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明治維新數十年的自我淬礪之後,展開過去千年歷史較少發生的文化輸出。有趣的是,技術官僚對於學習自西方的技術,並非無條件的照單全收和宣傳。就像日本數千年來吸收其他文化,總是將這些文化調適、轉化為適合自己風土的型態,當他們將文化象徵再度輸出到別的地方時,也會融入當地的固有條件,而留下多層次文化交融的痕跡,也發展出如近藤十郎完整的調適理論。
-------------------
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
2018-07-07 08:00
作者:凌宗魁/著;鄭培哲/繪圖
譯者: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0
官方網址:
一座座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身影躍然紙上,搭配近兩百幅插畫家鄭培哲以明信片風格繪製的建築物圖像,充滿手工感的人文氣氛與淡淡鄉愁。
第五章,學校:純真年代的集體記憶(摘錄)
近藤十郎的校園規劃理念
在明治時期取得磚材的成本還很高,到了大正時期,因經濟日漸穩定,磚材生產也進入企業經營規格化量產的穩定供應時期,加上官方廢止木造公共建築的政策及潮流演進,除了上述因地緣關係使用全木造的嘉農以外,越來越多校舍採用磚材建成。全臺各地遍布「紅樓」,不乏別具特色的佳作。以西洋歷史主義風格來表現象徵文明開化的紅磚構造,逐漸構成本土建材的悠久歷史,是融入在地元素的一大嘗試。
1906年4月,總督府營繕課技師近藤十郎出任臺北成淵學校校長,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諭示:「應即重建校舍,擴張教育事業。」同年6月,近藤十郎在《臺灣教育會誌》發表〈學校建築の理想(附、校旗揭揚の主張)〉一文,12月又於同刊物發表〈小學校々舍の配置法〉,揭櫫其同時身為建築專業者與教育工作者,對於校園建築規劃的基本理念。
近藤認為,校園建築首重「衛生、便利、堅固」三要素。以防災防震的需求而言,1891年發生濃尾大地震,1906年3月又發生嘉義大地震,兩者震度皆高達七級,說明了臺灣位處地震帶,校園建築需首重結構強度,才能抵擋大自然的考驗,並應採用高規格的防火建材,以防火災不定時的侵襲。畢竟若是接受教育的子弟在校園中因為建築設計規劃不良而有所損傷,校方便無顏面對家長。
空間規劃方面,引進明亮光線的高大窗戶、寬廣天井和走廊,符應學生活動的空間品質之所需。若教室採光不良,學生容易產生視力問題,通風不良則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可見校園硬體對於學生健康影響甚鉅。在美學上應要求秩序整然,風格調和統一,不需要太過累贅的裝飾,才能成為學生培育品行的精神象徵。臺灣日照時間長,陽光強烈,整體配置一定要注重陽光的照射方向與時間,可藉此增加教室採光並保持衛生,但要避免直射所帶來的炎熱和不適,而走廊環繞教室、建築朝南也有其必要。
在古典中軸對稱的原則下,距離校門入口最近的建築中央量體必然是教師辦公室的所在,穿越中軸即可展望操場,對於向兩翼延伸的教室也能進行有效管理。此外,近藤十郎也對講堂、圖書機械(教具儀器)標本室、理科教室、歌唱教室、縫紉教室、值日室、室內操場、廁所、樓梯、小使、湯沸所(工友房與鍋爐間)等各種空間需求闡述了設計理念,並提出各種教室應以可遮風避雨的廊道串連為一整體的構想,文末更親手繪製九種可供3百位學生使用的校園格局配置基本方案,皆無正立面朝向下午日照強烈的西邊。這兩篇文章也成為日後臺灣新設校園建築配置設計的基本原則。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校
日本在臺灣最初設立的現代教育場所是「芝山巖學堂」,歷經沿革與校址變遷,先是借用艋舺清水祖師廟做為校舍,後遷至臺北城內南門旁,俗稱「南門大學校」,校名歷經總督府國語學校、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等數次改制,奠定臺灣教育人才培育基礎(今臺北市立大學)。並早在一八九六年頒布《臺灣總督府直轄學校官制》,設立三所附屬學校做為國語學校畢業生的實習場所,提供未來設立學校的模範。
