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

2016-09-12採樟焗腦歷史 繪出客家人遷徙地圖 - 客家電視台 - https://goo.gl/wJscD3
採樟焗腦歷史 繪出客家人遷徙地圖
【曾宏智 高雄六龜】樹杞林文化館 - https://goo.gl/hHNHyB
台灣森林資源豐富,日治時期的樟腦開發產量,一度高達全世界的80%,1905年,日本為了拓展全台樟腦經濟,由北往南移到高雄六龜地區,設置了「台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並召募大量勞力到深山焗腦,當時許多在桃竹苗地區,生活艱困的客家人,也南下投入生產,不過這項產業隨著樟樹大量砍伐,合成樟腦問世,已經徹底從六龜消失。
今年80歲的鍾照明,示範過去開採樟樹的動作,手腳還是很靈活。
六龜居民 鍾照明:「 鏟成這樣子(碎片)拿去蒸籠蒸,樟腦油,這個就是樟腦油,這些樟樹片,10袋麻袋才可以做一桶的油,一桶那個時候,大概18公斤到20公斤而已。」
伐木業者 朱文通:「他們是在那邊蓋工寮,於是把那個工寮附近的樟腦,把油榨掉,榨出來的油,百姓是一種用人工的搬運,用腳踏車帶到市面來。 」
「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是人類發明第一種合成塑料,「賽璐珞」的基本原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陸諸國為了提高戰力,從日本進口大量樟腦,製作無煙火藥,到了1916年,從日本外銷出去的樟腦製品,已接近1千萬公斤,其中有8成來自台灣。
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林文智:「 1870年左右的時候,科學家發現說,它可以做一種無煙火藥,那當然那個時候就變成,它是軍事一個很重要的來源用料,那另外一個就是說,它可以做成早期的我們說,人類第一次合成的塑膠,我們稱為賽璐珞。」
樟腦是重要工業原料,又具備戰略用途,日本在治台時期,看好樟樹帶來的經濟價值,在全台各地廣設「樟腦督察出張所」,召募焗腦工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2歲的鍾照明,跟隨家人,從新竹一路南下到六龜落腳,自小和父兄上山焗腦的經驗,讓他見證一段,殖民時期的經濟發展。
六龜居民 鍾照明:「我們來到那邊的時候,我才2、3歲,人家用菜(竹)籃挑到這邊,我們又沒有從外面來,我從那裡一直遷移過來,做到我8歲,做到8歲還是日本時代,我才從那個地方(樟山)出來,六龜讀一年級。」
文史工作者 吳憶萍:「這邊的移民客,大概都是桃園、新竹,苗栗這三個地區,那聽說,因為伐木就是需要有經驗,所以伐木的老闆就從北部,我剛講的那幾個地方,開始去找他的伐木工人,然後一路帶下來,到六龜來討生活。」
大批勞動力投入焗腦的產業,為日本帝國帶來豐厚收入,但在20世紀初期,瘧疾普遍流行,一旦染上性命難保,當時有許多工人因為害怕染病,最後還出現毀約逃回家鄉的情形
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林文智:「 1900年左右,甲仙那邊就也發生了說,非常嚴重的瘧疾的疾病,那陣子非常的嚴重,那時稱日本為內地人,內地人的日本人來這邊採樟腦,大概70幾個人裡面,就有一半死亡,從新竹州來的一些腦丁、腦長,因為有簽約他們,必須在這邊依合約規定採腦,但是因為瘧疾太嚴重了,所以大概有1500多人,就毀約就逃走了。」
樹高3公尺,以橢圓葉片對生方式成長,這種綠葉喬木,是原產南美洲的金雞納樹,日本政府為了解決瘧疾,對焗腦經濟的影響,決定在1926年透過京都帝國大學,在六龜扇平山區,大面積種植金雞納樹,並提煉出「奎寧」治療瘧疾,同時也因應,南中國和南洋戰場需求,提供解藥給官兵治療,今年83歲的潘莊錦屏,當年也參與了金雞納樹的製藥。
六龜居民 潘莊錦屏:「 搥打金雞納樹的皮,把它搥打下來,(搥打下來有很難搥打嗎?),不會很容易搥打下來。」
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林文智:「六龜有很多的瘧疾,是很嚴重的疾病,那時候我們會取(金雞納)樹的樹皮,來萃取『奎寧』,那這個奎寧,就可以治好瘧疾這個疾病,所以那個時候,京都帝國大學在這邊,大概有8萬4千公項的林地,是來專門做這方面,森林相關的研究,當然最主要的是樟腦(樹)跟金雞納樹。」
1916年至1924年間,日本人在台灣進行樟樹的「每木調查」,記錄全島樟樹有180萬棵,然而歷經30年的大量砍伐,有「樟腦王國」之稱的台灣,最後也不敵樟樹量銳減,以及合成樟腦發展,讓「焗腦」這個名詞成為六龜的歷史記憶。


從「開山撫番」到「理蕃」:樟腦產業與隘勇線的演變 @ 文化‧資產‧八里坌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UgK5yl
在臺灣的歷史過程中,當權者不惜耗費鉅資與人力,積極於山地的開發與原住民統治,並不單純只是要將化外之地、化外之民納歸治下。所謂開發山地,背後的驅動力,正是山地豐富的資源:木材、煤礦、貴重金屬、石礦,更重要的是綠色金礦:樟腦。直到1910年代,官方治權仍無法有效及於全臺,廣褒而險峻的山岳地帶,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他們驍勇善戰、不服官威,因此,清、日政府均視原住民族為開發山地的「障礙」,是必須處理的棘手問題。
樟腦產業在臺灣,早自1720年代就有生產記錄。十九世紀後半葉,因樟腦應用於製造賽璐珞及生產軍需品無煙火藥等等工業用途與日俱增,使得樟腦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又因提煉樟腦的原料樟樹,僅集中生長在世界上少數地區,而臺灣正是其中最主要也最多量的產地。
清代「開山撫番」與日本時代的「理蕃」,二者雖然在執行上有所差異,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原住民統治政策:為了確保產業利益,官方不惜動用國家資本與武力,分別動用強硬武力與懷柔措施,恩威並濟的兩手策略,來對付以泰雅族為主的原住民族。
本文以清末到日治時代官方在北、桃、竹山區的經略,回顧以隘勇線為核心的理蕃設施與樟腦產業的相互關係,以呈現那段隱沒在白色樟腦芳香背後的血腥內戰衝突的歷史過程。
圖 1 水氣蒸騰的山區腦寮,1920年
引自:國立臺灣博物館 館藏。
清廷的「開山撫番」與官隘
隘勇制度出現在臺灣,是起源自清代中國官府對於邊疆難治之地的兩種措施:屯丁與隘防,最初用意為在官府勢力不及之處,由平埔族原住民與地方豪紳勢力自行處理與原住民的關係。
1869年,第一種人工合成材料、塑膠的前身:賽璐珞問世,其主要原料樟腦遂一躍而為世界性的重要工業原料,外商競相向臺灣收購樟腦,使得製腦成為一門獲利豐厚的生意,吸引為數眾多的腦丁到接近山地的「番界」搭寮引水,從事伐樟熬腦的工作。腦業也是墾業的序曲,跟隨著腦丁足跡而進入山區闢地耕作的墾戶們,侵擾了原住民領域,竊奪物品、欺辱婦孺時有所聞,而不堪其擾的原住民族則報以出草,漢人則血腥地以殺番賞、食番肉回應,原漢之間的摩擦與衝突愈演愈烈,官方終於被迫介入。
