。世人即稱為《百丈清規》。
《百丈清規》流行到北宋,歷時既久,沿革自多,未免混亂,故崇寧以後,歷有增訂。現可考見的,在崇寧二年(1103)有真定宗賾蒐集諸方行法,重編為《禪苑清規》十卷,亦稱《崇寧清規》,百丈之作乃被稱為“古規”。後至南宋咸淳十年(1274),又有金華惟勉悉假諸本,參異存同,編成《叢林校定清規總要》二卷,又稱《咸淳清規》。再後到元代至大四年(1311),東林戈咸又參考諸方規則,改定門類編次,並詳敘職事位次高下等,成《禪林備用清規》十卷,又稱《至大清規》。這些雖是比較通行之本,但不能使諸方統一而毫無增損。因此,元順帝元統三年(1335),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輝重輯定本,並由金陵大龍翔集慶寺住持大溯等校正。德輝乃取《崇寧》、《咸淳》、《至大》三本薈萃參同,重新詮次,又刪繁補缺,折衷得失,分成九章,厘為二卷。此本即名《敕修百丈清規》,頒行全國,共同遵守。雖其名仍為《百丈清規》,而內容精神已去古益遠,面目全非。從明迄今,數百年間,都通行此本,只分卷略有出入而已(明藏本改刻為八卷)。
通行本《百丈清規》的九章中,前四章主要規定關於祝聖、國忌(帝王、王后忌日)、祈禱、佛誕節、涅槃節、達摩忌、百丈忌以及各寺歷代諸祖忌等儀式。這些都是律所未定,古規沒有的(古規是以僧徒受戒或住持入院開始的)。從此以下,才算是叢林本身的規章制度。第五章“住持”,是關於住持上堂、晚參、普請、入院、退院、遷化、荼毘、議舉住持等一系列的規定。第六章“兩序”,是關於叢林東西兩序的頭首、知事。西序:首座、知藏、知客、書記、衣缽、侍者、湯藥等。東序:都監、維那、副寺、典座等。列職:寮元、化主、園主、水頭等各職事的規定。第七章“大眾”,是關於沙彌得度、登壇受戒、道具形式、遊方參請、坐禪、普請及料理亡僧後事等的規定。第八章“節臘”,是關於大眾入寮、建楞嚴會、四節念誦茶湯、結制禮儀、朔望巡堂、月份須知等的規定。第九章“法器”,是關於鍾、板、魚、磐、椎、鼓等號令法器的說明及其打法的規定。這九章的規定極詳,但關於僧眾的一般行事,現代叢林仍另訂有《共住規約》,為全寺所共同遵守;又丈室、庫房、客堂、禪堂等各處,也另有規約,明定辦事的細則。
實行情況編輯
現在叢林中實行清規的主要情況,約略如次:
結夏與結冬
叢林每年以結夏(即結夏安居,亦稱結制)、解夏(亦稱解制)、冬至、年朝為四大節,極其重視。結夏、解夏,系遵印度原制;冬至、年朝,則依中土風俗。結夏七日原為四月(前安居)或五月(後安居)的十五日,解夏則在七月或八月的十五日,但從元代以來,各提前一日講習禮儀,以便期內得專心修道。另外,在每年從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十五日的九旬期間,叢林中也結制安居,稱為結冬。這是仿照結夏制度集合江湖衲僧來專修禪法的,故名為“江湖會”。清代以來,叢林曾有隻結冬而不結夏的反常現象,後經糾正,仍以結冬坐禪、結夏講經學律等為慣例(見《清規證義記》卷八)。近代著名叢林如寧波天童寺等,都實行這樣“冬參夏講”的製度。
安單
叢林的成員通稱清眾。凡曾受具足戒的比丘,衣缽戒牒俱全的遊方到寺,都可掛搭(亦稱掛單),暫住於旦過寮(又稱雲水堂)。如掛搭已久,知其行履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禪堂,名為安單,從此成為清眾,隨同結夏。一般叢林都從四月一日起,照規入夏,禁止遊方,鎖旦過寮。至八月一日,始開寮重新接眾。又叢林安單亦分春冬兩期,春期自正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冬期自七月十六日起,至次年正月十五日止。在正月、七月期頭進禪堂者,名為大進堂。
大請職
此即一寺的人事安排,為叢林冬期的重要行事,一般於每年八月十六日舉行。事先半月,由客堂開具新進堂禪眾和舊住的名單,送住持查閱。至八月十四日,住持召集客堂、禪堂、庫房諸頭首共議請職。十六日大眾齊集大殿月台,知客點名,依次進殿,宣布職事名單並講清規,新請職事即到法堂謁住持,又到禪堂行十方禮,再依職送位。
