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認識臺灣嗎?先從認識自己的家族開始吧!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二月 9, 2017|分類:全部文章, 專欄, 尋「臺」啟事|作者:吳亮衡
各位讀者是否想像過自己的祖宗八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從哪裡來?又為什麼會來到臺灣?
如果想要追尋自己的家族故事,應該怎麼做呢?
除了一年一度的掃墓,又或者是冒著被爸媽K死的風險去打開家裡的神主牌位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自己家族的前世今生呢?
實際上,近年來,當我們疾呼應該要保留文化資產、以臺灣為主體進行思考時,其實有一塊相當重要的拼圖是被忽略掉的,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家族故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這是因為每一個小人物都扮演了歷史輪軸中的重要角色,換個角度來說,當我們開始挖掘來到臺灣的先祖(不管是哪個時期)以及他們的奮鬥故事,對於理解臺灣各個時期的歷史發展,也就不遠了。
「家譜」、「族譜」傻傻分不清楚
族(家)譜的價值,可以了解歷史上重要家族的發展、作為移民祖先的紀錄、或成為分析宗族與婚姻、人口等統計資料。
已故的史學大家王世慶教授曾經用簡短的話語解釋家族歷史探索的價值與意義。廣義來說,「譜」的種類相當多,但仍可略分為族譜、什譜、雜譜、宗譜、支譜、總譜、家承、譜牒等,實際上,如果針對一般人比較常聽到的「家譜」和「族譜」而言,兩者所代表的意義卻是截然不同的
所謂的「家譜」可以理解為一個家族的記憶,如同曾經擔任過五部尚書的蔡新就在《家譜序》中表示: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以紀實事,譜以序昭穆,昭穆能明,則家派無得混哉。
「族譜」則像是很多同姓家族共同建構的集體記憶,我們可以用北宋大家歐陽修所說的來解釋:
族有譜牒,則人知所出,知所出,則知尊其祖,知尊其祖,則知愛其身,知愛其身,則慎行修身,自不容以不謹,非徒以昭姓氏、序昭穆、別親疏同異而已也。
從意義上來區分,家譜比較像是「由己身所出」的概念,不管是向上追溯或是向下延展,概念類似「我們 X 家」,或者可以說是近親的連結;族譜所記載的,則像是「我們姓 X 的是從哪裡來」、「你是姓 X 的哪一輩」,也就是說以父系宗族為主的討論。有些學者甚至認為同姓者都可以作為族譜所記載的內容,因此常會看到「X 姓大宗祠」的組織。
如果從時間上來分,則可以認知為「唐山祖」和「開臺祖」的差別。
臺灣歷史上共有數次大型的移民潮,大部分的祖籍地為福建、廣東一帶,但也因為清帝國對於渡台的種種限制,導致來到臺灣的漢人以男性為主,官方稱這些人為「羅漢腳」,臺灣社會也衍生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俗諺,所指稱的是男姓祖先是從中國來的移民,稱為唐山公,女姓祖先是在地原住民(或是平埔族),而非唐山媽。
隨著時代更迭,清代末期也衍生「金門不認同安,臺灣不認唐山」的俗諺。換句話說,儘管當時的臺灣社會對於唐山祖帶有強烈認同感(如祭祖、堂號等),但也開始關注於來臺墾拓的「開臺祖」了
家族資料要從哪裡找?
萬事起頭難,許多有心想要找尋家中故事的人往往在一開始就碰到難題:資料哪裡找?又要怎麼找?
一、數位資料
拜科技發達所賜,現代許多家族的資料都可以透過數位網站平臺尋得,例如國家圖書館在資源查詢類別中的「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區」,裡頭所藏的微縮資料、善本古籍以及拓片資料都是非常好利用的素材。
此外,國家圖書館「臺灣地區家譜聯合目錄」資料庫也是極佳的資料蒐集方向,資料庫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臺北市文獻會、國立臺灣圖書館、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宜蘭縣史館、國立故宮博物館、國史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國家圖書館等地的資料,共收納了約一萬多筆的家譜資料。更重要的是,資料庫可以從書名、姓氏、纂修者、祖籍地等關鍵字進行檢索,對於有心卻毫無頭緒的人而言,可以從發揮字詞的聯想能力開始進行。
國家圖書館在 2004 年 11 月跟美國猶他家譜學會簽訂合作協議書,取得在 1970 年代美國在台灣民間所收藏的台灣家譜,約 9000 種拷貝片,經過篩選後共有將近 800 卷,資料皆存於「美國猶他家譜學會(GSU)臺灣家譜數位典藏」中,然而受限於個人隱私的法令,影像檢索功能暫時關閉,需要調閱資料者必須到現場觀看全文。
