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名臣】楊惟中為民除惡 天下畏其勇懷其仁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7日, 2018
楊惟中處事,恩威並施,深獲朝廷的信任和軍民的愛戴。圖為福田泰卡於1846年摹自一位不知名藝術家1293年所繪之蒙古士兵作品。(公有領域)
元朝名臣中,繼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之後,楊惟中(1205年—1259年)成為協理天下的又一宰相。楊惟中是地道的漢人,從小生長於蒙古軍中,並且和元太宗窩闊台(1186年—1241年)有不解之緣。
金朝末年,孤兒楊惟中被蒙古人收養,成為元太宗窩闊台的義子。
圖為元太宗窩闊台畫像。(公有領域)
早在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時期,蒙古軍東征西討,軍隊所到之處,若戰地有遺留的孤兒,都帶回來一併撫養。成吉思汗曾將四個孤兒帶回家,交給母親訶額倫撫養。訶額倫的四名義子分別是:失吉忽禿忽(1180年—1262年)、闊闊出(?—1206年)、曲出和博爾忽(?—1217年)。
金朝末年,孤兒楊惟中被蒙古人收養,成為元太宗窩闊台的義子。楊惟中喜歡讀書,為人有膽識,軍事上也很有謀略,很受窩闊台器重。惟中二十歲時,就擔當大任,奉命出使西域三十多個國家,所到之處宣揚元廷恩威,陳述元朝的治國方略,幫助他們登記戶口設置屬官。歷經數年完成使命回國之後,更加受到重用。
孤兒楊惟中被蒙古人收養,成為元太宗窩闊台的義子。圖為明 居懋時《秋讀書樂》。(公有領域)
收藏漢文典籍 建太極書院
闊出太子(窩闊台的第三子)伐宋,命楊惟中在軍前行中書省任職。元朝的「行中書省」是朝廷在地方所設的全權行政機關,在當時主要管理軍事方面的事務,掌管所轄省內的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及其它軍政事務。
隨著伐宋大軍攻克光、隋、郢、復等州,楊惟中收集到大量經典文集,尤其是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的著作,他安排將這些著作運送到燕京。次年,元朝第一家官辦書院——太極書院在燕京成立。楊惟中請宋儒趙復、王粹等為講師,在書院中講授道學(理學)。在這過程中,楊惟中也對理學有了深入的了解,於是萌生了以道學救濟天下的願望。
清 張若澄《蓮池書院》。(公有領域)
楊惟中又在燕都建立宋朝大儒周敦颐的祠堂,在祠堂牆壁上雕刻太極圖、周敦頤的《通書》、張載的《西銘》(原名「訂頑」)。楊惟中每年都要祭奠程顥、程頤、張載、楊時、遊酢、朱熹六人。
在保存漢文典籍方面,楊惟中功不可沒。楊惟中組織能工巧匠,用活字印刷術印製了大量書籍。楊惟中在家所印的《四書》,時稱楊中書版《四書》。1485年朝鮮活字版《白氏文集》中,金宗直序講道:「活字印刷法至楊惟中始臻完善。」足見楊惟中對印刷術的貢獻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木刻字、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圖為清代《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插圖。(公有領域)
整頓綱紀 為民剷除惡患
窩闊台駕崩後,乃馬真后(?─1246年)臨朝稱制,任命楊惟中為宰相,擔當協理天下的重任。元定宗貴由即位後,平陽道斷事官斜徹不遵法度、肆意妄為,皇帝詔令楊惟中前去宣揚政令、安抚百姓。楊惟中到當地了解情況之後,依法處決了斜徹。
金朝滅亡後,武仙兵敗於鄧州,他的黨羽散布在太原、真定一帶,占據大明川,繼續使用金國年號。跟隨武仙的人有上萬人,經常劫掠方圓數千里之內的百姓。元朝皇帝詔令會集各道的兵力征討,未能降服武仙。楊惟中執符節前往勸諭,收降了他們的首領,兵不血刃就平定了亂黨。
元憲宗蒙哥(1208年─1259年)即位後,派胞弟忽必烈鎮守金蓮川。忽必烈奏請由楊惟中出任河南道經略使,治理河南。金國滅亡之初,河南道總管劉福占據金國故地,其人貪婪殘酷,欺壓殘害當地百姓長達二十多年。楊惟中到任後,召劉福來聽訓,劉福稱病不去。楊惟中在座位上放了大木棒,又派人去召劉福:「你再不奉詔,我就以軍法處置你。」劉福為給自己壯膽,就令數千人護著他前往。楊惟中拿起大木棒,把劉福打倒在地。幾天後劉福死去。楊惟中除去這一惡,百姓拍手稱快,河南由此大治。
楊惟中任陝右四川宣撫使時,得知各軍隊將領橫徵暴斂,禍害百姓,其中有一名姓郭的軍官做的最過分,為搶奪民婦,他殺了人家的丈夫。楊惟中收到民婦兒子的投訴,就將這名軍官處決示眾。此後,關中一片肅然。楊惟中曾對人說:「我並不喜歡殺戮,但國家綱紀渙散,使得這些賊人殘害百姓,百姓有冤無處申。為百姓處決這些惡霸,這才是仁政!」
楊惟中處事,恩威並施,深獲朝廷的信任和軍民的愛戴。楊惟中執掌權柄三十年,天下官民敬畏他的勇武,又感念他的仁德。