這三所學校分別是原芝山巖學堂的第一附屬學校(後成立八芝蘭公學校,今士林國小)、艋舺學海書院的第二附屬學校(後成立艋舺公學校,今老松國小),以及預計設於大稻埕但因無適合場地而改設大龍峒保安宮的第三附屬學校(後成立大龍峒公學校,今大龍國小),人口密集市街的就學需求反映了當時臺北聚落的分布情況。此外還有專供日人子弟就讀的第四附屬學校,是後來與日本本土教材、課程及師資完全相同的尋常小學校之前身。
1913年,總督府合併先前各間附屬學校,於清代協臺衙門改成日本時代臺北縣監獄署的舊址,創設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校。磚造校舍配置為「ㄈ」字型,中央為運動場,深具大正年間歷史主義的古典特色,並帶出學校地標特質的中軸小塔和漸層式後退的屋頂,與同年落成啟用、由松崎萬長設計的新竹車站極為類似;主棟立面採仿石造外觀,基座直通簷下的巨柱式,中軸線上設計突出簷帶的圓弧山牆,兩翼則為一樓拱圈、二樓列柱的西向陽臺,設計精美且比例合宜,顯然是功力深厚、出身學院的建築技師作品。
學校啟用後,第一屆學生有430名,包括80名一年級新生,以及由其他附屬學校轉來的350名學生。1923年皇太子裕仁行啟時曾到此造訪。1927年,附屬小學校隨國語學校改名為「臺灣總督府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同年第一位臺籍學生許伯珽入學,其父許丙為板橋林家總管、日本貴族院議員,可見此校之上層階級性質與傾向。第一師範學校在臺北大空襲中嚴重受損而遭拆除,附屬小學校幸運躲過空襲,卻逃不掉戰後陽臺外推,後遭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校舍的命運。原址今為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大稻埕公學校
臺北大稻埕公學校為華族男爵建築家松崎萬長的異色之作。隨岩倉使節團留學德國柏林工科大學的松崎萬長,具有設計純正歐陸古典風格的能力,但其實是一位厭煩東京的繁文縟節、逃逸到臺灣尋求創作環境的浪漫藝術家。他在臺北不居住在日本內地人聚居的社區,而是泉州三邑裔本島人聚居的艋舺八甲町,由此推想他對本島人的居住環境及建築風格,較其他日本建築家有更為深刻的觀察。
大稻埕公學校位於泉州同安裔聚落大稻埕,是供本島人子弟就讀的學校。松崎萬長擷取綠釉鏤空花磚、馬背山牆、攢尖頂等臺灣傳統民居建築元素,與現代校園空間需求融合,可見建築家取材地方文化養分發揮於創作的用心表現。
校舍落成後,因獨特造型而成為大稻埕的重要地標,從1923年裕仁行啟到1935年的臺北市會議員選舉,都曾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整座城市的集體記憶,並未因陸續更名而影響其地標地位(曾改為大稻埕第一公學校、太平公學校、太平國民學校,今為太平國民小學)。1980年代,校方拆除此樓擴建校舍,雖然新校舍在局部的語彙風格延續舊校舍的外觀,但無論是整體造型比例或細部材料表現的品質,皆與舊校舍相去甚遠。
日本在明治維新數十年的自我淬礪之後,展開過去千年歷史較少發生的文化輸出。有趣的是,技術官僚對於學習自西方的技術,並非無條件的照單全收和宣傳。就像日本數千年來吸收其他文化,總是將這些文化調適、轉化為適合自己風土的型態,當他們將文化象徵再度輸出到別的地方時,也會融入當地的固有條件,而留下多層次文化交融的痕跡,也發展出如近藤十郎完整的調適理論。
大稻埕公學校的案例,堪與同為日本人設計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千金寨撫順第一高等小學校做對照。該校舍延續沙俄時期的西洋風格,採取高緯度降雪地區的急斜式屋頂,而位於低緯度的大稻埕公學校,較平緩的屋頂和陽臺反映臺灣炎熱的氣候,可見設計者松崎萬長加入漢人建築元素的巧思。
滿鐵興建撫順小學校時正值日俄戰爭結束滿一週年,而大稻埕公學校興建時,日本才接收臺灣約莫十年光景,光是從屋坡緩陡的角度所顯示出的快速調適及應變能力,就足以證明有殖民地經驗的建築家之優異能力,由此可理解為何日本能在各種逆境中快速成長。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mQWsGM
---------------------
每一棟消失的建築,
都是一片遺失的歷史拼圖。
  一代代、一座座的建築物,記錄當代的美學表現、工藝技術,塑造了城鄉的變貌,也呈現人類的文明發展;是歷史的舞臺,也是時代的見證。
  雖然每棟建築建立之初,都被期許堅固永恆立於大地,但能夠千秋萬世留存的建築非常稀少。展示威權的房子、崇神敬天的房子、擋風遮雨的房子、裝載記憶的房子……建築不見了,到哪裡去尋找?曾經的記憶和感情,在哪裡安身立命?
