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起:王新嬰、李石樵、石川欽一郎,於石川宿舍門前

123143165_3731301513570461_575840023107143636_o


123140703_3731301593570453_559704095457430149_o (1)123055636_3731301800237099_8889243670157931467_o

123138990_3731301683570444_2646921121293624732_o123141614_3731301466903799_5098284414483207328_o123258992_3731301406903805_7399515700181885901_o123166262_3731301713570441_6897556743250138761_o (1)123292292_3731301456903800_2381110569436504560_o


石川欽一郎(1871年8月8日-1945年9月10日),別號一廬[1],日本靜岡縣人[註 1],畫家。曾多次至臺灣任教,擔任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以及臺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讓台灣學生得以接觸西方美術教育,早期在臺曾發起藝術文化月例會、番茶會[註 2](1913-1916),後期來臺積極在學校及校外推廣水彩畫,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臺灣教育》發表大量的畫作與文章,出版《最新水彩畫法》、《課外習畫帖》、《山紫水明》等,並且指導七星畫會、臺灣水彩畫會、基隆亞細亞畫會與各種學校美術講習會以及業餘美術愛好團體,並大力提攜後進,在1920年代臺灣畫壇深具吸引力,學生有李石樵、黃奕濱、倪蔣懷、藍蔭鼎、李澤藩等人。
石川對台灣歷史最大的影響就是倡議臺灣總督府舉辦官辦美展,並實際參與臺灣美術展覽會創辦過程,同時擔任審查員,讓臺灣民眾得以在美術競賽中與日本人公平競爭。同時使得臺灣有了官辦競賽性美展的傳統,而這項傳統歷經80餘年,從中央到縣市都視公辦美展為其政府文化藝術重要工作與現代化的象徵而繼續發揚光大。
生平
石川欽一郎繪之台灣總督府
石川欽一郎出生於1871年,母親早逝,而父親石川直曾為藩士,受過漢學教育,而石川欽一郎自幼受父親影響,對謠曲語會話頗有興趣[1]。他父親再娶後,生有一女[1]。1883年石川欽一郎就讀靜岡縣立中學校,三年後(1886年)前往東京,並於1888年進入日本遞信省的東京電信學校就讀,期間並向該校助教小代為重學習西洋繪畫[1]。
1889年自東京電信學校畢業後,進入大藏省印刷局的雕刻科工作,製作錢幣上的銅板圖案[1]。在此同時他與畫家石井柏亭成為同事,皆喜歡水彩畫的兩人常相約旅行寫生[1]。1891年石川欽一郎加入了明治美術會,與淺井忠及川村清雄結識[1]。次年他以水彩畫《田舍》、《老人的肖像》參加第四回明治美術會展覽會而為眾人所認可[1]。此外在這一時期他也利用晚上就讀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學習英語[4]。
