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楊萬里七言絶句桂源鋪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
-------------------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楊萬里《桂源鋪》
2698藝文欣賞
詩曰:「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這是南宋‧楊萬里的“桂源鋪”。
楊萬里是南宋時一位人品極高的儒者,他的一生奉行“正心誠意”之理,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誠齋”並且用它做為自己的別號。他的詩作有一種幽默詼諧的趣味,有時還以俚語白話入詩,形成一種通俗明暢的特色。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寫的是一條小溪在群山萬嶺間奔流,好像被萬山阻擋了去路,以致於溪水日夜在山間中喧鬧不停。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然而溪水的向下奔流,是大自然不變的法則,是無法抵禦的趨勢。當溪水終於流到前面山腳盡頭時,隨著平野逐漸的開闊,喧嘩的溪聲全都變成了堂堂盛大的流水,坦坦蕩蕩的流出前村去了。
詩中以“萬”對“一”,以“山”對“溪”,多寡強弱的對比,幾乎不能相提並論。而萬山似乎阻擋了這小小溪流的去向,然而當時機成熟時,它還是回歸到它該去的地方啊!
宇宙的法理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在生生不息的在運行著。怎麼樣是最好的、最善的、最美的,它就是那樣的呈現,這是大自然的智慧,也是宇宙的圓容
-------------------------------------
胡適送給雷震的墨寶
胡適送給雷震的墨寶
南宋楊萬里七言絶句桂源鋪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
-----------------------------------------------
萬山不許一溪奔
.沈謙
萬 山 不 許 一 溪 奔 ,
攔 得 溪 聲 日 夜 喧 。
到 得 前 頭 山 腳 盡 ,
堂 堂 溪 水 出 前 村 。
這 是 南 宋 詩 人 楊 萬 里 ( 一 一 二 七 - 一 二 ○ 六 ) 的 七 言 絕 句 〈 桂 源 鋪 〉 。 楊 萬 里 字 廷 秀, 號 誠 齋 , 江 西 吉 水 人 。 長 壽 而 多 產 , 活 了 八 十 歲 , 作 詩 兩 萬 餘 首 , 與 尤 袤 、 范 成 大 、 陸 游並 列 為 南 宋 四 大 詩 人 。
〈 桂 源 鋪 〉 是 楊 萬 里 萬 中 選 一 的 名 篇 。 首 句 「 萬 山 不 許 一 溪 奔 」 , 用 擬 人 化 的 筆 法 ,謂 萬 山 千 巖 不 肯 讓 溪 水 向 前 奔 流 。 以 「 萬 山 」 與 「 一 溪 」 相 映 襯 , 對 比 強 烈 。 次 句 「 攔 得 溪聲 日 夜 喧 」 , 溪 水 縱 然 受 到 崇 山 峻 嶺 的 阻 隔 攔 擋 , 仍 然 千 方 百 計 地 找 出 路 , 左 衝 右 突 , 曲 折蜿 蜒 , 不 停 地 向 前 奔 走 , 日 夜 在 山 間 暄 鬧 不 停 。 這 兩 句 是 詩 人 在 山 林 間 觀 察 水 與 山 的 鬥 法 。
後 二 句 「 到 得 前 頭 山 腳 盡 , 堂 堂 溪 水 出 前 村 」 , 溪 水 不 停 前 進 , 歷 經 各 種 地 勢 阻 隔 ,尋 尋 覓 覓 , 喧 喧 鬧 鬧 , 總 有 出 頭 的 日 子 。 經 過 千 山 萬 嶺 , 前 面 山 腳 盡 處 , 終 於 堂 而 皇 之 地 順流 來 到 平 川 , 此 時 蜿 蜒 曲 折 的 小 溪 , 已 匯 整 成 暢 行 無 阻 的 河 流 。
〈 桂 源 鋪 〉 寓 意 頗 深 , 諺 云 : 「 人 往 高 處 爬 , 水 往 低 處 流 。 」 只 要 肯 努 力 , 遲 早 會 找到 出 路 的 。 同 時 又 雙 關 時 代 潮 流 , 大 勢 所 趨 , 不 可 遏 抑 。 發 動 文 學 革 命 , 倡 導 民 主 科 學 的 胡適 先 生 , 平 生 最 愛 此 詩 。 民 國 五 十 年 七 月 , 創 辦 《 自 由 中 國 》 的 雷 震 , 在 獄 中 收 到 的 六 十 五歲 禮 物 , 就 是 胡 適 手 書 〈 桂 源 鋪 〉 。
楊 萬 里 詩 多 因 物 興 感 , 脫 口 而 發 , 饒 有 情 味 。 他 另 外 有 一 首 〈 過 松 源 晨 炊 漆 公 店 〉 :
莫 言 下 嶺 便 無 難 ,
賺 得 行 人 錯 喜 歡 ;
正 入 萬 山 圈 子 里 ,
一 山 放 出 一 山 攔 。
〈 過 松 源 〉 與 〈 桂 源 鋪 〉 恰 成 對 比 。 行 人 歷 經 跋 涉 , 終 於 下 得 山 來 , 正 慶 幸 即 將 步 入坦 途 , 沒 想 到 原 來 自 己 仍 在 萬 山 叢 中 , 剛 越 過 一 個 峻 嶺 , 前 面 卻 又 攔 阻 著 一 座 山 。 人 生 在 追求 理 想 的 過 程 中 , 無 數 艱 難 險 阻 就 像 攔 路 虎 一 般 橫 互 在 前 。 然 而 , 毋 庸 氣 餒 , 切 勿 喪 志 , 只要 善 能 審 時 度 勢 , 縱 有 萬 山 阻 攔 , 也 擋 不 住 水 流 , 堂 堂 溪 水 出 前 村 , 峰 迴 路 轉 , 總 會 豁 然 開朗 ! 在 此 聯 想 起 王 國 維 《 人 間 詞 話 》 所 提 人 生 三 境 界 之 第 三 境 :
眾 裡 尋 他 千 百 度 , 驀 然 回 首 , 那 人 卻 在 燈 火 闌 珊 處 !