貼單
此為一寺職事及常住人員名單的公佈,例於每年十月十五日舉行。事先客堂與維那將合寺人員戒臘久近開具清單,送與住持、寫成單票(每條四字,職序在上,法名在下)。十四日,客堂掛“貼單”牌,到十五日,住持入堂說法,為首座貼單,其餘由維那貼,以職事大小,戒臘先後為序,再各按名位順次送單。凡單上有名的,都是一寺常住的成員。
打七
此是結冬中的重要行事。叢林坐禪通例從九月十五日起加香,即延長坐禪時間。又從十月十五日至次年正月七日舉行禪七,每七天為一期,謂之打七。此為禪眾剋期取悟的禪會,或打七七,或打十七,不定。每一禪七的起解,稱為起七和解七,各有規定儀式。
普請
即普遍邀約大眾勞作的製度,亦稱出坡。此制在唐代即已行於各地,如開成四年(839)九月二十八日,日僧圓仁入唐巡禮至山東赤山院,記載目睹的情形說:當院始收蔓菁蘿蔔,院中上座等盡出揀葉;如庫頭無柴時,院中僧等不論多少,盡出擔柴去(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不過此種制度原來由於倡導農禪,凡耕作摘茶等作務都以普請為之。後世普請只限於輕微勞動,如四月佛誕摘花、六月曬藏、曬薦、平時園中摘菜、溪邊搬柴以及節前寺舍掃除等,皆偶一為之而已。直到今天,始見恢復原來的精神,已有叢林以勞動為佛事之一的新制。
歲計
是叢林歲末的會計報告。在現存的唐代文獻中還有此種記載。如開成三年(838)十二月二十九日,日僧圓仁至揚州開元寺,記云:眾僧參集食堂,禮佛上床坐,有庫司典座僧於眾前,讀申歲內種種用途賬,令眾聞知(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歲計原行於歲末,由住持審查各種簿冊,但現在叢林的會計報告,多每月舉行一次,由住持召集禪堂班首、維那、客堂知客、僧值、庫房都監、監寺等,於丈室行之,稱為算賬(見《高旻寺丈室規約》)。
肅眾
即僧眾違犯清規的處分。古規,清眾中生事違規者由維那檢舉,抽下掛搭衣物,擯令出院,以安清眾。或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眾燒衣缽道具,遣逐從偏門出,以示恥辱(見《景德傳燈錄》卷六末附《禪門規式》)。後世遵此,對於三業不善不可共住的禪僧也以香板相責,並遷單擯出。在《清規》中還明定肅眾辦法,除刑名重罪例屬官廳處置外,若僧中自相干犯,都以清規律之,隨事懲戒,重則集眾捶擯,輕則罰錢、罰香、罰油,而榜示之。又擯出犯規者,還要將擯條實貼山門,鳴大鼓三通,以杖攻出(見《清規證義記》卷五)。
榜狀牌示
叢林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單、貼榜、書狀和牌示等。如住持宴請首座或遠來尊宿等茶湯,皆開列名單,由侍者報知,謂之知單。方丈、庫司招待大眾茶湯的請柬則用榜,首座請柬用狀。方丈請首座,榜貼於僧堂前東邊牌上,庫司請首座,榜貼於西邊牌上。首座請下頭首茶,狀貼於僧堂前下間板上。叢林從來最重茶禮,有謝茶不謝食之說。又叢林行政性的通知,用掛牌方式傳達,名為牌示。用掛牌地點隨各種行事而不同。如結夏、誦戒、請職、貼單、普佛等牌示,皆掛齋堂前;上堂、秉拂、祈請、禱雨,掛大殿前;起七、解七,掛禪堂前;升座、免禮等,掛內韋馱殿前(見《高旻寺規約》)。
鐘鼓法器
此為叢林號令所寄,鳴扣各有常度。凡禪堂坐參、佛殿誦念、食堂齋粥、升堂集眾、普請巡寮、入浴送亡等一切行事,都依鐘鼓等號令進行。如集眾上殿則僧堂鳴鐘,長老升堂則法堂擊鼓,報眾同赴。普請則開梆、催板,新住持入院則鐘鼓齊鳴。凡止靜、開靜、念誦、齋粥等行事,從朝到暮,鐘鼓交參,遂形成叢林一定的禮法。
清規的認識編輯
一提到“清規”二字,則有不少教外人士會誤解為電視、影片裡所演的“古佛青燈下”那種無情、苛刻、殘酷的清規戒律,教內也有一些人不敢提及清規戒律,他們總覺得出家人的生活本來就是非常孤寂、單調,再加上這種嚴緊、約束、呆板的製度,給人們帶來死氣沉沉,沒有一絲生機蓬勃的生命激情,那麼《百丈清規》到底是否為這樣的一部書籍呢?