  本書透過作者和繪者細膩的手眼,重現曾經存在於臺灣土地上各式經典建築鮮明的色彩和故事。本書延續上一本書《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本書也借用日本愛知縣博物館明治村概念,將臺灣未能完成、未能完整保存的經典建築重現於紙上。丁目(ちょうめ)是日本地方團體單位市町村下的區域劃分單位,也是博物館明治村的分區命名,臺灣曾經使用,戰後改成「小段」,就像消失建築被從臺灣的地圖上抹去。
  《紙上明治村2丁目》從醫院、學校、中央和地方官廳、教堂佛寺到土木設施,帶領我們回到多年前的臺灣,一覽那些已經消失、但曾經存在於這塊土地上的建築肖像,重溫以前臺灣城鄉的莊嚴與典雅。
本書特色
  一座座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身影躍然紙上,搭配近兩百幅插畫家鄭培哲以明信片風格繪製的建築物圖像,充滿手工感的人文氣氛與淡淡鄉愁。
第一章 中央官廳:營造彰顯權力的天際線
1.清代遺風衙署建築群
舊臺灣總督府
2.支撐總督府運作的官廳群
舊臺灣銀行、彩票局、土木局、臺北電話交換室、交通局遞信部、總督府覆審法院、臺北地方法院
Box│馬薩式屋頂與帝國威儀
Box│森山松之助:華麗官廳的締造者
3.東三線道旁的帝國風景
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赤十字社臺北支部
4.馬薩式屋頂的東亞運用
臺北廳、交通局鐵道部
5.臺北設市及代議制度里程碑
臺北市役所、舊臺北市議會
第二章 地方廳舍:官方權威形象的延伸
1.行政制度沿革與表情塑造
2.官廳標準圖與木構造時期
新竹廳、花蓮港廳
3.因應臺灣環境的對策:鋼筋混凝土的普及
高雄打狗公館、屏東郡役所、桃園街役場、新莊郡役所、嘉義郡役所、桃園郡役所、新高雄州廳
4.與時勢政令密切結合,裝飾藝術遍布全台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博覽會場館
清水街役場、東勢郡役所、彰化郡役所、岡山郡役所、旗山郡役所、潮州郡役所、屏東街役場
Box│裝飾藝術風格的誕生與影響
5.軍營警署的廳舍建築
臺北憲兵隊基隆分遣所、基隆警察署、嘉義警察署、頂番婆派出所
6.呂阿玉的現代主義地域表現
舊臺東縣稅捐稽徵處
第三章 醫院:妙手回春的杏林城堡
1.衛生事業為治理之首
2.疏密有致的小型聚落
花蓮港醫院、臺中醫院、屏東醫院、嘉義醫院、澎湖醫院、打狗醫院
Box│魚骨形平面的空間設計
3.永久使用與衛生條件兼顧的磚造醫院到鋼筋混凝土醫院
赤十字醫院、臺北醫院、臺南醫院、宜蘭醫院、基隆醫院、新竹醫院、樂生療養院醫療棟
4.具體而微的私人診所
馬偕紀念醫院、宏濟醫院、蓬萊產婦人科醫院、嘉普醫院、文貴醫院
第四章 宗教建築:心靈到國族的信仰聖殿
1.慈悲與殘酷交會的梵宮佛殿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淨土宗總本山知恩院臺北別院開教院、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淨土真宗大谷派臺北別院、淨土宗嘉義法隆寺
2.從萬物有靈的戀愛聖地到國族聖殿
臺灣神社、金瓜石神社、高雄神社、臺灣護國神社、建功神社
3.天使駐足的人間棲所
新店教會、濟南長老教會、蓬萊町大聖堂、樺山堂、臺北組合基督教會、衛道中學教堂
第五章 學校:純真年代的集體記憶
1.森林系木造校舍孕育的「天下嘉農」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2.近藤十郎的校園規劃理念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校、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大稻埕公學校
3.「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
總督府臺北中學校、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臺北州立第二中學校
4.從學校到國會
臺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
5.高等教育的宏偉形象
臺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二師範學校
6.迎向新時代的鋼筋混凝土
臺北州立第三中學校、臺北第四尋常小學校、臺北市樺山尋常小學校
7.好好告別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推廣館
第六章 土木設施:力與美的工程智慧結晶
1.現代生活的工業神殿
2.連接兩端的橋梁
臺北大橋、臺北明治橋、臺中櫻橋、臺中柳川橋、花蓮福住橋
Box│高兩貴與櫻橋旁的新高旅館
Box│柳川橋旁的林烈堂宅
3.了解新領地
臺北測候所、澎湖測候所
4.現代化的普羅米修斯
古亭庄配電所、臺南配電所、北部火力發電所
5.移地重組復原意象?