官方保護製腦業的方法,包括派遣軍隊勦討原住民、核准或補助地方仕紳豪傑建立隘制,招募隘丁、隘勇,建立隘寮防線以長期保護腦丁與番界居民。「隘勇」一詞,「隘」指關隘、「勇」指守備的壯丁,[1]一般認為隘勇制度起源自中國西疆為防範苗傜所設立的隘砦之制首先出現私設的民隘,再轉變為官隘。[2]亦有一說指防隘制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土牛」、「紅線」,但從制度的設立而言,可溯源自福康安於1788(乾隆53)年設立屯丁以鞏固原漢接壤地帶的安全。[3]
1884年無煙火藥發明,樟腦更進一步成為天然壟斷性的軍需原料,更顯其重要性。著眼於其巨大利益,官府於1881至1890年間第二度實施樟腦專賣,1885(光緒11)年劉銘傳擔任巡撫,即計畫開墾全島人跡未至之地,必須根本地除去內顧之憂:原住民問題。此時「開山撫番」的政策目標是官府與番社互不侵犯,但官府並沒有真正統治番社的實力,其方針為先示之以武威而壓伏之、後對於討平者予以綏撫。
 1.建隘勇制、施以威壓
首先推動「威壓」的「官隘」。1886(光緒12)年劉銘傳之孫劉朝祐統督隘勇1千5百人駐紮大溪,隨即入侵盛產樟腦的番地,佔領枕頭山 到角板山社一帶,當時原住民曾因恐其勢而遁竄。軍事行動的同時,派出通事到各蕃社,曉諭頭目並誘勸其歸附,歸附者贈以物品並殷勤款待,故角板山社、大豹社、東眼社悉數歸降,官方遂於屈尺、東眼溪、經過合脗社到枕頭山 布設新隘勇線,任命鄭有勤為隘勇統領,本部設於大嵙崁街林維源邸宅,即今日大溪國小 、大溪鎮立運動場一帶。[4]
圖 2 1878年「全臺前後山輿圖」所標註之隘寮位置
來源:1878《臺灣前後山輿圖》,廣東省富文齋摹刻。
 同年冬季,竹頭角社、角板山社叛命騷擾,劉朝祐遂率領1千1百餘名官兵討伐之,二社承諾許和。翌年(1887)秋季大豹社反抗,劉朝祐又率1千餘人從屈尺、成福庄兩路進攻。然而原住民恐土地全數遭佔有,持續地爆發襲擊腦業及墾業的事件。劉銘傳乃自澎湖徵調總兵吳宏祿,編成親兵及隘勇合計23營(1營5百人),於1887(光緒13)年向驍勇善戰的奎輝社,及後山的卡奧灣社、比亞干社發動討伐戰爭,從大溪兵分三路,吳宏祿領中營攻竹頭角到奎輝社,鄭有勤領右營攻比亞干社,張宅珍領左營攻卡奧灣社,以砲隊為前驅、步兵隨之推進,舊曆九、十兩月各地作戰並突入其社,並將隘線延長至竹頭角社、奎輝社一帶,並與新竹的五指山 隘線相連接。因原住民大舉抵抗、加以山區地形險峻、瘴癘疾病橫行,官弁兵勇死亡傷病者竟達半數以上,雙方相持4個月,協議撤兵。[5]其後二年間蕃情趨於靜穩,製腦及墾拓事業次第勃興,阿姆坪 、角板山一帶竟聚集了約2千5百名腦丁與墾民。[6]
在官隘的組織編制方面,隘勇10人為棚,置棚長1人指揮,10棚為1哨,設置哨長1人指揮,5哨為1營,設營長1人指揮,數營設置統領1人指揮,統領直屬巡撫。[7]其指揮系統、隊伍編成,實與正規軍事部署無異,隘勇由駐臺綠營的汛兵,以及各地「屯番」:熟番番丁補充。[8]事實上,隘勇是使用先進槍枝火砲的部隊,其駐紮法分為中、前、左、右,合脗社經馬武督至五指山 為左營,屈尺至合脗社稱為右營,此之間隔18町至30町(約2~3.2公里)設置碉堡,碉堡即為隘寮,碉堡視區位之險要所而區分為上、中、下三種,上要碉堡置棚長1人、隘勇8人、炊夫1人;中要碉堡置棚長1人、隘勇5人、炊夫1人,下要碉堡置棚長1人、隘勇3人、炊夫1人。[9]哨與營之間相互聯絡,警邏查察、守防相助。
圖 3 「馬武督大山圖」,曾參與光緒18年討伐作戰的游擊黃德森所繪,1894年
來源: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編,1931《臺灣史料集成》。臺南:臺日社臺南支局,無頁碼。
 2.設撫墾局、施以撫卹
為了「撫育」原住民及開拓番界土地,1885(光緒11)年首先設立屈尺撫墾局,次年(1886)於大溪設立撫墾總局,下置屈尺、三角湧、五指山 3個分局。總局編制有總辦(局長、局務總理)1人、會辦(副局長、局長輔佐)1人,支應(財務管理)1人、書辦(掌理文書相關)1人、局丁(從事雜役)6人,並雇用蕃語通事10人至各部落,給予物品以誘其歸附。歸附的原住民給予小旗,稱為「化番旗」,出山之際必須攜帶,否則得予以射殺。
蕃社「歸附」或「歸順」就等於投降官府,歸附的證明則是以部落孩童為人質,女童委由通事教授女工,男童就讀大溪上街(今大溪鎮中央路)1888年設立的番學堂、或臺北艋舺的番學堂讀書習字,對歸附的原住民給予衣褲並令其辮髮。原住民與漢人共同從事開墾者,給予大社頭目每月5至4圓、小社頭目4至3圓,給予番丁番婦每月3斗米、番童番女每月1斗5升米。又興建忠魂堂等廟宇來祭祀戰死的原民勇士,官方希望這些措施能「啟發其頑迷之心性、脫離其兇暴之風俗」。
官方又獎勵製腦、開墾事業,借貸保護金給缺乏資本的人民,開墾後以其收穫的十分之二徵收,稱為「番租公田」以充當原住民的教育費用。當時蕃地相關從業者曾多達1萬人。
正當撫墾局與隘勇制略見成效之時,因劉銘傳去職,而致使包含隘制在內的開山撫番施政遂漸廢弛。[10]1891(光緒17)年劭有濂繼任巡撫,採取退縮主義、諸般行政緊縮。同年馬速社原住民反抗官府,隘勇開赴討伐,卻遭原住民大敗,槍枝彈藥多遭掠奪。當時隘勇統領曾貼出布告,獎勵殺戮馬速社原住民者,為了求賞,竟釀成馬速社大屠殺,老幼亦難倖免,遂引發原住民族憤怒,各社結成同盟大舉反抗1892(光緒18)年十一月林朝棟率領18營部隊,兵分五路從竹頭角、水流東、屈尺、三角湧、咸菜硼進攻,但隘勇戰死者高於原住民數倍之多,相持不下,勝敗未決,乃與原住民媾和後以撤兵收場。
1894(光緒20)年甲午戰敗,臺灣割讓改隸日本,蕃界警備遂全數遭到放棄。
日本殖民政府的「理蕃」設施
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既有研究指出日本的原住民統治政策偏重在「殖產興業」,原住民族並不適用「殖民地法」被排除在法治之外。[11]1896年再制訂行政法令[12],將原住民居住的山岳地帶劃為不實行日本帝國法律的特別行政區「蕃地」
1895至1902年間,臺灣總督府以樟腦產業為核心,曾嘗試仿效前清撫墾局官制,隨後又曾嘗試以警察機關、產業機關、專賣機關分別主管蕃人、蕃地及樟腦事務,但始終無法有效地統治蕃地及原住民。[13]
1903年起,蕃地與原住民事務統一由警察主管,實質上則建置「隘勇線」與「駐在所」兩種不同的蕃地基層警察機關,企圖達到完全掌控蕃地並有效統治原住民的目的。在不受法治的特別行政區「蕃地」,警察是日本帝國權力的執行者,負有行政、產業、原住民教育、經濟、衛生醫療上的多重任務。
圖 4 日治初期宜蘭武荖坑隘勇線猴椅分遣所的警察與隘勇,1904年以後
來源:伊能嘉矩(輯),《臺灣風俗寫真一括》(臺灣大學收藏)。
 1.因樟腦事業而沿用、摸索與調整隘勇制
1895(明治28)年割讓之後隘線大多廢棄,僅存臺中方面的官隘,及三角湧、苗栗地區之少數民隘等。[14]臺灣總督府治臺後,認為隘防制有存續必要,遂沿用之。1896(明治29)年9月起以補助經費、提供槍枝彈藥維持民隘運作,令其防備原住民,保護製腦事業,[15]1897(明治30)年12月起擴大「補助隘勇制」,其費用由警察費支出1899(明治32)年6月新設樟腦局,7月起羅東樟腦局開始雇用「樟腦局壯丁」自辦隘勇線,翌年以樟腦局預算追加方式,在臺北縣三角湧、景尾,臺中縣南庄、東勢角、罩蘭、銃櫃庄成立官隘。[16]
