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新低!月薪不到3萬降至184萬人 大減26.7萬人
2023/11/23 16:47
  史上新低!月薪不到3萬降至184萬人 大減26.7萬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aBkzm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全體受僱員工月薪未滿3萬元降至184萬人,較去年大減26.7萬人。(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主計總處公布「人力運用調查」,今年5月全體受僱者平均每月收入4萬1624元、年增1.82%;其中,月薪未滿3萬元降至184萬人、占比19.81%,均創歷年新低,較去年大減26.7萬人,且月薪不到3萬元人數及占比首度跌破200萬人及20%。官員指出,月薪未滿3萬元人數及占比首度低於月薪5萬元以上者,呈「黃金交叉」。
主計總處每年5月進行「人力運用調查」,根據調查,今年5月全體受僱就業者928.6萬人,較去年5月增加14萬人。而全體受僱者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不含獎金、紅利)平均4萬1624元、年增745元或1.82%;其中,全時工作平均月入4萬2630元、年增1.98%,部分工時平均1萬7544元、年減5.4%
全體受僱就業者中,月薪不到3萬元降至184萬人、占19.81%,占比首度跌破20%;月入3萬至5萬元增至524萬人、占56.43%;月薪5萬元以上也增至220.7萬人、占23.76%,創歷年新高。
若觀察全時受僱者,月薪未滿3萬元降至149.6萬人、占16.78%,年減28.7萬人;3萬至5萬元增至有521.8萬人、占58.54%;5萬元以上為220萬人、占24.68%。主計總處表示,國內薪資持續成長,低薪族呈下滑趨勢。
史上新低!月薪不到3萬降至184萬人 大減26.7萬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aBkzm


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2022年7月19日週二 上午4:30
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https://bit.ly/3Ojj6gO
港人養育孩子花費不少,早年有說「養大一個小朋友要成400萬」更引起社會熱議。同一間銀行最近訪問有持100萬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客戶,其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花費達28.4萬元,推算現時養育一個孩子至22歲經濟獨立的總開支已增至約624.8萬元。受訪者又預計,退休後的年度開支達到27.6萬元,才能維持目前生活水平。
恒生銀行於2006年曾推出廣告,令「養大一個小朋友需要400萬元」成為城中熱話。恒生銀行上月訪問633名持有100萬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客戶,結果顯示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花費港幣28.4萬元。按此計算,若要支持子女成長至22歲經濟獨立,預算增至約624.8萬元。
調查結果顯示,有79%受訪父母表示顧慮子女未來,希望照顧孩子至他們畢業,有工作可經濟獨立;49%願意陪伴並照顧雙親經濟需要;僅36%希望子女長大後能供養自己。此外,82%受訪父母表示最著重子女的心靈健康和價值觀,其次為學業成績(43%)及財務安排(42%)。
退休年花27.6萬  方可維持現有生活水平
另外,受訪者預計退休後的年度開支亦達27.6萬元,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就退休部署,有66%受訪者主要顧慮其年老的健康情況,沒有足夠儲蓄支持醫療費用;65%擔憂退休後成為家人負擔及無法維持現時生活水平。
至於人生目標,受訪者稱主要為「爭取財務自由或理想生活」(78%)、「為理想的退休生活做準備」(59%)及「為家人提供更好或足夠的保障」(36%)。
建議及早規劃退休生活
恆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指出,研究除了顯示育兒成本有所提高,亦看到普遍受訪者傾向避免成為家人負擔,惟不少人擔心退休開支,她建議市民應及早規劃退休計劃。
早年在代言廣告中令「原來養大一個BB要成400萬」爆紅的「風之后」李麗珊認為,育兒或退休所需的數目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實際是因應個別家庭、個人需要而有所不同。
藝人林嘉欣亦指,每個小朋友的養育方法都不同,因此需要的資源也會不一樣,所以不要被600萬元的數字嚇倒。
近八成父母欲照顧子女至畢業 養育孩子至22歲要花624萬 https://bit.ly/3Ojj6gO


首先先以公證遺囑將未來遺產規劃完成,再加上公證的意定監護人,確保未來失能時,生活能有妥善照護。其次就是先將遺囑立好,再逐年透過贈與、主張買賣等方式,逐步過戶完成,當往生時遺囑上的遺產已全部移轉登記完畢,就可避免特留分的爭議。
此外,浪子回頭金不換,鄭文在說,若不孝的子女變乖了,還是可以隨時撤銷公證遺囑及公證意定監護人,不用擔心會影響未來家庭和諧。
鄭文在也提醒,早期養兒防老的概念已經式微,現在的老人家要懂得未雨綢繆,善用法律,特別是未來失能時或是遺產繼承權。此外,若不孝子孫以故意致被繼承人或應繼承人於死,依民法第1145條規定,是可能會喪失繼承權的。
新竹輪胎店惡火啟示 三招破解不孝子女分家產 - 地產天下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NoNypd


