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最早的時候被稱為「半線」(Babuza or Pansoa),是早期原住民取的名字,直到1723年(雍正元年),在朱一貴事件後,清朝政府為了近一步鞏固統治,遂從諸羅縣中分出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的土地,設置彰化縣+彰化,二字,是當時福建巡撫王紹蘭,在彰化建縣碑記中 :「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取「顯彰聖化」、「顯彰皇化」之意。
彰化=顯彰皇化
2007-04-17 06:00
■ 南仁
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清廷設置了「彰化縣」,取其「顯彰皇化」之意,更正式的說法是「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
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為因應戰爭需要,於是在台灣推動「皇民化運動」,鼓勵常用日語(國語家庭)、養成日式生活習慣、改日姓及供奉日本神祇等,企圖使台人也具有日本國民的愛國心和犧牲精神(為天皇而死是光榮的)。不久,大量招募台人從軍,最後甚至實施徵兵制度,結果,台籍日本兵總數多達二十萬餘人。
一九五六年,中國國民黨為使國語政策奏效,開始推行全面性的「說國語運動」,規定各機關、學校及公共場所一律使用國語,並開始提出「語言不統一,影響民族團結」等論調,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辦理。
對照古今歷史,台灣人被同化了三次。那接下來呢?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當我們經過彰化時,想一想我們真正的台灣史。
(作者從事證券業,並主持台中八張犁原鄉工作室)
---------------------
地名由來
彰化 彰化原名『半線』,這是早期住民--平埔族所取的名字,
而漢人將它的音用漢字翻譯而成。滿清為『彰顯了皇帝的教化』
,雍正皇帝就將其名改為彰化
彰化市 平埔族「半線」社老家,清初設「半線堡」,日據日期改稱彰化市。
八卦山 滿清時,『天地會』分出一支『八卦會』,以現在的八卦山為活動地區
,因此有八卦山之名
伸港鄉 位居大肚溪出海口,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從線西鄉分出「新」
獨立為海「港」鄉叫「新港」鄉,因嘉義縣已有新港鄉,民四十八年改名為
「伸港」鄉。
線西鄉 彰化在明鄭時代叫「半線」,位居平埔半「線」社之「西」的地區叫「線西」。
鹿港鎮 荷蘭占領臺灣時期,平埔族與被統治的山區部分先住民,用鹿作為稅目之一,當
時臺灣嘉南草原野鹿成群,鹿皮、鹿角成為該港的出口大宗之一,故稱「鹿港」。
芳苑鄉 平埔族故居地,固於位居兩條溪流轉折處
福興鄉 福建省泉州移民在此「興」建的村莊。
和美 通鹿港的是泉州人,祈求「和」平「美」滿,故舊稱「和美線」,日據時期簡化為
「和美」
芬園鄉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港口封鎖,鴉片停止進口,臺灣本土開始
自種鴉片,本區為試種區之一,臺語「薰」與「芬」同音,鴉片「煙(薰)田」
「園」於是變成「芬園」。
員林鎮 河洛語鹿港腔「下」(Ue)林仔街聽成「員」林街,古時樹林茂密,漢人開墾由西
往東「下」去,此地位居東側山丘「林」地,漢人在這「下」方「林」區附近興
建聚落,故清代稱下林街或員林街。
社頭鄉 平埔族大武「社」「頭」前所建立的漢人聚落。
田中鎮 在施厝圳,與八堡圳灌溉水「田」區「中」間的聚落,叫「田中央」
日據時期簡化為日本名字「田中」先生的田中。
二水鄉 在「二分水圳」與「八堡圳」「二」條「水」圳之間的聚落叫「二八水」,日據
時期簡化為「二水」。
