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所轄各州廳郡街庄「大字」一覽表 - https://goo.gl/6SAkKa
清日新舊地名
竹塹堡
隙仔溪、油車港、十塊寮、楊寮埔、蟹仔埔、槺榔莊、新莊仔、魚寮、麻園、外田心仔、下斗崙、番仔埤、南仔莊、豆仔埔、中斗崙、紅毛田、番仔寮、湳仔莊、新社莊、溪洲莊、過港莊、金門厝、苦苓腳、楊寮莊、虎仔山、拔仔林、沙崙、大南勢、崙仔莊、小南勢、隙仔莊、中心苓、南勢坑頂莊、南勢坑、赤土崎、交皂莊、東勢莊、南雅、水田、水田尾、麻園堵、鹿場、樹林頭、舊社、大張犁、芒頭埔、安溪寮、鴨牳屈、內十塊轑、東海屈、溢口莊、溢口後、白沙墩、溪埔莊、二十張犁、牛路口、托盆山、田心仔、九甲埔、捕頂莊、柴梳莊、石頭坑、大埤坪、四重埔、三重埔、二重埔、頭重埔、柯仔壢、何考地、牛路頭、三崁店、枋寮、焿寮窩、十八份牌、沙坑仔、麻園窩莊、大窩上圓山、圓山頭、圓山、雞油林、圓山下、下圓山、樹杞林、菜頭寮、中心壩、下雞油、石壆下、猴洞莊、鹿寮坑、九芎林、犁頭水、土牛溝、內立、下南莊、打鐵坑、流民窩、樟栳寮、小坪林、坪林口、上南莊、薴仔園、橫坑口、內石硬、下橫坑、上橫坑、燥坑、石壁潭、王爺坑、大崩崁、內新城、老社寮、八十份、蛤仔屈、牛角窩、麻林窩、石門莊、二十四份、橫坑仔、豆腐、太平崁、西坑仔、白石湖、下白石湖、二碓窩、新打坑、南窩莊、矺仔莊、下薯園、二十份、四份窩、內馬鞍、矮祝仔、油羅莊、南河莊、矺仔水頭、矺仔下坪、北窩莊、烏塗窟、藤寮坑、溪心壩、梘頭壢、水頭屋、橫山莊、頭份林、崁下莊、大倒莊、七份埔、大肚公館、大肚莊、上公館、公館坪、昂天堀、小鹹菜甕、紅土窟、火炭坑、柳樹窩、坪林莊、直窩莊、伯公窩。
共計一百五十九莊。
香山堡
口牆圍、中隘莊、頂寮、浸水莊、內湖莊、沸水港、香山塘、香山莊、南隘莊、海山署、韭菜坑、三塊厝、牛埔莊、鹿仔坑、茄苳湖、矺仔坑、中坑、新城、豎林、八股湖、寶斗仁、深井莊、崎林莊、南坑莊、東坑莊、南坑、八份寮、油車坑、青草湖、十鬮莊、客雅莊、竹仔坑、柑仔崎、大崎頂、水尾溝、洽水莊、軟埤坑、三條坑、塚仔腳、烏邦崁、牛屎崎、大崎莊、雙溪莊、方塊寮、三叉河、雞油凸、草山莊、大壢莊、永興、上三合寮、三洽寮、順興莊、槓狗坑、金山面、上順興、枋屋坑、店仔崗、麻布柴排、五分八莊、四份仔、石井莊、水流東、大沙坑、枋樹林莊、面盆寮、十四份、龍鳳髻、溝背莊、北埔尾、洗衫坑、十磜仔、老籐坪、大份林、北埔莊、大湖莊、新籐坪、南埔、上中興、中興、番婆坑、九寮莊、社寮莊、小月眉、月眉、梯仔桄、內石梗、十寮莊、十五寮、十二寮、十四寮、焿仔寮、赤柯坪、弔望凸、花草林、三十二份、富興莊、南湖上、上燥樹林、燥樹排、軟橋莊、大烏龍、上坪莊、崩崁頭、福興莊。
共計一百零四莊。
新埔堡
枋寮莊、水汴頭、老坑莊、秀才窩、糞箕窩、大湖口、四腳亭、水流東、老寮坑、三礅仔、六股莊、崗頂莊、水坑口、旱抗口、火墘耳、老焿寮、新堡街、四座厝、五份埔、太平窩、楊梅壢、照鏡莊、九芎湖、廣和莊、大平莊、箭竹窩、樟樹林、五平窩、矮坪仔、二重坑、頭重坑、涼傘頂、土牛溝、銅鑼圓、鹿鳴坑、鹿寮坑、打鐵坑、北坑莊、南坑莊、黃梨坑、汶水坑、石門莊、旱坑莊、石崗仔、小茅埔、三洽水、大茅埔、大旱坑、深坑口、店仔崗、水頭坡、揚樹下莊、拱仔湖、拱仔溝、貓鼻崎、茄苳坑、南湖莊、暗潭莊、破仔寮、金沙莊、牛欄河、湖肚莊、十六張犁、粗坑口、薴仔園、石線潭、渡船頭、上南片、樟栳寮、下南片、內立石頭坑、山腳莊、石店仔、崁下莊。
共計七十四莊。
新竹縣制度考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https://goo.gl/TxSVLK
金廣福+姜秀鑾+北埔開拓史 - https://goo.gl/KumeE6
