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成豎子之名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4日, 2018
龐涓和孫臏師出同門,只因為妒忌孫臏的才能,設計令孫臏受斷足刺面重刑,本欲使之才能不得施展,最終令孫臏揚名天下。龐涓拔劍自刎,留下一句話給孫臏:「遂成豎子之名!」(素素/大紀元)
趙、魏、韓三國,本來是晉國同胞,到了三晉時期關係已大不如前。趙、韓的實力不如魏國,有了戰事就找齊國幫忙。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趙國對魏國的盟友衛國用兵,魏國派大將龐涓引兵攻趙,將趙國的首都邯鄲包圍了。第二年,齊威王接到趙國求援,召集大臣們商議後,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向南攻打魏國的襄陵,一路馳援趙國解救邯鄲。
孫臏的戰法,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之作,為後世兵家廣泛推崇。
孫臏的戰法,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之作,為後世兵家廣泛推崇。圖為明人所繪孫臏彩像。(公有領域)
救趙的一路兵馬由田忌領兵,孫臏為軍師。大軍到達齊魏邊境時,魏軍已攻入邯鄲。田忌和孫臏一番計謀之後,放棄和魏軍主力正面交鋒,拔營轉向魏國,佯攻魏的平陵城和首都大梁,迫使魏軍回援自救,齊軍的主力卻在魏軍的必經之地桂陵埋下伏兵。
結果不言而喻,魏軍被齊軍包圍,大敗於桂陵,魏將龐涓也被齊國俘虜。
這一次救趙,史稱桂陵之戰,齊國算是小試牛刀。救趙的戰略在實際過程中作了重大調整,後來被概括為「圍魏救趙」。
前341年,輪到救韓。魏、韓相爭,韓國接連五次戰敗,因而向齊國求救。
這一次魏國的主將除了龐涓,還有魏國太子申;齊威王也仍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出征。孫臏復用圍魏救趙之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魏惠王也從韓國撤軍返魏,魏軍10萬迎擊齊軍。
齊國和魏國的桂陵之戰示意圖(圍魏救趙)。
攝像者: SY/Wikimedia Commons
齊軍素有怯戰之名,而此時的魏軍五戰五勝,正士氣高漲,孫臏利用魏軍恃勇輕敵的心理,將之引入了埋伏圈。孫臏命齊軍佯退,逐日減少軍灶,第一天挖十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二天只挖五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三天挖三萬人用的灶。齊軍除了佯裝出一副潰逃之相外,並在道路狹窄、地勢險隘又樹木茂盛的馬陵布下伏兵。
魏國大將龐涓帶追兵在後,不知是計,查看齊軍宿營的留痕,見士卒已逃亡了一大半,很高興,於是只領精銳部隊日夜兼程追趕,志在全殲齊軍。
齊軍萬名弓弩手早已埋伏於馬陵道兩側,只待魏軍到來。孫臏估算魏軍夜晚將到達,於是命士兵剝去一棵大樹的樹皮,露出白木,上書「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字樣,並與弓弩手約定「天黑時看到此處有火光就萬箭齊發」。
齊軍萬名弓弩手早已埋伏於馬陵道兩側,只待魏軍到來。圖為五代十國 李贊華《獲鹿圖》。(公有領域)
龐涓果然當晚趕到馬陵,只見樹上隱約有字,待士卒點火把來看時,但見萬弩齊發,伏兵四起。魏軍措不及防,大亂而潰。
敗局已定,龐涓羞愧交加。龐涓和孫臏師出同門,只因為妒忌孫臏的才能,設計令孫臏受斷足刺面重刑,本欲使之才能不得施展,最終卻令孫臏揚名天下。龐涓拔劍自刎,留下一句話給孫臏:「遂成豎子之名!」@*#
公元前342年的馬陵之戰地域關係圖。
攝像者: Tzhu/Wikimedia Commons
參考資料:
《史記.田敬仲世家》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資治通鑑.周紀》


龐涓,活躍於戰國中期(前4世紀)軍事家,魏將,孫龐鬥智故事的主角之一,曾為魏國將軍,因妒賢,迫害同學孫臏,斬其足,黥其顏,孫臏逃至齊國。前354年在桂陵之戰被孫臏俘虜,透過調停後釋放。但前342年馬陵之戰敗於孫臏,陣亡。
簡介
相傳與孫臏同拜於隱士鬼谷子門下,龐涓在魏國被拜為將軍,引孫臏入魏國,假意向魏王推薦他,卻恐其賢於己,因而誣陷孫臏罪名,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並在其臉上刺青,因為古時這樣的罪犯被士大夫所輕視,基本上不能任官。孫臏於是逃奔齊國,在齊國獲得田忌的賞識,擔任其軍師。