1897年石川欽一郎拜川村清雄為師,也加入川村清雄學生組成的「自來集」,而川村清雄為石川之父石川直的舊交[1]。而從1898年起,石川欽一郎與石井柏亭開始拿自己的畫作向淺井忠請益[1]。次年英國著名畫家阿爾弗雷德·伊斯特訪日,旅居日本期間石川欽一郎擔任他的導遊兼翻譯,石川欽一郎亦趁機向他學習,伊斯特返回英國後,石川欽一郎仍常寫信向他請教[1]。
而受當時不少日本畫家常前往歐洲遊學習畫的風氣影響,石川欽一郎辭去了印刷局的工作,在1899年到1900年前往歐洲學習[1]。1900年春擔任陸軍參謀本部通譯官,赴中國參加八國聯軍和談會議[4]。1901年返回日本後與石井柏亭和其他愛好美術的舊同事組成西洋畫研究小組「紫瀾會」,日後並在1903年於東京美術學校校友會俱樂部舉行「紫瀾會同仁習作展覽會」[1]。而在明治美術會於1901年解散後,該會會員川村清雄組成「巴會」,小山正太郎組成「太平洋畫會」,而石川欽一郎則加入了「巴會」[1]。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石川欽一郎與山本芳翠、北蓮藏等畫家以新聞雜誌通訊員身分從軍,繪製戰地畫並用以報導戰爭;同年加入滿州軍總司令部,曾到過中國遼陽、營口、旅順等地,繪製20多件素描,日後在1906、1907年分別以《遼陽城土人攤販》、《滿州風景》兩作參加「巴會展」、「東京勸業博覽會展」[1]。返回日本後(1905年),石川欽一郎與畫家大下藤次郎會面,石川並參與他創辦水彩畫專門雜誌《みづゑ》的事業,並在上面發表文章[1]。
1907年石川欽一郎以臺灣總督府陸軍部幕僚附陸軍通譯官身分到臺灣,因其在日本畫壇已有一定地位,臺灣總督府委請他繪製日軍征臺與原作民部落的畫作,如「北白川宮殿下御奮戰圖」(1909年3月)、「蕃界圖」(1909年7月)等[1]。在此期間他也兼任臺北中學校與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註 3]的囑託(相當於約聘老師),教授繪畫,此外他還在1908年於國語學校宿舍開辦西洋畫研究會「紫瀾會」,並辦過畫展[1]。而除了在校園中推廣藝術外,石川欽一郎於1913年2月發起「番茶會」,邀請總督府官員、學者、義術家等在臺日人菁英聚會,向社會推廣藝術[1]。後來石川欽一郎於1916年8月離開臺灣[1],並於1922年赴歐洲遊學。
1924年應臺北師範學校校長志保田鉎吉之邀,石川欽一郎再次來臺擔任該校囑託[1]。1927年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成立,原臺北師範學校改稱臺北第一師範學校,而石川欽一郎同時於兩校擔任囑託,同時利用課餘時間來組織學生寫生班與「芳蘭繪畫部」[註 4]。任教期間如果遇到希望成為畫家的學生,石川欽一郎會協助分析其狀況提供意見以免耽擱其前程,而如果該學生經濟條件較差,則會協助介紹給實業家以獲得進修資金[1]。
1927年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鄉原古統、木下靜涯等人向臺灣總督府提議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該展覽相當於日本本土的帝國美術展覽會,後來成為不少臺灣畫家表現的舞臺,對臺灣近代美術發展有重大影響[1]。後來石川欽一郎在1932年返回日本,其學生為了感念他的教導,以其別號成立了「一廬會」,每年舉辦畫展[1]。一廬會重要成員有倪蔣懷、藍蔭鼎、李澤藩、何德來、簡綽然、郭福壽、黃奕濱、葉火城、陳英聲、蘇秋來、楊啟東、鄭世璠、洪水塗 、李宴芳等。
而在返回日本之後,石川欽一郎仍積極創作,時常以「無鑑查」、「招待」的資格參加畫展,後於1945年9月10日去世[1]。