無論古今中外,雖然有時代、國域、文化的差異,還是社會團體,或宗教集團的差異,但其中具有相同的哲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及“無規矩不能成方圓”。這一哲理是超越時空的,同樣,佛教作為世界宗教團體,僧人為“人天師表”,那麼亦應有其自身嚴緊的管理制度,這種管理方法表現於“六和”精神。換而言之,也就是對“戒律”的看重,一個團體興衰,就看法制實行的如何?人們對法律的重視如何?故國家對法律的強調,每個公民必須懂法、守法,否則成為法盲,什麼時候自己犯法了還一無所知,然而,佛陀制戒也是如此,佛弟子受戒之後要學戒,如經中說:“出家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可學經教。”又如《四分律比丘尼戒本》雲:“若比丘尼受具足戒後,不學戒者,犯不學無知罪。”可見佛教對法制的重視。
然《百丈清規》原是一部禪宗寺院的管理制度,現今佛教叢林所實行的製度,則是依佛戒和《百丈清規》及當地情況而製定的製度,“清規”的起源可追溯到佛陀時代,但那時沒有名文規定。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在中國的領土上生根發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中國佛教清規的製定,可以追溯到東晉時代的道安大師,他是根據當時佛教內部出現的一些問題(如:人對戒律的鬆弛等),及國家的政策而製定了《僧尼規範》和《法門清規》,但禪宗寺院完成建立清規,則是以百丈懷海禪師開始,並且對後來佛教叢林產生重大的影響。
百丈懷海禪師,處於唐朝中葉(唐玄宗至唐憲宗之間),當時的僧人大多無固定的住處,也就是所謂的“ 雲水僧 ”,他們一般依律寺而居。這樣,在說法行道方面有諸多的矛盾衝突,況且當時禪僧日益增多,龍蛇混雜,又無獨立的禪院,以此給寺院管理帶來諸多的不便和困難。其次,佛教在唐朝中葉以後,由於封建政權對佛教採取了相當多的限制措施。幾經風霜,損失慘重,寺院的土地和勞動力來源發生困難,僧侶面對著如何適應社會變動而生存下去的嚴峻問題。
又當時佛教很多宗派,如法相宗、天台宗等,由於貴族色彩濃厚,生活自理能力差,依附士大夫的布施,然而理論又復雜,所以不能適應社會形式的變化,因此一落千丈深淵,漸漸式微。禪宗因為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理論較為適合群眾,又不依靠豪華奢侈的殿堂、經像、法物,加上禪宗諸大師從不排斥生產勞動,甚至許多開山祖師都親自參加勞動,故禪門中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佳言流傳至今。因此,禪宗比其他宗較能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其他宗衰落而獨禪宗獲得發展的機會。但是,存在著新的問題,即是禪宗的實際生活、生產狀況與舊的戒律發生衝突,遵從戒律,是不允許出家僧侶從事生產農作物的,若違反則視為犯戒。
另一個問題:禪宗在唐發展以後,由於僧眾日增,集體生活如何約束?生產勞動如何組織?勞動成果怎樣分配?都是現實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舊的戒律與禪宗就產生矛盾衝突,障礙禪宗的發展,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懷海禪師清楚認識到禪宗面臨的這種形勢,決心實行改革,為禪宗發展掃除障緣,百丈禪師認為《瑜伽菩薩戒》和《瓔珞菩薩戒本》雖屬大乘,卻是佛陀根據印度情況而製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他根據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採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因此衍生了《百丈清規》。縱觀歷史,可知當時懷海禪師創宗立制的不易,從而更使我們認識到唐朝佛教雖盛行於世,但內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解決,這是不可否認的,當今我國佛教以形式上,雖不如唐朝時代,但也普及於群眾心靈。然而內部依然存在著諸多的新問題需要迅速解決。例如:寺院的法制沒有一個統一性的管理方法;出家僧侶的修養素質問題等等。
是的,回顧佛教的盛衰,在我國國土上起起落落,曾經也從荊棘叢生中走過,留下傷痕累累。但它堅強的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最終默默的在東土領域裡生了根。作為我們這一代新人,有責任維護與發展佛教。然而,我們是否維護正義,摧毀教內的不良作風,我們是否注意到腳下走過的每段路程,對佛教命運有影響。每當憶起百丈懷海禪師,心中充滿著愧疚、不安。作為世紀之交的青年僧人,我由衷地盼望:對當今佛教內部的一些問題要深思!深思!
農禪復興編輯
百丈清規,是禪宗叢林文化的縮影,如今一些寺院都把做經懺、焰口、水陸法會等佛事作為寺院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按照百丈清規把“ 農禪 ”做為寺院經濟收入的寺院很少,已經很少。如今在廣東清遠市禦金街少林禪院還可以看到“農禪”的情況

