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北竿中醫師姜元泉(亦名姜董泉)父親姜聖節-兒姜伙生/中醫姜元泉的老家在長樂邊蘭,距海較遠,全村務農,5百多灶都姓姜-回到全村500餘灶皆是姓姜的邊蘭 @ 姜朝鳳宗族 :: 


澎湖將2020訂為「文化旅遊年」(簡稱「文旅年」),賴強調文化是澎湖立縣之根本,透過深厚的文化基礎,讓澎湖人了解先民打拼的歷史,2020年將著重歷史古物的重現及縣誌的編撰,也期待透過小三通,帶來另一波旅遊商機。 https://t.ly/VLr2x

2020-01-03_152127


明朝末年澎湖守軍把總姜望潮1633年後其族裔與鄭軍激戰或追隨鄭成功來台(鄭氏王朝在台歷史(1662-1683年)?  https://goo.gl/Q8mpBW


康熙二十三年4月21日(1684年5月27日),根據差往福建料理錢糧侍郎蘇拜,會同福建督、撫、提督的奏報,認為「臺灣地方千餘里,應設一府三縣。設巡道一員分轄。應設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分為水陸八營。澎湖應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分為二營。每營各設遊、守、千、把等官。」[2]。並得到清聖祖的同意,於當年開始設置福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簡稱為台廈道。而福建分巡台灣廈門兵備道係由福建巡海道移設而來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jvSMW


澎湖把總姜望潮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 - https://goo.gl/GUbqaR


清朝官職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QCEExF


把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把總為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陸軍基層軍官名,明清兵制員額皆有異動,也可稱為百總。
清代
若以清綠營為例,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其中,游擊就在總兵(主管四至五營;約800至3000名士兵)轄下基層武官。與參將、都司、守備等武官一同統轄六百至兩百的營兵力。把總就是受其轄下,在清朝為正七品武官;統領汛(兵力從十數名到百名)兵制單位的武官職位。
清末,慈禧太后主持軍隊改革;並委袁世凱小站練兵以訓練新軍,而袁世凱主導之《新式陸軍章程》內,把總取消不再稱呼。
以棟軍而言,把總可以是正規軍營主官。作戰時配加數營鄉勇,其人數相當於現今的一個團或旅,具有獨立作戰之能力。近代有部份學者指出,把總僅等同於現代「士官」階級。[1]但尋遍各國軍制,未有士官兼任營長,戰時率領數營且能獨立作戰的狀況發生。
參見
清朝官職表
李萼,《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3年,台北

武官“把總”究竟是個什麼官位?權利有多大,手下有多少兵力
2018-07-28 看今天的歷史 歷史
把總其實是一個官職的名稱,也就是明朝武官官職的一種,但是是比較低的官職,分為正七品,在他手下能夠掌管440人的兵力,在把總上面的官職被叫做千總,千總掌管的兵力比較多,有1000人,所以被稱為千總。
千總和把總的官職在元朝時期出現,把總的意思也就是副手的意思,千總在元朝時期就是叫做千總的,這麼看來把總也就是給千總做副手的,大家都知道的是,明朝的軍隊是由三大營組成的,這三大營分別是三千營、神機營和五軍營,根據文獻的記載,每一個營區裡都有把總這個官職,根據明史的記載三大營中的三千營後來被改為了神樞營,到了嘉靖時期千總和把總也都是比較低下的職位,相比較前者較高,在千總的上面還有中軍這一個職位,這個職位也是低職位,但是較前者要高一些,而這個時期五軍營中一共有著把總146個,神樞營當中有134個把總。
到了後來學術界的人們做了相關的研究調查後發現,在明朝時期各個把總的設立時間其實都是有所不同的,而不是想現在選班委一樣一次性的選拔出來,對於同一個把總的設立在學術界也是有著非常大的爭議的,就像大家對於備倭把總的設立時間存在爭議一樣,這都需要經過研究調查最後給出一個合適的說法然後取得共識一樣,學術界認為備倭把總與其他的巡海副使、備倭都司等官職都是統一在洪武年間所設立的職位,有的卻認為他們都是設立在嘉靖時期之後的。
當然這種爭議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些職位的設立實在明正統年間之後的,因為在正統時期明朝的東南邊境及其沿海地區常常會受到敵寇的侵犯與騷擾,所以在那個時候明朝的政府才會設立這麼一個機構來抵禦敵寇的侵犯。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種學術界的猜測,因為沒有真正的歷史依據,也沒有相關資料的記載,這些說法都不是屬實的,頂多隻能算作是一種猜測而已,但是到現在我們能明確的是把總這個職位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這並不是高官的職位,僅僅相當於現在一個小隊的隊長而已,放到過去戰爭的年代這也許就是一個非常渺小的官職,在他手下所掌握的兵力也是非常地少的


