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家屬籲拆白崇禧紀念碑
By 張朝欣, 莊曜聰,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8日, 2018
台南市政府為緬懷228事件滿71周年,昨日在新營228紀念公園舉辦追思會,受難者王育霖長子王克雄代表家屬致詞時,要求市府移除位於延平郡王祠的白崇禧紀念碑,還家屬一個公道。對此,南市府將成立專案小組調查。雲林各界也分別在虎尾、古坑228紀念公園舉辦「228和平紀念會」,悼念受難者英靈,期許台灣不再遭受苦難,氣氛莊嚴肅穆。
王育霖是台南市人,曾赴日本帝國大學就讀法律科系,並成為首位台籍的檢察官。二次大戰後回台,在新竹市擔任檢察官,任內偵辦貪汙案,發現時任市長的少將郭紹宗涉有重嫌,但被郭處處掣肘,氣憤下辭職到建國中學擔任教師;228事件發生後遭郭挾怨報復,當年3月底被槍決。
王克雄表示,228事件後,當時國防部長白崇禧奉先總統蔣中正的命令來台,一方面是宣慰民眾,一方面為震懾台灣人,卻處死仍在獄中的台灣菁英,這樣的人竟然有牌坊紀念,還有人稱讚他的作為,令人無法接受;現在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就要設法改變這個事情,他要求能撤除白崇禧紀念碑。
針對王克雄的要求,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表示,將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現況,撤除雖是一個選項,但也不排除在現場另立說明碑文,以正反並陳的方式呈現歷史真相,讓後人對於事件能夠更明白,如此更有紀念的意義。
雲林縣長李進勇表示,228事件對台灣許多家庭來說,是個永難磨滅的痛苦記憶,今年適逢事件發生71周年,當時228的白色恐怖,讓許多人遭受無情的迫害,慘痛的回憶令人唏噓不已。但唯有記取歷史的教訓,才能用寬恕的態度走向未來,創造和諧與團結,並期許大家為台灣這塊土地奮鬥、打拚,讓台灣不再遭受苦難,共同創造幸福美滿的家園。


1947.3.4 屏東三四事件
2018 年 03 月 04 日 21:02:15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1947年二二八事件在臺北引燃後,原本歡天喜地迎接「祖國」的臺灣人對中國惡劣統治的不滿一夕爆發,全臺各地風起雲湧揭竿而起。
三月四日,屏東市民怒火燃燒,民眾集結意圖收繳官方武器直接接管,遭市長龔履端拒絕。民眾包圍市府群情激憤,市長逃往憲兵隊並將情勢電告行政長官陳儀,此為「屏東三四事件」。之後數日雙方數度交涉,民眾要求均被市長拒絕,此時又傳出三百多名原住民即將下山加入反抗勢力的消息,龔履端等人再度逃往屏東機場。
三月八日,中國援軍抵達,開始屠殺逮捕反抗勢力,曾居中交涉和平事宜的副議長葉秋木,竟被視為首謀逮捕凌虐,被割去耳鼻生殖器後遊街示眾當眾槍決。
葉秋木為留日的臺籍菁英,戰後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並當選副議長,卻在事件中慘遭虐殺。葉秋木在事件中的角色,民間認為其致力於和平解決紛爭,官方認為葉為反抗首謀,卻在虐殺後收到無罪的判決書。亦有人認為其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的身分捲入黨國派系糾紛,才是遇害的主因。數不盡的謎團,仍待更多史料曝光來解答….
圖:當年葉秋木遭中國軍隊虐殺地點(今屏東市民生路、復興路、中華路交叉口)


1952.3.7 蔣經國以特務頭子之姿一夜大肆逮捕將近400人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mWpSXN
1952.3.7 蔣經國以特務頭子之姿一夜大肆逮捕將近400人
2018 年 03 月 07 日 22:46:12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長期黨國以各種資源無孔不入對你營造蔣經國「勤政愛民、親民」的形象,你是否能想像這一位特務頭子,在中華民國政權全面逃來臺灣初期,曾無視時任「臺灣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部司令」吳國楨的存在,如納粹蓋世太保手段一般,直接以特務系統一夜逮捕近四百名無辜的人?
1949年全面逃竄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為了鞏固權力,積極發展特務系統,蔣經國順勢成為特務頭子。蔣經國控制的特務系統除了對付臺灣人以外,也掃除自己接班的障礙。
1952年3月7日,已完成掌控特務系統的蔣經國,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逮捕行動「驗收成果」,一夜逮捕近四百名無辜的人。時任「臺灣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部司令」吳國楨對這種作為大為震怒,要求放人,最後還有兩名議員沒有被釋放。
以下引述《近代台灣慘史檔案》:
「…透過這種縱橫交錯的控制,蔣經國在形式上已經掌握了分布於各系統的所有特務機構。然後,蔣、彭兩人聯手設計了一套統轄特務機構的措施,由『台灣情報工作委員會』統一頒發工作證,各特務機構不得已都交出所屬人員名冊,至此,蔣經國即實質上徹底一條鞭地掌控了特務系統。
所謂的『驗收』的大逮捕行動,就是在驗收對特務系統一條鞭發號施令的成果。吳國楨對於彭孟緝眼中沒有他這個司令,很感不舒服,他要謝貫一把兩位台籍議員帶去看他,可是,讓他頗為意外的,兩位議員竟然請他不必追究真相。他們的理由是怕特務報復,經過吳國楨一再勸說後,他們才說出真相。原來,他們是因為在第一屆基隆市議會正副議長選舉時,未遵照國民黨黨部的指示,投票給國民黨提名的議長,所以,被特務藉這次大逮捕對他們實施懲罰。
吳國楨了解內情後,要求彭孟緝把那位違法亂紀的處長撤職,彭孟緝表面敷衍,並未遵辦。吳國楨追問原因,彭孟緝最後才拿出蔣經國的手令,告訴他是奉命行事,吳國楨恍然大悟自己只是空頭司令。一年後,吳國楨即因與蔣經國的衝突擴大而辭職。」
拆解黨國神話不叫「活在過去」,而是透過還原歷史讓還活在過去黨國神話裡的人們願意一起面對,把到底發生了什麼釐清,我們才能心無芥蒂的走向未來。
#轉型正義不能等
《近代台灣慘史檔案》
http://www.southnews.com.tw/Myword/03/0300/0307.htm
認識蔣經國之 – 吳國楨是誰?
http://www.twmemory.org/?p=10647


228受難者寫遺書給親愛的妹妹:離開人世那晚,妳是我唯一伴侶
圖、文 / 聚珍台灣 授權提供
「親愛的妹妹妳知道嗎?我將離開人世間的那一天晚上,妳是我唯一伴侶,拿出妳的相片看了又看!啊!我希望……」
65年前的9月6日,是蔡鐵城在馬場町刑場被槍決的日子。
蔡鐵城是《和平日報》的記者,在那個「新聞自由」是奢望的年代,蔡鐵城不畏壓迫,堅持報導陳孔達屬下的連長私刑虐死臺灣兵的事件,即使少校和上尉前來興師問罪,報社也不為所動,甚至庇護蔡鐵城。
接下來蔡鐵城也不改其志,報導兩起戰後因中國政權來臺,導致瘟疫死灰復燃引起警方對民眾開槍的嚴重衝突事件 -「布袋事件」及「新營事件」。這樣接連對於軍憲警的報導,終於觸犯當政者的逆鱗,報社的人事被接連撤換,改由警總派來的人接任。而蔡鐵城在白色恐怖時期,終究難逃一死,於1952年遭當局槍決。
他的遺書直到整整六十年後(2012)的228當天,才終於交到最關心的妹妹和家人的手上。
▲▼圖左:行刑前笑容依然燦爛的蔡鐵城圖右:處決後在衣物裡找到的妹妹照片背面 (出自:二二八記者劫) 。(圖/聚珍臺灣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圖左:行刑前笑容依然燦爛的蔡鐵城
圖右:處決後在衣物裡找到的妹妹照片背面 (出自:二二八記者劫)
●以上圖文由聚珍臺灣提供,請勿擅自翻攝轉載。原文出處為聚珍臺灣臉書粉絲專頁。
●編按:蔡鐵城生平簡介如下,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
蔡鐵城原名蔡金城,1923年11月3日生於台中大甲莊尾里,戰後參與台中《和平日報》的籌設,並參加作家楊逵號召的「新生活促進隊」。期間曾揭露陳孔達七十軍的一名連長將台灣兵私刑致死的事件,導致軍方至《和平日報》興師問罪。
228事件發生後,加入中部的二七部隊,擔任二七部隊宣傳部部長。二七部隊事件後,蔡鐵城遭關押兩年多,1953年白色恐怖時期遭羅織罪名入獄,並判處死刑,1953年9月於台北馬場町槍決。
原文網址: 228受難者寫遺書給親愛的妹妹:離開人世那晚,妳是我唯一伴侶 | ETtoday名家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228/1120911.htm#ixzz58OETpYzL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學生沒經歷228為何會潑漆?政大教授分析超精闢
news.ltn.com.tw查看原始檔
2018-03-02 16:4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年228有學生朝蔣介石棺柩潑漆,引來各界討論。政大教授陳芳明直言,不應該譴責潑漆的學生,這些學生根本沒有經歷228事件,他們是被台灣長期威權崇拜的刺激,才做出此行為。
綜合報導指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說,蔣介石對戰後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長期實行威權統治,解嚴後也從來沒有看到國民黨主動檢討過去錯誤,反而不斷上升對獨裁者的崇拜。這次潑漆的學生沒有經歷過228事件,激發他們做出這種行為的,其實就是長期受到威權崇拜的刺激
陳芳明說,有歷史意識的政黨如果是對民主理念保持信仰,就應該主動協助台灣社會去除威權崇拜,台灣解嚴至今已超過30年,國民黨的威權崇拜還是不動如山。他認為年輕世代的潑漆事件,正好彰顯台灣社會的容忍已到臨界點,國民黨已經享受民主那麼久,卻繼續以威權崇拜,刺激整個台灣社會。
陳芳明表示,只要威權陰影繼續盤踞台灣、蔣介石銅像仍到處矗立,都會對台灣居民構成精神上凌虐,「不要以為把潑漆者繩之於法就可解決問題,移走銅像,移走蔣家靈柩,才是符合公平與正義的具體做法。