鶯歌許家瓦窯
6.外表遮蔽、內涵消失的產業遺產
總督府專賣局板橋酒工場、臺北松山菸草工場
Box│水平流線風格
7.軍事工業與軍眷住宅的交疊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
8.官商一體的交通與物流儲藏場所
總督府專賣局菸草倉庫、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倉庫
9.農業地景中的表現主義
彰化農業倉庫
10.見證日本時代開始與結束的鐵道沿線廠房
臺北工場汽車修理工場、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
11.臺灣頭的長期發展計畫
基隆港第二棧橋四號上屋事務所、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
12.深入大城小鎮的公路運輸
臺北公路西站、臺中客運站、嘉義公車票亭
13.亟待宣傳推廣的現代化遺跡保存
---------------
本書透過作者和繪者細膩的手眼,重現曾經存在於臺灣土地上各式經典建築鮮明的色彩和故事。本書延續上一本書《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本書也借用日本愛知縣博物館明治村概念,將臺灣未能完成、未能完整保存的經典建築重現於紙上。丁目(ちょうめ)是日本地方團體單位市町村下的區域劃分單位,也是博物館明治村的分區命名,臺灣曾經使用,戰後改成「小段」,就像消失建築被從臺灣的地圖上抹去。
《紙上明治村2丁目》從醫院、學校、中央和地方官廳、教堂佛寺到土木設施,帶領我們回到多年前的臺灣,一覽那些已經消失、但曾經存在於這塊土地上的建築肖像,重溫以前臺灣城鄉的莊嚴與典雅。
----------------------
「台灣的建築,就是台灣的特有種啊。」──專訪《紙上明治村》作者凌宗魁
發表於 27 六月, 2018  BY 犁客 0 COMMENTS
「台灣的建築,就是台灣的特有種啊。」──專訪《紙上明治村》作者凌宗魁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作者
最新文章
犁客
犁客
每天半夜走進文字荒田耕作的莫名其妙生物,雜食亂栽,還沒種出一顆果實,已經犁整下畦荒地。
文/犁客
「我沒有什麼生涯規劃啦;」凌宗魁腼腆地笑,「覺得和文資古蹟相關的工作,我都可以做。」
已經出版《紙上明治村》、《紙上明治村2丁目》的凌宗魁是台灣博物館的規劃師,熟悉台灣各地古早建築及古蹟,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尤其是台北城裡的各處情況。「高中唸美術班,但我不擅長畫人物,所以決定畫建築,」凌宗魁說,「我發現老房子的外觀細節很有趣,就在台北市區到跑、看到就拍。」
看得越多拍得越多,凌宗魁對老房子越來越有興趣。「大學就是為了想認識老房子才唸建築系;」凌宗魁道,「但讀到建築相關歷史時,發現太少講到和台灣有關的資料;我知道很多研究所的老師會接案子、調查文化資產的現況,所以就到研究所,能選修的課就就修、不能選修的課就旁聽。」
建築史的知識是某棟建築是否值得保存的判準之一,但不是唯一。「建築和文字紀錄不同。」凌宗魁解釋,「文獻是專家之言,但建築不會講話、任人解讀;例如歐洲保存了某些二戰時期的集中營,不同的人對此會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認同。」
事實上,建築的保存與否,除了歷史、設計、美學與實用價值之外,還有別的意義。「建築就在那裡,你會看見,所以它的外觀有公眾性。」凌宗魁說明,「『空間』是一個提供體驗的環境,,和看畫、聽音樂不同,說起來好像比較暴力──你走進一棟建築,會需要用全部感官去感受那個空間。所以像電影《星際效應》裡頭,為什麼要在太空站重建一棟地球上的房子?那個地緣關聯都不對啊;但走進那個空間,感受會不一樣。或者像新竹的張學良故居,根本不是當初的原址,而是另外找個風景比較好、交通比較方便的地點重建的,主要用意也是吸引中國觀光客去『實地』參觀。」
快來打臉我
對凌宗魁而言,判斷一棟老建築應當被保留之後,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原址保留,只要加以修繕。「文藝復興時期之後,西方建立了建築的精確知識,但中國傳統的匠師使用『篙尺』之類技術,將一棟建物的一切資訊都記在一把篙尺上,除了他、或他教出來的徒弟之外,沒人看得懂。到了日治時期,日本官方已經西化,所以使用的是西式施工圖,但我們民間用的仍是傳統工法。」凌宗魁說,「重新修繕對建築師和現場工作者都有好處,因為現代的工作者可以經由修繕過程學習古早的技術,並且將其重新規格化。」