書名:《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
  鄭氏史料初編補輯
  兵部題、行「推補福建烽火寨把總」稿
  兵部題「註銷事」稿
  兵部行「總理盧像升諮」稿
  兵部題內有「陳鵬仍以副將留用」殘稿
  ·兵部題、行「推補福建烽火寨把總」稿
  兵部尚書臣張等謹題:為缺官事。
  職方清吏司案呈崇禎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奉本部送,準福建巡撫鄒維璉諮稱:『據巡海道潘融春詳:「據北路海防同知晏善成報稱:烽火寨把總李嗣宗忽於崇禎六年三月十四日在汛地遇揚大發、中風身死等緣由到道。該本道看得烽火寨為全閩首衝,責任綦重;例應欽依銓補。今李嗣宗一旦病故,汛地豈可無人。查有彭湖把總姜望潮原系武科,有功堪用。祇因新設五虎游擊,經本院具疏,奉旨裁缺,本官已空懸無屬。據其才氣,盡堪要地禦防;即其裁缺聽調,且是實任將領,非投閒者比。當此鯨氛未靖之時,為地方擇人,憐才器使,得以烽火現缺,容部改補;庶赳桓可鼓,禦捍有資」等因到院。該本院看得北路烽火寨界於閩、浙之間,海寇、倭賊時常竊發,倏來倏去。今年三月,本院嚴飭汛將以御賊;賊雖遠遁,然舟回遭颶,一時死一宗參將、又死一李把總——為國捐軀,殊為可惜!該道為地方計,獨舉慣海姜望潮就近調補;蓋亦謂其現任裁缺之官,不可無故而棄之。本院身任封疆,睹此寇氛未息,不得不冒越俎之嫌,從該道之所請,具諮兵部垂念閩海多事,將裁缺之彭湖把總速賜調補烽火寨;庶人地兩宜,緩急有攸賴矣』等因到部,送司案呈到部。
  看得烽火寨閩海要衝,制御必須慣海之將。該寨把總李嗣宗近報兵故,撫臣諮議以彭湖奉裁把總姜望潮頂補。查本官起家科目——又南產慣海,向以裁缺聽調。今議頂補,人地最為得宜;似應允從,以竟駕輕就熟之用者也。既經諮議前來,相應覆請。合候命下將薑望潮以原官調補烽火寨把總。
  崇禎六年六月三十日(尚寶司卿管司事李繼貞、管理冊庫員外郎蔡澄)。
  兵部為缺官事。
  該本部題云雲等因。崇禎六年七月初六日,本部尚書張等具題;十二日,奉聖旨:『是。欽此』。欽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擬合就行。
  為此,除札仰姜望潮定限本年九月初五日到任外,一諮福建巡撫:合諮前去,煩照本部題奉欽依內事理,行令本官依限到任,仍將任事日期同原奉本部札付並履歷緣由呈報巡撫衙門繳部查考。如過限不到及不繳部札,定照例參究施行。
  一諮都察院:合諮貴院,煩為轉行福建巡按御史照依本部題奉欽依內事理,行令本官依限到任,不許延遲。如或故違,照例參究。……
  兵部題、行「夷船衝突叵測」殘稿
  ……好,疏防致敗,罪誠難逭。但該弁年來討山寇、破鍾斌等賊,節有勞績,未經勘敘;功過似可相準,其才亦尚可策。目下夷船雖泊外洋,殘敗之余正苦衝突叵測;劉香諸寇,又方披猖:俱應責芝龍以奮勵收拾者。姑降一級,令戴罪圖功自贖。張永產起自廢弁,畀以泉南保障地方之事(?)皆其事;安得以「兵力單弱,動多礙手」為辭!並降一級,戴罪圖功。如再不效,國法俱難輕貸。守傭梁燮、把總范汝樛損失兵船,既稱彼此拒敵,且身負重傷,亦非退怯者比。姑行免議,以觀後效。蔡全斌概被損失,毫無堵禦;革職提問,於法非苛。副總兵程應麟已經奉旨准其戴罪圖功自贖,相應免議。此外,如科臣所指之周文鬱,妒嫉狡猾、縱寇擾民,蓋以前追賊之罪案;近據塘報,已到覺華。相應敕該撫、監速行提問歸結者也。謹奉旨核議。相應覆請,合候命下將魯應奎革任回衛(系世職),鄭芝龍、張永產各降一級戴罪自贖,蔡全斌革職提問(系流官),周文鬱行該撫、監提問(系流官)。