溪州鄉 濁水「溪」本流和支流之間的沙「州」地方聚落區原叫「溪州」,但是這塊河流
沖積地,已成大家可以居住的陸地,故「溪州」變成了稱「溪州」。
竹塘鄉 建在蘆「竹」茂密區和大池「塘」附近的村落。
二林鎮 平埔族「二林」(Gilim)等社的故鄉。
埔鹽鄉 屬於早期海埔地之一,長有埔「鹽」草本植物的荒「埔」地。
秀水鄉 早期排水不良,海水倒灌經常形成「臭水」溪,清初時期雅化為秀水。
花壇鄉 原叫「茄苳腳」臺語(GaTangKah),日據時期日本人把「茄苳」樹,聽成日語
「花」方漢字「音讀」(Ka)「壇」(Dan),於是茄苳變花壇。
大村鄉 清代叫燕霧「大」莊,日據時期改稱大村。
埔心鄉 在開墾「埔」地中「心」地帶的村莊。
溪湖鎮 在濁「溪」舊河道及附近沙丘環繞「湖」盆地帶形成的聚落區,
清代叫「溪湖厝」。
埤頭鄉 建在「莿仔『埤』圳」上方前「頭」的村落。
北斗鎮 「─平埔族東螺支族「寶斗」(Botau)社居住地,清道光二年(西元一八二二)
把「寶斗」改為「北斗」。
田尾鄉 在水「田」後方「尾」端形成的聚落,原屬北斗轄區,光復後獨立為鄉。
永靖鄉 「開墾初期,閩粵械鬥區,本地多為廣東客家,清代彰化知縣,楊桂森命名為
「永靖」,祈望消弭械鬥「永」久平「靖」。
-------------------------------------------
第二章 清領時期前的彰化
一、地名的由來 :
彰化最早的時候被稱為「半線」(Babuza or Pansoa),是早期原住民取的名字,直到1723年(雍正元年),在朱一貴事件後,清朝政府為了近一步鞏固統治,遂從諸羅縣中分出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的土地,設置彰化縣,在清代周璽編撰的《彰化縣治稿》中的〈封域志〉紀載到
「雍正元年,乃分諸羅中間百餘里之地,南截虎尾,北抵大甲,社彰化縣治,
而彰化之建置自此始」[1]
而彰化,二字,是當時福建巡撫王紹蘭,在彰化建縣碑記中 :
「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2]
取「顯彰聖化」、「顯彰皇化」之意,定名彰化,另外在日治時期的日日新報中有這樣的記載
「彰化原稱瘴化。為全島中之大疫地。況方八月炎天。一萬有餘之軍民。頓雲集屯在此。病魔疫神。磨爪牙而襲人。未旬日。師團大半被感染。即所謂臺灣熱疫者。彰化市中。實呈慘恒光景。至九月中旬。疫勢益極猖獗。在全師團中。能健全者。不過其五分一。」[3]
二、彰化地區的原住民
彰化市在荷蘭統治時期開始有文字記載,荷蘭將台灣的原住民分為北部、淡水、東部、南部四個地方集會區,每個集會區各自管轄數十個部落,村中的長老,每年要舉行一次地方集會,在在集會上長老必須宣誓效忠荷蘭,並且向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議會派出的商務員報告各轄區內的情形。而彰化市,被化到北部集會區,但並未詳細的提到本市的原住民
彰化市內的原住民部落
(1) 半線社 :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來台的郁永河,在著述《裨海紀遊》中有所提到半線社 :
「十一日,行三十里,至半線社,居住人揖客頗恭,具饌尤腆」[4]
當時半線社(Pansoa,為巴布薩族(Babuza) ),居住地為今彰化是華北、光南里一帶。
(2) 柴仔坑社 : 比郁永河晚來台的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卷五〈番俗六考〉,北路諸番六[5],提及了柴仔坑,位於今國聖里一帶
(3) 1718年,因大肚溪水漲,沖毀了原本住在和美的阿束社,於是他們舉族千席至彰化市
簡單的敘述一下生活在彰化市的平埔族,他們的生活型態
(1) 聚落建築 : 雖有世襲之各社佔據之土地,但基本上還是過著移居的生活。
(2) 生產活動 :農業生產方式為游耕,並以抓取的方式收割,並且有釀酒的習慣,漁獵則是平埔族的另一個重要的生產方式,而狩獵則被視為神聖的行為,出發前還必須占卜以斷吉凶,再決定出獵與否。
