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齊人之福/「儀式婚」改為「登記婚」/1夫2妻 合法擁有兩個老婆,且獲得法院認證+認為只要一方是無過失第三 人,此婚姻仍為有效,也就是容許一方無辜重婚者後婚也是有效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LwnNja


酸兩岸買辦 柯:齊人驕其妻妾 
 分享酸兩岸買辦  柯:齊人驕其妻妾到Facebook 分享酸兩岸買辦  柯:齊人驕其妻妾到Line 分享酸兩岸買辦  柯:齊人驕其妻妾到Google+
2015-11-22 12:26酸兩岸買辦 柯:齊人驕其妻妾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mPzs2p
〔記者梁珮綺/台北報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台北市長柯文哲雙雙出席親民黨港湖立委候選人黃珊珊競選總部成立,對於馬習會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地位受到影響、和中國接洽都要換人一事,柯文哲先躊躇一下,後又說以他有限的經驗,上海那些高層提到買辦也是一臉鄙夷之色,「齊人驕其妻妾而已」。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右)22日聯袂出席立委參選人黃珊珊(中)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柯市長雖未站台助講,但送上「改變成真」中堂,表達祝賀之意。(記者張嘉明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右)22日聯袂出席立委參選人黃珊珊(中)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柯市長雖未站台助講,但送上「改變成真」中堂,表達祝賀之意。(記者張嘉明攝)
提到馬習會後,連戰地位恐受影響、未來和中國接洽、交涉一事,柯文哲猶豫了一下,經幕僚提醒「不想回答可以不要回答」,他先復述「不想回答可以不要回答」後,表示「我個人沒有見過習近平,也不曉得習大大怎麼幹,就我個人有限的經驗,如果上海那些所謂高層...應該這樣講,其實他們提到這些買辦也是一臉鄙夷之色,齊人驕其妻妾而已。」
宋楚瑜受訪時則重申,總統馬英九沒有好好把握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的機會,「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可以跟習近平公開說兩岸差距在什麼地方,就是台灣人選的是自由民主制度。」宋指出,台灣不再需要有買辦、不需要去喬個人的利益,是台灣未來民主政治的願景,如果是他到新加坡參加那麼重要的兩岸會議,會堅持中華民國的價值、台灣人民自由民主的立場。
齊人驕其妻妾典出於《孟子.離婁下》,指一名齊國人每次外出都會吃得滿面油光,回家後得意的和一妻一妾炫耀自己與一些有錢有勢的人聚餐,但因從來沒有顯赫的人上門,妻與妾決定跟蹤,發現齊人到墓地乞討殘羹剩飯。(13:00更新)

小心,你變成齊人的妻妾了嗎?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經驗閱歷都有限,在與眾人分享的過程中只能盡一己所知。但一般人無可避免都有相當自信,一不自覺,稍加炫耀,便成為了科技齊人。當社會裡多數人也一知半解,誤以齊人為達人,盲目地加以追捧,結果不自覺地成了齊人的妻妾。
舊日社會有所謂的買辦,能溝通知識之有無,具有矯正資訊不對稱的作用,其功能不可抹滅。科技齊人也有類似的正面功能,其可議之處在於心態。一旦落入炫耀的陷阱,便難免以半知為全知,以權威掩飾不知。當社會處處充滿科技齊人和他們的妻妻妾妾時,積非成是,真正的見識難以累積,創新創業便難以突破。
要徹底破解科技齊人的現象,釜底抽薪之道,不妨學學古齊人的妻子,首先不要輕信其言,接著從蛛絲馬跡中追索齊人的底細。只有拒絕接受矇騙的妻妾,齊人才能自知,才有進步。


