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百丈清規/百丈懷海/《百丈清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Uvixm9
李曙韻
唐人煮茶、宋人點茶、明人煎茶
1980年代農業注重茶葉生產,好喝、功能性
1990年代,茶藝興起,講究茶環境、茶道具的美感
2000年代,技術面轉藝術面,邁向精神面
藉由抄經喝茶穩定情緒,達到宗教靈修目的
(2)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事茶人李曙韻出生新加坡 家人原希望她學音樂... -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 https://goo.gl/2v5sWQ
清香斎負責人 解致璋 藍麗娟 Cheers雜誌31期 2003-04 圖片來源:黃大川 中午,鼎泰豐吃飯。下午,清香齋喝茶。傍晚,民生東路,腳底按摩。這是日本觀光客來台北的必要行程。今年4月,日本亞細亞航空公司在飛機上播放的台灣觀光簡介影片,特別介紹了清香齋。在日本,茶道是顯學、代表著日本文化,有什麼理由,他們要到台灣來喝茶? 靜謐氣氛 因為,清香齋有一種獨特的靜謐氛圍,處處顯現生活的美學,是日本人眼中台灣茶文化的代表。 清香齋不在離群索居的山上,它像是個安靜的隱士,靜立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的巷弄裡。遊客要先穿過各種SPA、小吃攤販、精品服飾、餐館張牙舞爪的招牌;然後,才會看到一個枝葉扶疏的庭院,樓梯階木板斑駁,門口木頭立柱上畫著難辨的青色字跡:清香齋。 每天下午1點半鐘,清香齋開店時間一到,日本觀光客就準時到來,纖細優雅的店主人解致璋從木製的窗櫺一瞥見客人,就會開窗、開店門,「你好!」解致璋微笑著向日本客人打招呼。 清香齋室內面積不大,只有6張桌子,22個位子。日間的陽光從窗外照進來,明式的檀木桌椅一塵不染,才從院子裡摘下的花就插在每一張桌上的花瓶裡,「清香齋是有意識的塑造出儒釋道的氛圍,」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林谷芳說
台灣茶家李曙韻
李曙韻
與茶的淵源始於兒時記憶中父親的茶壽,一隻錫製保溫籃滿載著一壼溫暖却深不可探的褐色汁液。高中畢業第一份工作選擇在新加坡茶館茶淵,結交了三位一輩子永遠的茶知已。
1991年來台赴東海中文系就讀,隨身的三大袋行囊中,有四套不同版本的《紅樓夢、數把朱泥壼及一年份的各色武夷岩茶,當然,還有一顆對逝去的優雅文化的眷戀之心。來台前對台灣的印象均來自三毛及瓊瑤連續劇,誤以為台灣滿街都是梳髮髻 、穿旗袍的宋美齡,中文系裡皆是著馬褂藍衫子的鄭愁予。曾在台中茶館兩度短期工讀,一頭栽進了台茶的奧秘世界,也牽出了日後的一段茶姻緣。
婚後在嘉義落了腳,繼承了一批五0年代夫家奶奶開茶館時用的白瓷壼,注定一生的喜怒哀樂都與茶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緣,所謂的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先仁慈地配送了一位賭性超強 、屢挫不悔的先生來成就她一生的夢。基於行醫的工作限制,游先生將追求自由創作的理想都託付予她,任其自北至南,從印度尋茶至西藏,一晃十餘年却從沒在經濟上獲得報酬 也無所謂。志業是由一羣有夢的傻子一起築成的,自嘉義、台中、三義,一路北上教學,這個當年一意孤行隻身跑在這條孤獨茶路上的女子,不知不覺身後跟隨了數十位信仰支持者。問她前路追求的指標為何?她說只想試探茶的文化高度究竟有多深!