  崇禎六年八月二十一日(署司事郎中包鳳起、管理冊庫員外郎湯一湛)。兵部為臣鄉戰將倏歿等事。
  該本部題云雲等因。崇禎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本部尚書張等具題;二十六日,奉聖旨:『魯應魁,著革職回衛。鄭芝龍既有前勞,姑降一級;張永產,降二級:各戴罪剿寇自贖——著有殊功,仍與議敘。蔡全斌,著革了職;並周文鬱俱該撫、按提問具奏。餘依議。閩帥速推堪任的來用。欽此』。欽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擬合就行。
  為此,一諮福建巡撫:合諮前去,煩照本部覆奉明旨內事理,行令各官一體欽遵;並將蔡全斌革職提問,定限本年十二月終具奏施行。
  一諮遼東山永巡撫(手本東盟寧錦太監):合諮(用手本)前去,煩照本部覆奉明旨內事理,即將周文鬱提問,定限本年十一月終具奏。
  一諮都察院:合諮貴院,煩照本部覆奉明旨內事理,轉行福建巡按御史將蔡全斌革職提問,定限本年十二月終具奏;轉行巡關御史將周文鬱提問,定限本年十一月終具奏施行。
  崇禎六年八月二十九日(署司事協贊郎中包鳳起、管理冊庫員外郎湯一湛)。
  ·兵部題「註銷事」稿(節錄「已過限用兵處所應行寬限」一件)
  一件:道、將誠信過真等事。
  兩廣總督熊文燦題「招撫海寇劉香」緣由,奉聖旨:『賊渠受撫,自當聽其輸誠歸命,豈有道、將登船往撫之理!明系弛備墮姦,尚稱兩道密商,全不及知;督臣節制何事!本內情形,殊多蒙隱。著巡按御史確查馳奏,不許扶飾;一面著熊文燦督勵道、將,速圖勘定自贖。洪雲蒸等、夏之木等,著從重議處。該部知道』。
  前件,崇禎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抄出到部;二十一日,行兩廣總督並廣東巡按確四月終具奏。洪雲蒸等系文職,諮吏部議覆。其夏之木等,八年正月十四日議奏訖查,限八年。
  ·兵部行「總理盧像升諮」稿
  兵部為遵旨請明調撥援兵事宜及陳現在剿兵支餉之窘以聽部覆,以便遵行事。
  職方清吏司案呈崇禎九年四月十五日奉本部送準總理盧像升諮稱:『本年三月十八日,準兵部諮:「為聖明宵旰綢繆、流賊播毒未已,願奮兵助剿、少盡臣子分誼事。該職方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南贛巡撫潘曾纮題前事,議抽贛兵一千並粵、閩督撫檄閩將鄭芝龍統領援剿等因。該兵部看得:閩將鄭芝龍有海上奇功,人但謂其長於水,而不知更長於陸。查援虔之役,自丙村入銅鼓嶂,三戰三捷;此皆層巒迭嶂,最為崎嶇;芝龍能以偏師取勝,則水陸無所不宜矣。今閩、粵晏然,而置名將於無事之地;坐使流寇縱橫,中原未淨:此虔撫忠憤激烈,亟為芝龍推轂者也。虔撫業助兵一千,閩撫必投袂而起——亦當為芝龍作計,應挑其慣戰健丁再調兩千,兵力始壯。然芝龍自閩入虔、自虔入九江,又自九江而至南直、楚、豫之界,道裡阻修;沿途行糧,不 閩藩王道元及武平知縣尹長庚所措處者堪供三千人遠道餱糧不至缺乏否?此應令閩撫從長打算;而又當先期照會理臣視賊勢所向,酌行調發者也。謹遵「看議速奏」之旨,相應覆請;合候命下,遵奉施行」等因。奉聖旨:「是奏內選添兵數、遠調行糧事宜,著閩撫從長計議具奏,一面移會理臣酌行調撥。欽此欽遵」等因,準此。除欽遵外,竊照南贛撫院潘曾纮精忠佐國,憤寇患之未平,措餉助兵;切同仇之至誼,議抽虔兵一千、統以閩帥鄭芝龍協剿流寇。