1900(明治33)年4月9日,『隘勇傭使規程』[17]制訂,標示著日本政府正式將沿襲自清代的隘勇制度法制化1902(明治35)年7月6日因製腦利益糾紛而爆發「南庄抗日事件」後,「補助隘勇制」遂遭廢除,隘勇線全部轉移由官廳經營。[18]
此時期的隘勇線,主要功用在保護製腦事業,由於各地自然條件、歷史背景與原住民情勢的差異,當時的隘制與隘勇線呈現紛亂雜沓、各自為政的狀況,經營方式則由官方監督並補助民辦隘勇,逐漸轉變為全面由官方主辦。
圖 5 隘勇線上的大樟樹,1907年7月
說明:中央為侍從武官白井、左為警視總長大島、右為深坑廳長丹野。引自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蕃務課,《臺灣蕃族與隘勇線》(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08),無頁碼。
圖 6 隘勇線內的製腦地殘存的樟樹頭(新竹縣尖石鄉大混山 稜線下方)
攝影:林一宏,2004。
 2.隘勇線的警察化、專勤化、科技化
1903(明治36)年4月4日,臺灣總督府將「蕃人蕃地事務」劃歸警察本署及各廳警務課主管,廣大而尚未臣服的臺灣山地遂成為警察的禁臠,而納歸警察本署統一掌理的隘勇線,則不再僅是消極防堵原住民的阻絕設施,更進而配備強大火力與高科技指揮通信設備,成為切斷原住民族彼此往來聯繫的利器。翌年(1904)8月起臺灣總督府制訂『隘勇線設置規程』[19]、『蕃地警察職務規程』[20]等等一連串法規,讓隘勇線成為警察化、專勤化的防衛設施。
就空間的層面而言,隘勇線不是字面上的一條「線」,而是一個帶狀的準軍事防禦線。以設置在山嶺水際等天然界線的「隘路」為主體,隘路上間隔一定距離設置隘寮,派隘勇日夜駐守,每2至4處隘寮由巡查駐守的「分遣所」指揮,各分遣所則由有警部或警部補駐守的「監督所」指揮,輔以掩堡、木柵、通電鐵絲網、探照燈、地雷等現代科技以防禦原住民、阻絕蕃地與平地。
隘勇線的配置地點大多在山脈稜線之上,控領制高點、或沿主要河川溪流岸邊,佈設防線與交通路,憑藉自然山水界線以阻斷原住民部落間的聯繫,並以優勢火力瞰制部落,達到制壓之目的。隘勇線多沿山稜起伏,且大多遠離部落,其隘路陡峭處會有階梯。筆者現場調查發現隘路大多位於「軍事稜線」上,略微偏離稜頂,以對敵方掩蔽來保護通行者的安全。
圖 7 隘勇線上陡峭地帶特有的複線與「電光型」之字坡隘路
來源: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記念臺灣寫真帖》(臺北:編者,1915),無頁碼。
從實質建設來看,隘勇線乃是由中高階警察官指揮警戒隊與工程隊,在預定山區逐步搜索前進,一面警戒,一面伐除植被、開闢道路、架設通電鐵條網、建造隘寮等。隘勇線以隘路為骨幹,在山稜上覓地闢建監督所、分遣所、隘寮等據點,配置警部至隘勇等各級警察,並架設有線電話為主要通信設備,逐級指揮、層層節制,配合掩堡、鐵條網、地雷等副防禦設施,密集地組構成線型、據點化、層級化,且類似軍隊組織之防衛線。急造而成的寮舍建築物與副防禦等設施,大多使用闢建隘路時取得的木、竹、土、石、草、藤等建材,是應急、粗糙、非專業的臨時性建築物,也因為就地取材之便,建材未經養護而耐久性不佳。
『隘勇線設置規程』發布後,北部、中部各廳所轄蕃地陸續在警察指揮下延長隘勇線,據統計,1903~1912年(明治36至大正元年)之間共有52次的隘勇線新設與撤廢的行動。[21]此時隘勇線變動頻繁,有效使用期間短促,隨著新建隘勇線向深山推進完成後,位於後方線內的舊線隨即撤廢。
以隘勇線為界,區分受到官方保護的「線內」(非蕃界)與未歸順原住民領域的「線外」(蕃界),原住民領域被一再延伸的隘勇線逐步蠶食,新設的隘勇線所圈圍保護下的區域,通常也是樟樹生長茂密的區域,在隘勇線上警察隘勇的日夜守望下,取得專賣局特許的製腦業者們大量地伐樟熬腦,山區隨處可見竹、木、芒草搭建的腦寮,日夜不斷地冒著火光、蒸汽瀰漫,挑夫們肩挑著沈重的腦砂簍與腦油桶下山,與背著子彈、煤油、米糧上山補給的勞役人夫行列,在陡峻狹窄的隘路上擦身而過。
圖 8 運送腦砂及腦油下山的漢人挑夫行列
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館藏。
圖 9 隘勇線上運送補給品的漢人挑夫行列
來源: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理蕃概要》,無頁碼。
 3.從防衛線到攻擊發起線
1884年法國人維埃利(Paul Vieille)將硝化纖維與酒精、乙醚混合,加入適量樟腦為穩定劑,成為膠狀物,壓成片狀、切條、乾燥硬化後,製造出穩定的無煙火藥,作為彈丸的推進藥。無煙火藥可以提高彈頭的初速、平直彈道,將彈頭推送的更遠,更能大幅提高射速。推進藥的改良促成了小口徑武器的革命性發展,例如步槍便從0.577吋(14.6mm)至11mm口徑的黑火藥子彈改良為0.38至0.3吋(9.65至7.62mm)的無煙火藥子彈,因彈藥體積與重量得以減輕,相對地單兵可攜帶的彈藥數量增加,武器的性能與殺傷力大幅提昇,致使戰爭更加血腥慘烈。
1900年代歐陸各國競相充實軍備,臺灣樟腦的出口量也創新高,1900至1907年間樟腦專賣利益占臺灣總督府年度總歲入平均在15.5%上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陸各國向日本(含臺灣)購買大量樟腦以充實軍需,1910至1916年間,日本每年樟腦製品出口量均達9百萬至1千萬公斤之間,佔世界總產值的70%,其中產自臺灣的便佔了其中80%以上。
因樟腦的鉅額利益,驅使日本殖民政府推動更積極主動的理蕃政策。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於1906(明治39)年上任後,宣示推動理蕃的「五年計畫」,於1909(明治42)年10月25日成立特設機關「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總攬理蕃事務,並動用特別預算「理蕃費」以支付龐大的作戰開銷。
相對地原住民之反抗行動亦最為激烈,於闢建隘勇線時屢屢爆發武裝衝突,雙方大小戰役不斷,一直到1914(大正3)年8月19日,佐久間總督完成對太魯閣族作戰[22]返抵臺北並宣告「平定」太魯閣原住民為止。此階段是隘勇線在運作上最積極的時期。
圖 10 1909年巴陵山頂日警對原住民部落之砲擊準備
來源:遠藤寬哉,《臺灣蕃地寫真帖》(台北:遠藤寫真館,1912),無頁碼。
 自1907(明治40)年5月5日至8月9日,桃園廳與深坑廳的警察發動以枕頭山 血戰聞名的「對大嵙崁前山蕃作戰及插天山隘勇線前進」[23]後,官方首度打通烏來到角板山的北桃橫斷通道。隨即於1910年5月至10月間,由宜蘭廳、桃園廳與陸軍支援部隊發動「卡奧灣方面隘勇線前進」[24],慘烈戰役後,官方串連了蘭陽溪上游到大漢溪上游的桃宜橫斷通道,逐步地壓縮泰雅族人的生存空間。1911年,官方將隘勇線前進的目標鎖定在標高1913公尺、位處桃竹交界地帶、可瞰制附近大小數十部落的李崠山。