偶爾公司真的會有緊急狀況、大限或工作時區的差異,害你不得不在下班休息時上工。但如果這種狀況變成常態,你發現自己老是在該休息時工作怎麼辦?為了防止工作狂老闆過度剝削員工,2017年法國通過一條法律,讓員工有權在下班後,拒絕使用電子裝置接收電子郵件或其他工作有關的訊息--若老闆一直侵犯你的私人時間,是時候坐下來談談,進行一場不慍不火的對話。若老闆加了你的line,又在你私人時間瘋狂轟炸你,讓你不爽,你可以有技巧地關掉它,或是用工作電郵回覆,也堅持請老闆工作的事就用電子郵件寄,才會讓你更有效率。,告訴老闆「用電子郵件溝通工作,不但容易搜尋也有備存,能讓我做得更好」,這是非常正當的要求。若老闆真的無法理解你有時候就是無法工作、想要全心拋開上班的事,或許這個老闆不適合你。要記住,沒有一件工作值得你每天過著悲慘的生活


年輕人不生育10大原因曝光 第二名是「低薪養不起小孩」
年輕人不生育10大原因曝光 第二名是「低薪養不起小孩」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29D0YY
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公布網路調查,列出年輕人不想生小孩的10大原因,其中「買不起房,沒辦法給孩子一個家」位居第一名,其次是「低薪養不起小孩」,第三名則是「社會、職場對孕婦不友善」。調查一出,引發PTT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回文表示認同。
▲(圖/記者姜國輝攝)
▲美國中情局(CIA)公布2021年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台灣的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圖/記者姜國輝攝)
台灣2020年出現「生死交叉」,新生兒人數僅16.5萬人,創下史上新低,也首度被死亡人數17.3萬人超越,至今每個月的人數變化趨勢大多呈現「生不如死」,人口成長不容樂觀。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為了尋找原因,委託網路溫度計進行大數據分析,統計各大新聞、社群平台、討論區及論壇等上萬個網站,調查「不想生小孩的十大原因」,排行如下:
一、買不起房不能給孩子一個家(聲量25,139)
二、低薪養不起小孩(聲量21,663)
三、社會、職場對孕婦不友善(聲量4,373)
四、沒時間照顧小孩(聲量3,381)
五、考量身體健康狀況(聲量3,141)
六、生育津貼補助太少(聲量1,115)
七、不喜歡小孩(聲量821)
八、享受兩人世界(聲量782)
九、更重視自己的工作(聲量671)
十、找不到安心的保母、幼兒園(聲量554)
調查出爐後,引發PTT網友熱議。一名26歲女網友回文透露,她現在擔任公職,蠻願意生小孩,以前就想好未來要生2個孩子,也有一個預計會結婚的男友,但現在情況可能是「只生一個」或「乾脆不生了」,因為她稍微算了一下,買完房子又養孩子,可能會淪為「月光族」無法存錢,再者她也不是養兒防老、要求孩子回饋的人,所以還是希望存夠退休金。
女網友認為,一定要買房,她才敢放心生小孩,因為過去大學到現在都是租房子,真的很不自由,連想裝個櫃子或掛鉤都不太敢,畢竟房子不是她的,更何況她如果現在不買房,以後小孩也買不起,「我不希望小孩長大要跟我煩惱一樣的事情,但現在正常三房+車位,連中古屋都要千萬元起跳。」
▲(圖/記者季相儒攝)
女網友指出,她相信科技業、金融業真的很多人年收上百、上千萬,現實也有許多少年幣神、少年股神,但她不是那些產業的人,也沒參與到這些投資,「純粹以一個路上打一拳都是我這種普通人的角度來看,房價就是少子化的原因沒錯」,更何況她現在還沒買到房子,而且房價還在漲,「把我養小孩的扣打(額度)吃掉了」。
女網友說,或許有人會說「可以找有錢人結婚」、「找有房的人結婚」,但如果有這麼簡單,政府乾脆替年收超過百萬的人一人發一個配偶就好,哪會有這麼多單身男女?不過,畢竟另一半是自己選的,「我也接受自己未來可能因為收入問題買不起房、沒辦法有後代的事實,對我來說,房價飆漲就是我無法生小孩的原因。」
年輕人不生育10大原因曝光 第二名是「低薪養不起小孩」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29D0YY
原文網址: 年輕人不生育10大原因曝光 第二名是「低薪養不起小孩」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1213/2145458.htm#ixzz7FAllgyuL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以下5點不生小孩的優點:
一、可以減少好多開銷,提早財富自由。
二、可免去幫小孩找學區、從小培養才藝的麻煩。
三、不用互相比較誰家小孩比較好。
四、不用看自己的小孩在社會上受苦受難被奴疫。
五、會生出什麼樣的小孩其實是未知數,根本像在賭博,生到來討債的就慘了。
養小孩有多花錢:「一周奶粉用量1.5罐、花費1,200塊,等於一個月花費4,800塊,再加上其他尿布用品花費就更兇了,況且小孩長大不會只喝奶粉,還需要吃副食品等營養食品,未來更有教育花費」,因此也有網友說:「資產沒有兩千萬以上我不會生」。
不生小孩5大優點 網:存款沒2千萬不敢生 https://bit.ly/3pJoZrm