因為「探索」頻道 ( Discovery ) 的英籍導演要求把台灣的茶事放在飲食文化篇,逐發奮將台茶文化登堂入室地呈現在表演藝術殿堂。在嘗試了一系列劇場的茶會之後,成功地成為第一個跨界整合各項藝術茶文化團體。
2006年開始將茶從表演劇場過渡至陽明山的溪澗松林,缷下了劇場的炫麗,這個以 「人澹如菊茶書院」為名的團體,在創始人的領航下,繼續探索著台灣茶事未來的無限可能。
唯一能肯定的,是她對茶一往如初的信心。
茶味的麁相-李曙韻-作;蔡永和、李曙韻、游瑞楠、廖素金-攝影 - 三民網路書店 - https://goo.gl/LFhKg6
-------------------------------------
李曙韻 愛茶愛到不生小孩
「人淡如菊」,李曙韻給她的店起了這個名字,院子裡果然種了菊花,在冬天的陽光中幽幽吐放。
李曙韻相信人終將朝向著冥冥中的宿命走去,在僑居的新加坡,她學了十三年鋼琴,最後還遇到一個想盡辦法要把灰姑娘點化為公主的名師,「我知道自己沒有鋼琴家的天分」,鋼琴逐漸成了惡夢,高中時期到茶藝館打工兼學藝的體驗卻反過來讓她整個生命宛如茶葉在沸水中徐徐舒展,釋放甘澀滋味,二十一歲那年她終於逃離鋼琴,來到台灣念東海中文系,三袋行囊,其中一袋裝著一把朱泥水瓶壺以及好幾泡武夷茶,茶人雲集的台灣是一個嗜茶也最肯花錢喝茶的地方,李曙韻想像這裡是一個茶人的江湖,她呢則是帶藝出山的「武夷派」,來此向高人討教並且交流切磋。
不意這一來,李曙韻便成了台灣人,台灣的媳婦。
在東海的李曙韻是「那個在鳳凰樹下泡茶的女孩」,溶為東海風景的一部份,但比起學校,她浸泡在台中茶藝館的時間更長更久,而茶館是主人、客人和服務人員呼應最密切的所在,在第二家茶館「專業打工」的時候,李曙韻認識了她現在的牙醫師老公,他是茶客,兩人結婚時,婆家阿嬤送的禮居然是十幾把台灣三、四十年代老人茶館用的瓷壺。在新加坡,父親簡直是用武夷岩茶把她給餵大的,過海來台又遇到一個茶客老公和開過老人茶館的阿嬤,李曙韻不得不相信她是為了作為一名茶人而生的了。
婚後李曙韻隨老公住到嘉義,他們已經說好了不生小孩,「茶就是我們呵護、培育的小孩」,而這個小孩必須有個家,而這個家必須是母親李曙韻理想中的「一生的茶室」,就這樣尋尋覓覓,在茶文化的荒漠地,在一見就傾心的一間老房子,李曙韻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茶館「人淡如菊」,三張桌子,只賣白毫烏龍與普洱以與當地特產高山茶區隔。
茶成了生命的核心,圍繞著這個核心,李曙韻努力學習各式各樣技藝以補充、厚實茶文化的底蘊,有花藝、書法、陶藝、玻璃(有一度她想用玻璃杯搭配茶)以及古琴,她也去旅行,從斯里蘭卡、日本宇治到大陸各茶區,所有的旅行也都是為了茶,為了茶器物。
去年十二月,李曙韻把丈夫留在嘉義「繼續賺買茶錢」,隻身北上,把「人淡如菊」移植到台北永康街一條安靜的小巷中,來慶賀的朋友都祝福她「走得久久遠遠」,玩笑中說明了維持茶藝館的不易,茶文化經營與累積的難得。
李曙韻理想中的茶文化不是聞香,也不是口感,以台灣的土壤,茶的品質肯定一年不如一年,但喝茶若不只是喝茶,而是整體美的呈現,是人文面向的休閒,也就沒必要執著多少錢一兩茶了。
而台北能夠體現李曙韻「座中佳士,左右修行」、「落華無言,人澹如菊」的理想嗎?她專心望著面前一壺武夷老茶,淡然地笑了一笑,彷如園中那一朵抵抗凋零的菊花。
--------------------------
第一位榮獲「台北文化獎」的茶人~李曙韻
2014/05/11 21:45瀏覽3,448迴響0推薦0引用0
◤右一圖片來源:網路,圖片如有錯歡迎指正與提供