有些辭典將「齊人有一妻一妾」作為「齊人之福」的典故出處,我是存疑的,應該是後人以有一妻一妾為福,而冒用「齊人」,自創「齊人之福」,與孟子的「齊人有一妻一妾」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孟子‧離婁下》
-------------------------------------
齊人有一妻一妾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弟子
原文: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爲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
譯文
齊國有個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說)是吃飽喝足纔回家。妻子問跟他一起吃飯的都是些什麼人,(他就說)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妻子對妾說:“丈夫(每次)出去,都是酒醉飯飽纔回家,問是誰跟他在一起吃喝,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可是,從來也不曾見有顯貴體面的人到家裏來。我要暗中看看他到底去什麼地方。”
(第二天)清早起來,(妻子)便拐彎抹角地跟蹤丈夫。(走遍)整個都城,沒有誰停下來與他打招呼交談。最後(他)走到東門城外的墳墓中間,向那些掃墓的人乞討殘羹剩飯。不夠,又四下裏看看,到別的掃墓人那裏。這就是他天天酒醉飯飽的方法。
妻子回去,(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妾,說:“丈夫,是我們指望依靠過一輩子的人。現在卻是這個樣子。”於是兩人一起在院子裏大罵,哭成一團。丈夫卻一點也不知道,還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風。
註釋
(1)處室:居家度日。
(2)良人:古時妻子稱丈夫。
(3)饜(yàn):飽食。反:通“返”,回家。
(4)顯者:顯要的人,達官貴人。
(5)瞷(Jiàn):窺視,偷看。
(6)蚤:同“早”。
(7)施(yì):斜。這裏指斜行,斜從 跟隨,以免被丈夫發現。
(8)國中:都城中。國:城。
(9)卒:最後
(10)之:來到
(11)東郭:東邊的城牆。
(12)墦間:墳墓間。墦:墳墓
(13)祭者:祭掃墳墓的人.
(14)訕:譏諷,嘲罵。
(15)中庭:庭院裏。
(16)施施(yí):喜悅的樣子.
(17)希:通“稀”。
----------
這是一篇精彩的諷刺小品。孟子爲我們勾畫的,是一個內心極其卑劣下賤,外表卻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形象。他爲了在妻妾面前擺闊氣,抖威風,自吹每天都有達官貴人請他吃喝,實際上卻每天都在墳地裏乞討。妻妾發現了他的祕密後痛苦不堪,而他卻並不知道事情已經敗露,還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幾分噁心。
男主角“齊人”,分明是當時社會上一個爲追求“富貴利達”而不擇手段的厚顏無恥的典型人物的縮影。他自欺欺人,做着連自己妻妾也被欺騙隱瞞的見不得人的勾當,卻裝出一副驕傲自滿的神氣。雖只寥寥幾筆,但他的醜惡嘴臉已暴露無遺了。
但在具體分析本文之前,我想提個問題。即在《孟子》七篇中,每一章都有“孟子曰”字樣,說明全書是孟軻的門徒及其後輩們追記下來的。惟獨這一章偏偏沒有“孟子曰”這三個字。因此近人高步瀛在《孟子文法讀本》中認爲,這一章應與它的前一章相連,不宜分成兩截。我是同意高先生這一看法的,理由詳下。現在先把它的前一章抄在下面:
儲子曰:“王使人(jiàn,窺視)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孟子曰:“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