如果不能原址保留,就得遷址重蓋。但就算把原來建物的大多數元件留下,搬遷之前的拆卸仍無法避免損毀某些原有工法;替換材料也會因為時代背景不同而出現差異。不過,凌宗魁現在常會提議搬遷,「因為知道要拆的動作擋不住,趕快搬走還能留一部分下來。」凌宗魁苦笑。
也因保存不易,所以凌宗魁直言,「我覺得自己很厚臉皮啦,有些老建築的資訊,我可能只有五成把握,就把它寫出來了。我希望的是可以引發討論,讓更多人關注。」因為老房子或許有舊照片版權及解析度、現址是否被其他建物遮蔽不利拍照等等因素,所以必須用畫的;但因資料不見得完全找得到,所以與凌宗魁合作兩本書的繪者鄭培哲,也會自己找更多資料,或者用同時期房子常見的配色推測。「我會希望寫了之後有人出來打臉我啦,」凌宗魁講得認真,「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修正的資料。」
這有用嗎?「有用;」凌宗魁點頭,「真的會有人跳出來說:某段時期他就住在附近、親眼見過那棟建物,或者甚至就在裡頭住過。」
台灣就是自己的特有種
先發表、等人來打臉,似乎不是嚴肅學術研究該有的態度,不過或許是網路時代集合群體一起為相同目標努力的有效方法。「從前就是研究史料嘛,可能去台史館或國圖看膠卷;」凌宗魁道,「現在網路上的研究社群反應更快、更直接,從前只能看見書裡的照片,現在屋主居然會自動出面,這樣可以為研究填補更多血肉,另一方面也是補充關於台灣過去的故事。」
要明白台灣的過去,台灣人才能更了解自己,也更看得清未來。目前的文資保存並不容易,「各縣市的主管單位不大一樣,有的叫文化局、有的和觀光合在一起叫文觀處,有的叫文資中心;」凌宗魁說明目前的官方流程,「大家可以向這些局處提出文化資產提報,寫保存理由,局處會找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大多會是民間學者、老師。老師們會先評估,然後現場勘查,然後開文資審議委員會。」
奇妙的是,決定文資是否保存的「文資審議委員會」,並不會讓原來提出「文化資產提報」的提案人參加,提案人也就沒法子直接口頭說明自己的提報理由。而因為一棟建物被列為文化資產,可能就沒法子說拆就拆,還會有後續的維護問題,所以各地方政府常會極力避免在自己的行政區裡增加文資。
「要改變現況還是得靠觀念的教育啦;」凌宗魁點點頭,「這事緩慢,但必須做。讓大家不再只重發展,亂拆房子。建築是用來服務人的,生活有必要,就可以做出調整,拆掉重建不見得是好方法。因為建築和它的所在地有關,在台灣蓋的房子,和在中國、日本蓋的,就是不同。」
從建築的樣式、工法、地點、保存,可以看出一個地方或國家的歷史發展、天然資源,以及看待自身文化的方式。「台灣還沒覺悟到這件事,因為我們對自己過去的了解還不夠;」凌宗魁道,「台灣的建築,就是台灣的特有種啊。」
------------------------------------
每一棟消失的建築,
都是一片遺失的歷史拼圖。
一代代、一座座的建築物,記錄當代的美學表現、工藝技術,塑造了城鄉的變貌,也呈現人類的文明發展;是歷史的舞臺,也是時代的見證。
雖然每棟建築建立之初,都被期許堅固永恆立於大地,但能夠千秋萬世留存的建築非常稀少。展示威權的房子、崇神敬天的房子、擋風遮雨的房子、裝載記憶的房子……建築不見了,到哪裡去尋找?曾經的記憶和感情,在哪裡安身立命?
本書透過作者和繪者細膩的手眼,重現曾經存在於臺灣土地上各式經典建築鮮明的色彩和故事。本書延續上一本書《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本書也借用日本愛知縣博物館明治村概念,將臺灣未能完成、未能完整保存的經典建築重現於紙上。丁目(ちょうめ)是日本地方團體單位市町村下的區域劃分單位,也是博物館明治村的分區命名,臺灣曾經使用,戰後改成「小段」,就像消失建築被從臺灣的地圖上抹去。
《紙上明治村2丁目》從醫院、學校、中央和地方官廳、教堂佛寺到土木設施,帶領我們回到多年前的臺灣,一覽那些已經消失、但曾經存在於這塊土地上的建築肖像,重溫以前臺灣城鄉的莊嚴與典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