「中華民族不是真的,那是政治性的」中研院學者陳儀深:進一步思考建立台灣民族
風傳媒
風傳媒    
2.1k 人追蹤
謝孟穎
2018年2月28日 下午10:38
對此陳儀深表示,1980年軍法大審時,曾有海外人士帶回當初台灣人向美國遞出的請願書,指出國民黨政府所謂民眾攻擊外省人的「武器」只是棍棒,1947年2月28日後來發生的抗爭也不是叛亂,頂多是反抗,因此向蔣經國強調,應是「先鎮後暴」,民眾是遭到鎮壓後基於自保而不得不進行抗爭。
陳儀深強調,先不看當初到底是誰先鎮、誰先暴的問題,二二八事件發生的遠因實為當時國民政府來台後失業率飆升、物價飛漲、用人歧視引發的民怨:行政長官公署9個處的處長,只有一個教育處長宋斐如是台灣人,那時會講國語的才是人才。」
責任推給日本 陳儀深酸:乾脆說清帝國要負責任
曾有學者說二二八事件發生應是「日本要負責」,對此陳儀深酸:「你乾脆說清帝國要負責任!是要往前推,但不是無釐頭的亂推,要回去看當時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要衡量是非責任的問題。」
陳儀深過去研究曾得出結論,表示蔣介石應為二二八屠殺負起最大責任,而今日陳儀深回憶,過去曾遭蔣家後代蔣孝嚴拿一份蔣介石說「請兄嚴禁報復屠殺,否則以抗命論罪」的電報來提告,控訴陳儀深研究不是事實。對此,陳儀深也指出問題:「你承認有報復屠殺嗎?有人真的因此『抗命論罪』嗎?」
1947年3月國民政府軍隊登台進行鎮壓,對此曾有台灣旅滬團體向當時國民黨領導者蔣介石請願,希望蔣介石阻止「報復屠殺」,但無力阻止憾事。對此陳儀深強調,二二八作為一個公共議題應思考的是「國家暴力」,而不是語言族群劃分的衝突。
演講最末有聽眾提問,台灣人應如何建立自己的國家?陳儀深首先提醒,台灣人一直被教育的「中華民族」並不是真的、不存在,「那是建構的,不是一個時代的概念,那是政治性的,為了中華民國存在的。」
20180228-第六屆共生音樂節,學者陳儀深演說。(盧逸峰攝)檢視相片
20180228-第六屆共生音樂節,學者陳儀深演說。(盧逸峰攝)
更多
台灣人一直被教育的「中華民族」並不是真的、不存在。(盧逸峰攝)
過去提台灣建國 「鄭南榕那個時代叛亂罪」
陳儀深表示,若在過去提台灣建國,「鄭南榕那個時代叛亂罪」,如今台灣已解嚴,就該進一步思考如何在制度上建立一個民族的概念。曾有學者表示台灣民族應劃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等,陳儀深認為定義可以再討論。
語言方面,陳儀深說過去朋友曾強調「要說台語,不要說華語」,但時至今日「那東西已經不足以成為一個民族的障礙」:「現在台灣民族是我們面對中國、 戒嚴體制國民黨的東西,那是在一個北京與華府之間複雜的關係……」
回顧過去歷史,陳儀深點出從二二八事件裡美國扮演的角色,就可以一路講到「我們台灣今天是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不過重點還是:「要走出國際,要先走出過去中華民國的一些殘餘,這不是蔡英文想怎樣就怎樣的。」


美國記者直擊血腥二二八:學生遭割雙耳鼻子再刺死、海潮日日沖刷殘破屍體…
謝孟穎
2018年2月28日 上午10:44
「20名學生被割下雙耳與鼻子後再用刺刀刺死,每天都有被殺死丟到河裡或海中的屍體漂到岸邊,他在3月21日即親眼見到3具浮屍。一位外國人看到憲兵用刺刀刺殺一位騎腳踏車的男孩,只因他沒有立即停下來……這裡的海潮,日復一日沖刷著殘缺不全、遭中國憲兵屠殺而遇害的台灣青年屍體……」
近40年前,德國記者尤爾根·辛茲彼得(Jürgen Hinzpeter)在一名計程車司機協助下深入戒嚴時期韓國,見冒死帶回「光州事變」第一手影像記錄,向世界揭發政府鎮壓平民、無差別開槍射殺等暴行。辛茲彼得與計程車司機的事蹟被改編為電影《我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2017年於台灣上映叫好又叫座,BBC中文網記者劉子維則撰文探問:兩岸三地也可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嗎?
台灣並不是沒有類似故事。早在2008年,長期研究美國典藏二二八檔案之學者蘇瑤崇於〈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宣傳戰〉一文寫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血腥鎮壓,儘管國民政府極力封鎖新聞、婉拒外國記者至台灣採訪, 3月19日,一名美國記者鮑威爾(John W. Powell)仍悄然到達台灣,報導引起世界熱議,今(2018)年出版之《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一書亦有節錄。
畫家黃榮燦曾以版畫《恐怖的檢查》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表示同情,並在數年後被情治人員逮捕、羅織叛亂罪名處死(圖/wikimedia commons)檢視相片
畫家黃榮燦曾以版畫《恐怖的檢查》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表示同情,並在數年後被情治人員逮捕、羅織叛亂罪名處死(圖/wikimedia commons)
更多
畫家黃榮燦曾以版畫《恐怖的檢查》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表示同情,並在數年後被情治人員逮捕、羅織叛亂罪名處死(圖/wikimedia commons)
二二八事件並不只發生在2月28日這一天,3月國民政府軍隊登台後,鮑威爾看見的是這樣的場面:20名學生被割下雙耳與鼻子後再用刺刀刺死、少女被誣指為「共黨」開槍射殺,每一天,海潮都沖刷著殘破不全的青年屍體……
灣記者遭逮捕 當局造假新聞「外省孕婦被日本武士刀對準頭部插入」
1947年3月國民政府開始「清鄉」鎮壓造成槍聲四起、平民橫屍街頭,然而,當時台灣媒體幾乎被迫噤聲。據蘇瑤崇引述之〈台北報界遭逢厄運〉報導,3月9日《民報》工廠被大批軍警搗毀,5家報館遭警備司令總部封閉,罪名為「共黨份子」、「挑撥政府與民眾之間情感」、「深中日本毒化思想」、「叛國」等,其中《人民導報》宋裴如遭槍決,其餘遭捕報社工作人員皆生死未卜。
蘇瑤崇指出,當局不僅禁止報導真實鎮壓情況,也刻意捏造「外省人3、4000人被殺」等系列假消息,將「暴民」標籤貼於台灣人之上。例如戰後遭國民政府接收、常製造假新聞之《申報》,即在4月1日連載以下內容:
「⋯找外省人施以毆打,⋯重則斃命,輕亦在殘廢之列,雖婦孺孕婦,亦無一倖免。據記者所知,一數歲之兒童隨其母出街,途遇暴徒,用刀將其母之嘴割裂至耳,復將衣服剝光,痛毆垂斃拋之於水溝。其子被用刀扭轉面部倒置背後,即時氣絕斃命,又一小孩被其雙足捧起倒吊,將頭部猛向地上碰擊,至頭破髓流而甘心。又一將兩小孩之頭互為碰撞,至頭血橫流,而引為快事。又一孕婦亦被暴徒用日本之武士刀對準頭部插入,即時兩命嗚呼,此種狼毒手段,不勝枚舉……」
二二八事件裡,實際上有多少外省人遇害?蘇瑤崇寫到,台灣人確實有毆打外省人的狀況,各地死亡外省人則為33人,同一時期軍警也不斷巡邏、向民眾開槍。
至於《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一書收錄、1947年3月3日美國領事步雷克書寫報告裡則提到,二二八期間有7名外省人逃進美國領事館時,遭憤怒群眾扔了一塊石頭,但民眾扔一顆石頭後就迅速解散,表示不想打擾美國領事館。步雷克見到的台灣人,並非國民政府所述全然失控之「暴民」。
美國記者3月下旬抵台 仍見鎮壓不斷:台灣人受到壓榨甚於日本統治時期
二二八真實情況為何,一開始外國媒體無從得知。蘇瑤崇寫到,最初英文報紙多引述中國「中央社」消息,內容與國民黨系報紙類似,然而3月10日台灣旅滬請願團召開記者會、控訴中國軍隊屠殺台灣人民,開始引起外國媒體注意。
3月12日,中宣部長彭學沛召開記者會回應請願內容,也表示「台灣未靖」、不希望外國記者到台灣採訪,儘管如此,美國《The China Weekly Review》鮑威爾仍於3月19日抵台、27日離去,報導於29日出刊後受國際媒體廣泛引用。
據《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收錄1947年3月28日澳洲南京使館報告(編號NK36/47),時任國防部長白崇禧將二二八定調「暴動」,認為係日本51年殖民統治對台灣人「灌輸惡毒思想」,造成台灣人反抗中國政府與人民、超過1000名外省官員及眷屬遭殺害及受傷,然而,美國記者鮑威爾如此描述事件起因:
「陳儀結合了詭計與恐怖統治,在中國或國民黨的歷史上可能無人能敵,他已實際壓制了台灣的叛亂活動;由於為期一年半明目張膽的暴政,台灣人受到的壓榨與壓迫,甚遠於日本統治時期,因而在2月28日群起反抗中國政權……」
鮑威爾3月19日至27日待在台灣的期間,動亂仍持續在鄉間發生,而鮑威爾寫到,因為國民政府封鎖新聞,讓鎮壓事件不為外人所知:「因為省內新聞審查制度與通信條件匱乏,才讓這起加諸於和平、無武裝的一般民眾之全面令人難以置信的鎮壓事件不為外人所知,即便中國也不太了解這裡的實際情況。」
20180222-「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台北場次新書發表會,(左起)中研院台灣史研所杜正宇、國史館館長吳密察、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陳明仁攝)檢視相片
20180222-「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台北場次新書發表會,(左起)中研院台灣史研所杜正宇、國史館館長吳密察、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陳明仁攝)
更多
20180222-「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台北場次新書發表會,(左起)中研院台灣史研所杜正宇、國史館館長吳密察、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陳明仁攝)
「海潮日復一日沖刷著殘缺不全、遭中國憲兵屠殺而遇害的台灣青年屍體…」
3月1日起全台灣開始抗爭後,各地仕紳與領袖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盼與政府和平談判,鮑威爾寫到,時任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表面同意改革,實則在雙方停戰期間增強兵力,接著血洗台北長達5日之久:「當部隊3月8日從大陸開到台灣,陳長官卻逮捕處委會委員,接著開始血洗,部隊則是見到台灣人就開槍……」
「中國軍隊以最難以想像的暴虐手段,對付暴動的台人。」據《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收錄澳聯社引用之報導,鮑威爾在台灣看見的是這般情景:
「事變之始,長官公署派出機動部隊,用達姆彈機槍對付有所遇到的團體,保守估計約5000人死亡……外國目擊者告訴我,他們看到20多位鄉下青年被殘害折磨,然後以刺刀處刑後丟入溪中,另一位西方人還目擊軍隊搜索民宅,大肆掃射任何前來應門的民眾。」
澳洲南京使館引述鮑威爾的文字則是:
「這裡的海潮,日復一日沖刷著殘缺不全、遭中國憲兵屠殺而遇害的台灣青年屍體……雖然不可能查明在陳儀政權下遇害的確切人數,但保守估計應在5000人左右,另有數千人遭關押。據報,其中會有很多人遭到處決。」
學者蘇瑤崇的論文,則這般描述鮑威爾所寫:
「軍人搶劫、刑求與殺人之事,在台北多到數不盡。一位從高雄來的外國人,看到上千臺灣人,雙手被鐵絲反綁,深絞至肌肉中,然後被拖到監獄中;也看到軍人朝窗戶外開槍,當問及為何開槍時,軍人回答說遭共產黨攻擊,但他實際看到的,卻是一位女孩被擊倒在地……」
「台北與基隆有20名學生被割下雙耳與鼻子後再用刺刀刺死,每天都有被殺死丟到河裡或海中的屍體漂到岸邊,他在3月21日即親眼見到3具浮屍。一位外國人看到憲兵用刺刀刺殺一位騎腳踏車的男孩,只因他沒有立即停下來;另位台北外國人看到軍隊挨家搜索、恣意的朝開門的人開槍,共有5戶遭殃;有更多外國人看到軍隊卡車載著機關槍,隨到之處任意射殺市民與人群……」
70年前美國報導讓世界看見台灣 70年後外國檔案讓台灣人了解自己
在二二八事件消息遭封鎖的當下,鮑威爾親赴台灣寫下的報導震撼世界,而《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一書收錄美國領事步雷克書寫的一系列報告,也讓美國正視國民政府血腥鎮壓問題。儘管二二八消息遭官方封鎖、定調為台灣人屠殺外省人之暴亂,在台外國人也以不同的角度看見台灣、寫下當時種種。
蘇瑤崇於〈二二八的媒體宣傳戰〉一文詳細梳理1947年3月1日至4月31日的各路報紙檔案,於結論感嘆國民黨政府「透過歪曲事件真相、『指鹿為馬』的宣傳方式,達到顛倒是非以為自己辯護之目的」。
蘇瑤崇寫到,時至今日,仍有人相信二二八事件裡外省人死傷比台灣人更多、更慘烈,例如《申報》所述台灣人以武士刀殘殺外省孕婦等書寫,而研究國民政府「媒體宣傳戰」與外國人見證的意義,便是突顯國民黨系報紙抹黑二二八事件之問題、了解背後政府隱藏之動機。
70年前的外國報導,讓國際看見二二八實情,70年後的今日,諸多外國檔案也能讓台灣人更加了解過去。今年2月22日《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新書發表會上,參與此書編纂的蘇瑤崇即點出外國檔案之重要性,表示美國檔案清晰記載過去中文檔案「刻意避而不談」的二二八事件前夕民怨、可見中文檔案隱藏的歷史事實與問題,應啟動國家級美國檔案徵集計畫,補足台灣歷史面向。
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出席「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台北場次新書發表會。(陳明仁攝)檢視相片
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出席「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台北場次新書發表會。(陳明仁攝)
更多
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表示,應啟動國家級美國檔案徵集計畫,補足台灣歷史面向。(陳明仁攝)
儘管鮑威爾的報導並不是台灣的「新聞」,早在2008年蘇瑤崇的研究裡便提及,然而日前媒體引用《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一書資料、提到國民政府軍隊使用非人道武器「達姆彈」鎮壓群眾時,仍引起輿論嘩然。
真相未明前,「過去」從來就不只是過去,二二八事件發生至今70年,台灣人仍有太多不知道的過去。台灣是否也能像韓國一樣、拍出類似《我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這般響譽國際的歷史電影?答案,或許便藏在尚未完全撥雲見日、可能連台灣人自身都不太清楚的過去裡。