--------------------------------------------
北埔庄--北埔大字下有「北埔」、「南尾」小字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埔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新竹州竹東郡。今新竹縣北埔鄉。
街庄原名
原屬竹北一堡之北埔庄、南埔庄、小份林庄、大湖庄、水磜仔庄、南坑庄、大坪庄[1]
行政區劃
北埔庄轄域內分為北埔、南埔、小分林、大湖、水磜子、南坑、大坪七個大字。
北埔大字下有「北埔」、「南尾」小字名
南埔大字下有「南埔」、「番婆坑」、「大分林」、「九分子」小字名
小分林大字下有「小分林」、「二寮」小字名
大坪大字下有「內大坪」、「外大坪」小字名
大湖大字下有「上大湖」、「下大湖」、「尾隘子」小字名
水磜子大字下有「水磜子」、「麻布樹排」、「面盆寮」小字名
南坑大字下有「小南坑」、「大南坑」小字名[2]
---------------
北埔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ScQNRF
----------------------------
峨眉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峨眉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新竹州竹東郡。今新竹縣峨眉鄉。
街庄原名
原屬竹北一堡之月眉庄、中興庄、石井庄、富興庄、赤柯坪庄、石硬仔庄、藤坪庄、十二藔庄
月眉庄改稱峨眉[1]
行政區劃
峨眉庄轄域內分為峨眉、中興、石井、赤柯坪、十二寮、富興、石硬子、藤坪八個大字。
峨眉大字下有「峨眉」、「河背」小字名
中興大字下有「中興」、「四分子」小字名
石井大字下有「石井」、「梯子桄」小字名
富興大字下有「富興」、「水流東」、「西河排」小字名
赤柯坪大字下有「赤柯坪」、「赤柯山」、「十四寮」、「十五寮」小字名
石硬子大字下有「石硬子」、「社寮坑」小字名
藤坪大字下有「藤坪」、「大寮」小字名
十二寮大字下有「十二寮」、「十寮坑」小字名[2]
-----------------------------------------------
寶山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寶山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新竹州竹東郡。今新竹縣寶山鄉。
街庄原名
原屬竹北一堡之草山庄、雙溪庄、新城庄、寶斗仁庄、鷄油凸庄、大壢庄
草山庄改稱寶山[1]
行政區劃
寶山庄轄域內分為寶山、雙溪、新城、寶斗仁、鷄油凸、大壢六個大字。
寶山大字下有「寶山」、「沙湖壢」小字名
雙溪大字下有「雙溪」、「大崎」、「水尾溝」小字名
新城大字下有「新城」、「柑子崎」小字名
寶斗仁大字下有「寶斗仁」、「崎林」、「深井」小字名
鷄油凸大字下有「鷄油凸」、「三叉凸」、「八分寮」小字名
大壢大字下有「上大壢」、「下大壢」小字名[2]
---------------------------------
橫山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橫山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新竹州竹東郡。今新竹縣橫山鄉。
街庄原名
原屬竹北一堡之橫山庄、頭份林庄、田藔坑庄、大山背庄、油羅庄、濫仔庄、大平地庄、八十份庄、十份藔庄、南河庄、沙坑庄、大肚庄[1]
行政區劃
