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沒射中怎麼辦?反求諸己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10日, 2018
六藝出自《周禮》,傳說為周公所著。圖為仇英畫帝王道統萬年圖 冊 周公。(公有領域)
射,起源於上古黃帝時期,揮、夷牟兩位大臣分別製作弓和箭,以箭鏃的鋒利,來威懾天下。(《禮記正義》卷62) 
周朝射禮 選人才 觀仁義
周朝時期,將射禮作為五種大禮之一,同時也是貴族必須掌握的六藝之一。六藝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
六藝之御,圖為東漢馬戰車。
攝像者: John Hill/Wikimedia Commons
古時舉行射禮。射箭之前,比賽的雙方要互相揖讓,表示義;射完之後,退下賽場,回到席位上愉快地共飲,被認為是仁者之道
大型射禮,天子諸侯都要參加,從中觀察士子的言行舉止是否能夠立德於世,藉以選拔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 
古今思維差異
古今思維大不相同。在現代,如果一個人射箭,箭射出去後,沒有射中目標,習慣的思維也許會想:怎麼這麼難射?是不是箭不好,品質太差了?上網查一查是哪家公司的產品?
古人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到不順利的地方,反過來多想一想自己。圖為現代仿製的古代所用的複合弓。
攝像者: Traumrune/Wikimedia Commons
古人若是射不中目標,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想法。《孟子‧公孫丑章句上》裡面有句話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就是說,射箭之前,射手要心正,身體才會正,張弓搭箭也會穩固,這樣射出去的箭容易射中目標。如果沒有射中,不應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應該反過來想想自己有哪裡沒有做好。
古人習慣的思維方式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到不順利的地方,反過來多想一想自己,這樣就不會常把「都是某某害的」、「都是某某造成的」作為口頭語。
不同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會相同。 
伯啟正己 有扈歸附
大禹治水,使百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許多諸侯都來歸順他。當時有一個諸侯「有扈氏」起兵反叛,大禹王派他的兒子伯啟平定叛亂。兩軍在甘澤(地名)對陣,結果伯啟被打敗了,率軍撤退逃亡。
東漢畫像石──大禹(《大禹治水》局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
攝像者: 三獵/Wikimedia Commons
伯啟手下的將領要求重整軍隊,再出兵還擊。伯啟卻說:「不用再打了。」眾將領都很不解。
伯啟說:「我的封地不小,我的百姓也不少,但還是打了敗仗,是因為我的德行太薄弱,推行的教令也不夠完善。」(《呂氏春秋‧先己》)
伯啟看到平定叛亂之事沒有成功,心裡就想自己的品德還有哪裡需要改善。他益發勤儉度日,不求享受和娛樂,尊敬長輩,任用賢能,默默地堅持了一年,結果有扈氏不請自到,親自帶領族人自願歸附伯啟。@*# 


李冠云:古代的射禮
2016-08-06 由 闕里書院 發表于文化
(漢畫石中的射者)
《禮記正義》曰:
射之所起,起自黃帝,故《易·繫辭》黃帝以下九事章雲:「古者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又,《世本》云:「揮作弓,夷牟作矢。」注云:「揮、夷牟,黃帝臣。」是弓矢起於黃帝矣。《虞書》云:「侯以明之」,是射侯見於堯舜,夏殷無文,周則具矣。(《禮記正義·卷六十二》「射義第四十六」)
「男子生而有射事,長學禮樂以飾之。」古人把射箭作為必須掌握的人生技能,這更是「禮、樂、射、御、書、數」孔門六藝之一。古人選「士」之時,首重德行之考量,然後即取決於射。同時,射禮在先民的語義里更被賦予了「求仁」和「觀德行」這樣一個化民成俗的重要內容。「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求反諸己而已矣。」[1]故孔子云:「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退而飲,其爭也君子。」[2]射禮,在古代既是學校里的課程,也是士大夫必須掌握的內容。有關射禮的記載,禮經中有《鄉射禮》、《大射儀》兩篇:鄉射禮是地方長官於春、秋二季在州(鄉)學會民習射之禮;大射儀則是天子或諸侯與群臣習射之禮。
《周禮》大宗伯職:「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註疏云:「以此賓射之禮者,謂行燕飲之禮,乃與之射,所以申歡樂之情,故云親故舊朋友也。」《禮記·射義》云:「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凡諸侯之射必先行燕禮,鄉射必先行鄉飲酒禮,所以還涉及《燕禮》和《鄉飲酒禮》這兩篇文章,其內容殊為龐雜,或者說射禮本是燕飲之禮中間的一個環節而已。
《周禮·鄉大夫》職:「以鄉射之禮五物詢眾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此謂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興能,人使治之。」《射義》云:「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關於射禮,我們首先要明白,其本意並非一單純射術或競技類武事活動,古人把其提高到關乎於社稷安危的高度:「是以諸侯君臣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夫君臣習禮樂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3];同時,之於個體之考量,射禮還是以「求仁」和「可以觀德行」的仁人君子之道,這個精神內涵在經文中是非常清晰的。
《通典》云:
自黃帝有天下,建萬國,爰至夏商,及於周氏,雖更相吞滅,而不改舊規。周初諸侯,尚千八百國,所以崇三射之制,立五善之目,於茲選士,由此封侯,本在戡敵,實寓大政。[4]
射禮之起源極早,之於古人來說,此乃意義重大之事。故《射義》云:「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飾之以禮樂也。故事之盡禮樂,而可數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聖王務焉。」《禮記正義》亦曰:「聖王所以務以射選諸侯、卿、大夫者,諸侯雖繼世而立,卿、大夫有功乃升,非專以射而選。但既為諸侯、卿、大夫,又考其德行,更以射辨其才藝高下,非謂直以射選補始用之也。」[5]
關於古射禮,我們從《詩經》中亦可得窺一二,《行葦》、《賓之初筵》兩章描述的是天子與諸侯之射:
敦弓既堅,四鍭既鈞,舍既然均,序賓以賢。敦弓既句,既挾四鍭,四鍭如樹,序賓以不侮。曾孫維主,酒醴維醹,酌以大斗,以祈黃耈。(《詩·行葦》)
敦弓,就是畫弓,天子敦弓。曾孫,即成王。鄭玄箋:「今我成王承先王之法度,為主人,亦既序賓矣,有醇厚之酒醴,以大斗酌而嘗之而美,故以告黃耇之人,征而養之也。」射禮與宴享相連,以射序賓,以宴享敬老者親兄弟,這和《射義》所言「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禮」正相契合。
賓之初筵,左右秩秩,籩豆有楚,餚核維旅。酒既和旨,飲酒孔偕,鐘鼓既設,舉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發彼有的,以祈爾爵。(《詩·賓之初筵》)
此章最與《儀禮》、《禮記》經文相合:先行燕飲,後行射禮,而又以鐘鼓配合之。
在禮經中,射禮被分為四:大射、賓射、燕射、鄉射。大射是天子或諸侯在祭祀之前選擇參加祭祀者的活動,這是一種將「祭擇士之射」。其舉行地點是射宮,「射宮」在天子或諸侯之祖廟或學宮另闢地而為之。故《射義》云:「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實際上史料中的先秦射禮更多的是在燕酳之中,而秦漢至唐宋明亦並無郊廟二祭之前大射的規律;賓射是諸侯來朝或諸侯相朝、以及王之故舊朋友,天子入而與之射(按《周禮註疏》:王之故舊朋友,王為世子時,共在學者;天子亦有友諸侯之義。《司寇職》有議故之辟、議賓之辟。)。天子與諸侯之賓射,其舉行地點是在「朝」,諸侯國君在國外相會的賓射則在「竟」,就是邊境;燕射,顧名思義是天子或諸侯在燕禮後行之射,其舉行地點是在「寢」,天子燕於寢,諸侯則燕於小寢;鄉射禮「射於州序」,序,就是學校。這是鄉大夫等地方官長為教民禮讓、敦化民俗兼顧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帶有選拔意味的射禮。故《禮記正義》云:「鄉大夫貢賢能之後,行鄉射之禮,而詢眾庶。」[6]
在這四種射禮中,大射、賓射、燕射,天子諸侯和大夫三射皆具。士,是不能舉行大射禮的。但是,士「賓射燕射皆有之」。鄉射於地方學校舉行,且常與鄉飲酒禮同時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大射禮一般不「合樂」,而鄉射禮則為了和合百姓卻有「合樂」。對此,《通典》中有一段文字記載了三國曹魏時期關於射禮用樂的討論:
漢石渠議曰:「『鄉請射告主人,樂不告者,何也?』戴聖曰:『請射告主人者,賓主俱當射也。夫樂,主所以樂賓也,故不告於主人也。』宣帝甘露三年三月,黃門侍郎臨(失其姓)奏:『經曰鄉射合樂,大射不,何也?』戴聖曰:『鄉射至而合樂者,質也。大射,人君之禮,儀多,故不合樂也。』聞人通漢曰:『鄉射合樂者,人禮也,所以合和百姓也。大射不合樂者,諸侯之禮也。』韋玄成曰:『鄉射禮所以合樂者,鄉人本無樂,故合樂歲時,所以合和百姓以同其意也。至諸侯,當有樂,傳曰諸侯不釋懸,明用無時也。君臣朝廷固當有之矣,必須合樂而後合,故不雲合樂也。』時公卿以玄成議是。」(《通典·卷七十七》「軍禮二」)
射禮講究「容體」、「樂節」,要分辨「中多」與「中少」。射禮所用的靶子叫「候」或「射候」[7],以皮革或布製成。「周制,天子之大射,天官司裘供武侯、熊侯、豹侯,設其鵠。」[8](天子之候以白熊皮製作,諸侯之候以紅麋皮製作、大夫及士為布候)。候上並繪有不同的動物圖案。計算射擊成績的有「中」和「算籌」,「中」是盛放「算籌」的器具。射者等級不同,其「中」也不一致。具體指揮射禮的人稱為「司射」,由他根據射者等級確定射擊順序,並負責監督各種禮儀的執行情況。若有違禮犯規者,則以「撲」進行懲處。
下面我們試以鄉射禮說明之:
《王制》云:「元日,習射上功,習鄉上齒,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事焉。」行鄉射禮之前,先行鄉飲酒禮。主持鄉射禮的是賓,而非地方行政長官。賓是尚未獲得官爵、但德行卓著的處士(後世也有致仕之老者)。由賓來擔任射禮的主角,是為了提倡尊賢的風氣。人選一經確定,地方官長要親自登門約請,告賓以射事,此謂「戒賓」。行禮之日,「設洗、懸磬、張侯、設乏」,「主人朝服速賓」,就是身穿朝服前往邀請賓。當賓到達州學門口時,主人還要出迎於門外,再拜,並「揖眾賓」。繼而先飲賓,在隨後一系列的獻賓、酬酢及娛賓(鄉飲酒禮儀)後,射禮正式進行。