「人澹如菊」茶書院,取名自唐代詩人司空圖名句「落華無言,人澹如菊」。
李曙韻,與茶的淵源始於兒時記憶中父親的茶壽,一隻錫製保溫籃滿載著一壼溫暖却深不可探的褐色汁液。高中畢業第一份工作選擇在新加坡茶館茶淵,結交了三位一輩子永遠的茶知已。
1991年來台赴東海中文系就讀,隨身的三大袋行囊中,有四套不同版本的《紅樓夢、數把朱泥壼及一年份的各色武夷岩茶,當然,還有一顆對逝去的優雅文化的眷戀之心。來台前對台灣的印象均來自三毛及瓊瑤連續劇,誤以為台灣滿街都是梳髮髻、穿旗袍的宋美齡,中文系裡皆是著馬褂藍衫子的鄭愁予。曾在台中茶館兩度短期工讀,一頭栽進了台茶的奧秘世界,也牽出了日後的一段茶姻緣。
婚後在嘉義落了腳,繼承了一批五0年代夫家奶奶開茶館時用的白瓷壼,注定一生的喜怒哀樂都與茶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緣,所謂的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先仁慈地配送了一位賭性超強、屢挫不悔的先生來成就她一生的夢。基於行醫的工作限制,游先生將追求自由創作的理想都託付予她,任其自北至南,從印度尋茶至西藏,一晃十餘年却從沒在經濟上獲得報酬也無所謂。志業是由一羣有夢的傻子一起築成的,自嘉義、台中、三義,一路北上教學,這個當年一意孤行隻身跑在這條孤獨茶路上的女子,不知不覺身後跟隨了數十位信仰支持者。問她前路追求的指標為何?她說只想試探茶的文化高度究竟有多深!
因為「探索」頻道(Discovery)的英籍導演要求把台灣的茶事放在飲食文化篇,逐發奮將台茶文化登堂入室地呈現在表演藝術殿堂。在嘗試了一系列劇場的茶會之後,成功地成為第一個跨界整合各項藝術茶文化團體。2006年開始將茶從表演劇場過渡至陽明山的溪澗松林,缷下了劇場的炫麗,這個以「人澹如菊茶書院」為名的團體,在創始人的領航下,繼續探索著台灣茶事未來的無限可能。
唯一能肯定的,是她對茶一往如初的信心。
李曙韻為馬來西亞華僑,十年前於嘉義創設人澹如菊茶書院,推廣茶藝與生活美學,五年前遷至台北永康街巷內,將古樸尋常住家,經營的雅潔具靈性;包括服裝設計師洪麗芬、學者夏鑄九、漢聲雜誌黃永松等都是座上賓,於試茶論茶中,拓展文化觸角,洗滌人心,提升當地人文品味。
陳文茜 在〈落華無言人澹如菊〉一文敘述李曙韻如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第一次訪問她,「為何離鄉背井至台灣求學?」和靜的臉卻飄出顫抖的聲音,「在新加坡,說中文的,永遠是二等公民。」在台灣,中文是一門逐漸被棄置的文化符號。我們雖仍大量使用中文,但孩子們不想閱讀古典中文,電視標題每天10個以上錯別字。但卻有一名女子,穿越南海,遠至蓬萊仙島,只為尋求失落的中文文化。
李小姐並不諱言,她對台灣的幻想有點天真。在她抵台之前,她對台灣的閱讀僅於「三毛」「鄭愁予」。飄洋過海前還誤以為台北街頭女子,老的應如宋美齡著華麗旗袍;少的就像三毛浪跡天涯;而男子則馬褂藍衫,擁有鄭愁予的氣質。
她尋訪的不僅是中文,還包括中文文字背後數代文人的意境世界。她當然是失望的,但沒有捲袖回新加坡。打開箱裡的《紅樓夢,李曙韻自己做「曹雪芹」。於是數十年前,東海大學出現一景,鳳凰樹下有位飄逸女子,著白衣以茶行文道;於是20年前,嘉義街上一座老房轉成「人澹如菊」茶書院;於是10年前,茶書院北上,寄居永康靜巷;「人澹如菊」共流浪7個地點,李曙韻從未因現實「財報」,向大環境低頭。她知道繁華世界裡,總會覓得知己,人得放空一切,珍惜當下。每次相聚,每次茶會,每次展演,她都當最後一次。人並不擁有時間,是時間擁有了我們。
星國女來台尋知己