關於李崠山附近地區所發生的戰役,包括1911年「李崠山方面隘勇線前進」、1912年「馬里闊丸方面隘勇線前進」、1913年「對基那吉方面作戰」等,其過程與其影響,諸多文獻已有詳細描述與評析,[25]本文不再贅述,然而歷時3年的李崠山戰役,其影響層面不僅止於屈服了強悍勇猛的泰雅族馬里光群與基那吉群族人,在空間上更一舉將大漢溪流域上游的廣大區域全部納入官廳的有效統治範圍,原本「線外」大規模的樟樹林也成為「線內」安全的樟腦產地,隘勇線也得以從桃園後山穿越新竹後山,與苗栗大湖方面聯成一氣。因為成功地阻斷了新竹泰雅族人與臺中賽德克族人與花蓮太魯閣族人的聯繫,次年(1914)的對太魯閣方面作戰才得以擊潰孤立無援的太魯閣族人而順利收場。
如前所述,隘勇線的功能在「五年計畫」時期產生結構性的變化。1909年以前建置的隘勇線以圈圍樟腦林地、保護樟腦事業為主要任務,目標在「土地」,以圍堵、防禦原住民為次要任務;而理蕃「五年計畫」期間發動血腥戰爭後建置完成的李崠山附近隘勇線,是以武力攻擊並屈服原住民為任務,目標在「人」,採用佔領制高點、切割原住民土地、阻絕各族群之聯繫等戰術。
圖 11 從南方基那吉群領域北眺李崠山(中央最高點)
攝影:林一宏,1990。
圖 12 李崠山最高地的新竹縣定古蹟尖石Tapong古堡現況,原李崠山隘勇監督所
攝影:林一宏,2004。
 4.隘勇線的轉型:改制警備線
相對於隘勇線的「威壓警備」特性,另一種理蕃機關「駐在所」則被賦予「懷柔化育」任務,二者明確分工、雙軌並進。自1907年『蕃地警察勤務規程』即明確規範蕃務官吏駐在所「綏撫與實查」的機能,隨後陸續建置在隘勇線內呈點狀散佈於主要部落中的駐在所,肩負原住民的管理、綏撫、教育、衛生醫療,及以樟腦業管理為首要的山地物產拓殖之任務,偏向行政的、「撫育」的功能。
李崠山戰役結束後,此地隘勇線的警備攻防任務亦告達成,迄1914年宣告平定太魯閣族後,局勢不再如先前數年般嚴峻,故於1915(大正4)年5月展開大規模的隘勇線裁撤重整,據點總數由1913年12月時的421處,遽降為120處。[26]
佐久間總督於1915年去職,臺灣總督府調整理蕃機關體系,原特設機關蕃務本署被體制內的警察本署取代,相關經費亦由特別預算「理蕃費」回歸年度預算「警察費」支應。1916(大正5)年9月起,隘勇線一律改稱為「警備線」,監督所改制為「警戒所」,分遣所名稱則不變。[27]
 5.隘勇線的消失:由駐在所取而代之
因第一次大戰後的世界經濟不景氣,使樟腦產業頓挫,另自1900年代德國人發明以松節油合成樟腦的技術後,臺灣的天然樟腦在1930年代受到德美法等國的人造樟腦的強力競爭,更使產量獲利逐年萎縮。
圖 13 日治時期樟腦專賣佔臺灣歲入之比例統計圖
說明:樟腦專賣於1900年至1910年間大約佔歲入的15~20%是獲利最佳之時,其餘平均約佔10%,呈現逐年遞減態勢。林一宏製表。
 隘勇線與駐在所兩種理蕃機關,一威壓、一懷柔,二者曾於1910至1920年代同時存在,然而逐漸地隘勇線機關數量日減、駐在所數量漸增,最後隘勇線系統的機關在1924(大正13)年全數改制為駐在所,且原屬隘勇線機關的改制駐在所又於1930(昭和5)年全數裁撤,可知隘勇線系統被駐在所系統取代。[28]
從任務的角度來看,佈設於山頭險要、稜線水際的隘勇線,是圍堵、切割未降服的原住民的防衛線,也是日本官廳力量從平地深入蕃地的動線,深入並切割泰雅族原住民的獵場、耕地與呈點狀分佈於山腰的部落,阻斷各群、各部落的聯繫,並以優勢武力防衛截堵或發動戰爭,據以瓦解原住民組織性的對抗。但因山勢險峻,隘路大半崎嶇難行,深山運補困難,就地取材急造而成的寮舍、隘路與設施的養護維持亦不容易。
官廳以隘勇線達成控領山地的初期目標後,開始興建沿著溪谷山腰繞行,貫穿山地諸部落的警備道路,並於1921(大正10)年起進行駐在所自「集團化據點式」改良,兼具行政管理、教育、以腦業為主的產業經濟、衛生醫療等功能,也吸納了警備線(隘勇線)的警備任務。而警備線因任務被駐在所取代,多數據點偏遠且遠離部落,不利於「教化撫育」工作,故改制為駐在所後,在短時間內隨即被裁撤而消失殆盡。
警備道路兼具交通與防備的雙重機能,取代了山稜隘勇線,成為進出山地的交通要道,也讓道路沿線的駐在所成為類似隘勇線上據點般的連鎖監視體系,在1926年以後成為唯一的蕃地統治機關,並一直延續到1945年大戰結束後政權移交中華民國政府,被改制為山地派出所為止。[29]
結  語
回顧清、日政權從「開山撫番」到「理蕃」的臺灣山地統治歷程,可知樟腦產業的鉅利是積極於山地治理的重要誘因。一連串官方之山地統治機關的興革變遷,確實反映了當權者的山地統治政策是以產業開發為基本思維、以獲取利益為終極目標。檢視官方行使公權力建置隘勇線,並應用於山地的過程,來對照樟腦產業的興衰起落,可知二者是一體兩面、互為因果的關係。
更嚴肅的問題是,誰能從中獲得利益?是投資的財閥,是收稅的政府官廳,還是從事製腦的腦丁?當然不會是被「威壓」、被「化育」的原住民族。歷代當權者為了樟腦事業,不惜動用正規軍隊、警察部隊等,以武力壓制原住民族,讓公權力淪為財閥的保鏢與打手。
以砍伐樟樹來煉製樟腦這類的高度消耗自然資源的產業,終究會有油盡燈枯的一天,例如腦業,1880年代起因世界性需求殷切,促使清朝官府積極從事開山撫番;日本時代粗製樟腦產量與其獲利於1908年達到最高峰,同樣地因隘勇線前進戰事而死傷的日本警察與原住民人數也達到最高峰。1920年代起天然樟腦即面臨廉價人造樟腦的競爭,1960年代因石油化學工業日漸發達、樟腦及賽璐珞製品幾乎完全被塑膠所取代而走入歷史。
樟腦產業是幾近消失了。然而歷代當權者以強勢公權力確保樟腦利益而衍生的大量環境、生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類問題,例如對血腥戰爭中喪失的生命、族群的誤解與對立、對原住民文化及營生行為的衝擊、山地的生態與環境變動等等,不僅難以估算其後續效應,且遺留下來的問題,至今仍由臺灣的各族群、各階層所共同承擔。殷鑑不遠,當前政府擬定並推動特定產業開發政策時,不可不慎思慎行。
-------------------------------------------
台灣氣候溫和,適合樟樹的生長,早在1629年(清崇禎二年)西班牙人入侵台灣後發現台灣樟樹極多,就由唐山(中國大陸)募集工人(以漳州客家人為主),到台灣從事砍伐樟樹焗腦工作。1885年(光緒十二年)巡撫劉銘傳聊解醫藥等的主要原料裏,樟腦原料十分缺乏,故設腦務局積極採伐樟樹焗腦,焗腦業就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後,鼓勵人民焗腦,並實行徵收腦稅,他是以每個爐灶為單位來計算徵稅。當時從事製腦的負責人稱腦長、伐樟樹焗腦的工人叫「腦丁」,在那時代樟腦油是台灣很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因為樟腦油是火藥必備的原料。腦丁」是不用當兵的,腦丁有腦丁牌,腦丁牌的功能很多,腦丁牌對乘交通車輛或領取補給品,有優先權或優待等作用。當時焗腦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那個時候峨眉、北埔以及台灣許多地區,到處都可見到腦寮。而自從樟腦被其他化學物品取代後,焗腦這個行業就沒落了。 
樟腦油有強力抗菌、消腫、拔毒、養肉之功效,對外創傷、蚊蟲咬傷、皮膚騷癢、香港腳、富貴手、燙傷、火傷等更有獨到的效果
天然樟腦是製造安比西林(一種抗生素)的原料,在國際市場上身價非凡,安比西林是一種半合成的青黴素,要製造它,需要六安基盤林西林酸及左旋苯氰基乙酸兩種物質的合成,左旋苯氰基乙酸必須由無旋光性苯基乙酸中分割而來,這時就需要樟腦硫酸來分割,樟腦硫酸必須從天然樟腦中才能提煉出來,現今台灣製藥所需的樟腦幾乎都從大陸進口。 