魏文惠王十六年(前354年),魏文惠王使龐涓攻趙,龐涓圍攻邯鄲,趙求救於齊國。齊威王採納段干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攻擊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援救。孫臏攻擊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迫使龐涓回防。齊兵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大敗魏軍,龐涓被齊兵所俘,史稱桂陵之戰,而後魏惠王趕緊與韓國聯軍,反攻襄陵(今山西襄汾),是為襄陵之戰,齊兵失敗。齊國請楚國大將景舍調停,不久,魏文惠王與趙成侯也結盟,魏軍撤離邯鄲,最後齊國退兵,孫臏把龐涓釋放回魏國
魏文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次年齊救韓,採用孫臏策略,又一次直趨大梁,旋即退兵,誘使龐涓兼程追擊,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中伏大敗,涓智窮,大嘆「遂成豎子之名」[1],自刎而死(一說被孫臏以亂箭射死),文惠王的長子太子申也被孫臏俘虜而斬殺,史稱馬陵之戰
----------------------------------
龐涓臨死前都念念不忘的豎子到底是誰
2012-04-09 15:18:22本文行家:澹明居士
一對本應親如手足的師兄弟,卻因為其中一人的嫉賢妒能而成為一生的宿敵,這一對師兄弟便是赫赫有名的龐涓和孫臏。圍魏救趙和因勢利導這兩個成語,也因為這一對師兄弟的鬥爭,而流傳至今。
       自然是孫臏。
       孫臏的大名在中國歷史上要遠勝於龐涓,因為相對於龐涓,他一直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勝利者。但是毋容諱言的是,如果沒有龐涓,孫臏也許早就被歷史所遺忘。《資治通鑑》有三次提到孫臏,三次都是因為龐涓。這對視名氣為生命,視孫臏為攔路之虎的龐涓,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不知道後世周瑜公謹的“既生瑜,何生亮”,是不是和龐涓心犀相通。
       說起來,孫臏和龐涓還是師兄弟,兩個人都師從鬼穀子學習兵法。龐涓是師兄,孫臏是師弟。龐涓雖然資質不錯,但和天才孫臏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龐涓心中暗恨,每天都把孫臏的家人問候幾遍才能安睡。但表面上,卻裝出一副親如兄弟的樣子,和孫臏勾肩搭背。善良憨厚的孫臏毫無察覺,對龐涓異常尊敬。
       幾年後,魏惠王招賢納士的消息傳來,本來就是魏人的龐涓覺得機會到了,就辭師下山應招。臨行時,他向孫臏保證,一旦獲得重用,就舉薦孫臏,共同成就一番事業。孫臏非常感動,含淚答應,哪裡知道龐涓肚子裡的花花腸子。
       龐涓畢竟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傢伙,很快就受到魏惠王重用,被拜為大將軍,執掌魏國兵權。春風得意的龐涓並沒有忘記那個才華遠勝自己的師弟,決心除之而後快。他先是向魏惠王推薦孫臏,把孫臏弄到魏國;又設計誣陷孫臏私通故國齊國,“以法斷其兩足而鯨之。”使孫臏成為殘廢。只是為了謀奪孫臏的兵書,才暫時保留了他的性命。後來,齊國使臣訪魏,孫臏想辦法說服使者,把他秘密帶回齊國,才倖免於難。
憑藉田忌的推薦和自己過人的才華,孫臏受到齊威王的重用,拜為軍師。
       公元前354年,孫臏和龐涓有了第一次在戰場上較量的機會,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和桂陵之戰,結果以孫臏的大勝而收場。
       十二年後,公元前342年,孫臏和龐涓又一次在戰場上相遇,這一次,龐涓再次成為輸家,而且輸得更加純粹,不僅輸掉了戰爭,連吃飯的傢伙也搭了進去。對這次戰役,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魏龐涓伐韓。韓。。。東委國於齊。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田盼為將,孫子為師,以救韓,直走魏都(哈哈,故技重演,上次是圍魏救趙,這次是圍魏救韓)。孫子謂田忌曰: “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勢而利導之。”乃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二萬灶。龐涓。。。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於馬陵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此樹下!
馬陵之戰,龐涓死於此役。
馬陵之戰,龐涓死於此役。
”龐涓。。。以火燭之。。。(齊師)萬弩俱發。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死之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
        遂成豎子之名。
       龐涓真是太過小氣,對區區身外之名死不釋懷。孫臏在歷史上名氣之大,恰恰是因為這個一直不希望他出山與自己競爭,而千方百計打擊迫害他的龐涓。世道輪迴,時也?命也?自身之能力與修養也!