鄉射禮的地點是在地方學校:「庠(或:序)」[9]。射位在庠序的堂上[10],在地上畫兩個空心的「十」字,這是比射時射位的記號。《周禮》鄭玄注說「庶人無侯,張皮而射之」。「侯」,設在堂正南方三十丈遠的地方,侯的左前方有一曲圓形的皮製小屏,是報靶者的藏身之處,叫做「乏」。一切準備完畢後,司射匯報於賓,賓宣布射禮開始。
鄉射禮的核心活動是三番射。也就是兩組射手之間的三輪比射。司射從州學中挑選六名德才兼備的學生,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為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即所謂「三耦」[11],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每番比射,射手各發射四支箭。第一番射側重教練,由司射挑選六名弟子,兩人為一耦,組成三耦。第二番射,側重比賽,為每耦的上射、下射分別記籌,以判定輸贏。第三番射與第二番基本相同,只是要跟著奏樂的節拍發箭,也只有合節的發箭才能記籌。
第一番射: 第一番射側重於射的教練或演習,此三耦之射為示範性質,共九節。司射在堂上作射儀的示範:提示步式、目光、弓矢的執法等要領,然後開弓,將四支箭全部射完。於是,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司射和司馬發令後開始射擊,射出一箭後,再從腰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後由下射射之。如此輪流更替,直到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報靶者揚聲向堂上報告射中的結果。第一番射是習射,所以無論射中與否,均不計成績。
第二番射: 第二番射是正射,即正式比賽,要分出勝負,共十三節。除三耦之外,主人、賓、大夫和眾賓也參與進來了,並且與他人一一配合為耦。首先由三耦比射。上耦的兩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禮後上堂,象第一番射時那樣輪流開弓射箭。如果射中箭靶,負責計算成績的司馬,就抽出一支筭籌丟在地上。上射的筭籌丟在右邊,下射的筭籌丟在左邊。如此這般,三耦全部射畢。
接著是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大夫與士配合成的耦、眾賓之耦先後上堂比射。比射的程序以及計算中靶次數的方法,與先前一樣。射畢,有司統計左右射的筭籌數量,先數右面那一堆筭籌,以兩根筭籌為一「純」,右手一純一純數至左手;取滿十純則作一堆,縱向放於盛籌器之西;取滿十純時,則另作一堆放置。剩下的籌,如果是雙數,就按「純」為單位,橫向放在十純一堆的西側;如果是單數,則要把零單的籌豎向放在「純」之西側,使其總數一目了然。然後數左獲的筭籌。釋籌者拿著勝方凈勝的筭籌向賓報告比賽結果。如果是右獲一方勝,即告曰:「右方勝了左方。」如果是左獲一方勝,則曰:「左方勝了右方」。凈勝數如果是雙數,要以「純」為單位報告;如果有單數,則在純數之後再報單數。如果左、右獲筭籌的數量相等,就從雙方的筭籌中各取出一支報告賓:「左、右方筭籌數量相等。」
於是,勝方射手脫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脫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鬆開,表示失敗。各耦射手先後上堂,負方射手站著將罰酒喝完,再向勝方射手拱手行禮。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第三番射: 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故曰「樂射」,為禮儀性質之射,計九節。司射請射、命耦、反射位,並在堂下宣布:「不按鼓之節奏而射者,不得計數!」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采蘩》[12]之曲,演奏須均勻如一。三番射與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後是賓、主人、大夫和眾賓順序比射。凡是應著擊鼓之節而射中靶心者,司馬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後將比賽的結果稟告賓:勝方贏若干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大夫、眾賓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旅酬: 旅,眾也;酬,導飲也。旅酬之禮,即所有參與射禮者一同飲酒之意。此為射禮之餘興節目,程序與鄉飲酒禮的旅酬相同,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依次向下進酬酒,先由賓酬主人,大夫酬眾賓之長,直到將在堂上就坐的所有賓客都進過酬酒。最後二位受酬者站在西階上,依尊卑之序向堂下的各位眾賓酬酒,直到全部輪遍。其間,堂上堂下的音樂或間或合,歌奏不已,盡歡而止。
賓起身告辭,至西階時,樂工奏《陔》之曲。賓出門,主人在門外以再拜禮相送。次日,賓至主人家拜謝。隨後,主人亦至賓家拜謝。
《射義》云: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射至於司馬,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曰:『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蓋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點揚觶而語。公罔之裘揚觶而語曰:『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蓋去者半,處者半。序點又揚觶而語曰:『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者,不在此位也。』蓋勤有存者。
射之為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則射中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求反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聽?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詩云:』發彼有的,以祈爾爵。『祈,求也,求中以辭爵也。酒者,所以養老也,所以養病也。求中以辭爵者,辭養也。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選賢誓眾,擇士以觀德。通過射禮,我們可以看出,君子以修身進德為本,並非妄論高低。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比賽雖然要分勝負,但君子在爭勝時,揖讓而升,下來一同飲酒,這正是所謂君子之爭。儒家的這一思想,至今有著重要影響。現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東亞文化圈,如日韓等國,他們的相撲、跆拳道等傳統競賽,在比賽前後,雙方都要鞠躬、互致敬意,顯示了君子之爭的風度。在這一點上,儒家的人文思想脈絡,是極其清晰和明顯的。
如前所述,鄉射禮實際上是含有習射的鄉飲酒禮。於儀節上,鄉射禮便是在鄉飲酒禮的旅酬之前,加入三番射而已。周代的鄉飲酒禮是穿朝服的,也就是玄衣、素裳、爵鞸,故鄉射亦然。但在射箭的時候,要脫去左臂的袖子,戴上護腕,並在右手拇指套上扳指。射者必須心氣平和、體態正直才能射中,這個過程,正是儒家提倡的內省、存養之言;而一旦發而未中,則要反求諸己,反躬自問。故孔子曰:「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
禮經上還有《大射儀》一篇,這是說的諸侯射禮。根據其意,簡單來說大射禮儀大致如下:
一、戒百官。宰承君命通告之。射人、司士亦如之。
二、前三日,有司視滌、量侯道、張侯、設乏。前一日設樂縣(懸)、笙磬、鍾鎛、鼓鼙具備。射之日,陳設燕具席位。
三、君命某大夫為賓,命士為執冪者、羞膳者。擯者納賓。
四、將射先燕,與燕禮同。
五、第一番射,三耦不釋獲之射。一共有四節:1,司射請射,命有司納器,誓射,比耦;2,司射誘射;3,三耦射;4,射已取矢。
六、第二番射,正射。三耦、眾耦釋獲之射。共有十節:1,請射,命耦;2,三耦拾取矢於楅;3,三耦再射釋獲;4,公與賓射;5,卿大夫士皆射;6,射已取矢;7,數獲;8,飲不勝者;9,獻服不(報靶者),隸仆、巾車、獲者;10,獻釋獲者。
七、第三番射,樂射。共六節:1,請射,射者拾取矢;2,以樂節射,不鼓不釋;3,樂射後視算數獲;4,飲不勝者;5,眾射者拾取矢;6,退射器。
八、為大夫舉旅酬。
九、徹俎,羞庶羞,祭薦,安坐。
十、主人獻士,旅食。賓舉爵為士旅酬。
十一、主人獻庶子等,此為獻禮之終。
十二、燕末盡歡,賓出公入。
大射和鄉射都是三番射,其儀節上大多相似,只是由於等級不同而規模不一。有一點需要明白的是,大射禮的主人並不是「君」,而是《周禮》中的「射人」。《周禮·射人》 職:「若有國事,則掌其戒令,詔相其事。掌其治達。以射法治射儀。」《儀禮·大射儀》亦云:「射人戒諸公卿大夫射。」
天子通過大射禮來培養諸侯以禮讓,而不是就動輒以戰爭來解決問題;鄉射禮則是除了教化揖讓之道外,還有「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後漢書》作者范曄的祖父、東晉大儒、經學家范寧,在其所注《穀梁傳集解》中說「射以不爭為仁,揖讓為義。」可謂深得射義之神髓。
(日本「御射禮圖」)
古射禮不僅是教民以射與揖讓之道,最主要的還有選賢擇士。《射義》云: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數與於祭而君有慶,數不與於祭而君有讓。數有慶而益地,數有讓而削地。故曰:射者,射為諸侯也。是以諸侯君臣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夫君臣習禮樂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故天子之大射,謂之射侯。射侯者,射為諸侯也。射中則得為諸侯,射不中則不得為諸侯。
是以天子制之,而諸侯務焉。此天子之所以養諸侯而兵不用,諸侯自為正之具也。
我們知道,「禮」是中國古代社會建構的理論基礎,涵蓋了人的一切社會關係,更是各種關係的準則,這在歷史上國家社會的總體發展中也無不體現出其理論價值與核心作用。同時,宗周禮樂文明更始終是古代中國的終極理想,孔子云:「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夫子認為,「禮」是隨時代而因革損益之的。事實上,鉤稽史籍也可證明,傳統社會正是通過禮制之因革損益而進行國家之治理的。上引《射義》以射禮選諸侯之說,在歷史事實上並無存在。後世一般認為《禮記》成書於戰國之時,此觀點當為夫子之後、尤其是在禮崩樂壞的戰國之際儒者們為恢復理想中的「三代之治」而付出的努力和寓寄的希望而已。但這種理想中的「選舉制度」「考試製度」,恰與古代「公天下」思想和「選賢與能」制度一脈相承。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古代男子在人生中最重大的責任便是祭祀和戎事。因此,提高戰鬥力便是他們的天職,唐代更因之把射禮歸為軍禮,明季亦然。但從歷史上來看,戰國之後,射禮卻是逐漸廢弛之態,後世亦行廢不一。《漢書·韓延壽傳》云:「春秋鄉射,陳鐘鼓管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武,設斧鉞旌旗,習射御之事。」由此可知,西漢之時射禮仍有其普遍性,東漢明帝時亦曾舉行過大射禮。在《漢書》中還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