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油畫《河畔》。(北師美術館提供)  石川欽一郎河畔 失蹤90年重現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http://bit.ly/32y5F5p
曾於1924年到1932年在台北師範學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任教的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1927年時為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畫了一幅油畫《河畔》,當時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曾刊出照片,成為台灣美術史的重要紀錄。然而這幅畫後來下落不明,直到今年才被找到,近日重回國北教校園,正在北師美術館的「日本近代洋畫大展」展出。
台灣西洋美術教育推手
「每一位研究台灣美術史的人都知道《河畔》,竟然在不知下落90年後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北師美術館館長林曼麗表示,石川欽一郎日治時期曾兩度來台,推動西洋美術教育和創作,台灣前輩畫家如倪蔣懷、陳植棋、藍蔭鼎、李澤藩等人都是他的學生,他更是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的推手。
「石川欽一郎雖然是水彩畫家,當時卻為了台展畫了一幅油畫,日日新報也拍了一張他在畫作前的照片。」林曼麗表示,石川欽一郎1934年回到日本,1945年過世。這幅油畫可能是在台灣時轉贈給朋友,1945年日本戰敗後,在台的日本人被遣送回日本,這幅帶不走的畫作便流落在市集中,偶然被一位學過繪畫的周醫師,因為認得石川欽一郎的簽名而買下。
醫師無意尋獲保存家中
多年來,《河畔》一直掛在周醫師的診所二樓,保存狀況良好。林曼麗表示,「周醫師的女兒表示,她有聽過爸爸說,這幅畫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日本畫家畫的。」周醫師2005年過世後,直到今年,女兒周女士因為偶然在書店翻到談石川欽一郎的書籍,才發現家中掛畫對台灣藝術史的意義。經過修復和整理後,在這次展覽中展出。
林曼麗表示,正好今年的展覽中,本來就規畫了一個日本水彩畫的專區,展出石川欽一郎和當時其他水彩畫家如丸山晚霞、三宅克己、大下藤次郎、石井柏亭的作品,「《河畔》就這麼剛好在今年出現,回到石川曾經任教的學校展出,又和其他同時代的水彩藝術家朋友們齊聚,實在是太巧合了!」
日近代洋畫齊聚展出
日本過去稱油彩畫為「洋畫」,展覽中呈現西方油彩技巧引入日本後,開創了新的藝術時代。「日本近代洋畫大展」52幅油畫和32幅水彩畫,搜羅31位日本明治到昭和年間的重要藝術家畫作,呈現這段日本西洋繪畫發展的流變,即日起至明年1月7日,於北師美術館展出   石川欽一郎河畔 失蹤90年重現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http://bit.ly/32y5F5p