拒投國民黨!金馬得主林生祥談二二八:如果沒有好好守護民主,有天也會發生一樣的事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每一個受難者不單單只是一個生命,包括他的親人、小孩、家族成員朋友全部都牽連在一起,沒那麼簡單……」今(28)日夜間,以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奪得數項金馬大獎之音樂人林生祥赴二二八紀念活動「共生音樂節」進行壓軸演唱,演唱過程中林生祥也分享了自己對於二二八事件之看法,感嘆「這世界怎麼那麼這樣,國民黨怎麼那麼可惡」,因此從來拒投國民黨。
今夜林生祥現身「共生音樂節」,尚未正式演出即引起現場轟動,台前一瞬間被觀眾佔滿。而演唱前與演唱過程裡,林生祥說,自己是在大學時期最美好的時光就是放棄本科系的課業去讀小說,當時讀了鍾肇政、李喬、陳映真等人的作品,讀完《寒夜三部曲》,也接觸到二二八的書籍。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林生祥登台時,許多觀眾湧上台前。(盧逸峰攝)
接觸到二二八書籍 「國民黨怎麼那麼可惡」
接觸到二二八書籍後,林生祥相當驚訝:「這世界怎麼那麼這樣,國民黨怎麼那麼可惡!」從那之後,他向來不投國民黨,也希望女兒了解二二八歷史。
林生祥回憶,之前在全台各地80多所中小學進行演講,巡迴至綠島時,便想著一定要帶孩子一起去。講座結束後他帶孩子一起去看人權紀念碑,細看上面刊載受難者姓名,其中一位就是家鄉友人的親人、作家鍾理和的弟弟鍾浩東。
林生祥說,鍾浩東因基隆中學事件遭槍決,家鄉也牽連很多人,女兒便問他:「為什麼他會被關在這地方?」林生祥嘆,因為帶孩子「真實看到在那邊的人,她對白色恐怖與二二八是有感覺、有連接的。」
「每一個受難者不單單只是一個生命,包括他的親人、小孩、家族成員朋友全部都牽連在一起,沒那麼簡單……」林生祥說。
歌詞 「劃破烏雲的流星」 指對蔣經國射出的子彈
活動尾聲,林生祥獻唱〈百年追求〉一曲,歌曲提及林義雄經歷之「林宅血案」,以及黃文雄、鄭自才過去在美國試圖刺殺蔣經國的「刺蔣案」。林生祥說,歌詞寫到的「劃破烏雲的流星」,係指當時對蔣射出的子彈。
「今天我們追求的民主,是前輩努力得來的成果。71年前發生了二二八事件,如果今天我們沒有好好守護,有一天也會發生一樣的事。」林生祥說。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歌手林生祥忘情演唱。(盧逸峰攝)
「共生音樂節」係連辦6年之二二八紀念活動,每一年都會邀請創作歌手與樂團進行演唱,今年也以「查無此人」為題,帶領群眾思考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事件裡消失的加害者:
「如果少了加害者,真相則永遠無法完整,我們以及下一個世代的人們,只會記得這是一個只有受害者的故事,而不是整個事件本身。而讓社會感受究責與轉型正義之必要,也是台灣邁向和解共生的前提。」
第6屆共生音樂節除音樂演出外,也加映靜態展覽,並邀請中研院學者陳儀深、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李晏榕、1986年解嚴前即開始二二八平反運動的《民報》董事長陳永興進行演說,此外,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社運人士苗博雅亦等亦到場聲援。活動於夜間9時結束,期間現場人潮爆滿,有大量年輕人參與,反應熱烈。



民眾闖慈湖陵寢 紅漆潑蔣中正棺柩:不讓獨裁者幽靈遊蕩台灣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今(28)日「獨臺新社」成員進入桃園慈湖陵,以紅漆潑灑蔣中正棺柩,事後還在臉書發出聲明指出,桃園市長鄭文燦曾表示,「轉型正義不該窄化成去蔣」,因此決定要提醒市長,雖然去蔣只是個環節,但是如果不將威權地景清理乾淨,轉型正義就無法成功。
獨臺新社闖慈湖陵 紅漆潑蔣中正棺柩:不讓獨裁者遊蕩台灣(圖/翻攝自獨臺新社 Taiwan Independence Reformation Association臉書)
▲獨臺新社成員進入桃園慈湖陵寢,紅漆潑灑蔣中正棺柩。(圖/翻攝自獨臺新社 Taiwan Independence Reformation Association臉書)
獨臺新社在臉書提到,「去年年底執政黨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民間都在期盼當局者可以『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但是隨著各界把焦點放在黨產、檔案公開等議題時,桃園的兩蔣停靈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通批當局者消極放任「帝王陵寢」,讓獨裁者的幽靈繼續在民主的台灣遊蕩。
獨臺新社表示,桃園市的觀光導覽頁面上,將慈湖陵寢描述為「世界各地謁陵緬懷一代偉人的聖地」,鄭文燦也曾經在回應兩蔣園區議題時說「轉型正義不該窄化為去蔣」,「但是,不去蔣並繼續拖延『威權地景清理』,轉型正義就不可能達陣。」
另外,獨臺新社把象徵受難者鮮血的紅漆,潑灑在獨裁者停靈的棺柩,並提出兩大訴求,第一點是「徹底清除威權遺緒,停止以國家資源供奉獨裁者」,呼籲執政當局只要繼續以國家資源供奉兩蔣停靈,只要對獨裁者的膜拜沒有消失,轉型正義就不可能真正到來。
第二點則是「廢除兩蔣文化園區,威權遺緒不是觀光資源」,由於桃園市政府聲明,將「基於歷史文化、觀光價值」保留兩蔣文化園區,認為威權遺緒不能是觀光「價值」,更不是自由民主國家應該保存的「歷史文化」,兩蔣棺柩不應該以帝王陵寢規格存在於台灣,假如總統府、國防部與桃園市政府繼續互相推託逃避責任,那「破壞聖像」的行動將不會停止。
原文網址: 快訊/民眾闖慈湖陵寢 紅漆潑蔣中正棺柩:不讓獨裁者幽靈遊蕩台灣 | ETtoday社會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228/1120926.htm#ixzz58OEl2Oes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快訊/民眾闖慈湖陵寢 紅漆潑蔣中正棺柩:不讓獨裁者幽靈遊蕩台灣 | ETtoday社會 | ETtoday新聞雲 - https://goo.gl/SQK9Pw