--------------------------------------------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全詩意思及賞析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全詩意思及賞析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出自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過松源晨炊漆公店》。這組詩共有六首,其中第五首為人們所熟悉,並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五首詩的前半部是議論,後半部是描摹,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一個具有簡單意義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迷醉。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全詩意思及賞析
作品原文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其一
側塞千山縫也無,上天下井萬崎嶇。
昨朝曾過芙蓉渡,尋到溪源一線初。
其二
山北溪聲一路迎,山南溪鄉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過金陵莫寄聲。
其三
後山勒水向東馳,卻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無性氣,急聲聲怒慢聲悲。
其四
日高谷底始微暄,嵐翠依然透骨寒。
說與行人忙底事?金雞聲裡促銀鞍。
其五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其六
正是行人腸斷時,子規得得向人啼。
若能淚得居人臉,始信春愁總為伊。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全詩意思及賞析
作品註釋(其五)
①松源、漆公店:今江西弋陽縣有漆工鎮,其西二里有外松源山村。
②莫言:不要說。
③賺得:騙得。
④空喜歡:白白的喜歡。
⑤攔:阻擋。
作品譯文(其五)
不要說下山嶺就沒有困難,這句話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空歡喜一場。
當你進入到崇山峻嶺的圈子裡,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便會將你阻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全詩意思及賞析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南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的時候。詩人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後,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經松源時,見群山環繞感慨不已,於是寫下了這首詩。作此詩時,楊萬里65歲,經歷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全詩意思及賞析
作品鑑賞
本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後的失落神態。“放”、“攔”等詞語的運用,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
第一句當頭喝起,“莫言下嶺便無難”,這是一個富於包孕的詩句,它包含了下嶺前艱難攀登的整個上山過程,以及對所經歷困難的種種感受。正因為上山艱難,人們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輕鬆。開頭一句,正像是對這種普遍心理所發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誡,又像是提醒別人,耐人尋味。
第二句補足首句,“賺得行人空喜歡”,“賺”字富於幽默風趣。行人心目中下嶺的容易,與它實際上的艱難形成鮮明對比,因此說“賺”——行人是被自己對下嶺的主觀想像騙了。詩人在這裡點出而不說破,給讀者留下懸念,使下兩句的出現更引人注目。
三四兩句承接“空喜歡”,對第二句留下的懸念進行解釋。本來,上山過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嶺,下山過程中也會相應遇到多少道山嶺。山本無知,“一山放過一山攔”的形容卻把山變成了有生命有靈性的東西。它彷彿給行人佈置了一個迷魂陣,設置了層層疊疊的圈套。而行人的種種心情——意外、驚詫、厭煩,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這一“攔”一“放”的重複中體現出來了。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
人們總說上山難下山易,卻不知下山途中還要翻過無數座山。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陶醉。人生中可能會有“假突圍現象”,以為原來突破過的包圍不會再經歷,其實,人生道路上那一圈圈的山脈,還在那裡沒有移動,在另一個角度等著你再走一遭。因此,在某個階段突圍過後,千萬不要“錯歡喜”,還要做好再突圍一次,再昇華一次的打算。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全詩意思及賞析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孝宗初,知奉新縣,歷大常博士、大學侍讀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主張抗金。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初學江西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