-----------------------------------------

國忌

[1114c29] 上賓日屆期。隔宿庫司報堂司。令行者覆住持兩序。報眾掛諷經牌。就法座上。安 御座。用黃紙寫 聖號牌位。嚴設香花燈燭几筵供養。至期鳴僧堂鐘。集眾候住持至上香上茶湯。維那舉楞嚴呪。諷誦畢。回向云(某州某寺住持傳法臣僧某。某月某日。恭遇某聖聖忌之辰。謹集合山僧眾。謹誦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神呪。稱揚聖號。所萃殊利資嚴聖駕。伏願神遊八極。想雲車風馬來。臨位證中天受玉殿瓊樓快樂。十方三世云云)。
--------------------
聖節。必先啟建金剛無量壽道場。一月日僧行不給假示敬也。啟建之先一日。堂司備榜。張于三門之右及上殿經單(式見後)俱用黃紙書。之。輪差僧簿依戒次。各書雙字名。維那先五日袖紙帶堂司行者。詣書記(寮通報書記出接。維那觸禮)一拜稟云(啟建聖節煩製疏語。如書記缺則書狀侍者代之。俱缺則用現成疏語。見後)書記製畢。具草先呈住持。親送堂司。觸禮一拜答先禮也。維那用黃紙書疏。帶行僕。捧盤袱爐燭香合。上方丈請住持僉疏。炷香觸禮一拜稟云(啟建聖節請和尚僉疏)僉訖。行者就覆住持。來早殿上啟建諷經。仍報諸寮掛諷經牌。燒香侍者覆住持。來早上堂至五更。住持行香回。再覆粥罷。上堂令客頭掛上堂牌。維那於僧堂。早粥遍食椎後。再鳴椎一下云(白大眾。粥罷聞鐘聲。各具威儀。詣大佛寶殿。啟建天壽聖節謹白)復鳴椎一下。往住持前問訊。從首座板起巡堂一匝。出外堂下間至上間。歸內堂中間。問訊而出。粥後少停。待大殿排香燭茶湯鐃鈸手爐俱辦。堂司行者報方丈客頭。先覆住持。次覆侍者。鳴方丈板三下鳴鼓。堂司行者預鳴眾寮前板三下。集眾坐堂。如尋常坐禪向內坐。鼓鳴則轉身向外坐。頭首先集堂外候鼓鳴。即入堂。首座後入就坐。西堂勤舊蒙堂諸寮並外堂坐。住持於鼓初鳴。出寢堂坐。侍者問訊東立。行者問訊西立。轉鼓侍者往法座左側立候眾集。頭首下床。聖僧前問訊領眾出堂。至法座前。列一行問訊歸西序立。大眾雁列于後。若不候頭首至。先自立定非法也。其行堂亦於鼓鳴時鳴板三下。參頭領眾行者。列庫堂前相對排立。候轉鼓。知事出則問訊隨其後。待西序歸位畢。亦列一行。座前問訊。上首居後。都寺引歸東序立定。眾行者列知事後。稍離遠立。侍侍者入請住持出。行者問訊。住持至法座前。行者趲近知事後立。冬月則眾去帽問訊。住持和南登座。侍者隨上法座。以香合蓋盛香捧上。住持拈香祝壽畢。侍者接香。以左手插爐中右手拈從香一炷。略問訊下座歸班。待住持斂衣趺坐。侍者先末班。引過座下。列一行問訊。燒香侍者引班歸位。次首座領班出。列座前問訊。大眾同問訊。知事轉班列座前問訊。行者隨問訊。西堂東堂出座下問訊。侍者登座。左手上香轉身提坐具問訊(謂之代眾請法)退立座側問答罷。陳白事意云(某月某日欽遇天壽聖節。某寺預於某月某日。啟建金剛無量壽道場。一月日逐日輪僧上殿。披閱金文。今辰開啟。住持臣僧某。陞于此座舉揚聖諦第一義。所集洪因端為祝延聖壽萬安者)說法竟。白云(下座。各具威儀詣大佛殿啟建天壽聖節。謹白)此日座下雖有官員。亦不得敘謝。蓋尊君也。鳴大鍾及僧堂前鐘。集眾列殿上向佛排立。住持上茶湯。上首知事遞上。燒香侍者就佛座前。下茶湯畢。住持歸位立定。行者鳴鈸維那轉身爐前。揖住持上香。燒香侍者捧香合。次東堂西堂出班上香(如有大方諸山住持偶至者。令侍者請。於兩序前上香)次兩序對出向佛問訊。上香畢。兩兩相朝轉身歸位。大眾同展三拜。兩序分班對立。住持就跪。知客跪進手爐。侍者跪進香合。維那白佛宣疏畢。知客跪接爐。住持收坐具。維那舉楞嚴呪。回向云。(諷誦祕章。所萃洪因。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金剛無量壽佛云云)眾散。每日堂司行者將輪差僧簿。須預先一日請住持頭首眾僧。各書雙字名僉押。量眾多少。依戒具寫差單。排定日分周而復始。仍列經目。對揭殿內柱上。至日各務嚴肅。鳴大鍾上殿。當次僧員須具威儀。香合禮佛歸位看經。庫司嚴設香燭。備點心。維那燒香點湯照拂。至晚鳴大鍾下殿。堂司行者直殿行者。常加伺候。毋令怠慢。如官員入山拈香。鳴鍾集眾。諷無量壽呪。舉藥師號畢。回向云(某處某官入山拜手拈香。僧眾諷誦祕章。所萃洪因。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金剛無量壽云云)節內遇三八日。佛殿念誦。至日齋罷。堂司行者覆住持兩序諸寮。掛念誦牌報眾。參前巡廊鳴板。集眾向佛排立。住持至鳴大板三下。次鳴大鐘。燒香歸位。維那出班。念誦云(皇風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為如上緣。念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十號訖回向云。上來念誦所集洪因。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金剛無量壽云云)鳴僧堂前鐘三下。大眾問訊而散。或住持赴郡縣都道場所歸時。鳴鐘集眾門迎詣方丈問訊。
T48n2025_001 勅修百丈清規 第1卷 | CBETA 漢文大藏經 - https://goo.gl/bhpiMg


點茶道的茶藝、茶禮、茶境與茶修| 名師專欄