二二八紀念日 民眾闖慈湖陵寢對蔣靈柩潑漆 | 慈湖陵寢遭潑漆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MfP1Vo

民眾闖慈湖陵寢 紅漆潑蔣中正棺柩:不讓獨裁者幽靈遊蕩台灣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獨臺新社成員進入桃園慈湖陵寢,紅漆潑灑中正棺柩。(圖/翻攝自獨臺新社 Taiwan Independence Reformation Association臉書)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今(28)日「獨臺新社」成員進入桃園慈湖陵,以紅漆潑灑蔣中正棺柩,事後還在臉書發出聲明指出,桃園市長鄭文燦曾表示,「轉型正義不該窄化成去蔣」,因此決定要提醒市長,雖然去蔣只是個環節,但是如果不將威權地景清理乾淨,轉型正義就無法成功。
獨臺新社在臉書提到,「去年年底執政黨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民間都在期盼當局者可以『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但是隨著各界把焦點放在黨產、檔案公開等議題時,桃園的兩蔣停靈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通批當局者消極放任「帝王陵寢」,讓獨裁者的幽靈繼續在民主的台灣遊蕩。
獨臺新社表示,桃園市的觀光導覽頁面上,將慈湖陵寢描述為「世界各地謁陵緬懷一代偉人的聖地」,鄭文燦也曾經在回應兩蔣園區議題時說「轉型正義不該窄化為去蔣」,「但是,不去蔣並繼續拖延『威權地景清理』,轉型正義就不可能達陣。」
另外,獨臺新社把象徵受難者鮮血的紅漆,潑灑在獨裁者停靈的棺柩,並提出兩大訴求,第一點是「徹底清除威權遺緒,停止以國家資源供奉獨裁者」,呼籲執政當局只要繼續以國家資源供奉兩蔣停靈,只要對獨裁者的膜拜沒有消失,轉型正義就不可能真正到來。
第二點則是「廢除兩蔣文化園區,威權遺緒不是觀光資源」,由於桃園市政府聲明,將「基於歷史文化、觀光價值」保留兩蔣文化園區,認為威權遺緒不能是觀光「價值」,更不是自由民主國家應該保存的「歷史文化」,兩蔣棺柩不應該以帝王陵寢規格存在於台灣,假如總統府、國防部與桃園市政府繼續互相推託逃避責任,那「破壞聖像」的行動將不會停止。


台灣二二八事件走過71年 法國記者用鏡頭拷問歷史
www.bbc.com查看原始檔
台灣二二八事件走過71年 法國記者用鏡頭拷問歷史
2017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吉華拍下當時遊行的照片,也成為書本的封面。
2016年,一位法國記者為了採訪選舉第一次踏足台灣,也第一次知道二二八事件,此後他花了近兩年採訪,出版了史上第一本以法文介紹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專書。
2016年為了採訪台灣總統選舉,駐日本的法國攝影記者吉華(Nicolas Datiche)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他在採訪過程中與民進黨、與台灣民眾接觸,才第一次聽說二二八事件,他以一個記者的直覺,認為這是個對台灣影響深遠因而值得深入報道的議題,因此他計劃在2017年,也就是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時,在新聞雜誌上刊出報道,但隨著他對二二八事件的了解越來越多,也在採訪期間台灣人的鼓勵,因而決定將採訪集結成書,他和在日本曾多次合作的文字記者阿尼亞斯‧賀東(Agnès Redon)合作,花了18月的時間,出版了法文、英文雙語的《Les témoignages du silence》(《沉默的證言》)。
潘信行依舊保存著父親受刑時所穿、被彈孔穿過的衣服。
70年以來李榮昌和家人都會吃魷魚粥紀念,因為在1947年3月10日,他的父親和叔叔就在他們即將吃晚餐的魷魚粥時被軍方帶走。
位於台北市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是二二八事件的引爆點。1947年2月27日,中華民國警方因查緝私煙而打傷賣煙婦人林江邁,對國民政府積怨已久的群眾集結抗議,一連串的衝突和鎮壓開始蔓延全島。
基隆港在3月8日舉行儀式紀念死難者。當時國民政府軍隊將平民互相捆綁後射殺投入港中。
基隆的和平島上矗立著一座紀念碑,紀念因二二八事件被國民政府軍隊殺死的日本漁民青山惠先。
「受難者的家屬無法百分之百的得知事實,而也從來沒機會在庭審上詢問加害者,」BBC中文記者詢問吉華採訪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時,他這麼回答。
「當我第一次聽到228事件時,我很震驚這一場屠殺竟然被消音了40年,伴隨著世界上最長時間的戒嚴。」賀東以郵件回復BBC中文時說。「在到台灣之前我從沒聽說過228事件,但就算其他關於台灣的新聞,在法國的版面也非常少,」吉華說。
台灣直到1992年才有第一座政府興建的二二八事件紀念碑,圖為一名婦人行經二二八紀念公園。
談及法國的轉型正義,吉華表示,法國政府在二戰期間協助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已被揭露,「超過九成的法國人都承認我們在納粹政權期間做了不好的事,加害者也幾乎都受到了懲罰,」但在法國在殖民地阿爾及利亞所做的事,並沒有被好好被解釋、被理解。吉華會提到這兩個歷史事件,是因為他認為這和228轉型正義有關。
作者賀東在採訪過程中聽到一些台灣人將二二八和二戰時的納粹屠殺相提並論,她說兩事件的規模不能類比,但她認為台灣人會這樣提起,是因為期待政府能和德國面對納粹屠殺一樣,做到轉型正義承認二二八事件。
書以法文撰寫會不會特別用法國人理解的方式寫作?賀東回答,一些受訪者「會直接對法國讀者訴說,因為他們認為法國人對社會正義、平等、自由更為敏感。」而她的工作就是把受訪者或是尖銳、或沉重、或諒解、或是沉默了十多年才終於說出口的言論傳達給讀者。
有蔣介石銅像的中正紀念堂內,海軍儀隊正在進行換衛兵儀式。
台灣內部對於看待二二八事件仍具有爭議。
鄭南榕在戒嚴時代創立以言論自由為主的時政雜誌《自由時代》周刊,該周刊成為台灣民主化歷程展覽的展品之一。
一名學生參加了2016年舉辦的,二二八事發相關地點的導覽團。
今年97歲的二二八受難者傅仁鴻在七十週年紀年這天由家人陪同,接過由總統蔡英文頒發的回復名譽證書。
賀東希望這本書能讓不了解台灣的法文和英文讀者知道言論自由多麼珍貴,以及了解台灣現今在國際上的特殊處境。
賀東認為銘記二二八事件是重要的,「這些受難者的證言沒有國界和時間的限制,它們是實現正義的條件,是世上每個人都需要學的課題。」


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靠樹枝上的皮帶找到爸」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2-28 11:54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今天是228事件71周年,宜蘭縣政府在宜蘭運動公園的228紀念園區舉辦追思儀式,不少受難者家屬年年來追思,想到亡故的親人依然紅了眼眶。71歲的呂崧海的父親呂金發是228受難者,任警職的呂金發一夜之間不見人影,呂崧海回憶,「隔幾天靠著掛在樹上的皮帶,才知道爸在樹下坑裡,把他挖出來,見最後一面。」
呂崧海說,當時他只有2個半月,爸爸呂金發是年僅24歲的年輕警察,3月19日當時人在警所備勤,凌晨卻與葉姓課長同被軍方逮捕,從此音訊全無。呂崧海的媽媽遍尋不著先生,從宜蘭打聽到頭城,才在一處樹上發現印有呂金發名字的皮帶,一旁還掛著葉姓課長的帽子,兩方家屬哭著互助開挖,找出遺骨。
呂崧海儘管已高齡,仍然每年都會回到228紀念園區悼念父親,近年來兒子媳婦開始陪同,一起緬懷素未謀面的親人、奠祭這一場改變家族的歷史事件。
宜蘭縣政府表示,今年宜蘭縣二二八追思紀念會在縣內二二八紀念物舉辦,縣政府邀請藝術家設計製作裝置藝術,把「回家」的意象展現於活動現場,「回家」是每個人最溫暖珍貴的心願,在二二八事件中,有很多人日夜盼著親人回家團聚而不可得;在獨裁政權的恐怖統治下,有多少的父母兒女天天等待著摯愛回家。
時至今日,世界各國目前仍有許多被獨裁者囚禁的良心犯,讓我們一同在樹上綁上黃絲帶,期待受囚者早日回家,為我們相信的價值發聲,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台灣將永遠和平相隨。
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靠樹枝上的皮帶找到爸」 | 二二八事件71年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HsrCv3
今天是228事件71周年,宜蘭縣政府在宜蘭運動公園的228紀念園區舉辦追思儀式,...
今天是228事件71周年,宜蘭縣政府在宜蘭運動公園的228紀念園區舉辦追思儀式,不少受難者家屬年年來追思,想到亡故的親人依然紅了眼眶。記者張芮瑜/攝影
228受難者家屬呂崧海向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訴說家族的血淚故事。記者張芮瑜/攝...理縣長陳金德(左)向受難者家屬贈花表達敬意。記者張芮瑜/攝影