丞相公孫弘奏言:「禁民不得挾弓弩。」壽王對曰:「臣聞古者作五兵,非以相害,以禁暴討邪也。安居則以制猛獸而備非常,有事則以設守衛而施行陣。……盜賊猶有者,郡國二千石之罪,非挾弓弩之過也。《禮》曰男子生,桑弧蓬矢以舉之,明示有事也。孔子曰:『吾何執,執射乎?』大射之禮,自天子降及庶人,三代之道也。《詩》雲『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言貴中也。愚聞聖王合射以明教矣,未聞弓矢之為禁也。且所為禁者,為盜賊之以攻奪也。攻奪之罪死,然而不止者,大奸之於重誅固不避也。臣恐邪人挾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備而抵法禁,是擅賊威而奪民救也。竊以為無益於禁奸,而廢先王之典,使學者不得習行其禮,大不便。」書奏,上以難丞相弘。弘詘服焉。(《漢書·卷六十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
唐代曾依禮經制定射禮,規定每年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兩次行射禮,此即唐代所謂「三九射禮」;宋初襲唐制,太宗淳化五年,詔定其禮,禮部以舊禮過於繁瑣,仍因唐禮而修訂之,然宋季使用者鮮,南渡後更是廢弛;遼金元雖雲射禮,但其法沿用本族之俗,與古射禮之義迥異;明太祖雖是馬上得天下,但重禮虔祀度越前代,曾親自刪定射禮儀軌,是禮「斟酌古今、煩簡適中」。明太祖並親自參加大射之禮,且令文武皆須習射[13];再至清代,其秋獮、大閱舉行的所謂射禮,其實和遼金元一樣,已距古射禮甚遠。
(河南南陽漢畫石中的投壺圖)
在古代與射禮相仿的還有一種投壺之禮。有人推測投壺乃是射禮的變異,或者由於庭院不夠寬闊,不足以張侯置鵠;或者由於賓客眾多,不足以備官比耦,因而「簡化」之以投壺代替彎弓。投壺,以箭矢投入壺中者為勝,以比高下、以見強弱、以樂嘉賓、以習禮儀。鄭玄在《三禮目錄》中說:「名曰投壺者,以其記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也。」據《禮記正義》之說,投壺禮其實天子諸侯皆有之:「《左傳》云:『晉侯與齊侯燕,投壺。』然則天子亦有之,但古禮亡。無以知也。其中之形,刻木為之,狀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筭。」[14]上文《禮記正義》所引,是《左傳·昭十二年》說的「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之故事。這是在兩國諸侯宴飲中的投壺之禮,可見在春秋之時,投壺禮已是一種正規的禮儀,在《禮記》、《大戴禮記》中都有《投壺》篇專門記述。正是由於天子投壺禮已亡,後來才成為「大夫、士之禮」。投壺源自於射禮,《禮記》鄭註:「投壺,射之細也。」所以,投壺與射禮在儀節上有許多相通相似之處,如二者都以司射為儀式的主持者,二者都用《狸首》為節等。作為古代禮儀的一種,投壺禮不僅有著射禮的大體儀節,還具備射禮正己修身的禮義,正如清徐士愷《投壺儀節》云:「投壺乃射禮之變也。」宋代司馬光著有《投壺新格》一書,詳細記載了壺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計分方法。宋代以後,投壺遊戲逐漸衰落下去,不再像漢唐那樣盛行,僅斷續地在士大夫中進行。入明之後,投壺又興,更有不少投壺著述問世。明人侯珦《投壺奏矢》說當時的投法有140種之多,在明代中期黃佐的《泰泉鄉禮》卷七中也有明代投壺之禮的詳細描述。
————————
[1] 《禮記·射義》。
[2] 《禮記·射義》。
[3] 《禮記·射義》。
[4] 《通典·卷七十七》「軍禮二」。唐代的射禮列為軍禮。《通典》解釋說:「按鄭玄說,射禮入嘉禮。今按:五帝三王之時,天下萬國,迭相征伐,士之志藝,以射為首。是以我國家開元中修五禮,以射禮入軍禮焉。」宋代列為嘉禮,明代又列為軍禮。
[5] 《禮記正義·卷六十二》射義第四十六。
[6] 《禮記正義·卷六十二》射義第四十六。
[7] 《禮記·射義》:故天子之大射,謂之「射候」。射候者,射為諸侯也。射中則得為諸侯,射不中則不得為諸侯。
[8] 《通典·卷七十七·禮三十七》「沿革三十七,軍禮二」:武侯,王之自射。熊侯,諸侯所射。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
[9] 《禮記正義》:庠,鄉學也。州黨曰序。又,《學記》中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10] 鄭玄註:庠之制,有堂有室也。
[11] 《禮記正義》:其耦,《射人》雲「王以六耦」,「諸侯以四耦」,「卿、大夫、士以三耦」。又,《射人》雲諸侯以下,謂畿內也。若畿外諸侯以下,則皆三耦。故《大射》及《鄉射》,並《左傳》襄二十九年晉士鞅來聘,射皆三耦是也。
[12] 《禮記·射義》:天子以《騶虞》為節,諸侯以《狸首》為節,卿以《采苹》為節、大夫以《采蘩》為節。
[13] 《明史·卷五十七·志第三十三》「禮十一,軍禮」云:「其制洪武三年定。凡郊廟祭祀,先期行大射禮…太祖又以先王射禮久廢,弧矢之事專習於武夫,而文士多未解,乃詔國學及郡縣生員皆令習射,頒儀式於天下。朔望則於公廨或閒地習之。其官府學校射儀,略仿大射之式而殺其禮。射位初三十步,自後累加至九十步。射四矢,以二人為耦。」明《禮部志稿》卷九十八亦載「詔行大射禮」:洪武三年,上以先王射禮久廢,弧矢之事專習於武夫而文士多未解,至是詔太學生及郡縣生員皆令習射,凡遇郊廟之祭先期命文武官執事行大射之禮。乃命工部制虎中鹿中及諸侯卿大夫射侯等器,命禮部考定其議斟酌古今、繁簡適中。明初雖然制定了大射禮,然細考有明一代,其大射禮並未見嚴格執行。
[14] 《禮記正義·卷五十九》投壺第四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ypa32b.html
----------------------------------------
周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iwVy9X
《周禮》成書於何時亦是今古文之爭的一大內容。西漢末年,古文經學首創者劉歆推崇《周禮》、《左傳》,引發今文經學今文家的強烈反對。因王莽託古改制以《周禮》為本,古文經學地位遂大為提高。《周禮》之制度多與他書不同,故攻擊者尤眾。然前人之攻擊者,亦多認為周制。至於後人,今文家何休認為該書是「六國陰謀之書」。
宋朝王安石變法時,效法《周禮》的精神以執行新法,王安石認為,「一部《周禮》,理財居其半」[15],引起反對派極大的反彈[16],其著有《周官新義》;蘇轍首先寫了長篇大論,言《周禮》之不可信。宋代歐陽修曾懷疑《周禮》,認為如按《周禮》,官多田少,祿田將不足數。
到了明末清初萬斯同著有《周官辨非》,指書中偽著五十餘處。姚際恆《古今偽書考》說它「出於西漢之末」。清代沈彤作《周官祿田考》答覆歐陽修的疑難,惠棟稱譽「二千年來聚訟,一朝而決」。康有為《新學偽經考》認為《周禮》是劉歆偽造,不過這個說法明顯不能成立,因為《周官》早在漢武帝時已被發現,而康有為否認有河間獻王得書一事。
柳翼謀在《中國文化史》「周之禮制」中,認為並非偽作,《周禮》「實成、康、昭、穆以來王官世守之舊典,以之言西周之文化,固非托古改制之比也。」
現知,書中所言一些概念的稱呼遲至戰國出,為戰國時所行,由此確知了成書年代,且最終定本至少不會晚於漢代。
《周禮》又稱《周官》或者《周官經》,先秦典籍不見徵引[1],全書的定型是在戰國時期,從書名來看應該是記載周代官制的書籍,但內容卻與周代官制不符,可能是一部理想中的政治制度與百官職守。相傳為周公所作[2]。魯在春秋時為周文化重鎮,時人曾有「周禮盡在魯矣」之說。[3]
漢初無此書[4],西漢河間獻王劉德以重金購得《周官》古文經後,獻給了朝廷[5],深藏於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見焉」[6]。漢代原稱《周官》,西漢劉歆始稱《周禮》,王莽時,《周官》才更名《周禮》、置博士授業,內容被公開,劉歆弟子杜子春,設私校傳《周禮》之學,賈逵、馬融、鄭玄等競相研習,鄭玄為之作註,鄭興作《周官解詁》。《周禮》一書稱得上善本又通行易得的版本是阮元《十三經註疏》中的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的《周禮註疏》和清孫詒讓《周禮正義》。
《周禮》通過介紹周代的官制,描繪出古代儒家對理想社會的總構思,是中國第一部記載國家政權組織機構及其職能的書籍。周禮與夏、殷之禮一脈相承,是對夏、殷之禮的繼承和發展。[7]有學者在整理西周金文職官資料時,發現西周金文中的職官有許多與《周禮》所記相合。要想了解西周金文中的職官,「無法脫離《周禮》一書」。[8]周禮所體現的制度設計是中國古代國家制度的本源,包括器用、衣冠、官制、軍制、田制、稅制、禮制等國家政治制度。《周禮》與《儀禮》、《禮記》統稱「三禮」。唐代立為九經,也是儒家十三經之一。劉歆最早奏請列《周官》於經而稱其為《周禮》,認為它是「周公致太平之跡」。漢時,列入古文經,與當時今文經講微言大義不同。《周禮》以及漢朝依《周禮》建立起來的各項制度,對唐朝以及宋朝、明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9]周禮相當於一部政典,被認為是漢唐宋明得以世綿國祚的根源。[10]
《周禮》內容六篇分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記古代理想官制,其中冬官經秦火已亡佚,由《考工記》補足。其書雖本名《周官》,實則上則以官制為綱繩,大而至於政治、軍事,小而至於衣冠、陳設,無所不述,無不有義。鄭玄著《周官禮註》與《儀禮》、《小戴禮記》被列入儒家經典中的「三禮」之一,及唐代則有賈公彥作疏。
孔子一生堅決維護周禮,章學誠曾言:「人如孔子,不過學《周禮》一言,足以盡其生平。」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周禮》的國家體制是華夷之辨、中華正統的標準之一。南朝梁武帝時,一度領先北朝,此由《北齊書·杜弼傳》引述高歡的話說:「江東復有一吳兒老翁蕭衍者,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隨後,北朝宇文泰令盧辯、蘇綽仿周禮更改官制,正式依據《周禮》建置六官,目的在於從文化上繼承周制,以作為繼承漢文化的正統。
周禮篇章
天官冢宰第一:本章總述政府官制,北周時代據此設立「吏部」,掌管政府官員。
地官司徒第二:本章描述民政與財政制度,北周時代據此設立「戶部」,掌管戶籍和徵稅。
春官宗伯第三:本章描述祭祀制度,北周時代據此設立「禮部」,掌管教育及祭祀。
夏官司馬第四:本章描述軍事制度[11],北周時代據此設立「兵部」,掌管軍事方面。
秋官司寇第五:本章描述司法與外交制度[12],北周時代據此設立「刑部」,掌管法律和刑罰。
冬官考工記第六:本章描述各種工具器物的製作方法與國家工程準則,北周時代據此設立「工部」,掌管工程方面。
職官
主條目:周朝官制
職官制度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周禮》開宗明義便指出: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這是儒家學者提出的古代國家的建國大綱。《周禮》總述了天、地、春、夏、秋、冬六大系列402種職官的名稱、職級、屬員數額等編制情況。《周禮》夏官所屬有職方氏,掌智地圖與四方的職貢。唐宋明清皆於兵部設職方司。
