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旅行與紀念物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現代人出門旅遊,總免不了大包小包地回家。如果要說這個習慣,都是百年前日本帝國的陰謀,那顯然太過誇張。不過,為了突顯日本殖民的成功,他們當年的確花費很多心思,讓來臺灣觀光的旅客願意掏錢買點地方特產回鄉作紀念或是分送親友。
而隨著觀光旅遊業的發展,各地的伴手禮發展出形形色色深具地方特點的特產。藉著伴手禮,旅客能品嚐異地的滋味,也保留了旅遊的記憶。
尋奇與嘗鮮
早期旅行是種個人的冒險遊歷,有時則屬於朝聖、商業及公務性質。工業革命之前,旅行是一種痛苦的空間移轉;近代因交通設備改善,縮短異地間的距離,旅遊成為休閒活動的重要部分,旅行更加普及與大眾化,逐漸成為大眾樂於從事的愉悅活動。
日本在19世紀末因經濟的成長,帶動海外觀光旅遊,透過媒體的策劃與宣傳,海外旅遊逐漸成為近代日本人休閒生活的一部分,當日本統治臺灣後,日臺間的往來更加密切,臺灣迥異於日本內地的歷史人文風情與自然景觀,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光。
隨著日本人類學家到部落進行原住民調查,揭開臺灣山林神秘面紗後,獨特的南島民族人文面貌,成為騷人墨客趨之若鶩的異國風情。1920年日本知名作家佐藤春夫來臺灣旅行3個月,他在到訪霧社後,寫下:「我到這個森林來,好不容易總算在此嗅到蕃人族群的生活氣息的感覺」,言談中充滿了對原始部落的憧憬,以及對南方殖民地的想像。他的作品發表後,吸引了更多日本人到訪。
爾後,來臺觀光者更將原住民部落的參觀與體驗視為必要行程安排,其中以桃園角板山、日月潭邵族等景點最為熱門。此等旅遊活動除了體驗日本政府教化南島的成就外,還帶著現代化國家人民對原始生活的好奇與窺視。
原住民題材是日治時期工藝品的常見元素。黑漆鑲貝彩繪日月潭杵歌圓形掛飾。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5.002.0008​
在旅行中消費
日本人向來有參拜伊勢神宮的集體旅遊傳統,影響了日後的旅行文化。負責臺灣觀光事業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規劃景點時多同時在彰顯治理成績與配合日本人喜好作平衡考量。同時,旅遊購物的消費習慣,也影響了當時旅遊產業的發展。1923年時,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魯特(OwenRutter)到臺灣旅遊,一路上抱怨無法享受觀光購物的樂趣。陪同的日本嚮導告訴他,只能到臺北這樣的大都市才能盡情採購,然而到臺北後仍讓他大失所望。
直要等到1935年之後,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開始在其出版的觀光旅遊手冊中,提供地方物產的介紹、販售地點等剌激觀光客消費的訊息,顯示旅行購物的風氣正在逐漸形成。學生到各地從事修學旅行時,購買「お土產」(おみやげ)當作紀念品,是必要的安排。例如到臺中參訪青果市場,就得買點土產香蕉;參觀森永製菓工場,就帶點他們生產的牛奶糖等當作伴手禮。臺灣各大城市也紛紛開設特產店販售當地名產、原住民工藝品等,滿足觀光客購物的慾望,如臺北有菊元百貨、生蕃屋、臺灣物產紹介所等。