橫山庄轄域內分為濫子、大山背、橫山、田寮坑、頭分林、油羅、南河、八十分、沙坑、大平地、十分寮、大肚十二個大字。
濫子大字下有「尖筆窩」、「薯園」小字名
橫山大字下有「橫山」、「蔗廍」小字名
頭分林大字下有「頭分林」、「粗坑」小字名
田寮坑大字下有「田寮坑」、「矺子」小字名
八十分大字下有「八十分」、「馬福」小字名
大肚大字下有「大肚」、「九讚頭」小字名[2]
----------------------------------
芎林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芎林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新竹州竹東郡。今新竹縣芎林鄉。
街庄原名
原屬竹北一堡之鹿藔坑庄、山豬湖庄、王爺坑庄、倒別牛庄、石壁潭庄、九芎林庄、中坑庄、水坑庄、上山庄、崁下庄、柯仔林庄、下山庄
九芎林庄改稱芎林[1]
行政區劃
芎林庄轄域內分為鹿寮坑、山豬湖、王爺坑、倒別牛、石壁潭、芎林、中坑、水坑、上山、崁下、柯子林、下山十二個大字。
1936年當時人口數10982人。
芎林大字下有「芎林」、「高梘頭」小字名
下山大字下有「下山」、「五座屋」小字名
倒別牛大字下有「倒別牛」、「燥坑」、「五股林」小字名
中坑大字下有「中坑」、「赤柯寮」小字名[2]
-------------------------------------------
竹東街,為1933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新竹州竹東郡。今新竹縣竹東鎮。
街庄原名
原屬竹北一堡之上坪庄、燥樹排庄、員崠仔庄、下公館庄、上公館庄、鷄油林庄、樹杞林街、荳仔埔庄、三重埔庄、二重埔庄、蔴園肚庄、頭重埔庄、下員山庄、柯仔湖庄
樹杞林街改稱竹東[1]
行政區劃
竹東街轄域內分為竹東、上坪、燥樹排、員崠子、下公館、上公館、鷄油林、荳子埔、三重埔、二重埔、頭重埔、麻園肚、下員山、柯子湖十四個大字。
1920年~1933年間為竹東庄,1933年升格為竹東街。
竹東大字下有「竹東」、「番社子」小字名,員崠子大字下有「員崠子」、「軟橋」小字名[2]
---------------------------------
蕃地 (竹東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蕃地,為1920年~1945年間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中一種特殊制度,在原住民部落未設街庄,而由郡役所直接管轄,郡役所警察課於各社設立警察分室管理。
新竹州竹東郡所轄屬之蕃地範圍,包括今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除外)、五峰鄉。
今五峰鄉:
シパジー社(十八兒/五峰)、タイアイ社(大隘)、シイガオ社(夏埔),今大隘村。
タコナン社(竹林)、マイバライ社(麥巴來/和平),今竹林村。
メホマン社(花園)、ビーライ社(比來)、マキヤマ社(天湖),今花園村。
メントユー社(民都有/清泉)、パスコワラン社(白蘭)、テントン社(天頓)、 ,今桃山村。
今尖石鄉:
ジヘン社(義興)、マトエ社(馬胎)、今義興村。
メカラン社(梅花),今梅花村。
ナロ社(那羅),今錦屏村。
カラバイ社(嘉樂)、マクシユジン社(麥樹仁/尖石),今嘉樂村。
シラツク社(新樂)、ラハオ社(拉號),今新樂村。
シボツケ(控溪/秀巒)、タイヤカン社(泰亞崗)、タバホ社(田埔)、キンロワン社(錦路)、ヨロ社(養老)、タラツカス(塔拉卡斯/粟園)、サカヤチン(薩克亞金/白石)等大字),今秀巒村。[1]。
大隘三鄉(北埔、峨眉、寶山)的地名 回到索引...