五禮包括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周禮·地官·司徒》有雲: "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五禮的功能具體化為「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賓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嘉禮親萬民」。 [13]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禮,以就是「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 [14]《禮記·祭統》說:「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按照《周禮·春官·大宗伯》的說法,嘉禮包括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華夏王朝秉承《尚書》華夷之辨之旨,《後漢書》、《晉書》、《宋書》、《南齊書》、《 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明史》均有禮儀誌或祭祀志,以示繼承周禮。
--------------------------------
漢服文化—射禮的程序
2016-03-31 04:01:58來源: 愛漢服
摘要:為您介紹射禮的程序。
漢服文化—射禮的程序-圖片1
①備禮:做好舉禮的各種準備工作。佈置好場地,組織好參禮及觀禮人員。把弓、箭、筭籌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陳設好。司射、有司、射者在西堂下面向南列隊站好。獲者就位。主人在場地外迎接賓的到來。
②迎賓:賓至,主人迎上,相互行揖禮入場登堂而立。
③開禮:司射自堂西取弓及箭,登堂報告賓,“弓矢既具,有司請射”。賓辭讓,對曰:“某不能。為二三子。”許諾。司射踏在階上,東北面告於主人,曰:“請射於賓,賓許。”請注意,射禮全過程中,司射都需挾乘弓矢。如果弓箭匱乏,可不做強求。
④配耦:司射把六名射者,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為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
⑤納射器:就是司射命令射者取納弓箭用具。司射下階,面向西命射者“納射器”。上耦兩人取各取弓一把,箭四隻。
⑥倚旌:就是司射命令獲者以旌旗為射者指示靶心的位置。司射命獲者,“倚旌於侯中”。獲者把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為全場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雜越!”上耦脫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鉤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護臂,左手執弓,右手的指間夾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帶中。
⑦誘射:即司射為眾射者做示範。這其中有詳細的禮節過程:由堂西行揖禮,然後進。到階下時,北面行揖禮。踏上階,揖。走上堂,揖。先將左足踩到射位符號上,面朝西,再扭頭向南,注視靶的中部,表示心志在射箭,然後俯身察看雙足,調整步武,最後開弓射箭,直至將四支箭全部射完。獲者在其射完後,自乏後出,把箭取回,插到堂西的箭架上,然後返回原位。
⑧一番射:第一輪射。第一番射是習射,所以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射擊,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待司射的命令。司射在堂下命令道:“無射獲,無獵獲!”(意思是,不許射傷報靶者!不許驚嚇報靶者!)上射向司射行禮後射擊,射出一箭後,再從腰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後由下射射。如此輪流更替,直到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報靶者揚聲向堂上報告射中的結果。接著,上耦下堂,次耦上堂,雙方在西階前交錯時,相揖致意。(詳細的禮節見前述禮儀要求部分)次耦習射的儀式與上耦相同。最後,次耦下堂,下耦上堂習射。至此,司射上堂對賓行揖禮,禀告賓:“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畢)賓行揖禮還。
⑨二番射:第二輪射。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要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參加者除三耦之外,還有主人和賓。主人與賓配合為一耦,主人擔任下射,以示謙敬。
首先由三耦比射。司射命令上耦開始射擊。兩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禮後上堂,報靶者迅速離開靶位。司射宣布說:“不貫不釋!”(凡是沒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計成績!)兩位射手象第一番射時那樣輪流開弓射箭。如果射中箭靶,負責計算成績的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丟在地上。上射的筭籌丟在右邊,下射的筭籌丟在左邊。如此這般,三耦全部射畢。
接著是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上堂比射。比射的程序以及計算中靶次數的方法,與先前一樣。射畢,有司拿起剩餘的筭籌報告賓:“左右卒射”(左右射都已射完)然後,有司開始按照前面《計算成績的方法》一節所介紹的方法,統計最後成績並向賓報告。
最後是罰酒及獻酒環節。司射命令三耦和主賓耦:“勝者皆袒決遂,執張弓。不勝者皆襲,說決拾,卻左手,右加弛弓於其上,遂以執弣。”(意思是,勝方射手脫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脫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松開。)各耦射手先後上堂,負方射手站著將罰酒喝完,再向勝方射手拱手行禮。司射酌酒向報靶者獻酒,並到靶前的左、中、右三處致祭。司射酌酒向堂下釋籌的有司獻酒。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⑩三番射: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要演奏得均勻如一。司射在堂下宣布:“不鼓不釋!”(不按鼓的節奏射箭的,不得計數!)三番射與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後主賓耦比射。凡是應著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後將比賽的結果禀告賓:勝方贏若干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⑾旅酬:是射禮的餘興節目,古禮要求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依次向下進酬酒。我們建議,不分身份等級,參禮者相互敬茶或水。敬飲之前需相互行揖禮,樂隊循環奏樂以助興。
⑿送賓:賓起身告辭,走到西階時,樂工奏《陔》的樂曲。賓出場地,參禮者皆相隨,主人在門外以再拜之禮相送。然後,所有參禮人員相互行揖禮告別。最後,主人組織有關人員收拾器具、打掃射禮場地。
-----------------------------------------------------------
漢服文化—射禮的程序
2016-03-31 04:01:58來源: 愛漢服
摘要:為您介紹射禮的程序。
漢服文化—射禮的程序-圖片1
①備禮:做好舉禮的各種準備工作。佈置好場地,組織好參禮及觀禮人員。把弓、箭、筭籌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陳設好。司射、有司、射者在西堂下面向南列隊站好。獲者就位。主人在場地外迎接賓的到來。
②迎賓:賓至,主人迎上,相互行揖禮入場登堂而立。
③開禮:司射自堂西取弓及箭,登堂報告賓,“弓矢既具,有司請射”。賓辭讓,對曰:“某不能。為二三子。”許諾。司射踏在階上,東北面告於主人,曰:“請射於賓,賓許。”請注意,射禮全過程中,司射都需挾乘弓矢。如果弓箭匱乏,可不做強求。
④配耦:司射把六名射者,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為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
⑤納射器:就是司射命令射者取納弓箭用具。司射下階,面向西命射者“納射器”。上耦兩人取各取弓一把,箭四隻。
⑥倚旌:就是司射命令獲者以旌旗為射者指示靶心的位置。司射命獲者,“倚旌於侯中”。獲者把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為全場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雜越!”上耦脫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鉤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護臂,左手執弓,右手的指間夾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帶中。
⑦誘射:即司射為眾射者做示範。這其中有詳細的禮節過程:由堂西行揖禮,然後進。到階下時,北面行揖禮。踏上階,揖。走上堂,揖。先將左足踩到射位符號上,面朝西,再扭頭向南,注視靶的中部,表示心志在射箭,然後俯身察看雙足,調整步武,最後開弓射箭,直至將四支箭全部射完。獲者在其射完後,自乏後出,把箭取回,插到堂西的箭架上,然後返回原位。
⑧一番射:第一輪射。第一番射是習射,所以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射擊,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待司射的命令。司射在堂下命令道:“無射獲,無獵獲!”(意思是,不許射傷報靶者!不許驚嚇報靶者!)上射向司射行禮後射擊,射出一箭後,再從腰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後由下射射。如此輪流更替,直到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報靶者揚聲向堂上報告射中的結果。接著,上耦下堂,次耦上堂,雙方在西階前交錯時,相揖致意。(詳細的禮節見前述禮儀要求部分)次耦習射的儀式與上耦相同。最後,次耦下堂,下耦上堂習射。至此,司射上堂對賓行揖禮,禀告賓:“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畢)賓行揖禮還。
⑨二番射:第二輪射。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要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參加者除三耦之外,還有主人和賓。主人與賓配合為一耦,主人擔任下射,以示謙敬。