弘tea茶道美學 2016年10月02日14:57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國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茶修四要素。茶書是茶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茶書中可以尋繹中國茶道演變的軌跡。
點茶源於煎茶,是對煎茶的革新。煎茶是在鍑(鐺、銚)中進行,待水二沸時下茶末,三沸時煎茶成。由此想到,既然以茶末入沸水(水沸後下茶)可行,那麼用沸水浸茶末(先置茶後加沸水)也應該可行,於是有了在茶盞衝點茶末的點茶。因用沸水點茶,水溫是漸低的,故而將茶碾磨成極細的茶粉(煎茶用碎茶末),又先將茶盞預熱(熁盞令熱)。煎茶的竹夾演化為茶筅,在茶中攪拌,但稱“擊拂”。為便於注水,發明了高肩長流的煮水器——湯瓶。
蘇廙《十六湯品》寫作湯禁忌、點茶注湯技要,陶谷《荈茗錄》有“生成盞”、“茶百戲”、“漏影春”條,故點茶約始於唐末五代。
北宋中叶,蔡襄著《茶录》,首次记录了点茶的器具和方法,斗茶的优劣标准等,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北宋末,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品质、茶器、烹试、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讨论相当切实。宋徽宗并非纸上谈兵,实是他本人的经验之谈。据蔡京的《保和殿曲宴记》和李邦彦《延福宫曲宴记》,徽宗曾亲自点茶赐予大臣,确是点茶高手。
南宋末,审安老人著《茶具图赞》,列十二茶器。明初,朱权著《茶谱》,对点茶道崇新改易。
(一)點茶道茶藝
據蔡襄《茶錄》、趙佶《大觀茶論》,茶藝程序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熁盞、點茶(調膏、擊拂)、酌茶、品茶等。
【备器】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风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崇尚建窑黑釉茶盏。
【择水】《大观茶论》“水”篇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汙,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洁为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取火】宋明取火同于唐人。
宋《十八学士图》局部
【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茶录·候汤》)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
“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大观茶论·水》)赵佶以水沸至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
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洗茶】“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茶录·炙茶》)用热水浸泡团茶,去其尘垢冷气,并刮去表面的油膏。
【炙茶】“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茶录·炙茶》)以微火将团茶炙干,当年新茶则不须炙烤。若是用散、末茶则直接碾、磨,不用洗、炙。
【碾茶】“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茶录·碾茶》)“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生铁者,淘炼槌磨所成,间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不戛。……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大观茶论·罗碾》)
【磨茶】用磨(碨、硙)将碾碎的茶或散茶磨成粉。“磨以青礞口为之,取其化痰去热故也。其他石则无益于茶。”(朱权《茶谱·茶磨》)
【羅茶】 “羅細則茶浮,粗則水浮。”(《茶錄·羅茶》)用羅篩去末。煎茶用茶末,點茶則用茶粉。“茶羅以絕細為佳。羅底用蜀東川鵝溪畫絹之密者,投湯中揉洗以冪之。”(《茶錄·茶羅》)“羅欲細而面緊,則絹不泥而常透。……羅必輕而平,不厭數,庶已細者不耗。惟再羅則入湯輕泛,粥面光凝,盡茶之色。”(《大觀茶論·羅碾》)
【熁盞】點茶前先熁盞,即用火烤盞或用沸水燙盞,盞冷則茶沫不浮。“點茶須熁盞令熱,盞冷則茶不浮。”(《茶錄·熁盞》)“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大觀茶論·盞》)