(一) 北埔街(今北埔鄉)管轄:
l.北埔庄,包括小字北埔、埔尾,本庄位山間小盆地。
北埔是本區最大的小集村,是本區街肆所在,亦是行政中心。金廣福時期,姜秀鑾在此定居,此地因而有較多的古蹟。
2.南埔庄:包括小字大份林、南埔、九份仔、番婆坑。
南埔位峨眉南岸廣闊的河階面,有寬闊的稻田,境內農家聚集而居,典型的客家建築到處可見,亦為小集村。
3.小份林庄:包括小字小份林、二寮。二寮意指採樟腦者所搭的第二個寮,後來在此發展成聚落。
4.大湖庄:包括小字上大湖、下大湖、福興、老四寮。
「湖」意指山間盆地,為峨眉溪上源谷地,聚落零星分布,為典型的散村型態。
5.水石祭(ㄐ一ˋ)仔庄:包括小字水石祭(ㄐ一ˋ)子、麻布樹排、上面盆寮、下面盆寮。
水磜子是一種水車,用來舂米,此處為峨眉溪上游支流谷地,可利用溪水落差,故名;麻布樹排是說此處麻布樹很多,為客家用語;面盆寮意指山間凹地。本區亦為典型散村分布。
6.南坑庄:包括小字大南坑、小南坑,已深入山區。
7.大坪庄:包括小字頭寮窩、尖隘仔、新四寮、深壢、外大坪、大坪。新四寮、頭寮窩皆和採樟腦有關。本庄已深入五指山下,為峨溪上游谷地。
(二) 月眉庄(今峨嵋鄉)管轄:
l.月眉庄:包括小字月眉、河背、陰影。
月眉位峨眉溪北岸的低河階面,因係曲流所在,形似彎月,故名月眉,是月眉庄的庄治所在,本區的小集村之一,1935年大地震,本座災情慘重,街上房屋全係震後重建。
3.石井庄:包括小字石井、沙坑、梯仔桄。梯仔桄是指似階地的地形。自月眉有路經本庄和草山的雞油凸庄聯絡,本庄屬散村聚客。
4.富興庄:包括小字富興、西河徘、陂塘尾、庚寮坑、水流東、富興頭。富興亦是本區小集村之一,位在峨眉溪曲流西岸,居民主要是以曾姓為主,來自頭份地區的汀州府移民。
5.赤柯坪庄:包括小字糞箕湖、赤柯坪、赤柯山、獅頭坪、細茅埔、十四寮、十五寮。
本庄被峨眉溪曲流所包圍,對外聯絡必須以竹筏渡溪,因生長赤柯樹林,故有赤柯坪、赤柯山的地名。客家話「坪」是指高平的地形;十四、十五寮則是當初採腦所留下的地名。
6.石硬仔庄:包括小字石硬仔、社寮坑。所以叫石硬仔,乃因本地坑谷中水量少,多硬石。小字石硬仔位內山中,有樟腦生產,有路可通北埔小南坑。
7.藤坪庄:包括小字藤坪、六寮。由地名可看出本庄有藤、腦生產。位於峨眉溪支流上游深谷中。
8.十二寮庄:包括小字十二寮、十寮坑,十二寮位於峨眉溪大曲流東岸平原上,有大片水稻田分佈,村落為散村,本庄有樟腦之利。
(三) 草山庄(今寶山鄉)管轄:
1.草山庄:包括小字草山、沙湖壢、北坑仔、火仙崙、洽水。
草山因開闢之初,這一帶為雜草叢生之地,故名,為本庄庄治所在;
客家話「壢」指河谷,沙湖壢即多沙之河谷小盆地;
洽水指兩河會流處,是客雅溪上游兩支流會流附近的小村落。
2.雙溪庄:包括小字雙溪、大崎、水尾溝、火燒崙、鹿仔坑,