首先由三耦比射。司射命令上耦開始射擊。兩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禮後上堂,報靶者迅速離開靶位。司射宣布說:“不貫不釋!”(凡是沒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計成績!)兩位射手象第一番射時那樣輪流開弓射箭。如果射中箭靶,負責計算成績的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丟在地上。上射的筭籌丟在右邊,下射的筭籌丟在左邊。如此這般,三耦全部射畢。
接著是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上堂比射。比射的程序以及計算中靶次數的方法,與先前一樣。射畢,有司拿起剩餘的筭籌報告賓:“左右卒射”(左右射都已射完)然後,有司開始按照前面《計算成績的方法》一節所介紹的方法,統計最後成績並向賓報告。
最後是罰酒及獻酒環節。司射命令三耦和主賓耦:“勝者皆袒決遂,執張弓。不勝者皆襲,說決拾,卻左手,右加弛弓於其上,遂以執弣。”(意思是,勝方射手脫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脫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松開。)各耦射手先後上堂,負方射手站著將罰酒喝完,再向勝方射手拱手行禮。司射酌酒向報靶者獻酒,並到靶前的左、中、右三處致祭。司射酌酒向堂下釋籌的有司獻酒。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⑩三番射: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要演奏得均勻如一。司射在堂下宣布:“不鼓不釋!”(不按鼓的節奏射箭的,不得計數!)三番射與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後主賓耦比射。凡是應著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後將比賽的結果禀告賓:勝方贏若干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⑾旅酬:是射禮的餘興節目,古禮要求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依次向下進酬酒。我們建議,不分身份等級,參禮者相互敬茶或水。敬飲之前需相互行揖禮,樂隊循環奏樂以助興。
⑿送賓:賓起身告辭,走到西階時,樂工奏《陔》的樂曲。賓出場地,參禮者皆相隨,主人在門外以再拜之禮相送。然後,所有參禮人員相互行揖禮告別。最後,主人組織有關人員收拾器具、打掃射禮場地。
-----------------------------------------
福州:冬至日少女行鄉射禮
2013-12-23 07:51李熙慧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0
東南網12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李熙慧/文包華/圖)“嗖”的一聲,一支長箭射出,一群身著中國傳統服飾的少女,在福州蓮花山閩王祠前的廣場上,舉行了傳統的鄉射禮活動。
昨日是冬至,在這一天,中國人有著各種各樣的習俗。古人把冬至看做是過年之外最重要的節日,有“亞歲”之說,自周起,便有冬至行“冬祭”的禮儀。在中國文化中,射箭也是一項重要的體育文化活動,周禮見載的鄉射禮,便是古人選賢任能、聚會鄉賢的重要活動。
“閩王王審知是五代時期閩國的創建者,冬至日在這裡仿效古人射箭真有意義。”參加活動的小陳告訴記者,昨日她還參加了祭祀王審知、搓、吃冬至宴等活動


紅網長沙11月9日訊(見習記者周丹通訊員張覓)11月9日上午,一場頗具古典韻味的“鄉射禮”活動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含浦校區舉行。“鄉射禮”興起於春秋戰國時代,是一種帶有禮儀性質的射箭比賽。此次活動是由湖南中醫藥大學團委與瀟湘漢服社主辦,吸引了全省高校的數百名漢服愛好者前來觀禮。
  大學生們身著漢服,手拿弓箭,按古代禮儀,行三番射禮。過程包括獻賓、請射、初射禮、再射禮、終射禮、飲不勝者、宴賓7個小節。三番射禮結束後,由學生們帶來了賞心悅目的劍舞與行雲流水的箭陣表演,現場喝彩掌聲不斷。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據湖南中醫藥大學校團委副書記方圓介紹,此次活動是“傳統文化匯校園”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對傳統禮儀文化的傳承,開發其中蘊涵的禮儀教育資源,在活動中學習先人的禮儀風采,希望能不斷提高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讓大學生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名詞解釋:
  射禮:是一種以射箭為重點的禮儀,融合了比賽、禮樂和宴飲等內容,用於選拔、競技、宴賓、緻禮等。射禮在傳統五禮中屬於軍禮,但在周代曾算作嘉禮。射禮倡導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的文明,講究謙和、禮讓、莊重,重視人的道德自省。也是傳統文化中武與禮的完美結合


被遺忘的射禮:周朝"六藝"之一 傳入日韓被發揚   被遺忘的射禮   裏約奧運會的桑巴大道,見證了南韓射箭運動員在男團、女團、女子個人和男子個人四個項目奪金的全滿貫。南韓隊在射箭運動方面笑傲世界,行益於射禮在南韓民間的普及。射禮源於中國,隨著儒家文化的傳播而傳入南韓,並在此發揚光大。   射箭最初的作用是打獵和戰爭。最初的射手就是獵人,他們用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存。據說西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弓箭,許多神話人物,如阿波羅和奧德修斯,都佩戴著弓箭。在中國,射箭隨著文化的發展而逐漸被賦予了禮儀的功能,成為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叫作射禮。中國古代常常舉行射禮,用於體現尚武精神。   射禮一般分為四種:一是大射,是天子、諸侯祭祀前選擇參加祭祀人而舉行的射祀;二是賓射,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時舉行的射禮;三是燕射,是平時燕息之日舉行的射禮;四是鄉射,是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射禮。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時舉行。     周朝成為“六藝”之一   “射”乃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孔夫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殺敵衛國的技術,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體育活動。中國古代的“射藝”包含兩個主要運動:射箭和彈弓,春秋時期還發明瞭弩。其中射箭由於在軍事和狩獵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歷史上更受人們重視。   開始於西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周禮·保氏》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禦,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其中,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指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指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指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指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指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所以在中國古代,學“六藝”的書生並不文弱,他們不但要學生多種射箭之術,還要學會駕馭馬車,估計比現在的學生要強不少。當然,到後來不習“六藝”的書生,應該就屬於文弱之列了。   儒家文化並不僅僅應用在科舉考試或者平時讀書上,儒家對“六藝”也很重視,其中尤以射禮為重。在儒家的著作《禮記·射義》篇就有明確的表述: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射禮也是春秋時期士大夫公卿為戰爭準備的一種儀式,因此在儒家中,射禮成為君子必須修為的功課。衍生至今,更加成為了一種儒家禮樂的儀式。時至今日,亞洲各國還保留著射禮的傳統。   正如清華大學 著名禮儀專家彭林所說:與古希臘同樣是征戰不息、崇尚武力的春秋時代,儒家在保留田獵之射形式的同時,“飾之以禮樂”(《射義》),重塑了射擊競技運動的靈魂,將它改造成為富有哲理的“弓道”,成為引導民眾全面發展、社會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這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貢獻之一。儒家主張人類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鄉射禮中,不是勝利者,而是失敗者要用大杯飲酒,不過飲的是罰酒,因為他們的技能沒有達標,需要警示。   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朝代的變更,射禮在中國消失了,卻在日韓得到傳承。直到近兩年,傳統文化愛好者才恢復了射禮的儀式,並在北京的歷代帝王廟舉行過。   射禮傳入日韓被發揚光大   南韓弓道源自中國的“鄉射禮”,從文字內容看,很明顯是出自中國的《禮記》、《論語》等古代典籍。到現在,北韓弓和弓術也是世界上兩大傳統弓道之一,另外一個是日本弓道。南韓始終能遵循這種弓道傳統,至今得以保持和發揚。《弓道九戒訓》和《執弓八原則》是射手必須遵循的最高準則。弓道九戒訓指:仁愛德行,誠實謙遜,自重節操,禮儀嚴守,廉直果敢,習射無言,正心正己,不怨勝者,莫彎他弓。執弓八原則指:先察地形,後觀風勢,非丁非八,胸虛腹實,前推泰山,後握虎尾,發而不中,反求諸己。在弓道的修煉過程中,強調身心渾然一體,直至達到“無心”的境地。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競技運動,而是兼有儒家修德養性的要求。   南韓射箭也是韓弓的一種傳統,在民間也相當普及。首爾城北區有一座依山而建的貞陵公園,其中的白雲亭是北韓歷代舉行鄉射禮的地方,也是南韓如今弓道協會的本部。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行聲勢浩大的射禮活動,吸引各地的人前來參加。 《禮記·射義》傳入日本,成就了日本弓道。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奉為國之經典。