部覆仍聽閩撫從長打算,增調二千、供其遠道餱■〈食量〉,合成一旅;籌劃之周也。目今群寇多遁秦、鄖大山,尤須步兵以便深入;此多多益善者。惟是師行糧從,自閩而虔,自虔而楚、而豫,為途五千餘里——竭閩、虔二撫院之力,行糧措辦,計供至楚、豫境上,止矣;一至境上,必取給於剿餉以待遠師。查剿兵之餉因各省直輸助改折等項徵收,冊報一時難到,如望西江。現在遼、鎮、關、寧、川、筸諸兵供應浩大,各州縣隨到隨支,那移正項極其窘迫。目今三月內,如祖大樂、祖寬等遼兵,沿途計日缺支甚多;本部院軍前賞功、買馬等項銀盡為那湊借給,少充數日之需。此外,惟移文豫、楚各撫,一面接濟;一面會題,前後已經兩疏呼籲,尚未知戶部覆疏允留與否。夫兵多而餉匱,望濟不前,此危道也。本部院督旅 入山,未遑拜疏;懇祈兵部再一題明並移諮戶部,將奉旨調撥虔、閩諸兵準於沿途州縣措給芻糧,仍諮豫、楚各撫院一體照行申飭,庶可無脫巾之虞、收剿蕩之益:此兵方可調之以前也』等因到部送司。查得總理諮請移文豫、楚各撫接濟援剿官兵糧餉及調撥虔、閩諸兵準於沿途州縣措給芻糧事宜,此係緊急軍需;若非速行申飭,恐遠戍長征,致滋他變。相應轉諮戶部題明,案呈到部。擬合就行。
  為此,一諮戶部:合諮貴部,煩為查照,立刻題明施行。
  崇禎九年四月二十日(郎中王昇、員外郎包鳳起、王驥。
  ·兵部題內有「陳鵬仍以副將留用」殘稿
  ……北路俱報,探有賊船各十餘隻出沒浯嶼、北麂外洋,正在整搠擒滅,亟應題留等因;又準左布政使徐應秋移覆相同。該本司按察使徐世蔭看得閩海獲有寧宇,皆陳鵬之功。本院前以加銜留任上請,誠見不可一日少此官也。今奉潿州之命,但南、北汛洋報警,萬一吾兩地告急,省會誰為保障!伏乞題留,地方幸甚」等因到臣。看得福標全省門戶,年來閩海清寧,皆陳鵬之力。臣具疏題留,已蒙聖鑒。昨兩廣督臣張鏡心以潿州請調,部覆欽奉明綸矣;然臣不敢不冒死乞恩也。夫潿州有寇,移緩就急,宜矣。第潿,一隅耳;本官在閩則閩安,且北可應浙、南可應粵。上年浙警,本官整旅而賊乞命;其明徵也。況本官士卒素練、船械精絕,雄兵三千,有死無二;故足恃也。別調,則長而短用之矣。閩省逼近倭夷,賊氛潛伏;今南、北洋各報有賊船十餘隻,雖未犯閩界,一帆可到也。歷來劉香等皆起閩、壑於粵,閩不靖,粵並受之。臣粵人,利害相關,非獨為閩也。閩地震、雨血,災變異常。臣日討軍實,與陳鵬等告戒戮力;忽聞移調,不知所措。若畏罪不言,誤及封疆,臣萬死安足贖哉!伏乞天恩敕部复議上請,陳鵬仍以副將留用。其新推福標,乞即以補潿州之缺——或複別有更調,全閩幸甚』等因。崇禎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奉聖旨:『該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
  看得副總兵陳鵬,前該粵督張鏡心以潿州珠寇披猖,具題請調以資堵剿之用,業經覆奉欽依。今閩撫蕭奕輔復稱福標為全省門戶,而南、北各洋報有賊舡十餘隻虩虩然有犯閩之憂;仍請留用,藉其保障。此該撫為地方綢繆計,誠不可緩。但潿州急需剿寇,而本官素稱海上名將,福急而潿更急,似不便再議紛更;應俟珠寇剿平後,另行題調可也。既經具題前來,相應覆請,恭候命下遵奉施行。
  崇禎十三年十月初六日(郎中張若麒)。
附錄二- 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 全本小說網 - https://goo.gl/61Mo4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