雙溪客語發音為「雙坑」,是客雅溪兩支流會流處,離新竹市很近;
大崎是因開墾之初由新竹市金山面一地到此,地形陡升,而取名大崎,是本庄中較大的一個聚落。
3.新城庄:包括小字新城、柑仔崎、十鬮。鹽水港溪兩源流在新城附近會流,本庄散村聚落很明顯地沿著溪流兩岸分布。
4.寶斗仁庄:包括小字寶斗仁、深井、崎林。鹽水港溪主流自本庄中部流過,兩旁支流河谷亦為散村分布。
5.雞油凸庄:包括小字雞油凸、三條坑、三叉凸、八份寮、南坑。
雞油是櫸樹之一種,此地為長雞油樹之凸起高地,故名雞油凸。本庄屬客雅溪流域,有路北向雙溪聯絡,南和月眉聯絡,亦屬散村分布地。
6.大壢庄:包括小字頂大壢、中大壢、下大壢。姜秀鑾帶隊進入北埔,即經中大壢、埔尾到北埔。
新竹地區的代表性地名 - https://goo.gl/4pVNE9
倒別牛」是客家話「倒撇牛」的發音,農夫用牛索拍打牛身使它前進的意思,位於芎林鄉新鳳村1-3鄰,從芎林街上沿120線舊道往東過北二高高架橋後左側,有一農路可進入倒別牛。倒別牛原屬大字地名,包括小字之「倒別牛」、「五股林」與「燥坑」等三個小字地名。
根據楊鏡汀編著《新竹縣舊地名探源》調查:「如果牛走的方向偏右,就要向左拉牛索;若是偏左,就要用左手的牛索拍打牛身,牛就會偏向右方。這種用牛索拍打牛身的動作,稱為『倒撇』。」楊鏡汀先生曾訪問當地耆老田錦成先生,他說古時候,通往倒撇牛的路在芎林高筧頭順著溪流往中坑、水坑至倒撇牛。當牛車到達倒撇牛時,必須要用牛索拍打牛身,就地形而言是向右彎,久而久之,倒撇牛就成為該地的名稱。
倒別牛早期產業為柑桔、茶葉與造紙,人工造紙與紙寮窩齊名。因倒別牛在山窩肚中,有一小溪流蜿蜒流過,林木茂盛,風氣秀麗,環境清幽,現成為中產階級興建別墅區的最愛。
鄭淼生FB留言:我覺得吳大師說得很有道理。如果閣下「駛」過牛犁田,而且能懂客家話,就很容易明白。以前我們駛牛,牛鼻子穿洞用金屬的「牛鼻串」戴上,然後那裡綁上牛索,且這個牛索在犁田時牛索是在牛的左側,不管是掛上犁或牛車的木條,牛索已在左邊,若要牛往左一點點走向,就輕拉一下牛索,牛有教過的都知道牠會往左方向偏,大力點拉,就是左轉,若持續拉著就是由左迴轉過來(犁到田的盡頭要回頭時都是如此,由左向回頭)。那麼,若要向右方偏呢,那就是駛牛者,手持牛索,用牛索直接用索拍著牛的後臂或其肚子部位,(因為牛索自牛頭延伸到牛尾再到駛牛者手上)。簡單地說,要牛向右轉,就是要倒別牛;或許現今大家都沒駛牛了,講這個沒辦法體會,又是客家話發音,一般年輕一輩,當然就聽不懂,看不懂字意了。「倒別牛」(倒撇牛)地名釋義 @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wGD2m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