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exam58.com發佈時間:2014-01-02 12:29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詩的前半部議論,後半部描摹,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註釋
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區。
②莫言:不要說。
③賺得:騙得。
④空喜歡:白白的喜歡。
⑤攔:阻攔,阻擋。
楊萬里
譯文
不要說從山嶺下來就沒有困難,
這句話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
當你進入到崇山峻嶺的圈子里以後,
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將你阻攔。
背景:
這首詩作於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的時候。詩人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後,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經松源時,見群山環繞感慨不已,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本詩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後的失落神態。“放”、“攔”等詞語的運用,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
第一句當頭喝起,“莫言下嶺便無難”,這是一個富於包孕的詩句,它包含了下嶺前艱難攀登的整個上山過程,以及對所經歷困難的種種感受。正因為上山艱難,人們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輕鬆。開頭一句,正像是對這種普遍心理所發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誡,又像是提醒別人,耐人尋味。
第二句補足首句,“賺得行人空喜歡”,“賺”字富於幽默風趣。行人心目中下嶺的容易,與它實際上的艱難形成鮮明對比,因此說“賺”——行人是被自己對下嶺的主觀想像騙了。詩人在這裡點出而不說破,給讀者留下懸念,使下兩句的出現更引人注目。
三四兩句承接“空喜歡”,對第二句留下的懸念進行解釋。本來,上山過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嶺,下山過程中也會相應遇到多少道山嶺。山本無知,“一山放過一山攔”的形容卻把山變成了有生命有靈性的東西。它彷彿給行人佈置了一個迷魂陣,設置了層層疊疊的圈套。而行人的種種心情——意外、驚詫、厭煩,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這一“攔”一“放”的重複中體現出來了。
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陶醉。
---------------------------
桂源舖 南宋‧楊萬里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這是南宋楊萬里的「桂源舖」。
楊萬里是南宋時一位人品極高的儒者,他的一生奉行「正心誠意」之理,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誠齋」並且用它做為自己的別號。他的詩作有一種幽默詼諧的趣味,有時還以俚語白話入詩,形成一種通俗明暢的特色。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寫的是一條小溪在群山萬嶺間奔流,好像被萬山阻擋了去路,以致於溪水日夜在山間中喧鬧不停。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然而溪水的向下奔流,是大自然不變的法則,是無法抵禦的趨勢。當溪水終於流到前面山腳盡頭時,隨著平野逐漸的開闊,喧嘩的溪聲全都變成了堂堂盛大的流水,坦坦蕩蕩的流出前村去了。
詩中以「萬」對「一」,以「山」對「溪」,多寡強弱的對比,幾乎不能相提並論。而萬山似乎阻擋了這小小溪流的去向,然而當時機成熟時,它還是回歸到它該去的地方啊!
宇宙的法理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在生生不息的在運行著。怎麼樣是最好的、最善的、最美的,它就是那樣的呈現,這是大自然的智慧,也是宇宙的圓容啊。
---------------------------
楊萬里《過松源》:山地旅行的錯誤“驚喜”
丁啟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1
這首詩作於南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詩人時任江東轉運副使,在江西旅行時有感而作。
江西弋陽縣有座松源山,松源山東邊有漆工鎮。漆公店當指位於漆工鎮的一家旅店。店主姓漆,故名漆公店。
2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題下共有六首詩歌,這是第五首。六首詩是按照旅行先後順序排列的,前四首都是描寫在山谷裡、溪流邊行走情況及所見景物。舉第三首為例,請看:
後山勒水向東馳,卻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無性氣,急聲聲怒慢聲悲。
根據第四首中“金雞聲裡促銀鞍”一句,可知詩人當時是騎馬旅行。
第六首借子規啼鳴抒發思歸感情。
這一首寫下山時的情形和感慨。
3
詩的前兩句,以感慨形式賣了個關子:下山不易。
不要以為,山行時一旦開始走下坡路,旅途就變得容易了,它有可能是因為不明真相,空歡喜一場。