近年因受化學樟腦油大量進口的打擊,致使正牌樟腦業者相繼停工關廠,在新竹縣只剩下峨眉富興阿良頭樟腦寮一家生產天然樟腦油。因為這種產業在別的地方已不多見,於是最近幾年好奇的觀光客,一車又一車的來參觀,這處「阿良頭」樟腦寮已成為峨眉很重要的觀光景點。
阿良頭樟腦寮除生產樟腦由外,也生產樟腦膏,樟腦砂(樟腦油的結晶,只有香樟才能提煉出來)等產品.。樟腦油現在很多人用來參水拖拭地板,不但可以防蟲,滿室生香感覺很清爽。不過蠶豆症患者對樟腦油會產生過敏,要加以留意。
焗腦的過程,首先是將樟樹削成小樹片,把樟樹片放入炊桶中,一炊桶約可裝一千斤樟樹片,經七八個小時的蒸焗,可以提煉十二斤左右的樟腦油。焗過的樟樹皮堆置一旁,做為燃料或肥料之用。
北埔峨眉寶山文化普查工作坊    人文觀察與田野紀錄
最後的樟腦寮 @ 橫山論壇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TGBoqL
--------------------------------
峨眉富興阿良頭樟腦寮是碩果僅存的一家 https://goo.gl/Wbeh3X
地址:新竹縣哦眉鄉峨眉村2鄰1之2號
電話:03-5809115 陳小姐 0916-764060 姜理事長
傳真: 03-5809432 
http://www.yesme.org.tw
E-Mail:hciagvictor@yahoo.com.tw
------------------------------------------------
富興茶業文化館資訊
地址: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大同街8號
電話:03-5806725
營業時間:09:00-17:00
新竹峨嵋|富興茶業文化館 古味茶韻香(正良樟腦油 / 細茅埔吊橋 / 峨嵋湖 / 大自然文化世界) - 甘單慢漫遊 - https://goo.gl/NccAii
--------------------------------------
(1) 新竹縣大隘茶鄉文化協會 - 貼文 - https://goo.gl/nPhyAL
----------------------------------------------------
‎劉還月‎ 發文到 劉還月的小農&手製部落
2014年4月18日
固守天然的最後腦寮
——峨眉鄉富興腦寮所生產的天然樟腦油和珍貴腦砂
【本文所介紹產品每個星期生產一次,雖然數量不多,但終年都可訂購】
我常常問人家,同樣是「老台灣三寶」的茶、糖、樟腦,為什麼今天在台灣,可以發現百年的茶工廠,也可以找到百年的糖廠,卻見不到百年的樟腦廠呢?
答案可以有很多個,但真正關鍵的理由是,生長在丘陵地的茶,一年可採收四次,因此只要在茶區蓋一座茶工廠,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茶,自然得以維持百年歷史;甘蔗的生長期雖然要維持11個月到一年,但都種植在平原,可以透過軌道運輸設備,取得足夠的製糖材料,百年糖廠的存在,自是無庸置疑的;唯獨熬樟腦的樟樹,不僅生長在山林之間,更重要的因素是必須要五十年以上的樟樹,才能熬出較好的腦油,因此早期伐樟熬腦的腦寮,只能到處遷徙,自然就不可能出現百年歷史的樟腦廠了。
我也常問客家人,何以伐樟熬腦會成為客家人最重要的產業呢?
其實這個問題更準確的問法是:為什麼伐樟熬腦會成為北部客家人最重要的產業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南部的客家人清初便形成一個穩定而封閉的組織,且四境不是馬卡道族人就是福佬人,容不下更多的人,自然斷了後來移民的路,北台灣的丘陵帶原本是道卡斯族與賽夏、泰雅族人的獵場,從清乾隆年間以降,持續有客家人移入此地,形成一條活的移民路,儘管到了清代中、末葉,大多數的土地都被開發完畢,但仍有許多人跟著前人的腳步而來,到了台灣才發現根本難有立錐之地,卻也沒有顏面返回家鄉,唯一的路就只能冒險深入原住民的地界謀生,面對未開的森林,既使砍了大樹也沒有能力搬運下山,砍伐了樟樹再熬成樟腦,運下山自然容易多了,也因此,伐樟熬腦會逐漸成為北部客家人最重要的產業。
喜歡生長在亞熱帶地區,從平野到中海拔山區都見得到的樟樹,為常綠喬木,樹高可長到二、三十公尺,樹皮呈灰褐色或黃褐色,有縱向裂痕,最大的特色是全株都有樟腦味,由於樟樹生長於嶺南地區,因此宋、元以後才漸為人們所用,所生產的樟腦名為韶腦,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解釋說:「樟腦出韶州、漳州。狀似龍腦,白色如雪,樟樹脂膏也。」
韶州位於今廣東省韶關市南武水之西,自古為嶺南軍事戍守要地;漳州則為今漳州市,這兩個地方都跟台灣的移民有關,可見早期的移民渡海來台時,便同時帶來了伐樟熬腦的技術了。
古人熬腦的方法相當繁複,據胡演升在《煉方》中的記載:「煎樟腦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鍋煎之,柳木頻攪。待汁減半,柳上有白霜,即濾去滓,傾汁入瓦盆內。 經宿,自然結成塊也。」
台灣早期熬腦方法,先是要砍伐老樹,取得樹根、樹幹、樹枝鋸成塊後,再用名為「鋒子」的把樟木刨成一片片的樹片,放進下為大鍋,上為蒸桶的腦灶中,將鍋中的水煮開,讓水蒸氣穿過上層的腦片,將樟腦的揮發油隨水蒸氣蒸發到頂部,通過冷却管後,油水都流入大槽中,便可在表層取得樟腦油。
1997年9月,我出版的《台灣產業誌》書中,就收錄一篇〈伐樟熬腦二百年〉的長文,詳細記錄了台灣樟腦業發展的歷史,此後陸陸續續接觸到一些樟腦相關產業的人和事,心中也清楚在現代化工產品的包圍下,熬製樟腦早已是徹底衰敗的夕陽產業,也許等六、七十歲這批熬腦人凋零之後,伐樟熬腦的事業就要永別台灣了。
搬來北埔之後,發現峨眉的富興聚落仍有一口腦灶,再還在生產、販售天然的樟腦油以及樟腦砂,更難得的是負責製作生產的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名叫劉文鈞,平常他是個上班族,只有趁著自己的放假日,努力地熬出一些天然的樟腦油,供一些老顧客選購。
原來他是繼承父業才開始熬樟腦的,大家都叫他父親為阿良頭,從事這行業四、五十年,過世那年劉文鈞才剛退伍,雖然找到了正職的工作,但還是毅然地接下父親遺留下來的腦寮,邊學邊做了一、二年,才逐漸掌握了「焗腦」,的關鍵技術,如今早已成為年輕一代中,技藝精湛的「焗腦」人。
問他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地邊上班邊「焗腦」,劉文鈞的答案令人反思:「這個時代最珍貴的就是天然的東西,我爸爸一輩子都奉獻給了樟腦,他很滿足這一生都在做這些天然的好東西,如果我不接起來,就等於讓一項古老的產業凋零,也等於宣告讓更多的化工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等到我們真正想要尋回天然的產品時,卻再也不可能了。」
劉文鈞繼承了父業,同時也繼承了傳統行業的辛苦,雖然他不必從砍伐樟樹開始,但買來的樟樹運到之後,他要先把不同的樟木分別存放,主要是因每一種樟木焗出的腦油味道和油量都不同,台灣所產的三種樟樹中,香樟(本樟)每100斤,約可熬出1斤10兩的腦油,臭樟每100斤,只能熬出約1斤多的油;牛樟的成分更少,100斤甚至熬不到一斤呢!