228事件 受難者家屬代表:中正紀念堂對受難者是侮辱 
 分享228事件 受難者家屬代表:中正紀念堂對受難者是侮辱到Facebook 分享228事件 受難者家屬代表:中正紀念堂對受難者是侮辱到Line 分享228事件 受難者家屬代表:中正紀念堂對受難者是侮辱到Google+
二二八中樞紀念儀式28日舉行,受難者家屬代表林黎彩致詞說:蔣介石是國是二二八事件元凶,卻用如此大的中正紀念堂紀念元凶,對事件受難者是莫大侮辱。(記者張嘉明攝)
2018-02-28 16:29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二二八事件71週年,事件受難者家屬代表林黎彩指出,蔣介石是國是二二八事件元凶,卻用如此大的中正紀念堂紀念元凶,對事件受難者是莫大侮辱。她也呼籲總統蔡英文,能將權力下放給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因為(二二八事件)盤根錯節70餘年,要做(轉型正義)沒這麼簡單!」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林界之女兒、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林黎彩,今出席二二八事件71週年中樞紀念儀式,並擔任受難者家屬代表致詞。紀念儀式現場下著滂沱大雨,林黎彩以肅穆但冷靜地語調,全程以台語致詞。
林黎彩指出,1995年二二八事件紀念碑落成,前總統李登輝首度以總統身分,代表國家向受難者及其家屬道歉,但她選擇在旁邊的音樂台上抗議,理由是此紀念碑及紀念公園如此有代表性,卻僅占地400多平方公尺。
她接著說,在對街不遠處,有著佔地如此大、如此高尚的建築物在奉祀二二八事件元凶蔣介石,這對受害者來說是侮辱,在此地點建造富麗堂皇的廟堂,供奉著世界四大殺人魔王之一者,是不公不義、沒道德是非的事。
林黎彩說,雖如今已證實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元凶,但未見政府對元凶及加害者幫兇有什麼動作。她也說,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在前總統馬英九及國民黨的八年管理下,已限縮成內政部轄下的一個人民團體。
林黎彩表示,她擔心行政院促轉會是否能發揮效果,在此前車之鑑下,她期盼促轉會能有超然實質的作為,並能被賦予權力,才不讓促轉會在政治妥協下,成為政治樣板,導致台灣的公平變質。
在致詞結束後,林黎彩補充說明,向蔡英文呼籲指出,希望蔡能將權力下放給促轉會,「因為(二二八事件)盤根錯節70餘年,要做(轉型正義)沒這麼簡單!」


林茂生臺大教授-台灣哲學家-林茂生二二八事件遭中國國民黨政權殺害/林茂生是臺灣歷史上取得東京帝大文學士的第一人和臺灣第二位哲學博士(臺灣第一位哲學博士為劉明電)/台灣歷史上第一位文學士。後來台灣總督府決定資助他遠渡重洋,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和另一位中國思想家胡適一樣,他有幸受教於美國實用主義者杜威(John Dewey),深受杜威的實用主義影響。在1929年,他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成為台灣歷史成為台灣在美國獲得哲學博士的第一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7UP96P

為何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死後連屍首都找不到?沉冤70年、課本不敢寫的最痛歷史-歷史|中華民國|二二八事件|蔣介石|林茂生|民報-風傳媒-想想論壇 - https://goo.gl/bU2nac


林茂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OQUZcW
林茂生(1887 年 10 月 30 日-1947 年 3 月 11 日),字維屏,號耕南,外文拼音 Lin Mosei,臺羅拼音 Lîm Bō͘-seng。原籍臺灣屏東東港,生於大清帝國福建臺灣省臺南府,1916 年取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文學士(東洋哲學專攻),1929 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修習教育哲學),是臺灣歷史上第一位取得東京帝大文學士和第二位取得哲學博士(第一位為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劉明電)、第一位留美博士。曾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河邊教堂(Riverside Church)彩色玻璃窗題寫「上帝是愛」漢文。在臺擔任長榮中學教務主任、臺南師範學校兼職、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今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教授、臺南商業專門學校任教。戰後協助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大學,自 1945 年 12 月,林茂生受聘為臺大教授,並以校務委員身分代理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處理院務。在擔任《臺灣民報》社長期間,民報社論多次批評陳儀所主持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1947 年 3 月 11 日,於二二八事變中,被中國國民黨武裝人員帶走秘密殺害。目前於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校內設有紀念館。
生平
林茂生出生自府城書香門第[1] ,其父林燕臣為清帝光緒年間秀才,母親郭寬則是舉人之女兒。自幼浸濡東西經典,亦習得一手好書法。基督長老教會曾於1889 年聘請林燕臣為府城醫館(後為新樓醫院)宣教師教漢文及臺語,而得以接觸基督教。同年 9 月 11 日林燕臣由巴克禮牧師施洗入教,曾任臺南長老教中學教務長、太平境教會長老、高雄州東港教會牧師、基督長老教會臺灣大會議員、書記及議長、臺南神學院教授等。
林茂生 1908 年赴日留學,先後就讀京都同志社中學及京都第三高等學校。1915 年擔任臺灣留學生團體「高砂青年會」首任會長(後更名為「東京臺灣青年會」),隔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專攻東洋哲學(東方哲學,主要是中國哲學),方向為「陽明學」(王陽明學說),曾發表〈王陽明の良知說〉兩篇於《東亞研究》。學成歸國後任長老教中學教務主任並教授英文,1917 年與清閩浙水陸提督太子太保王得祿後裔王采蘩結婚。王采蘩畢業自日本岡山縣津山高等女學校,為第一位留日臺籍女學生,其兄王鍾麟則是臺灣文化協會理事及臺灣民眾黨中央常委。林茂生曾在 1924 年,臺灣文化協會於霧峰舉行的夏季學校教授「西洋文明史」、「倫理哲學」等課。
1920 年始任教於臺南商業專門學校。1927 年受臺灣總督府派赴美深造,拜教育哲學家杜威及孟祿門下,隔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碩士學位,再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哲學博士學位,成為臺灣在美榮獲哲學博士之第一人。其博士論文《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 A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s)研究臺灣自荷蘭統治時期至日本統治時期教育制度與教育理念的發展過程。1930 年,歸國任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教授,1931 年始任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德文、英文,兼圖書館主任。1941 年獲日敘勳四等瑞寶章。
1945 年 10 月 25 日,林茂生在臺北中山堂發表「慶祝臺灣光復」演說。同年應國民政府臺北帝國大學接收委員會主任委員羅宗洛之邀,出任接收委員,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臺北帝國大學被國府接收後暫名國立臺北大學,由五位原接收委員(羅宗洛、陸志鴻、馬廷英、杜聰明、林茂生)和一位陳儀代表(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處長)組成校務維持委員會,12 月行政核定國立臺灣大學校名,派羅宗洛任代理校長,身為校務委員的林茂生擔任國立臺灣大學先修班(原臺北帝國大學預科)主任,同時代理文學院院長職務。[null 另被]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聘為教員甄選委員會委員[2] 。除了校務外,林茂生創辦《民報》且擔任社長。11 月 18 日,林茂生在《民報》一版〈在日臺胞救濟辦法 今晚九時林茂生廣播〉中:「過去日本人壓迫我們剝削我們侮辱我們這是很明顯的事實,但是我們的態度,應當抱著憎其罪不憎其人的風度,......須取著『勿使母親哭』的態度才好。總之,我們要慎重說話,要慎重做事,這是我對同胞的一個希望。」[null 然國府治臺腐敗][3],騷亂不止。1947 年林茂生辭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一職。二二八事變爆發,3月11日,林茂生遭兩名持槍穿中山裝者,稱是臺大校長有捎口信要他見陳儀,穿著睡衣自私宅挾帶,從此失蹤,估推為 3 月 11 至 16 日期間遭國府特務處決。據國府二二八事件調查委員楊亮功調查,陳儀當局卻沒有將大體交還家屬,並製造失蹤假象[4][5][6][7],於 3 月 21 日改派林穆光接任臺大先修班主任,24 日正式通知林茂生不用兼任先修班主任,26 日起文學院公文則不再由代理文學院院長職務的林茂生校務委員簽收。
林茂生共有九名子女,其中長男林宗正為醫學士,次男林宗義[8]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士、東京大學醫學博士,為腦神經科學及精神醫學權威(1964 至 1969 年間執掌世界衛生組織心理衛生項目,對精神分裂研究貢獻頗鉅)。幼子林宗光是美國德雷克大學歷史學教授,女林詠梅積極參與臺美民主關係的推動。
理論與主張
前期陽明學說
林茂生 1912 年赴日東京帝國大學留學,受當時井上哲次郎等日哲開康德以降德國觀念論結合陽明學之風氣所薰陶,於 1916 年發表論文兩篇,以西哲笛卡爾與康德比較漢儒朱子與陽明學說,劃下臺灣哲學近代化的里程碑,甚早於中國當代新儒家代以新康德主義為儒家學說闡釋。而林茂生以康德思想為陽明學比較,提出陽明學偏重直觀、稍有獨斷的一元唯心論傾向外,也將陽明學良知說的道德主體界定於敬天、愛仁的中心思想[9] 。
中後杜威教育哲學
林茂生自日學成歸國後,擔任臺灣教育界要職,如臺南長老教中學、臺南師範學校等,旋即受總督府派任赴美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拜杜威與孟祿門下,受實用主義教育哲學影響。其博士論文,分析臺灣近代受日殖民下之公共教育,可端見受杜威等著作影響,指日本近代教育雖助長臺灣社會之進步,但應尊重啟發臺灣本身漢語文化的保留及其內在性,因此與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的皇民化政策有所扞格。受杜威教育哲學影響,林茂生就教育建構社群的主體性彰然若顯[10][11][12]。