       龐涓此人,視其所為,按司馬光對德才的剖析,實為小人。但小人而非奸雄似曹操誅殺楊修毫不手軟者,又純是匹夫。向使小有心胸,與孫臏為友,孫臏又怎能不念同門之誼,與其為敵?既然為敵,向使當年孫臏自投羅網時一刀殺之,又怎會有後來的馬陵之恥,下英雄又有誰能與其爭峰?君子不成,小人亦不成,龐涓者,匹夫也。


 豎子是古代的罵人話之一,也許是因為在《史記》中,好幾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被罵為豎子,恐不能按粗俗的罵人話待之。按《辭源》或《辭海》的解釋,此詞有二義:一為童子,二為對人之鄙稱。在網上查詢,除上述兩義外,還有第三義——僕人。想推翻一個古詞的傳統解釋是很難的,非老夫所能。
豎子是古代的罵人話之一,也許是因為在《史記》中,好幾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被罵為豎子,恐不能按粗俗的罵人話待之。
按《辭源》或《辭海》的解釋,此詞有二義:一為童子,二為對人之鄙稱。在網上查詢,除上述兩義外,還有第三義——僕人。
想推翻一個古詞的傳統解釋是很難的,非老夫所能。但是,像這樣在《史記》中出現十多次的罵人話,應該是曾經相當流行的口語。而口語隨著時間推移,常常會有很大的變化。放棄斷言從古到今這個詞曾代表過的含意,只注意《史記》一書中此詞的含義,可能會得到稍確切的結論。或可以說,只注重在秦末漢初,人們說到豎子時的含意是什麼。
在《史記》中,名人被罵為豎子有不少處,包括了孫臏、白起、項羽、韓信、英布等,無一不是一時之英雄人物。例舉如下:
龐涓罵孫臏為豎子:「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孫子吳起列傳》)
平原君的門客毛遂說楚王時指白起為豎子:「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當。然而,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平原君虞卿列傳》)
范增斥項羽為豎子:「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項羽本紀》)
劉邦手下諸將罵韓信為豎子:「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高帝問諸將,諸將曰:『亟發兵阬豎子耳。』高帝默然。」(《陳丞相世家》)
韓信原謀士蒯通罵韓信為豎子:「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陰侯反乎?』對曰:『然,臣固教之。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烹之。』通曰:『嗟乎,冤哉烹也!』」(《淮陰侯列傳》)
劉邦手下諸將罵英布為豎子:「上召諸將問曰:『布反,為之柰何?』皆曰;『發兵擊之,阬豎子耳。何能為乎!』」(《黥布列傳》)
按這幾例,豎子既不是指童子,也不是指僕役,而是一種鄙稱,但這幾個被鄙視的人,無一不是大有能耐的主,似乎不是誰都有資格被鄙視為豎子的。
《史記》中還提到豎子時,鄙視的對象是泛指或其人名不顯。例如:
「荊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刺客列傳》)這裡豎子是指有勇無謀、只想達目的,而沒有一定要成功的謀略之人。
荊軻刺秦圖片
「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門,請曰:『臣聞君之喜士,士不遠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臣不幸有罷癃之病,而君之後宮臨而笑臣,臣原得笑臣者頭。』平原君笑應曰:『諾。』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觀此豎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平原君虞卿列傳》)這裡豎子應是指狂士。
「上問周昌曰:『趙亦有壯士可令將者乎?』對曰:『有四人。』四人謁,上謾罵曰:『豎子能為將乎?』四人慚伏。上封之各千戶,以為將。」(《韓信盧綰列傳》)這裡豎子應是指有為將的外表,而沒有將領的內涵的人。
鴻門宴上,范增怒罵項羽豎子不足謀也
「鄭昭君之時,以所愛徐摯為相,國亂,上下不親,父子不和。大宮子期言之君,以子產為相。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循吏列傳》)豎子與老人、童子並列,應是指成年人,且「戲狎」,即不守規矩。甚至為害鄰里之人。
由此可知,在《史記》中,豎子不能解為童子或僕役,只能解為對人之鄙稱,而且這個鄙稱不是對任何人都可以的,例如,上述各例中,沒有一例是指膽小、孱弱之人。可能是專門對莽漢、壯漢、有勇無謀之人、狂徒等的一種鄙稱。
如是這樣,以現代語中的『小子』來概括這個詞就很不妥當了。也許一個兼具有狂徒莽漢的意思的詞可能更合適些。人老了,心思不靈,願諸網友能想出一個合適的詞。
為什麼鄙視時稱豎子?有一種解釋說是僕役之一種,或總是站立在主人一邊,即豎在那兒。既然《史記》中沒有一例能與『仆』搭上邊,這種解釋就沒了根基。
豎子是個罵男人的話,可能就是在男人身上能豎起來的那物。不過在遠古,這個物件曾是被崇拜過的,後來才逐漸成為粗野的罵人話。豎子作為鄙視語,可能正是一種過渡,既有『莽』『壯』『狂』等對那物的期待甚至崇拜,又已經開始成為一種鄙視的稱謂,但還遠沒達到現代的『JB』或『D』那樣粗俗。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j8jl69y.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