這位脫俗追夢的女子,在台居住20多年,不但沒給台灣的「三寶」「Call~in」「郭冠英們」嚇跑;反而妝點了台灣。有一年台北戲棚,出現一場「冬日茶事之會」,楚戈畫梅懸舞台,實景梅樹、山石錯置茶席間,茶人熟練輕巧以茶宴客。原本不相識的茶人與客人之間,藉由一只白色小杯皿,傳遞了不需言語的溫馨心靈。品茗上好東方美人茶後,南管與古琴奏又奏唱一曲《葬花吟;這是表面上爭吵不休、片刻難安的台北,寂靜的另一面。
「人澹如菊」茶書院,取名自唐代詩人司空圖名句「落華無言,人澹如菊」。書院一名設計師阿道慨嘆,我們的老祖宗飲茶已數千年,為何滿街台北只剩碳酸飲料?千年來雅士品茶,武士大碗吞茶;唐人煮茶,明人煎茶。這千年承繼的生活藝術,已幾乎消逝當代市井。如今竟靠李曙韻,一個新加坡來的女孩,一個誤以為台北滿街都是鄭愁予與三毛的女孩,頑固地為台灣堅持一個角落。
因為李曙韻的關係,2004年台北永康街出現一場「白色茶會」,李小姐曾給個概念「慣習」,倒裝我們的「習慣」。在一片雜亂的市井商街中,她以「白」為語言,凡著白衣、穿白襪、持白杯者,皆可參與「白色茶會」。為了那次的茶會她還特地飛到杭州,帶回第一支茶與茶水,空運回台。而總在油桐花落的五月、桂花飄香的八月、菊花嫵媚的十月,或梅花迎人的冬季,「茶書院」為風雅知己獻上茶宴。8年前,我曾無意間闖入書院,按了門鈴冒失走入,李小姐奉上一杯菊仙花茶,問她多少錢,她笑笑的告訴我,「我們不收錢」。她收的是知己。~
李曙韻2006年6月25日榮獲台北市文化局所舉辦的第十屆「台北文化獎」。她的得獎感言是:文化獎對我個人而言有些過譽,但對人澹如菊茶書院背後一羣長期奉獻共圓茶文化理想的朋友們,却是一大肯定。而這一切的榮譽則建立在台灣茶界過去二、三十年前輩們耕耘的基礎上,對茶界而言,文化獎應是受之無愧的。
茶文化是永康街的另一特色,2008年4月成立的「六號星球」是長年致力茶道的「人澹如菊茶書院」負責人李曙韻,在她經營的「別茶院」闢出的展覽空間。這位來自新加坡、嫁作台灣媳婦的女孩,將茶道與藝術相結合。
「開闢這個藝術空間,起心動念是為茶書院的學生提供現代藝術的窗口。」開幕至今,「六號星球」舉辦過薄茵萍、葉竹盛的個展。
李曙韻坦言,目前還在摸索未來走向,她並不希望「六號星球」變成刻板印象中畫廊。「這裡的優勢是與民眾相當親近。」永康街最吸引她的是,「這裡人文薈萃,可能性很大,你不知道何時會蹦出一個有趣的人。」
日本小說家北方謙三曾讚美過利休是透過敘述與「茶」周圍的物件來表達執著之「美」,讓讀者更加印象深刻。而人澹如菊茶書院的李曙韻更是茶界美學的代表,其融和了茶藝之趣、茶儀之美,並與花藝結合帶領大家進入茶美學之空間,讓現代人在煩擾的生活中多一份安定,多一份穩重;也期待茶美學能在台灣落地深根並為台灣茶文化開創出另一條康莊大道。
【舉辦過的茶會與成就】
2002年七月《明清茶事展演,台北故宮博物院。
2003年五月「第一屆中華茶藝盃國際茶藝茶道邀請賽」首獎中國重慶永川。
2003年六月《茶禁禁茶,台南成功大學
2003年十月《秋來耽晚菊,台北北投溫泉博物館
2004年四月《白色茶會,台北永康公園
2004年五月「第四十九回日本全國煎茶道大會」,日本京都
2004年七月《茶賞六月春,台北台北戲棚
2005年一月《茶閑梅花落,台北台北戲棚
2006年四月《竹外一室香,台北台北戲棚
2006年六月榮獲台北市文化局所舉辦的第十屆「台北文化獎」
2006年夏至《二十四節氣與台灣烏龍茶‧一,台北食養山房
2006年白露《二十四節氣與台灣烏龍茶‧二,台北食養山房
2006年冬至《二十四節氣與台灣烏龍茶‧三,台北食養山房
2007年穀雨《二十四節氣與台灣烏龍茶‧四,台北食養山房
2008年12月《飲.隱.影茶會,華山藝文特區