目前在臺灣有四個家譜中心,分別設置在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等地,其中以臺北家譜中心的收藏最為完整,藏書共計千餘冊,包括中國家譜綜合目錄、北京圖書館藏普通古籍家譜目錄、廣東公藏族譜目錄等三本中國族譜藏書索引,此外尚有微縮資料約萬餘卷可供參考。
【圖片來源】截圖自國家圖書館網頁,最後流覽日期:2017.02.08。
地方史料的取得則可以利用宜蘭縣史館所典藏的譜系訃文以及「宜蘭人文知識數位資料庫」來進行檢索,裡頭收藏像是房地買賣、招墾贌耕、水利契字、租稅契照、生理簿記等眾多選項,共計高達 2000 餘件的藏品,也可以說是提供常民史料的最佳來源。
【圖片來源】截圖自宜蘭縣史館建置「宜蘭人文知識數位資料庫」網頁,最後流覽日期:2017.02.08。
二、實體資料
如果網路資源無從查起,那麼了解家族故事的第一個步驟,則可以從功德榜、地契、鬮書、契尾、宗親會、同鄉會會刊、墓碑等著手。以墓碑為例,許多家族至今仍會在春節或清明時節到祖先墳前祭拜,下次不妨仔細瞧瞧墓碑上寫的是「堂號」、「祖籍地」還是臺灣的地名,再對照一下立碑子嗣與年代,或許就可以譜出初步的線索囉!
【圖片來源】擷取自〈遇見「皇民」──藏在墳墓中的臺灣史〉一文。
如果不會用網路,也不知道要從哪裡找上述的文本資料,那麼,最簡單的方式,請移駕到離自己最近的戶政事務所,取一張服務號碼單並稍待片刻,當親切的服務人員詢問需要什麼服務時,帥氣地說:「我要申請我們家從日治時期以後的戶.籍.謄.本!」
日治初期為了有效了解殖民地狀況,殖民政府開始進行一系列的人口調查。其中 1895 年 7 月臺北市內的調查可以說是最早的紀錄,該次調查的主軸包含確認被調查人的住址、出生地、姓名、年齡以及親屬關係等資訊。1896 年,殖民政府再以「搜捕全島不安份子」的名義,進行全島性的戶口調查,但是真正做到類似國勢調查般精確的戶籍調查,則要到 1905 年進行的「人口普查」,一直要到經濟、治安日漸穩定的 1915 年後,才進行每 5 年一次的調查,也讓今日的我們留下了許多了解家中長輩的寶貴資料。
【圖片來源】〈戶口調查規程〉,《臺灣總督府報》,1905年12月26日,頁91。
一場思辯的旅程:「口述歷史」V.S.「史料文本」 
在文本資料的基礎上,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功課必須落實,那就是對家中長輩進行口述歷史的紀錄。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運用家譜、文本來訴說一個家族的故事,難免會因為時代遙遠而顯得空泛,更重要的是,有些時候可能連資料蒐集成果都沒有辦法如預期般順利,這個時候就必須透過長輩口中的「很久很久以前……」來刻劃那遙遠的輪廓。
換句話說,儘管史料可以突顯家族興衰或是族人分家的狀況,但這依然屬於冷冰冰的文字資料,於此同時,口述歷史所呈現出來的「人情味」便相當重要。當然,面對永不停歇的歷史洪流,不管是史料文本或是口述歷史的成果都必須面臨資料「真偽」的考驗,或許不是刻意捏造,但如何避免「張飛打岳飛」的時空錯置,依然是每一位紀錄自己家族故事者應當警惕的課題
毋庸置疑的,「唐山祖」指稱的是漢人來臺支脈的起源,然而,當清治後期的在臺漢人逐漸意識到祖先冒險渡過「黑水溝」、來臺後尚須突破種種墾拓的辛勞後,遂在祭儀中強化了「開臺祖」的角色。這不僅是一種思想上的變革,也也顯示先民不再只是將視角單一地投注於遙遠的「唐山」,取而代之的,是對於生活於「臺灣」這塊島上的關注。
更重要的是,由於臺灣和中國之間的移民關係,不管是族譜的編纂或是口述歷史的蒐集都有可能受到文化建構或是民族論述的挑戰。有鑑於此,多元地參考、廣泛地蒐集有其必要,或許,家族故事的最後一塊拼圖一直隱藏某一本書或是某個故事裡頭,靜静地等待某個有緣的後輩挖掘出來呢!
一個信念、一群年輕人、一個不只談家族故事的營隊
2012 年,一個「以家為出發點,認同家庭的血緣關係,塑造一份對家鄉的歸屬感,進而徹底瞭解土地與人的來源」的營隊誕生,催生這個營隊的是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0歲、尚在就學階段、對臺灣史有熱忱的年輕人,但是在「生命影響生命」的核心概念下,不僅包辦了課程設計、經費籌措、流程安排等瑣碎的行政庶務,也在「家鄉、家庭、家人」結構思維中,設定營隊學員以年輕的高中、大學生為主,時間點也選擇在別具歷史意義的228連假。
由家譜文學營發起者設計之理念圖。
在 3 天 2 夜的營隊活動中,以創意家譜為主軸,並融入文學的角度,促進學員間互相交流腦力激盪,同時鼓勵學員尋根探源,藉由訪談與文字、影像紀錄,用文學形式創作家譜故事,提高對於家鄉與自我的認同。為求課程嚴謹,邀請來自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亞州體驗教育學會的師資,也將強化學員了解臺灣民族多樣性與歷史的重要性。
連續 5 年的營隊,吸引了超過 200 名來自臺灣各地的學員,這個不只是談家族故事的營隊也邁入第 6 屆,若是想要一睹營隊「元老們」的身影,又或是想要了解大師以及教授講述家族史概念、寫作方法的青年們,歡迎參加 2017 年由宜蘭縣史館和宜蘭縣領袖發展協會共同主辦的「家譜文學營」。想認識臺灣嗎?先從認識自己的家族開始吧! | 故事 - https://goo.gl/h3WAMS