【點茶】抄茶入盞,執湯瓶注水。“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採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大觀茶論·盞》)“瓶宜金銀,小大之製,惟所裁給。注湯害利,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則注湯力緊而不散;嘴之未欲園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速有節,不滴瀝,則茶麵不破。”(《大觀茶論·瓶》)先註少許水調令均勻,謂之“調膏” 。繼之量茶受湯,邊注湯邊用茶筅“擊拂”。
点茶之时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茶汤在盏中以四至六分为宜,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茶录·点茶》)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麵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點。蓋用湯已故,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霧雲雖泛,水腳易生。妙於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麵根本立矣。
第二湯自茶麵注之,週回一線,急注急止,茶麵不動,擊拂既力,色澤漸開,珠璣磊落。
三湯多寡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周環旋复,表里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湯尚嗇,筅欲轉稍寬而勿速,其真精華彩,既已煥然,輕雲漸生。
五湯乃可稍縱,筅欲輕盈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然後結靄凝雪,茶色盡矣。
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然,則以筅著居緩繞拂動而已。
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湧,溢盞而起,週回凝而不動,謂之咬盞。”(《大觀茶論·點》)
“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大觀茶論·色》)
早期点茶,调膏、击拂均用茶匙(匕)。“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茶录·茶匙》)后期“击拂”,舍茶匙而用茶筅,“茶筅以著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瘠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如剑瘠,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茶录·炙茶》)“茶筅,截竹为之,广、赣制作最佳。长五寸许,匙茶入瓯,注汤筅之,候浪花浮成云头、雨脚乃止。”(朱权《茶谱·茶筅》)茶筅的发明更适应点茶、斗茶的需要,后来日本抹茶道中的茶筅即来源于中国点茶中所用的茶筅。
【酌茶】点茶一般是在茶盏里直接点,不加任何佐料,持盏饮用。若人多,也可在大茶瓯中点好茶,再分到茶盏里品饮。《大观茶论》“点”条所记就是在大茶瓯中点茶,“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用“杓”均分茶汤而饮。“杓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过一盏必归其余,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杓烦数,茶必冰矣。”(《大观茶论·杓》)杓的容量恰好为一盏茶的量,不多不少。这样舀一杓一盏茶,一次成功。杓比盏大,多余的茶汤要倒回茶瓯,杓比盏小,至少两次才舀好,这样反复多次,容易使茶瓯中的茶汤冷却。
【品茶】 “茶味主於甘滑。”(《茶錄·味》)“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 (《大觀茶論·味》)
“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間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其奪益甚,正當不用。”(《茶錄·香》)
宋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局部
(二)茶禮
“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日: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茶譜·序》)注重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且禮陳再三。
宋趙佶《聽琴圖》局部
(三)茶境