在此影響下,臺灣人透過修學旅行、進香旅遊活動等,也展開了近代觀光模式的新體驗,旅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1940年代的臺南醫生吳新榮在其日記中就寫下「以後十五年間想遊遍大陸,再其次的十五年間要環遊世界。無論怎麼說,旅行也就是人生。」
臺灣風情好伴手
日本觀光客除了依照官方的角度觀看臺灣之外,多數的觀光客對臺灣的熱帶風情深懷想像與嚮往。日本畫家來臺旅行時,將北國日本所沒有的「香蕉」、「紅瓦厝」、「水牛」、「竹筏」、「原住民」等作為創作題材,而這些深具南國風情、異國文化的元素,變成觀光客喜愛的紀念品
因臺灣多水牛,故牛角成為工藝常用材料。上頭刻畫著南國風光,吸引日本北國民眾來訪。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2.037.0002​
伴手禮是推展觀光的方式之一,有農產品、水產品、果實、食料品、菓子、美術鑑賞品及雜貨等,不論是外觀、材質、味道均表現出濃濃南國風情,是旅行者的最愛
例如,大甲藺草所編的大甲草帽、藺草蓆等從清代以來就是最具臺灣地方色彩的特產。1916年日本人在臺中創設「山中工藝美術漆器製作所」,所創作的漆器「蓬萊塗」,其特色是以臺灣亞熱帶植物圖形紋飾,再加上原住民圖案,結合日本傳統的漆器技法,雕工樸拙。來臺出差旅遊的日本人,爭相購回作為伴手禮。而利用臺灣水牛角雕飾的花瓶或茶盤,也相當受歡迎。
精巧工藝銀竹筏
臺南的金銀製造業也相當發達,清代臺南市區內有打銀街,日治之後也稱為「白金町」。《安平縣雜記》內記載:「銀店司阜:一切婦人首飾釵釗、環鐲及什用銀器,均資製造。」根據日本官方資料記載,臺南金銀細工技術是全臺最佳,其製品深受日本人喜愛,包括戒指、手環及首飾等各種精巧細工品。
除首飾外,觀光客喜歡購買用銀打製的竹筏模型。臺灣的竹筏是利用竹子、木頭等編紮一起而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盛行於南部沿海,竹筏上有竹篾所編製的帆,最具特色是在竹筏上放置木桶,讓人搭乘其中,這種特殊的景象,在日本時代寫真帖、明信片上時常可見。銀製的竹筏曾是臺灣總督府致贈外賓的重要禮品,1941年林獻堂宴請電影紅星李香蘭,也特別贈送銀竹筏,而留下「行程有定勢難留,銀筏聊將贈此遊。他日重來堅後約,一帆無恙到瀛洲。」的詩句。
臺南因貿易繁盛,金銀飾品業十分發達。故以銀打造的臺灣竹帆船也成為常見的工藝禮物。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5.011.0065
和風臺味
旅行除了視覺、觸覺、嗅覺體驗外,味覺更是觀光旅行中必要的享受。能夠吃到專屬各地風味,滿足對臺灣的味覺想像,是安排旅程必備的元素。臺灣位於亞熱帶與熱帶,生產的水果種類繁多,四季均有鮮果,以香蕉、鳳梨、西瓜、甘蔗、芒果、木瓜等為盛,這些熱帶水果具有經濟生產與文化消費的角色,透過官方的宣傳品,成為蘊含多重經濟、地理、政治、文化社會意義的臺灣圖像。
日本時代因食品加工業的發展,使各地農特產得以遠距離運送與長時間保存,地方名產因而方便讓觀光客帶回家鄉,與親友分享異鄉的味道。日本統治臺灣之後,進一步將日式甜點「和菓子」傳入臺灣,日本人在臺灣開設和菓子店,以撫慰在臺日人思鄉的情懷。他們所經營的店多小本經營,販賣以臺灣的香蕉、龍眼、鳳梨等水果製成的菓子。如1896年日本人太田常太郎於臺北開設「末廣」菓子店,生產蕉實煎餅,而其他菓子店也跟進,開始生產芭蕉飴、蕉實飴等。
日治時期明信片以臺灣代表性的水果為主題,包括香蕉、文旦、龍眼、鳳梨等。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1.008.1624