然後還要把大小不一的樟木分段鋸開,每一段的四、五十公斤,再抱到電動刨刀機前,使力地將樟木塊往刨口推,將樟木刨成片狀,稱為「樹匕」,一個「腦炊」(白鐵桶)約可容納一千斤左右的「樹匕」,在此同時,要升火將「腦炊」下方鐵鍋中的水煮開,再將樟腦片送入「腦炊」中,邊送人還要站在桶中踏實,最後將頂蓋鎖緊,並將細縫填滿,防止蒸煮時漏氣而損失了一些腦油。
隨著「腦炊」下方鐵鍋中的水沸騰,水蒸氣也漸漸往上蒸煮,約一個小時後,便開始有一些腦油會從頂部的冷却管中被帶出來,這些腦油慢慢,流入裝滿水的油水分離桶中,由於油和水的比重不同,水的比重較重會沉於下方,油會浮於表面,油水分離桶的下方再接一條導管,利用水平的原理,上方的油滴下多少,水便從導管排出多少,等到七、八個小時過後,腦片中的腦由被蒸餾完了,油水桶中也裝了四分之三桶以上的油了。
最後還要費一些工,將這些腦油分別裝入瓶中,便是一瓶瓶天然純淨的樟腦油了。
「焗腦」的過程中,還有一項珍貴的副產品,就是腦砂,但並不是每一種樟樹初可以冶煉出腦砂,而只有四、五十年以上的香樟,才能凝結成霜狀的結晶腦砂,其他兩種樟樹是完全沒有腦砂的。
現今大多被用來當驅蟲劑或防蚊液的樟腦油,很早就被應用在工業上,樟腦加入硝酸纖維(硝棉)合成提煉,可以製造硬度強、密度高、透明度佳的人造塑膠(一般稱為賽璐珞),可以做成撞球、眼鏡框、鋼琴外殼、乒乓球、梳子、飛機內部裝潢、無煙火藥…等。
西方醫學也證實,樟腦可用來治療心臟病、刺激血管收縮以及擦在皮膚上可治療風濕痛消腫…等;中醫則認為,樟腦油具有強力抗菌、消腫、拔毒、養肉之功效,民間一般都應用在創傷、蚊蟲咬傷、皮膚騷癢、香港腳、燙傷、火傷以及防止蚊蟲叮咬…之上。
腦砂的效用則以止血生肌為主,更有安神定魂之效,對於夜裡不好入睡的人,可舖一點點腦砂在枕頭上,可以幫助入眠哦!
【訂購資訊】
生產單位:富興腦寮∕阿良頭樟腦油
生產者:劉文鈞
生產產品:天然樟腦油、樟腦砂及樟腦膏
地址: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大同街16號
預約參觀「焗腦」過程、產品詢問、訂購請洽:劉文鈞035806473 0926330308
(1) 新竹縣大隘茶鄉文化協會 - 貼文 - https://goo.gl/nPhyAL
--------------------------------------------
地點:富興茶業文化館
旅遊日期:2015/5
地址: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大同街7鄰8號
營業時間:09:00-17:00(周二到周日)
電話:(03) 580-6725、0936-179-375
官網:https://goo.gl/m0jClV
---------------------------------------------
2007/03/07
台灣氣候溫和,適合樟樹的生長,早在1629年(清崇禎二年)西班牙人入侵台灣後發現台灣樟樹極多,就由唐山(中國大陸)募集工人(以漳州客家人為主),到台灣從事砍伐樟樹焗腦工作。1885年(光緒十二年)巡撫劉銘傳聊解醫藥等的主要原料裏,樟腦原料十分缺乏,故設腦務局積極採伐樟樹焗腦,焗腦業就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後,鼓勵人民焗腦,並實行徵收腦稅,他是以每個爐灶為單位來計算徵稅。當時從事製腦的負責人稱腦長、伐樟樹焗腦的工人叫「腦丁」,在那時代樟腦油是台灣很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因為樟腦油是火藥必備的原料。「腦丁」是不用當兵的,腦丁有腦丁牌,腦丁牌的功能很多,腦丁牌對乘交通車輛或領取補給品,有優先權或優待等作用。當時焗腦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那個時候峨眉、北埔以及台灣許多地區,到處都可見到腦寮。而自從樟腦被其他化學物品取代後,焗腦這個行業就沒落了。 
樟腦油有強力抗菌、消腫、拔毒、養肉之功效,對外創傷、蚊蟲咬傷、皮膚騷癢、香港腳、富貴手、燙傷、火傷等更有獨到的效果。
天然樟腦是製造安比西林(一種抗生素)的原料,在國際市場上身價非凡,安比西林是一種半合成的青黴素,要製造它,需要六安基盤林西林酸及左旋苯氰基乙酸兩種物質的合成,左旋苯氰基乙酸必須由無旋光性苯基乙酸中分割而來,這時就需要樟腦硫酸來分割,樟腦硫酸必須從天然樟腦中才能提煉出來,現今台灣製藥所需的樟腦幾乎都從大陸進口。 
近年因受化學樟腦油大量進口的打擊,致使正牌樟腦業者相繼停工關廠,在新竹縣只剩下峨眉富興阿良頭樟腦寮一家生產天然樟腦油。因為這種產業在別的地方已不多見,於是最近幾年好奇的觀光客,一車又一車的來參觀,這處「阿良頭」樟腦寮已成為峨眉很重要的觀光景點。
阿良頭樟腦寮除生產樟腦由外,也生產樟腦膏,樟腦砂(樟腦油的結晶,只有香樟才能提煉出來)等產品.。樟腦油現在很多人用來參水拖拭地板,不但可以防蟲,滿室生香感覺很清爽。不過蠶豆症患者對樟腦油會產生過敏,要加以留意。
焗腦的過程,首先是將樟樹削成小樹片,把樟樹片放入炊桶中,一炊桶約可裝一千斤樟樹片,經七八個小時的蒸焗,可以提煉十二斤左右的樟腦油。焗過的樟樹皮堆置一旁,做為燃料或肥料之用。
----------------------------------------------------
阿良頭樟腦寮 https://goo.gl/rwc1Xo
-----------------------------------------------
新竹峨眉景點 富興茶業文化館/阿良頭樟腦寮/細茅埔吊橋/茶焗蛋~茶裏王廣告場景,東方美人茶小旅行-字媒體 ZiMedia - https://goo.gl/GSSzYr
富興茶業文化館
地址:新竹縣峨眉鄉大同街8號
電話:03-580-6725
開放時間: 09:00 ~ 17:00
峨眉鄉茶葉展示中心
地址:新竹縣峨眉鄉富興頭22之6號
電話:03-580-6320
阿良頭樟腦寮
地址:新竹縣峨眉鄉大同街16號
電話:03-580-6473
---------------------------------------------
古少騏
客家文史工作者,長期執行、推動、記錄客家文化工作,曾任記者、企劃、紀錄片導演,著有《鄧南光影像故事01》、《看見北埔鄧南光》、《顯影六堆李秀雲》、《北埔新姜譜傳奇》、《葉裁光影四十年》、《看懂六堆客家庄》等。作品《細細腳步大路行》入圍金穗獎最佳紀錄片,地方志影展優選,入選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葉裁光影四十年》獲103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獎學術性書刊佳作。