射禮在日本出現了不以殺伐為目的的“文射”。射箭從此演繹成了張弓搭箭、競射飲酒的娛樂文化,日本的社會也從此誕生了君臣之義、長幼之分,由於日本和弓與中國弓箭的不同,使得日本弓道成為了一種獨立的運動形式。     日本後期因為弓道發展與定義,形成了不同的弓道流派,日本現存的弓道流派有:小笠原流、日置流、本多流、大和流等。現代弓道已不具備軍事格鬥意義,而是加入了禮儀要素,成為了一種注重身心素質雙修體育系統。   當代日本的弓道,更具備了一些具備祈福性質和禮儀性質的運動,在日本的新年或者節日裏,在神社舉行射禮與拉弓儀式以祈求富貴平安,成為日本至今延續的禮儀活動。與中國射禮的不同之處在於日本的弓道融合了其本土的泛神論與禪宗思想,這讓日本的弓道有宗教性的色彩。   明代射禮在北京重現   隨著民間對傳統文化回歸的重視,射禮也成了傳統文化愛好者“復興”的一個重要項目。不久前一些在歷代帝王廟恢復的射禮為大射禮,即天子、諸侯祭祀前舉行的射祀。關於大射禮,史書上最早的記載是《通典·軍禮》: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與諸儒于石渠閣講論經義,議及大射禮與鄉射禮用樂之區別。而《後漢書·明帝紀》則載,永平二年(59年),“臨辟雍,初行大射禮”。清代後期,隨著西學東漸和文化西化,我國的射禮一直處於中斷狀態。   2014年,按照明代禮制復原的大射禮在北京歷代帝王廟隆重舉行,此後每年舉行一次。歷代帝王廟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與太廟和孔廟相齊,合稱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廟宇。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祭祀中華三皇五帝、歷代帝王和文臣武將的明代皇家廟宇,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進程一脈相承、連綿不斷的歷史見證。民國後祭祀停止。如今曆代帝王廟已經修繕一新,完全根據明代舊制進行修繕,可以說是北京城內保存較好的明代園林廟宇景觀,在歷代帝王廟舉行射禮更有恢復明代射禮的必要。   明代主要射禮儀式包括:三耦、有司、眾執事排班如儀;起鼓司正,即鼓生敲擊建鼓;一番射,即不和音樂的交替射箭;二番射,要求同在一耦的兩個人根據音樂的節拍同時射出箭矢,未和音樂擊發,即便射中、中採,也不算射中,音樂演奏雅樂《狸首》等,一字一音,一音四拍,和緩凝重。
Make Google view image button visible again: https://goo.gl/DYGbub
---------------------------------------------
被遺忘的射禮:周朝"六藝"之一傳入日韓被發揚
北京晚報 [ 微博 ] 李泰華2016-09-02 08:30我要分享 25
[ 摘要 ]韓國弓道源自中國的“鄉射禮”,從文字內容看,很明顯是出自中國的《禮記》、《論語》等古代典籍。到現在,朝鮮弓和弓術也是世界上兩大傳統弓道之一,另外一個是日本弓道。
里約奧運會的桑巴大道,見證了韓國射箭運動員在男團、女團、女子個人和男子個人四個項目奪金的全滿貫。韓國隊在射箭運動方面笑傲世界,行益於射禮在韓國民間的普及。射禮源於中國,隨著儒家文化的傳播而傳入韓國,並在此發揚光大。
射箭最初的作用是打獵和戰爭。最初的射手就是獵人,他們用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存。據說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瞭如何使用弓箭,許多神話人物,如阿波羅和奧德修斯,都佩戴著弓箭。在中國,射箭隨著文化的發展而逐漸被賦予了禮儀的功能,成為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叫作射禮。中國古代常常舉行射禮,用於體現尚武精神。
射禮一般分為四種:一是大射,是天子、諸侯祭祀前選擇參加祭祀人而舉行的射祀;二是賓射,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時舉行的射禮;三是燕射,是平時燕息之日舉行的射禮;四是鄉射,是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射禮。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時舉行。
被遺忘的射禮:周朝"六藝"之一傳入日韓被發揚
中國民間的射箭遊戲
周朝成為“六藝”之一
“射”乃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孔夫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殺敵衛國的技術,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體育活動。中國古代的“射藝”包含兩個主要運動:射箭和彈弓,春秋時期還發明了弩。其中射箭由於在軍事和狩獵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歷史上更受人們重視。
開始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周禮·保氏》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禦,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 其中,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指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指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指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指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指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所以在中國古代,學“六藝”的書生並不文弱,他們不但要學生多種射箭之術,還要學會駕馭馬車,估計比現在的學生要強不少。當然,到後來不習“六藝”的書生,應該就屬於文弱之列了。
儒家文化並不僅僅應用在科舉考試或者平時讀書上,儒家對“六藝”也很重視,其中尤以射禮為重。在儒家的著作《禮記·射義》篇就有明確的表述:射者,進退週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射禮也是春秋時期士大夫公卿為戰爭準備的一種儀式,因此在儒家中,射禮成為君子必須修為的功課。衍生至今,更加成為了一種儒家禮樂的儀式。時至今日,亞洲各國還保留著射禮的傳統。
正如清華大學著名禮儀專家彭林所說:與古希臘同樣是征戰不息、崇尚武力的春秋時代,儒家在保留田獵之射形式的同時,“飾之以禮樂”(《射義》),重塑了射擊競技運動的靈魂,將它改造成為富有哲理的“弓道”,成為引導民眾全面發展、社會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這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貢獻之一。儒家主張人類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鄉射禮中,不是勝利者,而是失敗者要用大杯飲酒,不過飲的是罰酒,因為他們的技能沒有達標,需要警示。
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朝代的變更,射禮在中國消失了,卻在日韓得到傳承。直到近兩年,傳統文化愛好者才恢復了射禮的儀式,並在北京的歷代帝王廟舉行過。
被遺忘的射禮:周朝"六藝"之一傳入日韓被發揚
射禮傳入日韓被發揚光大
韓國弓道源自中國的“鄉射禮”,從文字內容看,很明顯是出自中國的《禮記》、《論語》等古代典籍。到現在,朝鮮弓和弓術也是世界上兩大傳統弓道之一,另外一個是日本弓道。韓國始終能遵循這種弓道傳統,至今得以保持和發揚。《弓道九戒訓》和《執弓八原則》是射手必須遵循的最高準則。弓道九戒訓指:仁愛德行,誠實謙遜,自重節操,禮儀嚴守,廉直果敢,習射無言,正心正己,不怨勝者,莫彎他弓。執弓八原則指:先察地形,後觀風勢,非丁非八,胸虛腹實,前推泰山,後握虎尾,發而不中,反求諸己。在弓道的修煉過程中,強調身心渾然一體,直至達到“無心”的境地。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競技運動,而是兼有儒家修德養性的要求。
韓國射箭也是韓弓的一種傳統,在民間也相當普及。首爾城北區有一座依山而建的貞陵公園,其中的白雲亭是朝鮮歷代舉行鄉射禮的地方,也是韓國如今弓道協會的本部。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行聲勢浩大的射禮活動,吸引各地的人前來參加。《禮記·射義》傳入日本,成就了日本弓道。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奉為國之經典。射禮在日本出現了不以殺伐為目的的“文射”。射箭從此演繹成了張弓搭箭、競射飲酒的娛樂文化,日本的社會也從此誕生了君臣之義、長幼之分,由於日本和弓與中國弓箭的不同,使得日本弓道成為了一種獨立的運動形式。
日本後期因為弓道發展與定義,形成了不同的弓道流派,日本現存的弓道流派有:小笠原流、日置流、本多流、大和流等。現代弓道已不具備軍事格鬥意義,而是加入了禮儀要素,成為了一種注重身心素質雙修體育系統。
當代日本的弓道,更具備了一些具備祈福性質和禮儀性質的運動,在日本的新年或者節日里,在神社舉行射禮與拉弓儀式以祈求富貴平安,成為日本至今延續的禮儀活動。與中國射禮的不同之處在於日本的弓道融合了其本土的泛神論與禪宗思想,這讓日本的弓道有宗教性的色彩。
明代射禮在北京重現
隨著民間對傳統文化回歸的重視,射禮也成了傳統文化愛好者“復興”的一個重要項目。不久前一些在歷代帝王廟恢復的射禮為大射禮,即天子、諸侯祭祀前舉行的射祀。關於大射禮,史書上最早的記載是《通典·軍禮》: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與諸儒於石渠閣講論經義,議及大射禮與鄉射禮用樂之區別。而《後漢書·明帝紀》則載,永平二年(59年),“臨辟雍,初行大射禮”。清代後期,隨著西學東漸和文化西化,我國的射禮一直處於中斷狀態。
2014年,按照明代禮制復原的大射禮在北京歷代帝王廟隆重舉行,此後每年舉行一次。歷代帝王廟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與太廟和孔廟相齊,合稱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廟宇。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祭祀中華三皇五帝、歷代帝王和文臣武將的明代皇家廟宇,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進程一脈相承、連綿不斷的歷史見證。民國後祭祀停止。如今歷代帝王廟已經修繕一新,完全根據明代舊制進行修繕,可以說是北京城內保存較好的明代園林廟宇景觀,在歷代帝王廟舉行射禮更有恢復明代射禮的必要。
明代主要射禮儀式包括:三耦、有司、眾執事排班如儀;起鼓司正,即鼓生敲擊建鼓;一番射,即不和音樂的交替射箭;二番射,要求同在一耦的兩個人根據音樂的節拍同時射出箭矢,未和音樂擊發,即便射中、中採,也不算射中,音樂演奏雅樂《狸首》等,一字一音,一音四拍,和緩凝重。(文/李泰華