(3) 衣著方面 : 衣著稱為達戈紋,平日以帛布、白布為主,多短至肚臍間,只有每年二、三月大約在準備春耕之前,為過年,才會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並在上面繡上蟒、錦等圖案。
(4) 社會方面 : 多為母系社會,重生女,家產義傳給女生
(5) 喪葬方面 : 平埔族人死後,無論老幼,皆以草蓆裹屍,葬於屋內。
--------------------
彰化縣最早由台灣原住民族貓霧捒族居住,1644年清軍入關佔領北京,1661年明朝遺族來台成立明鄭政權,與清朝政府展開長期抗立,並實施對台統治,畫台灣全域為承天府、萬年縣與天興縣,當時彰化縣全境為天興縣管轄。1684年清政府派兵攻克台灣,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在今台南市設立台灣府,下設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三縣隸屬福建省。1723年(雍疆域.建置,第3頁:「彰化縣本諸羅縣地。雍正元年,以土番相繼歸化,民居益繁,析縣屬虎尾溪北半線地方置縣,名彰化」。後來決議在諸羅縣境內另設新縣,
以:「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取「顯彰勝化」、「顯彰皇化」之意取縣名為彰化。並以半線城(今彰化市)作為縣治所在地。於是開始了彰化設縣之始。
清康熙22年(1683)清朝領有臺灣,23年設有臺灣府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彰化隸屬諸羅縣,但就山川之磅礡、物產之豐饒、戶口之殷繁、人文之蔚起比起這三縣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巡臺御史吳達禮上奏「諸羅縣北半線地方民番雜處,請分設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划出南截虎尾,北抵大甲設置了「彰化縣」,取其「顯彰皇化」之意,更正式的說法是「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縣署設於半線,彰化縣建置自此始,新置文官,計知縣、典史、儒學教諭各一員。雍正二年由談經正擔任知縣。 一七三四年(雍正十二年),知縣秦士望仿諸羅知縣周鍾瑄之法,廣植竹林圍城。其中經過林爽文、陳周全、戴潮春、施九緞等民變,彰化縣城遭到毀壞,於是一七九七年(嘉慶二年),知縣胡應魁沿著彰化城舊址重植竹城,並增建西門城樓,但因土質鬆軟加上天災數年便成為樓傾。 一八一0年,邑紳捐資改成土城。後有修築磚石城之議,於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興工,分四段修之,東門段林文濬主之,南門段王雲鼎主之,西門段陳大用、羅桂芳、蘇雲從、詹捷龍、廖興邦主之,北門段賴應光主之。一八一五年竣工,城高一丈五尺,周圍九百二十二丈余,城樓四座,分拱辰,城樓共兩層,高三丈九尺,設有十二座砲臺。
東門-樂耕門(今中華路口與中山路交會點,即今縣議會所在地)
雍正元年,彰化建縣;十二年,知縣秦士望插莿竹為城,初設東西南北四門嘉慶二年知縣胡應魁舊四門增建城樓。十六年,知縣楊桂森任內,奉准改建磚城,仍設城樓四座,別有便門稱小西門。 東門城樓(含城牆)由軍功四品職銜林文濬董其事,命名曰樂耕門,以其為立春勸耕之地,而兼寓東方之義。每年立春,歷任彰化知縣均於樂耕門外舉行「藉田禮」,搭建先農壇、社稷壇、風雲雷雨山川壇祭祀及鞭春牛儀式,以示重農,並祈風調順、五榖豐登,彰化舉人陳肇興詩有「記得當年賢令尹,樂耕門外勸春耕」之句,輯只此而言。大正九年彰化城拆除獨存東門鄰近地區設彰化公園兩年後因開闢道路之故東門亦經拆除。故址在今中華路與中山路交會點,即今縣議會位置,中華路為當今初入東門要道,另中山路旁東門百姓公廟側巷道,俗稱城壁巷,與東門有關。
西門-慶豐門(今中正路、陳陵路與吉祥街之間)