新竹最後的腦寮
圖片
腦寮外的樟樹原木(古少騏攝影,2011年)
從清朝起,臺灣就已經是重要的樟腦出產地,新竹山區許多地名都與腦寮有關,例如二寮、六寮、九寮等,直到山區樟木砍伐殆盡,加上化學品漸漸取代樟腦,焗腦事業一落千丈,現在想要看腦寮,全新竹只剩下峨眉鄉富興村的「阿良頭樟腦油」還在經營。
阿良頭是劉正良的綽號,他本來是經營木材買賣,後來因為客戶不要的細樟樹枝在家裡堆積如山,他跟太太商量不如自己來設個腦寮處理這些原料。
劉正良的妻子徐盡妹記得,大兒子在民國60年出生,先生約是在民國62年才開始焗腦,她雖負責雜貨店經營,但也是先生的好幫手。她記得結婚之初,關西、竹東、橫山、峨眉共約有二十幾間腦寮,光是富興村本村就有四家,這些腦寮有的設兩爐,有的設三爐,他們的單爐是最迷你的。
要焗腦前,劉正良要花兩小時用電動工具刨削一千斤的樟木片,這是最辛苦吃力的工作,削好後以輸送帶傳到鍋爐上方倒入,較乾的木片裝滿約有一千斤,較濕的約一千兩百斤,燃火蒸焗七到八小時後,讓水蒸氣透過冷卻系統,流出樟腦油,老熟的樟樹最多可蒸得十二斤腦油,嫩樹有時只能取到兩、三斤,最多四、五斤,這就是一天一個爐的收穫量。而這種傳統蒸焗法做出的樟腦並不像市售樟腦油的濃稠油感,反而有點水水的感覺,氣味非常芬芳宜人而不刺鼻,迥異於平常習慣的市售樟腦油。
過去樟腦油用桶裝,沒有零賣,由臺北的腦廠收購,他們每隔一段時間要自己載上去臺北,直到小兒子文鈞讀高中時,澎恰恰的草地狀元節目來報導後,遊客增多,才開始零售給來訪的客人,徐盡妹當時的分裝瓶很有趣,都是用洗乾淨的回收醬菜瓶子分裝,產品有樟腦油、加凡士林的樟腦膏、和結晶的腦砂,大小不一,按照她自己的計算標上售價。
後來劉正良在民國90年去世,小兒子文鈞還在當兵,當完兵回來才接手焗腦工作,要接手父親事業的時候,母親非常擔心,覺得太辛苦了,希望兒子別做,但他卻撐過來了,原因就在於感念這是爸爸一手創下的小事業,而且他利用假日時間傳承,自覺對生計影響不大。
劉文鈞說,目前最大的困難其實是樟樹來源不穩定,要靠伐木業者或公家單位砍路樹等,有原料載過來賣他,才能加工生產。
走過了乏人問津的低落期,阿良頭樟腦寮如今已經是媒體和遊客爭相造訪之處,即便如此,這個行業和產品所創造的利潤,仍然只是小副業,70年次的劉文鈞不畏辛苦,不當草莓族,用雙手和汗水傳承了這門古老行業,讓我們對焗腦的認識,不再是紙上談兵的文化資產,而是活生生的木頭、氣味、柴火和腦油。
圖片
正在燃燒以蒸汽焗腦中(古少騏攝影,2011年)
徐盡妹把樟木片倒進輸送帶,劉文鈞進鍋爐踩實木片 (古少騏攝影,2011年)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_專家部落格 - https://goo.gl/vB2R5V
-------------------
新竹縣 - 峨眉(富興老街‧樟腦寮‧富興庄茶葉文物館)...2011/10/22 @ 您好。阿彌陀佛!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zGHyas
---------------------
經度:120.988901
緯度:24.687671
電話:+886-3-5806473
地址: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大同街16號
交通指引:開車:北二高竹林交流道下→接120號道路往竹東/橫山方向→接台三線
開放時間:未提供
「玉蘭有風香三里,樟腦有風十里香」,峨眉鄉六寮、十寮、十二寮等,都曾參與樟腦業過往的榮景。峨眉至今尚留存許多與樟腦有關的地名。樟腦是台灣早期重要經濟產業,日治時代各地都有,最盛的時候,峨眉曾有20幾座焗樟腦油的樟腦寮,後來被化學品取代而沒落,目前富興村的「阿良頭樟腦寮」是僅存的一家,每天開工淬鍊,周邊明顯散發著天然樟腦油的香氣。
峨眉富興村僅存的阿良頭樟腦寮
蔡聰挺
峨眉富興村僅存的阿良頭樟腦寮
阿良頭樟腦油老闆娘及多樣產品(攝影/蔡聰挺)
  據說在日據時期,因為樟腦有特殊的用途,所以在台灣有樟腦樹的地方就蓋了許多的樟腦寮,大事提煉樟腦油。因此台灣有很多什麼什麼寮的地名,可能就與提煉樟腦油有關,峨眉鄉的十二寮等就是。
  那麼由峨眉鄉湖光村中九寮、十寮、十二寮、十四寮、十五寮等地名,可見在峨眉地區,早期曽經有過很多的樟腦寮,因為經濟效益的關係,目前已不多見,只有在富興村的老街上還有一家,一般在週六還可以看得到在運作的情形。
  提煉樟腦油需要用到樟樹,大家都知道,樟樹的樹皮上,都出現一些縱橫的紋路,就像國人常用的圖章,而名為樟樹,它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有驅蟲的作用等,所以被視為一種優良的木材。阿良頭樟腦寮之所以出現,有一段小故事。
  今年65歲的老闆娘表示:她的先生以前從事樟樹的賣買,在購入樟樹時,是無論大小都得買進。但在賣出時,則直徑4寸以下的小枝幹,因用途小較無人要,就算當柴火燒,都因為有了液化瓦斯而嫌麻煩。為了減少堆放木材的土地,最後只有買地建焗樟腦油的鍋爐,來消化這一堆小樟樹枝。在最盛時新竹縣內就有20幾家樟腦寮,富興村就有四家,現在村裏只剩下僅有的一家。
  因為焗樟腦油的工作即辛苦,經濟利益又不高,加上樟樹取得不易,所以目前也只有在假日,第二代上班之餘,進行焗腦的工作。每天最多只能焗一鍋,約需12小時以上的時間,視所用材料的好壞,一鍋最多只能焗出12—13斤,比較嫩的枝幹,可能只有2—3斤而已。
  目前店內出售的樟腦油有五種規格,大方瓶、中圓瓶、小扁瓶、噴霧式、直接擦拭小瓶等,分別售價為650元、350元、250元、150元及50元。有需要時可以在店內購買,要參觀現場作業時,只有在假日時段試試看了。
------------------
竹縣僅存 樟腦寮
「玉蘭有風香三里,樟腦有風十里香」,峨眉鄉六寮、十寮、十二寮等,都曾參與樟腦業過往的榮景。峨眉至今尚留存許多與樟腦有關的地名,但卻僅存富興阿良頭樟腦寮一家。
據說在日據時期,因為樟腦油有其特殊的用途,所以在台灣有樟腦樹的地方就蓋了許多的樟腦寮,大事提煉樟腦油。因此台灣有很多什麼什麼寮的地名,可能就與提煉樟腦油有關,峨眉鄉的十二寮等地名就是這樣來的。
那麼由峨眉鄉湖光村中九寮、十寮、十二寮、十四寮、十五寮等地名,可見在峨眉地區,早期曽經有過很多的樟腦寮,因為經濟效益的關係,目前已不多見,只有在富興村的老街上還有一家,一般在假日還可以看得到實際在運作的情形。
提煉樟腦油需要以樟樹為材料,大家都知道,樟樹的樹皮上,都會出現一些縱橫的紋路,就像國人常用的圖章,而名為樟樹,它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有驅蟲的作用等,所以被視為一種優良的木材。