月薪低於3萬元的勞工有327萬人,佔國內勞工人數的36.72%。意思是,全國每三位勞工就有一位月薪不到3萬元。在這327萬人當中,更有兩百多萬人領的是基本薪資(21009元)。每月薪資不到三萬元,也就是兩萬多元的月薪,甚至是基本薪資21009元(2018/01/01起基本薪資改為22000元)。實際顯現出來的意義是什麼?這表示,全國約有三分之一的勞工(家庭),他們的生活品質內容是一輩子買不起房子,無力孝養年邁的父母,無法給子女好的照護(不敢生、少生);薪水只夠生活溫飽,沒有餘力去休閒、旅遊 https://goo.gl/DZzog4


越來越少人敢當爸!職場男性認為,夫妻合賺近9萬才養得起小孩,將近6成不敢生
信傳媒徐珍翔/2018年8月6日
為搶救少子化危機,中央政府擴大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等政策於8月1日上路。由於父親節將至,有人力銀行調查發現,願意為人父的職場男性已經越來越少,不但結婚率連年下降,去年出生人數也跌破20萬大關,創下6年新低──究竟,結婚生子帶給職場男性什麼樣的壓力?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在單身男性上班族中,有將近5成(48.96%)因為薪水只夠養活自己而不敢結婚,其次是因為沒有適合的對象(47.11%)、買不起房子(27.48%)、收入不穩定(26.56%)等等,都讓這群職場單身漢不敢踏進婚姻殿堂。
至於老一輩心目中的大事「傳宗接代」又如何?該調查也顯示,已經結婚卻選擇不生的男性上班族裡面,有57.14%坦言因為擔心養不起,其他像是經濟狀況不佳、對未來環境沒信心……似乎也都與錢有關。整體而言,職場男性認為,夫妻共要賺8萬5875元才養得起小孩;但如果是單親爸爸,標準可不一樣──他們認為月收入要達到11萬8017元才養得起小孩。
事實上,為了結婚生子,有57.36%的職場男性感到沉重壓力,其中,14.99%自認壓力已瀕臨爆表。又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醫療業上班族男性的婚育壓力最大。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指出,在內政部最新統計中,今年上半年新生兒的數量只有8萬9830人,年減5246人,顯見職場男性想生卻不敢生的狀況越來越嚴峻,直言上班族不敢婚、不敢生的主因,就是經濟壓力,「去年台灣的生育率只剩下1.13,全球倒數第3,長期處在低檔的薪資水準是一大原因。」
「其中,單親爸爸因為少了另一半支援,為了照顧子女得額外花費更多金錢,而沒結婚的單身族群,雖然沒有真正養育子女,反而因為想像,自行提高了生養子女收入門檻,進一步對結婚育兒產生懼意。」他說。
差9歲情侶達成共識,維持不婚不生關係
今年36歲的陳先生就是一名不婚主義者。由於母親已退休、弟弟是自由業,省吃儉用的陳先生與家人同住,全家的伙食費、水電瓦斯、網路費等基本開銷,都由他一人負擔,每月固定支出1萬2千元的家用,幾乎占去他收入的一大半。
他說,自己目前以安裝、維修冷凍空調為主要收入,由於接案有淡旺季,因此收入落差頗大,以4到8月的旺季來說,月收入平均在3至4萬元之間;但進入9、10月以後的淡季,案量幾乎歸零,屆時只能另外接一些像資訊網路電腦安裝等臨時性工作,月收入馬上降至2萬元上下。
即便如此生活不算優渥,但小他9歲的女友也有共識,兩人交往至今已4年多,打算維持不婚、不生的關係,避免影響當下的生活品質,「考量到現實面,教育政策及日趨惡化的治安問題,我們不願意生小孩來受罪。」
物理治療師月入43K養一家老小,兼差清潔、搬運工
相較於不婚族的愜意,39歲的李先生顯然過著另一種人生。他是醫院的物理治療師,每月4萬3千元的薪水根本不夠養家,因為他必須奉養父母、兩名年幼子女,以及太太(因為配合他需要輪班,生產後就離開職場,全心在家照顧孩子),一家人每月開銷至少5萬5千元,他直言:「不兼差根本無法生活。」
李先生的小孩分別為4歲、6歲,每月教育費1萬,另外有孝親費8千、房租1萬7千元、全家生活費2萬等等,不含水電,開支已達到5萬5千元。他說,自己的薪水只有4萬多,如果不兼職,馬上就短少上萬元,所以有任何打工機會他都接,「從基層的清潔、搬運工,甚至是機械維修……,平均工作10小時可以有1萬5千元的收入。」
他說,粗估每月5萬5千元的開銷裡面,還不含水電、保險、突發性開支等等,所以小孩出生後,他就展開下班後繼續上工的兼職人生,但身為爸爸,經濟重擔也只能一肩扛起,希望再撐2年,等小孩上小學後,太太可以重回職場,一起承擔。
他感嘆,自己為了賺錢,每天能夠陪孩子的時間最多2小時,「實在是身不由己。」
本文獲信傳媒授權轉載,原文:父親節會越來越冷清? 職場男性認為夫妻要賺8萬5875元才養得起小孩