2009年03月《故宮文創系列活動-茶事展演,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0年02月人澹如菊茶書院《燈夕茶會共5場,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著作】
《茶味的麁相
-----------------------
李曙韻,一個茶人的瘋狂
2014-12-24 由 平廬觀茶 發表于文化
每一個喝茶的人都應該去看看李曙韻是怎麼泡茶的,真是一種享受。
第一次遇見李曙韻,是在台北永康街,一個「人澹如菊」茶書院躲在角落裡,亦如台灣的人文與慵懶。後來才知道那是李曙韻的茶道場。那時我正在時尚設計師V先生帶領下,招搖在台灣的街頭,因為實在喜歡,常常想如果能選擇出生的地方,我希望是台北永康街。清晨在陽光下順著小巷醒來,中午在炊煙中小睡,午後伴著茶香功課,聽大人們講詞,聽大人們唱歌,聽大人們談情。一出門每個人都相識,每個人都相親。今天遇到了三毛、柏楊、李敖、張曉風、劉慵、林清玄、蔡志忠……明天遇到龍應台、楊照、詹宏志、朱天文、朱天心、李欣頻、許舜英……那些深深淺淺的文字和我一起慢慢長大,不再是遙看,那時我也變成那些文字中骨子裡生長出來的一個故事。
遇見人澹如菊的時候,正是我滿心嚮往台灣的時候,它幾乎滿足了我對於台灣的所有嚮往,古老而時尚。可惜李曙韻已經前往北京,只是從V先生字裡行間中知道有這樣一個台灣茶人,她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在泡茶,那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永遠和自己較勁的突破,她一直在改變,一直在和自己做鬥爭,一個小小的茶席成了她人生的戰場,硝煙瀰漫中從來是對自己的顛覆,所以看她泡茶永遠不用擔心枯燥……而這一切我只是從她的茶書《茶味的初相中窺探。
再見她的時候,是在央視《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紀錄片中。最終以她結尾,可惜央視這個紀錄片拍攝的人實在不懂茶,並沒拍出她真正的風情,後來得知短短的一個片段,居然跟拍了一年多,更覺可惜。於是我萌生了拍攝中國當代文人紀錄片的念頭。
一年以後,從台灣輾轉要來了李曙韻的電話,和隆明師父以及向陽一行人等浩浩蕩蕩登門探訪。在北京的陰霾里,她的茶書院躲在草場地里,名字叫做「茶家十職」,亦如她的風格,簡單、時尚、有內力。
在陰冷的北京多少有些寥落的傷感,可是一進茶家十職,你分明感受到這裡有那麼多人對李曙韻的熱情里包含著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渴望。她正在接待客人,我們一行被邀請到了小茶房喝茶,穿梭的人流很難讓人安靜,她只是和我們初見,拿了極好的東方美人,那種來自山谷里的茶香,讓人心生悠然,並在一種對人的熱情中感受溫暖。
「可惜現在沒有雪,一個茶人一定要烹雪煮茶……」不緊不慢的語言中是一種深深的感情與熱愛瀰漫開來,而我的心也飄向了海拔4800米的納木錯,在那片高原的湖水星空下,我們篝火烹雪,聚煮老茶,讓每個人都定格在那一刻,讓那一刻成為一個生命中無法抹掉的經典,這也許就是人們說的永遠都不能回來的一期一會吧。