------------------------
「台灣需要我!」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死後卻連屍體都找不到...課本沒告訴你的二二八歷史 
2018.02.27
出生台南的林茂生博士(1887-1947),是台灣第一位留美哲學博士。林茂生博士在書香世家長大,他在長老教中學(今長榮高中)畢業之後就赴日本讀書,1916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成為「台灣第一號文學士」。
日本學成畢業後,林茂生無論如何,都要回到母校,「家父用感謝與分享的心情,從事教育,培養子弟。」林茂生的兒子林宗義醫師曾這麼說。
林茂生回到母校長榮中學擔任教務主任。他也在台南商業專門學校兼職,是學校裡「唯二」的台灣籍老師,卻受到與日本人截然不同的不公平待遇,日方還要求師生都要參拜神社,他對日本殖民下的台灣感到不滿。他堅持不改日本姓,在家也堅持和家人用台語交談,不講日語。
教書之餘,他到處奔走、四處講演,林茂生希望能夠實現讓台灣人自由接受新式教育的理想。
「台灣需要我!」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死後卻連屍體都找不到...課本沒告訴你的二二八歷史
就讀東京帝大時期的林茂生(右)(圖片:作者翻攝,想想論壇提供)
有感於所學不足,林茂生再到美國深造,他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哲學博士學位,成為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博士的論文題目是《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足見他對教育與文化的熱忱。
哥倫比亞大學希望留下林茂生這樣優秀的人才,致贈他一支金鑰匙,希望他能留在學校任教。
「台灣需要我!」林茂生博士拒絕了,他說:「想到台灣家鄉的一群羔羊,我實在非回去不可。」
回到台灣之後,林茂生到台北高等商業學校和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任教。
「台灣需要我!」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死後卻連屍體都找不到...課本沒告訴你的二二八歷史
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圖片:Wikimedia Commons)
終於盼到1945年,台灣「光復」了。1945年10月25日這一天,林茂生在台北中山堂發表演說,題目是「慶祝臺灣光復」。身為台灣留美第一人,他和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等人一起被聘為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委員,這就是現今台灣大學的前身。林茂生同時代理文學院院長的職務。
林茂生和多數的台灣人一樣,抱持著期待和歡喜的心情;孰料,期待和歡喜很快就變成失望和絕望……
「台灣需要我!」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死後卻連屍體都找不到...課本沒告訴你的二二八歷史
1930年《台灣日日新報》刊載的台灣傑出青年報導,包括林茂生與杜聰明博士。 (圖片:作者翻攝,想想論壇提供)
在那個年代,到美國留學要花很多錢。林茂生赴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也是舉債留學,多年之後才好不容易償還完畢。
1947年的農曆新年,林茂生博士終於鬆了一口氣,他跟家人說:「在我的記憶中,這是我第一個沒有負債的新年。」他不知道,風暴很快就要向他襲來。
「台灣終於光復了,以前做不到的事,現在總算可以開始做了。」林茂生博士實在太過樂觀,他在台大充其量只是代理文學院院長,負責二戰後空窗時期的交接,並無真正實權。
他一心想要台灣好,在「光復」之後創立《民報》並擔任社長。《民報》的宗旨是希望「這份為台灣人民喉舌的報紙,發揮民間輿論的力量,針對政治、經濟、民生、社會等議題,有忠實的反映與鍼砭。」
看到國民政府做不好的地方,《民報》毫不保留地公正報導,平均兩天一則,披露國民政府貪污和腐敗的行徑。媒體發揮了針砭的力量,卻也因此得罪當局。
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許多台籍菁英都未能倖免於難。「局勢不好了!看樣子,台灣人將要更加艱苦了!」林茂生博士憂心忡忡地感慨。
好友要他快點走避,免遭不測,他卻說:「他們知道我林茂生並沒有做什麼,能對我怎麼呢?」後來情勢是愈演愈烈了,在次子林宗義醫師苦勸之下,林茂生避居到他的住處,《民報》也被迫停刊。
「他帶來一些書、棋子、棋盤,到了第三天,棋子下膩了,書也看完了,那天正好是3月10日南京政府援軍在基隆上陸,他說他要回去拿幾本書就過來,哪知道,因事絆住了,當晚他並沒有再到我那邊去。
隔日早晨9點許,我家佣人跑來告訴我說:「昨晚老先生被帶走了,情形不好,老太太十分擔心,吩咐你小心,切不要出門。」到了那下午,我實在忍不住了,便到我家母處。
當時家祖母尚健在,家母才告訴我:「昨夜有八個人乘一輛汽車,先把房子圍住再敲門,闖了進來,就拿出手槍,對著你父親說:『陳長官請你去說話。』你父親說:『我的意見他都已知道啦!』但是無法抗拒,掏出身上的鑰匙交給我,就被他們帶走了。」
林宗義醫師回憶道。他的父親林茂生,一去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那一年,林茂生博士剛好60歲。林茂生從此失蹤,連最後的遺體在哪都沒有人知道。曾有傳說,他被裝在一個大麻布袋裡,直接丟進淡水河。
多年之後,俗稱「蔣檔」的「大溪檔案」終於解密,文件中所列林茂生的「罪名」有三:一、陰謀叛亂,鼓動該校(台灣大學)學生暴亂;二、強力接收國立台灣大學;三、接近美國領事館,企圖由國際干涉,妄想台灣獨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一生橫跨了清代、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時代,他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遭到排擠壓迫;好不容易終於盼到了「台灣光復」,短短兩年,卻命喪「祖國」,一代奇才,就此殞落了…
「教育,是台灣前途光明的唯一希望。」這是林茂生博士一生的期許和信念。他要台灣人永遠保存自己的風格與文化,致力於台灣文化和教育的啟蒙。歷史可以被原諒,但是不可以被忘記,我們要永遠記得這位台灣歷史上的「生命哲學教育家」。

 


今日人物》台灣歷史學者郭吉清 揭秘二二八事件談判地點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 https://goo.gl/TVBUCg
台灣歷史學者郭吉清 揭秘二二八事件談判地點
記者宋德威.陳佩琪/高雄報導2018/02/28 13:06
位在高雄市壽山忠烈祠階梯旁的『LOVE景觀點』民眾皆知,更是攝影同好取景及情侶約會的優質景點。附近是壽山軍事管制區,軍單位繁多;在內的國防部「南區後備指揮部」營區建物歷史悠久。因「要塞堡壘法」條件,加上軍事管制區內戒備森嚴,去年(2017)首度曝光;看似平凡房舍意義非凡,更是228高雄事件的歷史重要談判場域;與牆外景點一牆之隔,歷史非凡。今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一週年,民國三十六年發生的不幸事件,高雄地區是最先發生警軍民衝突的地方,局勢發展極為混亂,最後造成慘重的傷亡。
壽山軍事管制區內,軍事單位繁多,其中國防部南區後備指揮部營區建物歷史悠久。因「要塞堡壘法」條件,加上軍事管制區內戒備森嚴,106年首度曝光;看似平凡的房舍,卻是228高雄事件的歷史重要談判場域。今(107)年是二二八事件71周年,高雄是當時最先發生警軍民衝突的地方,局勢混亂地發展,造成慘重傷亡。
高雄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見證地,有鹽埕區大公路陸橋(已拆除)、高雄市政府(現已改為歷史博物館)、高雄中學、高雄火車站等。其中,市政府七人「和平代表團」與當時的要塞司令官彭孟緝談判場所「高雄要塞司令部」,因目前仍在「要塞堡壘法」的軍事管制區內,戒備森嚴,多年來僅少數文史工作者及學術單位能進入研究。《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因2017年2月28日曾參加高雄市政府在該地舉行的紀念活動,取得相關的文獻資料,得以回顧高雄二二八事件最神秘的見證地「原高雄要塞司令部」。
▲南區後備指揮部現地建物(白色建物),在日治時期昭和12年(1937年)12月9日為高雄要塞司令部。(圖/資料照,記者陳佩琪攝)
▲民國41年(1952年)「台南師管區司令部」,進駐經歷228事件後的高雄要塞司令部,直到民國90年(2001年),長達50年的期間都駐紮在此。(圖/資料照,記者陳佩琪攝)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表示,文獻指出「原高雄要塞司令部」位於高雄市忠烈祠後方,國防部「南區後備指揮部」的營區內,該棟歷史性的建物目前作為「南指部」的會客室與宿套房使用。進入忠義路的管制哨就屬「要塞堡壘軍事區」,換證再經過兩道管制哨後,進到了「南指部」的東南角,可以看到一棟白牆、紅瓦斜屋頂二樓建物,前面有一個水池圓環,建物長約三十四公尺,寬約十二公尺,高約九公尺,建物中央設樓梯,一二樓兩側對稱,是一棟RC結構二層建築,主牆厚度達60公分,為適應台灣南部多雨氣候,廳舍四周設有寬闊迴廊,一二樓皆開大面窗戶,通風採光極佳。
▲紅瓦斜屋頂(圖後方)二樓建物為RC結構建築,前面有一個水池圓環。(圖/資料照,記者宋德威攝)
目前建物一樓右邊(東邊)作為餐廳、茶水間、櫥物間,左邊(西邊)作為會客室、化妝室、資料室使用,二樓左右邊皆作為貴賓住宿套房使用。中間屋頂原為斜平式,光復後中央屋頂改為「小尖頂」,二樓中央外側原開有窗戶,「海岸巡防部」時期將其砌實,鑲上部訓「忠愛」兩字大理石。建物一樓右側原有窗戶已被砌實,僅留中間的門。其他門窗、出入口、室內空間,目前所見皆非原樣。
▲去年(2017年2月28日)「二二八70週年紀念儀式」,以促進民主與和平的行動來面對歷史,打破被劃分的疆界,讓受難者家屬重返當時民主前輩們勇敢挺身之處,也希望讓此一歷史事件傷痕得以撫平。(圖/記者陳佩琪攝 , 資料照)
郭吉清表示,「原高雄要塞司令部」民國三十六三月六日早上,七人代表團與要塞司令官彭孟緝的談判場,位於一樓右邊(東邊),目前作為「茶水間、櫥物間」使用。當年三月六日上午9時,市長黃仲圖、議長彭清靠、苓雅區長林界、台電高雄辦事處主任李佛續、群眾領袖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等7人,獲允上山談判,抵達要塞司令部後進入上述的會客室長桌談判。據李佛續回憶錄提到,突然間聽見士兵警術高喊「有刺客」、「有槍」、後面的衛兵全擁向涂光明,外面的士兵也進來一起把他拖出去,范滄榕、曾豐明等兩人也遭逮捕。7日中午,彭孟緝將軟禁在山上的黃仲圖、彭清靠及李佛續、林界釋放回市府,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則就地正法,執行槍決的場所據研判應為「要塞司令部」內部的靶場。
▲該建物為兩層樓。(圖/記者陳佩琪攝 , 資料照)
▲當時228高雄事件的歷史重要談判場域。(圖/記者陳佩琪攝 , 資料照)
民國41年「台南師管區司令部」,進駐經歷228事件後的高雄要塞司令部,一直到民國90年,長達50年的期間都駐紮在這裡。民國47年起,壽山的南管區司令部亦兼作「南部地區警備司令部」,白色恐怖時期許多人犯偵訊工作在此進行,讓人聞風喪膽。民國68年12月9日晚間,黨外人士「世界人權日」宣傳車,被三十多名警員阻擋,姚建國與邱勝雄與警方理論,被帶至警察局,並且以最快的速度移送南警部,稱為「鼓山事件」,被認為是高雄「美麗島事件」引爆點。
▲2017年2月28日,讓受難者家屬重返當時民主前輩們勇敢挺身之處,希望讓此一歷史事件傷痕得以撫平。(圖/記者陳佩琪攝 , 資料照)
民國81年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台灣警備總部遭裁撤,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簡稱海巡部),「南區海岸巡防司令部」即設在原高雄要塞司令部址,一直到民國88年。民國91年原在高雄要塞的「台南師管區司令部」遂改名為「南部後備司令部」,民國95年3月再改編為「南部地區後備指揮部」至今。
▲看似平凡房舍意義非凡,更是當時228高雄事件的歷史重要談判場域。(圖/記者宋德威攝 , 資料照)
郭吉清表示,廣義的高雄要塞司令部廳舍,面積約有8.3公頃,包含「高雄市228事件」的談判場所-高雄要塞司令的辦公大樓、要塞司令官舍、警衛室、圓環水池、觀測所,及司令辦公大樓西邊的十棟營房,其中北邊四棟營房於「海岸巡防部」時期改建為五層樓辦公大樓。
高雄要塞司令部廳舍地下,有長約兩公里蜿蜒密佈的地下防空壕與通道,為防空壕及地下指揮所,現由南部地區後備指揮部維修,稱作「壽山戰備坑道」,保存良好,可開放參觀。另在司令辦公大樓正北方下端有一長形深入地下的營房,疑為警總時期禁閉人犯的「水牢」,目前作地下空間使用。
▲據歷史文獻表示,南區後備指揮部現地建物,在日治時期昭和12年(1937年)12月9日為高雄要塞司令部。(圖/記者宋德威攝 , 資料照)