正因爲齊宣王派人對孟軻窺伺盯梢,才引起孟子講出了“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如把兩章連到一起,自然不存在惟獨這一章沒有“孟子曰”字樣的疑問了。另外,我們還可以從文章修辭的角度來看。《孟子》書中用“”字的地方只有這兩處,而這兩段文字又恰好彼此銜接;如果孟子不是用齊人之妻的“良人之所之”來與儲子說的“王使人夫子”相呼應,而是分成全無關涉的兩章,那麼這兩個“”字的出現也未免太湊巧了。但上述兩點還不是兩章書應合爲一章的最有力的證明,我們將在後面做進一步的探究。
故事的敘述部分沒有什麼有意突出的筆墨,作者態度的冷靜客觀有點像契訶夫在寫短篇。但文章卻是由淺入深,由先果而後因(即先寫現象後點出這種現象發生的背景)的手法,層層揭示出“齊人”齷齪的靈魂,剝去他虛僞的外衣。從“齊人”口頭上的吹牛(“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引起了“其妻”的疑心,用“未嘗有顯者來”點出可疑的癥結所在。接着筆鋒卻從其妻“”的角度由側面往深處揭露:“遍國中無與立談者”,是說這個自吹自擂的傢伙連普通老百姓都沒有一個搭理他的,可見“盡富貴也”的話是純屬吹牛;然後寫他“卒之東郭墦間”,跑到墓地上去了,這不能不令人奇怪,使讀者也急於看到下文;最後謎底揭曉,原來他不過是個乞丐,而且是個死皮賴臉的痞子,“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這種抽蕉剝繭的手法還不夠,更在下面一段的末尾補上一句“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寫“齊人”的厚顏無恥不但只停留在口頭上,而且還表露在神態上和精神狀態中,此之謂“頰上添毫”。這種形象刻畫真是躍然紙上了。
讀這篇文章,我以爲應注意以下四點。第一,要注意其文章的繁與簡的處理。如寫“良人出”至“盡富貴也”一節,竟不厭其煩地重複一遍。這主要是爲了突出寫這一現象。特別是第二次寫時加上了一句“而未嘗有顯者來”,這就點出了可疑的關鍵,爲下文的“”做好了鋪墊。同時,這一重複是爲了與後文對照,相反而又相成。“此其爲饜足之道也”與“盡富貴也”恰好相反,而“饜酒肉而後反”則又與“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相成。前面的重複正是爲了使下文反跌時更有力。而當其妻“告其妾”時,卻沒有把她所“”的全部過程重說一遍,只用了“今若此”三字,好像把話說到半截便嚥了回去。這個“此”字竟包括了從“蚤起”以下44字描寫的內容,真是簡到不能再簡。這是因爲前面的筆墨已寫得淋漓盡致,精彩的鏡頭如再度出現就反而乏味了;何況其妻的內心感情之複雜絕非重述其所見的種種醜惡現象所能盡,反不如只說半句話更爲含蓄有力。即在下文,也只用了一個“訕”和一個“泣”字也已足夠,至於“訕”什麼和爲什麼“泣”,都無須細表了。可見作者對文章的繁與簡確用過一番心思。
第二,有人會問,這個“齊人”窮得討飯,怎麼還有“一妻一妾”?我以爲,“妾”這個人物的出現是爲了主題突出和情節安排的需要。比如妻發現了疑點,便對妾傾訴自己的心事;盯梢回來,把所“”的結果又告訴了妾;妻妾二人互訕互泣,顯然比一個女人的自怨自艾效果更突出。沒有“妾”,“妻”的言行舉止就會受到較大限制,故事的諷刺力量也會大大削弱。比如只說“驕其妻”,就遠不如說“驕其妻妾”顯得傳神盡態。
第三,“此其爲饜足之道也”一句是說故事者的解釋之詞呢,還是“齊人”之妻說出來的話?這有點類似於魯迅《孔乙己》中的一段文字: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對這幾句話,過去曾有過爭論,有人說是作者站出來說話,有人則以爲應該是酒店小夥計說的。其實這是作者在替作品中的主人公表達他內心的獨白。這兒的“此其爲饜足之道也”也正是“齊人”之妻在恍然大悟後的一句內心獨白,由說故事的人代她表達出來罷了。
第四,要注意本篇中“而”字的用法。這篇文章裏的“而”字有兩種用法。一種起連接作用,即“而”字的前後兩部分是並列的,如“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的“而”,乃是連接“不羞”和“不相泣”這兩個並列成分的,意思說她們是既羞又泣,不羞不泣的是太少見了。另一種則起轉折作用,使文章顯得透闢有力。如“而未嘗有顯者來”“而良人未之知也”兩句,要是沒有這兩個“而”字,便缺乏喚醒和點破的作用,文章也就沒有波瀾而軟弱無力了。這兩種“而”字的用法必須分清,而後一種對我們用現代漢語寫文章也是可以借鑑的。