伴手禮大比拼
近年臺灣各地為了推展觀光,紛紛推出所謂的「十大伴手禮」等活動。其實早在日本時代,臺灣各地就已經開始舉辦特產的展覽或品評會等促銷特展。1914年《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南各地因為生產木瓜,日本人開始蒐購木瓜,用來製作木瓜糖,風味絕佳,銷路良好。臺南甘泉堂更是以製作木瓜糖而得到名古屋共進會銀牌,帶動該產品的買氣,被選為臺南的特產。1917年11月森平太郎創立新高製菓商,發明出香蕉牛奶糖,因為口味創新,民眾爭相購買,而成為臺北的特產。1928年在高雄市舉辦全島產業大會、港灣會議時,同時舉辦高雄市土產品的徵選活動。臺中市於1930年7月11日起,也舉辦各地土產品的展覽會。1933年馬公市也曾舉辦土產品展,評定馬公的土產品。
除水果加工品外,臺南國姓爺饅頭、國姓爺虎餅、譽芋等糕餅則屬於日式糕點,乃容易保存、耐久放的點心。購買者除臺灣人外,因為也有很多是來自日本的觀光客,為考慮其往返時間,各類糕餅必須具有耐久放的特點。
各地名產放異彩
此外,臺灣各地也出現崗山饅頭、崗山飴、龍宮餅、鳳梨罐頭、金柑漬、李漬、檜の飴、檜の羊羹、蘇澳羊羹、金柑飴、あんこ芋、吉野羊羹、玉里羊羹、栗饅頭等,這些結合地方特色的和菓子,成為觀光客致贈親朋好友的最佳選擇,如南部共進會臺北婦人觀光團,在臺南參觀之際,便購買國姓爺饅頭、木瓜糖等食品;林投木細工、本島木木杖等木細工品;紀念帛紗及紀念明信片集等商品。
曾有報導提及,臺中山岳館販賣部「陳列販賣各種物產,店員不斷忙著補足貨架上的產品。其中,以鳳眼糕、蜜餞、煎餅、羊羹等菓子類,與豚肉餔、乾筍、烏龍茶、紅茶等輕巧、簡便,足以代表臺灣特色的食品,吸引不分島內外的觀光客購買,博得相當良好評價。」除此之外,當時商人開發許多深具創意的糕餅,例如為了迎合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舉辦「臺灣八景」票選活動,菓子鋪勉強堂製作出香蕉與鳳梨口味的臺灣八景煎餅販售,深獲好評。1924年臺北鹿田果子店推出以臺灣原住民傳說為主題的香蕉口味煎餅,或許是獲利不錯,隔年菊水堂也推出一樣的產品。這些以臺灣風景、人文作為主題的食品,是一種想像的消費,在食品上結合了業者想要傳遞的臺灣知識,將臺灣的形象味覺化。
老東西、新登場
觀光活動的興起,將臺灣傳統手工藝品商品化、大眾化。回首日本時代,為迎合旅客的觀點,讓香蕉、鳳梨等地方物產成為臺灣的代言者,利用食品、紀念品等來包裝臺灣。
戰後的臺灣,觀光旅遊是大眾重要的休閒活動,地方政府為了提振觀光產業,舉辦各式各樣的伴手禮票選活動,有些地方特產從日本時代迄今仍是觀光客所青睞的伴手禮,如鹿港的鳳眼糕、新竹米粉、宜蘭金桔蜜餞、花蓮的花蓮薯、玉里羊羹、臺南的烏魚子等。也有伴手禮不斷的被創造與開發,臺灣人學習並融合外來技術,結合在地特色,創造出新產品。
從日本時代以來,臺灣的人文景觀、地方特產被選擇出來,透過觀光客的視野,初上舞臺,走過日本時代,這些地方特產經過重新包裝,重新登場,依然是最耀眼的臺灣品牌。
戰後隨著交通便利的增加,各類觀光地圖不斷出現。除了推廣景點,也做置入性行銷,介紹販賣土產的商店。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5.002.0111
※本文轉載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觀‧臺灣》第3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