--------------------------------------------------
《周禮》、《儀禮》與《禮記》合稱為「三禮」,是了解中國先秦禮法、制度、儀節、生活規範、習俗等的重要著作。就各經的主要內容而言,《周禮》記載典章制度,《儀禮》記載儀節規範,《禮記》類別較為駁雜,上述的類別皆有包含。
《周禮》以序列的方式紀錄典章制度,類似職官表,記載周朝官制,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別為朝堂的六個部門,各司其職;至後世變而為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其中尚有詳述各官職掌的範圍,以及各細部的職司,在此則不詳述。《周禮》鮮少涉及思想的論述,但卻是理想中的官制,尤其在當時即已有如此完備的制度規劃,實是難能可貴之處。藉由此書,除了可以考究周朝的文化、典章之外,也可以看出中國理想的體制規模,並且將這樣的規劃,當做古時的君臣為國、為民所貢獻的成果。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經典 > 十三經 - https://goo.gl/QVW9ev
---------------------------------------------------

立德正己、禮樂相和——漢民族傳統禮儀“射禮”。射禮倡導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的文明:射禮講究謙和、禮讓、莊重,提倡“發而不中、反求諸己”,重視人的道德自省。射禮本質上是一種健康道德的巧妙導引方式,是華夏先民寓德於射、寓禮於射、寓教於射的珍貴的人文實踐成果。賓主拜揖行禮,司射放好壺、中、算,宣布投壺之令(規則),主要有:必須將箭矢的端首擲入壺內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搶先連投者投入亦不予計分;投中獲勝者罰不勝者飲酒,等等。至此,司射上堂對賓行揖禮,禀告賓:“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畢)賓行揖禮還。
射禮簡介
射禮
射禮圖冊
射者,進退週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禮記·射義》
射禮意義
其一,射禮是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形式,是我們民族氣質、性格、思想的重要表達載體,是華夏獨特的人文景觀。尊重傳統,捍衛文化的多樣化存在,這些文明復興的普適性要求同樣適用於射禮。
其二,射禮中有大量的華夏文明精華積澱,而其糟粕相對較少。
射禮倡導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的文明:射禮講究謙和、禮讓、莊重,提倡“發而不中、反求諸己”,重視人的道德自省。射禮本質上是一種健康道德的巧妙導引方式,是華夏先民寓德於射、寓禮於射、寓教於射的珍貴的人文實踐成果。
射禮的諸多細節中,處處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而尤為可貴的是,與其它不少禮儀樣式相比,射禮中的等級觀念、專制色彩等劣質部分相對較少。比如,主持鄉射禮的是賓,而不是地方行政長官。賓是尚未獲得官爵的處士,但德行卓著,由賓來擔任射禮的主角,顯然是為了提倡尊賢的風氣。人選一經確定,州長要親自登門約請。行禮之日,州長要在序門之外迎賓。在射禮的三番射的環節,大夫身份雖然比較高,但射禮要求,他們也要與士一一配合為耦。這種不論等級身份、崇尚德行、講究平等的精神在傳統文化中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其三,射禮中蘊涵有華夏特有的人文體育精神。
專門研究傳統禮儀的著名學者彭林教授指出(本文多處引用彭林教授的有關著作論述,謹致深深的敬意和感謝),奧林匹克運動起源於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臘,與中國鄉射禮的普及,年代約略相當,但兩者所體現的文化,卻是有著明顯的不同。在古希臘人的理念中,人的精神與體魄是分離的,精神由諸神管理,人只負責自己的體魄。古希臘的體育精神,是強調力量、速度、高度、技巧的競爭,注重體魄強健和雄美。競技的勝利者就是超群絕倫的英雄,要用飲酒的方式予以獎勵。奧運會獎杯的形狀,都是放大了的酒杯,正是源於此。中國自武王克商之後,開始脫離神話時代、轉向人本主義時代。儒家特別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認為人的精神與體魄都是由人自己主宰的。人類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而且要有健全的精神。只有在健全的精神的前提下,體魄和技能才有價值。意味深長的是,在與古希臘同樣是征戰不息、崇尚武力的春秋時代,儒家鑄劍為犁,在保留田獵之射的形式的同時,“飾之以禮樂”(《射義》) ,重塑了射擊競技運動的靈魂,將它改造成為富有哲理的“弓道”,成為引導民眾全面發展、社會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這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貢獻之一。儒家主張人類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鄉射禮中,不是勝利者,而是失敗者要用大杯飲酒,不過飲的是罰酒,因為他們無論是技能還是德性都沒有達標,需要警示。這是東西方文化的顯著的差別之一。
禮儀、文明、風俗、道德、人文、體育……華夏的射禮內涵非常豐富,這種獨特的禮儀風俗與人文體育方式,這份珍貴的歷史人文遺產,難道應該被輕易丟棄嗎?
其四,射禮對國民觀念和氣質精神的塑造價值。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禮、樂、射、禦、書、數,是儒家要求儒生們必須學習的基本知識和技藝。“射”就是其中之一。古時的男孩子必須學習射箭,學習射禮,學習駕馭馬車,因此那個時候,國民普遍擁有健康的勇武精神,而不是後世的一味的儒弱。學與不學這些東西,對國民氣質性格的影響是很不一樣的。在冷兵器時代,學習射箭,直接有助於國民國防觀念的塑造,有助於國民開放、勇敢、大氣的氣質與性格的形成。而到了今天,射箭等民族體育活動早已銷聲匿跡,絕大多數人,莫說是從事射箭比賽和運動了,甚至連真正的弓箭都沒見過。現在的大中學生,普遍性格軟弱、氣質嬌糜、粗俗無禮、疏於進取,國民缺乏健康的進取精神和勇武氣質,不能不說與民族生活方式的長期劣質化演變有直接關係。復興射禮等民族禮儀與人文體育活動,無疑有助於國民氣質與性格的重塑。
射禮分類/射禮
射禮有四種
射禮
射禮圖冊
一是大射,是天子、諸侯祭祀前選擇參加祭祀人而舉行的射祀;二是賓射,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時舉行的射禮;三是燕射,是平時燕息之日舉行的射禮;四是鄉射,是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射禮;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時舉行。
大射前燕飲依燕禮,納賓、獻賓、酬酢及奏樂歌唱娛賓,宴畢而後射。掌管大射禮儀的司射,袒露左臂,執弓挾矢到階前請求射禮開始,有司將弓矢獻給君王,並設置計算成績的“中”和算籌,以及懲處違禮者用的“撲”。中是盛放算籌的器具,刻製成獸類跪伏之形,背上可容八算。按規定君王用“皮樹中”(皮樹是一種人面獸身的動物)、“閭中”(閭是一種獨角獸,如驢)和虎中。大夫用兕中,士用鹿中。
相關史料
《史記》、《漢書》皆不記宮廷有大射之禮。《通典·軍禮》記載,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與諸儒於石渠閣講論經義,議及大射禮與鄉射禮用樂之區別。《後漢書·明帝紀》雲,永平二年(59年),“臨辟雍,初行大射禮”。這是史書始見記大射之禮。
兩漢時,軍隊中別有一套秋射比試之法。東晉咸康時,庾亮曾依據禮經制定鄉射之禮。後齊的射禮,史籍記載較詳,每年三月三日及季秋舉行,季秋為大射,在專設的“射所”行禮。三月三日射禮規模較小。
唐代在射宮舉行射禮,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兩次,射禮基本上照禮經制定,但必由皇帝初射,群官射中者有賞賜。開元初,有人奏告射禮“耗國損人”,“既不觀德,又未足威邊”,曾一度取消。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又以“永鑑大典,無忘舊章,將射侯以觀德,豈愛羊而去禮”為理由,恢復秋季大射。(《通典·軍禮》)但仍未能持久。五代時亦未見有射禮舉行。
北宋大體沿用唐代製度,南遷後即未見記載。遼、金、元各有其俗,射法與中原古制不同。明太祖比較重視射禮,洪武三年(1370)舉行大射禮。他認為,只由武夫彎弓習射而文士不解弧矢之道,是不對的,下令太學及郡縣學生都要學習射箭。然而,這一詔令似乎並未長期執行。《明集禮》所載“射儀”,較禮經規定減省許多程式,參加者還包括“各官員子弟”及“士民俊秀者”。
清代射禮在大閱及秋狝(xiǎn)時舉行。康熙十二年(1673年),閱兵南苑,樹侯而射。康熙帝親射五矢,箭箭中的;驅馳而射,一發又中,遂傳為佳話。這也可以看到清初對騎射軍訓的重視,而後世八旗子弟之散漫怠惰,不知習武騎射,兩相對比自有霄壤之別。
投壺之禮
與射禮相仿的還有投壺之禮。有人推測投壺乃是射禮的變異,或者由於庭院不夠寬闊,不足以張侯置鵠;或者由於賓客眾多,不足以備官比耦,因而以投壺代替彎弓,以樂嘉賓,以習禮儀。
投壺,以箭矢投入壺中為勝。壺束頸鼓腹,壺中盛以小豆,使箭矢投入後不至於彈出。箭矢用柘木削製而成。投壺可在室中、堂中或庭中舉行。壺放置在與主、賓席距離相等的位置,一般約距投射者二矢半。根據箭矢的長
短,實際距離也略有變化。
投壺時,先由主人奉矢,司射奉中,派人拿著壺,到來賓面前,請求以投壺娛樂嘉賓。賓主拜揖行禮,司射放好壺、中、算,宣布投壺之令(規則),主要有:必須將箭矢的端首擲入壺內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搶先連投者投入亦不予計分;投中獲勝者罰不勝者飲酒,等等。
投壺之禮春秋時多見。《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晉侯、齊侯投壺燕飲。晉侯先投,中行穆子致祝詞說:“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一投而中。輪到齊侯投時,他也舉矢祝道:“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與君代興。”也把矢投進了壺中。在投壺的娛樂中,也包寓著政治鬥爭的風雲。
也許我們遺忘了這樣的時代:當英勇的華夏武士們在黃沙千里的戰場上浴血鏖戰,以強弓勁弩捍衛著華夏民族的驕傲與尊嚴的時候,同樣陽剛的儒子們在桃花夭夭的家園中揖讓而升、挾弓並立,耳畔是《采蘩》勻和有力的鼓點,前方是30丈之外的箭侯,身邊是一冊昭示射義的《禮記》。儒子們舒展衣袖,引弓而發,長箭刺破歷史,呼嘯而來。
那是一個文人投筆即能從戎、儒生不是懦夫的雄健時代。剛毅、優雅、仁德、禮讓,冷兵器時代的殘酷戰爭工具,被我們的祖先射向了潰逃的敵人,也射向了華夏民族的內心。有道德的教化、有禮樂的熏陶、有體育的錘煉、有競爭的引導……華夏射禮,傾注了數千年華夏禮樂文明內涵的真正的“弓道”。
射禮的程序/射禮