月薪低於3萬元的勞工有327萬人,佔國內勞工人數的36.72月薪低於3萬元的勞工有327萬人,佔國內勞工人數的36.72

提早致富大放絕——股權投資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七月 10日, 2018
【樂透人生】眾多投資機會中,「股權投資」高風險、高報酬特質,有如21世紀版淘金記,締造許多傳奇故事。而平凡人如你我,要如何從中淘寶呢?
「股權投資」就是投資未上市櫃股票的意思,軟銀集團等事長孫正義,因投資阿里巴巴,而成為當今日本首富。馬化騰因2004年6月16日騰訊在香港上市,股價一路飆升且市值達全世界第5大,而成為中國新首富。而南非米搭得國際控股集團在十七年間透過騰訊股權投資,獲利超過1,700億美元。
有錢人會玩的金錢遊戲:股權投資。那我們一般人,要怎麼做?
財富等級
先來看一下財富金字塔,世間人財富可以大略分為六等級:
(資料來源:連結,吳家揚整理)
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屬於階級1和2,運氣好或夠努力的少數人會到階級3。從階級1到2,財富翻2到3倍。從階級2到3,財富再翻5到10倍。一般人,通常在階級3就到頂了。
階級4為有天份的表演者,如電影演員或天王歌星、職業運動員、藝文界名家、各行業大師等,有個人品牌。階級5為各行業企業主和經紀人,整合和分配資源,可以從中端走最大利潤。例如投資銀行經紀人、上市櫃公司老闆、股權投資者、股票發行機構等等。而階級6為政府或商業大亨、各行業霸主,少數行業大師中的大師。他們為整合和分配資源者,靠無形資產賺錢,制定遊戲規則,讓別人遵守。
階級愈高,財富等級越高,人數越少。基本上,階級1到3都必須要附著在公司體制下,為資本家打工。階級4以上,可為自己打工,或提供機會給別人,賺錢速度令人眼紅,且財富等級是階級3以下難以望其項背的。前1%富豪,掌握全球80%以上財富。