對環境的選擇,大致要求自然、幽雅、清靜。“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朱權《茶譜·序》)
明仇英摩宋人圖冊
(四)茶修
《消夏圖》元劉貫道
“至若茶之有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禀。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之。”“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大觀茶論·序》)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以朝廷職官命名茶具,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涵,而讚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之理。
木待制(砧椎)贊有“禀性剛直。”
金法槽(茶碾)贊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
石轉運(茶磨)贊有“抱堅質,懷直心。”
胡員外(茶瓢)贊有“周旋中規而不逾其間,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
羅樞密(茶羅)贊有“凡事不密則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揚之。”
宗從事(茶帚)贊有“孔門子弟,當灑掃應對。”
陶寶文(茶盞)贊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
湯提點(湯瓶)贊有“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
竺副帥(茶筅)贊有“子之清節,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多。”
明仇英摩宋人圖冊
朱权《茶谱》序曰:“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曰:“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賦予了茶以清、和、淡、潔、韻、靜的精神。
宋人夜宴圖
宋仕女讀經品茶圖
本文載於《問道:茶之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經作者本人授權轉發,本文點茶、茶湯圖片攝自於《弘益大學堂中華點茶道研修課》,古畫素材來自於網絡。
作者:丁以壽
弘益大學堂特邀中華茶文化講師,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農業大學茶業系教授,茶文化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講《茶道》 、《茶藝》、《茶史》、《茶席設計和茶會組織》等課程,主編和參編《中華茶史》、《中華茶文化》、《茶文化學》、《中華茶道》、《中國茶譜》等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著作。
點茶道的茶藝、茶禮、茶境與茶修| 名師專欄- 新茶網- www.xincha.com - https://goo.gl/Z13kCr


煎茶道的茶藝、茶禮、茶境與茶修| 名師專欄
弘tea茶道美學 2016年9月25日16:15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國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茶修四要素。茶書是茶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茶書中可以尋繹中國茶道演變的軌跡。
古典的煎茶道
煎茶源於煮茶,是從末茶的煮飲改進而來。在末茶煮飲的情況下,茶葉中的內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不需較長時間的煮熬。況茶葉經長時間的煮熬,其湯色、滋味、香氣都會受到影響而不佳。正因如此,對末茶煮飲加以改進,在水二沸時下茶末,三沸時茶便煎成,這樣煎煮時間較短,煎出來的茶湯色香味俱佳,於是演變形成了陸羽式的煎茶。
煎茶萌芽於晉,至中唐成熟。陸羽《茶經》的問世,標誌著中國茶道的誕生。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 “鴻漸之《論》”即陸羽《茶論》 ,《茶論》尚不完善,所以常伯熊曾對《茶論》“廣潤色之”。由於陸羽、常伯熊等人的努力,致使“茶道大行”。
陆羽之外,皎然、卢仝作茶歌,裴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推波助澜,致使煎茶道日益成熟。
煎茶道茶藝
根據陸羽《茶經》,茶藝程序有備器、擇水、取水、候湯、炙茶、碾羅、煎茶、酌茶、品茶等。