最末一段是作者對故事的總結性的斷語。它只對“齊人”做了批判,卻沒有照應前面回答儲子的話。這正是被後人把一章書誤分爲兩章的原因,有的同志不同意高步瀛先生的看法,所持的理由也正在這裏。其實這是作者有意識的寫法,本不要求再回到原來的論題上去。因爲只要一照應前文,就會成爲對齊王的謾罵,對自己的表揚,並把全篇諷刺的意義大大削弱。讀者請分析一下:“”本身並非光明磊落的行動,“”人則更屬非禮。一個人之所以要被人“”,想必他做出了見不得人的事,不是內挾陰私,就是外充僞善。齊宣王以王者之尊,竟派人去“”孟子,孟子當然很有反感,所以一上來就用“何以異於人哉”針鋒相對地進行了駁斥。但如果從修養、學問、見識、閱歷來看,作爲學者的孟軻,當然有“異於人”之處。但這種“異於人”的地方是不怕被人“”的,問題乃在於根本不應該派人去“”。所以孟子提出了“堯舜”來同自己相比,意思是說堯舜也不過同平常人一樣,何況我孟軻!堯舜是古之聖人,是儒家的理想人物,可見孟子用來自擬的形象是高大的。而下面卻講了一個十分猥瑣的故事。意思說,只有齷齪小人才陽一套陰一套,纔有被“”的必要;從另一方面說,只有一個人被懷疑自己是否僞君子時,別人纔想到去“”他。“齊人”的故事一方面對那些追求“富貴利達”的齷齪小人進行了無情的諷刺,一方面也正是爲了孟子自我表白:我不求富貴利達,自然不會做自欺欺人瞞心昧己的醜事,當然無須裝成一副僞善者的面孔做給人看。這正是孟軻從反面證明自己是光明磊落的。因此對於前面的話,也就用不着再回過頭去照應了。
---------------------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
  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
  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
  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齊國有一個人,家裡有一妻一妾。
  那丈夫每次出門,必定是吃得飽飽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
  他妻子問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麼人,
  據他說來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人。
  他妻子告訴他的妾說:
   「丈夫出門,總是酒醉肉飽地回來;
  問他和些什麼人一道吃喝,據他說來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人,
  但我們卻從來沒見到甚麼有錢有勢的人物到家裡面來過,
  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甚麼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來,她便尾隨在丈夫的後面,
  走遍全城,沒有看到一個人站下來和他丈夫說過話。
  最後他走到了東郊的墓地,向祭掃墳墓的人要些剩餘的祭品吃;
  不夠,又東張西望地到別處去乞討--這就是他酒醉肉飽的辦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裡,告訴他的妾說:
  「丈夫,是我們仰望而終身依靠的人,現在他竟然是這樣的!」
  二人在庭院中咒罵著、哭泣著,而丈夫還不知道,
  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在他的兩個女人面前擺威風。
  在君子看來,人們用來求取升官發財的方法,
  能夠不使他們的妻妾引以為恥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孟子用這個故事,來作〈離婁〉上下兩章的結論,故事趣味化,而具有深意。