元朝膺天命,主掌中原,一統天下諸國。任用楊惟中為宰相,使天下軍民得以休養生息。楊惟中整頓綱紀,除去奸佞惡霸,愛養黎民百姓;收藏漢文典籍,建立書院、設祠堂,讓傳統道學禮義得以承傳。天下百姓再次看到清平之世,這其中,有楊惟中很大的功勞呢。@*#
楊惟中從小長於蒙古軍中,練就騎射的功夫,參與征伐也很有膽略。圖為蒙古戰士。
攝像者: Stonnefrety7777/Wikimedia Commons
參考資料:
《國朝名臣事略》卷五 
《元史‧楊惟中傳》卷一百四十六


【元朝名臣】少年宰相 忠憲王安童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9日, 2018
忽必烈曾經稱讚安童說:「有安童在,朕可以高枕無憂了。」圖為元趙孟頫《人騎圖》。(公有領域)
安童(1248年─1293年)是太師木華黎(1170年─1223年)的四世孫。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為追念功臣,召安童入朝擔任宿衛官,官位在百官之上。
安童的母親帖木倫是忽必烈的正妻昭睿皇后的姐姐,時常出入禁宮。有一次,忽必烈見到她,問起安童的事情,她回答說:「安童雖然年幼,卻也是輔佐皇帝的人才。」忽必烈問她:「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呢?」她說:「每次退朝後,他都只是同前輩老臣們講話,從未親近過那些年少輕浮的人,我是從這點上看出來的。」
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反對他的漢化政策,一直興兵與忽必烈對抗。中統四年,忽必烈率軍征討其弟,抓獲上千名阿里不哥的黨羽,猶豫著要如何處置。正巧安童隨侍在側,忽必烈問他:「朕要治他們死罪,你認為如何?」安童當時才16歲,他回答說:「他們也是各為其主而已,陛下剛平定天下,就以私怨殺人,這樣如何如何能夠收服那些還沒有歸附的人呢?」忽必烈驚奇地說:「愛卿年紀輕輕,就能講出這樣的話來!愛卿說的正合我意。」由此更加器重安童。
至元二年,忽必烈任命安童擔任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增其食邑至四千戶。安童推辭說,自己這麼年輕就被授以如此重要的官職,恐怕四方會輕視朝廷。忽必烈見安童面對名利還能以大局為重,不覺動容,對他說:「朕已經過深思熟慮,卿不要再推辭了。」
至元八年,陝西行省地方官員也速迭兒建議說,由於他們那裡鬧飢荒,盜賊橫行,如果不公開殺一兩個,就達不到懲戒的作用。朝廷敕令中書省詳議此事,安童奏報說:「強盜、竊賊一律處死,恐怕不合適。有犯了死罪的,應該按照舊例上報待批。」忽必烈接受了他的意見。
有一次中書省上奏,有五十人被判死刑,安童說:「臣等核查他們的罪狀,其中有十三人是因鬥毆而殺人,罪不至死。對其他人的判決,臣等沒有異議。」忽必烈於是下令將這十三人改判為充軍。
青年時期忽必烈畫像。尼泊爾藝術家Anige(1245年—1306年)。(公有領域)
至元二十四年,宗王乃顏舉兵反叛,忽必烈親征,最終平定了叛亂。受乃顏牽連入罪的皇室宗親,忽必烈派安童負責審問,多數人獲得平反。一天退朝後,安童走出宮門,那些被免除死罪的宗親,爭著迎上去拜謝,有人甚至為安童拿馬韁繩扶他上馬。安童對他們一概都不理睬。
有人趁機對皇帝吿安童的狀:「宗親即使有罪,也都是太祖(成吉思汗)的子孫、陛下的昆弟;安童丞相雖然尊貴,但也只是人臣,怎麼能傲慢、不敬到這種地步呢!」忽必烈沉思良久才說:「你們這些沒見識的人,哪能理解安童這麼做的用意呢。安童故意羞辱他們,是為了讓他們改過遷善啊。」
至元三十年,安童薨逝,忽必烈震驚哀悼,下詔由大臣幫助辦理安童的喪事。
安童天性敦厚穩重,不管身處困境還是順境,無論榮辱,他都能夠守正不移,恬然自處。閒暇時,就孜孜不倦地研習儒家經典、與儒生們談論道義,探究聖君賢臣之事、義夫孝子之行、治亂成敗的緣由、生死憂樂的道理,二十年來沒有一日鬆懈的。
雖然安童自小就位高權重,但其住宅堂宇極其樸素簡陋,除了必需的客廳、臥室、廚房之外,再沒有其它多餘的房間了。有人建議安童擴建住宅,他說:「屋子可以遮風避雨足矣。我聽說有人辛苦地購置田地住宅,最後都給了不肖子孫享用,這事我可不做。」
安童在相位前後二十年,勵精圖治,廢除苛政,推行寬平政策。抑制淫奢風氣,減輕賦稅,知人善用。與丞相史天澤、左丞相許衡、姚樞等人,共同輔佐皇帝處理國家政務。君正臣賢,所以至元之初,朝廷安定,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國有餘財,糧倉滿溢,天下大治。忽必烈曾經稱讚安童說:「有安童在,朕可以高枕無憂了。」@*#
君正臣賢,所以至元之初,朝廷安定,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國有餘財,糧倉滿溢,天下大治。圖為元人《嘉禾圖》。稻生雙穗,或稻產豐收,是一種祥瑞,也稱之為嘉禾。(公有領域)
事據:《國朝名臣事略》卷一之二《丞相東平忠憲王(安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