如果要用文字表達李曙韻,真的很難,你要看她的視覺,看她的文字,看她的視頻,看她的氣息,茶在她手裡從來不是簡單地從歷史中穿梭過來,她一直在尋找茶的各種表達,她用有機玻璃做充滿當代感覺的茶道具,她用荷葉做成茶碟寫上小楷做邀請函,她用半隻德化老勺子做茶席,她用一卷宣紙寫茶日記,她在高山上、湖泊邊泡茶……一切都是那麼標新,那些古物在她的手中總是能夠重生,並一如當年般引領時尚。她的瘋狂不是那種猛烈地撞擊,而是永遠不能停下的前行,她到高原泡茶,她從杭州把荷花搬到另一個城市做茶會,她把房子拆了做茶房……她的字典里從來沒有束縛,只要她想的,她就要實現,局限自己的只是思維的界限而已,剩下就是各種在茶中的遊戲。那是一種沒有約束的恣意,也是一個靈魂的解放。
看她泡茶,真是一種享受。
我一直覺得美好的事物都在尋找自己的代言人。李曙韻是一個來自台灣的茶人,通過她你能感受到台灣人文。台灣,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舊時,那是梁實秋雅舍談吃中滿是對故鄉的思念,無數的字裡行間早己對這裡的每條街記憶於心,一點不似初遇,分明如故鄉般!這個曾在我生命中那麼牽掛的城市,在流年的風輕雲淡中,其實依然固守於心,只不過置一邊,從沒忘記一點,還那麼栩栩。李曙韻的身體里住著一個老靈魂,躁動地想和現代相容,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不過以茶做了媒介。而我的的身體里也住著一個老靈魂,那一本本伴著小孩長大的台灣文化曾是兒時對人生的全部嚮往。今天它還是在靈魂中慢慢發酵。台北——只這兩字,便暖暖的!李曙韻,只這三個字便讓人想看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vmzejm4.html
-----------------------------
有個古老的傳說:「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一直以來「茶」便是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飲品之一,從最早的藥用、食用、祭祀用,經過長期的演變發展至今,「茶」已完全融入生活之中。從過去茶行賣茶到現在茶流派競相舉辦小型聚會,結合藝術之流創造出屬於台灣茶的新文化,成為一門顯學。
本書以豐富多元的圖片,加上精辟簡潔的文字解說,完整呈現茶道之美學,解開茶人之迷惑,並將「茶席」帶入生活設計之領域,為台灣茶界注入嶄新的活力。
作者李曙韻老師創辦「人澹如菊茶書院」,是目前台灣唯一在兩廳院及故宮舉辦過大型茶會之團體,如曾昭旭老師、嚴長壽先生、知名廣播主持人鄭村祺…等等皆為座上嘉賓,在茶界亦頗受好評。
日本小說家北方謙三曾讚美過利休是透過敘述與「茶」周圍的物件來表達執著之「美」,讓讀者更加印象深刻。而人澹如菊茶書院的李曙韻老師更是茶界美學的代表,其融和了茶藝之趣、茶儀之美,並與花藝結合帶領大家進入茶美學之空間,讓現代人在煩擾的生活中多一份安定,多一份穩重;也期待茶美學能在台灣落地深根並為台灣茶文化開創出另一條康莊大道。
本書特色
★ 作者李曙韻為國內知名茶人,「人澹如菊茶書院」創立人,第十屆台北文化獎得主!
★ 淡江大學曾昭旭教授、九壺堂詹勳華專文推薦!
★ 吳美雲(漢聲雜誌社社長)、周功鑫(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周渝(紫藤廬創辦人)、陳文茜(媒體評論)、陳郁秀(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村棋(廣播節目主持人)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聯名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