没有民主人權 大陸台商成功者幾人?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7日, 2018
許多受害台商不敢出面,私底下尋找管道討回巨大損失,據高為邦(左二)表示,沒有一個台灣的政治人物能討回公道的,不管跟中共高層關係多好。(圖片提供/新唐人電視台)
【大紀元2018年0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漢、周慧心採訪報導)「經商營利做生意,該不該關心民主人權?」一直是商人之間爭論的話題。針對台灣富商郭台銘的名言「民主能當飯吃嗎?」,台商受害聯盟理事長高為邦表示,民主和吃飯好像沒有關係,但其實不民主才真正吃不到飯。
他舉例說,毛澤東搞大躍進、人民公社的時候,一畝地大約產600斤糧食,但因為是個獨裁的國家,所以敢說畝產萬斤。「甚至於錢學森,一個留美的航天專家,竟能提出理論,說畝產萬斤是有可能的。在那個獨裁的國家,沒有人敢講真話,所以發生大饑荒,死了大約三四千萬人。」
他對大紀元記者說:「所以民主能不能當飯吃?如果是民主國家,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不民主餓死了三四千萬人。這種教訓難道大家忘記了嗎?」
沒有民主人權 台商能賺錢?
台灣風傳媒近日刊登了一篇專欄作家陳昭南的評論文章,題目是「關籠捉鳥,中國百萬台商能苟活者幾希?」。文章中提供了一個數據:「目前,光是在中國大陸東莞,就有高達400名台商在監獄服刑。」
文章引述陳彥文律師的說法,以他的經驗分析,大陸的刑法是以「有罪推定」為原則去審判的,只要掌握公權力的官方認定有罪,涉案者就得自己舉證證明自己無罪!最糟糕的是,涉案者通常是在已被扣押或監禁的狀況下要為自己無罪進行舉證,結果如何自是不言自明了。
文章寫道:「在台灣,你要是受到政府一點點委屈,不說必然能討回公道,至少你一定會毫不考慮的先哇哇大叫再說:網路群組上叫、媒體上叫;再要想不開,就上立法院拉布條,或各級政府機關門口去靜坐示威。而在中國,你根本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吧!再叫就讓你進牢房去面壁思過!」
高為邦表示,中國雖然制定了「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但它不是一個法治國家,「對它不利的它不執行,這個法律有什麼用?」
他介紹自己曾在大陸投資辦廠,「大年初六,放假期間,竟然有法官這麼『熱心』來執法,說因為欠錢,要把廠裡的東西搬走。但是這兩個法官是冀州法官,河北省,它管不了北京,也管不了石家莊,所以他是來協助搶劫的。」
此後,高為邦的一個員工又將他告上法庭,稱他欠錢。「開庭時我說,我欠他7萬8千美金,證據在哪?他的錢是從哪裡提出來的,他存到我的哪個銀行?我是否有借據給他?這些東西通通沒有,你怎麼說我欠他?」
法官回答說,錢哪裡來的不重要,有一個證人證明曾聽高為邦說自己欠了年輕人的錢,而這個證人就是提告人的律師。
最後,在燕郊開發區的一名副主任的提醒下,高為邦迅速離開中國,因為「中國的法律就是你欠錢,你是台商,你可能會跑掉,所以先把你關起來,還了錢再說,至於有沒有什麼冤屈,以後再說」。他說:「搶我整個工廠的人沒事,被搶的人還要去坐牢。你說這是一個什麼國家?」
沒有民主 哪有法治?
除了東莞,在大陸其它地區投資的台商也有諸多類似經歷。高為邦介紹了另一位台商,是奧運委員吳金國的弟弟,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1989年到珠海投資,成立一個半導體公司,有兩千多人。
在2009年,當地政府要徵收他的土地,說是去蓋學校,事實上是要賣給地產商蓋住宅樓根據「台灣投資保護法」中徵收土地的條件,徵收土地只能用於公益,如興建道路、橋梁等,否則就要按照市價來算。他認為這不符合法律,隨後便去告政府。最後獲得了1800萬人民幣的補償。
但是在2010年聖誕節的聚餐會上,還沒上菜,他就被抓了,理由是逃稅。「說是逃了200萬的稅,罰款加利息共罰了一千多萬,他交了一千多萬後,到現在人還沒有出來。多少人替他講話,他的哥哥到北京活動,海基會董事長親自跑去北京,但是結果到現在人還被關在牢裡。」
高為邦表示,到底是否有逃稅,帳本都被拿走了,它要怎麼說都可以。真正的原因其實不是逃稅,而是得罪了當時的書記。台商是依法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官員卻認為不給他面子。「在民主國家,逃稅就補稅嘛,罰款,怎麼會把一個人關到現在都不放。這就是中國,它不是一個法治國家。
高為邦認為台灣政府也有失職。
他曾經對陸委會組委、海基會董事長說,「你們應該把真相告訴大家,這麼多年來,台商投資中國,有沒有透過你們的系統追討回公道?有沒有幫一個台商討回過公道?如果有,我從此解散我的協會,把我嘴巴封起來,不再批評你們。你們不把真相告訴大家,就是誤導民眾。後來他們都沒有辦法答覆我。他們說他們已經努力了,如此而已。」
陳昭南在其文章中表示,商人不關心政治,但政治卻如影隨形。大多商人認為創造利潤才是本務,所以他們諱談政治,甚至會將台灣社會的混亂歸咎於「民主」之禍,也說「民主能當飯吃嗎?」。但是當這些人到了大陸,他們必須要跟著讚美共產黨,這不叫精神分裂,而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文章寫道:「果真是有錢賺而甘願當豬當狗也勉強稱得上是個道理,偏偏太多台商現在還未必真的能賺到錢,而且目前正卡在進退不得的困窘下,特別是在中國當下的經濟政策已進入到大清洗的一階段裡,台商相比於其它國度的中國經營者,自不免更多了一層政治風險,說不準就可能會淪為『兩岸政策的人質』之下場?」#


號召「點光找正義」 蔡丁貴濟南教會「怒燒國旗」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公投護台灣聯盟號召群眾在濟南教會參加228追思活動。(圖/翻攝自公投護台灣聯盟-《自由台灣黨》)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台獨團體「公投護台灣聯盟」、「台灣民族建國陣線」27日晚間10點在中山南路、濟南路舉辦「屠殺前一暝,點光找正義」升台灣旗晚會,在現場焚燒國旗並一度與警方爆發衝突,焚燒國旗整個過程約10多分鐘,隨後人群散去,警方也離開,只留下國旗灰燼。
公投護台灣聯盟-《自由台灣黨》24日就在粉絲頁發布貼文號召活動,公投盟和台灣國辦公室共同發起「屠殺前一暝,點光找正義」升台灣旗晚會,一起唱台灣歌,升台灣旗,追思228,追尋新國家。
貼文中指出,公元1947年228,超過1萬名台灣菁英遭國民黨軍隊屠殺,儘管台灣當局已由民進黨主政,228事件也已經超過70年,但是當局仍然只有道歉而未公布真正元凶,當年行兇的獨裁者及殖民體制依然在島嶼上高堂穩坐,以戰勝者的姿態俾倪島上的一切。這僅僅來自於政府行禮如儀的道歉,未能平息所有不公義,除了是錯誤的教育和示範之外,更讓台灣人糾纏陷落在無法建國的中華殖民統治之下。
欣聞由魏耀乾醫師、紀萬生前輩、梁牧養前立委所共同發起的「追思228紀念活動」,自2月23日起從屏東楓港啟程,連續6天從南到北至2月28日,以車隊宣傳方式呼籲台灣同胞,「追思228,建立台灣國」。台灣國辦公室和公投盟決定響應,共同發起「屠殺前一暝,點光找正義」升台灣旗晚會,邀請各位先進暨友好社團,一起唱台灣歌,升台灣旗,追思228,追尋新國家。