在焗腦之前先要將樟樹以切削機將樟樹的枝幹切削成約一寸左右大小的小碎片,這個作業在未使用切削機之前,可是要以人力用斧頭慢慢進行切削的動作,自然非常的辛苦,尤其是遇到大樹幹時。等收集到足夠一鍋的數量,然後進行裝爐的工作。
裝爐的作業是由爐頂一籮一籮的將樟木碎片往爐內倒,看爐的大小高低需要二到三人或更多人同時進行,一直到將整爐裝滿為止。現在這個工作已由帶運機所取代,只要一鏟一鏟的往帶運機上送,帶運機便會將小碎片往鍋爐內送,一個人便可作業了。等裝填好之後,便可以開始燒火,前一次蒸餾後的殘渣可以用為下一次的燃料,完全沒有浪費。
蒸餾出來的氣體由爐上方的管線流經冷卻器,將氣體冷郤成混合液體,再經過分離器將樟腦油及水分離,然後裝瓶而成為成品。這時才算大功告成。等爐體冷郤後,再打開爐體下方的側門,將爐內的碎片清出,等待下一次的操作。
因為焗樟腦油的工作即辛苦,經濟利益又不高,加上樟樹取得不易,所以愈來愈少人進行焗腦的工作。每個鍋爐每天最多只能焗一鍋,每鍋約需12小時以上的時間,視所用材料的好壞,一鍋最多只能焗出12—13斤的樟腦油,比較嫩的枝幹,可能只有2—3斤而已。
樟腦油有驅蟲的作用,下次進行戶外旅遊或野外活動,不妨帶一小瓶,或許可以應用的到。
---------------------------------------
樟腦油大狀元
劉文鈞
    「玉蘭有風香三里,樟腦有風十里香」,近年因受化學樟腦油大量進口的打擊,致使正牌樟腦業者相繼停工關廠,在新竹縣只剩下峨眉富興阿良頭樟腦寮一家生產天然樟腦油。
    因為這種產業在別的地方已不多見,於是最近幾年好奇的觀光客,一車又一車的來參觀,這處「阿良頭」樟腦寮已成為峨眉很重要的觀光景點。
    阿良頭樟腦寮除生產樟腦油外,也生產樟腦膏和樟腦砂等產品.。焗腦的過程,首先是將樟樹以機器削成小樹片,把樟樹片放入炊桶中,一炊桶約可裝一千斤樟樹片,經七八個小時的蒸焗,可以提煉十二斤左右的樟腦油。焗過的樟樹皮堆置一旁,做為燃料或肥料之用。
    提煉樟腦的樟樹分為香樟和芳樟,香樟氣味清香,頗受消費者喜愛,可提煉出樟腦砂(樟腦油的結晶),但不能和芳樟一起熬煮。樹幹的碎片得熬煮七至八小時,若是熬煮樹根和樹頭,得熬煮十小時,但油質較多。一千斤的香樟中只摻雜五斤的芳樟,樟腦砂就會融化掉,所以香樟和芳樟必須分開熬煮。
    樟腦樹都是向地主購買的,通常地主因建屋或開墾農田,必需清除土地上的林木,就會把土地上的野生樟樹賣給製樟業者。業者得自己去砍伐,鋸成一段段拖運回來,相當吃力。早期沒有自動化機器,完全得用斧頭劈樹,再以柴刀切削成小樹片,耗時且費力。
    純天然的樟腦油白色略呈透明,有股清香不會有濃烈的刺鼻味,市面上販售的樟腦油呈黃色,有濃烈的刺鼻味,即為化工製品。劉文鈞說早期的「腦丁」,採割樟樹的枝葉,但枝葉含油質量稀少。後來改採割樹幹,腦丁手持挖削工具,身上揹著竹簍,切削下來的碎片丟入竹簍,樟樹仍根著土地,並未整株砍伐。後來因為土地拓墾為農地或建物需求,才連根挖起。
    劉文鈞先生平時在竹科上班,週末才回到樟腦寮工作,雖然不是全職的製樟業者,但父親留下的設備沒完全閒置。劉太太(文鈞母)說,現在做這行難以維生,「加減做,加減賣」,當成家庭副業。
-----------------------------------------
30年來旱災最嚴峻! 竹縣東方美人茶產量恐腰斬 
 分享30年來旱災最嚴峻! 竹縣東方美人茶產量恐腰斬到Facebook 分享30年來旱災最嚴峻! 竹縣東方美人茶產量恐腰斬到Line 分享30年來旱災最嚴峻! 竹縣東方美人茶產量恐腰斬到Google+
新竹縣峨眉鄉、北埔鄉著名的東方美人茶(膨風茶),因久旱不雨,影響發芽、生長。(記者廖雪茹攝)
2018-06-04 22:22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峨眉鄉、北埔鄉著名的東方美人茶(膨風茶),因久旱不雨,影響發芽、生長,採收將提前結束,多名茶農預估產量恐較往年大減一半,因為極端氣候,面臨「做茶30多年來旱災最嚴峻的一年」!
 茶農徐耀良等人說,1個多月沒下雨,影響茶樹生長,茶葉小,雖然品質預期更好,但產量恐減半,是他做茶30多年來乾旱最嚴峻的一年。(徐耀良提供)
茶農徐耀良等人說,1個多月沒下雨,影響茶樹生長,茶葉小,雖然品質預期更好,但產量恐減半,是他做茶30多年來乾旱最嚴峻的一年。(徐耀良提供)
 東方美人茶(膨風茶)正值採收季節,但今年因久旱不雨,影響發芽、生長,採收預期將提前結束。(記者廖雪茹攝)
東方美人茶(膨風茶)正值採收季節,但今年因久旱不雨,影響發芽、生長,採收預期將提前結束。(記者廖雪茹攝)
縣府農業處長邱世昌表示,按現行規定,申請農業天然災害現金補助,農損程度必須超過20%,該處將請公所實地了解茶園乾旱情況,提供相關協助;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除了鼓勵及補助茶農設置灌溉設施因應,也將請農委會農糧署、茶業改良場專家協助輔導。
夏茶東方美人茶(膨風茶)於每年6、7月(芒種到大暑之間),採收受到小綠葉蟬咬食過一心二葉的嫩葉為茶菁,採重度發酵方式製作。正值採茶季節,但許多茶農無奈表示:「快沒有茶可採了」,採收將提前結束!
茶農徐耀良表示,1個多月沒下雨,影響茶樹生長,茶葉普遍長得小,雖然品質預期更好,但「採不到茶,產量大幅減少約50%」。因為茶乾少,茶農留著參加比賽,讓許多茶商收購不到茶。
茶農姜肇昌也說,雖然日前下些許雨,但地都沒濕,「缺乏雨水,茶長不出來,產量徹底減少,預估產量剩下3成」。
峨眉、北埔的茶園有限,很多茶農是向桃園龍潭、苗栗地區租耕,沒有自動灌溉系統。茶農黃森昌說,他的茶園雖有噴灌設備,但不如老天爺下得均勻,仍影響生長。
彭世雄、徐耀良等多名茶農說:「今年是做茶30多年來最乾旱的一年」!峨眉鄉農會總幹事郭素玉表示,由於乾旱,茶少了近半,最近10天內再沒下大雨的話,就沒茶可採了。北埔鄉農會總幹事莊烘岡則說,可能減產約5分之1,但得視未來1、2週的降雨情況。
農業處表示,今年東方美人茶(膨風茶)優良茶比賽由北埔鄉農會承辦,預定本月27到29日報名,7月4日到9日繳茶,7月17到21日評審。

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


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



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



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北埔峨眉/茶葉+樟腦/製茶/「樟腦」是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料,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