一開篇就提出這個反常理的命題,引起讀者的好奇。誰不知道爬山的時候,上坡是一件費力辛苦的事情,爬到一定高度,雙腿會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呼吸會像拉風箱一樣不暢。但是,下山的情況不一樣,輕鬆得多。當然,也有一句老話,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難”,但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說的是下山的時候,膝蓋、小腿比較吃力的事實。體力的消耗上,下山無論如何是不能跟上山相提並論的。
詩的好處是,再一次令讀者感到意外:它要說的並非老話“上山容易下山難”的道理,而是另一種情況:山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山包,而是連綿起伏的山脈。因而下山不等於很快便能到達旅行的目的地,前方還有好多座山——即使不需要拾級登山,即使在山谷地帶繞著走,也是非常辛苦的。
在陌生山道有過行旅經驗的人都知道,登山疲憊不堪時,通常都會在心裡產生自我安慰的念頭:到達山頂就好了(快到了,輕鬆了)。
妙的是,楊萬里揭示到了山頂、開始下坡未必值得歡喜的原因,不是直言相告,而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前行路上的一座座山比作淘氣、促狹的人,道道設卡,攔住行旅者,彷彿成心不讓他們到達目的地似的。這就有了幽默詼諧的效果。
常言道:行路一百半九十。快到目的地時,心理越來越急切,體力越來越弱,因而有步履維艱、道路漫長的感覺。
---------------------------
莫言下嶺便無難,一山放出一山攔
2018-02-12 由 樂說古詩 發表于文化
樂說古詩
有時候,人們對未來會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憧憬,傻傻地想像着明天多麼美好。
小學生想:等我上了中學,就不用去那麼多的補習班了。
中學生想:等我考上大學,就沒有這麼重的學習壓力了。
大學生想:等我參加工作以後,手頭會寬裕多了。
寶媽在想:等懷裏的孩子長大,就不用這麼操心了。
中年人想:等以後退休了,可以輕鬆自在享福了……
時間是無情的,你想像的那個階段很快就到來,但是老問題沒了,又多了新的麻煩,日子就是在不斷地發生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中度過,何談輕鬆容易。正如爬山一樣,上山的時候耗費了很多體力,總想着下山的時候可以輕鬆一些,可是下山的時候才發現更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失足。所以,不管上山也好,下山也罷,你只要在山間奔走,都不會太輕鬆。
因此,還是過好每一天,做好身邊的事,走好眼前的路最重要。
宋代詩人楊萬里在地方上做官,有一次途經松源縣的一家客店。清晨,店裏炊煙升起,早飯馬上就要做好了,詩人遙望晨曦中群山環繞,想着近期的工作,他信筆寫下了一首詩,抒發心中的感慨。
詩歌大意
不要以為下了這道山嶺就沒有困難了,那是種錯覺,騙的行人空歡喜。當你處在崇山峻岭的包圍之中,剛翻過一座山,還有一座山攔在前面。
松源、漆公店:在今皖南山區。
莫言:不要說。是一種否定,在詩中像是警示自己,又像是提醒別人。
空喜歡:白白的喜歡。
詩中點睛
賺
賺得行人空喜歡,「賺」字幽默風趣,有欺騙、哄人、捉弄人的味道。上山的人以為下山會很輕鬆,與實際中的艱難形成鮮明對比,所以才導致後面的空歡喜。
作者簡介
楊萬里,南宋傑出詩人,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也有一些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
詩中佳句
樂觀
正因為上山艱難,人們會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輕鬆。上山過程中要奮勇攀登,下山途中要萬般小心;上山的途中要翻過一座座山嶺,下山的時候也會遇到一道道險阻。
樂說
一首哲理詩,寫出了詩人登山時的感悟,也寫出了一個道理。人生沒有長久的順境,哪個階段都是嚴峻的考驗,要保持警醒,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culture/oxyny8p.html
-------------------
桂源鋪
南宋﹒楊萬里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這是南宋楊萬里的“桂源鋪”。
楊萬里是南宋時一位人品極高的儒者,他的一生奉行“正心誠意”之理,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誠齋”並且用它做為自己的別號。他的詩作有一種幽默詼諧的趣味,有時還以俚語白話入詩,形成一種通俗明暢的特色。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寫的是一條小溪在群山萬嶺間奔流,好像被萬山阻擋了去路,以致於溪水日夜在山間中喧鬧不停。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然而溪水的向下奔流,是大自然不變的法則,是無法抵禦的趨勢。當溪水終於流到前面山腳盡頭時,隨著平野逐漸的開闊,喧嘩的溪聲全都變成了堂堂盛大的流水,坦坦蕩蕩的流出前村去了。
詩中以“萬”對“一”,以“山”對“溪”,多寡強弱的對比,幾乎不能相提並論。而萬山似乎阻擋了這小小溪流的去向,然而當時機成熟時,它還是回歸到它該去的地方啊!
宇宙的法理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在生生不息的在運行著。怎麼樣是最好的、最善的、最美的,它就是那樣的呈現,這是大自然的智慧,也是宇宙的圓容。
------------------------------------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Jun 19 Tue 2018 13:08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