「皇民」墓碑-藏在墳墓中的臺灣史-,把「中華民國」的「民」取出來,改寫成了「皇民」/「皇明」與「皇清」 目前在臺灣最早的漢式墳墓,就是刻「皇明」/皇朝國名,這寫法,是先寫個「皇」字,再接一個國朝之字,比如說「皇明」,就是代表墓主是明帝國的人民到1644年止/臺灣在1684年改由清帝國統治之後百姓把墓碑上的國朝文字改寫為「皇清」了/日本統治把「皇清」改寫成「皇日」-有的是取用天皇年號,比如說「大正」時期,就會寫「皇正」;所以在「明治」時期,當然也會有寫「皇明」的/徵仕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N6JUCk


phpMGDhYX

民眾在臉書指出,阿嬤翻出1張超過100年前的歷史文件。(圖取自爆廢公社)
2020/10/14 18:3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歷史政權更迭,有民眾在臉書指出,家中阿嬤昨(13日)整理房間時,發現1張年代超過100年的歷史文物,是1張「大日本帝國」(1868年-1947年)時期的土地「契尾」,網友驚呼「太有價值了!」
民眾將照片貼到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家中阿嬤昨日整理房間時,翻出1張折成4等份的泛黃、發霉白紙,竟是「大日本帝國政府」的「契尾」,按內容來看是1張土地買賣契約,上方載明買賣雙方姓名、住址,以及買賣標的物、價金等資訊,買方以20元向賣方購買土地,付出「金六十錢」作為稅金,並蓋有「澎湖廳」印章,時間為明治30年(1897年),距今123年。
據了解,日治時期,「大日本帝國」於1895年3月26日設置澎湖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1897年改為「澎湖島廳」,同年5月3日改制為「澎湖廳」,該行政機構在1920年又改制為「澎湖郡」,後於1926年改回「澎湖廳」,當時有「帝國的南方鎖鑰」之稱。
PO文民眾說:「我覺得比較厲害的是阿嬤的阿嬤開始就收在衣櫃,途中經歷了2-3次的搬家改建。」不少網友認為,該張「契尾」相當具有歷史價值,眾人紛紛留言指出,「這是古董了吧」、「千萬不要護貝,防潮處理表框保護起來就好,護貝了會損壞的」、「愛心郵票連寄都不能寄」、「趕快掃描存檔!」、「可以當傳家寶了」、「那時候的列印技術真猛」。
澎湖阿嬤翻出她阿嬤的遺物!123年前歷史文件曝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1wZ50


到戶政事務所,花了15元,終於拿到自己的母系血統證明:“熟”。母親老家在台南新化,這份日治時期戶籍謄本,記載母親是“熟番”-也就是平埔族西拉雅族人。#日治時期戶籍謄本--家鄉在台南縣永定鄉、了解內祖母的戶籍資料後,自己是平埔族 西拉雅族,起因於(南科園區)徵收共同土地,領取補償金的同時,看到日治時期戶籍騰本之族別、熟番、祖母的名字:林樹蘭,才了解自己是(西拉雅族後裔),過去中國男尊女卑的姓氏,女性如:姓方、後加氏,我的母親是民國六年生,我的身分證(陳氏花),而我的內袓母在日治時期,日人建立戶口普查資料,登記的姓名是:林樹蘭,祖上是母系社會的家庭,一直到父親的年代,近期我辦理(榮民就養金)去戶政事務所取得資料時,才發現資料和之前不一樣,族別空格是個(福字),我會去找當初的代書,取得以前的騰本資料,以正視聽
西拉雅和菲律賓的宿霧是同一民族喔~(語言是通的)(2) 荷西時期與平埔年代 | Facebook https://bit.ly/3WKfPeO

12348024_865647813549173_5781008365369867066_n (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