孔子和孟子,大家都以為他們永遠是板起面孔,一天到晚仁啊!義啊!的說教,正如那個畫像上的樣子,令人望之生畏,不敢看。子夏形容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看起來威嚴得很,接近他時,卻覺得很親切。顏淵也說:「仰之彌高」,孔子看起來像一座山一樣的偉大,巍巍峨峨;「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如果一接近他,談起話來,那真是談笑風生,和藹可親得很。孟子也說這個樣子,親切又幽默。這裡,〈離婁〉上下章的結論,他就來一個大幽默,也說明他一生的出處,不肯隨俗沉浮。
孟子說的這個齊人的故事,實在是絕妙的比喻,寓意深遠,不同一般。他說: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齊國有一個人,與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似乎滿風光的。他每天從外面回來時,都是喝得醉醺醺的,肚子吃得飽飽的,還包一些滷肉,滷豬肚什麼的,帶回來給妻妾兩個吃。
妻子有時問起他,又是在哪裡喝得這樣醉?怎麼天天都是這樣酒醉肉飽的?這個齊人今天說是某將軍請吃飯,昨天有是某大夫請吃飯,明天還是某司徒請吃飯,後天還是某國來的使臣請吃飯,都是一些達官貴人,天天請他吃飯。
近代也有這樣的人,抗戰時期,在重慶有一個人,喜歡吹牛,當有人說到某某要人,某某大官的時候,他必定說某部長是我的同學,某院長是我的同鄉,某大使是我的表兄,某將軍是我的老同事;似乎所有的大人物,都和他有關。有一次在宴會上,某友人看不慣他總是吹牛,於是問他,「斯福兄最近有沒有請你吃飯」,他說:「哪一位斯福兄」,朋友說:「羅斯福呀」,原來這位朋友用當時世界風雲人物之一的美國總統--一個絕對搭不上關係的外國要人,來諷刺他一下,使他難堪。他一時腦子轉不過了,乃有「哪一位斯福兄」的一問,而引得哄堂大笑。
這位齊國人也是這樣。可是,他的太太相當聰明,動了疑心,便對姨太太說:我們的丈夫,每天都有人請客,吃得酒醉肉飽,還帶了那麼許多東西回來,說起來都是當今大富大貴的人請他,可是我們從來就沒有看見有一個富貴中人上過門。明天,我要暗暗盯他的梢,調查一下看看。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起來,這位太太便秘密地跟在丈夫的後面,看丈夫到哪裡去。可是跟蹤了半天,走遍了許多大街小巷,並無任何人跟他打招呼,可見根本沒有人認識他。跟蹤到最後,他到了東門外的墳場中去了。他在那裡,看見人家上墳祭祖,把祭過預備丟掉的雞鴨魚肉等祭品,向人討來,包好放在袋中。一個地方討得還不夠,又到別的墳上去討。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他的太太看到這種情形,大為傷感,回來告訴姨太太說:我們為了一生的幸福,希望嫁一個好丈夫,想不到嫁了一個這樣的人,當叫花子來養活我們。這也可以,可是他還要騙人,而且所乞討的都是祭奠死人的東西,這怎麼辦?於是兩個女人,想來想去,悲痛得偷偷流淚。可是他還不知道,大搖大擺,神氣活現地回到家裡來,在兩個太太面前,擺起一付架子,驕傲地說,你們看今天某大人又給了我這麼多的東西。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從這麼個故事來看,孟子還真會罵人。我對孟子這一個結論,有所感概,做了這樣一首詩:
大千情界倦凝眸,零落天花結習留。
人乞祭餘驕妾婦,我慚車跡有王侯。
塵身宛在瓊庭樹,凡世沉浮水面漚。
手把乾坤弄日月,西風吹過海東頭。
其中說:「人乞祭餘驕妾婦」,其實這世界上的人都是到公墓中去拿一點人鬼吃剩的食物來,回家向妻妾家人炫耀、驕傲,「我慚車跡有王侯」,這一句也許和孟子的觀念一樣。
孟子的這段故事,等於對齊宣王、梁惠王這些諸侯們宣佈:我孟軻,絕不會討你們祭餘的東西吃,所以他捲鋪蓋回家了。他最後的這個故事,所作的結論說:一般人,在那裡鑽營富貴,雖然沒有到前面說的齊人那樣,其實也差不多。
(節自《孟子與離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