雍正元年,彰化建縣;十二年,知縣秦士望插莿竹為城,初設東西南北門嘉慶二年知縣胡應魁舊四門增建城樓。十六年,知縣楊桂森任內,奉准改建磚城,仍設城樓四座,別有便門稱小西門。西門城樓(含城牆)由軍功四品職銜陳大用捐訓導羅桂芳貢生蘇雲從監生詹捷能武生廖興邦等董其事命名曰慶豐門,以秋天豐收兼寓西方之義;為早年彰化城往來出入孔道,故西門內商業發達,商號林立。相傳城樓上自築城時代開始,即奉祀媽祖神像,大正九年,西門與彰化城同時拆除,媽祖神像則另於威惠宮右側建慶豐宮祀之。西門故址在今中正路、陳陵路與吉祥街之間(中正路二段125巷附近),該巷俗稱「蘇高薛巷而得明,至今尚存,名西安 宮。
南門-宣平門(位於今華山路、民生路與南瑤路之間:華山路42巷附近)
雍正元年,彰化建縣;十二年,知縣秦士望插刺竹為城城望,初設東西南北四門;嘉慶二年,知縣胡應魁就四門增建城樓。十六年,知縣楊桂森任內,奉准改建磚城,仍設城樓四座,別有便門小西門。 東門城樓(含城牆)由拔貢生王雲鼎董其事,命名曰宣平門,按古籍記載,傳達君命為宣,清代建都北京,君命由南北宣,故宣平二字實隱喻南方之義。南門自古為南部地區進入彰化城要道,故址在今華山路42巷內,該巷舊稱「順正府巷」,以此地有順正府大王公廟而得名,民間相傳順正府大王公為南門之「城主」,其廟址在今巷口之民權路上,闢路拆除後,附祀於鄰近之萬春宮內。又南門外有「校場埔」,顧名思義,為清代官員點校營兵場所,亦兼做刑場之用,早年古榕茂密,愈顯陰森。南門亦於大正十一年,與彰化城同時拆除,城壁巷,即因南門城牆得名。
北門-共辰門(位於今光復路與和平路之間:和平路84巷口,國光車站附近)
雍正元年,彰化建縣;十二年,知縣秦士望插刺竹為城城望,初設東西南北四門;嘉慶二年,知縣胡應魁就四門增建城樓。十六年,知縣楊桂森任內,奉准改建磚城,仍設城樓四座,別有便門稱小西門。 東門城樓(含城牆)由捐職州同五品銜賴應光董其事,命名曰共辰門,按共與拱二字古通,「共辰」取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眾星共之。」典故,隱喻北方之義;為清代彰化通往北部要道,北門外有五個角頭,即北門口、市仔尾、祖廟仔、中街、竹篾街,俗稱「五福戶」,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至初五輪流請媽祖及宴客,耆老相傳清代中葉以前,此地則稱為四福戶。大正九年,北門與彰化城同時拆除,故址在今年和平路84巷口之光復路上,早年該地工程施工時,曾出土清代殘碑兩件,一屬示禁碑,嚴禁兵役勒索出入人車,一為賴應之物,現仍保存於附近民 宅。
------------------------
從“顯彰皇化”到族群融合
港澳台 | 2015-7-22 17:13 |(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摘要 :從“顯彰皇化”到族群融合
彰化老式客家莊吸引大量民俗研究者
彰化小食一條街
清初以後,陸續有來自福建漳州、泉州與粵東地區的惠州、潮州府等地移民入墾彰化,但以來自漳、泉兩地的閩南人居多,故在族群人口構成上,彰化以閩南人為主,客家人沒有台灣北部的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的分佈集中。又由於閩南人在數量上居多數,客家人也漸漸被同化,改說閩南語,只在若干文化事象方面維持著客家傳統。學術上將這批客家人命名為“福佬客”。
在彰化縣治所在的彰化市內,粵籍客家以鎮安宮三山國王為中心聚集;閩籍客家以定光佛廟為信仰中心匯聚同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大陸原鄉,三山國王信仰來自粵東地區,特別是在潮州地區有著深廣的信眾群;定光古佛則在今天閩西地區有較多的信眾。這些信仰隨著移民,被帶入到台灣,成為聚集同鄉的向心力。