二二八都已經隔那麼久了
2018-02-28 06:00
二十八歲宜蘭警察賴阿塗在深夜裡,聽到急促的敲門聲,夾著「非常召集!」的緊急集合令,他急忙戴警帽、穿制服,沒想到一開門就被軍隊抓走、槍決,直到今天,家人仍不知犯了什麼罪。(賴阿塗長子賴辰武提供)
記者莊榮宏
二二八事件的傷痕未曾癒合,這個歷史傷口被纏繞紗布,但肌理深層的「膿」始終沒擠乾淨,粗糙縫合的人肉拉鍊換來的是世世代代的傷痛。
或出於無奈或心有餘力不足,事不關己者有時覺得為何沒完沒了?甚至略感不耐地輕輕吐出「都已經隔了那麼久…」;說者無心,但生離死別、家庭破碎的椎心之痛,豈能隨著一句閒話而雲淡風輕?
政府做足儀式、賠償、回復名譽的治標,但糾結人心的治本卻一拖七十一年而未竟全功,那就是真相始終未能大白,這才是苦難根源所在,也是始終清不乾淨的「膿」
儘管政府到去年底已賠償兩千三百多位受難者,但比對保密局檔案新發現的一千多位受難者,卻只有六十九人重覆,意味著這一千多人身上背著一千多個新的冤案,而隨著檔案逐層剝開,勢必有更多的人間故事浮出。
這個名單若是納粹屠殺的猶太人,或六四天安門事件犧牲的中國大學生,都會是國際新聞,卻因二二八而未獲同等看待,難道只有「辛德勒名單」才是名單?難道這個島嶼發生的血淚還不夠真實?
屏東南州鄉的國小老師許朝意訪友途中遭國府軍隊抓走,下落不明,留下十四歲的許素花和三個弟妹,許素花直到四十年後參觀綠島,在政治受難槍殺紀念碑讀到父親的名字,才知父親早已命喪槍下,登時淚如泉湧。
台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遭國民政府特務從家中抓走,十九歲的阮美姝看著父親一去不回,她寫信求救,政府騙她會幫她找回爸爸,直到她四十歲赴日本在書店翻閱,才知朝思暮想的父親早被安上叛亂罪名槍殺了。
二十八歲宜蘭警察賴阿塗在深夜裡,聽到急促的敲門聲,夾著「非常召集!」的緊急集合令,他急忙戴警帽、穿制服,沒想到一開門就被軍隊抓走、槍決,直到今天,家人仍不知犯了什麼罪,他的太太每年逢二二八就哭,一哭就是七十一個年頭,哭到今年已經九十七歲了。
無辜的劉戊成在嘉義縣農耕時,無故遭國民政府軍隊逮捕、槍殺,事隔七十一年,上週五記者訪問家屬、寫好稿子,週六準備上版之前,家屬臨時拜託不要刊登,原因是:傷痛太深且不堪回首。報社只好作罷。
二二八悲劇使父母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兒女失去爸爸,家庭失去支柱,對他們而言是世世代代永難釋懷的傷痛,沒有身受其害的人,別再輕易說「都已經隔了那麼久了」。


126211675_1999662753506454_1706008681260702836_n125826949_1999662890173107_3761960903684972842_o125512019_1999662856839777_4251986579019445383_o125427081_1999662823506447_7800667813172247763_n

〈新聞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馬英九說今天是「新聞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中天也發聲明表示「蔡總統殺死言論自由」。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整理一下他們所敬愛的兩蔣總統曾經殺死哪些新聞工作者,也比較一下怎樣才算是新聞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 #台灣新生報記者沈嫄璋──死於1966年8月16日
沈嫄璋與丈夫都在報社工作,戰後從中國來台,進入《台灣新生報》。當時該報因二二八事件發生一波大整肅,總編輯吳金鍊等台灣籍職員都被處決,因而安插外省人沈嫄璋當記者,丈夫當編輯。
1966年,蔣經國為部署接班需先掌控情治單位,因此在調查局整肅鬥爭,蔣海溶一派被鬥倒失勢,《台灣新生報》也受牽連。沈嫄璋被監禁在調查局逼供,但因為沈不肯誣咬蔣海溶是共產黨而遭刑求。沈嫄璋被情治人員扒光全身衣服,架著她騰空騎在室內對角所拉撐的一根粗大麻繩,來回磨擦多次,導致私處血流如注。沈嫄璋不斷哀號和求救,最後慘死在調查局。
她的丈夫多年後才出獄,踏出看守所時已白髮蒼蒼,彎腰駝背。出獄第一件事就是和女兒驅車至六張犁公墓,在雜草叢生的墓地,喚著愛妻:「嫄璋,嫄璋啊!我來看妳啦!」女兒們跪下,抱著父親大哭。
2. #台灣日報駐美特派員江南──死於1984年10月15日
江南本名劉宜良,28歲時進入正聲廣播電台負責影劇新聞,也主持訪談節目「三千六百行」。之後他加入《台灣日報》,從廣播記者轉為報社記者。1970年,劉以駐美特派員身份貼身訪問蔣經國,之後在美攻讀博士班的時候,便以蔣經國作為研究題材,並投稿《蔣經國傳》於香港《南北極》雜誌連載,內容揭露蔣家隱私及國民黨內部鬥爭。
1984年10月15日上午九點,劉宜良在住處吃完早餐,到樓下準備開車前往舊金山漁人碼頭,此時已埋伏許久的竹聯幫陳啟禮,率領吳敦和董桂森兩名殺手衝出,執行國民黨高層與情報局下達的「鋤奸計劃」暗殺行動。董桂森先朝劉宜良的眉心開一槍,劉當場倒斃,吳敦再朝他的胸部、腹部補開二槍,確認已經死亡。
兇手吳敦被關六年多即減刑出獄,2004年上談話節目分享坐牢經驗時還說──因為他和陳啟禮暗殺江南的「愛國行為」,讓他們在獄中享受有菸抽、有電磁爐可煮龍蝦的特權生活。
3. #人民導報社長王添灯──死於1947年3月11日
王添灯在日治時期加入過臺灣文化協會,曾因抗日言行遭日本警察禁錮。戰後當選為臺灣省參議會參議員,活躍於政壇及新聞界。1946年,接替宋斐如擔任《人民導報》社長,後又組創《自由報》。
王添灯時常在報上強烈批判行政長官公署腐敗,公務人員貪污,以至於他被特務系統盯上。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王添灯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理事,草擬〈三十二條處理大綱〉。3月8日,國民黨軍隊登陸,王添灯在睡夢中被國軍憲兵第四團團長張慕陶抓去審訊,同車被捉的還有陳炘。
審訊過程,王添灯飽受酷刑,被打到鮮血從臉上往下流,但他仍然不屈服,大罵張慕陶。於是張慕陶命令衛兵朝他淋上汽油,活活燒死王添灯,最後將屍體丟入淡水河。
4. #台灣新生報總編輯吳金鍊──死於1947年3月12日
吳金鍊戰前在《臺灣新民報》做編輯工作,戰後擔任《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當時日文版清一色是台籍人士,中文版是新來的外省記者,比本地記者多拿一倍薪水。日文版對於時政及社會不公平的現象,敢於批評揭露,因此遭到當局忌諱。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吳金鍊應群眾要求於《台灣新生報》大篇幅報導事件消息,並恢復前一年已被廢除的日文版。3月12日,黑頭轎車到報社將吳金鍊強行帶走,一去不回。同時遇害的還有該報總經理阮朝日、台中分社記者陳安南、嘉義分社主任蘇憲章、高雄分社主任邱金山、高雄印刷廠廠長林界等人,全數遭到槍決。
吳金鍊被捉走後,多位軍人闖入他的住所,將他家中的家具、書籍拋出屋外,任其淋雨,就連當時懷孕在身的吳妻,也被趕出屋外淋雨,狀極淒涼。
5. #新生副刊主編童尚經──死於1972年8月26日
童尚經是知名的台灣兒童文學先驅,他所編輯的《新生兒童》印刷精美、圖文並茂,不亞於《國語日報》。1958年,童尚經擔任《台灣新生報》副總編輯,用稿沒有省籍之分,也沒有統獨之別。他經常幫助政治犯投稿維生,包括泰源監獄受刑人、海軍台獨案許昭榮、李玉堂案判刑十年的張蘊智。童不僅對稿費慷慨,還鼓勵他們寫作,對謀生不易的政治犯助益極大。
1966年後,《台灣新生報》發生第二次大肅清,調查局因為查不到童尚經的具體叛亂證明,就改以文字獄作為罪狀,說他在蔣公誕辰日(萬聖節)刊登一篇名為〈鬼節〉的文章,視為犯大忌。說他選用的一些文章如〈妙老頭〉、〈爸爸的鼻子〉、〈下鄉去吧〉,是污衊元首。
1972年,童尚經在初審被判死刑,還未經過二審就槍斃處決。他留下來的遺言是:「我的女兒非常好,我的兒子也很好,請告訴我太太好好照顧他們,要他們聽媽媽的話,孝順媽媽⋯⋯」
────────────────────
最後,雖然這一位不是被直接殺害,也不是發生在兩蔣時代,但他為了捍衛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不向惡法低頭,不向威權屈服,勇於以肉身抵抗。
他說:「國民黨不能逮捕到我,只能夠抓到我的屍體。」最後一刻,他在總編輯室點燃汽油,自焚身亡。
他是自由時代週刊總編輯鄭南榕──死於1989年4月7日。
以上,看完這些冰山一角的新聞工作受難者之後,我想請問馬英九,到底哪一天,才是我們新聞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Facebook https://bit.ly/33bnSbg
1966年8月16日,台灣新生報記者沈嫄璋被情治人員扒光全身衣服,架著她騰空騎在室內對角所拉撐的一根粗大麻繩,來回磨擦多次,導致私處血流如注。沈嫄璋不斷哀號和求救,最後慘死在調查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