公司釋股過程
新創企業福音者蘇拾忠,2018將會是台灣天使年。(資料來源:連結)
公司可能會經歷幾個發展階段:1.公司創辦人Fonder ==> 2.尋找共同創辦人Co-Funder ==> 3.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 ==> 4.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 5.私募Private Equity ==> 6.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 ==> 7.初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釋股過程為:步驟1.創辦人們擁有原始股權,發行A股數每股a美元,為100%公司控股。經過一段時間得市場運作後,步驟2.以公司x%股份給投資客融資A元,溢價發行B股數新股每股b元,將A元與其他專業公司建立幾家新工廠擴大生產。步驟3.發行y新股給每位股東,擴大股本消化步驟2的溢價。雖然原始股東的股權百分比下降,但財富是增加的。重複步驟2和3,經過幾輪募資和資本市場的運作之後,各階段投入的投資人,都會獲益。
每個階段,都要有投資人買單,認為公司的估值是合理的,股價才會愈墊越高,也才能吸引下一隻老鼠。印股票,換鈔票。最後就準備IPO,釋股給投資大眾了。
釋股與融資和估值示意圖: 
新創公司,沒沒無聞缺錢缺人時,創辦人可能常常要跑銀行3點半。到創業資本快燒盡時,要儘快找到新資金,或有興趣的共同創辦人,一起來經營公司和燒錢。這時出資者,不外乎是3F(家人Family、朋友Friends和笨蛋Fools)。隨著公司慢慢有起色,創辦人會陸陸續續在公司不同發展階段,找到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投入資金。創辦人的股票持有成本最低,隨著公司成長,而營運風險越來越小,當然股權價格也會越來越高,而最後IPO時的股價最高。
每個階段都有專業人士或專業公司,評估後而投入資金。如果對公司有信心,愈早投入成本愈低,但投資風險也最高。一般人有機會介入的時機點為:AG、VC和PE這三個階段。如果有機會撐到公司IPO,獲利10倍應是「基本的」收益,當然公司的「本夢比」也要夠高,才有機會。每個階段的專業投資人,在公司找到下一輪新的投資者時,可能就賣掉股權,落袋為安,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人無股權,不富!
在資本市場上,常會看到一夕致富的傳奇,例如FB、Apple、Amazon、Tencent、Alibaba等股票上市日,創造許多億萬富豪。在傳統思維裡,需要幾十年,甚至好幾代的努力,才有可能累積大筆財富。但,如果找到一個有潛力的公司,去投資的話,賺大錢這件事,就會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上班族要翻轉財富階級,透過股權投資,是有機會在短時間內賺到大錢的。股權投資是一種私募的形態,所以透明度低,被騙上當的機率高。如何分辨和評價?
從公司成立後,股權就產生了。到公司上市櫃,快則3年,慢則遙遙無期。如何做到「辨識機會、投入資金、機會成本管理和退場機制」?這就是要做的功課,避免錢卡住動彈不得。投資是一門學問,主要是要投資「公司創辦人」這個人,其次才是商業模式。先找對的人上車,人對了,即使商業模式或產品不對,也可以及時調整修正。
原始創辦人,最好是找有創業成功經驗者,也要有優秀的團隊。活超過5年的新創公司,機率不到10%,且還不一定賺錢,只是還沒收起來而已。商業模式愈簡單愈好,不管是AG、VC、PE或IB,他們都是專業的,錢也夠多,可以忍受100個投資案中95個失敗,只要有5個成功,就可以海撈一筆。但我們沒有專業,和那麼多的錢,所以如果投資到一個爛的案子,可能就血本無歸了。
我們個人若要投資,就要投資有聲譽的創辦人,要投資生意簡單和有現金流當護城河的公司,公司至少要活超過5年,且要有盈餘且公司展望前景佳。要投資有良好價值觀的公司,購買它的股權,流通性良好可以隨時進出,才會比較令人安心。
未上市公司如何找
市面上很多神祕的股權投資說明會,多聽可以增廣見聞。有些人,拿了一個爛的商業計畫書,就開始賣股權了,要小心。說明會聽多了,也可以分辨是否為詐騙。
另一種簡單的做法,就是GOOGLE「未上市櫃股票」去研究,這些股票比較接近IPO,雖然價錢較貴但風險較低。選股標準與一般上市櫃股票相同,只是流動性差,要有變現不易的心理準備。像台北101或集保公司的股票,都是很好的投資標的,只是買不到,或很難買到而已。
很高興15年前隨著經濟部MMOT專案計畫到美國學習,有機會到矽谷參訪橡子園創投育成中心。華人投資巨擘林富元先生,也是共同創辦人之一,他對我們上的「股權投資」這門寶貴功課,至今對我還是受益無窮。讓我對資本市場的運作,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參與股權投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當公司員工,另一種是當公司股東。如果只當股東的投資者,要可以掌握公司的財報和產業競爭力,也要實地勘查公司的狀況後,才投入資金。如果當「好公司」員工者,就趁增資認股的機會,多認購一些。待公司IPO後,都可以大賺一筆。如果投資未上市公司股票,最後變成壁紙或上市櫃遙遙無期,表示我們是3F中的笨蛋,也是自找的。張大眼睛,好好挑股票吧,財富就在不遠的將來等著我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