彰化的客家人主要遷自廣東饒平、福建的平和、詔安。彰化縣客家人主要分佈在東南部的一些鄉鎮,大村、員林、埔心、永靖、田尾、社頭等鄉鎮,可以說是客家人在彰化偏東側的核心分佈區。這些鄉鎮許多居民都知道自己以前祖先是客家人。大村鄉的主要宗族賴姓就源於福建平和。員林鎮是彰化縣的第二大城鎮,境內有許多清代福建客家的移民後裔,如來自龍巖永定的江姓;來自漳州平和的江姓和曹姓;來自漳州詔安的黃姓、遊姓。員林鎮祖籍為廣東的客家人多為來自饒平張姓,並且廣為分佈。此外,有一些村落還有來自饒平的黃姓和詹姓。整體而言,員林鎮內有相當高比例的福佬客。埔心鄉是另一個高比例的福佬客鄉鎮,全鄉各村皆有分佈,非客家後裔為數甚少。福佬客中以廣東饒平祖籍者為主,包含張、黃、曾、許、邱等大姓。永靖鄉得名自“永靖街”,廣東客家移民自康熙年間開始入墾,經過百年積蓄,遂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募集股份,籌建市街以作為交易場所,永靖因此一度成為彰化福佬客的核心,福佬客比例高達70% 以上。永靖全鄉的廣東客家祖籍者約達八成,陳、邱、詹、張、劉等五大姓氏人口占全鄉人口的5成,幾乎全是客家。加上福建客家則近九成之多。田尾鄉緊鄰永靖鄉的海豐崙、打簾、溪畔等地,所聚居的邱、陳、彭、詹等宗族也是福佬客,其中祖籍潮州府的就超過一半比例。
彰化南端的福佬客聚居地則以溪州、竹塘等鄉鎮為主,中間隔斷的是北斗鎮。溪州鄉的福佬客大多沿濁水溪岸分佈,如三條、三圳、菜公、潮洋、張厝五個村的廖、包、黃姓宗族皆是,其中廖姓為數最多。溪州廖姓為源自漳州詔安的“張廖”,俗稱“生廖死張”或“雙廖”。溪州的客家分佈,則與濁水溪南岸原屬彰化、今屬雲林的西螺地區詔安客連成一片。而溪州、北斗、埤頭仍各有幾十戶詹氏,是來自饒平的福佬客。竹塘鄉的福佬客以田頭、新廣、溪觧、內新、永安、長安、土庫等村佔多數。而源自廣東潮州府饒平縣客家或福佬客地區的詹氏,則是竹塘鄉第一大姓。
除了清代移入彰化的客家人外,彰化還有一部分客家人是於台灣日治時期從北部的桃、竹、苗地區遷來。這些在近百年前從北部桃竹苗地區移入二林、北斗等地的客家人,為彰化縣的客家文化注入了新血。日據時代明治41年(1908年),三五公司在總督府協助下,收購了當時台中廳二林支廳轄區內深耕堡及二林下堡(今日地跨二林、竹塘、埤頭)的農地。次年成立“源成農場”,種植製糖原料甘蔗。源成農場佔地達七大地段,所以被稱為“七界”。源成農場加上整治濁水溪舊道之後在溪州、北斗的新生浮覆地,都向北部桃竹苗地區招募人力,這些二次客家移民,遂在南彰化平原上建立了新的故鄉。
北斗地區北斗、溪州的二次客家移民,大抵為開墾舊濁水溪新生地農場而來,如日本人神原四三生所創的“神原農場”、北斗仕紳林生財經營的“下壩農場”,還有成功村鄭四蚶經營“圳寮農場”等。開墾溪埔新生地需要大批人力,農場方面於是向北部桃竹苗招募,所以今日在彰化溪州鄉西畔村廣一、廣二、廣三巷的居民都是桃竹苗二次客家移民,達百餘戶,此地俗名為“溪底”,或沿日治時期的保甲分區稱“九甲”。
20世紀初年自北部桃竹苗地區南下後,這批彰化新客家也像兩、三百年前遷來的客家前輩一般,將心血投入別人視為棄地的土壤裡,並耕耘出豐碩的成果。
----------------------
1彰化 彰化從前稱為「半線街」,是平埔族中巴布薩族半線社的所在地。雍正元年乃改稱彰化。「彰化」一稱之由來,據福建巡撫王紹蘭「彰化縣碑記」中的一段話:「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可得知『彰化』就是顯彰皇化的意思。
2鹿港 原名「鹿仔港」,這地名的由來,有四種說法:
¬ 早期此地為鹿群聚集之處,因此命名為「鹿仔港」。
由當地原住民平埔族Rokau-an--語音譯轉化(閩南語發音)。
® 因港灣形狀似鹿角而得名。
¯ 昔為米糧集散地,而方形米倉稱為「鹿」,故得名。
據學者的研究推論,以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莊展鵬,民81,鹿港,遠流出版公司)。
3和美 和美原叫做「和美線」,民國九年改為和美。現在以詔安橋為界,以西為泉州移民的墾地,以東為來自彰化的漳州墾民的墾地,境內是兩州墾民接觸之地,因為有鑑於漳泉械鬥迭起,為勸誡械鬥,和睦美鄰,所以稱之為「和美」。
4線西 線西從前叫做「下見口」或「下徑口」,因為此地聚落在四股圳入海處,似乎可以看見河口,所以稱為「見口」。民國九年因其從前屬線西堡,於是以堡名為地名。