【備器】《茶經》“四之器”章記載了各種煎茶、飲茶的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各地茶具的優劣、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等。計有風爐、鍑、碾、羅、合、則、瓢、竹夾、鹺簋(含揭)、熟盂、碗、巾、具列等,另有統貯茶器的都籃。當時最負盛名的為越窯和邢窯茶甌,可代表當時南青北白兩大瓷系。
【擇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茶經·五之煮》)
【取火】“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茶經·五之煮》)
【候湯】“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茶經·五之煮》)
【炙茶】炙烤茶餅,一是進一步烘乾茶餅,以利於碾末;二是進一步消除殘存的青草氣,激發茶的香氣。
【碾羅】炙好的茶餅趁熱用紙袋裝好,隔紙用棰敲碎。紙袋既可免香氣散失,又防茶塊飛濺。繼之入碾碾成末,再用羅篩去細末,使碎末大小均勻。《茶經》雲,茶末以像米粒般大小為好。
【煎茶】鍑中水一沸時,加鹽調味。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備用。隨後用“則”量取適量的末茶當中心投下,並用“竹夾”環攪鍑中心。不消片刻,水濤翻滾,這時用先前舀出備用的水倒回茶鍑以止其沸騰,使其生成“華”。華就是茶湯表面所形成的沫、餑、花。薄的稱“沫”,厚的稱“餑”,細而輕的稱“花”,《茶經》形容茶湯之花像棗花漂浮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新生的浮萍,又像晴空中鱗狀浮雲;茶湯之沫,好像青苔浮在水邊,又似菊花落入杯中;茶湯之餑,白白的像積雪一般。
【酌茶】三沸茶成,首先要把沫上形似黑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為它的味道不正。最先舀出的稱“雋永”,而後依次舀出第一、第二、第三碗,茶味要次於“雋永”。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品茶】用匏瓢舀茶到碗中,趁熱飲用。這時重濁凝下,精英浮上。
煎茶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視情況可省略一些程序和器具。若用散、末茶,或是新制的餅茶,則只碾羅而不須炙烤。由於煎茶器具較多,普通人家也難以備齊,有時便進行簡化。如用鐺煎茶,則不需用交床。無論是用鍑還是鐺煎茶,都需要用瓢將茶湯舀到茶碗中。用銚煎茶,直接從銚中將茶湯斟入茶碗,可省去瓢舀。中唐以後,往往用鐺和銚代替鍑來煎茶。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以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五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松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蘲躋岩,引[纟亙]入洞”,飲茶活動可在松間石上,泉邊澗側,甚至山洞中。
“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內容的掛軸,開後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唐代茶道,對環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境中。或在道觀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掛條幅。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鍑的設計為:“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裴汶《茶述》記:“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陸羽《茶經》,裴汶《茶述》,高揚茶道的儉、清、和、中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注重對飲茶環境的選擇,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標誌著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九世紀初,茶聖陸羽、茶道之父皎然、茶道大師常伯熊相繼去世,但由他們創立的煎茶道卻深入社會,在中晚唐(九世紀)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風行天下。
本文載於《問道:茶之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經作者本人授權轉發,本文圖片攝自於《弘益大學堂中華煎茶道研修課》攝影:瑪歌
煎茶道的茶藝、茶禮、茶境與茶修| 名師專欄- 新茶網- www.xincha.com - https://goo.gl/x2ph9j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