1.備禮:做好舉禮的各種準備工作。佈置好場地,組織好參禮及觀禮人員。把弓、箭、筭籌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陳設好。司射、有司、射者在西堂下面向南列隊站好。獲者就位。主人在場地外迎接賓的到來。
2.迎賓:賓至,主人迎上,相互行揖禮入場登堂而立。
3.開禮:司射自堂西取弓及箭,登堂報告賓,“弓矢既具,有司請射”。賓辭讓,對曰:“某不能。為二三子。”許諾。司射踏在階上,東北面告於主人,曰:“請射於賓,賓許。”請注意,射禮全過程中,司射都需挾乘弓矢。如果弓箭匱乏,可不做強求。
4.配耦:司射把六名射者,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為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
5.納射器:就是司射命令射者取納弓箭用具。司射下階,面向西命射者“納射器”。上耦兩人取各取弓一把,箭四隻。
6.倚旌:就是司射命令獲者以旌旗為射者指示靶心的位置。司射命獲者,“倚旌於侯中”。獲者把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為全場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雜越!”上耦脫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鉤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護臂,左手執弓,右手的指間夾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帶中。
7.誘射:即司射為眾射者做示範。這其中有詳細的禮節過程:由堂西行揖禮,然後進。到階下時,北面行揖禮。踏上階,揖。走上堂,揖。先將左足踩到射位符號上,面朝西,再扭頭向南,注視靶的中部,表示心志在射箭,然後俯身察看雙足,調整步武,最後開弓射箭,直至將四支箭全部射完。獲者在其射完後,自乏後出,把箭取回,插到堂西的箭架上,然後返回原位。
8.一番射:第一輪射。第一番射是習射,所以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射擊,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待司射的命令。司射在堂下命令道:“無射獲,無獵獲!”(意思是,不許射傷報靶者!不許驚嚇報靶者!)上射向司射行禮後射擊,射出一箭後,再從腰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後由下射射。如此輪流更替,直到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報靶者揚聲向堂上報告射中的結果。接著,上耦下堂,次耦上堂,雙方在西階前交錯時,相揖致意。(詳細的禮節見前述禮儀要求部分)次耦習射的儀式與上耦相同。最後,次耦下堂,下耦上堂習射。至此,司射上堂對賓行揖禮,禀告賓:“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畢)賓行揖禮還。
9.二番射:第二輪射。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要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參加者除三耦之外,還有主人和賓。主人與賓配合為一耦,主人擔任下射,以示謙敬。
首先由三耦比射。司射命令上耦開始射擊。兩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禮後上堂,報靶者迅速離開靶位。司射宣布說:“不貫不釋!”(凡是沒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計成績!)兩位射手像第一番射時那樣輪流開弓射箭。如果射中箭靶,負責計算成績的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丟在地上。上射的筭籌丟在右邊,下射的筭籌丟在左邊。如此這般,三耦全部射畢。
接著是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上堂比射。比射的程序以及計算中靶次數的方法,與先前一樣。射畢,有司拿起剩餘的筭籌報告賓:“左右卒射”(左右射都已射完)然後,有司開始按照前面《計算成績的方法》一節所介紹的方法,統計最後成績並向賓報告。
最後是罰酒及獻酒環節。司射命令三耦和主賓耦:“勝者皆袒決遂,執張弓。不勝者皆襲,說決拾,卻左手,右加弛弓於其上,遂以執弣。”(意思是,勝方射手脫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脫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松開。)各耦射手先後上堂,負方射手站著將罰酒喝完,再向勝方射手拱手行禮。司射酌酒向報靶者獻酒,並到靶前的左、中、右三處致祭。司射酌酒向堂下釋籌的有司獻酒。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10.三番射: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要演奏得均勻如一。司射在堂下宣布:“不鼓不釋!”(不按鼓的節奏射箭的,不得計數!)三番射與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後主賓耦比射。凡是應著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後將比賽的結果禀告賓:勝方贏若干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11.旅酬:是射禮的餘興節目,古禮要求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依次向下進酬酒。我們建議,不分身份等級,參禮者相互敬茶或水。敬飲之前需相互行揖禮,樂隊循環奏樂以助興。
12.送賓:賓起身告辭,走到西階時,樂工奏《陔》的樂曲。賓出場地,參禮者皆相隨,主人在門外以再拜之禮相送。然後,所有參禮人員相互行揖禮告別。最後,主人組織有關人員收拾器具、打掃射禮場地。



清華教授學術造假抄襲日本弓道,炮製偽傳統 - https://goo.gl/zzjiru


 


【馨香雅句】正心誠意 發而不中 反求諸己 | 大紀元 https://bit.ly/32Z1PFk
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嘈雜與煩惱,雅蘭和您一同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中身心安和之道。安和系列內容將分為三季:第一季「人與自然之和」(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至「中國園林」),第二季「人與人之和」(從「人生短暫 選擇簡單」至今),第三季「人與心之和」。
奧運會女子射箭獲獎最多的竟是這個國家
上期我們分享到中國射藝文化,為什麼射藝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元明清呢?因為射藝一方面用於狩獵打仗等武事,另一方面它還承載了文化內涵,作為修身養性的一項活動,所以能夠延續千年。
現在國際奧運會上還有射箭項目,您知道國際奧運會女子射箭比賽,獲獎最多的是哪個國家嗎?是韓國。從1984以來韓國女子射箭隊,幾乎包攬了這個項目個人和團體的所有金牌
為什麼韓國人這麼精於射箭呢?因為射箭在韓國很普及。台灣曾做個一項調查,調查韓國人的體育水平,韓國從小學至大學,射箭是他們體育課中的一門必修課,在社會上韓國也有很多射箭館供民眾體驗,所以他們從小就會接觸射箭。
為什麼韓國射箭氣氛這麼濃厚呢,在《為什麼韓國越南興起漢字復活》節目裡我們談到,朝鮮和韓國之前是統一的,二戰後才分開,古朝鮮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古朝鮮的歷史書籍都是用漢語寫的,他們傳承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唐朝時,射藝就從中國傳到朝鮮和日本。
上次我們和大家分享過明朝時非常注重射藝,各地建了很多「觀德亭」,「觀德」出自《禮記》:「射者所以觀盛德也」,意思是:射箭之禮可以觀察德行,「觀德亭」的用意是希望人們通過射箭調整身心,培養高尚的文武精神。
現在在中國大陸很難看到「觀德亭」了,但是在韓國濟州市中心卻還有一處「觀德亭」,它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建築。這處「觀德亭」建於朝鮮時代,是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30年的時候建的,對應的西曆是1448年,正是中國的明朝時期,可以推測當時明朝興建了很多「觀德亭」,影響了周邊很多國家。
《孟子》裡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意思是:仁者的行為處事就像比賽射箭一樣:射手先端正自己的身心然後再射箭。如果箭射不中靶心,不怨恨勝過自己的人,只是反省自己還存在什麼不足之處罷了。
射箭要求射者心靜,精神高度集中,箭射出之前要摒棄各種雜念,箭射出之後,如果不中,不抱怨外界。射箭老師曾強調,射箭最重要的就是:冷靜、不受外界干擾,其實這有點類似高爾夫球,都是一種安靜且不斷要求自我的運動。
曾經有朋友約我去觀看一次世界大師盃高爾夫球賽,我很好奇世界級大師是怎樣的狀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些大師真的很平靜。那天是在湖邊,風光明媚,很多人觀摩,我想若是一般人肯定會緊張吧,心想著:這一桿打得如何、周圍人怎麼看呢,人群中有沒有我的粉絲呢……微風拂來,湖面波光粼粼,小鳥鳴叫著飛過,這一切外在景物、人群,他根本無視,只是全神專注在球上,非常平靜。而且無論一桿打得好與不好,從他臉上基本看不出情緒的變化,非常從容淡定。
現在社會裡,我們太容易受到外界干擾了,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手機電腦裡充斥碎片化資訊,人很容易迷失在繁雜的信息中,越來越難集中精力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因此要能夠不受外來干擾,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想要通過射箭等運動,鍛煉自己的專注力,練習集中精力在自己和目標之間,不受外界的干擾。
有人學了五六年射箭之後說,她最大的感悟就是:射藝融入了她的生活,因為射箭要求箭發出之後,若不中先從自身查找原因。當她形成這個習慣後,生活中遇到一些不理想的狀況或答案時,她也會先從自己開始查找原因,她發現生活中很多煩惱慢慢不見了,因為她開始從關注外界到關注自己內心,從自己的心裡尋找答案,正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關於中國文化還有哪些呢,我們下次和您接著分享。【馨香雅句】正心誠意 發而不中 反求諸己 | 大紀元 https://bit.ly/32Z1PFk

2020-09-24_093131제주목관아4下載 (41)197760_image2_1KR_5272841892513582_image2_1100o1f000001gp4cz3A62_C_750_500197758_image2_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