5伸港 伸港初作「新港」,因為是新闢的港口,所以得名。後來因為與嘉義縣新港鄉同名,所以於民國四十八年七月一日,更改為伸港鄉。
6福興 「福興」就是福建省移民在此,振興事業,建莊興隆的意思。
7秀水 秀水原叫作「臭水」,因為從前此地墾域是灌溉水的末端,排水不佳,積水發臭的緣故。後來改為「秀水」。
8花壇 花壇得名自現在花壇村之舊稱「茄苳腳」,因為從前這一帶是茄苳樹茂生之地,經當初移民的採伐,進而開墾成耕地,並建莊於此,所以以它為地名。
9芬園 芬園從前稱為「芬園新莊」,傳說是清代在此地種植煙草而得名。
10員林 康熙末年之後,移民入墾者激增,到雍正初年已形成村莊,漸漸發展成市街。因為墾民啟林闢地,留下圓形林地,創建聚落於此,所以稱為「員林仔」,後來刪掉「仔」,改為「員林」。(員林鎮志,民79,彰化縣員林鎮公所 編印)
11溪湖 溪湖從前叫做「湖厝」,位於彰化縣內略中央的位置,有舊濁水溪及麥嶼厝溪中段斜貫而過,支流環流於此,其周圍又有許多沙丘群,因為溪道環流,所以取其「溪」,盆狀低地稱「湖」,合併而成「溪湖。
12田中 田中鎮名取自清代的田中央莊。本地初期是一片水田,後來因為濁水溪氾濫而流失泰半,於是另外選擇他地,變水田為市街。「田中」的地名因此而得。
13大村 大村從前叫做「燕霧大莊」,意思是燕霧山(八卦台地)下的一大集村,因而稱大村。
14鹽埔 地名由來有二說:一說本地在過去移民建村時,為蒲鹽菁茂生之地,所以引用為地名。另一說是因為此地係鹽分頗高的荒埔地而得名。
15永靖 永靖此地名,傳說是知縣楊桂森所命名,因為這一帶是粵籍移民的地域,從乾隆末年起,屢次為閩粵械鬥所波及,為了勸誡械鬥,取永久安靖之義,所以命名為「永靖」。
16埔心 埔心過去叫做「大埔心」,因為此地位於廣闊未墾的埔地中央位置,所以得名。
17社頭 清乾隆年間移民舉族入墾,建莊在平埔族大五郡社的社頭之上,所以將莊名稱之為社頭。
18二水 從前此地的村莊形成於「二分水圳」與「八堡圳」之間,所以命名為「二八水」。民國九年將舊稱「二八水」改為「二水」。
根據傳說,有兩種說法:
¬ 源自八堡圳的「八」字形分水。理由是:清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及六十年(一九二一),施世榜和黃仕卿兩位先賢,分別在二水開鑿八堡圳(即施厝圳、今八堡一圳)和十五庄圳(今八堡二圳),渠道至二水鼻仔頭,以「八」字形分為一圳及二圳,蜿蜒流貫本鄉腹地,再流向彰化平原,由此得名。
根據彰化人雜誌廿三、廿四期第六頁二水地名的由來一文著者陳國典研究指出:二水之所以叫二八水,是由於下敘兩個原因,兩個理由形成的:其一為在明鄭時期(一六六一~一六八三),自林圯埔(今之南投縣竹山鎮)要到本地時,必須經過二條溪,一為清水溪,一為濁水溪,越過此清、濁二條溪水,稱為「過二幅(Pak)水」,二幅水與「二八水」台語音雷同,古早先民移入本地時識字者不多,所以就將本地地名寫做「二八水」了。
19北斗 北斗舊稱為『寶斗』,是由於此地的街道整齊圖案,酷似寶斗仁,所以名之。後來改為近似音『北斗』,沿用至今。
20二林 鎮名由來是因為從前這一帶是平埔族巴布薩族二林社之所在地。
21田尾 田尾因為當時墾民創建村莊於十五圳的水田地帶末端,所以名之為「田尾」。
22埤頭 清雍正年間,漢人入墾於此,因為在莿仔埤圳頭建村,所以稱為『埤頭』。
23芳苑 本鄉原稱為「番仔挖」,因這一帶過去是平埔族巴布薩族的居住地,所以冠上「番仔」,且有一條溪道轉折入海於此,台語稱彎折為「挖」,合併而成地名。光復後改以當地舉人洪算諒的宅號「芳苑」為鄉名。
24大城 清道光初年時有移民墾殖於此,於是聚集成一大集村。因為械鬥頻繁,治安不良,於是築土成壘,以防禦盜匪,鄉名由此而得。
25竹塘 清初墾民遷入時,儲水為塘,以利灌溉,而且當時境內一帶有許多蘆竹茂生之水塘,所以稱此地為『竹塘』。
26溪州 『溪州』地名的由來,是由於本地為東螺溪與西螺溪之間的氾濫平原,所以稱之為『溪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