鹽月桃甫(1886年2月27日-1954年),本名善吉,家姓永野,日本宮崎人,畫家。
簡介
自幼生活在貧困的農家中,1908年入贅為鹽月傳次郎的婿養子,改姓鹽月氏。1912年東京美術學校畢業,曾任教於大阪與松山,「桃甫」的號始於此。
1921年抵達台灣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擔任台北高校以及台北第一中學美術教師,因為他和當時日本其他老師形象差別很大,一般日本老師總是官服筆挺,威嚴凜然,而鹽月卻叛逆地穿著西裝便服,禿頭戴帽,甚至因為反對學生穿制服而以身作則拒穿官服,因此學生對於他特立奇行的形象,便私下稱他為「西洋乞丐」。
1927年他和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以及木下靜涯等人聯手創辦了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對於台灣後來的美術發展,影響深遠。
他也是第一位將油畫技術與素材引入台灣的畫家,成為台灣油畫創作的播種者。2001年日本宮崎縣立美術館舉行鹽月桃甫展。

【民報】【見圖思情】兩幅典藏畫作與兩位近代台灣美術導師的故事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六月 21日, 2018
美育講座邀民眾聽故事,賞好畫
《見圖思情—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繪畫之美》系列展首部曲《2018揭開台灣美術史櫥窗》展覽已於6月9日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開展。順益林清富創辦人收藏畫作,除鼓勵創作者,並希望藉此傳承台灣文化藝術之美。因此,在展覽之外,更規畫六場美育講座,也配合講座時間,每二周更換特展室外牆展品,深化觀眾參觀體驗,成為台灣美術教育傳播種子。
第一場美育講座「見圖思情」已於開幕當日舉行,邀請了林清富創辦人分享其收藏歷程,並集結台展三少年林玉山、陳進與郭雪湖後代——林柏亭、蕭成家及郭松年,敘說父親、母親當時作畫的故事、心情。
第二場講座「台灣近代美術推手與前輩畫家」於6月23日進行,主題為影響台灣近代美術發展的兩位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
台灣近代美術導師:石川欽一郎
畫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日本靜岡縣人,在學時學習南畫、日本畫,28歲赴英學習英國水彩後,發展出透明水彩寫生技巧。1907年,36歲派至台灣,任職總督府翻譯官,1910年起,並兼任台北國語學校(現今愛國西路台北市立大學),為台灣美術運動播種灌溉,培養出陳澄波、廖繼春、陳植棋、李梅樹、藍蔭鼎等台灣前輩畫家,因而也被美術史家尊稱為「推動台灣近代美術的導師」。
石川欽一郎(左立者)在民間「台灣繪畫研究所」指導學生畫石膏像,首創西洋美術觀察與思考教學,前排右起背影人為洪瑞麟、張萬傳、陳植棋。圖/蘇振明翻拍提供
石川常以田園風光為題材,以精準流利的筆法,採用明度、彩度較高的色彩,將台灣輕快明亮的南島風光表露無遺。〈豐原舊道〉為順益典藏之石川水彩畫作,此作畫筆輕快、佈局簡潔,石川欽一郎帶領台灣前輩美術畫家,留下許多台灣鄉村水彩寫生作品,不僅留存台灣當時的珍貴風貌,也建立了台灣美術教育的里程碑
台灣美術史研究者:白雪蘭與王淑津
本次講座分別邀請白雪蘭女士與王淑津女士蒞臨演講。前者講題為「台灣西洋美術啟蒙之父——石川欽一郎;後者講題「鹽月桃甫在台灣畫壇的意義」。
白雪蘭女士為台灣美術史研究者,曾任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並陸續發表〈石川欽一郎小傳〉(與鄭世璠合著)、〈田園山水之間:石川欽一郎作品初探〉。且長期研究石川的學生—台灣前輩畫家,如倪蔣懷、李石樵、張萬傳、葉火城等人。其演講著重於表述石川對於台灣近代美術發展的意義及石川與學生間的往來。
王淑津女士為台灣美術史研究者,發表有〈高砂圖象——鹽月桃甫的台灣原住民畫作〉等文章並著有〈南國.虹霓.鹽月桃甫〉一書。2018年迄今已受邀於二二八紀念館及李梅樹紀念館等單位演講關於鹽月桃甫的主題。王淑津女士從美術教育、台灣美術展覽會及鹽月與台灣美術家的情誼三個面向,說明鹽月在台灣畫壇上的意義。
〈公園一隅〉為鹽月桃甫(1886-1954)於1926年所繪之油彩畫作。畫家將公園的景象加以符號化,結合色彩的組合配置,並以帶有韻律感的曲線,勾勒出樹木、公園走道、水池和座椅,呈現春臨大地的氣息。
鹽月桃甫來台除了在學校中教畫,也致力於推廣民間美術教育,指導畫塾與畫會。圖為鹽月桃甫(前排左四)與畫塾學生合影。圖/王淑津提供
展覽首創常民名畫公投
本次展覽提倡觀眾「自主性的審美」,透過「不記名投票」,讓觀眾自由表達對於畫作的喜好。這樣的互動,隨著觀眾年齡層、背景知識而有所不同,導賞者與觀眾也因此能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觀眾不必擔憂「選錯」,因為沒有對錯,只有喜歡或不喜歡,讓審美這件事回到觀眾手上,而不是博物館或導賞人手中。


《生蕃傳說集》由鹽月桃甫裝幀、佐山融吉及大西吉壽合著。出版於大正十二年,由當時台北榮町三丁目九番地的杉田重藏書局發行。封面的排灣族百步蛇圖騰版圖,現在看來依舊非常經典。
全書共782頁,收錄各原住民的傳說,包括有名的泰雅族巨人故事,在暴雨溪水暴漲時以陽具當橋協助族人過河,但最後因為吃了太多鹿及山中的野獸,危害族人的生存,最後被用燒燙的石頭殺死的故事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https://bit.ly/3bzmCD9

186515171_291633056022072_2548812556637974050_n186549894_291633076022070_3112506016292842348_n186513779_291633116022066_5647989179280706347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